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12092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12092A
CN104112092A CN201410321262.8A CN201410321262A CN104112092A CN 104112092 A CN104112092 A CN 104112092A CN 201410321262 A CN201410321262 A CN 201410321262A CN 104112092 A CN104112092 A CN 1041120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voice data
identification strategy
audio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12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峰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212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120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12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120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5Dual mode as a secondary aspec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声纹认证方案,存在的认证方案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应用对认证安全级别的不同要求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丰富和方便人们生活的应用也层出不穷,类似锁屏应用、聊天应用、购物应用、邮箱应用等软件应用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休闲、交友、购物所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通过这些应用界面,能够获得电子设备和与电子设备连接的服务器中存储的用户的相片、好友、个人资料、甚至一些银行信息,故电子设备的使用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
目前,为了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较常用认证方案为密码、指纹、人脸或声纹认证,其中,声纹认证以其易用性好,准确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当前,声纹认证步骤均为:接收语音信息,再提取语音信息中的声纹信息,如果声纹信息匹配则认证成功。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不同应用需要的认证安全级别不相同,比如在使用支付应用进行支付时需要的认证安全级别往往高于登录聊天软件时需要的认证安全级别。而现有声纹认证方案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应用对认证安全级别的不同要求。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声纹认证方案,存在认证方案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应用对认证安全级别的不同要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声纹认证方案,存在的认证方案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应用对认证安全级别的不同要求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至少具有音频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可选的,所述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具体为:发送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至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识别结果数据。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具体为: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音频数据的信息;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可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体征采集单元时,在所述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体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体征数据不属于音频数据;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
可选的,在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至少具有音频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至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识别结果数据。
可选的,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提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音频数据的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可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体征采集单元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体征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体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体征数据不属于音频数据;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执行模块,用于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先获取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再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选择音频识别策略,以实现能对有不同安全需求的应用,智能采用匹配的音频识别策略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发送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第一音频数据至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即通过远程识别第一音频数据,进一步增加了音频识别的安全性。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获取用户除音频以外的体征,结合体征与音频特征来进行识别,避免仅通过识别音频数据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提高了识别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实现了能对有不同安全需求的应用,智能采用匹配的音频识别策略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至少具有音频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先获取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再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选择音频识别策略,以实现能对有不同安全需求的应用,智能采用匹配的音频识别策略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至少具有音频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S102,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步骤S103,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步骤S104,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步骤S105,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下面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对上述方案进行初步说明。
例如,当用户a的智能手表处于锁屏状态,且用户a需要使用智能手表时:
首先,用户a压按智能手表上的电源键,以点亮智能手表的显示屏,并使智能手表执行步骤S101,接收到解锁显示屏的第一控制指令;
然后,智能手表进入步骤S102,获取到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用于接触显示屏锁定状态的解锁指令;
接下来,智能手表进入步骤S103,从预存的音频识别策略库中,确定出与显示屏解锁指令对应的第一音频识别策略是需要用户a说出预设的解锁密码;
再下来,用户a对智能手表的麦克风说出解锁密码,以使智能手表执行步骤S104获取到用户a说出的密码语音数据;
最后,智能手表执行步骤S105,识别用户a说出的密码符合预设密码,并对显示屏解锁。
在通过上述例子初步了解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后,下面将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步骤:
首先,执行步骤S101,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在开启登陆客户端的登陆页面时,生成的登陆控制指令,也可以是用户在开启屏幕解锁界面时,生成的解锁控制指令;还可以是用户在进入支付界面时,生成的支付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通过步骤S101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后,进入步骤S102,即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控制指令的来源,来获取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即,当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是电子设备上正在运行的第一应用生成的控制指令时,则可以根据第一应用的类型来获取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类型信息。
例如:当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来源于支付类应用时,可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支付类指令,其控制对象为支付应用客户端;当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来源于娱乐类应用时,可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娱乐类指令,其控制对象为娱乐应用客户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检测控制指令的指令内容,来获取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比如:当第一控制指令的指令内容包括支付信息时,可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支付类指令,其控制对象为支付客户端;当第一控制指令的指令内容包括解锁信息时,可以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为解锁类指令,其控制对象为显示单元。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控制指令的来源结合检测第一控制指令的指令内容,来获取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通过步骤S102,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之后,进入步骤S103,即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第一电子设备自身确定,第二种,远程确定,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第一种,第一电子设备自身确定。
