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8132A -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8132A
CN104168132A CN201410274039.2A CN201410274039A CN104168132A CN 104168132 A CN104168132 A CN 104168132A CN 201410274039 A CN201410274039 A CN 201410274039A CN 104168132 A CN104168132 A CN 104168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network
inter
initial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40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8132B (zh
Inventor
王德义
彭东红
刘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740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8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8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8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属于通信领域。该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包括: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起始设备向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本发明解决了检测步骤繁琐,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简化检测步骤,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本发明用于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

Description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IPRAN(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互联协议无线接入网)由接入网络、跨网设备和汇聚网络组成,该跨网设备是连接接入网络和汇聚网络的设备。通常在IPRAN组网中,接入网络为L2VPN(Layer2VirtualPrivate Network,二层虚拟专网),汇聚网络为L3VPN(Layer3VirtualPrivate Network,三层虚拟专网),L2VPN和L3VPN采用的网络协议不同,这种由采用不同协议的网络所组成的网络可以称为复杂网络。其中,接入网络中还可以存在多个级联的L2VPN网络。
相关技术中,当上述复杂网络中承载的业务发生故障,维护人员往往需要逐个网络依次进行故障定位,以排查业务故障点。例如,在上述包括L2VPN和L3VPN的IPRAN中进行故障定位时,在L2VPN中采用PW(Pseudo Wire,伪线)ping技术分段检测此L2VPN中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所有L2VPN中没有故障,则在跨网设备中查询与L2VPN中的起始设备相关联的目的设备的接口信息,在获取了接口信息之后,进行检测协议的转换,在L3VPN中使用VRF(VPN Router Forward,虚拟专网路由器转发)ping检测此L3VPN是否存在故障,若VRF ping诊断确定线路不通,再采用VRF traceroute得到具体是哪一个节点故障,最后根据其他信息进行故障排除以及恢复业务。其中,“ping”指令和“traceroute”指令是两种用于检测网络故障的指令。
相关技术中,由于接入网络和汇聚网络采用的协议不同,当进行检测时,需要从接入网络开始,采用适合接入网络中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检测,在检测到跨网设备处时,由于网络协议的转换,需要采用适合汇聚网络中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步骤繁琐,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检测步骤繁琐,检测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起始设备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所述起始设备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诊断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将所述诊断命令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查询所述起始设备中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项得到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通过所述起始设备与所述跨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是由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或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所述跨网设备为备用跨网设备,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主伪线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主伪线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伪线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备用伪线参数及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至九种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起始设备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起始设备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所述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接收起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所述诊断命令用于指示所述起始设备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跨网设备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所述诊断触发消息是所述起始设备生成的;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的,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并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或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在所述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目的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所述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目的设备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命令;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所述目的设备将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和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并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触发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所述目的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所述目的设备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网管系统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和所述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所述网管系统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网管系统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所述网管系统获取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所述网管系统判断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如果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所述网管系统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所述跨网设备;
所述网管系统获取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诊断命令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第二诊断命令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结合第六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管系统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网管系统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网管系统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诊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诊断参数,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将所述诊断命令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在第七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查询所述起始设备中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项得到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在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通过所述起始设备与所述跨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是由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
结合第七方面的第一或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所述跨网设备为备用跨网设备,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主伪线参数;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伪线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伪线参数;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用伪线参数及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结合第七方面、第七方面的第一至九种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合并单元,用于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所述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起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所述诊断命令用于指示所述起始设备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所述诊断触发消息是所述起始设备生成的;
诊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的,
所述诊断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第一诊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并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
所述诊断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第二诊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结合第八方面、第八方面的第一或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目的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所述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
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命令;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和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并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触发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在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在第九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网管系统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和所述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所述跨网设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在第十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诊断命令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第二诊断命令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结合第十三方面或者第十三方面的第一或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合并单元,用于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复杂网络,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
所述起始设备包括第七方面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所述跨网设备包括第八方面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所述目的设备包括第九方面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在第十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所述跨网设备包括:第十方面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或者,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跨网设备包括: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复杂网络,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网管系统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和所述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
