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8095A -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68095A
CN104168095A CN201410403831.3A CN201410403831A CN104168095A CN 104168095 A CN104168095 A CN 104168095A CN 201410403831 A CN201410403831 A CN 201410403831A CN 104168095 A CN104168095 A CN 1041680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bit
bit sequence
ascending harq
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38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68095B (zh
Inventor
李竞龙
朱宇霞
李海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Fiberhom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038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68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68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68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68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对所述比特序列和参照序列分别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参照序列为从该比特序列中选取的、长度不小于32比特的子序列;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在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所述判决条件所有译码结果均相等,以及,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为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OACK为预设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

Description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系统中,上行控制信息(UCI)可承载在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或者,当控制信令被分配到已经用于PUSCH传输的子帧上时,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可复用上行控制信息(或可称为UCI承载在PUSCH上)。也即,UCI可承载在PUCCH或PUSCH上传输。
UCI中包含上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上行HARQ确认信息也可称为上行HARQ-ACK序列。上行HARQ-ACK序列对应的原始序列(可称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用于对下行检测到的PDSCH和承载在PDCCH上的SPS释放标志进行上报(按一定规则整理后进行上报)。例如:在某时间段内,用户设备(UE)对检测到的对应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或承载在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的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静态性调度)释放标志上报ACK,对没检测到的对应的PDSCH或承载在PDCCH上的SPS释放标志上报NACK。
在PUSCH复用UCI的情况下,当在某时间段内,UE既未检测到相应的下行PDSCH传输同时未检测到PDCCH承载的下行SPS释放标志时,上行HARQ-ACK上报原始序列将全置为NACK,但此时,UE并不上报相应的上行HARQ确认信息,而是使用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传输PUSCH数据,这就是非连续性传输(DTX)的情况。
也即,在PUSCH复用UCI的情况下,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可能是上行HARQ确认信息,也可能是PUSCH数据。因此,基站需要对DTX进行检测,以免影响HARQ-ACK和PUSCH数据信息的解码。
现有方式是通过设定能量门限值来进行DTX检测的,其适用于PUCCH。这因为当PUCCH不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时,其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将被闲置,闲置与传输数据时的能量值有较大差别,从而可通过设置能量门限值来检测是否传输了上行HARQ确认信息。
而在PUSCH复用UCI时,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既可能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也可能传输PUSCH数据,但其并不会被闲置,因而用能量门限值来检测的方式,若门限值设计不当极易造成漏检以及虚检过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非连续传输DTX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
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任一参照序列为从所述比特序列中选取的、长度不小于32比特的子序列;
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在所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所述判决条件包括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均相等,所述第二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为零,所述OACK为预设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之前,还包括:设置HARQ-ACK传输偏移量的取值和传输块大小索引的取值中的至少一种,以使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大于32bit。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照序列的起始位为所述比特序列的第k32a或k32a+1位;所述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M表示所述比特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比特序列包括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所述获取用户设备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包括:获取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待检测序列;将所述待检测序列分为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所述第一比特序列长度为Qm·ceil(L/2Qm)+1比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长度为L-Qm·ceil(L/2Qm)-1比特;Qm表示调制系数,ceil表示向上取整,L表示所述待检测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包括: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对第二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所述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包括:对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对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包括: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并且,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包括: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和/或,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非连续传输DTX检测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
第一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第二译码单元,用于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任一参照序列为从所述比特序列中选取的、长度不小于32比特的子序列;
第一判决单元,用于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第二判决单元,用于在所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所述判决条件包括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均相等,所述第二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为零,所述OACK为预设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之前,设置HARQ-ACK传输偏移量的取值和传输块大小索引的取值中的至少一种,以使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大于32bit。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照序列的起始位为所述比特序列的第k32a或k32a+1位;所述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M表示所述比特序列的长度。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避开了设置门限,提出了新的DTX检测方案。该方案通过比对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与参考序列的译码结果,来实现DTX检测。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PUSCH的DTX检测,同时也适用于PUCCH。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TX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译码和判决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TX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TX检测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介绍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编码处理流程。
前已述及,UCI包含上行HARQ确认信息。上行HARQ确认信息对应的原始比特序列(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为由0、1组成比特序列,其中0代表NACK,1代表ACK。
原始比特序列的长度可为1~20比特(bit),其中,长度为3~20比特的原始比特序列编码方式均为RM编码。
不同的是,与长度为3~11bit的原始比特序列相比,长度为12~20bit的原始比特序列采用双RM编码,即分别对原始比特序列中的偶比特原始序列和奇比特原始序列进行RM编码。下面将分别简单介绍如何进行RM编码。
(A)长度为3~11bit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RM编码。
记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为 o 0 o 1 , . . . , o O ACK - 1 , 其中OACK表示原始比特序列的长度。记进行RM编码后的序列为b0,b1,b2,b3,...,bB-1,其中B=32。
则其可按下式编码:
b i = Σ n = 0 O ACK - 1 ( o n · M i , n ) mod 2 .
