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1702B -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1702B
CN104081702B CN201280068020.1A CN201280068020A CN104081702B CN 104081702 B CN104081702 B CN 104081702B CN 201280068020 A CN201280068020 A CN 201280068020A CN 104081702 B CN104081702 B CN 104081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c
mmt
information
source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80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1702A (zh
Inventor
黄盛凞
朴勍模
柳诚烈
梁贤九
黄承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81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1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1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1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06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using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03M13/618Shortening and extension of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5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repetition or insertion of dummy data, i.e. rate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 H04L1/008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where the control data relates to payload of a different pa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3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hierarchical techniques, e.g. scal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transmission errors at the de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4Syste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us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03M13/151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using error loca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polynomials
    • H03M13/1515Reed-Solom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5Unequal or adaptive error protection, e.g. by providing a different level of protection according to significance of source information or by adapting the coding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ransmissi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7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 H03M13/3761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using code combining, i.e. using combining of codeword portions which may have been transmitted separately, e.g. Digital Fountain codes, Raptor codes or Luby Transform [LT]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4Concatenated codes
    • H04L1/0066Parallel concatenated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设备及方法。本发明包括过程:确定至少一个通过应用层前向纠错(AL‑FEC)保护的MPEG媒体传输(MMT)资源;确定用于传输所述至少一个MMT资源的至少一个FEC流;确定在每一情形中从所述至少一个FEC流传输的MMT资源,并确定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FEC流的FEC编码结构;通过基于传输单元而将从所述至少一个FEC流传输的MMT资源进行划分来生成至少一个源流;以及通过根据所述FEC编码结构对所述至少一个源流执行AL‑FEC编码来生成并发送至少一个奇偶校验流。

Description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发送和接收分组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内容的增加以及大容量内容(诸如高清(HD)内容和超高清(UHD)内容)的增加导致在网络中数据堵塞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发送器(例如主机 A)发送的内容不能正常传输到接收器(例如主机B),一些内容可能在路径中丢失。通常,由于以分组的单元发送数据,所以数据的丢失以分组的单元发生。于是,因为接收器由于数据丢失而不能接收到分组,所以不能识别在所丢失的分组中的数据。因此,这会引起音频质量的下降、视频图像的退化或图像中断、插入字幕的遗漏、文件的丢失等,这使得用户不方便。针对上述原因,需要恢复在网络中出现的数据丢失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开发本发明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恢复在网络中出现的数据丢失的设备及方法。而且,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传输MPEG媒体传输(MMT)资源(asset)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 FEC流被配置以及应用层前向纠错(AL-FEC)被管理以传输由AL-FEC保护的 MPEG媒体传输(MMT)包(即FEC流)。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至少一个由应用层前向纠错(AL-FEC)保护的MPEG媒体传输 (MMT)资源;确定至少一个FEC流以便递送所述至少一个MMT资源;确定从所述至少一个FEC流递送的MMT资源,并确定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FEC 流的FEC编码结构;通过按照用于递送所述MMT资源的单元来将从所述至少一个FEC流递送的MMT资源进行划分以生成至少一个源流;并且根据所述FEC编码结构对所述至少一个源流执行AL-FEC编码,以便生成并递送至少一个奇偶校验流。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接收分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发送器接收前向纠错(FEC)流消息;从所述FEC流消息中识别FEC流的数目和应用于每个FEC流的FEC编码结构;将从发送器接收到的MMT分组的FEC流分类;并且对每个分类后的FEC流基于FEC编码结构执行FEC解码。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控制器,用于确定至少一个由应用层前向纠错(AL-FEC)保护的MPEG 媒体传输(MMT)资源,确定用于递送所述至少一个MMT资源的至少一个FEC 流,确定从所述至少一个FEC流递送的MMT资源,并确定应用于所述至少一个FEC流的FEC编码结构;以及编码单元,用于将从所述至少一个FEC 流递送的MMT资源按照用于递送的单元进行划分以生成至少一个源流,并根据所述FEC编码结构对所述至少一个源流执行AL-FEC编码以生成和递送至少一个奇偶校验流。
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在通信系统中接收分组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前向纠错(FEC)流描述符;控制器,用于从所述 FEC流消息中识别FEC流的数目以及应用于每个FEC流的FEC编码结构,并将从发送器接收的MMT分组中的FEC流分类;和解码单元,用于对每个分类后的FEC流基于FEC编码结构执行FEC解码。
有益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发送器提供一种基于所述MMT包中的MMT流包含的 MMT资源的QoS保护所述MMT流的机制。它还向接收器发送关于所述FEC 流的描述信息,以便接收器能提前通过所接收分组识别关于FEC流的描述信息。因此,接收器可有效地解码所接收的MMT分组。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拓扑和数据流的方框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MT系统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MT包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阶和两阶的FEC编码结构的图。
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L-FEC的编码/解码流的原理图。
图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阶和两阶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EC递送块和FEC递送簇(FEC delivery cluster)的配置的图。
图8至10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将源块映射到信息块的过程的图。
图11和1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使用信息码元生成奇偶校验码元的过程的图。
图13和1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使用奇偶校验码元生成奇偶校验块的过程的图。
图1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EC分组块的图。
图1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MT流的图。
图18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对本发明的描述中,当对在此包含的公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发明的主题变得不清楚时将被省略。接着,在后面描述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发明的功能而被定义的,但根据使用者或操作者的习惯和意图可能有所变化,因此,将基于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而对其进行定义。
首先,下面将描述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
-FEC:用于纠正错误的纠错码元或擦除码元。
-FEC帧:通过对要保护的信息进行FEC编码产生的码字,并且包含信息部分和奇偶校验(修复)部分。
-码元:码元是数据的单元,并且以比特为单位的比特的尺寸称为码元尺寸。
-源码元:要被保护的数据码元,其是FEC帧的信息部分。
-信息码元:要被保护的数据或填充码元,其是FEC帧的信息部分。
-码字:通过对信息码元的FEC编码生成的FEC帧。
-奇偶校验码元:通过对信息码元的FEC编码生成的FEC帧的奇偶校验码元。
-分组:被配置为报头和有效载荷的递送单元。
-有效载荷:从发送器发送并被置于分组中的一段用户数据。
-分组报头:包含有效载荷的分组的报头。
-源有效载荷:被配置为源码元的有效载荷(FEC源有效载荷是通过前向纠错(FEC)机制保护的数据的单元)。
-信息有效载荷:被配置为信息码元的有效载荷(FEC信息有效载荷是一组具有相关联的FEC信息块或FEC信息子块的FEC信息码元部分的相同索引的FEC码元)。
-奇偶校验有效载荷:被配置为奇偶校验码元的有效载荷(FEC奇偶校验有效载荷是一组具有FEC奇偶校验块的FEC奇偶校验码元部分的相同索引的 FEC码元)。
-源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源有效载荷的一组有效载荷(FEC源块是FEC 源流的一分割组,由预定数目的FEC源有效载荷组成)。
-子块:被配置为预定数目的FEC源有效载荷,并且是FEC源块的子集 (FEC子块是FEC源块的子集并且由预定数目的FEC源有效载荷组成)。
-信息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信息有效载荷的一组有效载荷(FEC信息块是一组预定数目的具有相同尺寸的FEC信息有效载荷,并且由FEC源块生成)。
-奇偶校验块:被配置为至少一个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一组有效载荷(FEC 奇偶校验块是一组FEC奇偶校验码元部分)。
