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5301A -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5301A
CN104125301A CN201410395981.4A CN201410395981A CN104125301A CN 104125301 A CN104125301 A CN 104125301A CN 201410395981 A CN201410395981 A CN 201410395981A CN 104125301 A CN104125301 A CN 104125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data
data bag
line
opposite end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59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鉴
程东
霍瑞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SSAGE TR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SSAGE TR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SSAGE TR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SSAGE TRE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59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5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5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5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解除多线路对多线程的依赖,使得多线路传输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将所述底层数据包还原为所述网络数据。

Description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网络传输中,网络数据会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数据线路进行传输,其中多线路传输是常用的方式之一。
多线路传输的一般做法是通过多线程的支持,一个线程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多条线路一起传输数据的目的。然而,当失去多线程的支持时,则多线路与单线路就几乎没有多大差别了,这显然极大地限制了多线路传输的发展和使用。
因此,如何解除多线路对多线程的依赖,使得多线路传输得到广阔的发展和广泛的使用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能够解除多线路对多线程的依赖,使得多线路传输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
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
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
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
将所述底层数据包还原为所述网络数据。
可选地,当预置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一时,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多线路的线路数量以及对应的负载能力将所述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底层数据块。
可选地,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具体包括:
将若干个底层数据块分配到多线路上;
通过所述多线路将分配到的所述底层数据块传输至对端。
可选地,所述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对端将所述底层数据块组合成所述底层数据包。
可选地,当预置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二时,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将所述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小数据包。
可选地,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具体包括:
将若干个小数据包复制到所述多线路的至少两条线路上,每条所述线路均获取到所有若干个小数据包;
通过所述至少两条线路将其上的若干小数据包传输至对端。
可选地,所述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对端检验所述至少两条线路传输过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的完整性,将其中一条线路的完整的若干小数据包保留,其余的小数据包丢弃;
将保留下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组合成所述底层数据包。
可选地,当预置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三时,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冗余校验法将所述底层数据包分拆为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n为线路数量,n大于或等于3。
可选地,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具体包括:
将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分别通过所述多线路中n条线路传输至对端。
可选地,所述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对端检验传输过来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大于或等于n-1个,若是,则根据冗余校验法将n-1个第一数据包重组为所述底层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分拆数据包或校验包。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先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然后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再之,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最后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并将所述底层数据包还原为所述网络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是在网络底层来处理底层数据包,因此与线程的多少无关,即便是单线程仍可以完成多线路传输的请求,从而解除了多线路对多线程的依赖,使得多线路传输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图2对应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图4对应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
图7为图6对应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用于解除多线路对多线程的依赖,使得多线路传输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使用。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
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
102、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该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
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该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
103、通过该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
在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该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之后,可以通过该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
104、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该底层数据包;
在通过该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之后,可以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该底层数据包。
105、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
在对端得到该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
本实施例中,前面所说的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步骤为: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先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然后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该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再之,通过该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最后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该底层数据包,并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是在网络底层来处理底层数据包,因此与线程的多少无关,即便是单线程仍可以完成多线路传输的请求,从而解除了多线路对多线程的依赖,使得多线路传输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预置的传输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分别为传输模式一、传输模式二和传输模式三。下面将分别通过三个实施例,分别为图2、图4、图6对应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的三种传输模式进行详细描述,首先讲述传输模式一,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201、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
