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80141A - 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80141A
CN104080141A CN201410069058.1A CN201410069058A CN104080141A CN 104080141 A CN104080141 A CN 104080141A CN 201410069058 A CN201410069058 A CN 201410069058A CN 104080141 A CN104080141 A CN 104080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ading
route
communication
smart box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90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80141B (zh
Inventor
加古镇治
前原诚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8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0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80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801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一种被包括在多个路由选择设备中的第一路由选择设备,包括: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为第一路由选择设备当前所中继的通信的移交获取被包括在多个路由选择设备中的第二路由选择设备的中继路由的选择状态,该多个路由选择设备每个从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选择移动终端与通信目的地之间的中继路由,并且当第一路由的流量变成至少预定量时,该获取单元为针对之后发出的通信请求而建立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以及选择单元,即使当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预定量时,该选择单元为当前中继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

Description

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所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使用诸如便携式电话系统和无线城域网(MAN)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关于下一代通信技术进行了讨论以进一步提高通信速度和通信质量。
例如,关于无线通信系统出现了长期演进/演进分组核心(LTE/EPC)。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将LTE/EPC标准化为3G移动系统之后的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LTE/EPC包括LTE网络和作为核心网络的EPC网络。LTE网络是例如符合LTE的无线接入网络,并且也可以称为“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EPC网络也称为“系统架构演进(SAE)”,并且通过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连接至互联网分组(IP)网络(或分组网络)。IP网络是例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网络(或互联网)或内联网。
在LTE/EPC中,移动终端(用户设备:UE)可以通过LTE网络连接至EPC网络,并且可以通过EPC网络和IMS网络连接至IP网络。移动终端可以通过访问连接至IP网络的各种类型的服务器设备和终端设备来接收各种类型的服务,诸如观看浏览器的服务、分发视频图像的服务以及IP语音(VOIP)。
EPC网络包括多个节点诸如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以及“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经由S-GW和P-GW连接至IMS网络来访问IP网络。
另一方面,出现了用于这些无线通信系统并且被称为“流量卸载(traffic off-loading)”的技术。流量卸载通过例如使得来自移动终端的流量在不通过S-GW和P-GW的情况下到达ISP网络,而有助于EPC网络中流量的减少。
根据流量卸载技术,例如,在EPC网络中布置卸载设备。卸载设备用作为用于来自移动终端(无线接入网络)的流量的锚点(anchor point),并且将来自移动终端的流量传输至用于卸载且不同于EPC网络的网络。用于卸载的网络可以称为例如“卸载网络(IP网络、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等)”。卸载流量通过卸载网络而到达目标IP网络。
对于EPC网络中的卸载流量,例如,当将通信线路设置在移动终端中时,对于每个通信线路确定卸载设备,该卸载设备将作为用于卸载的锚点。当连接至移动终端的基站改变时,将作为锚点的卸载设备不改变。来自移动终端的全体卸载流量通过作为锚点的卸载设备。从而,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与IP网络之间防止由移动终端的移动所导致的通信的任何断开和任何中断。
已知以下技术:基于要旁路(bypass)的流量和用于旁路的链路上的流量交换信息来确定旁路的起点和终点(参见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第2009-200995号)。已知用于检测拥塞的IP路由器使用捷径路径缓解拥塞的另一技术(参见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第2002-064554号)。
然而,根据常规技术,当路由选择设备与移动终端的移交(handover)相关联地切换时,将不会抑制在移交目的地处的拥塞。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以上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一种被包括在路由选择设备中的第一路由选择设备,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为第一路由选择设备当前所中继的通信的移交获取被包括在多个路由选择设备中的第二路由选择设备的中继路由的选择状态,所述多个路由选择设备每个从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选择移动终端与通信目的地之间的中继路由,并且当第一路由的流量变成至少预定量时,所述获取单元为针对之后发出的通信请求而建立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以及选择单元,即使当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预定量时,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所获取的选择状态为当前中继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示例的图;
图3是关于移交的通信质量的示例的图;
图4是基于地理位置关系的确定路由切换的示例的图;
图5是卸载GW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6是卸载GW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7是由卸载GW的单元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图(部分I);
图8是由卸载GW的单元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图(部分II);
图9是通信路由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10是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11是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12是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信路由切换阈值的示例的图;
图13是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知释放阈值的示例的图;
图14是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切换阈值的示例的图;
图15是与包容(accomodate)eNB的卸载GW有关的卸载GW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6A、图16B和图16C是卸载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
图17A、图17B和图17C是使用承载的(bearer-using)用户识别表的示例的图;
图18是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的示例的图;
图19是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的示例的图;
图20是路由状态通知分组的示例的图;
图21是“移交要求”的示例的图;
图22是GTP-u分组的示例的图;
图23是通过卸载网络从卸载GW到网络服务器的分组的示例的图;
图24是基于X2AP的“移交请求”的示例的图;
图25A和25B是当接收到寻址到S-GW的上行链路GTP-u分组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6是当截获“移交要求”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7A和图27B是当基于X2AP接收到“移交请求”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8是图27A和图27B的步骤S2705处的卸载通信地址捕捉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9是图27A和图27B中所描绘的步骤S2709处的绑定更新(binding update)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0是分配点流量测量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1是当接收到路由状态通知分组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2是路由切换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3是路由状态接收释放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4A和图34B是当TCP通信被卸载时所执行的网络系统的操作的示例的顺序图;
图35A和图35B是基于S1的移交过程的示例的顺序图;
图36A和图36B是基于X2的移交过程的示例的顺序图;
图37A和图37B是第一移交会话之前的状态的示例的图;
