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4421A - 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的通讯站及相关的通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的通讯站及相关的通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4421A
CN104104421A CN201410139348.9A CN201410139348A CN104104421A CN 104104421 A CN104104421 A CN 104104421A CN 201410139348 A CN201410139348 A CN 201410139348A CN 104104421 A CN104104421 A CN 1041044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mmunication device
aerial array
configuration
referenc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393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4421B (zh
Inventor
郭秉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4104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44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44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的通讯站及相关的通讯装置。通讯站包含传收电路、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及控制电路。无线信号配置电路会设置天线阵列以使用第一天线端口组态或第二天线端口组态与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控制电路会设置传收电路产生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并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天线阵列分别设置为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及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将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发送至通讯装置;并设置传收电路通过无线信号配置电路接收通讯装置对应于第一参考信号及第二参考信号所产生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上述的通讯站与通讯装置可以选择较佳的天线端口组态,以善用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进行通讯传输。

Description

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的通讯站及相关的通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通讯系统,尤指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的通讯站及相关的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技术(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Long Term Evolution,3GPP-LTE)技术标准及其他通讯标准中,高度波束形成技术(elevation beamforming)可以藉由二维的天线阵列(antenna array)形成立体角度之波束,以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能够能调整波形倾角(downtilt)以精准地将信号发送至不同高度的通讯装置。使通讯站将信号能量更精准地聚焦于目标方向的通讯装置,以提升信号质量,并降低对其他用户所造成的干扰。此外,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能够聚焦地发送信号,因此也能够降低信号传输的能量,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通讯系统中,即便通讯站采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通讯站和通讯装置间仍然缺少有效的机制设置天线阵列,而无法采用较佳的天线端口(antenna port)组态与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使通讯站能够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而有效地与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实为业界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通讯站的实施例,用于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与一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该通讯站包含:一传收电路;一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以及用于耦接于该天线阵列,用于设置该天线阵列以使用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及一第二天线端口组态的其中之一与该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以及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将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发送至该通讯装置;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将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发送至该通讯装置;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通过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而接收该通讯装置对应于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所产生的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对应于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所分别产生的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分别包含有一或多个天线端口,每一该天线端口包含有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天线单元。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通讯装置的实施例,用于与一通讯站进行通讯传输;该通讯站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而与该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该通讯站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发送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该通讯站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一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发送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分别包含有一或多个天线端口,每一该天线端口包含有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天线单元;该通讯装置包含:一传收电路,用于接收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及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一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用于依据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而产生对应的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依据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而分别产生对应的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发送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通讯站的实施例,用于与一通讯站进行通讯传输;该通讯站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而与该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该通讯站发送一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一设定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该通讯装置包含:一传收电路,用于接收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一天线组态计算电路,用于依据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而提供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每一该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包含该天线阵列的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以及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天线组态计算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向该通讯站发送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通讯站的实施例,用于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与一第一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该通讯站包含:一传收电路;一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以及用于耦接于该天线阵列;以及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天线单元的至少其中一来发送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一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至该第一通讯装置;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通过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而接收该第一通讯装置对应于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所产生的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每一该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包含该天线阵列的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以及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中的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而将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通讯装置。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通讯站与通讯装置可以藉由上述的机制选择较佳的天线端口组态,以善用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进行通讯传输,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效能。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藉由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讯系统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图1的天线阵列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3为图1的通讯系统所使用的无线资源单元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通讯装置向通讯站回报信道状态信息所使用的无线资源单元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通讯系统