Mi,n的取值可参见表1。
原始比特序列长度为3~11bit,编码后序列长度固定为32bit。
之后,还要对编码后序列(b0,b1,b2,b3,...,bB-1)循环取值直到满足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要求,得到序列(上行HARQ确认信息)记为q0 q1,...,ql_o_ack-1。l_o_ack为承载在PUCCH或PUSCH上的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
假定,l_o_ack等于64,则上行HARQ确认信息具体为q0 q1,...,q61=b0,b1,b2,b3,...,b31,b0,b1,b2,b3,...,b31
(B),长度为12~20bit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双RM编码。
记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为 o 0 o 1 , . . . , o O ACK - 1 . 分别取原始序列的偶数位、奇数位组成新的序列(偶比特原始序列和奇比特原始序列),对两组序列均进行RM编码。
记偶比特原始序列为记奇比特原始序列为其中,OC表示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Oe表示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OC+Oe=OACK
假定OACK=12,则 e 0 , e 1 . . . , e O e - 1 = o 0 , o 2 , o 4 , o 6 , o 8 , o 10 , c 0 , c 1 . . . , c O C - 1 = o 1 , o 3 , o 5 , o 7 , o 9 , o 11 .
记偶比特原始序列进行RM编码后的序列为则偶比特原始序列可按下式编码:
b i 1 = Σ n = 0 O e - 1 ( e n · M i , n ) mod 2 .
偶比特原始序列长度可为6~10bit,其经RM编码后得到的序列(可称为第一编码序列)长度固定为32bit。之后,对第一编码序列循环取值直到满足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要求,得到序列ceil表示向上取整,Qm表示当前码字的调制系数。
记奇比特原始序列进行RM编码后得到的序列为则奇比特原始序列可按下式编码:
b i 2 = Σ n = 0 O C - 1 ( c n · M i , n ) mod 2 .
奇比特原始序列长度可为6~10bit,其经RM编码后得到的序列(可称为第二编码序列)长度固定为32bit。之后,对第二编码序列循环取值直到满足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要求,得到序列 q Q m · ceil ( l _ o _ ack / 2 Q m ) + 1 , q Q m · ceil ( l _ o _ ack / 2 Q m ) + 2 , . . . , q l _ o _ ack - 1 .