图38A和图38B是第一移交会话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的图;
图39A和图39B是由于移交目的地卸载GW处的第一路由的流量引起的路由切换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的图;
图40A和图40B是由于移交目的地卸载GW处的第一路由的流量引起的路由切换返回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的图;
图41A和图41B是由于外围设备处的第一路由的流量引起的路由切换返回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的图;以及
图42A和图42B是从最终移交时间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状态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如图1中所描绘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0包括移动终端101和102、路由选择设备111和112、以及通信目的地121和122。
移动终端101通过执行例如与基站的无线通信来执行与通信目的地121的通信。路由选择设备111对移动终端101与通信目的地12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从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1的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之中为移动终端101与通信目的地121之间的通信选择中继路由,并且将中继路由切换成所选择的路由。
例如,当第一路由的流量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量时,路由选择设备111为移动终端101与后来发出的通信请求所请求的通信目的地121之间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从而,减少了第一路由的流量。
移动终端102通过执行例如与基站的无线通信来执行与通信目的地122的通信。通信目的地122可以是与通信目的地121相同的通信设备,或可以是与通信目的地121不同的通信设备。
路由选择设备112对移动终端102与通信目的地122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以及从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2的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之中为移动终端102与通信目的地122之间的通信选择中继路由,并且将中继路由切换成所选择的路由。
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2的第一路由可以是与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1的第一路由相同的路由,或可以是与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1的第一路由不同的路由。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2的第二路由可以是与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1的第二路由相同的路由,或可以是与连接至路由选择设备111的第二路由不同的路由。
类似于路由选择设备111,当第一路由的流量变得大于或等于预定量时,路由选择设备112为移动终端102与后来发出的通信请求所请求的通信目的地122之间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从而,减少了第一路由的流量。
在图1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将描述例如如下情况:移动终端101移动,并且执行与移动终端101的无线通信的基站被切换,从而将用于中继与移动终端101的通信的设备从路由选择设备111切换至路由选择设备112。在这种情况下,将由路由选择设备111为移动终端101的通信选择的中继路由(第一路由或第二路由)移交至路由选择设备112。
例如,当路由选择设备111为移动终端101的通信选择第一路由并且移动终端101执行移交时,移交目的地路由选择设备112也为移动终端101的通信选择第一路由。当路由选择设备111为移动终端101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并且移动终端101执行移交时,移交目的地路由选择设备112也为移动终端101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
路由选择设备111包括获取单元131和选择单元132。获取单元131为路由选择设备111(所述设备)当前所中继的移动设备101与通信目的地121之间的通信的移交而获取在路由选择设备112(另一路由选择设备)处的中继路由(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的每个路由的选择状态,并且通知选择单元132所获取的选择状态。
即使当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预定量时,选择单元132也选择与从获取单元131通知的选择状态相对应的、用于路由选择设备111(所述设备)当前所中继的移动终端101与通信目的地121之间的通信的第二路由。例如,在即使当路由选择设备111的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预定量时路由选择设备112也选择第二路由的情况下,选择单元132为移动终端101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
从而,当移交目的地路由选择设备112由于第一路由的拥塞而选择第二路由时,可以在移交源路由选择设备111选择第二路由之后执行移交。从而,可以防止路由选择设备112的第一路由进一步拥塞。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的示例的图。如图2中所描绘的,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网络系统200包括LTE网络210、EPC网络220、IMS网络230、ISP网络240(互联网)、以及卸载网络251和252。图2描绘了如下情况下的通信路由的改变的状态:在作为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261与ISP网络的网络服务器241之间的通信中,移动终端261从基站211的小区移动到基站214的小区,同时保持通信。
LTE网络210是无线接入网络,并且包括基站211至214。基站211至214中的每个基站是例如无线基站设备,其被称为“演进的节点B(eNodeB)”并且符合LTE。
EPC网络220是核心网络,并且可以包容例如基于3GPP的无线接入网络,诸如第二代(2G)无线接入网络、第三代(3G)无线接入网络和第3.5代无线接入网络。第二代无线接入网络可以应用于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SM”是注册商标。第三代无线接入网络可以应用于例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第3.5代无线接入网络可以应用于例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
EPC网络220还可以包容非3GPP无线接入网络,诸如基于CDMA2000的无线接入网络和基于宽带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的无线接入网络。“WiMAX”是注册商标。
EPC网络220包括P-GW221、S-GW222和223、MME224和225、以及卸载GW226至228。EPC网络220还可以包括诸如PCRF的节点。
P-GW221用作为例如到分组网络(诸如ISP网络240)的连接点,执行例如到移动终端261的IP地址的支付和用户认证,根据PCRF的指令执行例如服务质量(QoS)控制和账单数据生成,以及可以具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服务器功能。
S-GW222和223:每个处理例如用户平面(U-平面)中的数据,诸如用户数据;每个用作为例如3GPP无线接入网络的锚点;以及每个与P-GW221执行分组数据的中继过程。
MEE224和225每个处理例如关于网络控制的控制平面(C-平面)数据;每个执行例如承载(bearer)的建立和释放、移动终端261的位置注册、诸如移交的移动控制等;并且每个与例如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协作地执行移动终端261的认证,所述HSS中注册有用户信息。
卸载GW226至228中的每个用作为例如控制卸载流量的节点。EPC网络220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卸载设备。卸载GW226至228布置在例如基站211至214与S-GW222和223之间。可以任意设置卸载GW的数量,并且卸载GW可以布置在基站211至214中的每个基站处。
卸载GW226至228每个截获在基站211至214与S-GW222和223之间发送和接收的C-平面分组;并且每个确定在基站211至214与S-GW222和223之间发送和接收的U-平面流量中的要卸载的流量(在下文中,可以称为“卸载流量”)。
在确定要卸载的流量之后,卸载GW226至228每个以例如下述的方式发送和接收卸载流量。卸载GW226至228将从移动终端261发送的上行链路通信中的卸载流量的U-平面数据(用户分组)分流,并且将U-平面数据传输至卸载网络251和252(图2中的卸载网络251)。
传输至卸载网络251和252的流量被发送至ISP网络240而不通过EPC网络220,并且到达目标通信对方(例如,网络服务器241)。另一方面,卸载GW226至228使得从目标通信对方发送的下行链路通信的卸载流量加入到从S-GW222和223到基站211至214的流量中。稍后将描述卸载GW226至228等中的每个的配置的示例。
ISP网络240连接至网络服务器241和242,该网络服务器241和242分别提供网站#a和#b。网络服务器241和242每个是移动终端261的通信对方(相应节点)的示例,并且可以是例如执行TCP通信的终端设备。
基站211至214通过卸载GW226至228将来自网络服务器241和242的数据转换成无线信号,将无线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261。基站211至214将从移动终端261发送的无线信号转换成数据等,并且通过卸载GW226至228将数据发送至网络服务器241和242。
基站211至214通过卸载GW226至228,由称为“S1-MME接口”的U-平面接口连接至MME224和225,并且由称为“S1-U接口”的接口连接至S-GW222和223。另一方面,S-GW222和223以及MME224和225由称为“S11接口”的C-平面接口相互连接。S-GW222和223以及P-GW221由称为“S5”的接口相互连接。基站211至214由称为“X2接口”的接口相互连接。
移动站261可以将其连接目的地基站顺序地从基站211切换至基站212,再至基站213。由移动终端261在连接目的地基站211至214之间的切换可以称为“移交”。
移交的类型包括在不同的MME224和225之间执行的基于S1的移交,以及在MME224和225中的相同MME的管理覆盖范围中执行的基于X2的移交。在稍后描述的操作中,将描述这两种类型的移交。通过这些类型的移交,每个接收从移动终端261发送的卸载流量的卸载GW226至228也改变。在图2的示例中,当移动终端261将连接目的地基站211至214从基站211改变成基站212至214时,卸载GW226至228也从卸载GW226改变成卸载GW227和228。
