CN104181606A -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1606A
CN104181606A CN201310199236.8A CN201310199236A CN104181606A CN 104181606 A CN104181606 A CN 104181606A CN 201310199236 A CN201310199236 A CN 201310199236A CN 104181606 A CN104181606 A CN 104181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image
monitoring
tailings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92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云
邓露
陈宇亮
吴阳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1992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1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1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1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可获得观测区域比较准确的高分辨图像,获得比较精确的观测区域内观测物距离、尺寸信息,且可获得观测物的形变、沉降信息,相比较传统的光学遥感、测绘技术,雷达具备以下优点:观测区域大,作用距离远,雷达测绘距离最大可达数公里,拥有同样观测距离的光学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且观测范围亦不及雷达;可靠性高,雷达设备无精密敏感部件暴露在外,因而不易损坏,亦无须特殊维护要求,一般光学测绘设备的镜头需要特殊维护;昼、夜均可正常工作,而一般光学测绘设备则需要观测区域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一般的雨、雾、雪、烟、尘等天气或环境下均可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泥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尾矿库是矿山企业最大的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可以防止尾矿向江、河、湖、海沙漠及草原等处任意排放。一个矿山的选矿厂只要有尾矿产生,就必须建有尾矿库,尾矿库是矿山选矿厂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在长达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期间里,各种自然的(雨水、地震、鼠洞等)和人为的(管理不善、工农关系不协调等)不利因素时时刻刻或周期性地威胁着它的安全。这些尾矿数量巨大,含有暂时不能处理的有用或有害成分,随意排放,将会造成资源流失,大面积覆没农田或淤塞河道,污染环境。事实一再表明,尾矿库一旦失事,将给工农业生产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灾害和损失。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尾矿库的安全,一些发达国家都把对尾矿库的安全列为该国劳动部门安全监察的重要内容。 
我国存在着大量废弃的尾矿库、排土场、露采坑以及因采矿破坏的荒山荒地。新中国建立后,尾矿库工程专业队伍从无到有,现已拥有尾矿工程科研、勘察、设计、施工与生产管理的各类人才,且专业齐全、水平较高、素质过硬。在尾矿浓缩与输送的理论研究和新型高效设备的应用,高堆坝渗流与稳定分析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降低坝内浸润线增加坝体稳定的理论与实践,岩溶区和地震区的尾矿库建设,尾矿水处理,尾矿坝观测系统,中线法和下游法筑坝工艺研究和实践,细泥筑坝理论与实践,排水系统、复垦和尾矿的综合利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传统测量方法是根据事先埋设的地标目测或人工现场测量,这种方法人工消耗较大,不便于连续监测,对操作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出现的测量方法是利用库区水位高程,结合干滩坡度计算获得,由于分散排放的坡度不够均匀,测量准确度并不理想。 
坡度推算法 
坡度推算法采用干滩高程(包括滩顶和干滩上)采用超声波测量法(或其他测高程方法)进行监测,在尾矿库干滩上设置多个剖面,每个剖面设两个监测点,其中第一监测点设置在靠近坝体的干滩滩顶处,第二监测点则对应地设置在从坝体向库区水位方向按国家标准规定的距 离位置。在设定的监测点埋设立杆,安装超声波液位计,预先测定好液位计的高程及相对距离,通过测量液位计距滩面的高度来计算干滩高程,求出出干滩坡度,再结合水面高度来计算干滩长度、安全超高等信息。该方式实现了尾矿库干滩数据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的自动化采集,实现了尾矿库干滩数据、安全高差、调洪高差在各种条件下的实时监测,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但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干滩测量一般需要取多个剖面,获得多个剖面的测量结果,然后取其中最小值作为干滩长度。采用这种方法需要部署数量庞大的安装杆,无论是工程安装上、还是成本上都存在缺陷。还有激光折线推断法,该方式通过固定在干滩顶部边两头的两根直杆,其中第一根直杆顶端设置一字线激光器,使其发出的线性激光照射在第一根直杆和干滩斜坡上,形成激光亮线,其中,在干滩斜坡上形成的亮线与干滩顶部的边垂直;第二根直杆顶端设置有CCD光电器件,使其靶面接收到一字线激光器照射在第一根直杆和干滩斜坡上的激光亮线的漫反射光,显示反应直杆上的亮线和干滩斜坡上的亮线的线性激光折线。通过提取CCD光电器件靶面上的光折线信息得到折线的夹角,用激光三角法求得折线的夹角与干滩坡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求得干滩的坡度;通过折线在CCD光电器件靶面上的位置变化,水位的高程值以及测出的干滩坡度可求出干滩的长度。 
光学图像识别法 
光学成像自动识别水线的立体几何测量的方法基于图像识别,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将尾矿库干滩图像二值化,从而使干滩图像变得简单,而且数据量减小,并能凸显出尾矿坝坝体及干滩的轮廓。其次,将二值化后的干滩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利用像素检测技术计算分析干滩高度,进而分析出需要的精确数据结果。最后利用识别出的干滩高度与斜率计算出尾矿坝的干滩长度。 
在气象条件较好时可以实现自动测量,在成像质量欠佳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交互,对实时采集的干滩画面人工划定水线,即可自动计算出当前干滩长度。 
利用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对尾矿库干滩图像的准确分割,分析计算后所得数据准确,计算出的干滩长度,实时性较强,满足了对尾矿坝干滩长度的在线实时监测要求。 
