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4090B - 智能按键 - Google Patents

智能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24090B
CN104124090B CN201410307529.8A CN201410307529A CN104124090B CN 104124090 B CN104124090 B CN 104124090B CN 201410307529 A CN201410307529 A CN 201410307529A CN 104124090 B CN104124090 B CN 104124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heet
electroconductive elastic
metal pole
conductive electrode
electrically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75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24090A (zh
Inventor
张鹏
杜慧
吴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Inc filed Critical Xiaomi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3075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24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24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4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24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24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智能按键,该智能按键包括:包括插头、导电极和至少两个导电弹片,插头上包括至少三个金属极,导电极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每个导电弹片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且在下压状态下与相邻的导电弹片和/或导电极电连接,这样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就可以组合出多种回路,从而提供多种按键中断,相应就可以对应多种快捷操作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且还可以根据快捷操作的数量合理设置金属极和导电弹片的数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利用智能按键的按键中断。

Description

智能按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按键。
背景技术
依托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终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要在终端设备众多应用中找到并打开所需的应用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为了使常用应用能够快速便捷的打开,智能按键应运而生。相关的智能按键类似于耳机插头,使用方式也类似于耳机,手动将智能按键插入终端设备上的相应插孔,然后通过设置不同的点击次数对应不同的快捷操作,从而实现快速打开终端设备的应用、清理内存等功能。
图1所示是相关智能按键的结构,包括插头11、导电极12和导电弹片13,插头11从底部至顶部依序分为相互绝缘的四段,第一段是第一金属极111,用来接left signal(左声道);第二段是第二金属极112,用来接right signal(右侧信号);第三段113是第三金属极,用来接tx signal(麦克信号);第四段是第四金属极114,用来接GND(Ground,地线);导电极12与第一金属极111电连接;导电弹片13与第三金属极113电连接。如图2所示为该智能按键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图,由于导电弹片13发生形变,导电弹片13与导电极12形成电连接,第三金属极113、第四金属极114、导电极12和导电弹片13形成一个回路,从而提供一种按键中断。
由上可见,相关的智能按键只能提供一种按键中断,提供的按键中断方式较单一,能够提供的快捷操作有限,用户体验也较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按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按键,包括:
插头,在其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上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至少三个金属极;
导电极,设置于所述插头的顶部,与一个所述金属极唯一电连接;
至少两个导电弹片,依序设置于所述导电极的上方,所述导电弹片的数量小于所述金属极的数量,每个所述导电弹片与一个所述金属极唯一电连接、且在下压状态下与相邻的导电弹片和/或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的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第一金属极、第二金属极和第三金属极;
所述导电极的上方依序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和所述导电极;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头的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第一金属极、第二金属极、第三金属极和第四金属极;
所述导电极的上方依序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按键包括插头、导电极和至少两个导电弹片,插头上包括至少三个金属极,导电极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每个导电弹片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且在下压状态下与相邻的导电弹片和/或导电极电连接,这样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就可以组合出多种回路,从而提供多种按键中断,相应就可以对应多种快捷操作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且还可以根据快捷操作的数量合理设置金属极和导电弹片的数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利用智能按键的按键中断。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智能按键的框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智能按键在使用状态下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按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智能按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智能按键中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应图5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应图5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智能按键中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智能按键中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第三种连接方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按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按键中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应图11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应图11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应图11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按键中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按键中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第三种连接方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智能按键中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第四种连接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按键,该智能按键包括插头31、导电极32和至少两个导电弹片33。
插头31,在其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上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至少三个金属极。
金属极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可以设置为3、4、5等等,无论金属极的数量是多少,两两金属极之间都是绝缘的。图中插头31中的省略号表示可以设置多个金属极,插头31的底部是左端,插头31的顶部是右端,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定义的插头的顶部和底部,当然也完全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定义插头的顶部和底部。
导电极32,设置于插头的顶部,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
导电极可以与任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该金属极与导电极电连接后,就不能再连接其它导电弹片。
至少两个导电弹片33,依序设置于导电极32的上方,导电弹片的数量小于金属极的数量,每个导电弹片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且在下压状态下与相邻的导电弹片和/或导电极电连接。
可以在导电极的上方依序设置至少两个导电弹片,图中两个导电弹片之间的省略号表示可以设置多个金属极。在下压状态下,导电弹片可与相邻的导电弹片电连接,若是与导电极相邻的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该导电弹片可与相邻的导电弹片和导电极电连接,不同的导电弹片处于下压状态时,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回路,从而提供不同的按键中断。
该智能按键包括插头、导电极和至少两个导电弹片,插头上包括至少三个金属极,导电极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每个导电弹片与一个金属极唯一电连接、且在下压状态下与相邻的导电弹片和/或导电极电连接,这样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就可以组合出多种回路,从而提供多种按键中断,相应就可以对应多种快捷操作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且还可以根据快捷操作的数量合理设置金属极和导电弹片的数量,从而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实现有效利用智能按键的按键中断。
导电弹片和金属极的数量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只要满足导电弹片的数量要小于金属极的数量这个条件即可,下面列举两种智能按键,实施例一中金属极的数量为3、导电弹片的数量为2,实施例二中金属极的数量为4、导电弹片的数量为3。
实施例一
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按键的框图,插头31的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第一金属极311、第二金属极312和第三金属极313;导电极32的上方依序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331和第二导电弹片332。第一金属极可以接left signal,第二金属极可以接right signal,第三金属极可以接GND。