所述网管系统包括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关地址的发现方法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1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关地址的发现方法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故障诊断方法流程图;
图1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发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第一发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三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第三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诊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诊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7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9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0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该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1相连的起始设备10和跨网设备20,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2相连的跨网设备20和目的设备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图1所示的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步骤102、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诊断信息是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
步骤103、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步骤104、起始设备向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在复杂网络中,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可以存在多种组合,在不同组合中,步骤101可以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
示例的,如图3所示,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2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此时,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通过基站侧网关和基站3连接,第二类型网络2可以与移动承载网络4连接,移动承载网络也称为MBB(Mobile Broad Band,移动宽带业务)网络。
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3所示,起始设备10位于L2VPN中,目的设备30位于L3VPN中,则故障诊断是由L2VPN发起到L3VPN结束,诊断的方向如图3中箭头x所示,此时,诊断命令可以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其中,该起始接口标识为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该目的接口标识为目的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的步骤包括: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起始设备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进一步的,诊断命令还可以包括:诊断参数,相应的,在步骤102中,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可以包括: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起始设备生成诊断信息,该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起始设备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
示例的,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时,该接入网络可以由以太网构成,也可以由L2VPN构成,诊断命令可以包括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在步骤101中,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起始设备根据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将诊断命令发送给目的设备,以便于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起始设备接收目的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如图4所示,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2可以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此时,第二类型网络2可以通过基站侧网关和基站3连接,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与移动承载网络4连接。
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4所示,起始设备10位于L3VPN中,目的设备30位于L2VPN中,则故障诊断是由L3VPN发起到L2VPN结束,诊断的方向如图4中箭头y所示,此时,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相应的,在步骤102中,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包括:起始设备将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目的设备,以便于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起始设备接收目的设备发送的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起始设备生成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起始设备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
示例的,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时,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在步骤101中,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根据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查询起始设备中的ARP(Address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表项得到跨网设备的地址。
示例的,如图5所示,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包括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2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此时,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通过基站侧网关和基站3连接,第二类型网络2可以与移动承载网络4连接。
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5所示,起始设备10位于L2VPN中,目的设备30位于L3VPN中,则故障诊断是由L2VPN发起到L3VPN结束,诊断的方向如图5中箭头x所示,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在步骤101中,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该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起始设备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实际应用中,接收跨网设备的地址可以至少有多种方法,例如,起始设备可以接收跨网设备通过起始设备与跨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起始设备也可以接收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跨网设备的地址,跨网设备的地址是由跨网设备发送给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上述跨网设备为备用跨网设备,在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时,起始设备可以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该起始接口标识对应的主伪线参数;根据主伪线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伪线参数;根据备用伪线参数及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可选的,在步骤104之后,起始设备还需要进行诊断结果的合并汇总,包括: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起始设备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6所示,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跨网设备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
该诊断信息是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该诊断命令用于指示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步骤202、跨网设备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诊断触发消息是起始设备生成的。
步骤203、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在复杂网络中,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可以存在多种组合,在不同组合中,步骤203可以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
示例的,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3所示,即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时,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的,
在步骤203中,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包括:跨网设备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根据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根据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示例的,如图8所示,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2可以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此时,第二类型网络2可以通过基站侧网关和基站3连接,第一类型网络1可以与移动承载网络4连接。
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8所示,起始设备10位于L3VPN中,目的设备30位于L2VPN中,则故障诊断是由L3VPN发起到L2VPN结束,诊断的方向如图8中箭头y所示。
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4或图8所示,即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并发送给起始设备的。
在步骤203中,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包括:跨网设备根据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根据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可选的,在步骤203之后,起始设备还需要进行诊断结果的合并汇总,因此方法还包括:跨网设备向起始设备发送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以便于起始设备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7所示,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目的设备,该复杂网络如图4或图8所示,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目的设备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命令。
步骤302、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步骤303、目的设备将跨网设备的地址发送给起始设备,以便于起始设备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和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并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触发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该诊断信息是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在复杂网络中,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可以存在多种组合,在不同组合中,步骤302可以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
示例的,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8所示,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在步骤302中,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目的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该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目的设备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示例的,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4所示,即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在步骤302中,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目的设备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相关技术中,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时,跨网设备的地址很难查询获得,需要将复杂网络分成多段,进行逐段检测,直到检测至该跨网设备才能确定该跨网设备的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9所示,用于上述如图5所示的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通信设备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步骤402、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
