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3178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3178A
CN104093178A CN201310110445.0A CN201310110445A CN104093178A CN 104093178 A CN104093178 A CN 104093178A CN 201310110445 A CN201310110445 A CN 201310110445A CN 104093178 A CN104093178 A CN 104093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pattern
radio
voice
communicatio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04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文英
刘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044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31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3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3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本申请中的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在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将第一通信模式切换为第二通信模式,从而可以利用语音通信过程中的间隙进行数据通信,这样,就无需使用两条通信通路分别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本发明可以使用一条通信通路实现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电路设计简单。由于仅需要一个天线,因此对天线的隔离度没有要求,容易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移动终端数据流量的需求增高,3GPP制订了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标准,以提高移动终端通信的数据流量。由于LTE仅支持数据业务,因此要在移动终端中支持LET数据业务与语音业务同时工作,就需要设置两套射频电路,以及至少两套天线。即对于语音业务,设置一套射频收发器、射频前端和天线与基带处理器相连,而对于数据业务,则设置另一套射频收发器、射频前端和天线与基带处理器相连。
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中发现,由于现有技术需要为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这两种通信模式分别设置两套电路,因此电路设计复杂,对天线的隔离度要求高,实现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两种通信模式设置两套电路,导致电路设计复杂,实现难度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终端中,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及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优选的,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式;
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2G/3G语音模式,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为:长期演进数据模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包括:基带处理器、语音活动检测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射频收发器、所述射频前端、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依次连接,
所述语音活动检测器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产生,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基带处理器;
所述基带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射频收发器和所述射频前端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处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0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1时隙到第7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一种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及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式;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2G/3G语音模式,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为:长期演进数据模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包括:基带处理器、语音活动检测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射频收发器、所述射频前端、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均位于所述基带处理器中,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位于所述基带处理器中,
所述语音活动检测器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产生,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基带处理器;
所述基带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射频收发器和所述射频前端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处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0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1时隙到第7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中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在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将第一通信模式切换为第二通信模式,从而可以利用语音通信过程中的间隙进行数据通信,这样,就无需使用两条通信通路分别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本发明可以使用一条通信通路实现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电路设计简单。由于仅需要一个天线,因此对天线的隔离度没有要求,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中第一射频电路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中第一射频电路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终端中,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及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00、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可以为:2G/3G语音模式,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可以为:长期演进LET数据模式。
2G(the second generation celluar communication system,第二代蜂窝通信系统),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移动终端通信技术规格。2G技术基本可被切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形式的一种。
3G(the third generation celluar communication system,第三代蜂窝通信系统),相对GSM、TDMA等2G,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语音活动检测器VAD(Voice Activity Detector)来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在语音通话过程中,通话双方并不是时刻在进行语音交流。一般情况下,用户平均说话时间约占总通话时间的40%,如通话双方的平均说话时间叠加,则为80%,因此,在通话双方未进行语音交流时,就可以不再传输语音信号,而改为进行数据通信,如LET数据的传输。