这种方式可以同时监测一大片区域,但是光学设备的测量精度并不是十分高,而且易受烟、雾、雨、雪、光照等气候条件与环境条件的影响,使用上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全站仪测角测距法 
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进行干滩监测的方式具有非接触式测量,精度高等特点,结合水位数据可以实时得到滩顶高程、安全超高、干滩坡度和最小干滩长度等信息。原理如下:1.在滩顶合适位置安装一台全站仪,通过远程控制仪器对干滩进行测量得到上图所示三 角形中最顶上的角度、边长,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即可求出该三角形的所有因素; 
2.利用数学计算求得干滩坡度、长度; 
3.由于仪器所在位置的高程已知,可求出滩顶高程,结合库水位高程即可求得安全超高; 
4.通过仪器水平方向上的测角测距可实现多个干滩监测剖面的监测,通过比较即可获得最小干滩长度等所需信息。 
近景立体摄影测量技术 
该方式基于近景立体摄影测量技术,通过视频终端捕捉干滩图像,采用近景立体摄影测量原理,根据图像特征提取和影像匹配的结果,在立体影像上进行目标点量测和定位等,结合水位等其他基础数据解算干滩长度、滩顶高程、干滩坡度、测点高程等数据。实现原理如下: 
1.为了精确地解算影像的定向参数,需在尾矿库的坝顶、干滩、澄清水、山顶等测区周边位置处按照三维、均匀布设原则放置控制标志; 
2.利用全站仪、经纬仪对所布设的控制标志进行联测,建立控制基准; 
3.在合适位置进行立体摄影; 
4.对立体摄影进行线、面特征的提取与识别: 
为了确定与识别澄清水与干滩之间的分界线,采用线特征提取法对其进行识别与提取,提取出分界线特征后,采用边缘细化与跟踪方法,提取出分界线。 
对于影像定向参数的解算和目标点的定位采用直接线性变换方法,直接线性变换公式为: 
x + L 1 X + L 2 Y + L 3 Z + L 4 L 9 X + L 10 Y + L 11 Z + 1 = 0
y + L 5 X + L 6 Y + L 7 Z + L 8 L 9 X + L 10 Y + L 11 Z + 1 = 0
5.利用控制信息对立体摄影进行定向参数的解算; 
6.在单张或立体摄影像上进行目标点量测和定位等,包括干滩长度、干滩坡度的量测等,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该方式利用近景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对尾矿库干滩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分析计算后所得数据准确,实时性较强,满足尾矿坝干滩各项参数的在线实时监测要求。但是该方法测量需要的设备量大,方法复杂。 
发明内容
雷达成像技术在地质、地貌测绘领域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近年来国外已经研制了一系列在该领域的一些应用场合使用的商用雷达,例如矿山 边坡、半永久性建筑物、地表沉降等应用领域,雷达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得到迅速推广。 
针对尾矿库的干滩长度监测、尾矿库坝体位移监测应用上,雷达技术亦是一种精度高、监测范围大、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尾矿检测人工消耗较大,不便于连续监测,对操作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一: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如下图所示的红线内区域。雷达成像后的每一个分辨单元同样是扇形,经过几何校正,雷达图像可形成类似于一般光学图像的效果; 
优选地,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 
步骤二: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获得观测区域比较准确的高分辨图像,获得比较精确的观测区域内观测物距离、尺寸信息,且可获得观测物的形变、沉降信息,相比较传统的光学遥感、测绘技术,雷达具备以下优点:观测区域大,作用距离远,雷达测绘距离最大可达数公里,拥有同样观测距离的光学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且观测范围亦不及雷达;可靠性高,雷达设备无精密敏感部件暴露在外,因而不易损坏,亦无须特殊维护要求,一般光学测绘设备的镜头需要特殊维护;昼、夜均可正常工作,而一般光学测绘设备则需要观测区域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一般的雨、雾、雪、烟、尘等天气或环境下均可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监测效果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 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下一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图1所示为本发明研制的某位移监测雷达的实际监测效果,该雷达同样使用该技术测量微小位移量。 
实施例2 
首先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优选地,为了获得较大的观测区域,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针对不同容量等级的尾矿库,所需要监测的区域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达需要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库容量越大,雷达所需要达到的作用距离越大,以覆盖较大的监测区域。下一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 
实施例3 
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如下图所示的红线内区域。雷达成像后的每一个分辨单元同样是扇形,经过几何校正,雷达图像可形成类似于一般光学图像的效果,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 
第二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 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采用该方法可获得观测区域比较准确的高分辨图像,获得比较精确的观测区域内观测物距离、尺寸信息,且可获得观测物的形变、沉降信息,相比较传统的光学遥感、测绘技术,雷达具备以下优点:观测区域大,作用距离远,雷达测绘距离最大可达数公里,拥有同样观测距离的光学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且观测范围亦不及雷达;可靠性高,雷达设备无精密敏感部件暴露在外,因而不易损坏,亦无须特殊维护要求,一般光学测绘设备的镜头需要特殊维护;昼、夜均可正常工作,而一般光学测绘设备则需要观测区域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一般的雨、雾、雪、烟、尘等天气或环境下均可正常工作。 
实施例4 