图3是关于移交的通信质量的示例的图。在图3中,对于与图2中所描绘的那些相同的部分给出图2中所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再描述它们。在图3中所描绘的示例中,移动终端261连接至基站214。图3中所描绘的移动站262和263是每个都不同于移动终端261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262和263分别连接至基站212和213。
卸载GW226将移动终端262和263中的每个的新会话迂回(detour)到第二路由,以确保通过第一路由的移动终端262和263中的每个的流量的体验质量(QoE)。
第一路由是通过EPC网络220连接至例如ISP网络240的路由。第二路由是连接至ISP网络240的路由,其借由通过卸载网络251和252中的任一个,而不通过EPC网络220。
另一方面,对于卸载GW228,第一路由是可用的,因此移动终端261的全部流量通过第一路由。在该状态下假定移动终端261执行移交至卸载GW226下的基站211。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261的流量的路由也是卸载GW226处的第一路由,因此不能确保移动终端262和263中的每个的流量以及通过卸载GW226的第一路由的移动终端261的流量的QoE。
图4是基于地理位置关系的确定路由切换的示例的图。图4描绘了基于移动终端,诸如移动终端261的定位位置(地理位置关系)确定路由切换。区域401是可以确定适合按照原样使用第一路由继续操作的区域。区域402(βX)是难以确定继续使用第一路由或是将路由切换至第二路由哪个更好的区域。区域403是由于第一路由拥塞所以路由被切换至第二路由的区域。区域404(αX)是可以估计第一路由肯定拥塞并且可以确定适合将路由切换至第二路由的区域。
例如,当区域402中使用第一路由的移动终端261移动到区域403中时,区域403中的第一路由的流量由于移交而增加。如图4中所描绘的,在移动网络中,相邻设备的拥塞状态由于移交而扩散。因此,取决于地理位置关系,考虑到与移动终端261的移动相关联的影响,在路由切换中涉及很多设备。
将描述卸载GW的配置。
图5是卸载GW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图。卸载GW226至228中的每个可以由例如图5中所描绘的卸载GW500(oGW)来实现。
卸载GW500包括线路接口501、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中央处理单元(CPU)503和存储单元504(存储器)。图1中所描绘的获取单元131和选择单元132可以由例如线路接口501、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和CPU503来实现。
线路接口501包容例如将卸载GW226至228与基站211至214相互连接的线路,以及将卸载GW226至228与S-GW222和223相互连接的线路,并且也包容将卸载GW226至228与MME224和225相互连接的线路,以及将卸载GW226至228与卸载网络251和252相互连接的线路。
卸载GW226至228每个包括与所包容的线路的数量相对应的一个或更多个线路接口501。线路接口501由例如多用途或专用半导体电路形成。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LSI)、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可以用作为被应用于线路接口501的半导体电路。
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连接至线路接口501、CPU503和存储单元504,执行分组传输过程,在其中具有例如路由表,在路由表中搜索与分组的目的地址相对应的输出端口,以及将分组输出至输出端口。
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可以形成为例如其上安装有多用途或专用半导体电路的电路芯片。例如,LSI、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以用作为被应用于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的半导体电路。
例如,CPU503通过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的控制来控制全部卸载GW226至228的操作,CPU503是控制器(控制单元)的示例,也是处理器的示例。用于监督CPU503的功能的控制器由例如专用或多用途硬件芯片的应用来实现。
存储单元504由例如半导体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形成,并且提供用于CPU503的工作区、用于CPU503所执行的各种程序的存储区等。
图6是卸载GW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图。图6中所描绘的卸载GW500(oGW)的功能框是通过例如在CPU503上执行存储单元504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的功能。图6中所描绘的功能框可以作为硬件包括在卸载GW500中。
图5中所描绘的CPU503用作为例如分配点600。分配点600包括S1AP截获单元601、X2AP截获单元602、分配单元603、流量控制单元604、流量测量单元605、承载状态管理数据606、卸载条件数据607、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和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
图5中所描绘的存储单元504存储承载状态管理数据606、卸载条件数据607、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和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
图1中所描绘的获取单元131可以由例如线路接口501、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S1AP截获单元601和X2AP截获单元602来实现。图1中所描绘的选择单元132可以由例如线路接口501、分组传输控制单元502、分配单元603、流量控制单元604和流量测量单元605来实现。
图7是由卸载GW的单元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图(部分I)。在图7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将描述如下情况:移动终端261执行从基站214到基站211的移交(参见例如图3)。在这种情况下,基站214是作为移交源的源基站,而基站211是作为移交目的地的目标基站。
用于包容移动终端261的线路的卸载GW与移交相关联地从卸载GW228改变为卸载GW226。在这种情况下,卸载GW228是作为移交源的源卸载GW(源oGW),而卸载GW226是作为移交目的地的目标卸载GW(目标oGW)。卸载GW228和226中的每个的配置与图5和图6中所描绘的卸载GW500的配置相同。
卸载GW228的S1AP截获单元601基于基站214与MME225之间的S1应用协议(S1AP)来截获控制分组。在图7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卸载GW228的S1AP截获单元601检测对于移交的移动终端261的通信线路的分配和移交的触发。
S1AP是例如用于C-平面的协议,C-平面提供基站211至214(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与MME224和225之间的信令服务。基于S1AP,基站211至214以及MME224和225可以执行例如承载的建立、改变和释放,移交控制,以及待机模式下的移动终端的呼入控制。
卸载GW228的X2AP截获单元602基于在基站211至214之间发送和接收的X2应用协议(X2AP)来截获例如控制分组。在图7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卸载GW228的X2AP截获单元602检测对于目标移动终端261的通信线路的分配和移交的触发。
X2AP是例如在X2接口上在基站211至214之间在C-平面中的协议。基于X2AP,基站211至214可以执行基站之间的负载管理、移交控制等。
如上所述,将作为移交源的卸载GW228截获S1AP和X2AP,从而识别将作为移交目的地的基站211、以及卸载GW226。
例如,卸载GW228的分配单元603根据目标移动终端261的通信线路的分配,从通信线路中提取使用该通信线路发送至网络服务器241和242的数据,以及将所提取的数据发送至卸载网络252。从而,卸载GW228的分配单元603可以将卸载流量分流到卸载网络252。在这种情况下,卸载GW228的分配单元603可以将匹配卸载应用条件的流量分流。
在图7的示例中,从移动终端261发送的流量流入用户平面(GTP-u)隧道的GPRS隧道协议。“GTP-u”是例如基站211至214与S-GW222和223之间的IP传输的协议。不仅上行链路通信的流量而且下行链路通信的流量都流入基站211至214与S-GW222和223之间所建立的承载(GTP-u隧道)。
当移动终端261执行从基站214到基站211的移交时,将移动终端261的卸载条件数据607从卸载GW228复制到卸载GW226。卸载GW226基于所复制的卸载条件数据607来控制移动终端261的会话的路由。
卸载GW226通过将条件加载到路由条件分组上来多播分发其流量的路由条件。尽管卸载GW228也通过将条件加载到路由条件分组上来多播其流量的路由条件,但在图7中没有描绘该分发。
卸载GW228的流量控制单元604参与由卸载GW226进行的多播分发的接收,接收从卸载GW226多播分发的卸载GW226的流量的路由条件,将所接收的卸载GW226的流量的路由条件存储在其中作为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以及基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控制移动终端261的会话的路由。
从而,例如,当卸载GW226选择第二路由时,卸载GW228的流量控制单元604将移动终端261的路由切换至第二路由。从而,当移动终端261执行从基站214到基站211的移交时,可以在卸载GW226处抑制第一路由的拥塞。
图8是由卸载GW的单元执行的操作的示例的图(部分II)。在图8中,对于与图7中所描绘的那些相同的部分给出图7中使用的相同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再描述它们。在图8中,类似于图7,也将描述如下情况:移动终端261执行从基站214到基站211的移交(参见例如图3)。移动终端264是连接至基站211的移动终端。
在图8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存储在卸载GW228中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包括卸载GW226、227和229中的每个卸载GW的流量的路由条件。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外围设备ID表示卸载GW226、227和229。在图8的示例中,卸载GW226(A)选择第一路由,卸载GW227和229(B和C)选择第二路由。
卸载GW228基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选择移动终端261的路由。例如,由于作为移动终端261的移交目标的卸载GW227和229选择第二路由,卸载GW228确定移动终端261的路由是第二路由。从而,即使当移动终端261执行移交到卸载GW227和229下的基站时,也可以抑制移交目的地处的第一路由的拥塞。
将描述每个卸载GW处的数据结构。