-奇偶校验码元部分:通过FEC编码从FEC信息码元部分生成的奇偶校验FEC码元(FEC奇偶校验码元部分是通过FEC编码从FEC信息码元部分生成的奇偶校验FEC码元)。
-信息码元部分:对于FEC编码要一起考虑的FEC码元数据(信息码元部分是对于FEC编码要一起考虑的数据FEC码元)。
-信息子块:一组预定数目的具有相同尺寸的信息有效载荷,并且从FEC 子块生成(FEC信息子块是一组预定数目的具有相同尺寸的信息有效载荷,并且从FEC子块生成)。
-FEC块:一组被配置为一组码字、信息块或FEC块的有效载荷(FEC块包括FEC信息块或FEC信息子块及其相关联的奇偶校验块)。
-FEC递送块:一组被配置为源块和奇偶校验(修复)块的有效载荷。
-FEC分组:用于递送FEC块的分组。
-源分组:用于递送源块的分组。
-奇偶校验(修复)分组:用于递送奇偶校验(修复)块的分组。
-FEC分组块:一组递送FEC递送块的分组。
-MMT流:用于递送一个MMT包的一个或多个MMT资源的一序列MMT 分组。
-源流:一序列通过同一源流标识符标识的源有效载荷,用于将一个或多个MMT资源从一个MMT服务器递送到一个或多个MMT客户端。
-奇偶校验流:一序列通过FEC编码生成用以保护源流的、通过同一奇偶校验流标识符标识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
-FEC流(或FEC保护流):被配置为源流和与该源流相关的一个或多个奇偶校验流。
-存取单元(AU):可以具有定时信息属性的最小数据实体。
-MMT处理单元(MPU):定时或不定时数据的通用容器,独立于任何特定的媒体编解码器。它包括定时数据或不定时数据的没有AU边界的数据部分和附加的递送和消耗相关的信息的一个或多个AU。MPU是能够完全独立处理的编码媒体数据单元(在上下文中,处理表示为了递送而封装为MMT包或分组化)
-MMT资源:被配置为一个或多个M单元的数据实体。MMT资源是由一个或几个具有相同MMT资源ID的MPU组成的逻辑数据实体。MMT资源是应用相同组成信息和传输特性的最大数据单元。
-MMT包:逻辑结构化数据集合,由一个或多个MMT资源、MMT组成信息和MMT资源递送特性组成。
-MMT有效载荷:使用MMT协议或互联网应用层协议(例如RTP)承载 MMT包或MMT指令消息的格式化数据单元。
-MMT分组:由MMT协议产生或消耗的数据的格式化单元。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拓扑和数据流的方框图。
参照图1,通过主机A 105和主机B 110之间的应用部分140、传输部分 160、互联网部分170、链路部分180和以太网部分190发送和接收数据150。例如,数据150在传输部分160被形成为UDP分组,在互联网部分170被形成为IP分组,并且从链路部分180被发送到一帧。
通过路由器120和130,从主机A 105发送的IP分组被发送到主机B 110,但是主机B并不是总能以主机A发送的IP分组的顺序接收到IP分组。因此,在发送IP分组时,需要指示发送顺序。为此,在AV编解码器部分压缩的数据通过使用实时协议(RTP)而被形成为分组后,数据150就被认为是实时协议 (RTP)分组,或者当参考后面图2所述的MMT递送分组数据被形成为分组时,数据150通过应用部分140的递送协议而被形成为分组。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MT系统的配置的图。
图2中,左边10是图解MMT系统的配置的图,右边20是图解递送功能的详细配置的图。
媒体编码层205压缩并递送音频数据和/或视频数据到封装功能层210(E. 层)。封装功能层210将压缩后的音频/视频数据以与文件格式相似的形式形成为分组并将所述分组输出到递送功能220。
递送功能220(D.层)将封装功能层210的输出形成为MMT有效载荷格式,然后把MMT传输分组报头添加到封装功能层210的输出上。接着,递送功能220以MMT递送分组的形式把封装功能层210的输出输出到传输协议 230,或通过使用RTP协议以RTP分组的形式把封装功能层210的输出输出到传输协议230。然后,传输协议230把封装功能层210的输出转换为UDP 传输协议和TCP传输协议其中之一,并且它将转换后的传输协议递送给互联网协议240。
最后,互联网协议240把传输协议230的输出形成为IP分组。本发明的源有效载荷可能是MMT有效载荷格式、MMT传输格式(MMT协议或MMT 分组)和RTP分组其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功能200(C.层)(或信令功能,S.层)管理报告会话(presentation session)和递送会话。
递送功能220(D.层)包括MMT D.3层250、MMT D.1层260和MMT D.2 层270。MMT D.3层250是交叉层接口并且在一个实体(发送或接收部分)中提供用于通过在应用层和底层(包括MAC/PHY层)之间相互交换QoS相关信息来支持QoS的机制。应用层提供关于作为从上到下的QoS信息(top-down QoS)的媒体特性,并且它提供从下到上的QoS信息(诸如底层网络信道状态)。 MMT D.1层260提供为通用有效载荷格式的MMT有效载荷以用于递送来自封装功能层210的MMT包。根据本发明,它可被用作MMT协议和IETF应用协议280(诸如RTP)的有效载荷格式,并且承载MMT信令消息(诸如FEC 消息)。而且,根据本发明,如果源有效载荷是MMT有效载荷,则该源有效载荷可承载通过FEC编码生成的奇偶校验分组。MMT包的每个资源都包含一个或多个MPU,并且MMT有效载荷可承载具有相同的资源ID的一个或多个MPU。另外,相对较大的MPU被分割为多个MMT有效载荷。MMT D.2 层270是被发明来有效和稳定地递送MMT包的应用层协议,并且它提供 MMT协议(MMT分组)。MMT协议支持诸如复用、网络抖动计算和QoS指示等对递送编码媒体数据的各种内容所需的几个特性。根据本发明,通过把MMT报头添加到MMT有效载荷上生成MMT分组,该MMT报头包括诸如压缩资源ID、用于网络抖动计算的递送时间戳和QoS指示之类的区别每个复用的资源的信息。MMT有效载荷被递送给一个MMT分组,并且如果根据本发明的源有效载荷是MMT有效载荷,则在把MMT报头添加到奇偶校验分组之后,通过FEC编码生成的奇偶校验分组就被递送给MMT分组。在这种情况下,奇偶校验分组的MMT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通过FEC消息来递送,在FEC消息中,设置了分组流ID信息值。IETF应用协议280(例如RTP) 把报头添加到MMT有效载荷上以生成应用协议。传输协议290(例如TCP和 UDP)通过有效载荷接收MMT协议或IETF应用协议,并把TCP/UDP报头添加到MMT协议或IETF应用协议中以递送MMT协议或IETF应用协议。
图3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MT包的配置的方框图。
参照图3,MMT包300根据控制器360的控制通过网络的D.层340与客户端350通信,并且包括MMT资源320、组成信息310、传输特性330。
而且,MMT包300具有使用配置信息的功能和操作,并且配置信息包括 MMT资源320的传输特征、组成信息和列表。
而且,MMT包300包含用于描述MMT包300和MMT资源320的描述信息、用于帮助MMT资源320的消耗的组成信息和用于提供对MMT资源 320的递送的指示的传输特性信息。
而且,MMT包300描述每个MMT资源320的传输特性,其中传输特性包括错误恢复信息,并且一个MMT资源320的简单传输特性信息可能受损或可能没有受损,而且,传输特性可包含QoS(损失允许程度、延迟允许程度)。
另一方面,应用层前向纠错(AL-FEC)的详细信令方法如下:
1.损失模式
假定AL-FEC的信道模式包括如下所述的两种损失模式。
通常,优先采用随机和突发擦除信道模式,这是因为网络上的擦除伴随着随机擦除和突发擦除。
而且,DVB AL-FEC蓝皮书中规定的REIN擦除信道是指与随机擦除信道的组合。REIN信道引起在DSL线上的8ms的固定时间的突发擦除。
1.1随机+REIN擦除信道模式(Ref.DVB AL-FEC蓝皮书)
重复电脉冲噪声(REIN):固定时间D突发擦除(8ms)
在ITU G.1050文件中规定的双态Gilbert-Elliot擦除信道具有好状态和坏状态,其中,好状态指示低损状态,坏状态指引起突发擦除的高损状态。
1.2双态Gilbert-Elliot擦除信道(GEEC)模式(Ref.ITU G.1050)
好状态:随机擦除信道(低损状态)
坏状态:突发擦除信道(高损状态)
2.对两阶FEC编码结构的仿真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阶或两阶FEC编码结构的图。
虽然图4中未示出,但是用于两阶FEC编码的源块被划分为M个子块。
图4指示其中在阶410中向每个子块添加P2FEC奇偶校验(P2个PL)以用于混合内容递送服务(例如AV流与文件)的情况和其中如果仅服务AV(音频 /视频)数据时当在FEC编码结构400的每个子块添加上P1FEC奇偶校验(P1 个PL)后达到所要求的FEC性能时,M*P2FEC奇偶校验(M*P2个PL)被添加到整个M个子块上的情况。
在混合内容递送服务的情况下,AV数据和文件数据被一起递送,相比只有AV数据服务的情况下,需要另外的FEC奇偶校验,这是因为文件数据比 AV数据要求更好的FEC性能。
通常,由于优选AV数据(诸如直播流)具有小延迟,因此为了得到低延迟, AV流服务以短块的形式受FEC保护并递送。另一方面,由于文件数据不会被延迟中断很多并且不允许数据的部分损坏,因此,文件数据要求高FEC性能,以长块的形式受FEC保护和递送。原因是因为当长块和短块具有FEC特性中的相同奇偶校验附加率(parity additional rate)时,长块比短块具有更好的 FEC性能。
已与其中只有AV数据服务的情况或其中只有文件数据服务的情况不同地开发了混合内容递送服务(诸如数字混合服务(digital mash-up service))。AV 数据和文件数据由于上述原因在相同流中一起被递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 AV数据和文件数据具有不同的QoS,因此需要有效满足两种不同QoS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求其中能对AV数据获得低延迟而对文件数据获得较高FEC 性能的FEC编码结构。因此,本发明提出两阶FEC编码结构,其借助短块保护AV数据而借助长块保护文件数据。
例如,即使AV流传输和文件递送在同一个流中执行,文件数据被间歇地插入AV数据中并且与AV数据一起递送。通常,如果对于AV数据需要 P1个FEC奇偶校验,则当AV数据和文件数据被同时流传输中时,由于文件数据比AV数据要求更高的FEC性能,所以文件数据需要P=P1+P2个FEC 奇偶校验以满足文件数据所要求的性能。典型地,在具有相同FEC奇偶校验率的情况下,当通过使用长编码来恢复文件数据时,能达到优选的FEC性能。因此,在P2奇偶校验被另外分配给子块以纠正子块时,数据的性能将由于增加P2奇偶校验而被改善。然而,在AV数据的情况下,由于P1奇偶校验码满足了所要求的FEC性能,因此通过P2奇偶校验而改善的FEC性能很难有大的意义。而且,在其中突发擦除发生的环境中需要更有效的方法。典型地,作为纠正突发擦除的方法,使用非常长的编码或者通过交织将突发擦除转换为随机擦除以便改善解码性能。然而,在其中通过使用交织或长编码纠正突发擦除的情形中,由于AV数据的延迟变长,所以当在其中突发擦除发生的环境中能够提供混合内容传送服务(例如AV流传输和文件)时,需要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对于AV数据来说较短的延迟是优选的。因此,AV数据被配置为较短延迟的短块以满足所要求的FEC性能,再进一步要求延迟之外的 FEC性能。于是,需要一种能通过配置长块的AV数据而最大限度改善FEC 性能的方法。因此,对于图4的一个阶410,向每一子块添加P=P1+P2的FEC 奇偶校验,对于两个阶420,向每个子块添加P1FEC奇偶校验,向被配置为 M个子块的源块添加P2FEC奇偶校验。通过使用子块的P1FEC奇偶校验来恢复AV数据,以便得到较短的延迟,而当使用P1FEC奇偶校验恢复文件数据失败后,通过使用M*P2FEC奇偶校验来恢复该文件数据。结果,可以得到更加优选的FEC性能。
图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AL-FEC编码/解码流的原理图。
参照图5,MMT D.1层510从MMT E.1层500接收MMT包,即为存储或递送AV数据、文件、文本等的目的而制定的格式,它将MMT包以预定的大小分为源有效载荷以配置源块550。AL-FEC模块转换器560将配置为预定数目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550转换成作为配置为具有相同长度的信息有效载荷的二维数组的信息块570。FEC编码器通过使用从信息块570提供的FEC 编码执行FEC编码,以便创建奇偶校验块580,并且它递送奇偶校验块580 到有效载荷格式生成器530。有效载荷格式生成器530将奇偶校验块580加到源块550上,并给每个有效载荷加一个有效载荷报头(PLH),接着递送作为分组的MMT有效载荷格式到MMT D.2层或IETF应用协议层520。在这种情况下,有效载荷头(PLH)包括FEC相关信息,其包括FEC分组块的起始和结尾、每个FEC分组的序号、源块和奇偶校验块的长度、FEC分组块中信息块和奇偶校验块的长度,使得接收端能够通过从FEC消息和FEC相关信息的 FEC解码恢复丢失的分组。而且,UDP报头借助传输协议(诸如UDP)而被添加到MMT有效载荷格式上,而IP报头也被添加到MMT有效载荷格式上以便递送MMT有效载荷格式。
例如,虽然图5中源有效载荷是MMT有效载荷,但是源有效载荷不限于MMT有效载荷,并且可以是MMT分组或RTP分组。如果源有效载荷是 MMT分组或RTP分组,则图5中的有效载荷格式生成器530对应于分组格式生成器,源块变为预定的MMT分组(或RTP分组)。其它过程与上述生成奇偶校验块的过程一样地执行。奇偶校验块和PLH被添加到源块上,接着源块被递送到应用了AL-FEC的MMT分组(或RTP分组)。而且,UDP报头借助传输协议(诸如UDP)而被添加到MMT有效载荷格式上,并且IP报头也被添加到MMT有效载荷格式上。
接着,将描述其中使用FEC编码(诸如RS编码、LDPC(或Raptor/RaptorQ) 编码等)的两阶FEC编码结构。
为了恢复递送期间丢失的数据,通过两阶FEC编码结构以四种方式保护被配置为预定数目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
-情况0:没有编码结构
-情况1:FEC 1编码结构(一阶FEC编码结构)
-情况2:FEC 2编码结构(一阶FEC编码结构)
-情况3:FEC 1和FEC 2编码结构(两阶FEC编码结构)
RS编码和LDPC(或Raptor/RaptorQ)编码用于FEC 1编码和FEC 2编码。
对于情况0,省略FEC 1编码和FEC 2编码。在一阶FEC编码结构中,M被设置为1。而且,对于情况1,省略FEC 1编码,对于情况2,省略FEC 2编码。
在两阶FEC编码结构中,源块被配置为M个子块。每个子块通过FEC 1 编码来编码,而源块通过FEC 2编码来编码。
下表1指示用于两阶FEC编码结构的RS和LDPC的可用组合。在表1 中,LDPC可用Raptor或RaptorQ来替换。
表1
FEC 1编码 FEC 2编码 可允许性
RS RS 允许
RS LDPC 允许
LDPC LDPC 允许
LDPC RS 不允许
因此,由包含一阶FEC编码结构的两阶FEC编码方案得到的FEC编码结构可有以下6种情况(LDPC可用Raptor或RaptorQ来替换)