由于用户的说话时间并不固定,因此完整的数据可能需要分多次进行发送和接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非连续发射技术和非连续接收技术来实现数据通信。
下面对非连续发射技术(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进行说明:
通话是双向的,对于移动终端用户来说,平均的说话时间约在40%以下。DTX就是在通话的时候采用13Kbit/s的语音编码,而在通话的间隙传输500bit/s的低速编码(舒适噪声)。DTX带来的好处是:一是可降低移动终端功耗,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二是可减小系统内的干扰,提高频率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
下面对非连续接收技术(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进行说明:
DRX指的是不连续接收寻呼消息,因为解码寻呼信道过程中,信道的消息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因而DRX也是移动终端节省电量的重要方法。
S200、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第一通信通路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语音活动检测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射频电路中传输的数据,需要通过第一天线单元进行发送或接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中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在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将第一通信模式切换为第二通信模式,从而可以利用语音通信过程中的间隙进行数据通信,这样,就无需使用两条通信通路分别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本发明可以使用一条通信通路实现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电路设计简单。由于仅需要一个天线,因此对天线的隔离度没有要求,容易实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0、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式;
S400、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步骤S300、S400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两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可以有多种,如首先执行步骤S100、S200,然后执行步骤S300、S400;也可以首先执行步骤S300、S400,然后执行步骤S100、S200。
图2所示实施例不仅可以在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进行数据通信,还可以在检测到语音信号时切换通信模式以进行语音通信。一般来说,语音通信相比数据通信更加重要,因此图2所示实施例可以确保数据通信过程不对语音通信过程产生干扰。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中,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001、语音活动检测器002、射频收发器003和射频前端004,所述基带处理器001、所述射频收发器003、所述射频前端004、所述第一天线单元005依次连接,
所述语音活动检测器002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产生,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基带处理器001;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话过程中,对发射通路来说,麦克风拾取用户的声音,然后通过基带处理器进行A/D转换,语音编码,并将编码后的语音信号转换为脉冲编码调制PCM码流,然后再经过基带处理器进行处理形成发射同相正交IQ信号;对接收通路来说,基带处理器对接收的IQ信号进行语音解码和D/A转化后,将语音信号发送给听筒或扬声器。
因此,语音活动检测器002可以对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中的PCM码流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PCM码流数据,则证明存在语音通信,否则就不存在语音通信。
所述基带处理器001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射频收发器003和所述射频前端004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处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其中,基带处理器001可以完成通信协议以及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包括语音的编解码,数据通信的编解码等等。射频收发器003可以完成基带信号到射频信号的调制解调功能,射频收发器包含很多不同工作频段的射频通路,本发明中这些通路至少包括数据通信工作模式、语音通信工作模式。其中,数据通信工作模式可以为LTE射频收发工作模式;语音通信工作模式可以为2G/3G射频收发工作模式。
射频前端004可以将不同频段以及射频通路的接收与发射复用到第一天线单元005,第一天线单元005将移动终端发射的射频功率辐射到空间。第一天线单元005也可以拾取基站辐射到空间的信号,通过射频前端004传送到射频收发器003。其中,本发明中射频前端004的射频通路至少包括数据通信工作模式、语音通信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基带处理器001的指令进行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图3所示电路结构图在实际应用中每条射频通路均包括两条通路: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说明:
发射通路:基带处理器001元完成通信协议并将通信要发射的信号进行基带调制发送给射频收发器003。射频收发器003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调制,将基带信号搬移到射频频段。射频前端004将射频功率信号发送到第一天线单元005。第一天线单元005将射频发射信号辐射到空间。其他通信设备(如基站)从空间拾取移动终端信号。
接收通路:第一天线单元005从空间拾取基站辐射到空间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前端004传送到射频收发器003。射频收发器003将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解为基带信号(即射频信号从射频搬移到基带),并将解调好的基带信号发送给基带处理器001。基带处理器001解调基带信号,提取到基站给出的通信数据。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400可以包括:
S401、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0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1时隙到第7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子帧中包括0到7,共八个时隙,GSM进行语音通信时是时分系统,它仅仅占用1/8时隙(即第0时隙),剩余7/8时隙(即第1时隙到第7时隙)分配给其他用户。因此,本发明可以采用剩余的7/8时隙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看出,图4所示实施例可以在GSM的子帧中携带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因此可以同时实现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提高了子帧的利用率,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与本申请通信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通信终端的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包括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900及第一天线单元500,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述第一射频电路900包括:第一切换模块910和第一通信模块920,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910,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可以为:2G/3G语音模式,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可以为:长期演进数据模式。
2G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移动终端通信技术规格。2G技术基本可被切为两种,一种是基于TDMA所发展出来的以GSM为代表,另一种则是CDMA规格,复用形式的一种。