图9是通信路由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将例如图9中所描绘的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存储在存储单元504中。如图9中所描绘的,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表示使得新会话通过其的通信路由(“通信路由条件”)。例如,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表示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的任一个。第一路由是通过EPC网络220的路由,第二路由是通过以下卸载网络的路由:该卸载网络连接至卸载网络251和252的卸载GW500。
在图9中所描绘的示例中,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表示第一路由。因此,当发生新会话时,卸载GW500使得发生的新会话通过第一路由。
图10是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将例如图10中所描绘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存储在存储单元504中。如图10中所描绘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包括“路由条件”和“改变时间”。“路由条件”表示使得新会话通过其的路由,并且基于在卸载GW500处的流量的测量结果来确定。例如,“路由条件”表示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的任意一个。“改变时间”表示“路由条件”被更新的时间。
卸载GW500将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多播分发到周围的其他卸载GW500。
图11是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使例如图11中所描绘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存储在存储单元504中。如图11中所描绘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包括“外围设备ID”、“最终移交时间”、“路由条件”和“路由条件改变时间”。
“外围设备ID”表示周围的卸载GW的ID(“路由条件”的分发源卸载GW)。“最终移交时间”表示执行移交到“外围设备ID”所表示的卸载GW的最新时间。
“路由条件”表示从“外围设备ID”所表示的卸载GW通知的最新路由条件。“路由条件改变时间”表示从“外围设备ID”所表示的卸载GW通知的最新路由条件改变时间。“路由条件”和“路由条件改变时间”是基于从其他卸载GW500多播分发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的信息。
图12是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信路由切换阈值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使例如图12中所描绘的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信路由切换阈值1200存储在存储单元504中。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信路由切换阈值1200包括“路由切换阈值”和“切换返回阈值”。
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信路由切换阈值1200的“路由切换阈值”和“切换返回阈值”每个表示要与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的数量(或比率)相比较的阈值。
例如,当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的数量超过“路由切换阈值”时,将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通信路由条件”切换至旁路(第二路由)。当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的数量(或比率)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时,将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通信路由条件”切换至正常路由(第一路由)。
图13是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知释放阈值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使例如图13中所描绘的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知释放阈值1300存储在存储单元504中。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知释放阈值1300是以下阈值:当从最终移交时间起过去的时间段超过该阈值时,停止从移交目的地卸载GW接收路由条件通知分组。
图14是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切换阈值的示例的图。图14中所描绘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切换阈值1400是卸载GW500中所存储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切换阈值,并且包括“切换阈值”和“切换返回阈值”。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切换阈值1400的“切换阈值”和“切换返回阈值”每个表示要与正常路由(第一路由)的流量测量值相比较的阈值。
例如,当正常路由(第一路由)的流量测量值超过“切换阈值”时,将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的“路由条件”切换至旁路(第二路由)。当正常路由(第一路由)的流量测量值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时,将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的“路由条件”切换至正常路由(第一路由)。
图15是与包容eNB的卸载GW有关的卸载GW信息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使例如图15中所描绘的卸载GW信息1500(eNB包容表)存储在存储单元504中。卸载GW信息1500是表示包容基站211至214的卸载GW的信息。
卸载GW信息1500包括“eNB标识符”、“eNB地址信息”和“包容oGW信息”。“eNB标识符”是基站的标识符,并且eNB#1至#4分别表示基站211至214。“eNB地址信息”表示由“eNB标识符”表示的基站的地址。“包容oGW信息”表示用于包容“eNB标识符”所表示的基站的卸载GW。“包容oGW信息”的oGW#1和#2分别表示例如卸载GW226和228。
卸载GW500指代卸载GW信息1500,并且可以搜索包容基站211至214的卸载GW。由于移动终端261从卸载GW226移交到卸载GW228,卸载GW信息1500用于例如识别用作为分配点的卸载GW。
图16A、16B和16C是卸载条件数据的示例的图。卸载条件数据607包括例如图16A中所描绘的按用户线路的归属地地址注册表1610(homeaddress per user line registration table)、图16B中所描绘的按用户线路的通信目的地注册表1620、以及图16C中所描绘的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卸载GW500基于卸载条件数据607将例如卸载分组发送至卸载网络251和252。
图16A中所描绘的按用户线路的归属地地址注册表1610包括“oGW中UE标识符”、“用户线路标识符”和“归属地地址信息”。“oGW中UE标识符”表示例如唯一地识别由卸载GW500包容的移动终端的信息。
“用户线路标识符”表示唯一地识别移动终端中的用户线路的信息,并且与E-UTRAN无线接入承载(E-RAB)ID同步,该E-UTRAN无线接入承载(E-RAB)ID是移动终端中的线路标识符。“归属地地址信息”表示移动终端的归属地地址。
卸载GW500可以基于按用户线路的归属地地址注册表1610,将“归属地地址信息”、“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彼此相关联。对于“归属地地址信息”中存储的归属地地址,保持相同的值作为虚拟UE的归属地地址,直到相应的用户线路断开。
图16B中所描绘的按用户线路的通信目的地注册表1620包括项目“通信目的地信息”。“通信目的地信息”表示例如移动终端261的通信目的地的地址(例如,网络服务器241和242的地址)。卸载GW500可以基于按用户线路的通信目的地注册表1620,将移动终端的通信目的地的地址、“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彼此相关联。
图16C中所描绘的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包括项目“真实UE连接信息”、“会话状态”和“虚拟UE连接信息”。“真实UE连接信息”表示例如在真实UE(或移动终端261)与通信对方(或网络服务器214和242)之间的通信当中,关于卸载目标的TCP通信的连接信息。“真实UE”是例如基于由P-GW221支付的IP地址所识别的移动终端。“真实UE连接信息”包括图16C的示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标识符、IP地址和TCP端口号。
“会话状态”表示例如相应的通信线路的状态。通信线路的状态的类型包括例如“当前连接”、“UL断开待机”和“DL断开待机”。“虚拟UE连接信息”表示关于虚拟UE的TCP连接信息。虚拟UE指的是例如由归属地地址识别的移动终端。在图16C的示例中,“虚拟UE连接信息”包括移动终端的标识符、归属地地址和TCP端口号。
基于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卸载GW500掌握关于真实UE的TCP连接信息和虚拟UE的TCP连接信息的相互状态,并且连接信息与“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相关联。
图17A、图17B和图17C是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的示例的图。承载状态管理数据606包括例如图17A和图17B中分别描绘的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以及图17C中所描绘的承载表1730。图17A和图17B中分别描绘的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是一系列表。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20的“oGW中UE标识符”具有与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的“oGW中UE标识符”的值相同的值,并且被描述为清楚地表示这些项目是相同的记录。