该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通信设备通过进行本设备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触发下一跳设备设备进行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进行递归网络寻址,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实现了跨网设备地址的有效发现。
相关技术中,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时,跨网设备的地址很难查询获得,需要将复杂网络分成多段,进行逐段检测,直到检测至该跨网设备才能确定该跨网设备的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10所示,用于上述如图8所示的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包括:
步骤501、通信设备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步骤502、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
该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通信设备通过进行本设备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触发下一跳设备设备进行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进行递归网络寻址,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实现了跨网设备地址的有效发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11所示,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网管系统是为方便管理网络中的设备而建立的一个管理平台的服务器系统,用于管理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方法包括:
步骤601、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步骤602、网管系统向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该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步骤603、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网管系统向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第二诊断命令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该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在复杂网络中,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可以存在多种组合,在不同组合中,步骤601可以存在不同的实现方式。
示例的,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则在步骤601中,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网管系统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网管系统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如果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网管系统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网管系统获取该跨网设备的地址。
其中,第一诊断命令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第二诊断命令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可选的,在步骤603之后,网管系统还需要进行诊断结果的合并汇总,因此方法还包括:
网管系统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网管系统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网管系统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1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复杂网络,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其中,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其具体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假设图3中的起始设备10为L21,目的设备30为L31,跨网设备20为G1,则本实施例中诊断的是复杂网络中L21的出接口到L31的入接口之间的链路的故障。
步骤701、L21获取诊断命令。
该诊断命令可以由维修人员输入至L21,也可以由管理该L21的设备发送给L21,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该诊断命令可以包括L21的设备标识、L31的设备标识、诊断参数、L21的出接口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等等。其中,L21的设备标识用于唯一标识L21,L31的设备标识用于唯一标识L31,诊断参数用于提供故障诊断所需参数,可以包括:预设诊断指令的数据包大小、诊断超时时间阈值和公用参数等等,目的接口标识用于指示故障诊断的目的接口,即L31的入接口。
步骤702、L21根据诊断命令确定G1的地址。
示例的,L21可以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PseudoWire,伪线)的对端地址,然后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G1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PW是两个PE(Provider Edge,运营商边缘路由器)间的虚拟连接,可以在两个PE之间进行帧传输,建立和维护PW的工作由PE利用信令完成,并由PW的两个端点PE维护PW的状态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L21作为PW的一个端点PE,根据L21的入接口标识,在该L21中存储的PW的状态信息中,查询得到PW的另一个端点PE的地址确定为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地址。
可选的,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该诊断命令可以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可以包括:根据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查询起始设备中的ARP得到跨网设备的地址。
步骤703、L21根据诊断命令进行L21到G1的故障诊断得到L21到G1的诊断结果。
L21到G1的故障诊断实际上是L21的出接口到G1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L21可以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ID(Identification,身份标识),根据该ID可以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该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即G1的参数,可以包括G1的入接口的所有参数,如端口号、端口类型等等,然后,根据该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确定G1的入接口标识,L21的出接口标识通常是包含在诊断命令中,如果L21的出接口标识没有包含在诊断命令中,则L21可以根据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该L21的出接口。
示例的,在L2VPN中,L21可以根据诊断命令采用PW ping指令判断L21到G1的网络中是否存在故障,如果PW ping的诊断结果指示L21到G1的网络不通,再采用PW traceroute指令进行诊断,得到具体是哪一个节点故障,将最终得到的诊断结果汇总得到L21到G1的诊断结果。其中,“ping”指令和“traceroute”指令是两种用于检测网络故障的指令,诊断参数用于提供故障诊断所需参数,可以包括:“ping”指令和“traceroute”指令的数据包大小、诊断超时时间阈值和公用参数等等。
步骤704、根据G1的地址,L21将诊断信息发送给G1。
L21可以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实际应用中,L21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的过程可以在步骤702的L21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地址的同时执行;L21生成诊断信息,该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L21根据G1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G1,具体的,L21可以根据G1的地址向G1发送建立请求,G1根据该建立请求向L21回复建立响应,从而建立L21和G1之间的控制通道,通过该控制通道,L21将诊断信息发送至G1。
步骤705、L21向G1发送诊断触发消息。
可选的,通过L21与G1之间的控制通道,L21向G1发送诊断触发消息,该诊断触发消息用于指示G1进行G1到L31的故障诊断。实际应用中,诊断信息可以携带在该诊断触发消息中发送给G1,这样可以减少L21与G1信息交互的步骤,降低故障诊断复杂度。
步骤706、G1根据诊断信息进行G1到L31的故障诊断得到G1到L31的诊断结果。
在接到诊断触发消息后,G1根据获取的诊断信息进行G1到L31的故障诊断,G1到L31的故障诊断实际上是G1的出接口到L31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其中,L31的入接口为目的接口,因此可以根据诊断命令中获取目的接口标识确定L31的入接口,G1可以根据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确定G1的入接口标识,根据该G1的入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G1的出接口标识;G1根据G1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G1到L31的故障诊断得到G1到L31的诊断结果。
示例的,在G1接收到诊断触发信息后,在L3VPN网络中,G1可以根据诊断信息使用VRF(VPN Router Forward,路由器转发)ping指令判断G1到L31的网络中是否存在故障,如果VRF ping的诊断结果是G1到L31的网络不通,再采用VRF traceroute指令进行诊断,得到具体是哪一个节点故障,将最终得到的诊断结果汇总得到G1到L31的诊断结果。其中,“ping”指令和“traceroute”指令是两种用于检测网络故障的指令,诊断参数用于提供故障诊断所需参数,可以包括:“ping”指令和“traceroute”指令的数据包大小、诊断超时时间阈值和公用参数等等。
步骤707、G1向L21发送G1到L31的诊断结果。
步骤708、L21合并L21到G1的诊断结果和G1到L31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L21可以将L21的出接口到G1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结果、G1的出接口到L31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结果进行端口对接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步骤709、L21向维修人员展示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维修人员可以根据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确定出现故障的节点,然后根据具体的诊断信息确定故障原因,最终相应地排除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示例的,步骤703可以在步骤704、705之后,与步骤706同时执行,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依次进行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故障诊断,可以减少检测时间,提高检测速度,实现快速的故障诊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1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复杂网络,该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其中,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其具体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假设图5中的起始设备10为L22,目的设备30为L32,跨网设备20为G2,则本实施例中诊断的是复杂网络中L22的出接口到L32的入接口之间的链路的故障。
步骤801、L22获取诊断命令。
L22获取诊断命令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701中L21获取诊断命令的过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详述。
步骤802、L22根据诊断命令确定G2的地址。
由于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因此需要进行L2VPN网络间的信息传递以确定G2的地址,具体包括:
L22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其中,该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是以L22为一个端点PE,根据L22的入接口标识,在该L22中存储的PW的状态信息中,查询得到的PW的另一个端点PE的地址,即L22的下一跳设备的地址;L22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L22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该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G2,其中,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包括: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L22接收G2发送的G2的地址,该G2的地址可以是G2直接在本地获取的本地地址,也可以是G2在该G2的上一跳设备中获取的由上一跳设备确定的该G2的地址。
其中,L22接收G2发送的G2的地址的方法可以有多种,示例的,L22可以接收G2通过L22与G2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G2的地址,可选的,在上述网络寻址过程中,各个设备间传递的数据还包括L22的设备标识,在判断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时,该设备确定本设备为G2,然后G2根据上一跳设备发送的L22的设备标识向L22发送建立请求,L22根据该建立请求向G2回复建立响应,从而建立L22和G2之间直连的控制通道,通过该控制通道,G2将G2的地址发送至L22。
L22也可以接收由G2开始逐跳反向传递至L22的G2的地址,可选的,L22可以接收L22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G2的地址,G2的地址是由G2发送给L22的下一跳设备的。示例的,假设,L22与G2之间依次由设备A和设备B连接,则G2通过与设备B的控制通道将G2的地址发送至设备B,设备B再通过与设备A的控制通道将G2的地址发送至设备A,设备A再通过与L22的控制通道将G2的地址发送至L22。
示例的,当通信设备是连接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的任意一个设备,则通信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进一步的,假设L22与G2之间仅由设备C连接,如图14所示,L22与设备C确定G2的地址过程可以如下:
步骤8021、L22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步骤8022、L22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设备C。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C是L22的下一跳设备,是G2的上一跳设备。
步骤8023、设备C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