-不编码
-RS编码(一阶)
-LDPC编码(一阶)
-RS-RS编码(两阶)
-RS-LDPC编码(两阶)
-LDPC-LDPC编码(两阶)
在这种情况下,情况1应用于被配置为相对小数量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情况2应用于被配置为相对大数量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如果源块/子块的源有效载荷的数目和通过FEC编码添加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数目等于或小于 255,则使用RS编码。如果不是,则使用LDPC。简单来说,在其中源块/服务块的源有效载荷的数目被分类为小于200、400、800、1600、3200和6400 的情况下,小于200的源有效载荷通过使用RS编码来编码,大于400的源有效载荷通过使用LDPC编码(或Raptor/RaptorQ)来编码。
表1指示其中假定使用用于被配置为相对小数量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的一个编码和用于被配置为相对大数量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的一个编码。FEC 编码可通过其纠错能力和复杂度进行评价。通常情况下,具有高纠错能力的 FEC编码也具有高复杂性,而具有低复杂性的FEC编码具有相对低的纠错能力。因此,如果FEC编码像MMT一样具有各种的可应用领域,而发送器具有宽范围的计算能力,则可以用三个或更多的FEC编码。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其中使用两种FEC编码的情况,建立用于两阶FEC编码结构的FEC编码的不同组合。可通过两个FEC编码的组合的简单扩展而获得这种组合。
图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阶和两阶FEC编码的配置的方框图。
参照图6,标号600指示一阶FEC编码结构,而标号610指示两阶FEC 编码结构。
首先,一阶FEC编码结构600从一个源流中确定要由FEC编码保护的源块620的单元,它将源块620划分为被配置为预定数目的源有效载荷的块的单元(源块)。要被保护的单元可以是源有效载荷的数目的倍数。FEC编码器 630通过图8所示的一系列过程从每个输入源块中生成信息块,通过FEC编码从所述信息块生成预定数目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并且最后生成图7中被配置为源块640和奇偶校验块P1的FEC递送块。为了实际传送,这样的FEC 递送块通过图16中的过程配置FEC分组块,并且FEC分组块被递送。例如,在其中源有效载荷为MMT分组的情况下,FEC相关信令信息的PLH被添加到每个源有效载荷上以形成应用了FEC的MMT分组,并且FEC相关信令信息的PLH和MMT分组报头被添加到奇偶校验有效载荷上以形成应用了FEC 的MMT分组,以使每个FEC分组被发送。
在两阶FEC编码结构610中,源块650被划分为M个子块,并且多个子块660的每一个子块都以和一阶FEC编码结构相同的方式通过使用FEC 1 编码器670来生成被配置为子块和奇偶校验块P1的FEC传送块。FEC 2编码器690像在一阶FEC编码结构中一样从源块中生成奇偶校验块P2以创建 FEC递送块。
图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EC递送块700和FEC递送簇710的配置的图。
参照图7,FEC递送块700包括源块和由FEC编码器通过一系列过程从源块生成的奇偶校验块。
在其中两阶FEC编码结构应用于FEC递送簇710的情况下,被配置为第一子块和由FEC 1编码器从第一子块生成的奇偶校验1块(第一奇偶校验块) 的第一FEC 1递送块、被配置为第M子块和由FEC 1编码器从第M子块生成的奇偶校验1块(第M个FEC 1奇偶校验块)的第M个FEC 1递送块以及由FEC 2编码器从M个子块(=源块)生成的奇偶校验2块。图7中源块的源有效载荷可具有相同长度或不同长度。在源有效载荷具有相同长度的情况下,填充数据被添加到每个源有效载荷上以生成具有相同长度的两维数组(信息块),如图8所示。
图8至10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将源块映射到信息块810的过程的图。
参照图8,源块800被配置为具有不同长度的源有效载荷。这里,源有效载荷的最大长度被定义为Smax个字节,Smax被典型设置为较小的值,这是因为它受限于最大传输单元的大小。图中,在源块中的源有效载荷的数目 K是M的倍数,每个源块被配置为固定数目K的源有效载荷。然而,源有效载荷的数目不限于此,并且在源块中的每个源块的大小可配置为不同数目的源有效载荷。
信息块810被配置为具有相同长度的信息有效载荷,当必需时,为使信息有效载荷的长度为Smax,从源有效载荷通过添加上具有预定数值的填充数据生成每个信息有效载荷。也就是说,当必需时,为使信息有效载荷的长度为Smax,通过把具有预定数值的填充数据添加到配置有K个源有效载荷的源块800的第i个源有效载荷上生成信息块810的第i个信息有效载荷 (i=1,2,…,K)。
在其中信息块810等于或低于200的情况下,可通过把源块映射到信息块810生成用于RS编码的信息码元,如图9所示。可如图10所示生成用于 LDPC编码的信息码元。在图9和10中,左边900和1000和右边910和1010 的信息块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左边900和1000的第j行第i列的值等于右边910和1010的第j行第i列的值(i=1,2,…,K和j=1,2,…,8*S)。然而,左边900和1000是以信息有效载荷的视角显示的,而右边910和1010是以信息码元的视角显示的。
图9中,信息有效载荷#r的第p个字节被映射在第p个信息码元的第r 个字节(r=0,1,…,K-1和p=1,2,…,S)。
图10中,信息有效载荷#r的第p个比特被映射在第p个信息码元的第r 个比特(r=0,1,…,K-1和p=1,2,…,8*S)。
图11和1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使用信息码元生成奇偶校验码元的过程的图。
每个信息码元都经过图11所示的RS编码和图12所示的LDPC编码以便生成奇偶校验码元。虽然图12中没有示出缩短和删截,但是通过使用具有预定长度的LDPC编码,对于各种K和P执行缩短和删截以生成奇偶校验码元,像图10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只可以执行缩短,或只可以执行删截。
在图11中,缩短的200-k字节是指为了RS编码通过把200-K个填充字节(都是00h)添加到第p个信息码元的前端形成的200个信息码元,这是因为在被配置为K个字节的第p个信息码元中K小于200,删截的40-P字节表示通过RS编码240和200从被配置为200个字节的信息码元中生成的40个奇偶校验字节中,实际上只有P个字节被递送,而剩余被有意省略。通过缩短和删截方法,可以通过使用一个RS编码240或200从各种信息长度生成具有各种长度的奇偶校验。
在图中,B(p,i)表示图9的第p个信息码元中的第i个信息字节(i=0, 1,…,K-1),B(p,j)表示图9的第p个奇偶校验码元中的第j-K个奇偶校验字节(j=K,K+1,…,N-1)。
在图12中,B(p,i)表示图10的第p个信息码元中的第i个信息比特(i=0, 1,…,K-1),B(p,j)表示图10的第p个奇偶校验码元中的第j-K个奇偶校验比特(j=K,K+1,…,N-1)。
图13和15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使用奇偶校验码元生成奇偶校验块的过程的图。
通过使用所生成的奇偶校验码元生成图13的RS奇偶校验块和图14的 LDPC奇偶校验块。图13和14中左边1300或1400和右边1310或1410的奇偶校验块是相同的块,像图10和图11一样,其中,左边1300或1400是以奇偶校验码元的视角显示的,而右边1310或1410是以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视角显示的。
另一方面,下面将描述RS编码和LDPC编码的规范。
RS(N,K)编码的本原多项式(primitive polynomial)在有限域GF(2^8)上
p(x)=x^8+x^4+x^3+x^2+1
GF(2^8)的码元可表示为α^7、α^6、α^5、α^4、α^3、α^2、α,1。
这里,α=00000010(二进制)
当每个RS编码字(rsc)通过矢量来表达时,它指示rsc=(e0,e1,…,e199,p200,…,p239)。该信息有200个字节的大小,RS编码在有限域GF(2^8)的奇偶校验是40个字节。
在有限域GF(2)上的LDPC(K+P,K)编码具有被配置为K个信息比特和P 个奇偶校验比特的QC-LDPC结构。这里,K=L×80,L=1,2,4,8,或16。
尤其是,LDPC的奇偶校验部分具有如图15所示的近似三角矩阵的形式。图15示出H矩阵的配置。在图15中,K=400,P=L×80(L=1,2,4,8,或16)。
在图13中,第p个奇偶校验码元的第r个字节被映射到第r个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第p个字节(p=1,2,…,S,以及r=0,1,…,P-1)。在图14中,第p个奇偶校验码元的第r个比特被映射到第r个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第p个比特(p=1,2,…, 8*S,以及r=0,1,…,P-1)。
图16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EC分组块的图。
参照图16,FEC分组块被配置为源块和奇偶校验块,FEC分组簇被配置为子块和奇偶校验块。被配置为源块和奇偶校验块的FEC分组块或者被配置为子块和奇偶校验块的FEC分组簇具有FEC分组报头(PLH),分组报头被添加到每个有效载荷的前端并递送给FEC分组块或配置为FEC分组的FEC分组簇。图16中,虽然FEC分组报头(PLH)被添加到有效载荷的前端,但是FEC 分组报头的位置不限于有效载荷的前端,FEC分组报头可添加到有效载荷的后端。
存储和递送FEC配置信息的FEC分组报头优选被解析为在FEC分组中存储FEC相关信息的字段,并且可包括FEC相关信息。也就是说,FEC分组报头包括FEC分组块中的FEC分组块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每个FEC的序号、源块和奇偶校验块的长度(或信息块和奇偶校验块的长度)等类似信息。接收端可经过FEC解码通过使用FEC消息和FEC相关信息恢复丢失的分组。而且,FEC分组报头可存储接收端可用来识别FEC流ID、源流ID、FEC分组所属的奇偶校验流ID或关于压缩资源ID信息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压缩资源ID信息存储在诸如MMT报头或MMT有效载荷报头之类的D层报头而不是FEC分组报头中,则可以使用D层报头。
FEC分组报头指示发送器应用于AL-FEC的编码结构。也就是说,FEC 分组报头格式包括fec_coding_structure字段,其定义如下。
fec_coding_structure(FEC编码结构):用于保护相应源流的FEC编码结构 (该字段将指示对于它的相关联源流所应用的AL-FEC编码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其中包含两阶编码结构和阶层式FEC(LA-FEC)的结构化多FEC编码方案应用于FEC分组报头的情况下,fec_coding_structure 可被定义如下。
b000:无编码结构(情况0)
b001: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1)
b010: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2)
b011:两阶FEC编码结构(情况3)
b100:LA-FEC编码结构
b101~b111:保留
以上b001(情况1)表示使用适合于保护被配置为相对小数量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的FEC编码,b010表示使用适合于保护被配置为相对大数量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的FEC编码。
而且,b011(情况3)指示其中两阶FEC编码结构应用于FEC分组报头的情况。
b100指示阶层式FEC(LA-FEC)编码结构应用于FEC分组报头的情况。 LA-FEC表示源块被划分为基本层的子块和增强层的子块,并通过FEC 1编码器生成奇偶校验1块,以及子块通过FEC 2编码器生成奇偶校验2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果使用表1所示的FEC编码组合,则 fec_coding_structure可定义如下。
<第一>
b000:无编码结构
b001:RS编码结构
b001:LDPC编码结构
b011:RS-RS两阶编码结构
b100:RS-LDPC两阶编码结构
b011:LDPC-LDPC两阶编码结构
其余:保留
<第二>
b000:无编码结构
b001:RS编码结构
b010:LDPC编码结构
b101:RS-RS两阶编码结构
b110:LDPC-LDPC两阶编码结构
b111:RS-LDPC两阶编码结构
其余:保留
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b2=1,则它指示两阶编码结构应用于FEC分组报头;如果b1=1,则它指示LDPC编码应用于FEC分组报头,以及如果b0=1,则它指示RS编码应用于FEC分组报头,在以上描述中,LDPC可用raptor 或者raptorQ来替代。
fec_coding_structure的信号可存储在FEC分组报头中,并作为带内信号被递送。该信号可像FEC消息一样存储在FEC控制分组中或者像RTCP一样存储在RTP控制分组的报头或有效载荷中,并被递送给接收器以便接收器能够识别该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递送由AL-FEC方案基于每个MMT资源的QoS(损耗特性、延迟特性等)保护的MMT流(即FEC流)的FEC流结构,以及当发送器通过MMT流向接收器递送一个或多个MMT资源时管理应用层前向纠错(AL-FEC)的方法。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发送器通过D.层递送被配置为在MMT分组中的MMT资源的AL-FEC保护的MMT资源分组和被配置为资源的奇偶校验的一系列MMT分组的一个或多个FEC流。D.层提供基于在MMT包中的MMT流中包含的MMT资源的QoS保护MMT流的机制,C.层使得发送器和接收器能够发送和接收FEC流的描述信息,以便接收器能提前通过所接收的MMT分组识别FEC流的描述信息(FEC流描述=FEC消息)。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FEC相关消息通过C.层被递送,可被配置为下表和相关信息。
C.层的FEC相关控制消息可配置为表2所示。
表2
在表2中,每个字段含义如下:
-fec_flag:指示当一个MMT服务器向一个或多个MMT客户端递送一个或多个源流时是否向源流的递送应用FEC。
-length_of_fec_flow_description(FEC流描述的长度)():指示包含该字段的FEC流描述符的大小(字节)。当至少一个源流被通过FEC保护性地递送时,该值被设置。
fec_flag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b0:所有源流在没有通过FEC编码保护的情况下被递送(每个源流在没有AL-FEC保护的情况下被递送)。
-b1:至少一个源流在AL-FEC保护的情形下被递送(至少一个源流在 AL-FEC保护的情况下被递送)。
而且,FEC流描述符包括在每个FEC流中包含的MMT资源的QoS(损耗特性、延迟特性等)和关于应用于MMT资源的FEC编码结构和FEC编码算法的信息。
FEC流描述符的配置如表3所示。
表3
表3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protection_mode(保护模式):指示通过FEC保护的源有效载荷的范围。例如,如果源有效载荷是在D.1层中生成的MMT有效载荷格式,或者被添加D.2报头的MMT传输分组,则protection_mode字段的值和含义如下所示:
0:通过把MMT有效载荷格式用作源有效载荷,将FEC应用到MMT有效载荷。
1:通过把MMT传输分组用作源有效载荷,将FEC应用到MMT传输分组上。
-number_of_fec_flows(FEC流的数目):指示FEC流的数目
-number_of_assets_for_fec_flow_i(第i个FEC流的资源的数目):指示每个FEC流i(i=0,1,2,…,N1-1)所应用的MMT资源的数目。
-asset_id:指示MMT资源ID
-compressed_asset_id:压缩MMT资源ID
-error_resiliency:指示根据如下字段值的错误恢复:
0:无损
1:有损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延迟相关指示符):指示和另一个资源和延迟的相关性。如果相应资源必须和另一资源同步,则错误恢复设置为1,如果不是,则错误恢复设置为0。例如,如果作为视频资源的相应资源必须和音频资源同步,则视频资源的字段值和音频资源的字段值都设置为1以指示同步的必要性,或者如果作为文件资源的相应资源和另一资源的同步不是必需的,则相应资源的字段值设置为0。如果在FEC流中多个MMT资源通过两阶FEC编码来保护并且被递送,则每个MMT资源的字段值都被设置为对于状态可调节,接收端可确定对于每个资源是否执行FEC2解码。例如,如果在一个FEC流中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通过两阶FEC编码来编码,则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的字段值被设置为1,而文件资源的字段值被设置为 0,它表示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的延迟一样,以便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在FEC 1编码或FEC2编码后一起输出。在文件资源的情况下,文件资源不需要一起输出以具有和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相同的延迟。因此,如果FEC1解码失败,则优选的是进行FEC2解码以恢复文件资源。
也就是说,优选的是,不通过不同延迟来输出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以便在FEC 1解码后输出音频资源而在FEC 2解码后输出视频资源。
-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_i(第i个FEC流的FEC编码结构):指示根据字段值应用于FEC流i(i=0,1,2,…,N1-1)的FEC编码结构。
b000:无编码结构(情况0)
b001: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1)
b010: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2)
b011:两阶FEC编码结构(情况3)
b100:LA-FEC编码结构
b101~b111:保留
-parity_flow_descriptor(FCS_i)(奇偶校验流描述符):包括创建用于生成奇偶校验流和属于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标识符的信息语言块的方法、依照此方法的控制信息、关于FEC编码的信息和由接收端为解码FEC编码而准备的缓冲区尺寸的信息。parity_flow_descriptor(FCS_i)的示范实施例将描述如下。
虽然在表3中未示出FEC流标签值,但是每个FEC流的FEC流标签值可被提供来区分每个FEC流。而且,由于以存储在通过一个FEC流递送的每个分组的D.层中的形式递送这样的FEC流标签信息,因此,接收器能容易地从FEC流标签信息中区分FEC流。
D.层报头包括资源ID字段,其是用于标识在MMT有效载荷中的每个媒体组件的信息,D.层报头的资源ID字段的配置如表4所示。
表4
表4中,每个字段含义如下:
-number_of_media_components(媒体组件的数目):指示在相关MMT有效载荷中的媒体组件的数目。
-compressed_asset_id_of_media_component_k(第k媒体组件的压缩资源 ID):具有媒体组件k(k=0,1,2,...,N3-1)的相关MMT资源的压缩资源ID。
-length_of_media_component_k(第k媒体组件的长度):媒体组件 k(k=0,1,2,...,N3-1)的长度(字节)。
表4中的媒体组件表示递送到有效载荷的资源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通过C.层递送FEC相关消息的另一实施例被配置信息和如下表。
C.层的MMT流相关消息的配置如表5所示。
表5
表5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packaged_id:指示MMT包的ID
-number_of_mmt_flows(MMT流的数目):表示MMT流的数目
-mmt_flow_id:MMT流标识符
-number_of_assets(资源的数目):指示被递送到相应MMT流的MMT资源的数目
-asset_id:MMT资源的标识符
-short_asset_id:在D.层报头中使用的短资源ID(在指示资源ID的字段的比特数太多的情况下,当字段的比特数被指示为压缩值并存储在D.层中时,通过减少指示资源ID的字段的比特,可以降低开销)
-error_resiliency:根据如下的字段值指示错误恢复:
0:无损
1:有损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表示和另一个资源和延迟的相关性。如果相应资源必须和另一资源同步,则错误恢复设置为1,如果不是,则错误恢复设置为0。例如,如果作为视频资源的相应资源必须和音频资源同步,则视频资源的字段值和音频资源的字段值都设置为1以指示同步的必要性,或者如果作为文件资源的相应资源和另一资源的同步不是必需的,则相应资源的字段值设置为0。
如果在一个FEC流中多个MMT资源通过两阶FEC编码来保护并被递送,则每个MMT资源的字段值都被设置为对于状态可调节,接收端可确定对于每个资源是否执行FEC2编码。例如,如果一个FEC流中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通过两阶FEC编码来编码,则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的字段值被设置为1,而文件资源的字段值被设置为0,它表示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的延迟一样,以便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在FEC1编码或FEC2编码后一起输出。在文件资源的情况下,文件资源不需要一起输出以具有和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相同的延迟。因此,如果FEC1解码失败,则优先地进行FEC2解码以最大可能地恢复文件资源。
也就是说,优选地,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不通过不同延迟输出以便在FEC 1解码后输出音频资源,而在FEC2解码后输出视频资源。FEC流描述符如表 6所示被配置。
表6
表6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number_of_fec_flows:指示FEC流的数目
-fec_flow_id:用于区别FEC流i(i=0,1,2,…,N3-1)的FEC流标识符
-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_i:指示根据字段值应用于FEC流 i(i=0,1,2,…,N3-1)的FEC编码
b000:无编码结构(情况0)
b001: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1)
b010: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2)
b011:两阶FEC编码结构(情况3)
b100:LA-FEC编码结构
b101~b111:保留
-parity_flow_descriptor(FCS_i):包括生成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以及用于生成属于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信息语言块的方法、依照此方法的控制信息、关于FEC编码的信息和由接收端为解码FEC编码而准备的缓冲区尺寸的信息。parity_flow_descriptor(FCS_i)的示范实施例将描述如下。
-number_of_mmt_flows:指示由FEC流i(i=0,1,2,…,N3-1)保护的MMT流的数目
-mmt_flow_id:由FEC流i(i=0,1,2,…,N3-1)保护的MMT流标识符的列表
可以从MMT流标识符的列表中识别出递送到MMT流的MMT资源的数目、MMT资源标识符和MMT流描述符描述的每个MMT流标识符所指示的短资源ID。也就是说,可识别相应FEC流中的MMT资源是否被保护和递送。对于每个MMT资源标识符,可以识别出D.层报头中存储的短资源ID。
D.层报头包括资源ID字段,其是用于标识在MMT有效载荷中的每个媒体组件的信息,D.层报头的资源ID字段的配置如表7所示。
表7
表7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fec_flow_id:FEC流标识符
-fec_coding_structure:指示对递送到相应FEC流ID的每个FEC块应用的FEC编码。虽然C.层中相应FEC流ID指示两阶FEC编码,但是fec_coding_structure将指示对于其中应用于每个FEC块的FEC编码结构不需要只限制为两阶编码的情况的、应用于每个FEC块的FEC编码。也就是说,在C.层消息中相应FEC流ID指示两阶FEC编码的表述可理解为相应FEC 流包括具有两阶FEC编码的FEC块。
-sequence number:为区分每个FEC流ID中的D.层分组的顺序,在一个 FEC流ID中顺序增加
-number_of_media_components:指示相关MMT有效载荷中媒体组件的数目
-short_asset_id_of_media_component:指示具有媒体组件 k(k=0,1,2,…,N5-1)的相关MMT资源的短资源ID。接收端可确定通过FEC descriptor()信息从C.层接收到的短资源ID指示的MMT资源。
-offset_of_media_component:指示包含媒体组件k(k=0,1,2,…,N5-1)的D. 层有效载荷中的初始位置,当offset_of_media_component为零(0)时,相应组件从有效载荷的第一字节起始。如果每个媒体组件不是连续排列,尤其有用。
-length_of_media_component:指示媒体组件k(k=0,1,2,…,N5-1)的大小(字节)。
在表7中,媒体组件表示递送到有效载荷的资源的数据,假定不同的资源被复用到一个有效载荷上。在其中通过使用一个有效载荷仅仅递送来自一个资源的数据的情况下,短资源ID指示递送有效载荷所属的资源的ID。在这种情况下,短资源ID存储在MMT分组报头中或MMT有效载荷报头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源流ID和奇偶校验流ID可分别从源分组的报头和奇偶校验分组的报头直接获得,或者通过组合报头文件中包含的信息和C.层的流相关信息来提取。FEC流描述符如表8所示。
表8
表8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protection_mode:指示通过FEC保护的源有效载荷的范围。例如,在其中源有效载荷是在D.层中生成的MMT有效载荷格式本身的情况下, protection_mode字段的值和含义如下:
0:通过将MMT有效载荷格式用作源有效载荷,将FEC应用到MMT有效载荷。
1:通过将MMT递送分组用作源有效载荷,将FEC应用到MMT递送分组。
-number_of_fec_flows:指示FEC流的数目
-fec_flow_id_for_fec_flow_i:指示用于区分每个FEC流i(i=0,1,2,…,N1-1)的标识符。
-Source_flow_id_for_fec_flow_i:指示用于区分通过每个FEC流 i(i=0,1,2,…,N1-1)保护的源流的标识符。
-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_i:指示应用于FEC流i(i=0,1,2,…,N1-1) 的FEC编码结构。
b000:无编码结构(情况0)
b001: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1)
b010: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2)
b011:两阶FEC编码结构(情况3)
b100:LA-FEC编码结构
b101~b111:保留
-parity_flow_descriptor(FCS_i):包括生成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和用于生成属于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信息语言块的方法、依照此方法的控制信息、关于FEC编码的信息和由接收端为解码FEC编码而准备的缓冲区尺寸的信息。parity_flow_descriptor(FCS_i)的示范实施例将在后面描述。
在表9中表示了不同于表8中所示的FEC流描述符。
表9
表9中每个字段的含义与表5和8中的含义相同。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可以考虑支持一阶和两阶FEC编码结构、阶层式FEC编码结构和三种类型的ibg_mode的AL-FEC方案。需要下述的预处理过程:在此过程中,配置为作为来自上层的输入的源有效载荷的源块被转换成配置为对于FEC编码可调节的信息有效载荷的信息块。这里,预处理过程根据源有效载荷的属性和解码器的处理能力使用不同算法。算法被称为 ibg_mode。ibg_mode的实施例将在后面描述。