“oGW中UE标识符”表示唯一地识别移动终端的卸载GW500的信息。“MME设备标识符”表示例如向移动终端提供MME224和225的“oGW中UE标识符”的MME的标识符。“eNB中UE标识符(S1AP)”表示例如由基站211至214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标识符(eNB UE SIAP ID)。“eNB中UE标识符(X2AP)”表示例如由基站211至214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标识符(eNB UE X2AP ID)。“eNB设备标识符”表示例如基站211至214中的向移动终端提供“eNB中UE标识符(S1AP)”和“eNB中UE标识符(X2AP)”的基站的标识符。
“T-目标小区识别信息”表示例如由卸载GW226至228的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所接收的、由移交源基站选择的移交目的地小区识别信息。
“T-C-小区中UE识别信息”是例如由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接收的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并且表示由移交目的地基站选择的移交目的地小区中的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目标ID”是例如由移交源卸载GW500接收的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并且表示由移交源基站选择的移交目的地小区中的移动终端的识别信息。
“S-目标小区识别信息”表示由移交源卸载GW500接收的、由移交源基站选择的移交目的地的小区识别信息。“S-C-小区中UE识别信息”表示由移交源卸载GW500接收的、由移交目的地基站选择的移交目的地小区处的UE识别信息。
图17C中所描绘的承载表1730包括“oGW中UE标识符”、“用户线路标识符”、“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下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和“卸载通信地址”。
“oGW中UE标识符”表示唯一地识别移动终端的卸载GW500的信息。对于同一移动终端,承载表1730的“oGW中UE标识符”以及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的“oGW中UE标识符”表示同一标识符。“用户线路标识符”使信息存储在其中以唯一地识别移动终端中的用户线路,并且与移动终端中的线路标识符(E RAB ID)同步。
“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表示例如针对用户线路标识符朝向S-GW222和223传送的上行链路分组的地址信息。“下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表示例如针对用户线路标识符朝向基站211和214传送的下行链路分组的地址信息。
“卸载通信地址”表示例如通过与虚拟UE相对应的卸载网络251和252而发送和接收分组的地址。“卸载通信地址”也是例如对于在卸载GW500中所包容的链路中发送和接收可用的地址。在图17C的示例中,归属地地址或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连同相应移动终端的标识符一起被存储。
将描述网络系统200中发送和接收的数据。
图18是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发送例如图18中所描绘的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800。
图19是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发送例如图19中所描绘的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900。
图20是路由状态通知分组的示例的图。卸载GW500发送例如图20中所描绘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
图21是“移交要求”的示例的图。例如,当移动终端261执行从基站214到基站211的基于S1的移交时,图21中所描绘的“移交要求”2100被从移动终端261发送至MME225(源MME)。
图22是GTP-u分组的示例的图。图22中所描绘的上行链路的GTP-u分组2200是从基站211至214到S-GW222和223的上行链路的GTP-u分组(上行链路GTP-u分组)。GTP-u分组2200包括代码数据、TCP报头、IP报头、GTP-u报头、UDP_G报头、IP_G报头、L2(层2)报头和L1(层1)报头。
GTP-u分组2200是通过使用GTP-u报头、UDP_G报头、IP_G报头对包括代码数据、TCP报头和IP报头的IP分组进行封装,并且将L2报头和L1报头附接至包(capsule)所形成的分组。
在图22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将网络服务器214或242的IP地址设置为GTP-u分组2200的IP分组的目的地址,并且将移动终端261的IP地址设置为发送源IP地址。另一方面,IP-G报头的直接IP地址是S-GW222和223的IP地址,并且发送源IP地址是基站211的IP地址。“TEID”是用于表示位于GTP隧道的终点处的S-GW222的值。
图23是通过卸载网络从卸载GW到网络服务器的分组的示例的图。图23中所描绘的分组2300是通过卸载网络251和252从卸载GW500发送至网络服务器241和242的卸载分组。相比于GTP-u分组2200(图22),对于分组2300,IP报头的发送源IP地址是转交地址,并且附接归属地地址作为归属地地址选项。
图24是基于X2AP的“移交请求”的示例的图。在基于X2AP的移交中,图24中所描绘的“移交请求”2400是通过卸载GW226至228从移交源基站发送至移交目的地基站的“移交请求”。
将描述由卸载GW执行的过程的流程。
图25A和图25B是当接收到寻址到S-GW的上行链路GTP-u分组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当卸载GW500接收到寻址到S-GW222和223的上行链路GTP-u分组2200(在下文中,称为“所接收的分组”)时,卸载GW500使用CPU503执行例如图25A和图25B中所描绘的步骤。
卸载GW500取出其“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与所接收的分组的TEID相匹配的承载表1730的记录,并且识别该记录的“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步骤S2501)。
卸载GW500确定在步骤S2501处是否存在匹配TEID的任何记录(步骤S2502)。如果卸载GW500确定不存在这样的记录(步骤S2502:否),则卸载GW500将所接收的分组中继到S-GW222和223(步骤S2503)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02处确定存在这样的记录(步骤S2502: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2504处的操作。卸载GW500从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中取出预定记录(步骤S2504)。预定记录是与在步骤S2501处识别的“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相对应的,并且其TCP连接信息与所接收的分组的TCP连接信息相匹配的记录。TCP连接信息是例如源IP地址(SA)和源端口号(src端口)。
卸载GW500确定在步骤S2504处是否存在其TCP连接信息匹配的任何记录(步骤S2505)。如果卸载GW500确定在步骤S2504处存在其TCP连接信息匹配的记录(步骤S2505:是),则卸载GW500确定所接收的分组是否是TCP断开请求(标志=fin)(步骤S2506)。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06处确定所接收的分组不是TCP断开请求(步骤S2506:否),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2514处的操作。如果卸载GW500确定所接收的分组是TCP断开请求(步骤S2506:是),则卸载GW500确定在步骤S2504处取出的记录的“会话状态”是否是“UL断开待机”(步骤S2507)。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07处确定“会话状态”是“UL断开待机”(步骤S2507:是),则卸载GW500删除从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中取出的记录(步骤S2508),并且进行至步骤S2514处的操作。如果卸载GW500确定“会话状态”不是“UL断开待机”(步骤S2507:否),则卸载GW500在从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中取出的记录的“会话状态”中设置“UL断开待机”(步骤S2509),并且进行至步骤S2514处的操作。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05处确定在步骤S2504处不存在其TCP连接信息匹配的记录(步骤S2505:否),则卸载GW500确定所接收的分组是否是TCP连接请求(标志=syn)(步骤S2510)。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10处确定所接收的分组不是TCP连接请求(步骤S2510:否),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2503处的操作。如果卸载GW500确定所接收的分组是TCP连接请求(步骤S2510:是),则卸载GW500确定由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表示的通信路由条件是否是第一路由(步骤S2511)。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11处确定通信路由条件是第一路由(步骤S2511: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2503处的操作。如果卸载GW500确定通信路由条件是第二路由(步骤S2511:否),则卸载GW500捕捉与用户线路相对应的使用端口,并且确定所捕捉的使用端口是虚拟UE端口信息(步骤S2512)。
卸载GW500将所接收的分组的TCP连接信息(SA、src端口)和虚拟UE端口信息添加至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的记录(步骤S2513)。例如,卸载GW500将信息添加为与“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相对应的、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的“真实UE连接信息”和“虚拟UE连接信息”。
从而,例如,将“真实UE连接信息”和“虚拟UE连接信息”添加在与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中的“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相对应的记录中。
卸载GW500从所接收的分组的GTP-u包中取出GTP-u用户数据,从而产生TCP/IP分组,并且使用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的“虚拟UE连接信息”来重写TCP/IP分组的发送侧的TCP连接信息(步骤S2514)。
因此,例如,卸载GW500可以基于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来改变所接收的分组的TCP报头和IP报头。例如,卸载GW500将所接收的分组的TCP报头的发送源端口号从与真实UE相对应的端口号重写为与虚拟UE相对应的端口号,并且例如,将所接收的分组的IP报头的发送源IP地址从与真实UE相对应的IP地址(或移动终端261的IP地址)重写为与虚拟UE相对应的归属地地址。