110  通讯站
111  天线阵列
113  传收电路
115  无线信号配置电路
117  控制电路
120  通讯装置
122  传收电路
124  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
126  天线组态计算电路
128  控制电路
140、160  通讯装置
200  天线单元
210、220  天线端口组态
211~218、221~228  天线端口
300~350  无线资源单元
400~409  无线资源单元
Ref1、Ref2、Ref3  参考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之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或方法流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讯系统100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通讯系统100包含通讯站110以及通讯装置120、140和160。为使图面简明而便于说明,通讯系统100的其他元件及连接关系并未绘示于图1中。
通讯站110包含有天线阵列111、传收电路(transceiving circuit)113、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及控制电路117,能设置成以天线阵列111而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elevation beamforming)与通讯装置120、140和160进行通讯传输。
天线阵列111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并且能够被设置成使用多个天线端口组态进行与通讯装置120、140和160进行通讯传输,每一个天线端口组态分别包含有一或多个天线端口,每一天线端口包含有一或多个天线单元。
图2为图1的天线阵列111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在图2的实施例中,天线阵列111包含64个天线单元200,并且至少可以设置成第一天线端口组态210及第二天线端口组态220。
天线端口组态210包含有天线端口211~218,天线端口211~218分别包含有8个天线单元。天线端口组态220包含有天线端口221~228,天线端口221~228分别包含有8个天线单元。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依据不同的设计考虑或使用环境,而适当地设置阵列天线111的天线单元的数量、天线端口组态中天线端口数量以及天线端口组态中的天线单元数量。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端口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地设置,例如,1个天线端口包含有64个天线单元,或64个天线端口,每个天线端口包含有1个天线单元等。此外,天线阵列111可以采用其他数量的天线单元所实施,并且每个天线端口也可以分别包含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天线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传收电路113包含有传收电路113(1)~113(n)(n为适当的正整数)可以包含有调制电路(modulation circuit)、解调制电路(demodulationcircuit)、信号产生电路或其他合适的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用于发送及接收所需的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及天线阵列111的设定参数等)至通讯装置120、140和160。
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耦接于传收电路113以及耦接于天线阵列111,用于设置天线阵列111以使用合适的天线端口组态与通讯装置120、140和160进行通讯传输。
控制电路117耦接于传收电路113及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用于设置传收电路113产生参考信号、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将天线阵列111设置为以合适的天线端口组态,而使用该天线端口组态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将参考信号发送至通讯装置120、140和160;并且设置传收电路113通过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及天线阵列111,而接收通讯装置120、140和160对应于参考信号所产生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通讯站110可以采用B节点(node B)、演进B节点(evolved node B)或其他合适的基地站(base station)等方式实施。
天线阵列111、传收电路113、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及控制电路117可以分别以一个或多个电路元件的方式实施,并且可以采用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及/或其他合适的电路元件等方式实施。
通讯装置120包含有传收电路122、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124、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以及控制电路128,以分别与通讯站110进行通讯传输。
传收电路122包含有调制电路、解调制电路、信号产生电路或其他合适的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用于接收通讯站110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以及与通讯站110间进行其他信号的发送及接收。
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124用于依据通讯站110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而产生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用于依据通讯站110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以及天线阵列111的设定参数(physical antenna array configuration)的至少其中之一,而提供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每一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包含天线阵列111的一或多个天线单元。
控制电路128耦接于传收电路122、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及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用于设置传收电路122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及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等。
通讯装置140和160可以采用与通讯装置120相同或相似的架构,并且通讯装置120、140和160可以采用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可携式装置或其他合适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等方式实施。
传收电路122、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124、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以及控制电路128可以分别以一个或多个电路元件的方式实施,并且可以采用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及/或其他合适的电路元件等方式实施。
图3为通讯站110与通讯装置120、140、160进行通讯时所使用的无线资源单元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无线资源单元可以设置为一预设时段于一预设频段可使用的数据量,例如,无线资源单元可以设置为具有1200个子载波而时间为10毫秒的无线数据帧。此外,无线资源单元也可以设置为具有其他数量的载波及时间的数据帧,例如,无线资源单元可以设置为3GPP系统中的无线数据帧(radio frame)、子数据帧(subframe)、数据槽(或称为时隙,slot)、无线数据块(radio block)及正交频分多工符号(OFDM symbol)等的全部或部分。
以下仅以通讯站110和通讯装置120间的运作进行说明,通讯站110与其他的通讯装置也可以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实施。
在一实施例中,通讯站110的控制电路117会设置传收电路113的至少部分传收电路(例如,113(a)~113(b),a及b可以设置为1~n的适当数目)产生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Ref1,并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将天线阵列111设置为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210的天线端口211~218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使用第一无线资源单元310将第一参考信号Ref1发送至通讯装置120。控制电路117还会设置传收电路113的至少部分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Ref2,并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将天线阵列111设置为以第二天线端口组态220的天线端口221~228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使用第二无线资源单元330将第二参考信号Ref2发送至通讯装置120。此外,控制电路117还会设置传收电路113的至少部分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三参考信号Ref3,并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将天线阵列111设置为以第三天线端口组态(未绘示于图示中)的多个天线端口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使用第三无线资源单元340将第三参考信号Ref3发送至通讯装置120。
通讯装置120的传收电路122会接收第一参考信号Ref1、第二参考信号Ref2及第三参考信号Ref3,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124会依据第一参考信号Ref1、第二参考信号Ref2及第三参考信号Ref3,而分别产生对应的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1、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2及一或多个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3。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通讯站110也可以使用合适数量的天线端口组态而发送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并且这些参考信号可以分别设置为相同或不同的信号,使通讯装置120可以对应地产生信道状态信息,使通讯站110能够依据信道状态信息而设置通讯站110及/或通讯装置120的运作方式。例如,在3GPP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CSI1、CSI2及CSI3可以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指针指示(rank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及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等。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讯站110可以采用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方式,向通讯装置120发送多个参考信号。