示例的,设备C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再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步骤8024、设备C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
步骤8025、设备C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步骤8026、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设备D。
步骤8027、设备D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
步骤8028、设备D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确定本设备为G2。
步骤8029、G2向L22发送G2的地址。
G2可以直接将G2的地址发送至L22,也可以将G2的地址发先发送至设备C,由设备C转发至L22,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803、L22根据诊断命令进行L22到G2的故障诊断得到L22到G2的诊断结果。
L22到G2的故障诊断实际上是L22的出接口到G2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L22根据诊断命令进行L22到G2的故障诊断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703中L21根据诊断命令进行L21到G1的故障诊断的过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详述。
步骤804、根据G2的地址,L22将诊断信息发送给G2。
L22生成诊断信息,该诊断信息可以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L22根据G2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G2,具体的,L22可以根据G2的地址向G2发送建立请求,G2根据该建立请求向L22回复建立响应,从而建立L22和G2之间的控制通道,通过该控制通道,L22将诊断信息发送至G2。
步骤805、L22向G2发送诊断触发消息。
步骤806、G2根据诊断信息进行G2到L32的故障诊断得到G2到L32的诊断结果。
G2到L32的故障诊断实际上是G2的出接口到L32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其中,L32的入接口为目的接口,因此可以从诊断命令中获取目的接口标识确定L32的入接口,G2可以通过在步骤802的网络寻址过程中获取G2的出接口标识,G2可以根据G2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G2到L32的故障诊断得到G2到L32的诊断结果。
G2根据诊断命令进行G2到L32的故障诊断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706中L21G1根据诊断信息进行G1到L31的故障诊断的过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详述。
807、G2向L22发送G2到L32的诊断结果。
808、L22合并L22到G2的诊断结果和G2到L32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L22可以将L22的出接口到G2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结果、G2的出接口到L32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结果进行端口对接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809、L22向维修人员展示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维修人员可以根据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确定出现故障的节点,然后根据具体的诊断信息确定故障原因,最终相应地排除故障。
相关技术中,当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时,该复杂链路中通常包括两条链路: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在进行备用链路的故障诊断时,维护人员需要将主链路关断,然后将备用链路开启,然后采用原有主链路的检测方法来检测该备用链路,该方法可以称为主备倒换检测法。该检测方法需要人工参与,过程复杂,业务可靠性较低。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G1为备用网关时,由于此时复杂网络中,存在主链路和备用链路两条链路,L21需要先进行G1的发现才能执行后续诊断过程,因此,步骤702或步骤802中,L21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地址的方法具体包括:L21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主PW参数;L21根据主PW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PW参数;L21根据备用PW参数及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地址,该始接口对应PW的对端地址为备用网关G1的地址。
这样一来,本实施例中,在复杂网络存在备用链路情况下,L21支持发现备用网关并且能够启用备用链路的故障诊断,无需采用主备倒换检测法,为实现备用链路路径连通性检测提供了指令,降低了检测复杂度,提升了业务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示例的,步骤803可以在步骤804、805之后,与步骤806同时执行,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依次进行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故障诊断,可以减少检测时间,提高检测速度,实现快速的故障诊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支持备用链路的故障诊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15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复杂网络,该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其中,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诊断命令包括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本实施例假设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本实施例中假设起始设备为L33,目的设备为L23,跨网设备为G3,则本实施例中诊断的是复杂网络中L33的出接口到L23的入接口之间的链路的故障。
步骤901、L33获取诊断命令。
L33获取诊断命令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701中L21获取诊断命令的过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详述。
步骤902、L33根据诊断命令确定G3的地址。
示例的,如图16所示,L33根据诊断命令确定G3的地址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9021、L33根据L23的设备标识将诊断命令发送给L23,以便于L23根据诊断命令确定G3的地址。
步骤9022、L23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连接L33与L23的G3的地址。
示例的,当复杂网络的结构为图4所示的结构时,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该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L23的设备标识,
则L23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连接L33与L23的G3的地址,包括:L23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L23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G3的地址。
示例的,当复杂网络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时,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L23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连接L33与L23的G3的地址,包括:
L23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具体的,L23可以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PW的对端ID,可以将该目的接口对应PW的对端ID作为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根据该ID可以确定目的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该目的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即G3的参数,可以包括G3的入接口的所有参数,如端口号、端口类型等等;
L23根据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L23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G3,其中,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包括: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
L23接收G3发送的G3的地址。L23接收G3发送的G3的地址的步骤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802中L22接收G2发送的G2的地址的过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示例的,当通信设备是连接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的任意一个设备,则该通信设备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通信设备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该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步骤9023、L33接收L23发送的G3的地址。
步骤903、L33根据诊断命令进行L33到G3的故障诊断得到L33到G3的诊断结果。
L33到G3的故障诊断实际上是L33的出接口到G3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L33可以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VRF的对端参数,然后,根据该起始接口对应VRF的对端参数确定G3的入接口标识,L33的出接口标识即起始接口标识,通常是包含在诊断命令中,L33可以根据G3的入接口标识、L33的出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L33到G3的故障诊断得到L33到G3的诊断结果。
示例的,在L3VPN中,L33可以根据诊断命令使用VRF ping指令判断L33到G3的网络中是否存在故障,如果VRF ping的诊断结果是L33到G3的网络不通,再采用VRF traceroute指令进行诊断,得到具体是哪一个节点故障,将最终得到的诊断结果汇总得到L33到G3的诊断结果。其中,“ping”指令和“traceroute”指令是两种用于检测网络故障的指令,诊断参数用于提供故障诊断所需参数,可以包括:“ping”指令和“traceroute”指令的数据包大小、诊断超时时间阈值和公用参数等等。
步骤904、根据G3的地址,L33将诊断信息发送给G3。
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L33将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L23,以便于L23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L33接收L23发送的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L33生成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L33根据G3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G3。
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L33生成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L33根据G3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G3。
步骤905、L33向G3发送诊断触发消息,该诊断触发消息用于指示G3进行G3到L23的故障诊断。
步骤906、G3根据诊断信息进行G3到L23的故障诊断得到G3到L23的诊断结果。
在接到诊断触发消息后,G3根据获取的诊断信息进行G3到L23的故障诊断,G3到L23的故障诊断实际上是G3的出接口到L23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其中,当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即G3的参数,可以包括G3的出接口标识等等,然后,根据该目的接口对应PW的对端参数确定G3的出接口标识,当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由于在步骤9022中,G3已经获取了确定G3的出接口标识,此时可以直接在G3本地获取G3的出接口标识,L23的入接口为目的接口,因此可以根据诊断命令中获取目的接口标识确定L23的入接口;G3根据G3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G3到L23的故障诊断得到G3到L23的诊断结果。
步骤907、L33接收G3发送的G3到L23的诊断结果。
步骤908、L33合并L33到G3的诊断结果和G3到L23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L33可以将L33的出接口到G3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结果、G3的出接口到L23的入接口的故障诊断结果进行端口对接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步骤909、L33向维修人员展示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维修人员可以根据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确定出现故障的节点,然后根据具体的诊断信息确定故障原因,最终相应地排除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示例的,步骤903可以在步骤904、905之后,与步骤906同时执行,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依次进行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故障诊断,可以减少检测时间,提高检测速度,实现快速的故障诊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如图17所示,其示出了该故障诊断方法所涉及的一种复杂网络的环境结构示意图。该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1相连的起始设备10和跨网设备20,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2相连的跨网设备20和目的设备30,该复杂网络还包括网管系统5,该网管系统5用于管理第一类型网络1和第二类型网络2中的各个设备。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包括:
步骤1101、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示例的,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时,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网管系统可以根据起始设备标识确定起始设备,目的设备标识确定目的设备,将复杂网络中,连接该起始设备和目的设备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并获取该跨网设备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网管设备可以从跨网设备获取该跨网设备的地址,如果,网管设备记录有该网管设备管理的各个设备的地址,也可以在本地的记录中获取该跨网设备的地址。