卸载GW500确定虚拟UE的位置是否处于归属地链路中(步骤S2515)。例如,卸载GW500获取按用户线路的归属地地址注册表1610的“归属地地址信息”,获取与所获取的“归属地地址信息”的“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相对应的承载表1730的“卸载通信地址”,以及将所获取的“归属地地址信息”与“卸载通信地址”相互比较。例如,当两个地址相互匹配时,卸载GW500可以确定虚拟UE处于归属地链路中,而当两个地址不相互匹配时,卸载GW500可以确定虚拟UE不处于归属地链路中。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15处确定虚拟UE的位置不处于归属地链路中(步骤S2515:否),则诸如归属地地址的信息被从卸载GW226发送至卸载GW228。在这种情况下,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2517处的操作。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515处确定虚拟UE的位置处于归属地链路中(步骤S2515:是),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2516处的操作。卸载GW500基于TCP/IP分组的SA来添加“归属地地址选项”,使用承载表1730的“卸载通信地址”重写SA,将TCP/IP分组发送至与卸载网络251和252的卸载GW500相连接的卸载网络(步骤S2517),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图26是当截获“移交要求”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当卸载GW500截获“移交要求”2100时(参见例如图21),卸载GW500使用CPU503,并且执行例如图26中所描绘的步骤。
卸载GW500使用“移交要求”2100的“MME UE S1AP ID”并且搜索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的“MME中UE标识符”,并且确定相应的记录(步骤S2601)。
卸载GW500获取“移交要求”2100的“目标ID”和“源至目标透明容器”中的小区识别信息,并且将所获取的小区识别信息设置在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20的相应记录中(步骤S2602)。卸载GW500将所获取的小区识别信息设置在相应记录的“目标ID”和“S-目标小区识别信息”中。
卸载GW500根据“移交要求”2100的“目标ID”识别移交目的地oGW(卸载网关)(步骤S2603)。
卸载GW500确定在步骤S2603处识别的移交目的地oGW是否已经注册在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步骤S2604)。如果卸载GW500确定移交目的地oGW还未注册在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步骤S2604:否),则卸载GW500将移交目的地oGW注册到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将当前时间设置在“最终移交时间”中(步骤S2605),将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800发送至移交目的地oGW(步骤S2606),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604处确定移交目的地oGW已经注册在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步骤S2604:是),则卸载GW228将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最终移交时间”更新成当前时间(步骤S2607),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图27A和27B是当基于X2AP接收到“移交请求”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当执行基于X2的移交时,卸载GW500使用CPU503的X2AP截获单元602,并且执行例如图27A和图27B中所描绘的步骤。
卸载GW500确定“移交请求”2400的发送源基站(发送源eNB)是否是由卸载GW500(oGW)包容的基站(eNB)(步骤S2701)。如果卸载GW500确定发送源基站不是由卸载GW500包容的基站(步骤S2701:否),则卸载GW500捕捉oGW中UE标识符(步骤S2702)。
卸载GW500将“移交请求”2400的“MME UE S1AP ID”与oGW中UE标识符相关联,并且将“MME UE S1AP ID”注册为承载管理状态下的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中的每个表的“MME中UE标识符”(步骤S2703)。
卸载GW500获取“移交请求”2400的“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将所获取的“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与“oGW中UE标识符”相关联,并且对于每个“用户线路标识符”(ERAB ID)将所获取的“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注册到承载表1730的“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中(步骤S2704)。承载表1730是包括在承载状态管理数据606中的承载表1730。
卸载GW500执行捕捉卸载通信地址的处理(步骤S2705)。从而,例如,卸载GW500可以产生转交地址。例如在执行基于X2的移交之前卸载GW500(当执行基于X2的移交时)接收“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的情况下,产生归属地地址。稍后将描述在步骤S2705处执行的捕捉卸载通信地址的过程(参见例如图28)。
卸载GW500识别包容“移交请求”2400的发送源基站(发送源eNB)的另一卸载GW500(源oGW)(步骤S2706)。
卸载GW500获取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中的每个表的“MME中UE标识符”,并且确定所获取的“MME中UE标识符”与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中的每个表的“MME中UE标识符”相互匹配的记录。从而,卸载GW500确定移交源(源)的“oGW中UE标识符”(步骤S2707)。
卸载GW500获取与移交源卸载GW500(源oGW)的“oGW中UE标识符”相对应的卸载条件数据607中的表的记录,并且添加所获取的记录作为与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的“oGW中UE标识符”相对应的卸载条件数据607的表的记录(步骤S2708)。卸载条件数据607的表是按用户线路的归属地地址注册表1610、按用户线路的通信目的地注册表1620和按用户线路的地址端口转换表1630。
卸载GW500执行绑定更新过程(步骤S2709)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从而,例如,移交源卸载GW500可以将归属地地址和与归属地地址相对应的转交地址发送至网络服务器241和242。例如,移交源卸载GW500可以将归属地地址和转交地址发送至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随后将描述在步骤S2709处执行的绑定更新过程(参见例如图29)。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701处确定发送源基站是由卸载GW500包容的基站(步骤S2701: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2701处的处理。卸载GW500使用“移交请求”2400的“MME UE S1AP ID”搜索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中的每个表的“MME中UE标识符”,并且确定相应的记录(步骤S2710)。
卸载GW500将“移交请求”2400的“旧eNB UE X2AP ID”信息记录在承载管理状态下的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中的每个表的“eNB中UE标识符(X2AP)”中(步骤S2711)。
卸载GW500确定“移交请求”2400的发送目的地基站(发送目的地eNB)是否是由卸载GW500(oGW)包容的基站(eNB)(步骤S2712)。如果卸载GW500确定发送目的地基站是由卸载GW500包容的基站(步骤S2712:是),则卸载GW500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712处确定发送目的地基站不是由卸载GW500包容的基站(步骤S2712:否),则卸载GW500确定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oGW)是否已经注册在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步骤S2713)。如果卸载GW500确定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还未注册在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步骤S2713:否),则卸载GW500将移交目的地oGW注册在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将当前时间设置在“最终移交时间”中(步骤S2714),将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800发送至移交目的地oGW(步骤S2715),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2713处确定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已经注册在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步骤S2713:是),则卸载GW228将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最终移交时间”更新成当前时间(步骤S2716),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图28是图27A和图27B的步骤S2705处的卸载通信地址捕捉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卸载GW500执行例如图28中所描绘的步骤作为卸载通信地址捕捉过程。卸载GW500对于用户线路标识符(E-RAB ID)重复下面的步骤S2801至步骤S2803处的操作以用于用户的卸载。
卸载GW500捕捉卸载通信地址(步骤S2801)。例如,卸载GW500向DHCP服务器、归属地服务器等请求转交地址,并且接收多个候选转交地址,并且选择转交地址以避免使用与其他用户线路标识符所使用的转交地址相同的转交地址。卸载GW500例如选择转交地址以避免使用与归属地地址相同的地址。该过程中所使用的卸载通信地址是例如转交地址。
卸载GW500将卸载通信地址设置在与承载表1730的“用户线路标识符”(E-RAB ID)相对应的“卸载通信地址”中(步骤S2802)。例如,卸载GW500将所选择的转交地址注册在承载表1730的相应的“卸载通信地址”中。