图4为通讯装置120向通讯站110发送信道状态信息所使用的无线资源单元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此外,依据不同的设计考虑,图3与图4所使用的无线资源单元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无线资源单元。
在图4的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使用多个无线数据帧的子数据帧向通讯站110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图4的无线数据帧400包含有10个子数据帧,分别以D代表通讯站110向通讯装置120发送下行(downlink)数据使用的下行子数据帧、以U代表通讯装置120向通讯站110发送上行(uplink)数据使用的上行子数据帧,以S代表下行子数据帧与上行子数据帧之间的特别子数据帧。
在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可以采用周期性的方式以相同的周期向通讯站110发送各个信道状态信息。例如,通讯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28可以设置传收电路122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帧的子数据帧402发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1,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帧的子数据帧403发送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2,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帧的子数据帧408发送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3。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可以采用周期性的方式以至少一个不同的周期向通讯站110发送各个信道状态信息。例如,通讯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28可以设置传收电路122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帧的子数据帧402和407发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1,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帧的子数据帧403和404发送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2,并且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帧的子数据帧408发送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3。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也可以采用非周期性的方式向通讯站110发送各个信道状态信息。例如,通讯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28可以设置传收电路122先发送完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1,再发送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2,然后再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3。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也可以采用分别其他合适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方式向通讯站110发送各个信道状态信息。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也可以依据预设规则而仅发送部分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该预设规则可以由通讯站110以较高层的信息(higher layersignaling,例如,无线资源控制信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等方式发送给通讯装置120,也可以事先内建于通讯装置120的存储装置(未绘示于图1中)。
例如,通讯装置120也可以依据预设规则而仅发送信道质量较佳的2个信道状态信息。因此,通讯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28可以设置传收电路122依据信道质量指示,而向通讯站110发送信道质量较佳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1及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3。在另一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也可以依据预设规则而仅发送信道质量最佳的1个信道状态信息。因此,通讯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28可以依据信道质量指示,而设置传收电路122向通讯站110发送信道质量较佳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1。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28也可以依据通讯站110的设置传收电路122而发送通讯站110所要求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通讯站110以较高层的信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等)等方式将一个或多个回报组设定信息发送给通讯装置120,每一个回报组包含有通讯装置120的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124依据通讯站110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所发送的一或多个参考信号,所对应产生的一或多个信道状态信息。而通讯站110可以采用实体层信息(physical layer signaling)等方式,设置通讯装置120回报通讯站110所要求的回报组的信道状态信息。
例如,通讯站110所发送给通讯装置的回报组设定信息中,回报组设定信息0代表不回报任何信道状态信息,回报组设定信息1代表回报第二信道状态信息CSI2及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3,回报组设定信息2代表回报第一信道状态信息CSI1及第三信道状态信息CSI3,而回报组设定信息3代表回报全部的信道状态信息。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通讯站110可以依据通讯装置120、140和160所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而将天线阵列111设置为使用较佳的天线端口组态与通讯装置120、140和160进行通讯传输。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讯站110和通讯装置120、140和160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决定较佳的天线端口组态以进行通讯传输。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通讯站110的控制电路117会设置传收电路113的至少部分传收电路(例如,113(a)~113(b),a及b可以设置为1~n的适当数目)产生参考信号,并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设置天线阵列111以至少一个天线单元向通讯装置120、140和160发送参考信号以及天线阵列111的设定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而天线阵列111的设定参数可以包含有天线阵列111的天线单元的数量、天线阵列111的天线单元的间距以及天线阵列111的天线单元的空间关联(spatial correlation)的至少其中之一。
通讯装置120的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会依据参考信号以及天线阵列111的设定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而提供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每一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包含天线阵列111的一或多个天线单元。通讯站110的控制电路117会设置传收电路113的至少部分传收电路通过天线阵列111及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接收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使通讯站110的控制电路能够依据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而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选择合适的天线端口组态进行通讯传输。
通讯装置120的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会依据参考信号以及天线阵列111的设定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而于一预设的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集合中选择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使通讯站110能够依据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而选择合适的天线端口组态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集合可以由通讯站110以较高层的信息(例如,无线资源控制信息)等方式发送给通讯装置120,也可以事先内建于通讯装置120的存储装置(未绘示于图1中)。
通讯装置120的控制电路128会设置传收电路122将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发送至通讯站110。通讯站110的控制电路117可以依据通讯装置120的所发送的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而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将天线阵列111设置为使用较佳的天线端口组态。因此,通讯站110可以依据通讯装置120、140及160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发送的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而将天线阵列111设置为使用较佳的天线端口组态。例如,通讯站110的控制电路117依据通讯装置120、140及160所发送的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而设置无线信号配置电路115选择对于通讯装置120、140及160都有较佳通讯质量的天线端口组态进行通讯传输。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可以依据参考信号而产生天线阵列111的多个天线单元的多个信道回应参数(channel response),并依据该多个信道回应参数,而将天线阵列111的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设置于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也可以依据天线阵列111的多个天线单元的天线单元的空间关联,而将天线阵列111的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设置于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此外,天线组态计算电路126也可以依据参考信号以及天线阵列111的设定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而将天线阵列111的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设置于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由前述说明可知,通讯站与通讯装置可以藉由上述的机制选择较佳的天线端口组态,以善用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进行通讯传输,而能够有效地提升系统效能。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然而,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同样的元件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元件,或者通过其他元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该第二元件。
