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2554B -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2554B
CN104092554B CN201410371522.2A CN201410371522A CN104092554B CN 104092554 B CN104092554 B CN 104092554B CN 201410371522 A CN201410371522 A CN 201410371522A CN 104092554 B CN104092554 B CN 104092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ulticast
message
list item
multicasting vp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15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2554A (zh
Inventor
江玉八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715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2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2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2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2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2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当L3VPN骨干网中的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当第一PE设备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其中,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组播VPN的组播流,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普通组播流。本申请提高了组播VPN私网流量在公网中的转发可靠性。

Description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组播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组播在企业网中应用十分广泛,银行、网络教育、企业通信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它作为各种应用的解决方案。而RFC4364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VPN架构-MPLS BG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Border GatewayProtocol,多协议标签交换边界网关协议)/VPN,它可以让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为企业用户提供三层VPN服务,分离VPN之间的单播路由和数据转发。但是如何让这种VPN提供组播业务的隧道传输,组播VPN技术应运而生。
组播VPN是一项在VPN网络中实现组播传输的技术,最常见的是MD(MulticastDomain,组播域)技术。MD是由一些相互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组播业务的VRF(VirtualRouting and Forwarding,虚拟路由和转发)实例组成。同一MD中建立在PE(ProviderEdge,服务提供商边缘)设备之间的隧道称之为MT(Multicast Tunnel,组播隧道),它用于多个VRF实例之间的组播协议报文和组播业务报文的相互传输。
MD技术最大优点就是仅需要PE设备支持多VRF实例,而无需升级CE(CustomerEdge,用户边缘)设备和P(Provider,服务提供商)设备,且无需修改CE设备和P设备上原有的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配置,也就是说,该方案对于CE设备和P设备是透明的。
典型的组播VPN组网如图1所示,其中,站点Site1、Site3、Site5属于VPN A,如果VPN A的Site1上有一个组播源,要求在属同一VPN的Site3和Site5上能够接收该组播源发送的流量,这是基本的组播VPN功能。
目前基于MD方式的组播VPN工作原理如下:
MD在逻辑上表示某一特定VPN的私网组播数据在公网中的传播范围,在实际中则标识了网络中支持该VPN实例的所有PE设备。不同的VPN实例对应不同的MD。图2给出了公网实例PIM与VPN实例MD的对应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每个VPN实例平面的中央椭圆区域表示一个MD,该MD服务于某个特定的VPN,在该VPN中传输的所有私网组播数据都在此MD内传输。
Default-MDT(Default-Multicast Distribution Tree,默认组播分发树)是MD方案最基本的思想。它是一棵建立在同一VPN的所有PE设备之间的组播分发树,在配置完成后自动生成,在公网中将会一直存在,而不论公网或私网中有没有实际的组播业务。
同任何MDT一样,Default-MDT需要考虑源(Source)和组(Group)两个要素。Default-MDT的组地址是预先规划好,由管理员手工在每个VRF实例上进行配置,属于相同组播VPN的所有VRF实例上配置的组地址必须相同,而同一PE设备上属于不同的组播的VRF实例上配置的组地址必须不同。
当Default-MDT建立完成后,本地PE设备将私网组播报文封装成公网组播报文通过MTI(Multicast Tunnel Interface,组播隧道接口)发出,在MD内部,私网数据通过Default-MDT传输到远端PE设备,而远端PE设备则从MTI接收数据,并将其解封装成私网数据发给对应的VPN,完成一次组播数据的传递。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MDT建立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组播VPN私网流量在公网中的转发可靠性。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MDT建立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L3VPN骨干网中的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当第一PE设备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
其中,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组播VPN的组播流,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普通组播流。
一种MDT建立装置,位于L3VPN骨干网中的第一PE设备上,该装置包括:
组播表项建立模块:当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中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当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中的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组播VPN的组播流,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普通组播流;
组播VPN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存储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存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
可见,本申请中,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当PE设备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PE设备根据组播VPN公网转发表转发来自组播VPN的组播流,这样,针对组播VPN和普通组播的公网转发表项被分别维护,从而保证了来自组播VPN的流量只会被转发给组播VPN用户;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针对组播VPN发出的PIM加入或注册消息中添加组播VPN标志或者为用于建立私网邻居的PIM Hello消息封装公网隧道头,保证了针对组播VPN生成的公网转发表项只会被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从而提高了组播VPN私网流量在公网中的转发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的组播VPN组网图;
图2为公网实例PIM与VPN实例MD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MDT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PLS L3VPN骨干网采用PIM SSM时,MDT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5为PIM Join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PLS L3VPN骨干网采用PIM DM时,MDT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PLS L3VPN骨干网采用PIM SM时,MDT建立方法流程图;
图8为PIM注册消息的格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DT建立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基于MD技术的组播VPN实现中,一个MD唯一对应一个Default-Group,并利用公网资源创建唯一一棵Default-MDT进行数据转发。当Default-MDT建立完成后,在该VPN中,无论从哪个PE设备进入公网,所有的私网组播报文都被封装成公网组播数据报文经由此Default-MDT转发,远端PE设备收到报文后通过解封装将其还原成私网报文,发送给对应的VPN。
如图1所示,Default-MDT建立完成后,此时无论是从PE设备还是P设备收到一个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组加入或PIM加入报文,而此报文中的组地址恰好和当前设备上的Default-Group相同(无论是从蓄意和无意的角度来说,组播地址个数有限,当组播VPN组网中设备很多且有多个VPN实例时,地址相同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此时根据组播协议的实现,组播表项会扩展出接口或添加出接口,收到报文的接口会扩展到Default-MDT中,形成私网数据被不属于该VPN的公网接收者接收。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MDT建立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当L3VPN骨干网中的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第一PE设备转发组播VPN的组播流。
