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1995A - T形eh面支节 - Google Patents

T形eh面支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1995A
CN104091995A CN201410352925.2A CN201410352925A CN104091995A CN 104091995 A CN104091995 A CN 104091995A CN 201410352925 A CN201410352925 A CN 201410352925A CN 104091995 A CN104091995 A CN 1040919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matching section
cavity
shape
coupl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529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清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inosc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inosc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inosc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inosc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529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19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19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19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T形EH面支节,包括耦合腔,端口A、端口B、端口C,过渡腔和至少一个一级、两级或多级的匹配段。该匹配段的一端与耦合腔或过渡腔相连,另一端与端口A或端口B或端口C相连。本发明实现了紧凑型宽带波导功分器,特别是其端口A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与两个输出端中心处的电场方向可以扭转90度,同时两个输出端的信号的相位差可以在宽带范围内保持在180度。本发明的T形EH面支节结构简单紧凑,可以方便地与其它微波元器件作为一体一次性加工完成,可以成为集成波导系统的重要元器件。本发明具有高达41%的相对作带宽,输出端之间幅相精度高、输入输出极化方向旋转和输出端之间实现准确180度相位差等特点。

Description

T形EH面支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分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幅度和相位一致性好的紧凑型宽带功率分配器。
背景技术
功分器是现代微波通信和军事电子系统中的一种通用元件。T形分支由于其功率容量高、插入损耗低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T形分支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串接构成多路功分网络,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阵以及功率合成等领域。T形分支可以为各种传输线形式,但以波导T形支节最为普遍。已有的波导T形支节主要包括E面T形分支和H面T形分支。这些波导T形支节存在以下不足:1)带宽不足。市场上的波导E面T形分支和波导H面T形分支的相对工作带宽普遍在15%左右。2)极化方向限制,市场上的波导E面T形分支和波导H面T形分支的端口A和端口B,端口A和端口C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都是相互平行的,无法让输出电场方向在输入电场方向的基础上实现旋转。3)相位限制,市场上的E面T形波导分支和H面T形波导分支的端口B和端口C的相位之间无法在全相对工作带宽内实现180度的相位差。4)小型化限制,已有技术无法在很小的空间内对端口A进行良好的全带宽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幅度和相位一致性好,输入输出极化方向可实现90°旋转,两个输出端相位差可为180度,相对工作带宽可以达到30%以上的紧凑型宽带T形EH面支节功率分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T形EH面支节,包括耦合腔,端口A、端口B、端口C, 和过渡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一级或两级或多级的匹配段,该匹配段的一端与耦合腔相连,该匹配段的另一端与端口A或端口B或端口C相连。
为了使输入波导的极化方向在输入波导极化方向的基础上实现90度旋转,所述端口A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在水平面内,而端口B和端口C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与水平面内垂直。
为了改善端口A作为输入端时,该T形E面支节在宽带范围内的匹配,各匹配段的宽度按如下方式设置:端口A为输入端,端口A通过匹配段和过渡腔与耦合腔相连;对于与端口A相连的匹配段,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过渡腔中某一点和端口A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AX,该与端口A相连的匹配段和端口A在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过渡腔到端口A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增大;端口B通过匹配段和耦合腔相连, 对于与端口B相连的匹配段,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中某一点和端口B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BY,该与端口B相连的匹配段和端口B在垂直于线段BY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宽度沿从耦合腔到端口B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端口C通过匹配段和耦合腔相连,对于与端口C相连的匹配段,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中某一点和端口C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CZ,该与端口C相连的匹配段和端口C在垂直于线段CZ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宽度沿从耦合腔到端口C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