q 0 , q 1 , . . . , q Q m · ceil ( l _ o _ ack / 2 Q m ) q Q m · ceil ( l _ o _ ack / 2 Q m ) + 1 , q Q m · ceil ( l _ o _ ack / 2 Q m ) + 2 , . . . , q l _ o _ ack - 1 合并,得到序列(上行HARQ确认信息)记为q0 q1,...,ql_o_ack-1
i Mi,0 Mi,1 Mi,2 Mi,3 Mi,4 Mi,5 Mi,6 Mi,7 Mi,8 Mi,9 Mi,1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1
2 1 0 0 1 0 0 1 0 1 1 1
3 1 0 1 1 0 0 0 0 1 0 1
4 1 1 1 1 0 0 0 1 0 0 1
5 1 1 0 0 1 0 1 1 1 0 1
6 1 0 1 0 1 0 1 0 1 1 1
7 1 0 0 1 1 0 0 1 1 0 1
8 1 1 0 1 1 0 0 1 0 1 1
9 1 0 1 1 1 0 1 0 0 1 1
10 1 0 1 0 0 1 1 1 0 1 1
11 1 1 1 0 0 1 1 0 1 0 1
12 1 0 0 1 0 1 0 1 1 1 1
13 1 1 0 1 0 1 0 1 0 1 1
14 1 0 0 0 1 1 0 1 0 0 1
15 1 1 0 0 1 1 1 1 0 1 1
16 1 1 1 0 1 1 1 0 0 1 0
17 1 0 0 1 1 1 0 0 1 0 0
18 1 1 0 1 1 1 1 1 0 0 0
19 1 0 0 0 0 1 1 0 0 0 0
20 1 0 1 0 0 0 1 0 0 0 1
21 1 1 0 1 0 0 0 0 0 1 1
22 1 0 0 0 1 0 0 1 1 0 1
23 1 1 1 0 1 0 0 0 1 1 1
24 1 1 1 1 1 0 1 1 1 1 0
25 1 1 0 0 0 1 1 1 0 0 1
26 1 0 1 1 0 1 0 0 1 1 0
27 1 1 1 1 0 1 0 1 1 1 0
28 1 0 1 0 1 1 1 0 1 0 0
29 1 0 1 1 1 1 1 1 1 0 0
30 1 1 1 1 1 1 1 1 1 1 1
31 1 0 0 0 0 0 0 0 0 0 0
表1
由上述编码过程可知,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编码具有重复性。因此,可利用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编、解码特点,设计DTX检测方案。基于此,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DTX检测方法(由基站侧执行)至少可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
步骤S1可通过现有方式实现。本文后续将对步骤S1进行简单介绍。
S2、对获取的上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经RM译码得到的译码结果是长度固定(11bit)的序列。
如何进行RM译码可参照现有方式,在此不作赘述。
S3、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其中,任一参照序列为从上述比特序列中选取的、长度不小于32比特的子序列。
本文后续将根据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以及上行HARQ确认信息长度的不同,对参照序列分情况介绍。
参照序列对应的译码结果也是长度固定(11bit)的序列。如何进行RM译码可参照现有方式,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S2、S3可先后执行(例如S2先执行,S3后执行,或S3先执行,S2后执行),也可同时执行。
S4、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上述UE在上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上述判决条件可包括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本文后续还将对判决条件何时仅包括第一判决条件,何时仅包括第二判决条件,何时同时包含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进行详细介绍。
其中,第一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均相等,而上述第二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为零。
在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长度为3-11bit时,OACK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
而在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长度为12-20bit时,OACK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
基站预先是知道OACK的具体取值的。
前已述及,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编码具有重复性,在进行RM译码(解码)后,如传输的是上行HARQ确认信息,所有译码结果是相等的。
并且,在OACK小于11bit的情况下,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应为零。
因此,可根据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译码特性来判决传输的数据是否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S5、在上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在判决条件不满足时,所传输的数据并不符合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译码特性,因此其不是上行HARQ确认信息。
进一步的,如是经PUSCH信道传输,则所传输的是PUSCH数据。如是经PUCCH信道传输,则可认为是干扰信号。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避开了设置门限,提出了新的DTX检测方案。该方案通过比对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与参考序列的译码结果,来实现DTX检测。本发明实施例不仅适用于PUSCH的DTX检测,同时也适用于PUCCH。
下面,将分场景具体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
场景一,(系统设计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长度为3~11bit。
在本场景下,上述步骤S1可细化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每个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
基站会接收到很多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需要将每个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分离出来。
更具体的做法是:基站将接收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去CP、DFT(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获得频域信号;随后,利用基站侧已知信息恢复对应用户的PUSCH/PUCCH资源索引,获取当前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再利用DMRS信号对分离出的数据进行信道估计,信道均衡,对均衡后的数据依次进行解层映射、解预编码、解调等处理。
上述所涉及的处理方式可采用现有处理方式实现,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2,从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中分离出,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
基站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分配了时频资源(RE),上行HARQ确认信息在所分配的RE上传输。基站需要将在上述RE上传输的数据提取出来。