示例的,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时,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网管系统可以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网管系统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网管系统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如果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网管系统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网管系统获取该跨网设备的地址。具体的,该网管系统可以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该跨网设备的地址,如果网管系统记录有各个设备的地址,也可以在本地的记录中进行查询,获取该跨网设备的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网管设备在获取某一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时,可以该设备获取该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如果,网管设备记录有该网管设备管理的各个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也可以在本地的记录中获取该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步骤1102、网管系统向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
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该第一诊断命令可以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步骤1103、起始设备根据第一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时,起始设备根据第一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703中L21根据诊断命令进行L21到G1的故障诊断过程。
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时,起始设备根据第一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903中L33根据诊断命令进行L33到G3的故障诊断的过程。
步骤1104、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网管系统向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
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该第二诊断命令可以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步骤1105、跨网设备根据第二诊断命令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时,跨网设备根据第二诊断命令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步骤706中G1根据诊断信息进行G1到L31的故障诊断过程。
当第一类型网络包括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时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跨网设备根据第二诊断命令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的过程可以参考实上述实施例中步骤906中G3根据诊断信息进行G3到L23的故障诊断的过程。
步骤1106、网管系统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步骤1107、网管系统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步骤1108、网管系统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步骤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示例的,步骤1103可以在步骤1104、之后,与步骤1105同时执行,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依次进行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故障诊断,可以减少检测时间,提高检测速度,实现快速的故障诊断。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图19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如图1所示的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设备0包括:
确定单元01,第一发送单元02,诊断单元03和第二发送单元04。
确定单元01,用于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02,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诊断信息是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
诊断单元03,用于根据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发送单元04,用于向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单元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由诊断单元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由跨网设备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其中,当复杂网络如图3所示,第一类型网络可以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如图20所示,确定单元01,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011,用于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第二确定模块012,用于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诊断命令还可以包括:诊断参数,如图21所示,第一发送单元02,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021,用于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生成模块022,用于生成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023,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
示例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诊断命令包括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如图22所示,确定单元01,可以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013,用于根据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将诊断命令发送给目的设备,以便于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接收模块014,用于接收目的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其中,当复杂网络如图4所示,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如图23所示,第一发送单元02,可以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024,用于将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目的设备,以便于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第二接收模块025,用于接收目的设备发送的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生成模块026,用于生成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第四发送模块027,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
示例的,第一类型网络可以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如图24所示,确定单元01,包括:
查询模块015,用于根据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查询起始设备中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项得到跨网设备的地址。
当复杂网络如图5所示,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如图25所示,确定单元01,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011,用于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处理模块016,用于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第三接收模块017,用于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一方面,如图26所示,第三接收模块017,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0171,用于接收跨网设备通过起始设备与跨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另一方面,如图27所示,第三接收模块017,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0172,用于接收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跨网设备的地址,跨网设备的地址是由跨网设备发送给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
进一步的,当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跨网设备为备用跨网设备,如图28所示,第一确定模块011,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0111,用于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主伪线参数;
第二确定子模块0112,用于根据主伪线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伪线参数。
第三确定子模块0113,用于根据备用伪线参数及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图29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如图1所示的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设备0包括:
确定单元01,第一发送单元02,诊断单元03,第二发送单元04和合并单元05。
确定单元01,用于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02,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诊断信息是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
诊断单元03,用于根据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发送单元04,用于向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合并单元05,用于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方法中,在确定单元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由诊断单元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由跨网设备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图3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故障诊断设备6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设备6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61,第二接收单元62和诊断单元63。
第一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起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诊断信息是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诊断命令用于指示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诊断触发消息是起始设备生成的。
诊断单元63,用于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由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由诊断单元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示例的,当复杂网络的结构如图3所示,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的,如图31所示,诊断单元63,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31,用于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632,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第一诊断模块633,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示例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并发送给起始设备的,如图32所示,诊断单元63,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634,用于根据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第二诊断模块635,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图3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6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设备6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61,第二接收单元62,诊断单元63和发送单元64。
第一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起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诊断信息是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诊断命令用于指示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62,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诊断触发消息是起始设备生成的。
诊断单元63,用于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发送单元64,用于向起始设备发送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以便于起始设备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由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由诊断单元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图34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7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目的设备,该复杂网络如图4或图8所示,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设备7包括:
接收单元71,确定单元72和发送单元73。
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命令。
确定单元72,用于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发送单元73,用于将跨网设备的地址发送给起始设备,以便于起始设备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和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并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触发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诊断信息是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单元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由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由跨网设备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示例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如图35所示,确定单元7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721,用于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处理模块722,用于根据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目的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接收模块723,用于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示例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如图36所示,确定单元72,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724,用于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第三确定模块725,用于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单元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由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由跨网设备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图37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8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设备8包括:
接收单元81和处理单元82。
接收单元81,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单元8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处理单元通过进行本设备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触发下一跳设备设备进行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进行递归网络寻址,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实现了跨网设备地址的有效发现。
图38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故障诊断设备9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设备9包括:
接收单元91和处理单元92。
接收单元91,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处理单元9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处理单元通过进行本设备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触发下一跳设备设备进行出、入接口的类型判断,进行递归网络寻址,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实现了跨网设备地址的有效发现。
图39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网管系统用于管理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设备00包括:
确定单元001,第一发送单元002和第二发送单元003。
确定单元001,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002,用于向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起始设备根据第一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第二发送单元003,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向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第二诊断命令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单元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由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分别触发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示例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如图40所示,确定单元001,包括:
确定模块0011,第一获取模块0012,判断模块0013,处理模块0014和第二获取模块0015。
确定模块0011,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第一获取模块0012,用于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判断模块0013,用于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处理模块0014,用于在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第二获取模块0015,用于获取跨网设备的地址。
其中,第一诊断命令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第二诊断命令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图41为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网管系统用于管理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设备00包括:
确定单元001,第一发送单元002,第二发送单元003,第一接收单元004,第二接收单元005和合并单元006。
确定单元001,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002,用于向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起始设备根据第一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第二发送单元003,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向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第二诊断命令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第一接收单元004,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005,用于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合并单元006,用于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单元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由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分别触发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复杂网络,复杂网络如图1所示,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其中,起始设备包括图19所示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跨网设备包括图30所示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目的设备包括图34所示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系统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复杂网络可以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包括:如图37所示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或者,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跨网设备包括:如图38所示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复杂网络,复杂网络如图17所示,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网管系统用于管理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其中,网管系统包括如图39所示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图42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100的框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设备包括:
处理器1001,用于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处理器1001,还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诊断信息是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
处理器1001,还用于根据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发射机1002,用于向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
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诊断命令还包括:诊断参数,
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
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生成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发射机1002,还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诊断命令包括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
根据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将诊断命令发送给目的设备,以便于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如图43所示,故障诊断设备100还包括:
接收机1003,用于接收目的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发射机1002,还用于起始设备将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目的设备,以便于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接收机1003,还用于接收目的设备发送的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处理器1001,还用于生成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发射机1002,还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根据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查询起始设备中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项得到跨网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
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发射机1002,还用于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接收机1003,还用于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接收机1003,具体用于起始设备接收跨网设备通过起始设备与跨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接收机1003,具体用于起始设备接收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跨网设备的地址,跨网设备的地址是由跨网设备发送给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
可选的,当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跨网设备为备用跨网设备,
处理器1001,具体用于:
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主伪线参数;
根据主伪线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伪线参数;
根据备用伪线参数及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可选的,接收机1003,还用于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处理器1001,还用于: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图4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设备200包括:
接收机2001,用于接收起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诊断信息是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诊断命令用于指示起始设备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该接收机2001,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诊断触发消息是起始设备生成的;
处理器2002,用于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起始设备根据起始接口标识确定的,
处理器2002,具体用于:
根据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
根据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根据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信息包括: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并发送给起始设备的,
处理器2002,具体用于:
根据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根据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如图45所示,设备200还包括:
发射机2003,用于向起始设备发送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以便于起始设备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图46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故障诊断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目的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
设备300包括:
接收机3001,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命令;
处理器3002,用于根据诊断命令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发射机3003,用于将跨网设备的地址发送给起始设备,以便于起始设备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和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并将诊断信息发送给跨网设备,触发跨网设备根据诊断信息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诊断信息是根据诊断命令生成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故障诊断设备中,在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后,分别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相当于将复杂网络分为两段进行诊断,且在每段中采用各自的网络协议,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在跨网设备进行网络协议的转换,因此,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器3002,还用于目的设备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发射机3003,还用于根据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目的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接收机3001,还用于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处理器3002,还用于根据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图47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故障诊断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设备400包括:
接收机4001,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器40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图48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故障诊断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设备500包括:
接收机5001,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处理器500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图49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故障诊断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网管系统用于管理第一类型网络和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设备600包括:
处理器6001,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
发射机6002,用于向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起始设备根据第一诊断命令进行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发射机6002,还用于根据跨网设备的地址,向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跨网设备根据第二诊断命令进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可选的,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L2VPN构成的接入网络,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L3VPN构成的汇聚网络,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器6001,具体用于:
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如果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获取跨网设备的地址。
可选的,第一诊断命令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第二诊断命令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可选的,如图50所示,设备600还包括:
接收机6003,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接收机6003,还用于接收跨网设备发送的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处理器6001,还用于合并起始设备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跨网设备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1)

1.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起始设备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所述起始设备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诊断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将所述诊断命令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起始设备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查询所述起始设备中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项得到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通过所述起始设备与所述跨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是由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所述跨网设备为备用跨网设备,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主伪线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主伪线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伪线参数;
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备用伪线参数及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起始设备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起始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起始设备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12.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所述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接收起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所述诊断命令用于指示所述起始设备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跨网设备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所述诊断触发消息是所述起始设备生成的;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的,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并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跨网设备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16.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目的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所述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目的设备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命令;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所述目的设备将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和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并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触发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所述目的设备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所述目的设备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19.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20.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21.一种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网管系统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和所述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所述网管系统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网管系统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跨网设备的地址,包括:
所述网管系统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所述网管系统获取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所述网管系统判断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如果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所述网管系统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所述跨网设备;
所述网管系统获取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诊断命令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第二诊断命令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1至2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管系统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网管系统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所述网管系统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25.一种故障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起始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诊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诊断触发消息,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诊断参数,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将所述诊断命令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还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以便于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目的设备发送的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将所述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以太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查询所述起始设备中的地址解析协议ARP表项得到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31.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通过所述起始设备与所述跨网设备之间的控制通道直接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转发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是由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的。
34.根据权利要求26或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杂网络中设置有备用链路,所述跨网设备为备用跨网设备,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主伪线参数;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伪线参数确定相应的备用伪线参数;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备用伪线参数及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35.根据权利要求25至3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合并单元,用于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36.一种故障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跨网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所述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起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信息,所述诊断信息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所述诊断命令用于指示所述起始设备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触发消息,所述诊断触发消息是所述起始设备生成的;
诊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的,
所述诊断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起始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第一诊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信息包括: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目的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是所述目的设备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并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的,
