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6309B -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6309B
CN104156309B CN201410366828.9A CN201410366828A CN104156309B CN 104156309 B CN104156309 B CN 104156309B CN 201410366828 A CN201410366828 A CN 201410366828A CN 104156309 B CN104156309 B CN 104156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tor
calculating
length
terminal device
compati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668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6309A (zh
Inventor
赵丽娟
熊冬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ncent Comput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668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6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6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6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其中方法包括: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包括配置参数的配置信息及体现终端设备运行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应用运行信息,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应用运行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本申请的方法能够针对待测应用检测出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的配置参数,从而为后续应用的改进提供指导。

Description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兼容性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兼容性泛指APP(Application,应用)在各类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上的适配程度问题。随着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智能机厂商纷纷涌现,由于Android是开源的,各厂商可以自由定制自己的系统以及硬件,加之Android操作系统版本的不断迭代更新,随之而来的是终端APP的各种适配问题。
针对这种问题,现有技术缺乏一种兼容性测试方案,来检测影响APP应用在各类终端设备上的适配问题的因素,从而为后续APP应用的改进提供指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缺乏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包括:
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
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本申请的方法能够针对待测应用检测出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的配置参数,从而为后续应用的改进提供指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第二平均步长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计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配置参数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机型、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版本等。某一个或多个配置参数可能是导致应用出现兼容性问题的影响因素。
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应用在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会存在一个固定的步骤数量,即完整运行待测应用时有一个确定的运行步骤数量,举例如:我们进入一个最简单的登录界面,从上至下有三排,分别为用户名输入框,密码输入框,登录按钮和取消按钮。完整的操作路径是:1、用户点击用户名输入框,2、键盘被唤起,3、用户输入用户名,4、用户点击密码输入框,5、键盘被唤起,6、用户输入密码,7、点击登录,完成整个登录操作。这里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为7。但是,我们假设这个应用界面有兼容性问题:“在某一款终端设备上密码输入框无法唤起键盘”,那么在第4步用户点击密码输入框后键盘将无法唤起,因此,此时的步骤数量为4。这里我们统计即为终端设备运行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也有可能在进行到某一个中间步骤时即退出应用,此时得到的步骤数量与我们想要得到的真实步骤数量有所偏差,但是由于我们统计的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上述事件发生的概率又非常小,因此可以忽略掉这个误差。
步骤S110: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
其中,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可以参考上述论述。每一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均有各种配置参数,我们将这些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例如配置参数包括机型,那么假设统计5个终端设备,它们的机型分别为机型a、机型b、机型c、机型a和机型b,步长分别为3、3、2、3、4。那么我们将机型a、机型b、机型c分别作为计算因子,然后根据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这里,如果某一机型不存在相同的计算因子,那么该机型的终端设备的步长即为该类机型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如:机型a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是4,机型b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是3.5,机型c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是2。
步骤S120: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
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本申请的方法能够针对待测应用检测出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的配置参数,从而为后续应用的改进提供指导。
如果我们忽略掉用户在运行待测应用时中途退出等意外情况,则参见图2,上述步骤S120可以以下述方式实现:
步骤S1201:判断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是否相等,若是,则执行步骤S1202,否则执行步骤S1203;
步骤S1202:确定对应的计算因子为非兼容性影响因子;
步骤S1203:确定对应的计算因子为兼容性影响因子。
为了更加形象的介绍上述过程,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在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上运行待测应用时运行的步骤为5,而机型a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在机型a的终端设备上运行待测应用时运行步骤只能够为3。那么经过统计发现,机型为a的终端的平均步长为3,不等于5,因此判定机型a为兼容性影响因子。
当然,如果考虑一些意外情况,我们可以设定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差值只要满足一定范围,均认为其等于预设步长,也即确定对应的计算因子为非兼容性影响因子。这里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人为设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我们介绍了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此处我们假定配置信息包括两个配置参数,分别为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那么步骤S110: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即转换为:将所有终端设备的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
需要解释的是,一个终端设备同时具备机型配置参数和操作系统版本配置参数。而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分别作为计算因子,计算平均步长时,按照计算因子是否相同进行计算。举例如:
终端1 终端2 终端3 终端4 终端5
机型 A1 A2 A3 A1 A2
操作系统版本 C1 C3 C2 C2 C2
步长 3 5 5 3 5
表1