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优选地,为了获得较大的观测区域,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针对不同容量等级的尾矿库,所需要监测的区域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达需要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库容量越大,雷达所需要达到的作用距离越大,以覆盖较大的监测区域。下一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 
实施例5 
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如下图所示的红线内区域。雷达成像后的每一个分辨单元同样是扇形,经过几何校正,雷达图像可形成类似于一般光学图像的效果,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 
第二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采用该方法可获得观测区域比较准确的高分辨图像,获得比较精确的观测区域内观测物距离、尺寸信息,且可获得观测物的形变、沉降信息,相比较传统的光学遥感、测绘技术,雷达具备以下优点:观测区域大,作用距离远,雷达测绘距离最大可达数公里,拥有同样观测距离的光学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且观测范围亦不及雷达;可靠性高,雷达设备无精密敏感部件暴露在外,因而不易损坏,亦无须特殊维护要求,一般光学测绘设备的镜头需要特殊维护;昼、夜均可正常工作,而一般光学测绘设备则需要观测区域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一般的雨、雾、雪、烟、尘等天气或环境下均可正常工作。 
实施例6 
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下一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图1所示为本发明研制的某位移监测雷达的实际监测效果,该雷达同样使用该技术测量微小位移量。 
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优选地,为了获得较大的观测区域,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针对不同容量等级的尾矿库,所需要监测的区域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达需要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库容量越大,雷达所需要达到的作用距离越大,以覆盖较大的监测区域。下一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 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 
实施例7 
首先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优选地,为了获得较大的观测区域,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针对不同容量等级的尾矿库,所需要监测的区域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达需要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库容量越大,雷达所需要达到的作用距离越大,以覆盖较大的监测区域。下一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 
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如下图所示的红线内区域。雷达成像后的每一个分辨单元同样是扇形,经过几何校正,雷达图像可形成类似于一般光学图像的效果,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 
第二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采用该方法可获得观测区域比较准确的高分辨图像,获得比较精确的观测区域内观测物距离、尺寸信息,且可获得观测物的形变、沉降信息,相比较传统的光学遥感、测绘技术,雷达具备以下优点:观测区域大,作用距离远,雷达测绘距离最大可达数公里,拥有同样观测距离的光学设备价格十分昂贵,且观测范围亦不及雷达;可靠性高,雷达设备无精密敏感部件暴露在外,因而不易损坏,亦无须 特殊维护要求,一般光学测绘设备的镜头需要特殊维护;昼、夜均可正常工作,而一般光学测绘设备则需要观测区域有一定的光照强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高,一般的雨、雾、雪、烟、尘等天气或环境下均可正常工作。 
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优选地,为了获得较大的观测区域,雷达可选择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针对不同容量等级的尾矿库,所需要监测的区域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雷达需要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库容量越大,雷达所需要达到的作用距离越大,以覆盖较大的监测区域。下一步,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 

Claims (2)

1.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包括:步骤一:使用雷达监测尾矿库干滩长度,雷达安置部署在固定位置,雷达对监测区域进行扫描,形成的二维图像,从二维图像中科分辨出水线、干滩轮廓线,雷达图像不同于光学图像,雷达图像中包含有精确的距离信息,雷达实际监测区域为雷达照射正面的扇形区域,雷达成像后的每一个分辨单元同样是扇形,经过几何校正,雷达图像可形成类似于一般光学图像的效果;
步骤二:基于雷达成像技术连续获得监测区域的二维图像后,利用雷达图像中的相位信息可解算出尾矿库坝体的位移量,采用这种技术的尾矿库坝体形变监测精度取决于图像的信噪比,可使用强散射的角反射器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位置上,加强监测点的散射效果,提高图像的局部信噪比,此时可获得亚毫米级别的位移监测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雷达部署在一定的高度,向下俯视扫描所需监测的尾矿库区域,利用水线到干滩顶部的距离信息、雷达的照射角即可结算出精确的干滩长度,并可得出监测区域内干滩所有剖面的干滩长度,取其中最小者即为最小干滩长度。
CN201310199236.8A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4181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9236.8A CN104181606A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9236.8A CN104181606A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1606A true CN104181606A (zh) 2014-12-03

Family