各个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下面列举三种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参见图5,导电极32与第一金属极311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二金属极312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和导电极32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三金属极313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一导电弹片331电连接。
如图6所示,当智能按键插入终端设备上的相应插孔时,用户按下第二导电弹片332,第二导电弹片332发生形变后与第一导电弹片331形成电连接,由于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二金属极312有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三金属极313有电连接,因此,第一导电弹片331、第二导电弹片332、第二金属极312与第三金属极313形成回路,这就可以提供一种按键中断。
如图7所示,当用户继续按下第一导电弹片331时,第一导电弹片331发生形变后与导电极32形成电连接,由于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二金属极312有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三金属极313有电连接,导电极32与第一金属极311有电连接,因此,第一导电弹片331、第二导电弹片332、导电极32、第一金属极311、第二金属极312和第三金属极313形成回路,这就可以提供另一种按键中断。这样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就可以组合出多种回路,从而提供多种按键中断,相应就可以对应多种快捷操作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二种方式,参见图8,导电极32与第二金属极312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三金属极313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和导电极32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一金属极311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一导电弹片331电连接。
在第二种方式中,用户按下导电弹片产生按键中断的原理与第一种方式是相同的,可参见第一种方式的描述。
第三种方式,参见图9,导电极32与第三金属极313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二金属极312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电连接和导电极32;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一金属极311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一导电弹片331电连接。
在第二种方式中,用户按下导电弹片产生按键中断的原理与第一种方式是相同的,可参见第一种方式的描述。
实施例二
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智能按键的框图,插头31的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第一金属极311、第二金属极312、第三金属极313和第四金属极314;导电极32的上方依序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331、第二导电弹片332和第三导电弹片333。第一金属极可以接left signal,第二金属极可以接right signal,第三金属极可以接tx signal,第四金属极可以接GND。
各个金属极与导电极和导电弹片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下面列举四种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参见图11,导电极32与第四金属极314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三金属极313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和导电极32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二金属极312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一导电弹片331和第三导电弹片333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与第一金属极311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电连接。
如图12所示,当智能按键插入终端设备上的相应插孔时,用户按下第三导电弹片333,第三导电弹片333发生形变后与第二导电弹片332形成电连接,由于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二金属极312有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与第一金属极311有电连接,因此,第三导电弹片333、第二导电弹片332、第二金属极312与第一金属极311形成回路,这就可以提供一种按键中断。
如图13所示,当用户继续按下第二导电弹片332时,第二导电弹片332发生形变后与第一导电弹片331形成电连接,由于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三金属极313有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二金属极312有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与第一金属极311有电连接,因此,第一导电弹片331、第二导电弹片332、第三导电弹片333、第一金属极311、第二金属极312和第三金属极313形成回路,这就可以提供另一种按键中断。
如图14所示,当用户继续按下第一导电弹片331时,第一导电弹片331发生形变后与导电极32形成电连接,由于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三金属极313有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二金属极312有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与第一金属极311有电连接,导电极32与第四金属极314有电连接,因此,第一导电弹片331、第二导电弹片332、第三导电弹片333、导电极32、第一金属极311、第二金属极312、第三金属极313和第四金属极314形成回路,这就可以提供另一种按键中断。
这样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就可以组合出多种回路,从而提供多种按键中断,相应就可以对应多种快捷操作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第二种方式,参见图15,导电极32与第一金属极311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二金属极312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和导电极32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三金属极313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一导电弹片331和第三导电弹片333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与第四金属极314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电连接。
在第二种方式中,用户按下导电弹片产生按键中断的原理与第一种方式是相同的,可参见第一种方式的描述。
第三种方式,参见图16,导电极32与第二金属极312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三金属极313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和导电极32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四金属极314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一导电弹片331和第三导电弹片333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与第一金属极311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电连接。
在第三种方式中,用户按下导电弹片产生按键中断的原理与第一种方式是相同的,可参见第一种方式的描述。
第四种方式,参见图17,导电极32与第三金属极313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与第四金属极314电连接,第一导电弹片331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和导电极32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与第一金属极311电连接,第二导电弹片332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一导电弹片331和第三导电弹片333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与第二金属极312电连接,第三导电弹片333在下压状态下与第二导电弹片332电连接。
在第四种方式中,用户按下导电弹片产生按键中断的原理与第一种方式是相同的,可参见第一种方式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在其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上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至少三个金属极;
导电极,设置于所述插头的顶部,与一个所述金属极唯一电连接;
至少两个导电弹片,依序设置于所述导电极的上方,所述导电弹片的数量小于所述金属极的数量,每个所述导电弹片与一个所述金属极唯一电连接、且在下压状态下与相邻的导电弹片和/或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第一金属极、第二金属极和第三金属极;
所述导电极的上方依序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和第二导电弹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底部至顶部的外表面依序设置有彼此绝缘的第一金属极、第二金属极、第三金属极和第四金属极;
所述导电极的上方依序设置有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弹片和第三导电弹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与所述第三金属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与所述第四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和所述导电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一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和所述第三导电弹片电连接;
所述第三导电弹片与所述第二金属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弹片在下压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电连接。
CN201410307529.8A 2014-06-30 2014-06-30 智能按键 Active CN104124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7529.8A CN104124090B (zh) 2014-06-30 2014-06-30 智能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7529.8A CN104124090B (zh) 2014-06-30 2014-06-30 智能按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4090A CN104124090A (zh) 2014-10-29
CN104124090B true CN104124090B (zh) 2016-08-24