步骤302:当第一PE设备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其中,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第一PE设备转发普通组播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MPLS L3VPN骨干网中的PE设备、P设备上分别维护两张组播转发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和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维护针对组播VPN的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维护针对普通组播(即非组播VPN)的组播公网转发表项。
组播VPN信息包括:source(组播源地址)和group(组播组地址)。本实施例中,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为default-group,或者data-group。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组播VPN公网转发表项放入了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现有技术只有一张组播公网转发表,而本申请实施例中有两张: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和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以下以MPLS L3VPN骨干网为例,分别针对MPLS L3VPN骨干网采用PIM SSM(Source-Specific Multicast,源指定组播)、PIM DM(Dense Mode,密集模式)、PIM SM(Sparse Mode,稀疏模式)三种情况时,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MPLS L3VPN骨干网采用PIM SSM时,MDT建立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00:MPLS L3VPN骨干网中的PE设备、P设备上分别维护两张组播转发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和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以下以组播VPN为组播vpn 1,支持组播vpn 1的任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为例,说明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MDT的建立过程以及通过default-MDT进行组播转发的过程:
步骤401:第一PE设备与其它PE设备建立BGP连接,连接建立,第一PE设备向其它PE设备发送BGP消息,该消息携带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
同时,配置了组播vpn 1的其它PE设备也会执行步骤401。
步骤402:第一PE设备接收到MPLS L3VPN骨干网中任一其它PE设备,设为第二PE设备发来的BGP消息,该消息携带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第一PE设备在MPLSL3VPN骨干网上发送PIM Join消息以加入组播vpn1对应的Default-MDT,并创建第一MT接口(对应组播vpn1的MT接口),其中,PIM Join消息中携带的S、G分别为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source、default-group,且PIM Join消息的Reserved(保留)字段的值为非零值;同时,第一PE设备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二PE设备发来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source、default-group,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第二PE设备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PE设备启动后,就会与MPLS L3VPN网络中的其它PE设备建立公网PIM邻居。
对于任一组播VPN,在MPLS L3VPN网络中支持该VPN的各PE设备上配置该组播VPN信息,包括:source和default-group。
组播VPN与MD一一对应。不同PE设备上针对同一组播VPN的default-group相同;对于每个PE设备,该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中的source为该PE设备用于与其它PE设备建立MDT连接的接口的IP地址。
例如:PE1、PE2设备都支持vpn 1,
在PE1设备上针对组播vpn 1的配置如下:
Source:1.1.1.1,default-group:232.0.0.1
在PE2设备上针对组播vpn 1的配置如下:
Source:3.3.3.3,default-group:232.0.0.1
其中,1.1.1.1为PE1设备用于与其它PE设备建立MDT连接的接口IP地址,3.3.3.3为PE2设备用于与其它PE设备建立MDT连接的接口IP地址。
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source。
图5为PIM Join消息的格式示意图,现有的PIM join消息的Reserved字段取值为0,本实施例中,当针对组播VPN发出PIM join消息时,将消息的Reserved字段置为非零值,以表示该消息是针对组播VPN的。
此后,PIM Join消息会通过MPLS L3VPN骨干网转发给所有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PE设备。
同时,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其它PE设备也会执行步骤402。
步骤403:第一PE设备接收任一其它PE设备,设为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 join消息,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的source、default-group,建立(S,G)表项,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PIM Join消息的入接口,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将该(S,G)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对于第一、二PE设备之间的P设备,当该P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PE设备的PIM join消息时,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的source、default-group,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第一PE设备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PIM Join消息的入接口,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同时,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其它PE设备也会执行步骤403。
通过上述步骤401~403,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所有PE、P设备上都建立了相应的(S,G)表项,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MDT建立。
步骤404:第一PE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本站点vpn 1内的第一CE设备的组播报文,设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二PE设备所在站点vpn 1内的第二CE设备点播的组播组私网地址,根据该报文生成组播VPN私网转发表项,表项的源地址为组播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入接口为组播报文的入接口(即第一PE设备上连接第一CE设备的私网接口),出接口为组播vpn 1对应的第一MT接口;第一PE设备对该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其中,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一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group,将该报文从MPLS 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由于组播报文的隧道头的目的地址为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group,因此该报文会沿着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MDT转发给所有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PE设备。
步骤405:第二PE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发现该报文封装了隧道头,则根据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报文的入接口在自身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表项,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一MT接口(对应组播vpn1的MT接口),然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组播报文,根据原始组播报文的源、目的地址、第一MT接口查找组播VPN私网转发表,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二PE设备上连接第二CE设备的私网接口,将报文从该出接口转发给第二CE设备。