那么,我们将机型A1、机型A2、机型A3、操作系统版本C1、操作系统版本C2和操作系统版本C3分别作为计算因子,计算机型为A1的终端1和终端4的平均步长,得到3;计算机型为A2的终端2和终端5的平均步长,得到5;计算机型为A3的终端3的平均步长,得到5;计算操作系统版本为C1的终端1的平均步长,得到3;计算操作系统版本为C2的终端3、终端4和终端5的平均步长,得到13/3;计算操作系统版本为C3的终端2的平均步长,得到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将配置信息限定为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仅仅是一种实施例而已,此处之外,还可以包括其它的配置参数,本申请并不进行限定。而为了便于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表述,下文我们统一以配置信息为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为了便于表述,我们将表征机型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一因子,将表征操作系统版本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二因子。如表1的例子,计算因子机型A1、机型A2和机型A3均作为第一因子,计算因子操作系统版本C1、操作系统版本C2和操作系统版本C3作为第二因子。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为不同配置参数类型的计算因子。
结合图2和图3可知,本实施例进一步增加了:
步骤S200: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入库;
步骤S210: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是否全部为所述第一因子或者所述第二因子,若是,则执行步骤S220;
步骤S220:将库内的每个计算因子分别确定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这里步骤S210的判断过程即为判断计算因子是否为属于同一配置参数类型的计算因子的过程。举例如:
假设库内的计算因子包括机型A1、机型A2和机型A3。由于这三种计算因子均属于第一因子,即均是表征机型的计算因子,而一个终端设备只可能是一种机型,因此我们将三种计算因子确定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经过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进一步的判断出影响兼容性的计算因子是否为独立影响因子。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介绍了步骤S210的判断结果为库内的计算因子既有所述第一因子又有所述第二因子时的方案。
在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既有所述第一因子又有所述第二因子时,执行步骤S230:计算同时与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一平均步长;
具体地,该步骤所针对的终端设备同时满足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举例来说:仍以表1为例,假设入库的计算因子有机型A1、机型A2、操作系统版本C1和C2,我们将机型A1、机型A2中任意一个与操作系统版本C1、C2中任意一个进行组合,然后筛选出满足每一个组合条件的终端,计算该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如终端1满足机型A1与操作系统版本C1的组合、终端4满足机型A1与操作系统版本C2的组合,终端5满足机型A2与操作系统版本C2的组合,计算终端1的平均步长为3,终端4的平均步长为3,终端5的平均步长为5。
步骤S240:判断所述第一平均步长是否小于第二平均步长,若是,则执行步骤S250,否则执行步骤S260;
其中,所述第二平均步长为分别与所述第一因子、所述第二因子单独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中最小的一个平均步长。
仍按照上述例子来说明,针对机型A1与操作系统版本C1的组合,我们再计算单独与机型A1对应的终端的平均步长,找到终端1、终端4,计算得到平均步长为3;计算单独与操作系统版本C1对应的终端的平均步长,找到终端1,计算得到平均步长为3,挑选出两个平均步长中较小的一个为3,作为第二平均步长。
针对机型A1与操作系统版本C2的组合,我们计算单独与机型A1对应的终端的平均步长,找到终端1和终端4,计算得到平均步长为3;计算单独与操作系统版本C2对应的终端的平均步长,找到终端3、终端4和终端5,计算得到平均步长为13/3,挑选出两个平均步长中较小的一个为3,作为第二平均步长。
步骤S250: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共同组成兼容性复合影响因子;
步骤S260: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分别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具体地,如果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共同决定的终端的平均步长小于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单独决定的终端的平均步长中较小的一个,则认为该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共同组成兼容性复合影响因子,否则确定该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分别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一个兼容性问题同时包含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则同时满足第一因子和第二因子的终端的平均步长一定小于仅仅满足第一因子或第二因子的终端的平均步长。
通过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能够进一步的判断出影响兼容性的计算因子是复合影响因子还是独立影响因子,并且如果是复合影响因子,能够确定组成复合影响因子的各计算因子,例如,我们最终得出结论:在机型为A1操作系统版本为B2的终端设备上,待测应用存在兼容性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释图4所示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案,我们以图5对图4进行更加直白的解释,图5中所使用的语言更加便于理解,图5为对图4的一种解释,其中用到的词语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其他方案的冲突。
任务开始,进行步骤51-53,计算各机型下平均步长以及各操作系统版本下的平均步长,并预先设定整体平均步长。这里,各机型、操作系统版本下的平均步长为与某一特定机型或特定操作系统版本对应的所有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预设整体平均步长与上文中的预设步长意思一致。
步骤54计算各因子下子因子平均步长与预设整体平均步长的偏差。这里,将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看作不同的因子,具体地机型型号以及操作系统版本号看作各自因子下的子因子,如机型a、机型b为机型因子下的子因子,操作系统版本c,操作系统版本d为操作系统版本因子下的子因子。
偏差值=各因子下子因子平均步长-预设整体平均步长。
步骤55,判断上述计算的偏差值是否为负数,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56,确定该子因子对应的终端无兼容性BUG,否则进入步骤57,将该子因子及其对应的因子入库。这里,举例来说,假设判断机型a的偏差值为负,则将机型a这个子因子以及其对应的机型因子入库。假设最终有P个因子入库P不超过2,每个因子下分别包括m个以及n个子因子,继续进入步骤58。
步骤58,判断P值是否为1,如果是,则确定该因子下的子因子全部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否则,执行步骤60,分别计算第一因子中m个子因子与另一个因子中的n个子因子依次“相与”的平均步长,并判断计算结果是否小于参与“相与”的单个子因子的平均步长中最小的一个值,如果是则执行步骤62,确定参与“相与”的子因子为兼容性复合影响因子,否则执行步骤61,确定参与“相与”的子因子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相与”的意思为同时满足两个“相与”的子因子的终端。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确定第二平均步长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6所示,该过程包括:
步骤S600:计算与所述第一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三平均步长;
步骤S610:计算与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四平均步长;
步骤S620:选择所述第三平均步长与所述第四平均步长中较小的一个作为第二平均步长。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流程图。
上述应用运行信息还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各步骤内容的第二信息。即,应用运行信息还可以将终端设备运行待测应用时,具体地每一个步骤的内容也包含进来。
结合图1和图7可知,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700: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APP的步骤流程进行显示。
举例如:在机型为A1操作系统版本为B2的终端设备上,运行待测应用,用户启动支付,进入一键支付界面,输入密码,点击立即支付按钮,支付失败。通过上述方式,将兼容性问题还原至原场景,更加方便了开发人员对应用进行后续的改进。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统计单元800,用于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
第一计算单元810,用于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820,用于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可选的,图9示例了第一确定单元820的一种可选结构,如图9所示,第一确定单元820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821,用于针对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判断其是否与预设步长相等,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第一处理单元822,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计算因子为非兼容性影响因子,否则,确定该计算因子为兼容性影响因子。
可选的,在配置信息包括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两个配置参数时,图10示例了本申请公开的第一计算单元的另一种可选结构,如图10所示,第一计算单元810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811,用于将所有终端设备的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