更具体的做法是:将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先解交织,再利用基站侧已知信息恢复上行HARQ确认信息所占用的资源索引,在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相应位置上提取出序列,并对提取出的序列进行解扰。
上述所涉及的处理方式可采用现有处理方式实现,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PUSCH,解扰后得到的序列可能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也可能为PUSCH数据(在DTX传输模式下是PUSCH数据);而对于PUCCH,解扰后得到的序列可能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也可能为干扰信号)
此外,若上行采用空分复用,则对每层提取出的序列解扰后还需进行层合并(可使用均值合并)。可采用现有处理方式实现,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在经过第1、2步一系列的处理后,得到的序列可记为k0 k1,...,kL-1(由于该序列不一定是上行HARQ确认信息,所以用k0 k1,...,kL-1而不是用q0 q1,...,ql_o_ack-1表示)。L表示待检测序列的长度。
可将k0 k1,...,kL-1称为待检测序列,在本场景中,k0 k1,...,kL-1即为步骤S1中的比特序列。当然,待检测序列也可表示为k1,k2,...,kL
后续,将会假定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对其进行RM译码,并根据译码结果来判决是否处于DTX状态。
下面,将分L>64,64≥L>32,L≤32三种情况,介绍场景一下的译码和判决(对应上述步骤S2-S5)。
情况一:L>64。
前已述及,上行HARQ确认信息是由b0,b1,b2,b3,...,b31循环得到的。也即,在上行HARQ确认信息中,从第0位开始,每32位为一段,对应完整的b0,b1,b2,b3,...,b31
因此,在假定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时,在选取参照序列时,可从待检测序列中选择长度不小于32bit、并以第k32a或k32a+1位为起始位的子序列作为参照序列(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
也即,参照序列的起始位为待检测序列的第k32a或k32a+1位。
例如,如待检测序列表示为k0 k1,...,kL-1,可取k0 k1,...,kL-1的半长序列(k0 k1,...,kceil(L/2)-1),前32位序列(k0 k1,...,k31),去掉前32位的序列(k32 k33,...,kL-1)等作为参照序列。
再例如,如待检测序列表示为k1,k2,...,kL,则可取半长序列(k1 k2,...,kceil(L/2)),前32位序列(k1 k2,...,k32),去掉前32位的序列(k33 k34,...,kL)等作为参照序列。
可分别对待检测序列、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所有译码结果均为11bit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检测序列是上行HARQ确认信息,则待检测序列的译码结果,与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是相同的。
同时,记上行HARQ确认信息对应的原始比特序列长度为OACK,若OACK小于11,则在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时,所有译码结果的第OACK位后均为零。
举例来讲,OACK=6,如待检测序列表示为k0 k1,...,kL-1,则译码结果中第6-10位的值都是0。当然,如待检测序列表示为k1,k2,...,kL,则译码结果中第7-11位的值都是0。
而若OACK=11,则只能通过所有译码结果是否相等来判断了。
综上,若OACK小于11,判决条件同时包含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若OACK=11,判决条件只包含第一判决条件。
更具体的,请参见图2,假定OACK小于11,分别取全序列(也即整个待检测序列)、半长序列、去掉前32位的序列进行RM译码(译码结果为11bit序列),则在所有译码结果均相同并且所有译码结果第OACK位后均为0时,判定不是DTX传输,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否则判定为DTX传输,舍去解得的序列。
或者,请参见图3,假定OACK等于11,可仍取全序列、半长序列、去掉前32位的序列进行RM译码,则在所有译码结果均相同时,判定不是DTX传输,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否则判定为DTX传输,舍去解得的序列。
情况二:64≥L>32
由于此情况下64≥L,可选取前32位序列(表示为k0 k1,...,k31或k1 k2,...,k32)作为参照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若待检测序列是上行HARQ确认信息,则待检测序列的译码结果,与前32位序列的译码结果是相同的。同时,若OACK小于11,则所有译码结果的第OACK位均为零。
更具体的,请参见图4,假定OACK小于11,分别取全序列、前32位序列进行RM译码,则在所有译码结果均相同并且所有译码结果第OACK位后均为0时,判定不是DTX传输,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否则,判定为DTX传输,舍去解得的序列。
当然,若OACK=11,则只能通过所有译码结果是否相等来判断了。
更具体的,请参见图5,假定OACK等于11,仍取全序列、前32位的序列进行RM译码,则在所有译码结果均相同时,可判定不是DTX传输,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否则,判定为DTX传输,舍去解得的序列。
综上,若OACK小于11,判决条件同时包含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若OACK=11,判决条件只包含第一判决条件。
情况三:L≤32。
此情况比较特殊,因L≤32,所以无法选取出长度不小于32的参照序列。或者,也可说,参照序列就是全序列。
在情况三中,由于无参照序列,则只能以译码结果的第OACK位是否均为零进行判断。
更具体的,请参见图6,假定OACK小于11,对待检测序列进行RM译码,则在译码结果第OACK位后均为0时,判定不是DTX传输,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否则判定为DTX传输,舍去解得的序列。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L较小,序列中冗余信息少,当OACK等于11时相对较难判断。
由于待检测序列可能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因此在OACK大于7或8bit后,应当尽量避免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小于等于32的情况发生。此时必须高层参数在基站侧进行配合。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由基站侧执行的DTX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的取值和ITBS的取值中的至少一种,使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大于32bit。
其中,上述表示HARQ-ACK传输偏移量(transmission offsets),ITBS表示传输块大小索引(TBS index)。
协议规定,的取值由高层下发,可为1,2,2.5等(具体取值可以参见3GPP TS36.213(V10.2.0)8.6.3)。ITBS值也由高层下发,用于确定TB块大小A。
更具体的,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l_o_ack)可通过下述公式一或公式二计算得到:
单码字:
l _ o _ ack = O ACK · M SC PUSCH - initial · N symb PUSCH - initial · β offset HARQ - ACK Σ r = 0 C - 1 K r · Q m      (公式1);
双码字:
l _ o _ ack = O ACK · M SC PUSCH - initial ( 1 ) · N symb PUSCH - initial ( 1 ) · M SC PUSCH - initial ( 2 ) · N symb PUSCH - initial ( 2 ) β offset HARQ - ACK Σ r = 0 C ( 1 ) - 1 K r ( 1 ) · M SC PUSCH - initial ( 2 ) · N symb PUSCH - initial ( 2 ) + Σ r = 0 C ( 2 ) - 1 K r ( 2 ) · M SC PUSCH - initial ( 1 ) · N symb PUSCH - initial ( 1 ) · Q m (公式2)。