ID=51962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9236.8A Pending CN104181606A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16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0918A (zh) * 2019-12-27 2020-04-24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与激光测距的干滩监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0918A (zh) * 2019-12-27 2020-04-24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与激光测距的干滩监测方法
CN111060918B (zh) * 2019-12-27 2021-10-26 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影测量与激光测距的干滩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42119B (zh) 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矿山地质灾害动态识别与监测方法
Xiang et al. Open-pit mine geomorphic changes analysis using multi-temporal UAV survey
Travelletti et al. Correlation of multi-temporal ground-based optical images for landslide monitoring: Application,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CN109493569B (zh) 滑坡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Ran et al. Application of an automated LSPIV system in a mountainous stream for continuous flood flow measurements
Tarpanelli et al. Hydraulic modelling calibration in small rivers by using coarse resolutio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magery
Hopkinson et al. Using airborne lidar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glacier downwasting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anadian Rocky Mountains
Pesci et al. Multitemporal laser scanner-based observation of the Mt. Vesuvius crater: Characterization of overall geometry and recognition of landslide events
Lissak et al.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observations for estimating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rotational landslides
Allstadt et al. Observations of seasonal and diurnal glacier velocities at Mount Rainier, Washington, using terrestrial radar interferometry
Geist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intra-annual elevation changes using multi-temporal airborne laser scanning data: case study Engabreen, Norway
McGrath et al. A time series of snow density and snow water equivalent observations derived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GPR and UAV SFM Observations
Vivaldi et al. Airborne combined photogrammetry—Infrared thermography applied to landslide remote monitoring
Ahn et al. Shoreline change monitoring using high resolution digital photogrammetric technique
Del Río et al. A comparative approach of monitoring techniques to assess erosion processes on soft cliffs
Rauste et al. TerraSAR-X data in cut slope soil stability monitoring in Malaysia
Bertoldi et al. Applications of close‐range imagery in river research
Shi et al. Elementary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Xishan landslide based on pixel tracking on VHR images
CN104181606A (zh) 一种基于新型雷达和传感器技术的矿山管理方法
Chapuis et al. Interpretation of amplitude data from a ground-based radar in combination with terrestrial photogrammetry and visual observations for calving monitoring of Kronebreen, Svalbard
Silva et al. DTM extraction using video-monitoring techniques: application to a fetch limited beach
Taylor et al. Operational mine monitoring with InSAR
Perski et al. Persistent scatterer SAR interferometry applications on landslides in Carpathians (Southern Poland)
Gikas et al. Radar-based measurements of the oscillation parameters of large civil engineering structures
Esenther et al. New Hyd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from Inglefield Land and Thule, NW Greenl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