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5624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5624A
CN104125624A CN201410268315.4A CN201410268315A CN104125624A CN 104125624 A CN104125624 A CN 104125624A CN 201410268315 A CN201410268315 A CN 201410268315A CN 104125624 A CN104125624 A CN 104125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tional code
fram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683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5624B (zh
Inventor
田艳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683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5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5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5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5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5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第一通信帧;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通过预设的WIFI信道与AP连接。当用户携带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机至海外时,需要从SIM卡中获取区域信息,进而确定WIFI信道再与AP连接,或者根据预置的信道进行通信,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开放的wifi信道及对应功率等策略不同,上述信息仍不能够保证建立WIFI信道与AP,除非用户手动对电子设备进行设置,但大部分用户不会进行相应的设置,从而就导致用户无法尽快建立WIFI链路,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第一通信帧;
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检测第一通信帧;以及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本发明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方法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第一通信帧;
步骤102: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步骤104: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WIFI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帧可以为信标(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Beacon帧及Probe Response帧均为现有技术中规定发送的帧,其结构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Beacon帧为定时广播发送的帧,作用为通知第一电子设备AP的存在性。
相应的,所述检测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可以为:通过信号扫描来扫描到Beacon帧;
或者,可以为:依次在各个信道中主动发送探测(Probe)帧来探寻AP是否存在,并接收AP发来的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信道可以为WIFI规定的信道,通常为13个信道。
所述从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可包括从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帧中提取国家码。
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到第一通信帧;
步骤202: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步骤203: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步骤204: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服务集标识(SSID,Service Set Identity),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WIFI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帧可以为信标(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Beacon帧及Probe Response帧均为现有技术中规定发送的帧,其结构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Beacon帧为定时广播发送的帧,作用为通知第一电子设备AP的存在性。
相应的,所述检测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可以为:通过信号扫描来扫描到Beacon帧;
或者,可以在主动发送探测(Probe)信号来探寻AP是否存在,并扫描AP发来的Probe Response帧。
所述从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可包括从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帧中提取国家码。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SSID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帧查找到相同SSID的AP,依次检测相同的SSID的AP的信号强度。
上述每个AP对应一个信道,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对应的信号强度,即检测多个信道对应的强度;相应的,所述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即与信号强度最强的信道建立链路。
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到无线访问接入点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
步骤302: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步骤303: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提取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保存的国家码;判断所述国家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是否相同,当不相同时,利用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步骤304: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WIFI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帧可以为信标(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Beacon帧及Probe Response帧均为现有技术中规定发送的帧,其结构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Beacon帧为定时广播发送的帧,作用为通知第一电子设备AP的存在性。
相应的,所述检测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可以为:通过信号扫描来扫描到Beacon帧;
或者,可以在主动发送探测(Probe)信号来探寻AP是否存在,并扫描AP发来的Probe Response帧。
所述从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可包括从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帧中提取国家码。
优选地,上述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可以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服务集标识(SSID,Service Set Identity),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SSID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帧查找到相同SSID的AP,依次检测相同的SSID的AP的信号强度。
上述每个AP对应一个信道,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对应的信号强度,即检测多个信道对应的强度;相应的,所述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即与信号强度最强的信道建立链路。
优选地,上述步骤303判断之后,还可以包括:当所述国家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相同时,不做操作。
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到第一通信帧;
步骤402: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步骤403: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是否修改国家码;获取到第一响应信息,当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为修改所述国家码时,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步骤404: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WIFI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帧可以为信标(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Beacon帧及Probe Response帧均为现有技术中规定发送的帧,其结构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Beacon帧为定时广播发送的帧,作用为通知第一电子设备AP的存在性。
相应的,所述检测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可以为:通过信号扫描来扫描到Beacon帧;
或者,可以在主动发送探测(Probe)信号来探寻AP是否存在,并扫描AP发来的Probe Response帧。
所述从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可包括从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帧中提取国家码。
优选地,上述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可以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服务集标识(SSID,Service Set Identity),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SSID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帧查找到相同SSID的AP,依次检测相同的SSID的AP的信号强度。
上述每个AP对应一个信道,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对应的信号强度,即检测多个信道对应的强度;相应的,所述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即与信号强度最强的信道建立链路。
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方法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单元,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1:判断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操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用于表征是否处于检测第二电子设备发出的第一通信帧的模式;
步骤502:当判断结果为处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时,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到第一通信帧;
步骤503: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步骤504: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是否修改国家码;获取到第一响应信息,当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为修改所述国家码时,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步骤505: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WIFI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帧可以为信标(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Beacon帧及Probe Response帧均为现有技术中规定发送的帧,其结构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Beacon帧为定时广播发送的帧,作用为通知第一电子设备AP的存在性。
相应的,所述检测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可以为:通过信号扫描来扫描到Beacon帧;
或者,可以在主动发送探测(Probe)信号来探寻AP是否存在,并扫描AP发来的Probe Response帧。
所述从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可包括从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帧中提取国家码。
优选地,上述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可以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服务集标识(SSID,Service Set Identity),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SSID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帧查找到相同SSID的AP,依次检测相同的SSID的AP的信号强度。
上述每个AP对应一个信道,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对应的信号强度,即检测多个信道对应的强度;相应的,所述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即与信号强度最强的信道建立链路。
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61,检测第一通信帧;以及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解析单元62,用于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设置单元6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WIFI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帧可以为信标(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Beacon帧及Probe Response帧均为现有技术中规定发送的帧,其结构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Beacon帧为定时广播发送的帧,作用为通知第一电子设备AP的存在性。