具体来讲,第一电子设备预先存储了对控制指令的安全级别的划分规则,即预先按照控制指令的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的不同,将控制指令划分到不同的安全级别。
例如,将涉及用户经济利益的支付类控制指令,被划分到最高安全级别;将涉及用户大量隐私的登录类控制指令,划分到高等安全级别;将涉及用户操控的设置类控制指令,划分到中等安全级别;将涉及节能的解锁类控制指令,划分到低等安全级别。
第一电子设备里还预先存储了安全级别和音频识别策略的对应关系,对安全级别较高的控制指令,对应存储了安全性高但识别速度较慢的识别策略;对安全级别较低的控制指令,对应存储了安全性低但识别速度快的识别策略。
在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控制指令的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后,能够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出第一控制指令的安全级别,再根据预存的安全级别和音频识别策略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第二种,远程确定。
即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一控制指令的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后,将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发送至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再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返回的与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云端服务器,也可以是预先与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的电子设备。
具体来讲,第二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了对控制指令的安全级别的划分规则,还预先存储了安全级别和音频识别策略的对应关系,当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的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后,第二电子设备能按预先存储的安全级别划分规则,确定出第一控制指令的安全级别,进而通过预存的安全级别和音频识别策略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再将确定出的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是由第一电子设备根据预先存储的安全级别的划分规则,确定出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安全级别,再将所述第一安全级别发送至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由第二电子设备根据预存的安全级别和音频识别策略的对应关系,确定出与第一控制指令对应的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再由第二电子设备将确定出的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
在通过步骤S103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后,执行步骤S104和步骤S105,即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控制指令,确定出的音频识别策略也不相同,需要获取的第一音频数据也不同。
故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具体为: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音频数据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以使得用户能基于提示信息,输入第一音频识别策略需要识别的第一音频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体征采集单元时,在所述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体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体征数据不属于音频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
具体来讲,获取用户除音频以外的体征,结合体征与音频特征来进行识别,避免仅通过识别音频数据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提高了识别安全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对应的控制指令的安全级别不同,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对应需获取的第一音频数据可以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为: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声纹信息是否为预存用户的声纹信息,并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语音内容是否为预存的语音内容。
对应需获取的第一音频数据为:通过语音采集单元采集的用户的语音数据。
例如:预设有电子设备设置密码“123”,并预存有用户a的声纹信息,则,只有当用户a对电子设备说出“123”时,第一音频识别策略才认为获取到的第一音频数据满足要求。
二、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为: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声纹信息是否为预存用户的声纹信息,并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语音内容是否为实时生成的语音内容。
此时,需要电子设备实时生成需要用户说出的语音内容,并输出提示信告知用户。
对应需获取的第一音频数据为:通过语音采集单元采集的用户的语音数据。
例如:电子设备预存有用户a的声纹信息,当需要解锁显示屏时,电子设备实时生成密码“567”,并在显示屏上显示“567”的提示信息,则,只有当用户a对电子设备说出“567”时,第一音频识别策略才认为获取到的第一音频数据满足要求。
三、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为: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声纹信息是否为预存用户的声纹信息,并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语音内容是否为预存的语音内容,并识别获取到的体征信息是否为预存的体征信息。
对应需获取的第一音频数据为:通过语音采集单元采集的用户的语音数据。还需获取用户的体征信息。
例如:电子设备预存有用户a的声纹信息,预设密码“123”和脸部体征信息,当需要登录社交应用时,电子设备会输出提示信息,以获得用户的第一音频数据并采集用户的脸部特征,只有当用户a对电子设备说出“123”,且采集到用户a的脸部特征时,第一音频识别策略才认为获取到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一体征数据满足要求。
四、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为: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声纹信息是否为预存用户的声纹信息,并识别获取到的音频数据的语音内容是否为实时生成的语音内容,并识别获取到的体征信息是否为预存的体征信息。
对应需获取的第一音频数据为:通过语音采集单元采集的用户的语音数据。还需获取用户的体征信息。
例如:电子设备预存有用户a的声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当需要支付时,电子设备会实时生成并显示输出密码“789”,以获得用户的第一音频数据并采集用户的虹膜信息,只有当用户a对电子设备说出“789”,且采集到用户a的虹膜时,第一音频识别策略才认为获取到的第一音频数据和第一体征数据满足要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可以由第一电子设备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也可以远程识别,即所述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具体为:
发送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至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识别结果数据。
具体来讲,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云端服务器,也可以为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绑定的第二电子设备。
具体来讲,通过第二电子设备远程识别,可以更好的保护预存的用户声纹信息,密码信息和体征信息等关键信息,避免恶意软件从第一电子设备盗取用户的关键信息,也防止第一电子设备丢失导致的关键信息泄露,进一步增加了音频识别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具体来讲,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具体为,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声纹信息为预存的声纹信息,或,
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声纹信息为预存的声纹信息,且第一音频数据中的语音内容信息为预存的语音内容信息;或
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中的声纹信息为预存的声纹信息,且第一音频数据中的语音内容信息为实时生成的语音内容信息。
当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中包含对第一体征数据的识别要求时,在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另一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与实施例一中的方法对应的电子设备,详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二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至少具有音频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信息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确定模块203,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数据获取模块204,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第一识别模块205,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至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识别结果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音频数据的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体征采集单元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体征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体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体征数据不属于音频数据;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两个方面,在前面已经对方法的实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前述描述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及实施过程,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先获取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再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选择音频识别策略,以实现能对有不同安全需求的应用,智能采用匹配的音频识别策略的技术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发送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第一音频数据至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即通过远程识别第一音频数据,进一步增加了音频识别的安全性。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获取用户除音频以外的体征,结合体征与音频特征来进行识别,避免仅通过识别音频数据存在的局限性,进一步提高了识别安全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