只有来自VPN的报文才会封装隧道头,因此,第二PE设备发现报文封装了隧道头,就在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而不是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出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针对普通组播(即非组播VPN)而发起的PIM消息流程并不作任何改动,只是,PE设备和P设备在接收到PIM join消息时,若发现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的值为零,则将根据该消息建立的(S,G)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同时,PE设备和P设备在MPLS L3VPN所在的骨干网中转发普通组播(即非组播VPN)报文时,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S,G)表项进行转发。
当对default-MDT进行剪枝处理时,具体过程如下:
a、第一PE设备发出PIM pruned(剪枝)消息,其中,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且携带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对应的source、default-group,将该报文从MPLS 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PIM pruned消息会沿着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MDT转发给所有配置了组播vpn1信息的PE设备。
b、任一PE设备,设为第二PE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发现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根据消息中携带的source、default-group和消息的入接口在自身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表项,将该消息的入接口从该表项的出接口列表中删除。
同样,P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发现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根据消息中携带的source、default-group和消息的入接口在自身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表项,将该消息的入接口从该表项的出接口列表中删除。
图6为MPLS L3VPN骨干网采用PIM DM时,MDT建立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600:MPLS L3VPN骨干网中的PE设备、P设备上分别维护两张组播转发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和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以下以组播VPN为组播vpn 1,组播vpn 1的MT接口为第一MT接口,支持组播vpn 1的任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为例,说明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MDT的建立过程以及通过default-MDT进行组播转发的过程:
步骤601:第一PE设备构造用于在MT接口之间建立私网PIM邻居的PIM Hello消息,为该消息封装隧道头,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一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vpn 1信息中的default-group,将该隧道报文从MPLS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同时,第一PE设备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自身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source、default-group,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PE设备上的所有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此后,隧道报文会通过MPLS L3VPN骨干网转发给所有配置了组播vpn1信息的PE设备。
同时,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其它PE设备也会执行步骤601。
对于任一组播VPN,在MPLS L3VPN网络中支持该VPN的各PE设备上配置该组播VPN信息,包括:source和default-group,各PE设备生成针对该组播VPN的MT接口。
步骤602:第一PE设备接收到MPLS L3VPN骨干网中的任一其它PE设备,设为第二PE设备发来的隧道报文,发现该报文进行了隧道封装且隧道头的目的地址为自身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default-group,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S、G分别为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即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source、default-group,表项的入接口为隧道报文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对于第一、二PE设备之间的P设备,当该P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PE设备的隧道报文时,发现该报文进行了隧道封装且隧道头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根据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该隧道报文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该P设备上的所有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同时,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其它PE设备也会执行步骤602。
通过上述步骤601~602,配置了组播vpn l信息的所有PE设备上都建立了相应的(S,G)表项,default-MDT建立。
步骤603:第一PE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本站点的vpn 1内的第一CE设备的组播报文,设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二PE设备所在站点的vpn 1内的第二CE设备点播的组播组私网地址,根据该报文生成组播VPN私网转发表项,表项的源地址为组播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入接口为组播报文的入接口(即第一PE设备上连接第一CE设备的私网接口),出接口为组播vpn 1对应的第一MT接口;第一PE设备对该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其中,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一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vpn1对应的default-group,将该报文从MPLS 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由于组播报文的隧道头的目的地址为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group,因此该报文会沿着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MDT转发给所有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PE设备。
步骤604:第二PE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发现该报文封装了隧道头,则根据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报文的入接口在自身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表项,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一MT接口,然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组播报文,根据原始组播报文的源、目的地址、第一MT接口查找组播VPN私网转发表,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二PE设备上连接第二CE设备的私网接口,将报文从该出接口转发给第二CE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针对普通组播(即非组播VPN)而发起的PIM消息流程并不作任何改动,只是,PE设备和P设备在接收到PIM join消息时,若发现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的值为零,则将根据该消息建立的(S,G)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同时,PE设备和P设备在MPLS L3VPN所在的骨干网中转发普通组播(即非组播VPN)报文时,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S,G)表项进行转发。
图7为MPLS L3VPN骨干网采用PIM SM时,MDT建立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700:MPLS L3VPN骨干网中的PE设备、P设备上分别维护两张组播转发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和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以下以组播VPN为组播vpn 1,组播vpn 1的MT接口为第一MT接口,支持组播vpn 1的任一PE设备:第一PE设备为例,说明组播vpn 1对应的default-MDT的建立过程以及通过default-MDT进行组播转发的过程:
步骤701:第一PE设备向RP(Rendezvous Point,汇集点)发起PIM Join消息,消息中携带的G为自身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default-group,且消息的Reserved字段的值为非零值;同时,第一PE设备生成(*,G)表项,表项的G为自身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default-group,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PR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同时,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其它PE设备也会执行步骤701。