上述两公式中,为码字当前带宽,为一个子帧除去SRS符号与DMRS符号后剩余的符号数。上标(1)表示码字1,上标(2)表示码字2。
上述两公式可参见3GPP TS36.212(V10.2.0)5.2.2.6。
前已述及,ITBS用于确定TB块大小A。而公式一的分母公式二的分母中,并且, &Sigma; r = 0 C - 1 K r < M SC PUSCH - initial &CenterDot; N symb PUSCH - initial &CenterDot; Q m (单码字), &Sigma; r = 0 C ( i ) - 1 K r ( i ) < M SC PUSCH - initial &CenterDot; N symb PUSCH - initial &CenterDot; Q m 2 (双码字)(A的具体取值可以参见3GPP TS36.213(V10.2.0)7.1.7.2)。
也即,ITBS的取值可影响公式一和公式二中分母的取值。则可影响公式一和公式二中分子的取值。因此,通过设置和/或ITBS,可改变l_o_ack。
更具体的,对于双码字,可设置和/或ITBS的取值,使l_o_ack不小于64bit。
优选的,对于双码字,并且Qm=6的情况,可设置和/或ITBS的取值,使l_o_ack不小于72bit。
场景二,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长度为12~20bit。
在本场景下,前述步骤S1可细化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待检测序列。
更具体的,第一步可包含如下步骤:
1,获取每个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
具体描述请参见前述记载,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2,从用户的PUSCH/PUCCH数据中分离,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得到待检测序列(表示为k0 k1,...,kL-1或k1,k2,...,kL):
具体描述请参见前述记载,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第二步、将待检测序列分为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
将待检测序列分为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是因为假定待检测序列为上行HARQ-ACK确认消息,如系统设定上行HARQ-ACK确认消息对应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长度为12~20bit,在译码时,需要将上行HARQ-ACK确认消息分为对应偶比特原始序列的编码序列,以及,对应奇比特原始序列的编码序列,分别进行译码。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划分出的第一比特序列假定为对应偶比特原始序列的编码序列,第二比特序列假定为对应奇比特原始序列的编码序列。
进一步的,第一比特序列长度为Qm·ceil(L/2Qm)+1,第二比特序列长度为L-Qm·ceil(L/2Qm)-1。
例如,若待检测序列表示为k0 k1,...,kL-1,其可被划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 k 0 , k 1 , . . . ,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后一部分为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1 ,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2 , . . . , k L - 1 .
若待检测序列表示为k1,k2,...,kL,其可被划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 k 1 , k 2 , . . . ,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1 ; 后一部分为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2 ,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3 , . . . , k L .
更具体的,假定L=42,Qm=6。则Qm·ceil(L/2Qm)=6*ceil(42/12)=6*4=24。
相应的:
k 0 , k 1 , . . . ,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k 0 , k 1 , . . . , k 24 ;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1 , k Q m &CenterDot; ceil ( L / 2 Q m ) + 2 , . . . , k L - 1 = k 25 , k 26 , . . . , k 42 .
也即,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实际获取到两个比特序列: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
与之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可细化包含:
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第二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可细化包含:
对与第一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与第二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如何选取参照序列可参考场景一中的介绍。
以第一比特序列为例,可从第一序列中选择长度不小于32bit、并以第k32a或k32a+1为起始位的子序列作为参照序列(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l表示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
更具体的,在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大于64bit时,可取半长序列、去掉前32位的序列作为参照序列;在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小于等于64bit大于32bit时,取第一比特序列的前32位作为参照序列等等。在此不作赘述。
类似的,可从第二序列中选择长度不小于32bit、并以k32a或k32a+1为起始位的子序列作为参照序列(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l′表示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
更具体的,可在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大于64bit时,可取第二比特序列的半长序列、第二比特序列去掉前32位作为参照序列;在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小于等于64bit大于32bit时,取第二比特序列的前32位作为参照序列等等。在此不作赘述。
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可细化包含:
在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并且,在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相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可细化包含:
在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和/或,在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也即,对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序列分别采用与场景一相类似的方式进行DTX判定。
举例来讲,假定第一比特序列长度大于64bit,第二比特序列长度小于等于64bit大于32bit。
可取第一比特序列、第一比特序列的半长序列、第一比特序列去掉前32位的序列分别进行RM译码。
与此同时,可取第二比特序列、第二比特序列的前32位的序列分别进行RM译码。