在此所使用的「及/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之一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复数格的涵义。
附图的某些元件的尺寸及相对大小会被加以放大,或者某些元件的形状会被简化,以便能更清楚地表达实施例的内容。因此,除非申请人有特别指明,附图中各元件的形状、尺寸、相对大小及相对位置等仅是便于说明,而不应被用来限缩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此外,本发明可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在解释本发明时,不应仅局限于本说明书所提出的实施例态样。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通讯站,用于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与一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通讯站包含:
一传收电路;
一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以及用于耦接于该天线阵列,用于设置该天线阵列以使用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及一第二天线端口组态的其中之一与该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将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发送至该通讯装置;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将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发送至该通讯装置;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通过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而接收该通讯装置对应于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所产生的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对应于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所分别产生的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其中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分别包含有一或多个天线端口,每一该天线端口包含有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天线单元。
2.如权利要求1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设置该传收电路以不同的周期接收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通讯装置以非周期性的方式发送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该控制电路设置该传收电路接收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该至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通讯装置依据一预设规则而仅发送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其中之一;以及该控制电路设置该传收电路接收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该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1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设置该通讯装置发送一或多个回报组的信道状态信息,每一个该回报组包含对应该通讯站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所发送的一或多个参考信号所产生的一或多个信道状态信息;以及该控制电路设置该传收电路接收该一或多个回报组的信道状态信息。
6.一种通讯装置,用于与一通讯站进行通讯传输;该通讯站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而与该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该通讯站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发送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以及该通讯站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一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发送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及该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分别包含有一或多个天线端口,每一该天线端口包含有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通讯装置包含:
一传收电路,用于接收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及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
一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用于依据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而产生对应的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依据该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而分别产生对应的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发送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6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设置该传收电路以不同的周期发送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
8.如权利要求6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设置该传收电路以非周期性的方式发送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9.如权利要求6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依据一预设规则而设置该传收电路仅发送该一或多个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及该一或多个第二信道状态信息的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6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收电路接收该通讯站所发送的一回报组设定信息;以及该控制电路依据该回报组设定信息而设置该传收电路发送一或多个回报组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每一个该回报组包含该信道状态信息产生电路依据该通讯站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所发送的一或多个参考信号所对应产生的一或多个信道状态信息。
11.一种通讯装置,用于与一通讯站进行通讯传输;该通讯站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而与该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该通讯站发送一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一设定参数的至少其中之一;其特征在于该通讯装置包含:
一传收电路,用于接收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
一天线组态计算电路,用于依据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而提供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每一该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包含该天线阵列的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天线组态计算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向该通讯站发送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组态计算电路依据该参考信号而产生该天线阵列的该多个天线单元的多个信道回应参数,以及依据该多个天线单元的该多个信道回应参数,而将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设置于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包含有该天线阵列的该天线单元的一数量、该天线阵列的该天线单元的一间距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天线单元的一空间关联的至少其中之一。
14.如权利要求13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组态计算电路依据该天线单元的该空间关联,而将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设置于一第二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的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组态计算电路依据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而于一预设的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集合中选择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16.一种通讯站,用于设置一天线阵列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与一第一通讯装置进行通讯传输,该天线阵列包含有多个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通讯站包含:
一传收电路;
一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以及用于耦接于该天线阵列;以及
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传收电路及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天线单元的至少其中一来发送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一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至该第一通讯装置;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通过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而接收该第一通讯装置对应于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所产生的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每一该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包含该天线阵列的该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以及用于设置该传收电路产生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并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中的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而将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通讯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讯装置依据该参考信号而产生该天线阵列的该多个天线单元的多个信道回应参数;以及依据该多个天线单元的该多个信道回应参数,而将多个天线单元的一或多个设置于一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6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包含有该天线阵列的该天线单元的一数量、该天线阵列的该天线单元的一间距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天线单元的一空间关联的至少其中之一。