可选的,我们可以将表征机型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一因子,将表征操作系统版本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二因子,则本申请公开的兼容性检测装置还可以以图11的方式实现,结合图8和图11所示,兼容性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
筛选单元830,用于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入库;
第二判断单元840,用于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是否全部为所述第一因子或者所述第二因子;
第二处理单元850,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库内的每个计算因子分别确定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可选的,上述第二处理单元850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840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既有所述第一因子又有所述第二因子时,计算同时与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一平均步长。则本申请公开的兼容性检测装置还可以以图12的方式实现,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兼容性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86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平均步长是否小于第二平均步长,所述第二平均步长为分别与所述第一因子、所述第二因子单独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中最小的一个平均步长;
第三处理单元870,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共同组成兼容性复合影响因子,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分别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可选的,图13示例了本申请中兼容性检测装置的又一种可选结构,结合图12和13可知,还可以包括:第二平均步长确定单元880,用于计算与所述第一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三平均步长;计算与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四平均步长;选择所述第三平均步长与所述第四平均步长中较小的一个作为第二平均步长。
可选的,上述应用运行信息还可以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各步骤内容的第二信息,则本申请公开的兼容性检测装置还可以以图14的方式实现,结合图8和图14所示,兼容性检测装置还可以包括:
流程显示单元89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APP的步骤流程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流程显示单元890还可以增加到图12的兼容性检测装置中,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870相连,将第三处理单元870确定的影响因子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APP的步骤流程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本申请的装置能够针对待测应用检测出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的配置参数,从而为后续应用的改进提供指导。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能够进行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该服务器可以包括上述所述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对于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的描述可参照上文对应部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硬件结构进行描述,下文描述中涉及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的部分可参照上文对应部分描述。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5,该服务器可以包括:
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和显示屏5;
其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和显示屏5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可选的,通信接口2可以为通信模块的接口,如GSM模块的接口;
处理器1,用于执行程序;
存储器3,用于存放程序;
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处理器的操作指令。
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程序可具体用于:
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
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
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根据各所述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包括:
对于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若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相等,则确定对应的计算因子为非兼容性影响因子,若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不相等,则确定对应的计算因子为兼容性影响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为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则所述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包括:
将所有终端设备的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征机型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一因子,将表征操作系统版本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二因子,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入库;
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是否全部为所述第一因子或者所述第二因子,若是,则将库内的每个计算因子分别确定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既有所述第一因子又有所述第二因子时,计算同时与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一平均步长;
判断所述第一平均步长是否小于第二平均步长,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共同组成兼容性复合影响因子,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分别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其中,所述第二平均步长为分别与所述第一因子、所述第二因子单独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中最小的一个平均步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均步长的确定过程包括:
计算与所述第一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三平均步长;
计算与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四平均步长;
选择所述第三平均步长与所述第四平均步长中较小的一个作为第二平均步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运行信息还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各步骤内容的第二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APP的步骤流程进行显示。
