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3121A - 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93121A CN104093121A CN201410344878.7A CN201410344878A CN104093121A CN 104093121 A CN104093121 A CN 104093121A CN 201410344878 A CN201410344878 A CN 201410344878A CN 104093121 A CN104093121 A CN 104093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criber equipment
- user
- described subscriber
- orientation
- resp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相对于用户身体的方位的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已有许多探测用户设备相对于用户身体的方位的方案,比如,探测耳机是佩戴在左耳还是右耳,探测手持是被握持在左手还是右手,这些方案大多是利用设置在用户设备上的各类传感器,比如电容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用户设备相对于用户身体的方位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包括:
属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
相对方位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以上多个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并至少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相对于用户身体的方位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A、图2B分别为本申请中用户设备和第一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CSI的一种时域示意图和一种频域示意图;
图2C、图2D分别为本申请中用户设备和第二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CSI的一种时域示意图和一种频域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B~4D分别为图4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110、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
举例来说,本申请提供的相对方位确定装置作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执行110~120。具体地,所述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可以以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用户设备、任一所述参考设备或一其它设备中,或者,所述相对方位确定装置本身就是所述用户设备或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之一。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是指与无线通信距离有关的属性,相应地,该属性能够反映无线通信距离的远近。具体地,所述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分别能够反映所述用户设备到对应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
120、至少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可选地,各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和/或,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或下侧。
具体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和/或,通过测量得到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举例来说,作为参考设备的一手持设备或可穿戴设备可以测量自身是被握持或穿戴在用户身体的左肢还是右肢,当自身是被握持或穿戴在用户身体的左肢,可以认为自身通常是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当自身是被握持或穿戴在用户身体的右肢,可以认为自身通常是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
相应地,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和/或,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或下侧。
本实施例通过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并至少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相对于用户身体的方位的方案。
下面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有多种类别。可选地,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在一定发射强度下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简称RSSI)、往返延迟(Round Trip Delay,简称RTD)、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CSI)。
其中,在一定发射强度下的RSSI标识了任一参考设备以一定的发射强度发射一无线信号,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该无线信号时该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所述用户设备以一定的发射强度发射一无线信号,任一参考设备接收到该无线信号时该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由于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其信号强度会有所衰减,而衰减程度与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即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有关。
其中,RTD是指无线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和任一参考设备之间来回传输的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有关。
其中,CSI是指所述用户设备和任一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属性,通常,CSI描述了无线信号在信道上的衰落程度,而此衰落程度与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有关。具体地,无线通信距离越长,多径现象越明显,而多径现象在频域表现为幅度-频率曲线的波动,在时域表现为冲击响应的数量和分布。假设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包括第一参考设备和第二参考设备,图2A、2B分别为本申请中用户设备和第一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CSI的一种时域示意图和一种频域示意图,图2C、2D分别为本申请中用户设备和第二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CSI的一种时域示意图和一种频域示意图。对比图2A和图2C可以看出,图2A中冲击响应较少且分布较稀疏,图2C中冲击响应较多且分布较密,由此可知,图2A对应的无线通信信道的多径现象相比于图2C更不明显,相应地,用户设备与第一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用户设备与第二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类似地,对比图2B和图2D可以看出,图2B中曲线波动较小,图2D中曲线波动较大,由此可知,图2B对应的无线通信信道的多径现象相比于图2D更不明显,相应地,用户设备与第一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用户设备与第二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
可选地,为了减小误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是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120中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有多种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其中,所述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是分别与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或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对应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相应地,通过比较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可以得到,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与所述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或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的关系,具体地,与所述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的大小,是否在所述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内。进一步地,结合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一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A和预设的第一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一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二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B和预设的第二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二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三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C和预设的第三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三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在所述第三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内,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四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D和预设的第四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四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不在所述第四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内,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四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
在上述任一可能的场景中,若所述用户设备与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则可以认为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与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方位通常是相符的,若所述用户设备与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可以认为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与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方位通常是相对的。举例来说,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又举例来说,一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一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下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与所述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和上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与所述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和上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有多种,在本实现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属性中至少包括一种相同类别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举例来说,用户设备到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RTD,相应地,所述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包括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对应的RTD或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对应的RTD范围。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至少两个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其中,上述至少两个所述参考设备至少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比如,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的一参考设备和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的又一参考设备,或者,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的一参考设备和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下侧的又一参考设备,或者,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和右侧的一参考设备和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下侧和左侧的又一参考设备。
