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40160A -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40160A
CN104140160A CN201410392627.6A CN201410392627A CN104140160A CN 104140160 A CN104140160 A CN 104140160A CN 201410392627 A CN201410392627 A CN 201410392627A CN 104140160 A CN104140160 A CN 104140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oxygenating
ecological matrix
compound
ecolog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262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景山
郑轶荣
黄云龙
王伟
李勇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YUANSHENGYUAN ENVIRONMEN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262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40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40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40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关键是:包括补氧器、送氧管、放置在水体内的生态基,送氧管的一端与补氧器的出气口连通,送氧管的另一端放置在生态基下方,生态基的顶端固定有浮板,浮板上栽植有多个水生植物,生态基的底端与送氧管固定连接,送氧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与生态基连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充分利用水面而不需占用土地,在工程建设上的投资少,美化景观,水生植物净化与生态基的微生物净化相结合,并利用补氧器补充充足的氧气,修复效果好,能耗低,大大提高了净化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防治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对城市内河进行修复的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内河是我国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的水资源基础,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产生的大量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随处堆放、任意排入城市河道中,严重污染河流水质,超过河流的环境容量,污染的河流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供水。目前,城市内河问题突出表现为水质恶化乃至黑泉、水生态严重退化甚至破坏、堤岸人工化、河流形态几何化、城市水灾频发、河流景观极大伤害,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中的重灾区。城市内河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环境意义。实施城市内河治理,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带动城市河流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减少对下游水体的污染,可以作为消防、绿化用水,形成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模式。对受污染的河流进行修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城市内河往往是整条河流的某一河段,作为自然流域的一部分,它参与整个水文循环过程。城市河流的污染源以点污染为主,但由于污染源数量多、密度高,彼此既相独立,又互联成网,虽以点污染形式存在,实际上形成与河系相应的网络状面污染。与非城市化地区相比,城市内河的污染十分严重。我国目前所采取的传统治理方法耗资巨大,污染容易复发,是典型的资金推动型治理措施,大量的投资都花在工程建设上,很少带动起新的环保技术的诞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充分利用水面而不需占用土地,在工程建设上的投资少,美化景观,水生植物净化与生态基的微生物净化相结合,并利用补氧器补充充足的氧气,修复效果好,能耗低,大大提高了净化效果。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关键是:包括补氧器、送氧管、放置在水体内的生态基,送氧管的一端与补氧器的出气口连通,送氧管的另一端放置在生态基下方,生态基的顶端固定有浮板,浮板上栽植有多个水生植物,生态基的底端与送氧管固定连接,送氧管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与生态基连通。
所述的浮板上开设有多个定植孔,水生植物栽植在定植孔内,定植孔成矩阵式排列,相邻定植孔之间的距离为10~30cm。
所述的送氧管上相邻出气孔之间的距离为5~20cm。
所述的送氧管上开设的出气孔的孔径为0.1~0.5cm。
所述的生态基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织物竖条,织物竖条的上端与浮板固定连接,织物竖条的下端与送氧管固定连接,织物竖条表面设置有吸附毛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生态基一旦放置于水中,表面会附着生长微生物和藻类,微生物体系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含氮、磷、硫等元素的有机物,并将这些富营养成分富集,通过不同的微生物作用,转化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使水质逐渐得到改善。利用补氧器给生态基补充氧气,生态基能有效切割气泡,充分吸收氧气并储存起来,从而为水生植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供应,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含氮、磷等元素的有机污染物后,可通过木质化使其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也可通过挥发、代谢或矿化作用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或无毒性作用的中间代谢物,发达的根系释放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加速了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补氧器,2代表送氧管,3代表浮板,4代表水生植物,5代表织物竖条,6代表吸附毛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关键是:包括补氧器1、送氧管2、放置在水体内的生态基,送氧管2优选为PVC管,以提供足够的浮力来承托生态基和水生植物4的重量。送氧管2的一端与补氧器1的出气口连通,送氧管2的另一端放置在生态基下方,生态基的顶端固定有浮板3,浮板3上开设有多个定植孔,水生植物4栽植在定植孔内,定植孔成矩阵式排列,相邻定植孔之间的距离为10~30cm,使茂密生长的水生植物4可以遮挡阳光,消弱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抑制藻类生长。浮板3和水生植物4相结合在水体表面起到防护罩作用,可以减少水体内的异味或有毒气体向外散发。生态基的底端与送氧管2固定连接,送氧管2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与生态基连通,根据受污水体的污染程度,设定相邻出气孔之间的距离为5~20cm,出气孔的孔径为0.1~0.5cm,达到提供足够氧气的目的。生态基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织物竖条5,织物竖条5的上端与浮板3固定连接,织物竖条5的下端与送氧管2固定连接,织物竖条5表面设置有吸附毛圈6,吸附毛圈6可以快速地吸附水体中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的生理活动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生态基一旦放置于水体中,立即会吸附水体中各种水生生物到其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基表面会附着生长微生物和藻类,这些微生物和藻类对于富营养化水体起到生物过滤和生物转换的关键作用。附着在生态基上的微生物相非常丰富,主要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微生物体系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如含氮、磷、硫等元素的有机物,并将这些富营养成分富集,通过不同的微生物作用,转化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等,从而夺取了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抑制了藻类的滋生,使水质逐渐得到改善,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利用补氧器1和送氧管2给生态基补充氧气,生态基能有效切割气泡,充分吸收氧气并储存起来,从而为水生植物4提供更多的氧气供应,促进水生植物4的生长,水生植物4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含氮、磷等元素的有机污染物后,可通过木质化使其成为植物体的组成成分,也可通过挥发、代谢或矿化作用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或无毒性作用的中间代谢物,发达的根系释放大量能降解有机物的分泌物,加速了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提高了净化效果。水生植物4净化与生态基的微生物净化相结合,并利用补氧器1补充充足的氧气,修复效果好,能耗低,大大提高了净化效果。