8.一种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装载有待测应用的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及应用运行信息,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配置参数,应用运行信息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的第一信息;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所有终端设备的各配置参数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步长为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与预设步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各计算因子是否为兼容性影响因子,其中,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容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针对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判断其是否与预设步长相等,所述预设步长为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的终端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步骤数量;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该计算因子为非兼容性影响因子,否则,确定该计算因子为兼容性影响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参数为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则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有终端设备的机型和操作系统版本分别作为计算因子,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计算相同的计算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表征机型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一因子,将表征操作系统版本的计算因子作为第二因子,所述装置还包括:
筛选单元,用于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入库;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是否全部为所述第一因子或者所述第二因子;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将库内的每个计算因子分别确定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库内的计算因子既有所述第一因子又有所述第二因子时,计算同时与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一平均步长;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平均步长是否小于第二平均步长,所述第二平均步长为分别与所述第一因子、所述第二因子单独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中最小的一个平均步长;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共同组成兼容性复合影响因子,否则,确定所述第一因子和所述第二因子分别为兼容性独立影响因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平均步长确定单元,用于计算与所述第一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三平均步长,计算与所述第二因子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平均步长,并确定为第四平均步长,选择所述第三平均步长与所述第四平均步长中较小的一个作为第二平均步长。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兼容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运行信息还包括体现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的各步骤内容的第二信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流程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息,将确定为兼容性影响因子的计算因子所对应的终端设备运行所述待测应用APP的步骤流程进行显示。
15.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装置。
CN201410366828.9A 2014-07-29 2014-07-29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ctive CN104156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6828.9A CN104156309B (zh) 2014-07-29 2014-07-29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66828.9A CN104156309B (zh) 2014-07-29 2014-07-29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309A CN104156309A (zh) 2014-11-19
CN104156309B true CN104156309B (zh) 2016-10-05

Family

ID=5188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66828.9A Active CN104156309B (zh) 2014-07-29 2014-07-29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63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4318B (zh) * 2018-01-02 2020-12-04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兼容性的测试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34349A (zh) * 2021-06-28 2021-09-24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331A (zh) * 2010-11-1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上应用软件界面的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00032B2 (en) * 2002-06-28 2006-08-2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hardware compatibility and enabling stable software images
WO2012142854A1 (zh) * 2011-04-18 2012-10-26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服务平台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7331A (zh) * 2010-11-1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上应用软件界面的适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309A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9969B (zh) 防止用户流失的方法及装置
EP3644219A1 (en) Human face feature point tracking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apparatus
US20160357616A1 (e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0589425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846767B (zh) 社交群组的特征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375907A (zh) 审核流程开发方法、业务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5022738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optimization processes
CN106227588A (zh) 一种多实例对象的创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182626A (zh) 服务推送方法、信息采集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86164A (zh) 一种应用崩溃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76781A (zh) 一种图像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图像识别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6201547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消息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156309B (zh) 终端应用的兼容性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959064A (zh) 自动化测试的弹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92183A (zh) 图片预览与选取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6095266A (zh) 一种控件展示方法及设备
CN106980694A (zh) 浏览器页面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196968A (zh) 移动终端重启定位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41758A (zh) 网络控制方法、网络控制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08012031A (zh) 移动终端重启定位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47617A (zh) 虚拟机资源的调配方法、试用平台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76040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107159A (zh) 一种应用对象属性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445660B (zh) 移动终端的应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35921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