对于任一组播VPN,在MPLS L3VPN网络中支持该VPN的各PE设备上配置该组播VPN信息,包括:source和default-group,各PE设备生成针对该组播VPN的MT接口。
步骤702:RP接收到第一PE设备发来的PIM join消息,则根据消息中的G(即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default-group),建立(*,G)表项,其中,表项的出接口为PIM Join消息的入接口,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对于第一PE设备与RP之间的P设备,当该P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一PE设备的PIM join消息时,则根据消息中的G,建立(*,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RP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PIM join消息的入接口,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步骤703:作为源DR的第二PE设备(当作为源DR时)向RP发起PIM注册消息,该PIM注册消息中携带的组播数据(multicast data packet)为封装了隧道头的PIM Hello消息,该注册消息中携带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且该注册消息的Reserved字段的值为非零值,其中,PIM Hello消息封装的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二PE设备的第一MT接口(即组播vpn 1对应的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vpn 1信息中的default-group;同时,第二PE设备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组播vpn 1信息中的source、default-group,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指向RP的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图8为PIM注册消息的格式示意图,现有的PIM注册消息的Reserved字段取值为0,本实施例中,当针对组播VPN发出PIM注册消息时,要将消息的Reserved字段置为非零值,以表示该消息是针对组播VPN的。
步骤704:RP接收到源DR,即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注册消息,根据该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数据中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PIM注册消息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本RP的第一MT接口(即组播vpn 1对应的MT接口),发现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对于第二PE设备与RP之间的P设备,当该P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PE设备的PIM注册报文时,根据该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数据中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PIM注册消息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指向PR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该消息的Reserved字段为非零值,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通过上述步骤701~704,配置了组播vpn 1信息的所有PE设备上都建立了相应的(*,G)表项和(S,G)表项,default-MDT建立。
步骤705:第一PE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本站点的vpn 1内的第一CE设备的组播报文,设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二PE设备所在站点的vpn 1内的第二CE设备点播的组播组私网地址,根据该报文生成组播VPN私网转发表项,表项的源地址为组播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入接口为组播报文的入接口(即第一PE设备上连接第一CE设备的私网接口),出接口为组播vpn 1对应的第一MT接口;第一PE设备对该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其中,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一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vpn1对应的default-group,将该报文从MPLS 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步骤706:第二PE设备接收到该报文,发现该报文封装了隧道头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vpn 1信息中的default-group,则根据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报文的入接口在自身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表项,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一MT接口,然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组播报文,根据原始组播报文的源、目的地址、第一MT接口查找私网组播转发表,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二PE设备上连接第二CE设备的私网接口,将报文从该出接口转发给第二CE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组播组都是以default-group为例,在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同样适用于data-group。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PE设备接收到普通组播加入消息,例如:IGMP组加入消息或PIM Join消息(消息中未设置组播VPN标志,即Reserved字段为零),根据该消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当PE设备接收到来自MPLS L3VPN骨干网的报文,发现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且报文未进行隧道封装,则根据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转发该报文。
本申请以上例子的有益效果如下:
以上例子中,PE、P设备上维护两张组播转发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和组播VPN公网转发表,这样,针对组播VPN和普通组播的公网转发表项被分别维护,从而保证了来自组播VPN的流量只会被转发给组播VPN用户;同时,在针对组播VPN发出的PIM加入或注册消息中添加组播VPN标志或者为用于建立私网邻居的PIM Hello消息封装公网隧道头,保证了针对组播VPN生成的公网转发表项只会被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本申请节省了接口带宽,也保证了组播流的安全、可靠性。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MDT建立装置的组成示意图,该装置位于L3VPN骨干网中的第一PE设备上,该装置主要包括:组播表项建立模块、组播VPN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和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其中:
组播表项建立模块:当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中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当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中的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组播VPN的组播流,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普通组播流。
组播VPN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存储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存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
其中,当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SM模式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在L3VPN骨干网上发送PIM加入消息,并创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第一组播隧道MT接口,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其中,PIM加入消息中携带的组播源地址S、组播组地址G分别为第二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源地址、组播组地址,且PIM加入消息中携带组播VPN标志;
同时,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第二PE设备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其中,当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SM模式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加入消息,则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建立(S,G)表项,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PIM加入消息的入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S,G)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地址。