在第一比特序列、第一比特序列的半长序列、第一比特序列去掉前32位的序列的译码结果均相同且所有译码结果第OACK位后均为0(这里的OACK指的是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同时,第二比特序列、第二比特序列的前32位的序列的译码结果均相同且所有译码结果第OACK位(这里的OACK指的是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后均为0时,判定不是DTX传输;否则判定为DTX传输,舍去解得的序列。
以此类推,不作赘述。
此外,在系统设定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以及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大于7(或8)bit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由基站侧执行的DTX检测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设置的取值和ITBS的取值中的至少一种,使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大于32bit。
与前述相同,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l_o_ack可通过下述两公式:
单码字:
l _ o _ ack = O ACK &CenterDot; M SC PUSCH - initial &CenterDot; N symb PUSCH - initial &CenterDot; &beta; offset HARQ - ACK &Sigma; r = 0 C - 1 K r &CenterDot; Q m      (公式1);
双码字:
l _ o _ ack = O ACK &CenterDot; M SC PUSCH - initial ( 1 ) &CenterDot; N symb PUSCH - initial ( 1 ) &CenterDot; M SC PUSCH - initial ( 2 ) &CenterDot; N symb PUSCH - initial ( 2 ) &beta; offset HARQ - ACK &Sigma; r = 0 C ( 1 ) - 1 K r ( 1 ) &CenterDot; M SC PUSCH - initial ( 2 ) &CenterDot; N symb PUSCH - initial ( 2 ) + &Sigma; r = 0 C ( 2 ) - 1 K r ( 2 ) &CenterDot; M SC PUSCH - initial ( 1 ) &CenterDot; N symb PUSCH - initial ( 1 ) &CenterDot; Q m (公式2)。
需要注意的是,在场景二的上述两公式中,OACK表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也即,等于偶比特原始序列和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和。
具体细节请参见本文前述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与之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要求保护DTX检测装置。
图7示出了上述装置的一种结构,其可包括:
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
第一译码单元2,用于对上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第二译码单元3,用于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任一参照序列为从上述比特序列中选取的、长度不小于32比特的子序列;
第一判决单元4,用于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上述UE在上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第二判决单元5,用于在上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上述判决条件包括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第一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均相等,上述第二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为零,上述OACK为预设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
具体内容请参见本文前述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包括:
设置单元6,用于在上述获取单元1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之前,设置HARQ-ACK传输偏移量的取值和传输块大小索引的取值中的至少一种,以使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大于32bit。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比特序列可包括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
相应的,在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的方面,获取单元1可用于:
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待检测序列;
将上述待检测序列分为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
上述第一比特序列长度为Qm·ceil(L/2Qm)+1比特,上述第二比特序列长度为L-Qm·ceil(L/2Qm)-1比特;上述Qm表示调制系数,ceil表示向上取整,L表示上述待检测序列的长度。
具体内容请参见本文前述记载,在此不作赘述。
相应的,在对上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的方面,第一译码单元2用于:
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第二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而在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的方面,第二译码单元3用于:
对与上述第一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与上述第二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相应的,在判定上述UE在上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方面,第一判决单元4用于:
在上述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并且,上述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上述UE在上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相应的,在上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的方面,包括第二判决单元5:
在上述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和/或,上述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参照序列的起始位为步骤S1所获得的比特序列的第k32a或k32a+1位;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M表示上述比特序列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原始比特序列长度为3-11bit时,M等于待检测序列的长度L。而在原始比特序列长度为12-20bit时,M等于第一比特序列的长度l或第二比特序列的长度l′。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连续传输DTX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设备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
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任一参照序列为从所述比特序列中选取的、长度不小于32比特的子序列;
