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00995B -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00995B
CN104100995B CN201410334194.9A CN201410334194A CN104100995B CN 104100995 B CN104100995 B CN 104100995B CN 201410334194 A CN201410334194 A CN 201410334194A CN 104100995 B CN104100995 B CN 1041009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eating furnace
combustion air
gas flow
ai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41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00995A (zh
Inventor
王敏
曹恒
周继良
孙茂林
刘志民
麻卫平
潘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a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ang Corp filed Critical Shouga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3341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009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00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09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009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009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属于工业炉窑热工技术领域。该加热炉各段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该方法包括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与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相对应的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该装置包括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模块。该方法及装置能够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效果,使钢坯加热质量更好地满足轧钢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窑热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情况直接关系到钢坯加热质量的好坏。通常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分配比例是在加热炉设计时根据经验值设定,然后在加热炉生产运行中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和调整,实现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准确控制、合理分配,缺乏一种科学定量的方法,致使加热炉燃料消耗较大,同时影响钢坯加热温度控制的准确性,造成钢坯加热温度偏差大,影响钢坯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对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进行优化从而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效果,使钢坯加热质量更好地满足轧钢需求的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所述加热炉各段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包括以下步骤:
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得到与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相对应的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根据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作为优选,还包括对加热炉炉膛压力进行优化控制的步骤。
作为优选,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使所述加热炉各段温度高、煤气流量低,同时,炉膛压力是微正压。
作为优选,所述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将所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按照优化前、设计和期望调整到两两分为一组,以组为单位,输入至FLUENT软件;
利用FLUENT软件进行加热炉内传热模拟计算,得出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
根据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得到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作为优选,
所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所述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加热炉设计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所述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所述加热炉各段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包括:
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用于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得到与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相对应的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模块,根据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作为优选,还包括压力优化控制模块,所述压力优化控制模块用于对加热炉炉膛压力数值进行优化控制。
作为优选,还包括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得到使所述加热炉各段温度高、煤气流量低,同时,炉膛压力是微正压的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按照优化前、设计和期望调整到两两分为一组,以组为单位,输入至FLUENT软件;
FLUENT软件,用于进行加热炉内传热模拟计算,得出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
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得到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作为优选,还包括
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加热炉设计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
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首先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然后根据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能够一次性地达到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钢坯加热炉温度的均匀性,改善钢坯加热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能够将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自动化,应用该分配装置能够一次性地达到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效果,使钢坯加热质量更好地满足轧钢需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各步骤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各模块之间的信号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或者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在应用前后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折线图,其中,空心小方块表示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分配折线图,空心小三角表示优化后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分配折线图;实心小三角表示优化后加热炉各段理论热负荷分配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深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加热炉各段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步骤2:根据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得到与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相对应的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步骤3:根据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实施例
以首钢迁钢公司1580mm热轧生产线3号加热炉为例,第一步:首先选定三种不同的热负荷分配方案,分别优化前、设计、优化后。
见表1所示。
表1优化前后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表(%)
根据热负荷公式:燃料量B=热负荷q·发热值Q。得出煤气流量数值并列表。
见表2所示。
表2优化前后加热炉各段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计算结果
(热值Q=2700kJ/Nm3)单位:(Nm3/h)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首先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然后根据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能够一次性地达到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钢坯加热炉温度的均匀性,改善钢坯加热质量。
见表3所示。
表3加热炉各段热负荷优化前后效果对比数据
产量(t/h) 燃料消耗(Nm3/t) 单位能耗(GJ/t)
优化前 269 110.93 1.25
优化后 251 102.41 1.16
其中,还包括对加热炉炉膛压力进行优化控制的步骤,从而保证加热炉炉膛内的压力。
其中,为了使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的达到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效果,使钢坯加热质量更好地满足轧钢需求的目的,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使加热炉各段温度高、煤气流量低,同时炉膛压力是微正压。
其中,作为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采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步骤12: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按照优化前、设计和期望调整到两两分为一组,以组为单位,输入至FLUENT软件;
步骤13:利用FLUENT软件进行加热炉内传热模拟计算,得出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
步骤14:根据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其中,作为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和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的具体实现方式:
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加热炉设计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参见附图2,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加热炉各段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包括:
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用于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得到与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相对应的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模块,根据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能够将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自动化,应用该分配装置能够一次性地达到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效果,使钢坯加热质量更好地满足轧钢需求的目的。
其中,还包括压力优化控制模块,压力优化控制模块用于对加热炉炉膛压力数值进行优化控制,从而保证加热炉炉膛内的压力为微正压。
其中,为了使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的达到降低加热炉煤气消耗,提高加热炉温度控制效果,使钢坯加热质量更好地满足轧钢需求的目的,还包括选择模块,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得到使加热炉各段温度高、煤气流量低,同时,炉膛压力是微正压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
其中,作为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输入模块,用于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按照优化前、设计和期望调整到两两分为一组,以组为单位,输入至FLUENT软件;
FLUENT软件,用于进行加热炉内传热模拟计算,得出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
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输出模块,用于根据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其中,为了得到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和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该分配装置还包括:
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加热炉设计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
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
参见附图3,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或者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进行优化后,测得的优化后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分配折线图与优化后加热炉各段理论热负荷分配折线图走向趋于一致,即使略有误差,仍在生产实践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能够说明,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或者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方法,所述加热炉各段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包括以下步骤:
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根据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得到与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相对应的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根据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将所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按照优化前、设计和期望调整到两两分为一组,以组为单位,输入至FLUENT软件;
利用FLUENT软件进行加热炉内传热模拟计算,得出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
根据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得到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加热炉炉膛压力进行控制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需要达到的标准是使所述加热炉各段温度高、煤气流量低,同时,炉膛压力是微正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所述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加热炉设计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所述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是根据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的。
5.一种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装置,所述加热炉各段依次包括预热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和均热段,包括:
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用于对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得到与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分配比例相对应的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模块,根据理论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分配加热炉各段的煤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优化模块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按照优化前、设计和期望调整到两两分为一组,以组为单位,输入至FLUENT软件;
FLUENT软件,用于进行加热炉内传热模拟计算,得出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
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组对应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图及其相应的数值,得到所述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的理论分配比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优化控制模块,所述压力优化控制模块用于对加热炉炉膛压力控制数值的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选择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得到使所述加热炉各段温度高、煤气流量低,同时,炉膛压力是微正压的优化后的加热炉各段热负荷理论分配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优化前加热炉各段实际煤气流量、优化前加热各段实际助燃空气流量;
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加热炉设计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加热炉各段设计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设计助燃空气流量;
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换算模块,用于根据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热负荷数值确定得到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煤气流量、加热炉各段期望调整到的助燃空气流量。
CN201410334194.9A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1009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4194.9A CN104100995B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4194.9A CN104100995B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0995A CN104100995A (zh) 2014-10-15
CN104100995B true CN104100995B (zh) 2016-07-06

