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1188B -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1188B
CN104091188B CN201410374936.0A CN201410374936A CN104091188B CN 104091188 B CN104091188 B CN 104091188B CN 201410374936 A CN201410374936 A CN 201410374936A CN 104091188 B CN104091188 B CN 104091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card
cards
application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49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1188A (zh
Inventor
孙鹤飞
唐皓
潘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749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1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1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1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1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其中,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IC卡芯片,所述IC卡芯片中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其中,所述IC卡芯片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一接口相连;通信器,所述通信器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二接口相连,其中,通过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或者由外部刷卡器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本发明的穿戴式设备,实现了对用户的多个分别具有不同功能的卡片的集中管理,避免排队、选择卡片的困扰,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此外,能够有效避免因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用户的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除了手机、平板电脑等主流移动终端之外,各种各样的智能穿戴式设备逐渐兴起,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这些智能穿戴式设备将会逐步应用于移动互联网中。但是,目前的智能穿戴式设备大多属于非刚需性设备,更多的侧重娱乐、休闲功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善的帮助并不明显。因此,为了使智能穿戴式设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亟须在智能穿戴式设备中加入更有利于用户日常生活进行改善的刚需性功能。
另外,随着各种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的普及,每个用户都会拥有多张IC卡,例如,公交一卡通、工卡、会员卡、银行卡等,通过这些IC卡进行身份识别、支付交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各种卡片的增多,增大了卡片的管理难度,并且在使用时需要在众多卡片中寻找需要的那张,非常不便。另外,也增加了卡片丢失的可能,而有些IC卡并不具有挂失功能,一旦丢失,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具有对IC卡进行管理功能的穿戴式设备对改善用户体验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穿戴式设备,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卡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IC卡芯片,所述IC卡芯片中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其中,所述IC卡芯片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一接口相连;通信器,所述通信器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二接口相连,其中,通过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或者由外部刷卡器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可通过IC卡芯片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并通过天线线圈与控制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IC卡芯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实现了对用户的多个分别具有不同功能的卡片的集中管理,并且通过该穿戴式设备可实现支付、充值交易、身份识别、安全认证等不同的功能,避免排队、选择卡片的困扰,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此外,通过穿戴式设备对卡片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因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用户的经济损失。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外部刷卡器,所述外部刷卡器用于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以及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通信,并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卡系统,可通过与第一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外部刷卡器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进行管理,也可与第二服务器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二服务器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通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对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并且通过穿戴式设备实现了对用户的多个分别具有不同功能的卡片的集中管理,避免排队、选择卡片的困扰,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此外,能够有效避免因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用户的经济损失。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IC卡芯片中的多个智能卡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为了使穿戴式设备具有对智能卡的管理功能,以便于用户对所拥有的智能卡进行管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IC卡芯片,所述IC卡芯片中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其中,所述IC卡芯片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一接口相连;通信器,所述通信器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二接口相连,其中,通过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或者由外部刷卡器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包括:IC卡芯片110、天线线圈120、通信器130和控制器140。
具体地,IC卡芯片110中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其中,所述IC卡芯片110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其中,所述智能卡应用可包括门禁、电子支付、公交一卡通、电子钱包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为其他智能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IC卡芯片110可支持非接触卡的协议和接触卡的协议。其中,第一接口为支持非接触卡的协议的接口,第二接口为支持接触卡的协议的接口,非接触卡的协议可为无线通信的ISO14443协议,接触卡的协议可为有线通信的ISO7816协议。非接触卡的协议即为现在较常见的公交一卡通等需要刷卡器才能修改卡内数据的卡片所使用的协议;接触卡的协议即为可直接修改卡内数据的IC卡(如闪付卡)所支持的协议。
天线线圈120与所述IC卡芯片110的第一接口相连。
通信器130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信器130可通过蓝牙、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3G等方式与服务器进行通信。通信器130还可通过蓝牙、Wi-Fi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通信,从而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与服务器进行通信。通信器130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方式可为多样的,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服务器中存储了用户身份信息、在线账号、离线钱包等数据。通信器130可实时同步服务器与IC卡芯片110中智能卡应用中的数据。