其中,当第一PE设备采用PIM DM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针对第一PE设备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构造用于在MT接口之间建立私网PIM邻居的PIM Hello消息,为该消息封装隧道头,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将该隧道报文从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同时,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PE设备上的所有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地址。
其中,当第一PE设备采用PIM DM模式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报文,发现该报文进行了隧道封装且隧道头的目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则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S、G分别为报文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隧道报文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其中,当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M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向RP发起PIM加入消息,消息中携带的G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且消息中携带组播VPN标志;
同时,生成(*,G)表项,表项的G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PR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其中,当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M模式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RP时,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加入消息,根据消息中的G,建立(*,G)表项,其中,表项的出接口为PIM加入消息的入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其中,当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M模式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源DR时,向RP发起PIM注册消息,注册消息中携带的组播数据为封装了隧道头的PIM Hello消息,注册消息中携带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且该注册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其中,PIM Hello消息封装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同时,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指向RP的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其中,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M模式时,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RP时,接收作为源DR的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注册消息,根据该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数据中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PIM注册消息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本设备的第一MT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其中,图9所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组播VPN转发模块,用于:
当第一次接收到本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第一CE设备的组播报文,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二PE设备所在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第二CE设备点播的组播组私网地址,根据该组播报文生成组播VPN私网转发表项,表项的源地址为组播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入接口为组播报文的入接口,出接口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第一MT接口;对该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其中,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一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将该报文从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当从L3VPN骨干网接收到报文,发现该报文封装了隧道头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则根据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报文的入接口在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表项,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一MT接口,然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组播报文,根据原始组播报文的源、目的地址、第一MT接口查找私网组播转发表,得到报文的出接口,将报文从该出接口转发给本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CE设备。
其中,PIM加入消息或PIM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VPN标志为:PIM加入消息或PIM注册消息的保留字段为非零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组播分发树MDT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三层虚拟专网L3VPN骨干网中的第一服务提供商边缘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当第一PE设备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
其中,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组播VPN的组播流,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普通组播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协议无关组播PIM源指定组播SSM模式,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第一PE设备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在L3VPN骨干网上发送PIM加入消息,并创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第一组播隧道MT接口,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其中,PIM加入消息中携带的组播源地址S、组播组地址G分别为第二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源地址、组播组地址,且PIM加入消息中携带组播VPN标志;
同时,第一PE设备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第二PE设备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SM模式,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第一PE设备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加入消息,则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建立(S,G)表项,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PIM加入消息的入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S,G)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密集模式DM,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构造用于在MT接口之间建立私网PIM邻居的PIM Hello消息,为该消息封装隧道头,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分别为自身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将隧道报文从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同时,第一PE设备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自身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PE设备上的所有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 DM模式,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第一PE设备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报文,发现该报文进行了隧道封装且隧道头的目的地址为自身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则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S、G分别为报文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隧道报文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稀疏模式SM,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第一PE设备向汇集点RP发起PIM加入消息,消息中携带的G为自身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且消息中携带组播VPN标志;