Family

ID=5166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4194.9A Active CN104100995B (zh) 2014-07-14 2014-07-14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009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8469B (zh) * 2016-09-07 2017-12-05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板坯长度方向温度均匀性的加热炉控制方法
CN111811257B (zh) * 2020-06-16 2021-12-21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炉燃烧控制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37113A (ja) * 1993-05-28 1994-12-06 Toshiba Corp 加熱炉の制御装置
JP2004077007A (ja) * 2002-08-15 2004-03-11 Jfe Steel Kk 連続式加熱炉及びその操業方法
JP2008232501A (ja) * 2007-03-19 2008-10-02 Ngk Insulators Ltd 燃焼加熱炉の空燃比制御システム
CN101187531A (zh) * 2007-11-08 2008-05-28 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控制加热炉炉内气氛减少氧化烧损的方法
CN101561224B (zh) * 2009-05-15 2012-07-25 首钢总公司 一种控制大型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燃烧气氛的方法
CN201589540U (zh) * 2009-12-30 2010-09-22 首钢总公司 蓄热式加热炉炉压控制调节装置
CN103019097B (zh) * 2012-11-29 2015-03-25 北京和隆优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轧钢加热炉优化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00995A (zh) 2014-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6541B (zh) 一种优化控制大型步进梁式加热炉板坯加热制度的模型
CN102392119B (zh) 热镀锌连续退火炉的在线综合控制方法
CN101561224B (zh) 一种控制大型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燃烧气氛的方法
CN109248928B (zh) 一种热轧加热炉动态炉温控制方法
CN105018718B (zh) 一种基于热负荷分配的加热炉工艺炉温控制方法
CN103882221B (zh) 热轧加热炉模型中动态预测板坯最短在炉时间的方法
CN106906352B (zh) 一种轧钢加热炉钢坯混装时的加热方法
CN102997670B (zh) 一种烧结点火炉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0493750C (zh) 一种保证热轧精轧带钢全长温度均匀的方法
CN101598934A (zh) 一种烧结终点的间接控制方法
CN107201440A (zh) 一种加热炉炉温制度设定方法与系统
CN104100995B (zh) 一种加热炉热负荷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3388071A (zh) 一种热轧加热炉及其局部强化加热控制方法
CN103305683B (zh) 一种低功率下连续退火炉烧嘴燃烧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2692124A (zh) 一种提高套筒窑温度均匀性的自动控制方法
CN101831536A (zh) 一种等温退火节能炉及其等温退火方法
CN106370021A (zh) 一种推钢蓄热式加热炉空燃比的控制方法
CN103225818B (zh) 一种电站燃煤w火焰锅炉的二次风箱结构
CN107831656A (zh) 一种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节能优化技术
WO2019042155A1 (zh) 基于等离子体加热的高炉热风系统温度调控方法与设备
CN201023120Y (zh) 细长杆管端部镦锻前中频两级加热装置
CN103146906A (zh) 一种步进梁式加热炉二级控制模型参数调控方法
CN104805277A (zh) 一种脉冲式板坯加热炉用温度控制方法
CN203999686U (zh) 一种能耗优化的等温正火炉
CN103525959A (zh) 控制高炉风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No. 68, No.

Patentee after: Shouga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No. 68, No.

Patentee before: Capital Iron & Steel General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