首先,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可以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该网络底层可以为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好,如此,这些本来需要多线程进行管理和发起请求的网络数据现只需要一个线程便可以请求多线路传输。
202、根据该多线路的线路数量以及对应的负载能力将该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底层数据块;
在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该多线路的线路数量以及对应的负载能力将该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底层数据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底层数据块之前,可以先考虑多线路的线路数量和对应的负载能力。例如,共有3条线路,每条线路的负载能力均不同,此时,可以将底层数据包按照最低负载能力进行均等分割,也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负载能力来将底层数据包分割为不同大小的底层数据块,具体的分割方式还可以考虑当时具体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决定。
203、将若干个底层数据块分配到多线路上;
在根据该多线路的线路数量以及对应的负载能力将该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底层数据块之后,可以将若干个底层数据块分配到多线路上。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说的分配指的是底层数据块根据多线路的线路数量以及对应的负载能力(步骤202中提到)来分配到对应的线路上。比如,假设多线路中的所有线路负载能力相同,则若共有30个底层数据块,3条线路,则每条线路分配10个底层数据块。
204、通过该多线路将分配到的该底层数据块传输至对端;
在将若干个底层数据块均匀分配到多线路上之后,需要通过该多线路将分配到的该底层数据块传输至对端。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说的对端指的是该网络数据需要发送到的目的位置,可以是远方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平台等。
205、在对端将该底层数据块组合成该底层数据包;
当对端接收到这些底层数据块之后,将该底层数据块组合成该底层数据包。
206、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
在将该底层数据块组合成该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从而对端获得了该网络数据,完成多线路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底层数据块,并将这些数据块分配给多线路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多线路的负载(带宽)叠加,从而提高多线路的资源利用率,不存在线路的闲置和浪费。
为便于理解,根据图2所描述的实施例,下面以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进行描述:
在单线程的音视频传输时,若使用传统的多线路传输,将只能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因为一个线程使用一条线路),因此无法将其余线路的带宽资源利用起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施例中的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处理过程如下,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的原理图:
1、在网络底层将音视频数据进行打包;
2、将数据包分割为多个数据块;
3、将这些数据块分别从多条线路传输到对端去;
4、对端接收到这些数据块,将它们组合成为数据包;
5、数据包解压缩,得到音视频数据,实现了单线程、多线路的资源利用。
上面主要从传输模式一来描述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下面将以传输模式二来具体描述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401、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
首先,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可以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该网络底层可以为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好,如此,这些本来需要多线程进行管理和发起请求的网络数据现只需要一个线程便可以请求多线路传输。
402、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将该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小数据包;
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将该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小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可以为根据多线路中其中一条线路的负载能力,也可以根据多线路的平均负载能力,来对底层数据包进行分割。具体根据该线路的负载能力的方式有很多,此处不作限定。
403、将若干个小数据包复制到该多线路的至少两条线路上;
在根据该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将该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小数据包之后,可以将若干个小数据包复制到该多线路的至少两条线路上,每条该线路均获取到所有若干个小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完整的若干个小数据包为该底层数据包的所有内容,因此将这些小数据包从至少两条线路进行传输,每天线路都包含有这些小数据包。即,通过至少两条线路对这些小数据包进行重复传输,进而保证这些小数据包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404、通过该至少两条线路将其上的若干小数据包传输至对端;
在将若干个小数据包复制到该多线路的至少两条线路上之后,可以通过该至少两条线路将其上的若干小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说的对端指的是该网络数据需要发送到的目的位置,可以是远方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平台等。
405、在对端检验该至少两条线路传输过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的完整性,将其中一条线路的完整的若干小数据包保留,其余的小数据包丢弃;
在通过该至少两条线路将其上的若干小数据包传输至对端之后,对端获取到至少两条线路传输过来的若干小数据包,此时可以在对端检验该至少两条线路传输过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的完整性,将其中一条线路的完整的若干小数据包保留,其余的小数据包丢弃。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这些线路传输的小数据包的内容是一致的,因此,只要获取到一条线路的完整的小数据包,既可以认为其余的小数据包是冗余数据,因此将之丢弃。
406、将保留下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组合成该底层数据包;
在获取到完整的若干小数据包之后,可以将保留下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组合成该底层数据包。
407、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
在将保留下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组合成该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从而对端获得了该网络数据,完成多线路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至少两条线路上都传输完整的若干小数据包,然后再选择其中一条线路上的完整的若干小数据包进行组合,得到所需的底层数据包,进而得到网络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保证即使在传输的过程中,某些正在传输的线路出现故障了,只要有其中一条线路成功完成传输,则对端可以获取到网络数据,保证了多线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为便于理解,根据图4所描述的实施例,下面以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进行描述:
在传统的多线路传输中,为了保证其传输的可靠性,往往通过后备线路的方式来操作。当某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将该线路正在传输的任务(网络数据)切换到后备线路中去,从而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然而在切换至后备线路时,需要一定的中断时间,这对于那些高实时要求的数据传输来说是不够的,如实时视频会话,若出现视频会话中断的情况,即便是仅中断几秒,但仍给用户带来不良体验。
本实施例中的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处理过程如下,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的原理图:
1、在网络底层将实时视频数据进行打包;
2、将数据包分割为多个小数据包;
3、将这些小数据包复制到两条线路上,每天线路都承载所有的小数据包;
4、将这些小数据包通过这两条线路传输到对端;
5、对端检测这两天线路传输过来的小数据包是否完整;
6、取其中一条线路的完整的小数据包,另一条线路的小数据包丢弃;
7、将这些小数据包组合为数据包;
8、数据包解压缩,得到实时视频数据,这样,即便其中一条线路传输的数据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对端接收到完整的数据。
上面主要从传输模式二来描述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下面将以传输模式三来具体描述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601、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
首先,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可以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可以理解的是,该网络底层可以为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好,如此,这些本来需要多线程进行管理和发起请求的网络数据现只需要一个线程便可以请求多线路传输。
602、根据冗余校验法将该底层数据包分拆为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
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根据冗余校验法将该底层数据包分拆为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n为线路数量,n大于或等于3。可以理解的是,冗余校验法是通过将底层数据包进行整理分拆,得到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对于冗余校验法来说,只要当对端接收到这n个数据包(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中的其中n-1个,即可通过这n-1个数据包重组为完整的底层数据包。
603、将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分别通过该多线路中n条线路传输至对端;
在根据冗余校验法将该底层数据包分拆为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之后,可以将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分别通过该多线路中n条线路传输至对端。
需要说明的是,这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共n个数据包,分别通过n条线路进行传输,因此,一条线路传输一个分拆数据包或校验包。
604、在对端检验传输过来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大于或等于n-1个,若是,则执行步骤605,若否,则执行步骤606;
当n条线路将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传输完成后,可以在对端检验传输过来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大于或等于n-1个,若是,则执行步骤605,若否,则执行步骤606。该第一数据包为该分拆数据包或校验包。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冗余校验法的特性,对端需要检验传输过来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大于或等于n-1个,若是,则表示这些第一数据包包含了完整的网络数据,若否,则表示网络数据有缺失,无法获取到完整的网络数据。
605、根据冗余校验法将n-1个第一数据包重组为该底层数据包;
当检验得知第一数据包大于等于n-1个时,可以根据冗余校验法将n-1个第一数据包重组为该底层数据包。
606、反馈传输失败的信息;
当检验得知第一数据包小于n-1个时,对端可以向发送端反馈传输失败的信息。
607、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
在将n-1个第一数据包重组为该底层数据包之后,可以将该底层数据包还原为该网络数据,从而对端获得了该网络数据,完成多线路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冗余校验法来将底层数据包拆分后由n条线路进行传输,在对端再将接收到的至少n-1第一数据包重组为底层数据包,进而获取到所需的网络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保证即便n条线路中存在一条故障线路,对端也可以获取到完整的网络数据,保证了多线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同时通过n条线路进行传输,可以实现多线路的负载(带宽)叠加,提高多线路的资源利用率和传输的效率。
为便于理解,根据图6所描述的实施例,下面以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进行描述:
假设,某机构超过1000个远程网点,每个网点有摄像监控设备N台,图像处理系统(DCR)一台(进行摄像分析告警以及本地视频流存储),业务设备一台(需要远程监控状态);
该机构有如下业务需求:
●摄像监控设备不需要24小时远程监控,但当DCR系统激活告警时,必须进入实时远程监控状态;
●业务设备的状态监控以及告警必须实时;
●每天DCR系统需要将特定时段的视频录像传送到远程中心进行集中备份。
假设,该机构的业务分析如下:
●实时监控时,所需网络带宽为2M,非定时;
●状态监控,所需网络带宽为64K,有24小时要求;
●文件传输时,所需带宽越高越好,固定协议和时段;
由此可知,如果采用传统的电信专线,最少需要2M以上的专线线路,年线路成本超过3000万人民币,改用双线光纤普通宽带后,年线路成本降低到400万人民币以下,但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电信运营商对普通宽带会采取了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断线的策略,从而导致实时状态监控出现中断的情况。
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处理过程如下,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的原理图:
1、在网络底层将文件进行打包;
2、根据冗余校验法将数据包分拆为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
3、分别通过n条线路传输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
4、对端(远程网点)接收到这些分拆数据包或校验包后,检验这些包是否超过n-1个,若是,则将n-1个分拆数据包或校验包根据冗余校验法重组为完整的数据包,若否,则反馈错误信息;
5、将数据包解压缩,得到文件,从而对端获取到完整的文件。
通过本实施例中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不会出现中断的情况。一般来说,n条线路中在传输数据的时间内存在1条线路故障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因此,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线路故障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我们认为可以百分百地保证至少n-1条线路传输成功,因此对端可以百分百接收到完整数据。
2)带宽叠加,提高了文件传输的效率。通过n条线路同时传输一个文件,使得n条线路的带宽都利用起来。假设每条线路的带宽是1M,则n条线路同时传输就相当于使用nM带宽的线路来传输一个文件,传输效率大大提升。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预置的传输模式并不限于传输模式一、传输模式二和传输模式三,这里只是通过传输模式一、传输模式二和传输模式三来对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具体的传输模式的种类或数量此处不作限定。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进行多线路传输前,在网络底层将需要传输的网络数据打包为底层数据包;
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
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
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
将所述底层数据包还原为所述网络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置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一时,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多线路的线路数量以及对应的负载能力将所述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底层数据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具体包括:
将若干个底层数据块分配到多线路上;
通过所述多线路将分配到的所述底层数据块传输至对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对端将所述底层数据块组合成所述底层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置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二时,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将所述底层数据包分割为若干个小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具体包括:
将若干个小数据包复制到所述多线路的至少两条线路上,每条所述线路均获取到所有若干个小数据包;
通过所述至少两条线路将其上的若干小数据包传输至对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对端检验所述至少两条线路传输过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的完整性,将其中一条线路的完整的若干小数据包保留,其余的小数据包丢弃;