3G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GSM、TDMA等2G,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语音活动检测器VAD(Voice Activity Detector)来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在语音通话过程中,通话双方并不是时刻在进行语音交流。一般情况下,用户平均说话时间约占总通话时间的40%,如通话双方的平均说话时间叠加,则为80%,因此,在通话双方未进行语音交流时,就可以不再传输语音信号,而改为进行数据通信,如LET数据的传输。
由于用户的说话时间并不固定,因此完整的数据可能需要分多次进行发送和接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非连续发射技术和非连续接收技术来实现数据通信。
下面对非连续发射技术(DT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进行说明:
通话是双向的,对于移动终端用户来说,平均的说话时间约在40%以下。DTX就是在通话的时候采用13Kbit/s的语音编码,而在通话的间隙传输500bit/s的低速编码(舒适噪声)。DTX带来的好处是:一是可降低移动终端功耗,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二是可减小系统内的干扰,提高频率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
下面对非连续接收技术(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进行说明:
DRX指的是不连续接收寻呼消息,因为解码寻呼信道过程中,信道的消息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因而DRX也是移动终端节省电量的重要方法。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920,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第一通信通路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语音活动检测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射频电路中传输的数据,需要通过第一天线单元进行发送或接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中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在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将第一通信模式切换为第二通信模式,从而可以利用语音通信过程中的间隙进行数据通信,这样,就无需使用两条通信通路分别进行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本发明可以使用一条通信通路实现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电路设计简单。由于仅需要一个天线,因此对天线的隔离度没有要求,容易实现。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终端中,所述第一射频电路900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930和第二通信模块940,
所述第二切换模块930,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式;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940,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
其中,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可以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0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1时隙到第7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图6所示实施例不仅可以在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进行数据通信,还可以在检测到语音信号时切换通信模式以进行语音通信。一般来说,语音通信相比数据通信更加重要,因此图6所示实施例可以确保数据通信过程不对语音通信过程产生干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终端中,所述第一射频电路900包括:基带处理器001、语音活动检测器002、射频收发器003和射频前端004,所述基带处理器001、所述射频收发器003、所述射频前端004、所述第一天线单元005依次连接,
所述语音活动检测器002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产生,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基带处理器001;
可以理解的是,在通话过程中,对发射通路来说,麦克风拾取用户的声音,然后通过基带处理器进行A/D转换,语音编码,并将编码后的语音信号转换为脉冲编码调制PCM码流,然后再经过基带处理器进行处理形成发射同相正交IQ信号;对接收通路来说,基带处理器对接收的IQ信号进行语音解码和D/A转化后,将语音信号发送给听筒或扬声器。
因此,语音活动检测器002可以对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中的PCM码流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PCM码流数据,则证明存在语音通信,否则就不存在语音通信。
所述基带处理器001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射频收发器003和所述射频前端004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处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其中,基带处理器001可以完成通信协议以及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包括语音的编解码,数据通信的编解码等等。射频收发器003可以完成基带信号到射频信号的调制解调功能,射频收发器包含很多工作模式,本发明中至少包括数据通信工作模式、语音通信工作模式。其中,数据通信工作模式可以为LTE射频收发工作模式;语音通信工作模式可以为2G/3G射频收发工作模式。
射频前端004可以将不同频段以及射频通路的接收与发射复用到第一天线单元005,第一天线单元005将移动终端发射的射频功率辐射到空间。第一天线单元005也可以拾取基站辐射到空间的信号,通过射频前端004传送到射频收发器003。其中,本发明中射频前端004至少包括数据通信工作模式、语音通信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基带处理器001的指令进行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图7所示电路结构图在实际应用中包括两条通路:发射通路和接收通路。下面分别对它们进行说明:
发射通路:基带处理器001元完成通信协议并将通信要发射的信号进行基带调制发送给射频收发器003。射频收发器003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调制,将基带信号搬移到射频频段。射频前端004将射频功率信号发送到第一天线单元005。第一天线单元005将射频发射信号辐射到空间。其他通信设备(如基站)从空间拾取移动终端信号。
接收通路:第一天线单元005从空间拾取基站辐射到空间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前端004传送到射频收发器003。射频收发器003将射频信号进行解调解为基带信号(即射频信号从射频搬移到基带),并将解调好的基带信号发送给基带处理器001。基带处理器001解调基带信号,提取到基站给出的通信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通信终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及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式;
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2G/3G语音模式,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为:长期演进数据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包括:基带处理器、语音活动检测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射频收发器、所述射频前端、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依次连接,
所述语音活动检测器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产生,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基带处理器;
