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56209A -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56209A
CN104156209A CN201410384494.8A CN201410384494A CN104156209A CN 104156209 A CN104156209 A CN 104156209A CN 201410384494 A CN201410384494 A CN 201410384494A CN 104156209 A CN104156209 A CN 104156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application interface
interface
conversio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844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56209B (zh
Inventor
陈泓婕
张崴
麻志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844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56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56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56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56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应用界面建模请求,依据界面建模元模型,以及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与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结合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和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通用特征的扩展特征建立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以供开发人员依据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开发代码,并由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代码生成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在不同的具体平台分别开发应用界面的方式,提高了应用界面设计开发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应用界面的呈现方式越来越丰富,例如从传统网站浏览器应用界面发展到安卓手机应用界面和安卓平板应用界面。另外,应用界面需要承载在不同的平台上,如传统网站浏览器应用界面承载于普通浏览器上,安卓手机应用界面和安卓平板应用界面分别承载于具有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
但是,由于不同平台上的应用界面是相互独立开发的,因此,对于同一应用界面,若在不同平台上开发时,则需要分别在其对应的平台上进行设计开发,从而导致设计开发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应用界面设计开发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包括:
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应用界面建模请求,所述应用界面建模请求包括目标平台标识,并依据预先建立的界面建模元模型,以及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用于描述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所述第一外廓是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界面建模请求,所述应用界面建模请求包括目标平台标识;
建模处理模块,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界面建模元模型,以及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用于描述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所述第一外廓是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应用界面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利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结合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和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通用特征的扩展特征建立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以供开发人员依据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开发代码,并由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代码生成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在不同的具体平台分别开发应用界面的方式,节省了通用特征部分开发设计工作量,提高了应用界面设计开发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结构图;
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结构部分的元模型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变化部分的元模型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通信部分的元模型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信令图;
图8a为传统元模型维护方式流程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元模型维护方式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变化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通信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安卓手机应用界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安卓平板应用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依据不同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生成各平台对应的应用界面,具体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S101、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应用界面建模请求,所述应用界面建模请求包括目标平台标识,并依据预先建立的界面建模元模型,以及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用于描述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所述第一外廓是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支持对多个平台应用界面进行通用特征描述的界面建模元模型,并对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作为第一外廓,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具体可以为传统网站浏览器界面、安卓手机应用界面和安卓平板应用界面。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结合界面建模元模型与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
步骤S102、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
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自动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运行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结合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和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通用特征的扩展特征建立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以供开发人员依据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开发代码,并由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代码生成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在不同的具体平台分别开发应用界面的方式,节省了通用特征部分开发设计工作量,提高了应用界面设计开发工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通用特征包括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所述界面结构表示视图元素在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上的组织形式,所述界面变化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应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所述界面通信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与服务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从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三个方面总结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因此,界面建模元模型可以从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图2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结构图;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结构部分的元模型结构图。
图2a所示为一个通用的界面结构,图2b是与图2a对应的实现层面的结构,并对图2a抽象出“视图容器-基本视图元素”的层次结构,图2b中“容器1”、“容器2”、“容器3”相当于“视图容器”,“标题”、“标签1”、“标签2”、“输入1”、“输入2”、“提交”相当于“基本视图元素”。图3所示,视图元素基类表示视图元素在特定时间点的形式,将不同状态所对应的实例称为视图元素类目,一个视图元素类目可能有多个状态,而不同视图元素代表同一视图元素类目的不同状态,视图元素类目支持同一视图元素在不同视图容器中共用。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变化部分的元模型结构图。视图容器的状态变化可能包含了其子元素的增加和删除,即状态转移动作会触发基本视图元素的增加操作和基本视图元素的删除操作;界面变化对应一系列代表所有可被调用执行的类型的执行,界面变化表现为视图容器的状态变化,即对应为状态转移动作,若一个视图容器在状态改变时,其子视图容器也发生了状态改变,则将调用子视图容器对应的状态转移动作。界面变化关注界面应对外部的刺激如何进行变化,进而将界面变化动作拆分为增减元素、元素更改属性、容器更改布局等子操作。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界面通信部分的元模型结构图。界面通信关注界面如何同后台数据通信,遵照HTTP协议,将通信过程分为请求准备、等待响应和处理响应的阶段,对以参数的形式描述了请求路径、参数及响应参数等的数据格式及同界面视图元素的关联。
本发明实施例分别从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三个方面对界面建模元模型进行设计。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流程图。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基础上,步骤S10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3、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模型转换请求,所述模型转换请求包括转换前模型标识,并将所述转换前模型标识对应的转换前模型文件发送给模型转换工具,以使所述模型转换工具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转换后模型;