Family

ID=5176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7529.8A Active CN104124090B (zh) 2014-06-30 2014-06-30 智能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240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4669Y2 (zh) * 1980-08-22 1990-09-18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24090A (zh) 2014-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4046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505679A (zh) 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的实现方法
US8485843B2 (en) Assembling type terminal device with RJ45 female terminal
CN103079138B (zh) 一种耳机和实现耳机自动识别切换控制的方法
CN101931145B (zh) 一种电性连接器
CN104124090B (zh) 智能按键
US20120156923A1 (en) Connection line
CN203398401U (zh) 一种耳机接口结构
CN103199375A (zh) 电连接器
CN206271988U (zh) 一种连接器的插座及插头
TW201225444A (en) Plu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4927680U (zh) 磁吸对接式电连接器、电子设备及电缆
CN20437603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7217920U (zh) 具磁吸及无线充电片的接头
CN206195071U (zh) Ffc连接装置的插接对位结构
CN206271918U (zh) 用于终端设备的接口组件及包含其的终端组件
CN201252314Y (zh) 用于苹果牌笔记本计算机与电源供应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
CN203800346U (zh) 加长型usb充电数据线
CN204668538U (zh) 一种带铜套的连接端子
CN204333510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4011864U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单股线的两叉端子
CN104733891B (zh) 一种六级插头
US20150346793A1 (en) Selective assembling type computing device
CN212181462U (zh) 扩展设备及电子设备
CN210958170U (zh) 一种新型86盒线路布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