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90727B -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90727B
CN104090727B CN201410310431.8A CN201410310431A CN104090727B CN 104090727 B CN104090727 B CN 104090727B CN 201410310431 A CN201410310431 A CN 201410310431A CN 104090727 B CN104090727 B CN 1040907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disk unit
capacity
another
etherne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104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90727A (zh
Inventor
毕德春
杨天文
何定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104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907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90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0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90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90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及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一个以太网接口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从而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向与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使得多个硬盘装置相连后输出的容量为具有连接关系的各硬盘装置容量之和;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以解决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存储的问题。

Description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量整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以及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硬盘装置,由于其存在的可移动性以及携带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用户可以把需要的文件拷贝到移动硬盘装置,然后在根据需要与其他计算机相连,实现文件的转移。
随着Internet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硬盘装置容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大容量数据的存储,人们进行不断开发,并实现了硬盘装置存储容量的不断突破。但采用存储容量巨大的硬盘装置无论从购置成本,使用和维护成本都变得十分高昂,并且无论如何扩大单一硬盘的存储容量,单一硬盘的存储容量都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因此,如何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的存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以及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以解决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存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其中,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
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
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存储介质。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硬盘装置为移动硬盘,所述移动硬盘的输出端口为以太网接口。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硬盘装置包括:
移动硬盘,所述移动硬盘的输出端口为SAS接口或SATA接口;
与所述移动硬盘相连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移动硬盘的SAS接口或SATA接口转换为以太网接口。
结合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地址段为IP地址段或容量地址段。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硬盘装置,包括:
当第一硬盘装置与外部设备及另一个硬盘装置相连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并接收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
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及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
当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外部设备输出自己容量以及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
当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硬盘装置接收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判断结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地址段的判断结果;
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为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地址段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硬盘装置执行读写命令;
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不是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地址段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外部设备输出错误指令。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包括:M个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为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硬盘装置,所述M个硬盘装置按照如下方式连接:
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以太网接口与待连接的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M为大于2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M个硬盘装置中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未与其他硬盘装置连接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M为2,其中,第一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或第二硬盘装置中至少有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M为3,其中,第一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所述第二硬盘装置的另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三硬盘装置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第二硬盘装置或第三硬盘装置中至少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M为3,第一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三个以太网接口,其中,第一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另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三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中至少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其中,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从而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使得多个硬盘装置相连后输出的容量为具有连接关系的各硬盘装置容量之和;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存储介质,以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数据的读写,解决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存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硬盘装置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如何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的存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其中,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
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
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存储介质。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方法,应用于上述硬盘装置,包括:
当第一硬盘装置与外部设备及另一个硬盘装置相连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并接收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
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
当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外部设备输出自己容量以及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
当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包括:M个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为上述硬盘装置,所述M个硬盘装置按照如下方式连接:
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以太网接口与待连接的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M为大于2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M个硬盘装置中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未与其他硬盘装置连接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以及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中,所述硬盘装置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从而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使得多个硬盘装置相连后输出的容量为具有连接关系的各硬盘装置容量之和;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存储介质,以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存储,解决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存储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1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其中,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2的以太网接口相连;
当所述硬盘装置1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1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2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2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2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
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1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2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2的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装置1为移动硬盘,其输出端口为以太网接口,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盘装置1包括:移动硬盘,所述移动硬盘的输出端口为SAS接口或SATA接口;与所述移动硬盘相连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所述移动硬盘的SAS接口或SATA接口转换为以太网接口。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只要保证所述硬盘装置1的最终输出端口为以太网接口,且所述硬盘装置1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硬盘装置1的地址段可以为IP地址段或容量地址段或KV(Kev–value)对象段(或者成为对象索引段),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下面以所述硬盘装置1的地址段为IP地址段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硬盘装置1进行详细描述。