具体地,通过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所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得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远近;进一步地,结合所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具体地,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与上述两个参考设备中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更近的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符。
举例来说,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所述第一参考设备和所述第二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一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二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从而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有多种,在本实现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中至少包括一种相同类别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举例来说,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包括第一参考设备和第二参考设备,用户设备到第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到第一参考设备的RTD,相应地,用户设备到第二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到第二参考设备的RTD。
本实施例中,120中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可以有多种用途。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
130、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具体地,以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为例,130至少有下述几种设置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用户设备为一只耳机;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声道模式;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声道模式。
通常,当一只耳机位于用户身体的左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耳机佩戴在该用户身体的左耳上,因此可以将该耳机设置为左声道模式,当一只耳机位于用户身体的右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耳机佩戴在该用户身体的右耳上,因此可以将该耳机设置为右声道模式。
其中,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声道模式或右声道模式均有多种方式。以所述相对方位确定装置设置在包括所述一只耳机的一耳机设备中为例,可以基于音频信号的默认输入/输出通道配置和通道切换电路来实现输入/输出通路的选择,从而设置不同的声道模式。以所述相对方位确定装置设置在音频输出/输入设备中为例,可以基于音频信号的默认输出/输入通道配置和通道切换电路来实现输出/输入通路的选择,从而设置不同的声道模式,或者,通过对音频信号的内容的互换来设置不同的声道模式。
在此场景中,可选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包括:一音频输入设备和/或一音频输出设备,所述音频输入设备和/或所述音频输出设备可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音频信号交互。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持设备;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通常,当一手持设备位于用户身体的左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手持设备握持在左手上,因此可以将该手持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当一手持设备位于用户身体的右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手持设备握持在右手上,因此可以将该手持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当然,也存在用户将一手持设备握持在右手上但将右手放置在身体左侧的情况,为了提高设置的准确性,考虑到上述情况通常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获取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并至少根据每次获取的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一种方位,再根据该多种方位中次数最多的一种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其中,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或右手握持模式的方式有多种。
可选地,所述手持设备有一用户界面;
所述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包括: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所述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包括: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其中,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或右手握持模式的方式有多种。具体地,可以将操作指令和/或界面显示设置为适合于相应手单手操作的模式。举例来说,在左手握持模式下,将常用图标显示在用户界面的左侧,在右手握持模式下,将常用图标显示在用户界面的右侧。又举例来说,在左手握持模式下,将滑动解锁操作设置为从左往右滑动,在右手握持模式下,将滑动解锁操作设置为从右往左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现方式中,若相对方位确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或者相对方位确定装置本身就是所述用户设备,则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可以直接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若相对方位确定装置独立于所述用户设备,则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可选地通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相应的指令来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图4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相对方位确定装置(以下简称装置)400包括:
属性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
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是指与无线通信距离有关的属性,相应地,该属性能够反映无线通信距离的远近。具体地,所述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分别能够反映所述用户设备到对应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
可选地,各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和/或,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或下侧。
具体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和/或,通过测量得到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举例来说,作为参考设备的一手持设备或可穿戴设备可以测量自身是被握持或穿戴在用户身体的左肢还是右肢,当自身是被握持或穿戴在用户身体的左肢,可以认为自身通常是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当自身是被握持或穿戴在用户身体的右肢,可以认为自身通常是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
相应地,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和/或,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或下侧。
本实施例的相对方位确定装置通过属性获取模块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相对方位确定模块至少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设备相对于用户身体的方位的方案。
下面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说明本实施例的装置4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有多种类别。可选地,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在一定发射强度下的RSSI、RTD、CSI。
其中,在一定发射强度下的RSSI标识了任一参考设备以一定的发射强度发射一无线信号,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该无线信号时该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或者,所述用户设备以一定的发射强度发射一无线信号,任一参考设备接收到该无线信号时该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由于无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其信号强度会有所衰减,而衰减程度与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即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有关。
其中,RTD是指无线信号在所述用户设备和任一参考设备之间来回传输的时间,与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有关。
其中,CSI是指所述用户设备和任一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属性,通常,CSI描述了无线信号在信道上的衰落程度,而此衰落程度与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有关。具体地,无线通信距离越长,多径现象越明显,而多径现象在频域表现为幅度-频率曲线的波动,在时域表现为冲击响应的数量和分布。假设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包括第一参考设备和第二参考设备,图2A、2B分别为本申请中用户设备和第一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CSI的一种时域示意图和一种频域示意图,图2C、2D分别为本申请中用户设备和第二参考设备之间无线通信信道的CSI的一种时域示意图和一种频域示意图。对比图2A和图2C可以看出,图2A中冲击响应较少且分布较稀疏,图2C中冲击响应较多且分布较密,由此可知,图2A对应的无线通信信道的多径现象相比于图2C更不明显,相应地,用户设备与第一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用户设备与第二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类似地,对比图2B和图2D可以看出,图2B中曲线波动较小,图2D中曲线波动较大,由此可知,图2B对应的无线通信信道的多径现象相比于图2D更不明显,相应地,用户设备与第一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用户设备与第二参考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