同时,第一PE设备生成(*,G)表项,表项的G为自身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PR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M模式,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RP时,第一PE设备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加入消息,根据消息中的G,建立(*,G)表项,其中,表项的出接口为PIM加入消息的入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M模式,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源指定路由器DR时,第一PE设备向RP发起PIM注册消息,注册消息中携带的组播数据为封装了隧道头的PIM Hello消息,注册消息中携带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且该注册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其中,PIM Hello消息封装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
同时,第一PE设备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指向RP的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 SM模式,
所述第一PE设备针对自身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RP时,第一PE设备接收作为源DR的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注册消息,根据该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数据中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PIM注册消息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本设备的第一MT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第一PE设备第一次接收到本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第一用户边缘CE设备的组播报文,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二PE设备所在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第二CE设备点播的组播组私网地址,根据该组播报文生成组播VPN私网转发表项,表项的源地址为组播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入接口为组播报文的入接口,出接口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第一MT接口;第一PE设备对该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其中,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一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将该报文从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第一PE设备从L3VPN骨干网接收报文,发现该报文封装了隧道头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则根据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报文的入接口在自身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表项,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一MT接口,然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组播报文,根据原始组播报文的源、目的地址、第一MT接口查找私网组播转发表,得到报文的出接口,将报文从该出接口转发给本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CE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2、6、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IM加入消息或PIM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VPN标志为:
PIM加入消息或PIM注册消息的保留字段为非零值。
12.一种组播分发树MDT建立装置,位于三层虚拟专网L3VPN骨干网中的第一服务提供商边缘PE设备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组播表项建立模块:当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中的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当针对非组播VPN信息生成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项时,将该表项放入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中的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组播VPN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组播VPN的组播流,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用于所述第一PE设备转发普通组播流;
组播VPN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存储组播VPN公网转发表;
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存储模块:存储普通组播公网转发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协议无关组播PIM源指定组播SSM模式,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在L3VPN骨干网上发送PIM加入消息,并创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第一组播隧道MT接口,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其中,PIM加入消息中携带的组播源地址S、组播组地址G分别为第二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源地址、组播组地址,且PIM加入消息中携带组播VPN标志;
同时,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二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第二PE设备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SSM模式,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加入消息,则根据消息中携带的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建立(S,G)表项,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PIM加入消息的入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S,G)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密集模式DM,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针对第一PE设备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构造用于在MT接口之间建立私网PIM邻居的PIM Hello消息,为该消息封装隧道头,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将隧道报文从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同时,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PE设备上的所有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DM模式,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报文,发现该报文进行了隧道封装且隧道头的目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则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S、G分别为报文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隧道报文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稀疏模式SM,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向汇集点RP发起PIM加入消息,消息中携带的G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且消息中携带组播VPN标志;
同时,生成(*,G)表项,表项的G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指向PR的公网PIM邻居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第一MT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SM模式,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RP时,接收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加入消息,根据消息中的G,建立(*,G)表项,其中,表项的出接口为PIM加入消息的入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SM模式,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源指定路由器DR时,向RP发起PIM注册消息,注册消息中携带的组播数据为封装了隧道头的PIM Hello消息,注册消息中携带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且该注册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其中,PIM Hello消息封装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