为了改善端口A作为输入端时,该T形E面支节在宽带范围内的匹配,各匹配段的深度按如下方式设置:端口A为输入端,端口A通过匹配段和过渡腔与耦合腔相连;对于与端口A相连的匹配段,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过渡腔中某一点和端口A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AX,该与端口A相连的匹配段和端口A在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过渡腔到端口A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增大;端口B通过匹配段和耦合腔相连, 对于与端口B相连的匹配段,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中某一点和端口B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BY,该与端口B相连的匹配段和端口B在垂直于线段BY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耦合腔到端口B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端口C通过匹配段和耦合腔相连,对于与端口C相连的匹配段,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中某一点和端口C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CZ,该与端口C相连的匹配段和端口C在垂直于线段CZ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耦合腔到端口C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
为了进一步改善端口A作为输入端时该器件的匹配并拓展相对工作带宽,在与端口B或端口C相连的匹配段上设置有只与该匹配段的地面连接的金属体。
所述T形EH面支节内部由空气填充。为了器件的小型化,我们也可以使所述T形EH面支节内部由其它介质填充。耦合腔和所有匹配段的总和结构为结构Q,结构Q在三维空间中的最大尺寸小于在无限大的该填充介质中该T形EH面支节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的2.5倍。
为了便于利用普通数控铣床加工,便于该器件与其它微波器件的集成,该T形EH面支节的所有部分,包括耦合腔、端口A、端口B、端口C、过渡腔和所有匹配段的上表面都为同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这样,该T形EH面支节和其它相连的微波器件可以分为底座和盖板加工完成。其中底座和盖板之间没有很高的对位要求。
为了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实现良好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该T形EH面支节的所有部分,包括耦合腔、端口A、端口B、端口C、过渡腔和所有匹配段构成镜像对称结构。即与端口A连接的匹配段为镜像对称结构,其对称平面为对称平面X。该T形EH面支节的所有部分,包括耦合腔、端口A、端口B、端口C、过渡腔和所有匹配段相对于对称平面X构成镜像对称结构。具体地讲,耦合腔、过渡腔和端口A以对称平面X为对称面而自身成镜像对称结构。端口B以对称平面X为对称面与端口C构成镜像对称结构。连接端口B的匹配段 以对称平面X为对称面与连接端口C的匹配段构成镜像对称结构。
该T形EH面支节的端口A、端口B、端口C可以分别为矩形波导、圆波导、脊波导、基片集成波导或带线中的任意一种。
该T形EH面支节的端口A的法线方向与端口B或/和端口C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并小于120度,以90度最为常见。为了进一步拓展该T形H面支节的相对工作带宽,在所述耦合腔的与端口A相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金属柱,即耦合腔存在与端口A相对的内侧壁A,内侧壁A上设置有金属柱。 或者端口A的法线方向与端口B或/和端口C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50度并小于210度, 以180度最为常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T形EH面支节。其中,端口A在宽带范围内可以实现良好匹配,端口A和端口B之间,端口A和端口C之间的极化方向可以旋转90°。 当端口B和端口C都弯曲朝向同一个方向时,它们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180°。由于该T形EH面支节可以分为底座和盖板,分别采用普通数控铣床一次性加工完成,在相互串接构成多路功分网络时,所有电路都可以分为底座和盖板,分别采用普通数控铣床一次性加工完成,由此可以大大简化加工,同时更好地保证加工精度。 与已有的H面或E面T形分支相比,该发明在相对工作带宽、端口A匹配、端口A和端口B,端口A和端口C极化方向旋转90°、两个输出端之间的相位差为180度等方面特点明显。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可以简述如下: 当微波信号通过端口A进入到耦合腔中被分为两路后,由于传输过程中的不连续性,信号在端口A将被反射。通过在耦合腔中设置特殊的空腔结构并在端口A或/和输出端设置匹配段引入额外反射,可以使端口A的反射在宽频段内被抵消,从而实现宽带良好的匹配。本发明让多个不连续性直接紧密连接,从而实现宽频段内的T形EH面支节的端口A的良好匹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实例1的DD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实例2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实例2的沿端口A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对应名称:1-耦合腔,2-端口A,3-端口B,4-端口C,11-匹配段, 5-金属柱, 6-金属体, 7-过渡腔。
本说明书中部分名词规定如下:
水平面,也就是本文中的纸面。水平方向,也就是位于水平面内的方向。垂直方向,也就是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
法线方向:是指垂直于端口A或端口B或端口C端面远离T形EH面支节的方向。图中箭头P表示各个端口的法线方向。
任意三维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最大尺寸:该三维结构中任意两点的距离的最大值。
镜像对称:对于任意三维封闭空间,存在一平面对称平面X,对于该三维封闭空间中的任意点A,总存在该三维封闭空间中的对应点B, 使得线段AB与该平面X垂直, 而且线段AB与平面X的交点将线段AB分为长度相等的两部分。这时,该三维封闭空间称为镜像对称,平面X称为镜像对称平面。
相对工作带宽:如果一只微波器件的工作平率范围从f1到f2, 其相对工作带宽确定为:【2*(f2-f1)/(f2+f1)】的绝对值。
匹配段和端口在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宽度: 匹配段和端口与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的截面图形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的最大值。