控制器140与所述IC卡芯片110的第二接口相连,其中,可通过所述控制器140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或者由外部刷卡器通过所述天线线圈120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IC卡芯片110中的智能卡应用为运行在智能卡上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为Java程序。IC卡芯片110中的智能卡应用可为多个,具体地,在IC卡芯片110中集成多个智能卡应用的实现方式可如图2所示,通过IC卡芯片中的多个智能卡的管理系统来实现,该系统包括:多个智能卡应用Applet、Java智能卡应用管理组件、Java智能卡类库(API)、Java智能卡虚拟机(JCVM)、硬件系统相关的本地方法集(Native methods)以及智能卡硬件系统(Hardware System)。其中,Java智能卡应用管理组件用于完成对Java智能卡的安装、注册和删除工作,从而能够在IC卡芯片110中安装或删除具有不同功能的智能卡应用(如身份识别功能、交易功能等),而IC卡芯片110本身不需要更换。其中,Applet为智能卡应用,Java智能卡应用管理组件、Java智能卡类库(API)和Java智能卡虚拟机(JCVM)组成了Java智能卡运行环境(JCRE)。从而可通过IC卡芯片110中的独立运行多个不同智能卡对应的Applet来实现在IC卡芯片110中集成多个智能卡应用。
应当理解,IC卡芯片110中智能卡应用的最大数量与IC卡芯片110的容量有关,举例来说,日常使用的银行卡的容量可以存储3-4个智能卡应用,如果选择更大容量的IC卡芯片110,则可在IC卡芯片110中存储更多的智能卡应用。
IC卡芯片110中的智能卡应用为多个时,控制器140需要与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以确定当前的智能卡应用。具体地,当穿戴式设备接触外部刷卡器时,外部刷卡器会发出识别命令,激活IC卡芯片110中对应的智能卡应用,控制器140可通过与外部刷卡器的通信确定当前的被激活的智能卡应用,并对确定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举例来说,如果外部刷卡器为公交一卡通读卡器,则IC卡芯片110中的公交一卡通应用被激活,控制器140在与公交一卡通读卡器通信确认后,对公交一卡通应用的数据进行修改;如果外部刷卡器为POS机,则IC卡芯片110中的银行卡应用被激活,控制器140在与POS机通信确认后,对激活的银行卡应用的数据进行修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IC卡芯片中的智能卡应用为支付应用,则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处于刷卡模式时,可通过外部刷卡器和所述天线线圈120对所述支付应用的支付信息进行修改。具体地,天线线圈120可从外部刷卡器吸收能量,并完成与外部刷卡器的数据传输,并通过第一接口对IC卡芯片110中的支付应用的支付信息进行修改,天线线圈120对支付应用的支付信息进行修改的原理与相关技术中非接触卡的刷卡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处于在线支付或充值模式时,所述控制器140通过所述通信器130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并根据所述服务器指令通过第二接口对所述支付应用的支付信息进行修改。
当所述智能卡应用为支付应用时,所述控制器140还用于在所述支付应用的帐户余额小于预设余额阈值时对用户进行提醒。具体地,提醒方式可为在文字显示、语音提醒、响铃、震动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可通过IC卡芯片存储至少一个智能卡应用,并通过天线线圈与控制器两种不同的方式对IC卡芯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实现了对用户的多个分别具有不同功能的卡片的集中管理,并且通过该穿戴式设备可实现支付、充值交易、身份识别、安全认证等不同的功能,避免排队、选择卡片的困扰,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此外,通过穿戴式设备对卡片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因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用户的经济损失。
图3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包括:IC卡芯片110、天线线圈120、通信器130、控制器140和显示屏150。
具体地,显示屏150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显示当前智能卡应用的工作状态。其中,当前智能卡应用的工作状态为当前智能卡应用的功能执行的体现。举例来说,对于银行卡、公交一卡通等支付类应用,工作状态可为卡内余额、交易状态等;对于门禁卡等身份认证类应用,工作状态可为认证是否成功能等。更具体地,控制器140可根据当前智能卡应用中的工作状态控制显示屏150显示相应的文字、图像或动画等。
从而,便于用户随时查看IC卡芯片中智能卡应用的工作状态,并且在其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及时知晓,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4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包括:IC卡芯片110、天线线圈120、通信器130、控制器140、显示屏150和距离检测器160。
具体地,距离检测器160用于检测所述穿戴式设备和与所述穿戴式设备相关联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140进行报警。更具体地,穿戴式设备与移动终端可通过设备号、用户设定的密钥等方式进行关联。距离检测器160可通过蓝牙、超声波、红外等方式检测所述穿戴式设备和与所述穿戴式设备相关联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上述方式仅为示例性的,本发明对距离检测器160的检测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由此,在穿戴式设备与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阈值时,可进行报警,实现了穿戴式设备及其相关联的终端的双向防丢失的功能,有效降低了设备丢失的可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智能卡系统。
一种智能卡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穿戴式设备;外部刷卡器,所述外部刷卡器用于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以及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通信,并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智能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卡系统,包括:穿戴式设备100、外部刷卡器200、第一服务器300和第二服务器400。
具体地,穿戴式设备100如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包括IC卡芯片、天线线圈、通信器和控制器,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包括显示屏和/或距离检测器。各部分功能如前述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说明。
外部刷卡器200所述外部刷卡器用于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穿戴式设备100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第一服务器300与所述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第一服务器300与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可向外部刷卡器发送智能卡应用管理指令,从而使外部刷卡器根据该管理指令通过穿戴式设备中的天线线圈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第二服务器400与所述穿戴式设备100进行通信,并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更具体地,穿戴式设备100中的通信器可与第二服务器400进行通信。第二服务器400可通过穿戴式设备100中的控制器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服务器300与第二服务器400可根据用户需要或者自动通过外部刷卡器或者穿戴式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的管理。第一服务器300与第二服务器400可为同一个服务器,也可为不同的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卡系统,可通过与第一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外部刷卡器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进行管理,也可与第二服务器进行通信,并通过第二服务器对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通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对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并且通过穿戴式设备实现了对用户的多个分别具有不同功能的卡片的集中管理,避免排队、选择卡片的困扰,提高了日常生活、办公、出行的效率。此外,能够有效避免因卡片丢失而造成的用户的经济损失。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9)

1.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IC卡芯片,所述IC卡芯片中存储多个智能卡应用,其中,所述IC卡芯片具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通过所述IC卡芯片中的多个智能卡的管理系统来实现在所述IC卡芯片中存储所述多个智能卡应用;
天线线圈,所述天线线圈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一接口相连;
通信器,所述通信器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IC卡芯片的第二接口相连,其中,
通过所述控制器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或者由外部刷卡器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其中,所述控制器与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以确定当前的智能卡应用,当所述穿戴式设备接触所述外部刷卡器时,所述外部刷卡器发出识别命令,激活所述IC卡芯片中对应的智能卡应用,所述控制器通过与所述外部刷卡器的通信确定当前的被激活的智能卡应用,并对确定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应用为支付应用,其中,