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在所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所述判决条件包括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均相等,所述第二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为零,所述OACK为预设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之前,还包括:
设置HARQ-ACK传输偏移量的取值和传输块大小索引的取值中的至少一种,以使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大于32bit。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序列的起始位为所述比特序列的第k32a或k32a+1位;所述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M表示所述比特序列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特序列包括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
所述获取用户设备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包括:
获取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待检测序列;
将所述待检测序列分为第一比特序列和第二比特序列;
所述第一比特序列长度为Qm·ceil(L/2Qm)+1比特,所述第二比特序列长度为L-Qm·ceil(L/2Qm)-1比特;Qm表示调制系数,ceil表示向上取整,L表示所述待检测序列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包括:
对第一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第二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所述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包括:
对与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对与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对应的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并且,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和/或,所述第二比特序列和其参照序列的译码结果不满足判断条件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8.一种非连续传输DTX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备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
第一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比特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
第二译码单元,用于对至少一个参照序列进行RM译码,得到译码结果;任一参照序列为从所述比特序列中选取的、长度不小于32比特的子序列;
第一判决单元,用于在判决条件满足时,判定所述UE在所述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数据为上行HARQ确认信息;
第二判决单元,用于在所述判决条件不满足时,判定处于DTX状态;
所述判决条件包括第一判决条件和第二判决条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均相等,所述第二判决条件包括所有译码结果中第OACK位以后的比特位均为零,所述OACK为预设的、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偶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或者为上行HARQ-ACK原始序列中奇比特原始序列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获取UE在用于传输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时频资源上所传输的比特序列之前,设置HARQ-ACK传输偏移量的取值和传输块大小索引的取值中的至少一种,以使上行HARQ确认信息的长度大于32bit。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序列的起始位为所述比特序列的第k32a或k32a+1位;所述a为整数,并且表示向下取整,M表示所述比特序列的长度。
CN201410403831.3A 2014-08-15 2014-08-15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68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3831.3A CN104168095B (zh) 2014-08-15 2014-08-15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3831.3A CN104168095B (zh) 2014-08-15 2014-08-15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095A true CN104168095A (zh) 2014-11-26
CN104168095B CN104168095B (zh) 2017-10-24

Family

ID=5191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3831.3A Active CN104168095B (zh) 2014-08-15 2014-08-15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6809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060A (zh) * 2015-07-03 2015-11-1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dtx判断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847199A (zh) * 2016-03-18 2016-08-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Pusch信道检测ack/nack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27295A (zh) * 2017-08-01 2019-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0545159A (zh) * 2017-01-24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731114A (zh) * 2017-05-31 2020-01-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457502B2 (en) 2021-02-09 2022-09-2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partia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using channel estimation data