19.如权利要求16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讯装置依据该参考信号以及该天线阵列的该设定参数的该至少其中之一,而于一预设的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集合中选择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6的通讯站,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依据该第一通讯装置的该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以及依据一或多个第二通讯装置的一或多个天线端口组态建议信息,而设置该无线信号配置电路将该天线阵列设置为以该第一天线端口组态将该一或多个第一参考信号发送至该第一通讯装置,以及将一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发送至该一或多个第二通讯装置。
CN201410139348.9A 2013-04-08 2014-04-08 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的通讯站及相关的通讯装置 Active CN1041044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9434P 2013-04-08 2013-04-08
US61/809,434 2013-04-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4421A true CN104104421A (zh) 2014-10-15
CN104104421B CN104104421B (zh) 2018-12-14

Family

ID=50542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9348.9A Active CN104104421B (zh) 2013-04-08 2014-04-08 使用高度波束形成技术的通讯站及相关的通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25681B2 (zh)
EP (1) EP2790332B1 (zh)
CN (1) CN104104421B (zh)
TW (1) TWI542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08810B2 (en) * 2017-10-06 2020-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ynchronization design
CN112152680A (zh) * 2017-10-17 2020-12-2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917A (zh) * 2007-01-31 200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复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射天线的选择方法
CN101854724A (zh) * 2010-03-30 2010-10-06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分布式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及其中资源分配方法
CN102045762A (zh) * 2010-12-02 2011-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信道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56220A (zh) * 2009-10-28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22976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选择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15871A (zh) * 2011-09-30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周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77469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信道信息反馈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2938688A (zh) * 2011-08-15 2013-02-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维天线阵列的信道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2734A2 (en) 2008-06-30 2010-01-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single user (su) and multiuser (mu) beamforming with antenna array groups
US9236916B2 (en) * 2012-03-15 2016-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Nod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beamformed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917A (zh) * 2007-01-31 2007-08-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复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发射天线的选择方法
CN102056220A (zh) * 2009-10-28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信道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22976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选择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54724A (zh) * 2010-03-30 2010-10-06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分布式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及其中资源分配方法
CN102045762A (zh) * 2010-12-02 2011-05-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上报信道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38688A (zh) * 2011-08-15 2013-02-2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维天线阵列的信道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15871A (zh) * 2011-09-30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周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77469A (zh) * 2011-09-3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信道信息反馈方法、系统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ET AL: "Considerations on CSI feedback enhancement for high-priority antenna configuration", 《3GPP DRAFT:R1-1124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450A (zh) 2014-10-16
TWI542166B (zh) 2016-07-11
US20140301310A1 (en) 2014-10-09
EP2790332A3 (en) 2014-11-26
CN104104421B (zh) 2018-12-14
EP2790332A2 (en) 2014-10-15
US9825681B2 (en) 2017-11-21
EP2790332B1 (en)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95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372183B1 (ko) 무선 시스템에서 빔 측정 및 관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05292B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用户装置
CN104052532B (zh) 一种无线信道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5978677B (zh) 用于协调多点的参考信号配置
CN101572896B (zh) 一种配置上行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6148325B2 (ja) 進歩した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ンネル品質情報の決定
CN111769918B (zh) Dmrs端口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KR102371930B1 (ko) 빔 포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 또는 빔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2684835A (zh) 多点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1998327B (zh) 传输方案和/或反馈模式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907652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5075322A (zh) 在天线阵列中获取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27301A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04689A (zh) 接收和发送csi-rs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37397A (zh) 干扰测量指示方法和干扰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2170330A (zh) 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系统
AU201635097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989871A (zh) 一种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636105A (zh) 测量导频发送、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6793097B (zh) 用户设备、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8259071B (zh) 一种被用于多天线传输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12444A (zh) 指示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2035619A (zh) 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9392113B (zh) 一种接收控制信息、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9

Address after: The new Taiwan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Xizhi District Five Road No. 88 8 floor

Patentee after: Acer Inc.

Address before: Taiwan County, Hsinchu, China Town, the eastern part of Zhongxing Road, No. 4, No. 195

Patentee befo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