所述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转换后模型包括: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所述转换前模型;依据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转换前模型转换为平台无关界面模型,所述第一转换规则表示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转换前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转换前元模型由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所述第一外廓组成;依据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平台无关界面模型转换为转换后模型,所述第二转换规则表示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转换后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转换后元模型由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第二外廓组成,所述第二外廓是所述转换后模型对应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将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发送给模型转换工具,所述模型转换工具具体为转换引擎Motif,转换引擎Motif依据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转换前模型转换为平台无关界面模型,并依据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平台无关界面模型转换为转换后模型,第一转换规则是外部工具TModeler依据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转换前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出的规则,第二转换规则是外部工具TModeler依据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转换后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出的规则,其中,所述转换前元模型由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所述第一外廓组成,转换后元模型由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第二外廓组成,所述第二外廓是所述转换后模型对应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信令图。如图7所示,转换引擎Motif依据转换规则I将模型I转换成平台无关界面模型,并依据转换规则J将平台无关界面模型转换成模型J,其中,界面建模元模型与外廓I组成第一元模型,转换规则I是外部工具TModeler依据第一元模型与界面建模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的规则,界面建模元模型与外廓J组成第二元模型,转换规则J是外部工具TModeler依据第二元模型与界面建模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的规则,转换引擎Motif在模型转换的过程中可以直接调用外部工具TModeler生成的转换规则。
步骤S104、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所述模型转换工具发送的所述转换后模型,并依据所述转换后模型生成所述转换后模型对应的应用界面。
如图7所示,转换引擎Motif生成的模型J可以直接覆盖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当前的模型I,若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中的模型I增加了模型元素i,则转换引擎Motif依据上述转换过程,将模型I和模型元素i转换成模型J和模型元素j,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能够识别出模型J已是当前模型,只添加模型元素j到当前模型J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模型转换功能以支持不同平台模型间的相互转换,并维护各平台间的对应关系,同时,通过维护界面建模元模型及具体平台外廓,实现了对新平台的扩充。
图8a为传统元模型维护方式流程图。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适用的元模型维护方式流程图。如图8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对设计得到的元模型外廓,没有应用元模型代码的形式维护元模型,而是以元模型文件的形式进行维护,在运行时动态读取元模型信息,相比于图8a中传统元模型维护方式,避免了元模型修改或扩充所带来的“编译”、“打包”等繁琐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新平台所做出的元模型外廓直接应用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中,实现了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的新平台扩展。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的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可以执行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应用界面开发工具90包括接收模块91、建模处理模块92和应用界面生成模块93,其中,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应用界面建模请求,所述应用界面建模请求包括目标平台标识;建模处理模块92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界面建模元模型,以及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用于描述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所述第一外廓是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应用界面生成模块93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
所述通用特征包括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所述界面结构表示视图元素在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上的组织形式,所述界面变化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应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所述界面通信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与服务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结合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和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通用特征的扩展特征建立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以供开发人员依据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开发代码,并由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代码生成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在不同的具体平台分别开发应用界面的方式,节省了通用特征部分开发设计工作量,提高了应用界面设计开发工作效率。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的结构图。在图9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接收模块91还用于接收模型转换请求,所述模型转换请求包括转换前模型标识;接收模型转换工具发送的转换后模型;应用界面开发工具90还包括发送模块94,发送模块94用于将所述转换前模型标识对应的转换前模型文件发送给模型转换工具,以使所述模型转换工具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转换后模型;应用界面生成模块93还用于依据所述转换后模型生成所述转换后模型对应的应用界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模型转换功能以支持不同平台模型间的相互转换,并维护各平台间的对应关系,同时,通过维护界面建模元模型及具体平台外廓,实现了对新平台的扩充。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结构图。图1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变化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变化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页面通信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安卓手机应用界面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运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生成的安卓平板应用界面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进行唱片浏览的应用开发,如图11所示为界面的结构编辑同最终生成的网站页面的对照,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可以直观地进行界面编辑,通过利用应用界面开发工具进行界面结构编辑,生成一个唱片列表查看页。并且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支持在静态页面的基础上,进行界面变化建模,如图12所示,点击“选中”按钮后,界面所做出的局部变化具体为删除三个按钮并增加一段文字,对应的建模操作如图13所示,图13通过描述变化前后的状态,得出变化动作的具体子操作。
此外,应用界面开发工具还支持同后台的数据通信,如图14所示,点击“查看歌手信息按钮”时,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歌曲信息”的参数,得到包含“歌手信息”的响应,并最终显示在界面上,支持对“请求发送”、“响应等待”、“响应处理”等阶段的参数描述支持,以及参数同时对应界面的对应。图15、16具体为应用生成的具体平台界面模型生成的安卓手机项目及安卓平板项目的运行实例。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应用界面开发工具结合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和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通用特征的扩展特征建立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以供开发人员依据具体平台应用界面模型开发代码,并由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代码生成具体平台应用界面,相对于在不同的具体平台分别开发应用界面的方式,节省了通用特征部分开发设计工作量,提高了应用界面设计开发工作效率;分别从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三个方面对界面建模元模型进行设计;提供了模型转换功能以支持不同平台模型间的相互转换,并维护各平台间的对应关系,同时,通过维护界面建模元模型及具体平台外廓,实现了对新平台的扩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应用界面建模请求,所述应用界面建模请求包括目标平台标识,并依据预先建立的界面建模元模型,以及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用于描述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所述第一外廓是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特征包括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所述界面结构表示视图元素在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上的组织形式,所述界面变化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应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所述界面通信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与服务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模型转换请求,所述模型转换请求包括转换前模型标识,并将所述转换前模型标识对应的转换前模型文件发送给模型转换工具,以使所述模型转换工具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转换后模型;