Claims (5)

1.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氧器(1)、送氧管(2)、放置在水体内的生态基,送氧管(2)的一端与补氧器(1)的出气口连通,送氧管(2)的另一端放置在生态基下方,生态基的顶端固定有浮板(3),浮板(3)上栽植有多个水生植物(4),生态基的底端与送氧管(2)固定连接,送氧管(2)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与生态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板(3)上开设有多个定植孔,水生植物(4)栽植在定植孔内,定植孔成矩阵式排列,相邻定植孔之间的距离为10~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氧管(2)上相邻出气孔之间的距离为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氧管(2)上开设的出气孔的孔径为0.1~0.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基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织物竖条(5),织物竖条(5)的上端与浮板(3)固定连接,织物竖条(5)的下端与送氧管(2)固定连接,织物竖条(5)表面设置有吸附毛圈(6)。
CN201410392627.6A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Pending CN104140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2627.6A CN104140160A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2627.6A CN104140160A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40160A true CN104140160A (zh) 2014-11-12

Family

ID=51849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2627.6A Pending CN104140160A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4016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3612A (zh) * 2023-11-09 2023-12-29 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5250U (zh) * 2010-08-20 2011-04-06 邓景山 一种用于净化污水的帘状生态基
CN102659292A (zh) * 2012-06-05 2012-09-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养殖池塘水体复合净化调控系统
CN103466797A (zh) * 2013-07-03 2013-12-25 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生态浮床及太阳能复合生态浮床系统
CN203402957U (zh) * 2013-08-16 2014-01-22 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修复的风能净化漂浮岛
CN203668098U (zh) * 2013-12-31 2014-06-25 天津大学 一种太阳能曝气增氧-植物床载带生物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85250U (zh) * 2010-08-20 2011-04-06 邓景山 一种用于净化污水的帘状生态基
CN102659292A (zh) * 2012-06-05 2012-09-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一种养殖池塘水体复合净化调控系统
CN103466797A (zh) * 2013-07-03 2013-12-25 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生态浮床及太阳能复合生态浮床系统
CN203402957U (zh) * 2013-08-16 2014-01-22 上海在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生态修复的风能净化漂浮岛
CN203668098U (zh) * 2013-12-31 2014-06-25 天津大学 一种太阳能曝气增氧-植物床载带生物膜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3612A (zh) * 2023-11-09 2023-12-29 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CN117303612B (zh) * 2023-11-09 2024-03-05 石家庄市源生园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补氧生态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6968U (zh) 太阳能曝气生物竹炭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
CN201406359Y (zh) 黑臭河道的治理装置
CN101610985A (zh) 利用各种植物、微生物的水质净化机能,综合改善富营养化污染水域的水质净化系统
CN103739079A (zh) 一种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和水质保持的方法
CN103723820A (zh) 太阳能曝气增氧-植物床载带生物膜装置
CN203668098U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增氧-植物床载带生物膜装置
CN204324990U (zh) 适用于入湖景观水体的多级生物滤池—生态塘净化系统
CN108946951B (zh) 一种高效净化污染水体的复合生态浮岛装置
CN105461072B (zh) 生态护岸净化系统
CN103466879A (zh) 一种城市河道水体的原位净化系统
CN202322497U (zh) 多功能净水载体系统
CN205442798U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111484206A (zh) 模拟自然环境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CN105461071A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104355413A (zh) 一种生态浮床及净化水体的方法
CN109179669A (zh) 一种设置有微生物框架层的复合生态浮床
CN217627812U (zh) 一种河道水污染治理用生态浮岛
CN103896458B (zh) 一种适用于静水湖泊的雨淋式高效生态浮床
CN102515363B (zh) 一种可净化水质的水上人工湿地及制造方法
CN106587348B (zh) 一种人工湿地水体净化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6204001U (zh) 一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
CN112794560A (zh) 一种用于污染水体治理的原位生态净化模块及系统
CN209778451U (zh) 一种组合式太阳能曝气生物浮床
CN202038919U (zh) 河道生态构建与水体修复系统
CN206814491U (zh) 强化生态净化组合联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