将保留下来的若干小数据包组合成所述底层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置的传输模式为传输模式三时,根据所述多线路的负载能力和预置的传输模式对所述底层数据包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根据冗余校验法将所述底层数据包分拆为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n为线路数量,n大于或等于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多线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传输至对端具体包括:
将n-1个分拆数据包和一个校验包分别通过所述多线路中n条线路传输至对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对端将预处理后的底层数据包进行逆向预处理,得到所述底层数据包具体包括:
在对端检验传输过来的第一数据包是否大于或等于n-1个,若是,则根据冗余校验法将n-1个第一数据包重组为所述底层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分拆数据包或校验包。
CN201410395981.4A 2014-08-12 2014-08-12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Pending CN104125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5981.4A CN104125301A (zh) 2014-08-12 2014-08-12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5981.4A CN104125301A (zh) 2014-08-12 2014-08-12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5301A true CN104125301A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70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5981.4A Pending CN104125301A (zh) 2014-08-12 2014-08-12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530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371A (zh) * 2015-01-14 2015-06-10 赵树乔 基于网络可靠传输协议的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
CN105391968A (zh) * 2015-11-03 2016-03-0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话分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945A (zh) * 2008-05-22 2008-10-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41480A (zh) * 2010-04-26 2010-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17472A (zh) * 2010-08-12 2010-12-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报文的重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186211A (zh) * 2011-05-11 2011-09-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端到端多链路并行传输的负载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945A (zh) * 2008-05-22 2008-10-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分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41480A (zh) * 2010-04-26 2010-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路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917472A (zh) * 2010-08-12 2010-12-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报文的重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2186211A (zh) * 2011-05-11 2011-09-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端到端多链路并行传输的负载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宁: "基于最小叠交的传感器多路径传输安全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
王登第: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多路径的可靠性路由算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371A (zh) * 2015-01-14 2015-06-10 赵树乔 基于网络可靠传输协议的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
CN104702371B (zh) * 2015-01-14 2017-09-19 赵树乔 基于网络可靠传输协议的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
CN105391968A (zh) * 2015-11-03 2016-03-09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话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391968B (zh) * 2015-11-03 2019-05-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会话分配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55757B1 (en) Active/static path redundancy
US7536472B2 (en)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arranging nodes for distribution of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US7035933B2 (en) System of distributing content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and method of arranging nodes for distribution of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CN100369413C (zh) 代理响应设备及用于代理响应设备的方法
CN110166356A (zh) 发送报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2412990B (zh) 具有集中管理和实时传输功能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记录系统
CN102624584A (zh) 链路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503801B (zh) 软件升级指令分发方法、通信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00438447C (zh) 一种光网络lsp发生异常删除的恢复方法和装置
EP2356753A1 (en) 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ode and system
CN104702480A (zh) 下一代组播虚拟专用网中建立隧道保护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301A (zh) 多线路数据传输方法
CA2926414A1 (en) Systems for distributing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arranging nodes for distribution of data over a computer network
US9143580B2 (en) Brokering and provisioning in high-speed networks
CN101980478B (zh) 设备故障的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WO2021057350A1 (zh) 一种灵活以太网响应链路故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808917B (zh) 多链路聚合数据重传方法及发送设备
CN102136936B (zh) 避免控制平面故障影响转发平面运行的方法、节点及系统
US20210014117A1 (en) Terminal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server,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managing terminal devices in local area network
CN103763139A (zh) 一种自动故障恢复直播时移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US20190044848A1 (en) Virtual switching framework
CN112637054B (zh) Ip承载网的组网优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964925B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控制平面节点重启后的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0601972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智能弹性架构系统
CN104618021A (zh) 一种基于光纤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