US11611987B2 (en) 2021-01-05 2023-03-2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partia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using soft bits correl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981A (zh) * 2009-05-04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279459A1 (en) * 2010-11-24 2013-10-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3563322A (zh) * 2011-05-24 2014-0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981A (zh) * 2009-05-04 2010-11-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确认/非确认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279459A1 (en) * 2010-11-24 2013-10-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3563322A (zh) * 2011-05-24 2014-0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2060B (zh) * 2015-07-03 2018-05-2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dtx判断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072060A (zh) * 2015-07-03 2015-11-1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dtx判断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847199A (zh) * 2016-03-18 2016-08-1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Pusch信道检测ack/nack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47199B (zh) * 2016-03-18 2018-12-07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Pusch信道检测ack/nack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US11356977B2 (en) 2017-01-24 2022-06-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963197B2 (en) 2017-01-24 2024-04-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545159A (zh) * 2017-01-24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731114A (zh) * 2017-05-31 2020-01-2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0731114B (zh) * 2017-05-31 2023-10-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327295B (zh) * 2017-08-01 2021-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9327295A (zh) * 2017-08-01 2019-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US11611987B2 (en) 2021-01-05 2023-03-2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partia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using soft bits correlation
US11457502B2 (en) 2021-02-09 2022-09-2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partia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using channel estimation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8095B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8095A (zh) 非连续性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220368462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channel and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55506B1 (en) Pucch-bas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61651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送信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EP25154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827670B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7835069B (zh) 由用户设备编码确认信息比特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EP25674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069731B (zh) 多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收发方法及装置
CN103312649B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11884773B (zh)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827667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417050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EP2827664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4219036A (zh) Epdcch盲检测方法、资源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2457854A (zh) 一种解决信道冲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3386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6685614B (zh) 一种指示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656836A (zh) 可靠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724690B (zh) 降低控制信道虚警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4393955A (zh) Ack/nack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068078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signal
CN103988562B (zh) 增强型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7121416A1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8809539B (zh) 数据重传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发射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1

Address after: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uilding 1, tower 5,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73 Hubei province Wuhan Dongxin East Lake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Road No. 5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