相应的,所述检测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可以为:通过信号扫描来扫描到Beacon帧;
或者,可以为:依次在各个信道中主动发送探测(Probe)帧来探寻AP是否存在,并接收AP发来的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信道可以为WIFI规定的信道,通常为13个信道。
所述从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可包括从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帧中提取国家码。
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装置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61,检测第一通信帧;以及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解析单元62,用于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设置单元6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6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服务集标识SSID,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具备WIFI功能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WIFI功能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帧可以为信标(Beacon)帧或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帧;其中,所述Beacon帧及Probe Response帧均为现有技术中规定发送的帧,其结构及内容均为现有技术。Beacon帧为定时广播发送的帧,作用为通知第一电子设备AP的存在性。
相应的,所述检测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可以为:通过信号扫描来扫描到Beacon帧;
或者,可以在主动发送探测(Probe)信号来探寻AP是否存在,并扫描AP发来的Probe Response帧。
所述从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可包括从Beacon帧或Probe Response帧中提取国家码。
所述设置单元62,具体用于提取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保存的国家码;判断所述国家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是否相同,当不相同时,利用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或者,所述设置单元62,具体用于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是否修改国家码;获取到第一响应信息,当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为修改所述国家码时,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优选地,所述设置单元62,还用于判断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操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用于表征是否处于检测第二电子设备发出的第一通信帧的模式;当判断结果为处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时,通知无线通信单元开始检测第一通信帧。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SSID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所述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包括:所述无线通信帧查找到相同SSID的AP,依次检测相同的SSID的AP的信号强度。
上述每个AP对应一个信道,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对应的信号强度,即检测多个信道对应的强度;相应的,所述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即与信号强度最强的信道建立链路。
可见,通过上述方案,就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直接获取到AP发出的第一通信帧,进而获取国家码,直接根据国家码对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设置后,无线通信单元就能够根据国家码与对应的AP确定并建立链路。如此,就避免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手动设置,并且使得电子设备直接根据AP信息建立通信链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单元检测第一通信帧;
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服务集标识SSID,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包括:
提取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保存的国家码;
判断所述国家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是否相同,当不相同时,利用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包括:
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是否修改国家码;
获取到第一响应信息,当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为修改所述国家码时,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操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用于表征是否处于检测第二电子设备发出的第一通信帧的模式;
当判断结果为处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时,开始检测第一通信帧。
6.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检测第一通信帧;以及完成国家码设置后,与无线访问接入点AP确定并建立通信链路,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AP进行通信;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第一通信帧,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国家码;
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设置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国家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帧确定服务集标识SSID,检测相同SSID的一个或多个AP的信号强度,确定与信号强度最大的AP建立通信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具体用于提取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保存的国家码;判断所述国家码与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是否相同,当不相同时,利用所述第一通信帧中获取的国家码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具体用于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询问是否修改国家码;获取到第一响应信息,当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为修改所述国家码时,利用所述第一信息更新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中的国家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还用于判断是否处于预设的第一操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模式用于表征是否处于检测第二电子设备发出的第一通信帧的模式;当判断结果为处于所述第一操作模式时,通知无线通信单元开始检测第一通信帧。
CN201410268315.4A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125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8315.4A CN104125624B (zh)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68315.4A CN104125624B (zh)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5624A true CN104125624A (zh) 2014-10-29
CN104125624B CN104125624B (zh) 2019-04-23

Family

ID=5177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68315.4A Active CN104125624B (zh) 2014-06-16 2014-06-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562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408A (zh) * 2014-11-06 2015-01-28 中山大学 一种WiFi热点的登录方法
WO2016173177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热点的Wi-Fi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1061173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器供电电压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5335A (zh) * 2004-03-04 2005-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识别漫游位置及调整被叫号码的方法
CN1756423A (zh) * 2004-09-28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当前网络运营商信息的方法
CN103533604A (zh) * 2012-07-03 2014-01-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保真网络中扫描接入点、信道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5335A (zh) * 2004-03-04 2005-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识别漫游位置及调整被叫号码的方法
CN1756423A (zh) * 2004-09-28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当前网络运营商信息的方法
CN103533604A (zh) * 2012-07-03 2014-01-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保真网络中扫描接入点、信道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0408A (zh) * 2014-11-06 2015-01-28 中山大学 一种WiFi热点的登录方法
CN104320408B (zh) * 2014-11-06 2018-08-24 中山大学 一种WiFi热点的登录方法
WO2016173177A1 (zh) * 2015-04-30 2016-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热点的Wi-Fi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11061173A (zh) * 2019-12-31 2020-04-24 普联国际有限公司 功率放大器供电电压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5624B (zh) 2019-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6500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data traffic
CN101568196B (zh) 分配物理小区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01894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181203B (zh) 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3719A (zh) 一种配置wifi参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42351B (zh) 一种保护无线网络的方法
CN104412664A (zh) Wi-Fi网络连接方法、Wi-Fi控制器及Wi-Fi设备
CN105050112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980999A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813221A (zh) Wifi无线局域网络环境下智能设备的wifi断网重连方法
CN105744529A (zh) 一种识别异常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92500A (zh) 一种考勤方法
CN105376773A (zh) 网络通信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应用处理器和移动终端
CN106028279A (zh) 一种网络注册方法及装置
CN104346838A (zh) 一种终端及系统
CN104811524A (zh) 一种终端射频性能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104581884A (zh) 一种移动终端搜索网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12562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88983A (zh) 终端wifi工作模式自动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464009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517009A (zh) 移动网络中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系统与演进基站
CN104581847A (zh) 一种无线设备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2547668B (zh) 双模终端能力信息处理方法和双模终端及网络侧装置
CN114423057B (zh) 信道切换方法、装置、ap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59945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