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1判断该数据所在的地址是否在自己所包括的IP地址段范围内,如果在,则执行读写命令,如果不在,则向与其相连的其他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并接收其他硬盘装置返回的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在自己所包括的地址段范围内,如果在,则执行读写命令,如果不在,则输出错误指令。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硬盘装置,该方法包括:
当第一硬盘装置与外部设备及另一个硬盘装置相连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并接收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
在接收到与所述第一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后,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及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
当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外部设备输出自己容量以及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
并当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硬盘装置接收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判断结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所述另一硬盘装置地址段的判断结果;
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为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地址段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通过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执行读写命令;
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不是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地址段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外部设备输出错误指令。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包括:M个硬盘装置,各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其中,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
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
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个硬盘装置按照如下方式连接:
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以太网接口与待连接的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M为大于2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M个硬盘装置中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未与其他硬盘装置连接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M为2,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包括第一硬盘装置11和第二硬盘装置12,其中,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12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或第二硬盘装置12中至少有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中,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或第二硬盘装置12中至少有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为: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中至少一个未与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通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或第二硬盘装置12中至少有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为: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中至少有一个未与第一硬盘装置11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或第二硬盘装置12中至少有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为: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中至少一个未与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通信,且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中至少有一个未与第一硬盘装置11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以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中至少有一个未与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通信为例,当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即第一硬盘装置11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向第二硬盘装置12发送容量查询命令,并接收与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的容量值;在接收到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的容量值后,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容量值之和,并向外部设备3输出自己容量以及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容量值之和;
并当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第二硬盘装置12发送读写命令,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为第二硬盘装置12的地址段时,执行读写命令;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不是第二硬盘装置12的地址段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向外部设备3输出错误指令。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M为3,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包括:第一硬盘装置11、第二硬盘装置12和第三硬盘装置13,其中,第一硬盘装置11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12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的另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三硬盘装置13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第二硬盘装置12或第三硬盘装置13中至少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继续以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为例进行描述,但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
当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向第二硬盘装置12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接收到第一硬盘装置11发送的容量查询命令后,向第三硬盘装置13发送容量查询命令;
所述第三硬盘装置13接收到第二硬盘装置12的容量查询命令后,向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自己的容量值;
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接收到第三硬盘装置13返回的容量值后,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的容量值与第三硬盘装置13返回容量值之和,并向第一硬盘装置11返回修改后的容量值,即第二硬盘装置12与第三硬盘装置13的容量值之和;
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接收到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的容量值后,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后自己容量与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容量值之和,即第一硬盘装置11、第二硬盘装置12和第三硬盘装置13的容量值之和,并将修改后容量值输出给外部通信设备。
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首先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执行读写命令,如果不是,则向第二硬盘装置12发送读写命令;同理,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接收到第一硬盘装置11发送的读写命令后,首先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执行读写命令,如果不是,则向第三硬盘装置13发送读写命令;所述第三硬盘装置13接收到第二硬盘装置12发送的读写命令后,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执行读写命令,如果不是,则向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错误指令,并依次经第二硬盘装置12、第一硬盘装置11,向外部设备3输出错误指令。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M为3,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包括:第一硬盘装置11、第二硬盘装置12和第三硬盘装置13,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至少包括三个以太网接口,其中,第一硬盘装置11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12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另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三硬盘装置13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中至少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进行通信。
当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即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后,向第二硬盘装置12和第三硬盘装置13均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在接收到第一硬盘装置11的容量查询命令后,向第一硬盘装置11返回自己的容量值,同理,所述第三硬盘装置13在接收到第一硬盘装置11的容量查询命令后,也向第一硬盘装置11返回自己的容量值;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在接收到第二硬盘装置12、第三硬盘装置13返回的自己容量值后,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后自己容量与第二硬盘装置12返回容量值、第三硬盘装置13返回容量值之和,并向外部设备3输出修改后的容量值,即第一硬盘装置11、第二硬盘装置12和第三硬盘装置13容量值之和。
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首先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执行读写命令,如果不是,则向第二硬盘装置12、第三硬盘装置13发送读写命令;所述第二硬盘装置12和第三硬盘装置13在接收到第一硬盘装置11发送的读写命令时,各自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执行读写命令,如果不是,则向第一硬盘装置11返回错误指令;当所述第一硬盘装置11接收到第二硬盘装置12和第三硬盘装置13返回的信息均为错误指令时,则向外部设备3输出错误指令。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还可以包括四个硬盘装置、五个硬盘装置、六个硬盘装置或更多个硬盘装置,各个硬盘装置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可以多种多样,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定,只要保证所述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中包括的各硬盘装置按照如下方式连接即可:
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以太网接口与待连接的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M为大于2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M个硬盘装置中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未与其他硬盘装置连接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3相连。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以及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中,所述硬盘装置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从而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可以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并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然后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使得多个硬盘装置相连后输出的容量为具有连接关系的各硬盘装置容量之和;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存储介质,以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存储,解决利用多个硬盘装置实现大容量存储的问题,且管理简单,易于扩展。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两个以太网接口,其中,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另一个硬盘装置的以太网接口相连;
当所述硬盘装置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接收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与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进行输出,使得多个硬盘装置相连后输出的容量为具有连接关系的各硬盘装置容量之和;
并在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该硬盘装置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访问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存储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装置为移动硬盘,所述移动硬盘的输出端口为以太网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装置包括:
移动硬盘,所述移动硬盘的输出端口为SAS接口或SATA接口;
与所述移动硬盘相连的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将移动硬盘的SAS接口或SATA接口转换为以太网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段为IP地址段或容量地址段。
5.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硬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硬盘装置与外部设备及另一个硬盘装置相连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容量查询命令,并接收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的容量值;
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将自己的容量值修改为自己容量及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使得多个硬盘装置相连后输出的容量为具有连接关系的各硬盘装置容量之和;
当接收到容量查询命令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外部设备输出自己容量以及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返回容量值之和;
当接收到数据读写命名时,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自己的地址段,如果是,则访问自己的存储介质;如果不是,则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硬盘装置向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发送读写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硬盘装置接收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判断结果,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另一硬盘装置判断该数据所在地址是否为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地址段的判断结果;
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为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地址段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通过所述另一个硬盘装置执行读写命令;
当该数据所在地址不是与其相连的另一个硬盘装置的地址段时,所述第一硬盘装置向外部设备输出错误指令。
7.一种硬盘装置容量整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个硬盘装置,所述硬盘装置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硬盘装置,所述M个硬盘装置按照如下方式连接:
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以太网接口与待连接的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M为大于2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M个硬盘装置中任一个硬盘装置的至少一个未与其他硬盘装置连接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M为2,其中,第一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或第二硬盘装置中至少有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M为3,其中,第一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所述第二硬盘装置的另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三硬盘装置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第二硬盘装置或第三硬盘装置中至少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M为3,第一硬盘装置至少包括三个以太网接口,其中,第一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二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另一个以太网接口与第三硬盘装置的一个以太网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硬盘装置中至少一个未与硬盘装置相连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CN201410310431.8A 2014-07-01 2014-07-01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Active CN104090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0431.8A CN104090727B (zh) 2014-07-01 2014-07-01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10431.8A CN104090727B (zh) 2014-07-01 2014-07-01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0727A CN104090727A (zh) 2014-10-08
CN104090727B true CN104090727B (zh) 2017-04-26

Family

ID=5163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0431.8A Active CN104090727B (zh) 2014-07-01 2014-07-01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907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6396B (zh) * 2017-02-04 2019-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多功能硬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642A (zh) * 2003-01-06 2003-06-18 华仕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串接的通用串行总线移动磁盘
CN101296258A (zh) * 2007-04-28 2008-10-29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网络功能的硬盘装置
CN101546601A (zh) * 2009-05-13 2009-09-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及存储系统
CN102707902A (zh) * 2012-04-27 2012-10-03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存储系统及其存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ES20010783A2 (en) * 2001-04-26 2002-09-18 Richmount Computers Ltd Data storage apparatus
US7664903B2 (en) * 2002-02-25 2010-02-16 Solid Access Technologies LLC Control unit with PCI and SCSI buses and computing system with electronic semiconductor dis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4642A (zh) * 2003-01-06 2003-06-18 华仕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串接的通用串行总线移动磁盘
CN101296258A (zh) * 2007-04-28 2008-10-29 海尔集团公司 具有网络功能的硬盘装置
CN101546601A (zh) * 2009-05-13 2009-09-3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及存储系统
CN102707902A (zh) * 2012-04-27 2012-10-03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存储系统及其存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90727A (zh) 2014-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962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354431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3647850B (zh) 一种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65781A (zh) 用于动态地重新配置存储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04462240A (zh) 云存储中实现分级存储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17007B (zh) 多级智能存储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6095337A (zh) 一种基于san网络存储的云盘快速共享方法
CN102567244B (zh) 闪存和磁盘转换存取方法
CN106095698A (zh) 面向对象的缓存写入、读取方法及装置
CN102833237B (zh) 一种基于桥接的无限带宽协议转换方法及系统
CN104054071A (zh) 访问存储设备的方法和存储设备
CN104050248A (zh) 一种文件存储系统及存储方法
US8756355B2 (en) Methods and structure for configuring a Serial Attached SCSI domain via a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of a Serial Attached SCSI expander
CN103595799A (zh) 一种实现分布式共享数据库的方法
CN107193943A (zh) 一种rdbms在线数据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88280A1 (zh) 数据库分表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6598548A (zh) 存储单元读写冲突的解决方法及装置
CN103929475B (zh) 一种以太网架构的硬盘存储系统及硬盘数据操作方法
CN102929813B (zh) 一种pci-e接口固态硬盘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CN104090727B (zh) 硬盘装置及其容量整合方法、容量整合系统
CN102663068B (zh) 锅炉控制中的基于opc服务器的实时数据库实现数据实时更新的装置及数据实时更新方法
US95078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dware-implemented AVL tree updates
CN102868739B (zh) 应用于ip san集群存储系统的交换设备
CN101788888A (zh) 一种实现目标端驱动的方法及该目标端驱动
CN105022591B (zh) 数据存储系统中基于元数据的数据对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7

Address after: No. 1899 Xiyu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West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atentee after: Chengdu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