所述诊断单元,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
第二诊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39.根据权利要求36至3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40.一种故障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目的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所述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
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起始设备发送的诊断命令;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发送给所述起始设备,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和所述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并将诊断信息发送给所述跨网设备,触发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诊断信息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诊断信息是根据所述诊断命令生成的。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所述目的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本设备的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跨网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一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诊断命令包括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目的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目的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确定为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43.一种故障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目的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入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目的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44.一种故障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通信设备,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一跳设备发送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起始接口标识执行网络寻址步骤,所述网络寻址步骤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并比较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在确定本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根据接收到的伪线的对端参数确定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和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根据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地址将所述本设备的出接口对应伪线的对端参数和所述起始接口标识发送给下一跳设备,以便于所述下一跳设备重复执行所述网络寻址步骤直至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将所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的地址确定为跨网设备的地址。
45.一种故障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复杂网络中的网管系统,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网管系统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和所述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第一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起始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一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向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第二诊断命令,以便于所述跨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诊断命令进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故障诊断得到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所述第二诊断命令是根据所述诊断操作指示生成的。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包括由至少两个二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接入网络,所述第二类型网络包括由三层虚拟专网构成的汇聚网络,所述诊断操作指示包括:起始设备标识、目的设备标识、起始接口标识和目的接口标识,
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诊断操作指示确定所述起始设备的下一跳设备;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属于同种网络时,重复获取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并判断下一跳设备的出接口标识和入接口标识是否属于同种网络的步骤,直到发现入接口标识和出接口标识不属于同种网络的设备作为所述跨网设备;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跨网设备的地址。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诊断命令包括起始设备的出接口标识、跨网设备的入接口标识和诊断参数,所述第二诊断命令包括:跨网设备的出接口标识、目的接口标识和所述诊断参数。
48.根据权利要求45至4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起始设备发送的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跨网设备发送的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
合并单元,用于合并所述起始设备到所述跨网设备的诊断结果和所述跨网设备到所述目的设备的诊断结果得到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结果。
49.一种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复杂网络,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以及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
所述起始设备包括权利要求25至3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所述跨网设备包括权利要求36至3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所述目的设备包括权利要求40至42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跨网设备,所述跨网设备包括:权利要求43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或者,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跨网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跨网设备包括:权利要求44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51.一种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包括复杂网络,所述复杂网络包括由第一类型网络相连的起始设备和跨网设备、由第二类型网络相连的所述跨网设备和目的设备,所述网管系统用于管理所述第一类型网络和所述第二类型网络中的各个设备,
所述网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45至4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复杂网络的故障诊断设备。
CN201410274039.2A 2014-06-18 2014-06-18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4168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4039.2A CN104168132B (zh) 2014-06-18 2014-06-18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4039.2A CN104168132B (zh) 2014-06-18 2014-06-18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132A true CN104168132A (zh) 2014-11-26
CN104168132B CN104168132B (zh) 2017-12-12

Family

ID=51911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4039.2A Active CN104168132B (zh) 2014-06-18 2014-06-18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813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630A (zh) * 2020-07-01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05675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故障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CN116232869A (zh) * 2023-05-10 2023-06-06 明阳时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协议栈网络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363A (zh) * 2004-05-13 2005-01-26 上海交通大学 大型复杂网络的网络分割方法
CN101594265A (zh) * 2009-06-30 2009-12-0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US20100040213A1 (en) * 2008-04-30 2010-02-18 Lg Electronics Inc. Home appliance and home applianc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363A (zh) * 2004-05-13 2005-01-26 上海交通大学 大型复杂网络的网络分割方法
US20100040213A1 (en) * 2008-04-30 2010-02-18 Lg Electronics Inc. Home appliance and home appliance system
CN101594265A (zh) * 2009-06-30 2009-12-02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5630A (zh) * 2020-07-01 2020-11-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05675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跨域故障分析的方法及系统
CN116232869A (zh) * 2023-05-10 2023-06-06 明阳时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协议栈网络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132B (zh) 201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3760B (zh) 处理路由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19677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035676B (zh) 基于arp协议交互的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045084A1 (en) Incremental deployment of mrt based ipfrr
CN104767680B (zh) 路由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85711B (zh) 一种检测混合网络中链路故障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91072A (zh) 以太虚拟网络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1471821B (zh) 运营商骨干网传输网络的故障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3045083A1 (en) Optimizing endpoint selection of mrt-frr detour paths
CN103139075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2347889B (zh) 一种分层虚拟专用局域网中的报文转发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023773A (zh) 多拓扑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21534669A (ja) パケット処理方法およびゲートウェイ・デバイス
CN102857421B (zh) 一种vll故障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2104557A (zh) 一种检测链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297340A (zh) Mpls和bgp组网中的路由收敛方法和设备
CN1756182A (zh) 多协议标签交换系统中的保护倒换方法
CN103188153B (zh) 一种广播网链路上bfd报文发送方法和设备
CN110365578B (zh) 网络接口控制及链路切换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介质
CN104168132A (zh) 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659436B (zh) 一种防止业务中断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12851B (zh) 链路层路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17143A (zh) 用于多归场景组播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CN102857415B (zh)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学习控制方法、装置和路由桥
CN102404180A (zh) 一种基于pbn网络实现oam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