匹配段和端口在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 匹配段和端口与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的截面图形在垂直方向上的深度的最大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如图1和2所示。T形EH面支节,包括耦合腔1,端口A2、端口B3、端口C4、过渡腔7,还包括3个1级的匹配段11。该匹配段11的一端与耦合腔1相连,该匹配段11的另一端与端口A2或端口B3或端口C4相连.
所述端口A2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位于水平面内,而端口B3和端口C4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为了改善端口A作为输入端时,该T形E面支节在宽带范围内的匹配,各匹配段的宽度按如下方式设置:端口A2为输入端,端口A2通过匹配段11和过渡腔7与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A2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过渡腔7中某一点和端口A2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AX,该与端口A2相连的匹配段11和端口A2在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过渡腔7到端口A2的方向单调增大;端口B3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 对于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B3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BY,该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 和端口B3在垂直于线段BY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宽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B3的方向单调变大;端口C4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C4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CZ,该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和端口C4在垂直于线段CZ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宽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C4的方向单调变大。
为了改善端口A作为输入端时,该T形E面支节在宽带范围内的匹配,各匹配段的深度按如下方式设置:端口A2为输入端,端口A2通过匹配段11和过渡腔7与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A2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过渡腔7中某一点和端口A2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AX,该与端口A2相连的匹配段11和端口A2在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过渡腔7到端口A2的方向单调增大;端口B3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 对于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B3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BY,该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 和端口B3在垂直于线段BY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B3的方向单调变大;端口C4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C4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CZ,该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和端口C4在垂直于线段CZ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C4的方向单调变大。
为了进一步改善端口A作为输入端时该器件的匹配并拓展相对工作带宽,在与端口B3和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上各设置有2根只与该匹配段11的地面连接的金属体6。
    所述T形EH面支节内部由空气介质填充。耦合腔1、过渡腔7和所有匹配段11的总和结构为结构Q。 结构Q在三维空间中的最大尺寸小于在无限大的该填充介质中该T形EH面支节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的2.5倍。
该T形EH面支节的所有部分,包括耦合腔1、端口A2、端口B3、端口C4、过渡腔7和所有匹配段11的上表面都为同一个平面的一部分。
    与端口A2连接的匹配段11为镜像对称结构,其对称平面为X。该T形EH面支节的所有部分,包括耦合腔1、端口A2、端口B3、端口C4、过渡腔7和所有匹配段11相对于对称平面X构成镜像对称结构。具体来讲,耦合腔1、端口A2和过渡腔7以对称平面X为对称面而自身成镜像对称结构。端口B3以对称平面X为对称面与端口C4构成镜像对称结构。连接端口B3的匹配段11 以对称平面X为对称面与连接端口C4的匹配段11构成镜像对称结构。
     所述端口A2、端口B3、端口C4都为矩形波导。
该T形EH面支节的端口A2的法线方向与端口B3和端口C4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在所述耦合腔的与端口A相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根金属柱5,即耦合腔存在与端口A相对的内侧壁A,内侧壁A上设置有金属柱。如果将端口B和端口C都弯曲朝向与端口A2的法线方向相反的方向,端口B和端口C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180°。
实施实例2
如图3和4所示。与实施实例1相比,该实施实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端口A2的法线方向与端口B3和端口C4的法线方向相反。同时,不需要将端口B3和端口C4做任何弯曲,端口B3和端口C4信号的相位差已经是180°。另外,该实施实例中没有设置金属柱5。
上述仅为举例, 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些较佳的实现方式。实际生产中,耦合腔1可以为各种形状的空腔,内部还可以设置各种金属凸台或凹槽。