下面描述在所有源有效载荷都具有相同长度时使用的ibg_mode0的实施例。在ibg_mode0中,配置源块的源有效载荷具有相同的长度,信息块与源块相同。因此,配置源块的源有效载荷的数目与配置信息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数目相同。
如果源有效载荷具有不同的长度,则ibg_mode1的实施例如下。在 ibg_mode1中,每个源有效载荷对应一个信息有效载荷。信息有效载荷包括关于源有效载荷长度、源有效载荷和填充数据的信息。填充数据是用于将信息有效载荷的长度设置为与Smax一样的值,其中,通过向每个字节分配00h。 Smax通过系统的最大递送的单元来给定,或者被给定为在源块中包含的源有效载荷的长度的最大值。
如果源有效载荷具有不同的长度,则ibg_mode2的实施例情况如下。在 ibg_mode2中,每个信息有效载荷被配置为N个信息子有效载荷,并且包括填充数据以便在关于每个源有效载荷和每个源有效载荷的长度的信息位于信息块中时,源有效载荷的起始点和信息子有效载荷的起始点相同。定义下列值以在描述配置ibg_mode2的示范性方法中使用。
KSP:配置源块的源有效载荷的数目。
KIP:配置源块的源有效载荷的数目。
Ri:添加到信息块的第i个源有效载荷的八位字节。
Li:以八位字节为单位的Ri的长度。
Li:指示Li的值的以网络字节顺序书写的两个八位字节。
T:以字节为单位的信息有效载荷的长度。
N:配置一个信息有效载荷的信息子有效载荷的数目。
T’:以字节为单位的信息有效载荷的长度(T’=T/N)
Sj:满足公式siT/N=siT’≥(li+2)的最小整数
Pi:具有值0的siT’- (li+2)的八位字节
P:具有值0的(KIP-S)个八位字节(S=sum{siT′,i=1,…,KSP})。
其中,信息块通过下列方式来配置:其中,对于i=1,2,…,KSP,通过将在Li、Ri、Pi被连接后连接P的结果按照连续的T间隔划分开来生成信息有效载荷。
如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_i是一阶编码结构b001或b010,则parity_flow_descriptor的实施例如表10所示。
表10
表10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parity_flow_id_for_fec_flow_i:配置第i个FEC流的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
-fec_code_id_for_parity_flow:用于生成属于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FEC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配置信息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maximum_p:配置FEC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length_of_parity_payload:奇偶校验有效载荷以字节为单位的长度。接收器可确定FEC解码三个字段(即maximum_k、maximum_p、 length_of_parity_payload)所需的缓冲区尺寸。
-ibg_mode:指示在信息块生成中使用的模式(算法)。
b00:ibg_mode0
b01:ibg_mode1
b10:ibg_mode2
b11:ibg_mode3
-number_of_parity_payloads_per_packet:在一个FEC修复分组中包含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数目。它仅可应用于ibg_mode2的情况。
-number_of_sub_payload_per_information_payload:配置一个信息有效载荷的信息子有效载荷的数目。它仅可应用于ibg_mode2的情况。
如果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_i是两阶编码结构b011,则parity_flow_descriptor的实施例如表11所示。
表11
在表11中,每一字段的含义如下:
-parity_flow_id_for_fec_flow_i:配置第i个FEC流的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
-fec_code_id_for_parity1_flow:用于生成属于奇偶校验1的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FEC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parity1_flow:配置用于生成属于奇偶校验1的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信息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maximum_p_for_parity_flow:包含属于奇偶校验1的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配置FEC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parity2_flow_id_for_fec_flow_i:配置第i个FEC流的奇偶校验2的流的标识符。
-fec_code_id_for_parity2_flow:用于生成属于奇偶校验2的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FEC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parity2_flow:配置用于生成属于奇偶校验2的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信息块所配置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maximum_p_for_parity2_flow:包含属于奇偶校验2是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配置FEC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num_of_sub_block_per_source_block:通过使用配置一个源块的源子块的数目指示两阶编码结构。
-length_of_parity_payload: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以字节为单位的长度。
-ibg_mode:指示生成信息块所用的模式(算法)
b00:ibg_mode0
b01:ibg_mode1
b10:ibg_mode2
b11:ibg_mode3
-num_of_parity_payloads_per_packet:在一个FEC修复分组中包含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数目。num_of_parity_payloads_per_packet仅可应用于 ibg_mode2的情况。
-num_of_sub_payload_per_information_payload:配置一个信息有效载荷的信息子有效载荷的数目。num_of_sub_payload_per_information_payload仅可应用于ibg_mode2的情况。
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_i是LA-FEC编码结构b100时的parity_flow_descriptor的实施例如表12所示。在表12及其描述中,BL奇偶校验流是指为保护LA-FEC的基本层而生成的奇偶校验流, EL奇偶校验流是指为同时保护LA-FEC的基本层和增强层而生成的奇偶校验流。
表12
表12中,每个字段的含义如下:
-BL_parity_flow_id_for_fec_flow_i:配置第i个FEC流的BL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
-fec_code_id_for_BL_parity_flow:用于生成属于BL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FEC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BL_parity_flow:配置用于生成属于BL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信息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maximum_p_for_BL_parity_flow:配置包括属于BL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FEC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EL_parity_flow_id_for_fec_flow_i:配置第i个FEC流的EL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
-fec_code_id_for_EL_parity_flow:用于生成属于EL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FEC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EL_parity_flow:配置用于生成属于EL奇偶校验2的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信息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maximum_p_for_EL_parity_flow:配置包括属于EL奇偶校验流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FEC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
-length_of_parity_payload:奇偶校验有效载荷以字节为单位的长度。
-ibg_mode:指示用于生成信息块的模式(算法)
b00:ibg_mode0
b01:ibg_mode1
b10:ibg_mode2
b11:ibg_mode3
-num_of_parity_payloads_per_packet:在一个FEC修复分组中包含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数目。num_of_parity_payloads_per_packet仅可应用于 ibg_mode2的情况。
-num_of_sub_payload_per_information_payload:配置一个信息有效载荷的信息子有效载荷的数目。num_of_sub_payload_per_information_payload仅可应用于ibg_mode2的情况。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MMT流和配置FEC流的方法中,MMT分组e 被配置为三种资源。
视频资源(ID 0)
音频资源(ID 1)
文件资源(ID 2)
图17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MMT流的视图。
这里,如果源有效载荷是MMT有效载荷,则MMT流指一序列MMT 有效载荷,如果源有效载荷是MMT分组,则MMT流指一序列MMT分组。每个MMT资源被配置为一个或多个MPU,并且每个MPU基于最大传输单元尺寸被划分为具有预定尺寸的用于递送的数据的单元。有效载荷报头被添加到每个数据单元,其被打包到MMT有效载荷中,接着配置MMT资源的一序列MMT有效载荷。
而且,通过把MMT分组报头添加到每个MMT有效载荷上来配置一序列MMT分组,在每个序列中,对应于该序列的资源ID的压缩资源ID值被存储在MMT有效载荷报头中或MMT分组报头中,关于资源ID和压缩资源 ID的信息作为资源消息被递送到接收端。因此,接收端可从资源消息和MMT 有效载荷报头或MMT分组报头中包含的压缩资源ID值来区分存储相应资源的数据的MMT有效载荷或MMT分组。
-情况1(1710):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的每一个配置一个MMT 流。
-情况2(1720):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配置一个MMT流,为文件资源配置另一个MMT流。
-情况3(1730):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配置一个MMT流。
-情况4(1740):如果多路复用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则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配置一个MMT流,为文件资源配置另一个MMT流。
-情况5(1750):为多路复用的音频/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配置一个MMT 流。
-情况6(1760):如果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被多路复用,则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配置一个MMT流。
在图17中,在MMT有效载荷端中多路复用多个MMT资源,一个MMT 有效载荷包含来自多个MMT资源的数据。如果在MMT分组端中执行多路复用,则虽然图17未示出,但是一个MMT分组不能包含来自多个MMT资源的数据,而是只包含来自一个MMT资源的数据。
这里,多路复用表示来自多个MMT资源的MMT分组的序列被混合以配置成一个MMT分组的序列。也就是说,在MMT分组部分的多路复用表示视频资源的MMT有效载荷序列和音频资源的MMT有效载荷序列彼此混合以配置MMT有效载荷序列,然后MMT分组报头被添加到每个MMT有效载荷以配置MMT分组序列,或者视频资源的MMT分组序列和音频资源的 MMT分组序列彼此混合以配置一个MMT分组序列。
对于图17所示的情况1 1710、情况2 1720、情况3 1730、情况4 1740、情况5 1750和情况6 1760,FEC流可配置如下:
1.情况1 1710
-情况1-1:对于三种资源配置一个FEC流。这表示在三种资源配置一个源流并执行FEC编码以递送FEC保护的源流后,生成奇偶校验流以配置和递送一个FEC流。如果源流的源有效载荷是MMT分组并且通过两阶FEC编码结构b011来保护,则生成两个奇偶校验流。关于表9所示的FEC流描述符的FEC消息的实施例如下所示:
protection_mode=b0:指示保护哪一MMT分组
(如果这个字段具有其中仅保护MMT分组的模式,则这个字段不是必需的)
number_of_fec_flows=0x01:指示FEC流的数目。
fec_flow_id_for_fec_flow=0x01:指示FEC流的标识符。
source_flow_id_for_fec_flow=0x01:指示源流的标识符。
number_of_assets=0x03:指示组成源流的MMT资源的数目。
1st asset_id=0x00000000:指示MMT资源(视频)的标识符。
1st short_asset_id=0x0000:指示MMT资源(视频)的压缩标识符(在视频 MMT资源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0),它指示MMT分组是视频的分组)
error_resiliency=b1:指示MMT资源(视频)的损耗。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指示MMT资源(视频)与其它具有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的MMT资源同步。
2nd asset_id=0x00000001:指示MMT资源(音频)的标识符。
2nd short_asset_id=0x0001:指示MMT资源(音频)的压缩标识符(在音频 MMT资源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1),它指示MMT分组是音频的分组)。
error_resiliency=b1:指示MMT资源(音频)的损耗。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指示MMT资源(音频)与其它具有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的MMT资源同步。
3th asset_id=0x00000002:指示MMT资源(文件)的标识符。
3th short_asset_id=0x0002:指示MMT资源(文件)的压缩标识符(在文件 MMT资源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0),它指示MMT分组是文件的分组)。
error_resiliency=b0:指示MMT资源(文件)的损耗。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0:指示MMT资源(文件)不与其它MMT 资源同步。
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b011:指示两阶FEC编码结构。
Parity_flow_descriptor(){
parity 1_flow_id_for_fec_flow=0x0003:指示通过FEC 1编码器生成的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在奇偶校验流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3),它指示MMT分组是奇偶校验1的流的分组)
fec_code_id_for_parity_flow=0x0001:指示FEC1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parityl_flow=0x0000C8:指示子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200。
maximum_p_for_parityl_flow=0x000028:指示奇偶校验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40。
parity 2_flow_id_for_fec_flow=0x0004:指示由FEC2编码器生成的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在奇偶校验流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4),它指示MMT分组是奇偶校验 2的流的分组)。
fec_code_id_for_parity2_flow=0x0002:指示FEC2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parity2_flow=0x001900:指示子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6400。
maximum_p_for_parity2_flow=0x000500:指示奇偶校验2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1280。
number_of_sub_block_per_source_block=0x20:指示每个源块的子块的数目。
length_of_parity_payload=0x0400:指示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尺寸(字节)=1024。
ibg_mode=b01:指示ibg_mode1
-情况1-2:为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配置一个FEC流,为文件资源配置另一个FEC流(两个FEC流)。这表示为音频和视频资源配置一个源流,FEC保护流或者另一个源流被配置为文件资源,因此配置两个源流。执行对每个源流的FEC编码以递送FEC保护并且然后生成奇偶校验流以配置FEC流。这表示递送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的FEC流和文件资源的FEC流即两个FEC流。当源流的源有效载荷是MMT分组并且通过一阶FEC编码结构b001或b010 保护时生成一个奇偶校验流。关于表9所示的FEC_flow_descriptor的FEC消息的实施例如下所示:
protection_mode=b0:指示保护哪一MMT分组
(如果这个字段具有其中仅保护MMT分组的模式,则这个字段不是必需的)
number_of_fec_flows=0x02:指示FEC流的数目。
*****第一个FEC流的开始*****
fec_flow_id_for_fec_flow=0x01:指示视频和音频MMT资源的FEC流的标识符。
source_flow_id_for_fec_flow=0x01:指示源流的标识符。
number_of_assets=0x02:指示组成源流的MMT资源的数目。
1st asset_id=0x00000000:指示MMT资源(视频)的标识符。
1st short_asset_id=0x0000:指示MMT资源(视频)的压缩标识符(在视频 MMT资源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0),它指示MMT分组是视频的分组)
error_resiliency=b1:指示MMT资源(视频)的损耗。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指示MMT资源(视频)与其它具有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的MMT资源同步。
2nd asset_id=0x00000001:指示MMT资源(音频)的标识符。
2nd short_asset_id=0x0001:指示MMT资源(音频)的压缩标识符(在音频 MMT资源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标识符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1)以指示MMT分组是音频的分组)。
error_resiliency=b1:指示MMT资源(音频)的损耗。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指示MMT资源(音频)与其它具有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1的MMT资源同步。
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b001:指示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 1)。
parity_flow_descriptor(){
parity_flow_id_for_fec_flow=0x0003:指示通过FEC编码器生成的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在奇偶校验流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3)以便它指示MMT分组是奇偶校验流的分组)。
fec_code_id_for_parity_flow=0x0001:指示FEC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parityl_flow=0x0000C8:指示子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200。
maximum_p_for_parityl_flow=0x000028:指示奇偶校验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40。
length_of_parity_payload=0x0400:指示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尺寸(字节)=1024。
ibg_mode=b01:指示ibg_mode1
*****第一个FEC流结束*****
*****第二FEC流开始*****
fec_flow_id_for_fec_flow=0x02:指示文件MMT资源的FEC流的标识符。
source_flow_id_for_fec_flow=0x02:指示源流的标识符。
number_of_assets=0x01:指示组成源流的MMT资源的数目。
asset_id=0x00000002:指示MMT资源(文件)的标识符。
short_asset_id=0x0002:指示MMT资源(文件)的压缩标识符(在文件 MMT资源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报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2)以便它指示MMT分组是文件的分组)。
error_resiliency=b0:指示MMT资源(文件)的损耗。
delay_correlation_indicator=b0:指示MMT资源(文件)不与其它MMT 资源同步。
fec_coding_structure_for_fec_flow=b010:指示一阶FEC编码结构(情况 2)。
parity_flow_descriptor(){
parity2_flow_id_for_fec_flow=0x0004:指示通过FEC 2编码器生成的奇偶校验流的标识符(在奇偶校验流的MMT分组流上,在每个MMT分组头的压缩资源ID字段中存储相同的值(0x0004),并且指示MMT分组是奇偶校验2的流的分组)。
fec_code_id_for_parity2_flow=0x0002:指示FEC 2编码的标识符。
maximum_k_for_parity_flow=0x001900:指示源块的信息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6400。
maximum_p_for_parityl_flow=0x000500:指示奇偶校验块的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最大数目=1280。
length_of_parity_payload=0x0400:指示奇偶校验有效载荷的尺寸(字节)=1024。
ibg_mode=b00:指示ibg_mode0
*****第二FEC流结束*****
-情况1-3:每个资源都配置一个FEC流(三个FEC流)。这表示每个资源配置一个源流,并且奇偶校验流通过FEC编码进行FEC保护并递送到源流来生成,并被递送到FEC流,即三个FEC流(诸如一个音频资源的FEC流、另一个视频资源的FEC流、还有一个文件资源的FEC流)。
2.情况2
-情况2-1:配置用于音频/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的一个FEC流(与情况1-1 相同)。
-情况2-2:为音频/视频资源配置一个FEC流,为文件资源配置另一个 FEC流(两个FEC流)(与情况1-2相同)。
3.情况3
-情况3-1:为音频/视频/文件资源配置一个FEC流(与情况1-1相同)。
4.情况4
-情况4-1:为多路复用的音频/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配置一个FEC流。
-情况4-2:为多路复用的音频/视频资源配置一个FEC流,为文件资源配置另一个FEC流。
5.情况5
-情况5-1:为多路复用的音频/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配置一个FEC流。
6.情况6
-情况6-1:为多路复用的音频/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配置一个FEC流。
图18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发送器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用于向接收器发送或从接收器接收数据,控制器,用于整体控制发送单元,用于确定MMT资源、FEC 流、FEC编码结构等,以及编码单元,用于执行源流的生成、AL-FEC编码等。
将参考图18进行描述发送器的操作。在步骤1810,发送器确定MMT分组中要递送的MMT资源是否用AL-FEC保护。接着,在步骤1820,发送器确定在MMT分组中要递送的一个或多个MMT资源被划分成的FEC流的数量,确定要递送到每个FEC流的MMT资源,以及基于要递送到每个流的 MMT资源的QoS确定一阶FEC编码结构或二阶FEC编码结构中的任何一个作为FEC编码结构。
而且,在步骤1830,发送器通过C.层向接收器发送和从接收器接收递送到每个FEC流的一个或多个MMT资源的的FEC流描述符,并且把要递送的 MMT资源按照用于递送MMT资源的单元来划分,以便在步骤1840生成 MMT流。在这种情况下,D.层报头存储和递送属于有效载荷的数据的资源ID 信息字段。在其中有效载荷被各种资源的数据复用时,每个数据的资源ID信息字段都被存储。当生成MMT流时,在步骤1850,以针对要递送的MMT 资源的每个FEC流确定的FEC编码结构执行MMT流的AL-FEC编码。
例如,如果要递送到FEC流的MMT资源包括音频/视频资源和文件资源并且具有不同的QoS,也就是说,音频/视频资源允许小于200ms的延迟和损失,但如果文件资源不允许损耗而不考虑延迟,则通过两阶FEC编码结构编码配置为音频、视频和文件资源的MMT流。也就是说,具有足够大的源块被配置为通过两阶FEC编码结构来编码并被划分为m个小的子块。这时,每个子块被配置为具有足够小的尺寸以满足音频/视频资源的延迟特性,执行子块的FEC 编码以生成FEC1块。接着,执行对所有源块的FEC2编码以满足文件资源的损失特性,因此得到两阶FEC编码。