可选地,为了减小误差,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是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的有多种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其中,所述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是分别与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或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对应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相应地,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通过比较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可以得到,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与所述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或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的关系,具体地,与所述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的大小,是否在所述至少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内。进一步地,结合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一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A和预设的第一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一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二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B和预设的第二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二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三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C和预设的第三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三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在所述第三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内,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到一第四参考设备的一无线通信相关属性D和预设的第四参考属性得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四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不在所述第四参考属性对应的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内,则认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四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
在上述任一可能的场景中,若所述用户设备与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则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可以认为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与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方位通常是相符的,若所述用户设备与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可以认为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与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方位通常是相对的。举例来说,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则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又举例来说,一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一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下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同侧,与所述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和上侧,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与所述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异侧,则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和上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有多种,在本实现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属性中至少包括一种相同类别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举例来说,用户设备到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到该参考设备的RTD,相应地,所述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包括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对应的RTD或一参考无线通信距离范围对应的RTD范围。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至少两个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其中,上述至少两个所述参考设备至少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比如,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的一参考设备和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的又一参考设备,或者,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的一参考设备和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下侧的又一参考设备,或者,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上侧和右侧的一参考设备和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下侧和左侧的又一参考设备。
具体地,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通过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所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得知,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远近;进一步地,结合所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具体地,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与上述两个参考设备中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更近的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符。
举例来说,第一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第二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比较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所述第一参考设备和所述第二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知,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一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小于所述用户设备到所述第二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从而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可以有多种,在本实现方式中,可选地,所述用户设备分别到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中至少包括一种相同类别的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举例来说,两个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相对的参考设备包括第一参考设备和第二参考设备,用户设备到第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到第一参考设备的RTD,相应地,用户设备到第二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到第二参考设备的RTD。
本实施例中,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可以有多种用途。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B所示,装置400还包括:
模式设置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具体地,以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为例,模式设置模块43至少有下述几种设置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用户设备为一只耳机;如图4C所示,模式设置模块43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431,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声道模式;
第二设置单元432,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声道模式。
通常,当一只耳机位于用户身体的左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耳机佩戴在该用户身体的左耳上,因此第一设置单元431可以将该耳机设置为左声道模式,当一只耳机位于用户身体的右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耳机佩戴在该用户身体的右耳上,因此第二设置单元432可以将该耳机设置为右声道模式。
其中,第一设置单元431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声道模式、第二设置单元432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声道模式,均有多种方式。以装置400设置在包括所述一只耳机的一耳机设备中为例,第一设置单元431和所述第二设置单元432可以基于音频信号的默认输入/输出通道配置和通道切换电路来实现输入/输出通路的选择,从而设置相应的声道模式。以装置400设置在音频输出/输入设备中为例,第一设置单元431和所述第二设置单元432可以基于音频信号的默认输出/输入通道配置和通道切换电路来实现输出/输入通路的选择,从而设置相应的声道模式,或者,通过对音频信号的内容的互换来设置相应的声道模式。
在此场景中,可选地,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包括:一音频输入设备和/或一音频输出设备,所述音频输入设备和/或所述音频输出设备可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音频信号交互。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持设备;如图4D所示,模式设置模块43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433,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第四设置单元434,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通常,当一手持设备位于用户身体的左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手持设备握持在左手上,因此第三设置单元433可以将该手持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当一手持设备位于用户身体的右侧,可以认为用户将该手持设备握持在右手上,因此第四设置单元434可以将该手持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当然,也存在用户将一手持设备握持在右手上但将右手放置在身体左侧的情况,为了提高设置的准确性,考虑到上述情况通常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本实施例中的属性获取模块41可选地在一定时间内多次获取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相对方位确定模块42至少根据每次获取的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一种方位,模式设置模块43根据该多种方位中次数最多的一种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其中,第三设置单元433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第四设置单元434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均有多种方式。
可选地,所述手持设备有一用户界面;
第三设置单元433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第四设置单元434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其中,第三设置单元433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第四设置单元434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均有多种方式。具体地,第三设置单元433、第四设置单元434可以将操作指令和/或界面显示设置为适合于相应手单手操作的模式。举例来说,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第三设置单元433将常用图标显示在用户界面的左侧,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第四设置单元434将常用图标显示在用户界面的右侧。又举例来说,在左手握持模式下,第三设置单元433将滑动解锁操作设置为从左往右滑动,在右手握持模式下,第四设置单元434将滑动解锁操作设置为从右往左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现方式中,若装置400设置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或者装置400本身就是所述用户设备,则模式设置模块43可以直接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若装置400独立于所述用户设备,则模式设置模块43可选地通过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相应的指令来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相对方位确定装置500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5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52、存储器(memory)53、以及通信总线54。其中:
处理器51、通信接口52、以及存储器53通过通信总线5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52,用于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处理器51,用于执行程序532,具体可以执行上述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532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5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上述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53,用于存放程序532。存储器5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程序532具体可以用于使得相对方位确定装置500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程序532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原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
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一定发射强度下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往返延迟RTD、信道状态信息CS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一只耳机;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声道模式;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声道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持设备;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有一用户界面;
所述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包括: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所述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包括: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10.一种相对方位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属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一用户设备到至少一参考设备的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
相对方位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和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在一定发射强度下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往返延迟RTD、信道状态信息CSI。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方位确定模块:
根据所述至少一无线通信距离相关属性、预设的至少一参考属性、所述至少一参考设备相对于一用户身体的方位,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参考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所述参考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模式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设置所述用户设备的模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对于所述用户身体的方位包括: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或右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一只耳机;所述模式设置模块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声道模式;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声道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一手持设备;所述模式设置模块包括:
第三设置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第四设置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设备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设备有一用户界面;
第三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左侧,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左手握持模式;
第四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用户身体的右侧,将所述用户界面设置为右手握持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0~18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所述用户设备,或者,所述装置设置在所述用户设备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44878.7A CN104093121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44878.7A CN104093121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3121A true CN104093121A (zh) | 2014-10-08 |
CN104093121B CN104093121B (zh) | 2018-06-19 |
Family
ID=5164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44878.7A Active CN104093121B (zh) | 2014-07-18 | 2014-07-18 | 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9312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4623A (zh) * | 2016-06-29 | 2018-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单手使用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6049A (zh) * | 2011-04-22 | 2011-09-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会场终端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会场终端和视讯会议系统 |
US20120297019A1 (en) * | 2011-05-20 | 2012-11-22 | Tung-Sheng Ting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 hand-held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3379211A (zh) * | 2012-04-23 | 2013-10-3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手持模式的方法及无线手持设备 |
CN103402258A (zh) * | 2013-08-08 | 2013-11-20 | 北京建飞科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和方法 |
-
2014
- 2014-07-18 CN CN201410344878.7A patent/CN104093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6049A (zh) * | 2011-04-22 | 2011-09-14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会场终端音频信号处理方法及会场终端和视讯会议系统 |
US20120297019A1 (en) * | 2011-05-20 | 2012-11-22 | Tung-Sheng Ting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 hand-held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03379211A (zh) * | 2012-04-23 | 2013-10-30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切换手持模式的方法及无线手持设备 |
CN103402258A (zh) * | 2013-08-08 | 2013-11-20 | 北京建飞科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和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4623A (zh) * | 2016-06-29 | 2018-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单手使用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CN107544623B (zh) * | 2016-06-29 | 2021-03-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单手使用模式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93121B (zh) | 2018-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845092B2 (ja) | 通信機能を有する装置、送信器自動調整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70208394A1 (en) |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 |
EP3068185B1 (en) | Transmitting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3562049A1 (en) | Bea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figur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
US20200382979A1 (en) | Measurement method,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09617587B (zh) | 天线选择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3513769A (zh) | 按键功能的设置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KR20180029075A (ko) | 이중 너클 터치 스크린 제어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8964838A (zh) | 传输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3076917A (zh) | 一种显示界面流畅度的调整方法及终端 | |
CN104202696A (zh) | 声道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4967729A (zh) | 移动终端的信息响应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智能手环 | |
CN106557258A (zh) | 一种复制粘贴方法及终端 | |
CN108063840A (zh) | 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 |
EP3740005A1 (en) | Spatial relationship determin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 |
US9722666B2 (en) | Power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8955759A (zh) | 可穿戴式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4202805A (zh) | 通信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8646967A (zh) | 显示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6375031B (zh) | 射频通道的检测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363628A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200007483A1 (en) | Message Record Combination and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4093121A (zh) | 相对方位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5553524A (zh) | 一种获取fdd系统下行信道矩阵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929279B (zh) |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