对于实施例一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当存储介质中的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发送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至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识别结果数据。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具体被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音频数据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可选的,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体征采集单元时,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体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体征数据不属于音频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还存储有另外一些计算机指令,这些计算机指令在与步骤: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对应的计算机指令被执行之后被执行,在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至少具有音频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具体为:
发送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至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识别结果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具体为: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音频数据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体征采集单元时,在所述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体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体征数据不属于音频数据;
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之后,还包括:
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6.一种电子设备,具体为至少具有音频采集单元的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第一控制指令;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的类型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对象信息和/或所述类型信息确定第一音频识别策略;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和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至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识别结果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的音频数据的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利用所述音频采集单元获取第一音频数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体征采集单元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体征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利用所述体征采集单元获取第一体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体征数据不属于音频数据;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识别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和所述第一体征数据。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当识别出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满足所述第一音频识别策略的要求时,执行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CN201410321262.8A 2014-07-07 2014-07-0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41120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262.8A CN104112092A (zh) 2014-07-07 2014-07-0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262.8A CN104112092A (zh) 2014-07-07 2014-07-0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12092A true CN104112092A (zh) 2014-10-22

Family

ID=5170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1262.8A Pending CN104112092A (zh) 2014-07-07 2014-07-07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120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2659A (zh) * 2018-09-25 2019-04-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5106A (zh) * 2012-03-27 2012-09-19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方法及设备
CN103077341A (zh) * 2013-01-30 2013-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解锁方法及装置
US20130227678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user of a mobile device via hybrid biometics information
CN103730120A (zh) * 2013-12-27 2014-04-16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794214A (zh) * 2014-03-07 2014-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27678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enticating user of a mobile device via hybrid biometics information
CN102685106A (zh) * 2012-03-27 2012-09-19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方法及设备
CN103077341A (zh) * 2013-01-30 2013-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3730120A (zh) * 2013-12-27 2014-04-16 深圳市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语音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794214A (zh) * 2014-03-07 2014-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2659A (zh) * 2018-09-25 2019-04-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端指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2424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earable user authentication factor
TW202006620A (zh) 識別二手門號帳戶盜用的風控模型訓練、風控方法、裝置以及設備
CN103366745B (zh) 基于语音识别保护终端设备的方法及其终端设备
US10127529B2 (en) User attribute value transfer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4899490A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447350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323218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434655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4079413A (zh) 增强型一次性动态口令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8074024A (zh) 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59386B (zh) 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7368255B (zh) 解锁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50730B (zh) 一种智能手表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04486310A (zh) 指静脉认证的方法、系统及指静脉信息采集仪
WO2019041782A1 (zh) 物品使用控制方法、验证设备、终端设备以及系统
CN104346161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626726B (zh) 生活缴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915824A (zh) 一种日历事件创建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411209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11304A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US201400900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secure image based key generation using partial polygons assembled into a master composite image
CN104767668B (zh) 群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568161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30080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智能终端
CN106998315B (zh) 一种注册认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