所述基带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射频收发器和所述射频前端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处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所述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0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1时隙到第7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6.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终端包括第一通信通路,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及第一天线单元,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具有实现语音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式和实现数据通信的第二通信模式,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未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电路还包括:第二切换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检测到语音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通信通路切换到所述第一通信模式;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2G/3G语音模式,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为:长期演进数据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包括:基带处理器、语音活动检测器、射频收发器和射频前端,所述基带处理器、所述射频收发器、所述射频前端、所述第一天线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切换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均位于所述基带处理器中,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位于所述基带处理器中,
所述语音活动检测器检测是否有语音信号产生,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基带处理器;
所述基带处理器根据所述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射频收发器和所述射频前端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处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或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0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语音通信,在所述全球移动通信模式下的第1时隙到第7时隙,使用所述第一通信通路进行数据通信。
CN201310110445.0A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40931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0445.0A CN104093178A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0445.0A CN104093178A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3178A true CN104093178A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4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0445.0A Pending CN104093178A (zh) 2013-04-01 2013-04-01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317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1909Y (zh) * 1998-11-24 1999-12-0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移动目标卫星定位系统中的语音数据通信自动控制器
WO2004012426A1 (en) * 2002-07-26 2004-02-05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akerphone op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976501A (zh) * 2005-10-20 2007-06-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EP1815461A2 (en) * 2004-11-03 2007-08-08 Acoustic Technologies, Inc. Noise reduction and comfort noise gain control using bark band weiner filter and linear atte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1909Y (zh) * 1998-11-24 1999-12-0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移动目标卫星定位系统中的语音数据通信自动控制器
WO2004012426A1 (en) * 2002-07-26 2004-02-05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akerphone op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EP1815461A2 (en) * 2004-11-03 2007-08-08 Acoustic Technologies, Inc. Noise reduction and comfort noise gain control using bark band weiner filter and linear attenuation
CN1976501A (zh) * 2005-10-20 2007-06-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31120B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689911B (zh) 用于在对等(p2p)网络中选择并广播接收机波束成形向量的技术
CN101491012B (zh) 用于为具有多个无线通信设备的平台提供空闲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179235A1 (en)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4065469A (zh) 将使用哪一训练序列码集来用于通信链路以信号发送到移动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259665A1 (zh) 一种天线的切换电路和电子设备
KR20160120333A (ko) 다중모드 무선 단말기
CN108282291A (zh) 一种dci传输方法、ue和网络侧设备
CN102907143A (zh) 降低用于监视邻基站的空闲模式功耗
US20090186607A1 (en) Multi-standby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conference call using the same
EP2962507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for one radio module to listen to paging signals without break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of the other radio module operating in the connected mode
EP1964317B1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rrangement
WO2008071600A1 (en) Idle mode power saving for wireless terminals having multiple receiv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25438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a spectrally efficient multicast group call
WO2021207959A1 (zh) 重复传输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2004979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417332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8218465B1 (en) Selective demodulation of downlink traffic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09317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547181B (zh) 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653832B (zh) 快速话务通道重连接的系统与方法
US9386493B2 (en) Physical-layer-based handover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JP2009268093A (ja) マルチアンテナ装置、移動端末およびマルチアンテナ通信システム
CN11408001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828258A (zh)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