卸载GW500将卸载通信地址与“oGW中UE标识符”和“用户线路标识符”相关联,并且将卸载通信地址设置在按用户线路的归属地地址注册表1610的“归属地地址信息”中(步骤S2803)。
图29是图27A和图27B中所描绘的步骤S2709处的绑定更新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卸载GW500执行例如图29中所描绘的步骤作为绑定更新过程。卸载GW500对于与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目标oGW)的UE相对应的按用户线路的归属地地址注册表1610的所有记录重复下面的步骤S2901至S2903。
卸载GW500从移交目的地卸载GW500(目标oGW)的承载表1730中将与“用户线路标识符”相对应的卸载通信地址(例如,转交地址)取出至目标移动终端(UE)(步骤S2901)。
卸载GW500(目标oGW)将“绑定更新”发送至归属地代理(步骤S2902)。“归属地代理”布置在例如移交源卸载GW500中。卸载GW500(目标oGW)将“绑定更新”发送至与用户线路相对应的所有通信目的地(步骤S2903)。
从而,例如,卸载GW500(目标oGW)可以将归属地地址和支持归属地地址的转交地址发送至移交源卸载GW500和网络服务器241。
图30是分配点流量测量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作为移交目的地的卸载GW500(例如,卸载GW226)例如周期性地执行图30中所描绘的分配点流量测量处理。卸载GW500读取卸载GW500的第一路由的当前使用率(步骤S3001)。当前使用率是例如当前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
卸载GW500确定由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表示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参见例如图10)是否是第一路由(步骤S3002)。如果卸载GW500确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不是第一路由(步骤S3002:否),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003处的操作。卸载GW500确定第一路由的当前使用率是否超过由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切换阈值1400表示的切换阈值(参见例如图14)(步骤S3003)。如果卸载GW500确定当前使用率没有超过切换阈值(步骤S3003:否),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007处的操作。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003处确定当前使用率超过切换阈值(步骤S3003: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004处的操作。卸载GW500将由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参见例如图10)表示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的路由条件改变成第二路由,并且将当前时间设置为改变时间(步骤S3004)。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002处确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是第一路由(步骤S3002: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005处的操作。卸载GW500确定第一路由的当前使用率是否低于由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切换阈值1400表示的切换返回阈值(参见例如图14)(步骤S3005)。如果卸载GW500确定当前使用度不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步骤S3005:否),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007处的操作。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005处确定当前使用率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步骤S3005: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006处的操作。卸载GW500将由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参加例如图10)表示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的路由条件改变成第一路由,并且将当前时间设置为改变时间(步骤S3006)。
卸载GW500多播发送其中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的路由条件和改变时间已经被设置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参见例如图20)(步骤S3007)。例如,卸载GW500将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的路由条件设置为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的所选择路由,并且将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的改变时间设置在其“时间戳”中。
卸载GW500执行预定的路由切换过程(步骤S3008),并且使得分配点流量测量过程的一系列步骤结束。随后将描述在步骤S3008处执行的路由切换过程(参照例如图32)。
通过执行上面的步骤,基于第一路由的流量的阈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比较结果来确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用于表示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的确定结果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被多播分发。
图31是当接收到路由状态通知分组时所执行的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当从另一卸载GW500接收到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时,卸载GW500执行例如图31中所描绘的步骤。卸载GW500识别所接收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的发送源卸载GW(发送源oGW)(步骤S3101),并且识别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参见例如图11)的、在步骤S3101处识别的发送源oGW相对应的记录(步骤S3102)。
卸载GW500确定所接收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的“时间戳”是否比步骤S3102处所识别的记录的路由条件改变时间更新(步骤S3103)。如果卸载GW500确定“时间戳”比路由条件改变时间更老(步骤S3103:否),则卸载GW500使得用于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的接收的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103处确定“时间戳”比路由条件改变时间更新(步骤S3103: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104处的操作。卸载GW500基于所接收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将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在步骤S3102处识别的记录进行重写(步骤S3104)。例如,卸载GW500使用所接收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的所选择的路由将记录的路由条件进行重写,并且使用其“时间戳”将记录的路由条件改变时间进行重写。
卸载GW500执行预定的路由切换过程(步骤S3105)并且使得用于路由状态通知分组的接收的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随后将描述在步骤S3105处执行的路由切换过程(例如图32)。
图32是路由切换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卸载GW500执行例如下面的步骤作为图30中所描绘的步骤S3008以及图31中所描绘的步骤S3105处的路由切换操作。
卸载GW500确定由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参见例如图9)表示的通信路由条件是否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1)。如果卸载GW500确定通信路由条件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1:是),则卸载GW500确定由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参见例如图10)表示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是否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2)。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202处确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2: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203处的操作。卸载GW500对路由条件是第二路由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参见例如图11)的记录的数量进行计数(步骤S3203)。
卸载GW500确定步骤S3202处的计数结果是否超过由外围设备路由条件通信路由切换阈值1200(参见例如图12)表示的路由切换阈值(步骤S3204)。如果卸载GW500确定计数结果不超过路由切换阈值(步骤S3204:否),则卸载GW500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204处确定计数结果超过路由切换阈值(步骤S3204:是),则卸载GW500将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通信路由条件改变成第二路由(步骤S3205),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202处确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不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2:否),则卸载GW500将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通信路由条件改变成第二路由(步骤S3206),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201处确定通信路由条件不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1:否),则卸载GW500确定由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表示的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是否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7)。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207处确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7:是),则卸载GW500对路由条件是第二路由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记录的数量进行计数(步骤S3208)。