本发明的T形EH面支节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高达30%的相对带宽、加工调试成本低、输出端之间幅度和相位精度高等特点。它们既可以单独被使用,更可以用于构成多路功分器。两个输出端朝向同一方向时,二者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180度。特别是其准平面结构,这些器件都可以分为底座和盖板,分别采用普通数控铣床一次性加工完成,很好地保证了器件的加工精度并大大降低加工成本。该器件可以广泛用于雷达、导弹制导、通信等军事及民用领域。

Claims (9)

1.T形EH面支节,包括耦合腔(1),端口A(2)、端口B(3)、端口C(4),和过渡腔(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一级或两级或多级的匹配段(11),该匹配段(11)的一端与端口A(2)或端口B(3)或端口C(4)相连,该匹配段(11)的另一端直接与耦合腔(1)相连或通过过渡腔(7)与耦合腔(1)相连;
所述端口A(2)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在水平面内,而端口B(3)和端口C(4)的中心处的电场方向与水平面内垂直;端口A(2)通过匹配段(11)和过渡腔(7)与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A(2)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过渡腔(7)中某一点和端口A(2)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AX,该与端口A(2)相连的匹配段(11)和端口A(2)在垂直于线段AX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过渡腔(7)到端口A(2)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增大;端口B(3)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 对于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B(3)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BY,该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 和端口B(3)在垂直于线段BY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宽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B(3)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端口C(4)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C(4)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CZ,该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和端口C(4)在垂直于线段CZ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宽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C(4)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端口B(3)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B(3)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BY,该与端口B(3)相连的匹配段(11) 和端口B(3)在垂直于线段BY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B(3)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端口C(4)通过匹配段(11)和耦合腔(1)相连,对于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存在一条位于水平面内并连接耦合腔(1)中某一点和端口C(4)上另一点的一条线段CZ,该与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和端口C(4)在垂直于线段CZ的某一平面内的最大深度沿从耦合腔(1)到端口C(4)的方向不变或单调变大。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在与端口B(3)或端口C(4)相连的匹配段(11)上设置有只与该匹配段(11)的地面连接的金属体(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EH面支节内部由空气介质或其它介质填充;耦合腔(1)、过渡腔(7)与所有匹配段(11)的总和结构为结构Q,结构Q 在三维空间中的最大尺寸小于在无限大的该填充介质中该T形EH面支节中心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的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耦合腔(1)、端口A(2)、端口B(3)、端口C(4)、过渡腔(7)和所有匹配段(11)的上表面都为同一个平面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与端口A(2)连接的匹配段(11)为镜像对称结构,该匹配段(11)的对称平面为对称平面X;该T形EH面支节的所有部分,包括耦合腔(1)、端口A(2)、端口B(3)、端口C(4)、过渡腔(7)和所有匹配段(11)相对于对称平面X构成镜像对称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A(2)、端口B(3)、端口C(4)可以分别为矩形波导、圆波导、脊波导、基片集成波导或带线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端口A(2)的法线方向与端口B(3)或/和端口C(4)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60度并小于120度,或者端口A(2)的法线方向与端口B(3)或/和端口C(4)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50度并小于210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T形EH面支节,其特征在于,耦合腔(1)存在与端口A(2)相对的内侧壁A,内侧壁A上设置有金属柱(5)。
CN201410352925.2A 2014-07-24 2014-07-24 T形eh面支节 Pending CN1040919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2925.2A CN104091995A (zh) 2014-07-24 2014-07-24 T形eh面支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52925.2A CN104091995A (zh) 2014-07-24 2014-07-24 T形eh面支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1995A true CN104091995A (zh) 2014-10-08