图19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接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本发明的接收器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用于向接收器发送或从接收器接收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整体控制接收器识别FEC编码结构、执行FEC 流分类;以及用于执行解码的解码单元。
将参考图19进行描述接收器的操作。接收器从与发送器通过C.层通信的 FEC描述符中识别递送到每个FEC流的资源和资源的错误恢复特性或QoS 处于哪一状态。而且,在步骤1910,接收器识别应用于每个FEC流的FEC 编码结构的种类。接着,接收器确定是否递送所接收分组的存储FEC流标签的D.层报头。如果确定递送所接收分组的存储FEC流标签的D.层报头,则在步骤1920,每个FEC流根据FEC流标签,或者通过从D.层报头的资源ID 信息字段中识别对应分组所递送的数据的资源ID来进行分类。当FEC流被分类后,在步骤1930,基于发送器应用的FEC编码结构执行每个分类后的 FEC流的FEC解码。
这时,如果发送器应用的FEC编码结构是两阶FEC编码结构,则根据被递送到FEC流的资源的错误恢复特性或QoS执行不同的FEC解码方法。例如,如果音频、视频和文件资源以它们以两阶FEC编码结构进行编码的状态而被递送到一个FEC流,则音频和视频资源的QoS允许低延迟和损失,而文件资源的 QoS不允许损失而不考虑延迟,则FEC解码器通过FEC 1解码恢复低延迟的音频/视频数据,当FEC 1解码失败时,通过FEC 2解码修复文件资源。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C.层包括含配置信息的C.1层和控制递送的C.2 层,而D层是生成MMT有效载荷的D.1层或生成MMT传输分组的D.2层。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FEC编码的源有效载荷被描述为MMT有效载荷格式的有效载荷,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可包括源有效载荷是在源有效载荷D.1 层中生成的MMT有效载荷格式的所有情况,源有效载荷是D.2报头的MMT传输格式的情况,以及源有效载荷是配置为包含需要保护的D.1报头或D.2报头的信息的MMT有效载荷格式的情况。而且,本发明中所用的描述符仅仅是为 C层FEC相关控制消息进行配置的示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以任何形式递送描述符的内容。
虽然在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对示范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各种形式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应该由权利要求书和其等效内容来定义。

Claims (4)

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分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将通过前向纠错(FEC)保护的至少一个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媒体传输(MMT)资源;
确定包含携载所述MMT资源的MMT分组的FEC源流的数目;
识别将应用于所述FEC源流的FEC编码结构和FEC码;
产生组成至少一个FEC修复流的修复码元,所述至少一个FEC修复流通过使用所述FEC码对所述源流执行FEC编码;
产生与所述修复码元对应的FEC修复分组,并且向接收实体发送所述FEC修复分组;并且
向所述接收实体发送包含所述FEC编码结构和所述FEC码的FEC消息,
其中,所述FEC消息包含指示关于FEC流的信息的FEC流描述符,
其中,所述FEC流描述符包含:
关于用于标识FEC源流的源流标识符的信息;
关于用于标识FEC编码流的FEC流标识符的信息;
关于FEC编码流的数目的信息;
关于属于同一FEC源流的资源的数目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FEC消息还包含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指示是否存在至少一个应用所述FEC编码的源流的信息;和
关于所述FEC流描述符的长度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FEC流描述符还包含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指示相关联的FEC源流的所应用的FEC编码结构的信息;
用于指示用于产生源码元块的模式的类型的信息;
关于修复码元的长度的信息;
关于在FEC修复分组中携载的修复码元的数目的信息;和
关于组成源码元的码元单元的数目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FEC编码结构是一阶FEC编码结构,则FEC流描述符还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关于标识FEC修复流的修复流标识符的信息;
关于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所应用FEC码的信息;
关于用于指示在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源码元块中的最大允许的源码元数目的最大值k的信息;和
关于用于指示在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修复码元块中的最大允许的修复码元数目的最大值p的信息,
其中,如果FEC编码结构是两阶FEC编码结构,则FEC流描述符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关于组成两阶FEC编码结构的源分组块的源子块的数目的信息;
关于标识FEC修复流的修复流标识符的信息;
关于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所应用FEC码的信息;
关于用于指示在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源码元块中的最大允许的源码元数目的最大值k的信息;和
关于用于指示在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修复码元块中的最大允许的修复码元数目的最大值p的信息,以及
其中,如果FEC编码结构是阶层式FEC,则FEC流描述符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关于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所应用FEC码的信息;
关于用于标识FEC修复流的修复流标识符的信息;
关于用于指示在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源码元块中的最大允许的源码元数目的最大值k的信息;和
关于用于指示在相关联的FEC修复流的修复码元块中的最大允许的修复码元数目的最大值p的信息。
CN201280068020.1A 2011-11-24 2012-11-23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方法 Active CN104081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23878 2011-11-24
KR20110123878 2011-11-24
KR20110125885 2011-11-29
KR10-2011-0125885 2011-11-29
KR1020120100522A KR101995221B1 (ko) 2011-11-24 2012-09-11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2-0100522 2012-09-11
PCT/KR2012/009968 WO2013077662A1 (ko) 2011-11-24 2012-11-23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1702A CN104081702A (zh) 2014-10-01
CN104081702B true CN104081702B (zh) 2018-08-07

Family

ID=4885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8020.1A Active CN104081702B (zh) 2011-11-24 2012-11-23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578292B2 (zh)
EP (1) EP2784964B1 (zh)
JP (2) JP6177250B2 (zh)
KR (1) KR101995221B1 (zh)
CN (1) CN104081702B (zh)
WO (1) WO20130776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7772B2 (en) * 2009-12-03 2016-07-19 Thomson Licensing Reliable diversity architecture for a mobile DTV system
CN104106247B (zh) * 2012-01-31 2018-06-15 夏普株式会社 再现装置、生成装置及系统
US20150033091A1 (en) * 2013-07-23 2015-01-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questing retransmission of lost packet based on mpeg media transport system
US20150032845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cket transmission protocol supporting downloading and streaming
KR20150047082A (ko) 2013-10-23 2015-05-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mt 페이로드 헤더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WO2015060586A1 (ko) * 2013-10-23 2015-04-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mt 페이로드 헤더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20025B1 (ko) * 2013-10-23 2019-09-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수신품질피드백 메시지를 이용한 mmt 버퍼 모델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WO2015060561A1 (ko) * 2013-10-23 2015-04-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수신품질피드백 메시지를 이용한 mmt 버퍼 모델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KR20150050133A (ko) * 2013-10-31 2015-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084632A (ko) 2014-01-13 2015-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530828B2 (en) * 2014-03-31 2020-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and operation of low delay consumption of media data in MMT
US10887651B2 (en) 2014-03-31 2021-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gnaling and operation of an MMTP de-capsulation buffer
JP5725235B1 (ja) * 2014-04-22 2015-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並びに、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KR102127641B1 (ko) 2014-06-20 2020-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응용 계층 순방향 오류 정정 방식을 사용하여 제공되는 방송 서비스의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145584A (ko) * 2014-06-20 2015-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및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6359680B2 (ja) 2014-10-20 2018-07-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放送信号送信装置、放送信号受信装置、放送信号送信方法、及び放送信号受信方法
CA2998900C (en) * 2015-01-08 2022-08-3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ec mechanism based on media contents
CN104579576B (zh) * 2015-01-27 2018-02-09 清华大学 编码调制方法及系统