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处于刷卡模式时,通过外部刷卡器和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支付应用的支付信息进行修改;以及
当所述穿戴式设备处于在线支付或充值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通信器与所述服务器进行通信,并根据所述服务器指令对所述支付应用的支付信息进行修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芯片支持非接触卡的协议和接触卡的协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应用包括门禁、电子支付、公交一卡通、电子钱包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控制器相连,用于显示当前智能卡应用的工作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距离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穿戴式设备和与所述穿戴式设备相关联的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控制器进行报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卡应用为支付应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支付应用的帐户余额小于预设余额阈值时对用户进行提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9.一种智能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设备;
外部刷卡器,所述外部刷卡器用于通过所述天线线圈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外部刷卡器进行通信;以及
第二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与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通信,并对所述穿戴式设备中的智能卡应用进行管理。
CN201410374936.0A 2014-07-31 2014-07-31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Active CN104091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4936.0A CN104091188B (zh) 2014-07-31 2014-07-31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74936.0A CN104091188B (zh) 2014-07-31 2014-07-31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1188A CN104091188A (zh) 2014-10-08
CN104091188B true CN104091188B (zh) 2017-06-20

Family

ID=5163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4936.0A Active CN104091188B (zh) 2014-07-31 2014-07-31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1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4799B (zh) * 2014-12-26 2019-04-16 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4616148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恒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支付终端的支付方法及该支付终端
CN106982073A (zh) * 2016-01-18 2017-07-25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7784497A (zh) * 2017-11-22 2018-03-09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nfc支付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TWI679856B (zh) * 2018-03-20 2019-12-11 巨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裝置、腕錶及短距離通信的切換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33988U (zh) * 2012-05-02 2012-11-14 段沛佑 一种多制式多功能一卡通
CN103258173A (zh) * 2013-06-04 2013-08-2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用于卡的写入系统和写入方法
CN103310536A (zh) * 2013-06-03 2013-09-18 安徽富煌和利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ic卡刷卡系统
CN103354016A (zh) * 2013-07-01 2013-10-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报警系统、相关装置和报警方法
CN103558916A (zh) * 2013-11-07 2014-02-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系统、方法及其装置
CN203588264U (zh) * 2013-11-21 2014-05-07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中央处理模块
CN103927651A (zh) * 2014-04-23 2014-07-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交易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533988U (zh) * 2012-05-02 2012-11-14 段沛佑 一种多制式多功能一卡通
CN103310536A (zh) * 2013-06-03 2013-09-18 安徽富煌和利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ic卡刷卡系统
CN103258173A (zh) * 2013-06-04 2013-08-2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用于卡的写入系统和写入方法
CN103354016A (zh) * 2013-07-01 2013-10-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防止移动终端丢失的报警系统、相关装置和报警方法
CN103558916A (zh) * 2013-11-07 2014-02-0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人机交互系统、方法及其装置
CN203588264U (zh) * 2013-11-21 2014-05-07 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可穿戴设备的中央处理模块
CN103927651A (zh) * 2014-04-23 2014-07-1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交易方法、系统以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1188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52454A1 (en) Token identity devices
CN104091188B (zh) 穿戴式设备和智能卡系统
US10482455B2 (en) Pre-provisioned wearable token devices
US11810099B2 (en) One use wearable
US11551016B2 (en) Activating an output component to indicate an orientation of a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capable transaction card
CN106485486A (zh) 电子设备的支付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17016170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organize and manage transactions
US2019002672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tivating account card functions based on physical device interactions
CN103246978A (zh) 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和移动支付实现方法
KR20160083830A (ko) 스마트멀티카드의 결제 및 적립 서비스 방법 및 스마트멀티카드용 어플리케이션
KR20140110801A (ko) 통합 금융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CN106557973A (zh) 用于银行卡的管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系统
US20210133756A1 (en) Extended payment instrument
US11620630B2 (en) Secure payment using a network of wearable devices
CA3169662A1 (en) Enhance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attachment
TWI579785B (zh) Digital wallet management system
KR20100048389A (ko) 종교 행사 또는 집회 진행에 따른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서비스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