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接收所述模型转换工具发送的所述转换后模型,并依据所述转换后模型生成所述转换后模型对应的应用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转换后模型包括:
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所述转换前模型;
依据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转换前模型转换为平台无关界面模型,所述第一转换规则表示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转换前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转换前元模型由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所述第一外廓组成;
依据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平台无关界面模型转换为转换后模型,所述第二转换规则表示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转换后元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转换后元模型由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与第二外廓组成,所述第二外廓是所述转换后模型对应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5.一种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用界面建模请求,所述应用界面建模请求包括目标平台标识;
建模处理模块,用于依据预先建立的界面建模元模型,以及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第一外廓进行建模生成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用于描述多个平台应用界面的通用特征,所述第一外廓是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相对于所述界面建模元模型的扩展特征;
应用界面生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模型生成所述应用界面模型对应的代码,并根据所述代码生成所述目标平台的应用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特征包括界面结构、界面变化和界面通信,所述界面结构表示视图元素在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上的组织形式,所述界面变化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应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所述界面通信表示所述平台应用界面与服务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界面开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模型转换请求,所述模型转换请求包括转换前模型标识;接收模型转换工具发送的转换后模型;所述应用界面开发工具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转换前模型标识对应的转换前模型文件发送给模型转换工具,以使所述模型转换工具依据所述转换前模型文件生成转换后模型;
所述应用界面生成模块还用于依据所述转换后模型生成所述转换后模型对应的应用界面。
CN201410384494.8A 2014-08-06 2014-08-06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56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4494.8A CN104156209B (zh) 2014-08-06 2014-08-06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84494.8A CN104156209B (zh) 2014-08-06 2014-08-06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209A true CN104156209A (zh) 2014-11-19
CN104156209B CN104156209B (zh) 2017-06-30

Family

ID=5188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84494.8A Active CN104156209B (zh) 2014-08-06 2014-08-06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562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858A (zh) * 2016-08-12 2017-01-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终端的应用构建系统及方法
CN108984163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imcl模型的异构式多平台代码生成方法
CN108984164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imcl模型的异构式多平台代码生成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3968A (zh) * 2008-11-20 2009-04-08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板的模型驱动软件开发方法和系统
CN101833458A (zh) * 2010-05-28 2010-09-15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模板的用户应用界面自动生成的方法
CN102231106A (zh) * 2011-05-27 2011-11-02 王志勇 实现移动通用开发平台应用代码生成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3968A (zh) * 2008-11-20 2009-04-08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板的模型驱动软件开发方法和系统
CN101833458A (zh) * 2010-05-28 2010-09-15 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模板的用户应用界面自动生成的方法
CN102231106A (zh) * 2011-05-27 2011-11-02 王志勇 实现移动通用开发平台应用代码生成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858A (zh) * 2016-08-12 2017-01-1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终端的应用构建系统及方法
CN108984163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imcl模型的异构式多平台代码生成方法
CN108984164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imcl模型的异构式多平台代码生成系统
CN108984163B (zh) * 2018-07-13 2020-10-02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imcl模型的异构式多平台代码生成方法
CN108984164B (zh) * 2018-07-13 2020-10-02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imcl模型的异构式多平台代码生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56209B (zh) 2017-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40966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mlessly Integrating Multiple Products by Using a Common Visual Modeler
CN104142826A (zh) 页面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31589A (zh) 用户界面的自动生成方法及自动生成装置
US8756407B2 (en) Configuration rule prototyping tool
CN106293675B (zh) 系统静态资源加载方法及装置
CN111125254A (zh) 数据库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447723A (zh) 推广系统与推广方法
CN106055375A (zh) 应用程序安装方法及装置
US201900871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domain specific language
US873265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tamodel transformation
CN102591710A (zh) 共享对象表示
CN110688145B (zh) Android MVP代码自动生成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N108304190A (zh) 网络店铺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236573A (zh) 用于类型化程序设计语言的名称绑定可扩展性
CN101944017A (zh) 一种Widget的制作方法及其制作装置
CN104156209A (zh) 跨平台应用界面建模方法及装置
JP6002302B2 (ja) Web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システム、Web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Web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システムのプログラム、Web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装置、Web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Web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生成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CN114741071A (zh) 一种应用构建方法及装置
KR102595140B1 (ko) 복수의 정보원에서 얻는 정보 및 도구를 통일화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응용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과 장치
CN112182115A (zh) 关系的展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3900725A (zh) 接口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Nestor Ribeiro et al. An automated model based approach to mobile UI spec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N110532526A (zh) 数据转化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001287A1 (en)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web site entry pages
CN104346413A (zh) 在移动终端上呈现可视化检索结果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