同时,生成(S,G)表项,表项的S、G分别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组播组地址,表项的入接口为第一MT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指向RP的公网PIM邻居接口,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PE设备采用PIMSM模式,
所述组播表项建立模块针对本PE设备配置的组播VPN信息生成公网转发表项包括:
当第一PE设备作为RP时,接收作为源DR的第二PE设备发来的PIM注册消息,根据该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数据中的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建立(S,G)表项,其中,表项的入接口为PIM注册消息的入接口,表项的出接口为本设备的第一MT接口,发现该消息携带组播VPN标志,则将该表项放入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其中,第一MT接口的地址为第一PE设备上配置的第一组播VPN信息中的组播源地址。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组播VPN转发模块,用于:
当第一次接收到本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第一用户边缘CE设备的组播报文,该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二PE设备所在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第二CE设备点播的组播组私网地址,根据该组播报文生成组播VPN私网转发表项,表项的源地址为组播报文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为组播报文的目的地址,入接口为组播报文的入接口,出接口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第一MT接口;对该组播报文进行隧道封装,其中,隧道头的源地址为第一MT接口的地址,目的地址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将该报文从L3VPN骨干网转发出去;
当从L3VPN骨干网接收到报文,发现该报文封装了隧道头且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第一组播VPN对应的组播组地址,则根据隧道头的源、目的地址、报文的入接口在组播VPN公网转发表中查找对应的表项,得到报文的出接口:第一MT接口,然后对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原始组播报文,根据原始组播报文的源、目的地址、第一MT接口查找私网组播转发表,得到报文的出接口,将报文从该出接口转发给本站点的第一组播VPN内的CE设备。
22.根据权利要求13、14、17、18、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M加入消息或PIM注册消息携带的组播VPN标志为:
PIM加入消息或PIM注册消息的保留字段为非零值。
CN201410371522.2A 2014-07-31 2014-07-31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092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1522.2A CN104092554B (zh) 2014-07-31 2014-07-31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1522.2A CN104092554B (zh) 2014-07-31 2014-07-31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2554A CN104092554A (zh) 2014-10-08
CN104092554B true CN104092554B (zh) 2017-11-10

Family

ID=51640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1522.2A Active CN104092554B (zh) 2014-07-31 2014-07-31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2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3796B (zh) * 2014-10-23 2018-02-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4780090B (zh) * 2015-04-27 2018-10-2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Vpn组播传输的方法、装置、pe设备
CN110278156B (zh) * 2018-03-14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组播路由处理方法、网络设备以及路由反射器
CN112636935B (zh) * 2019-10-08 2023-06-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v6网络的虚拟专用网络组播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297346A1 (en) * 2021-03-19 2023-1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4513701B (zh) * 2022-01-06 2023-11-24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944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944A (zh) * 2012-03-21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方法、装置和网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2554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92554B (zh) 组播分发树建立方法及装置
US8537816B2 (en) Multicast VPN support for IP-VPN lite
CN102035729B (zh) 一种组播数据转发方法
US9118564B2 (en) Providing PIM-SM support for mRSVP-TE based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20140003425A1 (en) Implementing a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by Using Multicast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Traffic Engineering
US20070147372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Multicast in Virtual Router-Bas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N100442770C (zh) 一种在bgp/mpls vpn实现组播的方法
CN102075446A (zh) 多链接透明互联网络异地互联方法及运营商边缘设备
CN105991432A (zh) 提供商边缘路由器及方法
US8817782B2 (en) Method to route multicast data in SPB network by establishing the virtual PIM adjacency across the SPB networks in a single PIM domain
US20130148657A1 (en) Mechanism for e-vpn interoperability with vpls
US201003292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Multicast Route Leaking Between VRFs in Different VPNs
CN102739501B (zh) 二三层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和系统
US9203631B2 (en) Multicast distribution trees for mRSVP-TE based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8428062B2 (en) Network provider bridge MMRP registration snooping
US9160683B2 (en) Providing PIM-SSM support for MRSVP-TE based multicas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EP3796600A1 (en) Control plane-based evpn optimized inter-subnet multicast (oism) forwarding
CN102137000A (zh) 一种建立切换组播分发树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743797B (zh) 基于接口绑定的组播vpn隧道建立方法
CN102571375B (zh) 组播转发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255787B (zh)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运营商网络边缘设备
CN103716244B (zh) 一种实现组播跨vpn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76161B (zh) 组播分发树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634210B (zh) 发现vpls实例的对端pe设备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25626A (zh) 转发组播数据报文的方法和提供商边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