Family

ID=5163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52925.2A Pending CN104091995A (zh) 2014-07-24 2014-07-24 T形eh面支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199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5472A (en) * 1966-06-06 1968-03-26 Microwave Ass Broadband structures for waveguide hybrid tee's
US3657668A (en) * 1969-06-06 1972-04-18 Int Standard Electric Corp Hybrid t-junction constructed in waveguide having a cut-off frequency above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US4217565A (en) * 1978-12-26 1980-08-12 Edward Salzberg Hybrid T-junction switch
JPS59224901A (ja) * 1983-06-03 1984-12-17 Toshiba Corp 導波管マジツクt
JP2011199353A (ja) * 2010-03-17 2011-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H面t分岐導波管
JP4888143B2 (ja) * 2007-02-05 2012-02-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T分岐導波管およびアレーアンテナ
CN103107404A (zh) * 2013-03-11 2013-05-15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加载型h-面等相位功分器
CN103107402A (zh) * 2013-03-11 2013-05-15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H-面波导功分器
CN203071205U (zh) * 2013-01-31 2013-07-17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化i型e面功率分配器
CN203967221U (zh) * 2014-07-24 2014-11-26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t形eh面支节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75472A (en) * 1966-06-06 1968-03-26 Microwave Ass Broadband structures for waveguide hybrid tee's
US3657668A (en) * 1969-06-06 1972-04-18 Int Standard Electric Corp Hybrid t-junction constructed in waveguide having a cut-off frequency above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US4217565A (en) * 1978-12-26 1980-08-12 Edward Salzberg Hybrid T-junction switch
JPS59224901A (ja) * 1983-06-03 1984-12-17 Toshiba Corp 導波管マジツクt
JP4888143B2 (ja) * 2007-02-05 2012-02-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T分岐導波管およびアレーアンテナ
JP2011199353A (ja) * 2010-03-17 2011-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H面t分岐導波管
CN203071205U (zh) * 2013-01-31 2013-07-17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小型化i型e面功率分配器
CN103107404A (zh) * 2013-03-11 2013-05-15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加载型h-面等相位功分器
CN103107402A (zh) * 2013-03-11 2013-05-15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H-面波导功分器
CN203967221U (zh) * 2014-07-24 2014-11-26 成都赛纳赛德科技有限公司 紧凑型t形eh面支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NG LEI,等: "A Novel Power Splitter Based on the Waveguide E-type T junction", 《2012 5TH GLOBAL SYMPOSIUM ON MILLIMETER WAV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1635U (zh) 紧凑型t形h面支节
CN203085728U (zh) 一种二路功率分配器
CN206134906U (zh) 一种小型化3dB定向耦合器
CN103107402B (zh) H-面波导功分器
CN103022616A (zh) 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的双频四路功率分配器
CN103107403B (zh) 加载型功分器
CN204011618U (zh) 紧凑型t形e面支节
CN203967221U (zh) 紧凑型t形eh面支节
CN203071211U (zh) 单排长孔定向耦合器
CN104091998A (zh) 三路支节
CN104091994A (zh) T形he面支节
CN103050759A (zh) 倒π型五端口E面功分器
CN204011636U (zh) 紧凑型三路支节
CN104091995A (zh) T形eh面支节
CN203967225U (zh) 紧凑型t形he面支节
US2892982A (en) Trimode hybrid junction
CN203085729U (zh) 一种新型二路功分器
CN104091996A (zh) T形h面支节
CN104091997A (zh) T形e面支节
CN204271232U (zh) 四端口微波网络
CN103050750B (zh) 双孔紧凑型波导定向滤波器
CN203085722U (zh) 六端口h面波导功率分配器
JPS5927481B2 (ja) 多岐線導波管結合器の製造方法
CN106450644B (zh) 一种新型平面波导魔t
CN103078164A (zh) 紧凑型单排长孔定向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