WO2016204442A1 (ko) * 2015-06-17 2016-12-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미디어 데이터의 처리를 위한 mmt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53554B1 (ko) 2015-06-17 2020-09-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미디어 데이터의 처리를 위한 mmt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40261A1 (en) * 2016-02-19 2017-08-24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adaptive application layer fec for mpeg media transport
JP2017175495A (ja) * 2016-03-25 2017-09-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2421791B1 (ko) * 2016-05-26 2022-07-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mt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미디어 시간 정보를 전송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542297B2 (en) * 2017-03-07 2020-01-21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asset change information for media content
KR102580248B1 (ko) * 2018-10-02 2023-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장치, 패킷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JP7466783B1 (ja) 2023-02-21 2024-04-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送信装置、光受信装置、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光伝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6510B1 (en) * 1997-11-14 2002-12-17 Hitachi, Ltd. Scalable cluster-type router device and config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0078197A (ja) * 1998-09-03 2000-03-14 Toshiba Corp 通信ノード及びパケット転送方法
US6460086B1 (en) * 1998-12-01 2002-10-01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y of a bytecode embedded within a transport stream
KR100644594B1 (ko) * 2000-06-10 2006-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6510301A (ja) * 2002-12-13 2006-03-2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Mdc/スケーラブル符号化の切り換え方法
GB2406483A (en) * 2003-09-29 2005-03-30 Nokia Corp Burst transmission
US7539187B2 (en) 2004-07-07 2009-05-26 Qvidium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latency content-sensi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US7660245B1 (en) * 2004-09-16 2010-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C architecture for streaming services including symbol-based operations and packet tagging
US7447978B2 (en) * 2004-11-16 2008-11-04 Nokia Corporation Buffering packets of a media stream
WO2006061902A1 (ja) 2004-12-09 2006-06-1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
MX2007012338A (es) * 2005-04-07 2007-11-23 Nokia Corp Almacenamiento temporal en la distribucion de corriente de datos.
US7610544B2 (en) * 2005-05-18 2009-10-27 Telegent Systems, Inc. Erasure generation in a forward-error-correc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724890B1 (ko) * 2005-09-05 2007-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브이비-에이치 수신기에서 리드-솔로몬 복호를 위한프레임 경계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멀티프로토콜 캡슐화-순방향 에러 정정 복호 방법
US20070076708A1 (en) 2005-09-30 2007-04-05 Mikolaj Kolakowski Error protection techniques for frames o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7134196A2 (en) 2006-05-10 2007-11-22 Digital Fountain, Inc. Code generator and decoder using hybrid codes
US20080134266A1 (en) 2006-11-24 2008-06-05 Young-Seok Kang Digital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thereof
KR20080047263A (ko) * 2006-11-24 2008-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의 에러 정정 방법
EP3041195A1 (en) * 2007-01-12 2016-07-06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on Group Of Kyung Hee University Packet format of 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 unit, and algorithm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the format
BRPI0800465B1 (pt) * 2007-03-20 2020-04-22 Kk Toshiba Toshiba Corporation sistema de difusão de protocolo de internet, multiplexador e aparelho de recepção usados em um lado de recepção do mesmo e método para converter uma pluralidade de fluxos de transporte em pacotes de protocolo de transporte em tempo real para uma transmissão de rede de protocolo de internet e transmitir os pacotes de rtp convertidos para uma rede de difusão na rede de ip
US8560921B2 (en) * 2007-04-05 2013-10-15 Digital Fountain, Inc. Protocol extensions to support varying FEC types
US8553555B2 (en) 2008-01-18 2013-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efficient multicast file distribution system
US20110191448A1 (en) 2008-08-12 2011-08-04 Thomas Rusert Subdivision of Media Streams for Channel Switching
US8010691B2 (en) * 2008-12-29 2011-08-30 Cisco Technology, Inc. Content tagging of media streams
US8499213B2 (en) 2009-07-10 2013-07-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encoding/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igital broadcasting reception appartus, and decoding method thereof
US8543893B2 (en) * 2009-09-02 2013-09-24 Agere Systems Llc Receiver for error-protected packet-based frame
FR2949931B1 (fr) 2009-09-10 2011-08-26 Canon Kk Procedes et dispositifs de transmission d'un flux de donnees, produit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moyen de stockage correspondants.
US8839078B2 (en) 2010-03-05 2014-09-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layer FEC framework for WiGig
CN102860021B (zh) 2010-04-20 2017-06-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传送和接收媒体数据的接口装置和方法
US8473821B2 (en) * 2010-11-09 2013-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level erasure protection coding in aggregated packet transmissions
US8705639B2 (en) * 2011-10-19 2014-04-2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monitoring platform
KR101961736B1 (ko) 2012-04-23 2019-03-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84964A4 (en) 2015-10-28
CN104081702A (zh) 2014-10-01
EP2784964A1 (en) 2014-10-01
KR20130057937A (ko) 2013-06-03
EP2784964B1 (en) 2020-10-07
US9578292B2 (en) 2017-02-21
US20140314158A1 (en) 2014-10-23
JP2014533916A (ja) 2014-12-15
JP2017175634A (ja) 2017-09-28
JP6177250B2 (ja) 2017-08-09
US9906326B2 (en) 2018-02-27
JP6334028B2 (ja) 2018-05-30
KR101995221B1 (ko) 2019-07-16
WO2013077662A1 (ko) 2013-05-30
US20170230139A1 (en)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1702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方法
JP664340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JP6553119B2 (ja) 放送及び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パケット送受信装置及び方法
TWI353134B (en) A method to support forwoard error correction for
CN104205698B (zh) 使用前向纠错方案的分组发送/接收装置和方法
CN102143367B (zh) 一种纠错校验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2148158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858370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前向纠错分组的装置和方法
US10469202B2 (en) Fec mechanism based on media content
US2013009747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packe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84334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7319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分组的装置和方法
CN106105076B (zh) 在广播和/或通信系统中生成并恢复分组的方法和设备
RU264634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пакета с прямой коррекцией ошибок
CN105991226A (zh) 一种基于不等差错保护的前向纠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