卸载GW500确定步骤S3202处的计数结果是否低于由外围设备流量路由条件通信路由切换阈值1200表示的切换返回阈值(步骤S3209)。如果卸载GW500确定计数结果不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步骤S3209:否),则卸载GW500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209处确定计数结果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步骤S3209:是),则卸载GW500将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通信路由条件改变成第一路由(步骤S3210),并且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207处确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不是第一路由(步骤S3207:否),则卸载GW500使得一系列过程步骤结束。
通过执行上面的过程步骤,例如,可以为当前中继的通信选择第二路由,该当前中继的通信与用于移交的多个卸载GW500(路由选择设备)中的每个获取第二路由的卸载GW500的数量相对应。
图33是路由状态接收释放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卸载GW500例如周期性地执行图33中所描绘的步骤。例如,卸载GW500对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所有记录重复下面的步骤S3301至步骤S3303处的操作。
卸载GW500计算从处理中的记录的最终移交时间起直到当前时间已经过去的时间段(步骤S3301),并且确定在步骤S3301处计算的过去的时间段是否超过外围设备流量路由状态通知释放阈值1300(参见例如图13)(步骤S3302)。如果卸载GW500确定所计算的过去的时间段不超过外围设备流量路由状态通知释放阈值1300(步骤S3302:否),则卸载GW500使得用于处理中的记录的过程结束。
如果卸载GW500在步骤S3302处确定所计算的过去的时间段超过外围设备流量路由状态通知释放阈值1300(步骤S3302:是),则卸载GW500进行至步骤S3303处的操作。卸载GW500发送路由状态通知接收释放分组1900(参见例如图19),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删除处理中的记录(步骤S3303),并且使得用于处理中的记录的过程结束。
将描述网络系统200的操作的示例。
图34A和图34B是当卸载TCP通信时所执行的网络系统的操作的示例的顺序图。将参照图34A和图34B描述用于卸载的从移动终端261(UE)的启动到TCP通信的卸载的操作。
当移动终端261启动时,移动终端261执行用于连接至基站214(eNB)的流程。移动终端261将“附接请求”(连接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214(步骤S3401)。在步骤S3401处发送的“附接请求”通过基站214被发送至MME224。
MME224将“创建会话请求”发送至S-GW223(步骤S3402)。S-GW223将“创建会话响应”发送至MME224(步骤S3403)。
MME224产生“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并且将其发送至基站214(步骤S3404)。卸载GW228截获在步骤S3404处发送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并且基于所截获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的内容执行在使用承载的用户识别表1710和1720以及承载表1730中的每个表中的注册。
基站214将“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发送至MME224(步骤S3405)。卸载GW228截获在步骤S3405处发送的“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并且基于所截获的“初始上下文建立响应”的内容执行在承载表1730中的注册。
移动终端261通过P-GW221开始与网络服务器241的连接(步骤S3406)。基站214向S-GW222发送GTP-u分组(参见例如图22)(步骤S3407)。卸载GW228接收从基站214发送的GTP-u分组,并且执行图25A和图25B中所描绘的过程。
卸载分组(TCP/IP分组)通过卸载网络252到达网络服务器241(步骤S3408)。下行链路卸载分组通过卸载网络252从网络服务器241到达卸载GW228(步骤S3409)。
卸载GW228向基站214发送下行链路GTP-u分组(步骤S3410)。从而,建立通过卸载网络252的TCP通信。
已经参照步骤S3407至S3410描述了关于连接请求的数据的顺序示例。将描述发送用户数据而非连接请求的情况。例如如下地发送从移动终端261向网络服务器242传送的上行链路数据。
基站214接收从移动终端261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步骤S3411),并且将GTP-u分组发送至S-GW223(步骤S3412)。卸载GW228接收由基站214发送的GTP-u分组,执行图25A和图25B中所描绘的过程,并且通过卸载网络252将卸载分组发送至网络服务器241(步骤S3413)。
将描述从网络服务器241传送至移动终端261的下行链路数据。例如如下地发送下行链路数据。
卸载GW228通过卸载网络252接收卸载分组(步骤S3414),并且将GTP-u分组发送至基站214(步骤S3415)。基站214将下行链路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261(步骤S3416)。
图35A和图35B是基于S1的移交过程的示例的顺序图。在图35A和图35B中,将描述在基于S1的移交中卸载条件数据607的传递的示例。
假定移交源基站214(源eNB)开始与移动终端261(UE)的移动相关联的基于S1的移交。在这种情况下,基站214将“移交要求”(参见例如图21)发送至MME225(源MME),由移交源卸载GW228(源oGW)中继(步骤S3501)。
在步骤S3501处,卸载GW228截获“移交要求”,并且执行图26中所描绘的过程。卸载GW228将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800发送至移交目的地卸载GW226(目标oGW)(步骤S3502)。
MME225将“转发重新定位请求”发送至移交目的地MME224(目标MME)(步骤S3503)。MME224通过卸载GW226(目标oGW)将“移交请求”发送至移交目的地基站211(目标eNB)(步骤S3504)。基站211通过卸载GW226将“移交请求应答”发送至MME224(步骤S3505)。
MME224将“转发重新定位响应”发送至MME225(步骤S3506)。MME225将“移交命令”发送至基站214(步骤S3507)。
卸载GW228截获在步骤S3507处发送的“移交命令”,并且执行将卸载条件数据607传递到卸载GW226(步骤S3508)。
卸载GW226知道用于要卸载的每个流量的归属地地址信息,并且将“绑定更新”发送至通信目的地网络服务器241(卸载网络251)以及管理归属地地址的卸载GW228的归属地代理3501(步骤S3509)。
对于移动终端261的下行链路数据,来自S-GW223的路由和来自卸载网络251的路由在卸载GW228处相互结合,以形成通过基站214和卸载GW226要传输至基站211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路由(步骤S3510)。
移动终端261的上行链路数据被从基站211传输至卸载GW226,并且在卸载GW226处被分流为通过S-GW222的路由的上行链路数据以及通过卸载网络251的路由的上行链路数据(步骤S3511)。
当移交目的地基站211使得响应于“移交请求”而执行的过程结束时,基站211将作为完成消息的“移交通知”发送至MME224(步骤S3512)。从而,将下行链路数据的目的地址从基站214切换至基站211。
将描述在该情况下所执行的下行链路卸载分组的发送操作。网络服务器241发送用于将该分组寻址到转交地址的卸载分组(步骤S3513)。当卸载GW226从网络服务器241接收卸载分组时,卸载GW226将GTP-u分组发送至基站211(步骤S3514)。基站211将下行链路数据发送至移动终端261(步骤S3515)。在该情况下由移动终端261所执行的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操作与在步骤S3511处执行的过程相同(步骤S3516)。
MME225将“UE上下文释放命令”发送至基站214以释放为移动终端261确保的资源(步骤S3517)。基站214将“UE上下文释放完成”发送至MME225(步骤S3518)。
图36A和图36B是基于X2的移交过程的示例的顺序图。将参照图36A和图36B描述基于X2的移交中卸载条件数据607的传递的示例。假定移交源基站214开始与移动终端261(UE)的移动相关联的基于X2的移交。
在这种情况下,基站214将X2AP的“移交请求”(参见例如图24)发送至移交目的地基站211(步骤S3601)。在步骤S3601处发送的“移交请求”通过卸载GW228和226由基站211接收。
卸载GW228截获在步骤S3601处发送的“移交请求”,并且执行图27A和图27B中所描绘的过程。从而,将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800(参见例如图18)从卸载GW228发送至卸载GW226(步骤S3602)。
基站211将X2AP的“移交请求应答”发送至移交源基站214(步骤S3603)。在步骤S3603处发送的“移交请求应答”通过卸载GW226和226由基站214接收。
卸载GW228截获在步骤S3603处发送的“移交请求应答”,并且执行将卸载条件数据607传递到卸载GW226(步骤S3604)。
卸载GW226知道要卸载的每个流量的归属地地址信息,并且将“绑定更新”发送至通信目的地网络服务器241(卸载网络251)以及管理归属地地址的卸载GW228的归属地代理3501(步骤S3605)。
之后,来自卸载网络251和P-GW221的下行链路数据通过基站214、卸载GW228和226以及基站211到达移动终端261(步骤S3606)。将来自移动终端261的上行链路数据通过基站211和卸载GW226发送至卸载网络251和P-GW221(步骤S3607)。
基站211通过卸载GW226将“路径切换请求”向MME224发送(步骤S3608)。
在这种情况下,以如下顺序对于沿着GW和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形成路由:S-GW223、卸载GW228、基站214、卸载GW228、卸载GW226和基站211(步骤S3609)。
对于移动终端261的下行链路数据,来自S-GW222的路由和来自卸载网络251的路由在卸载GW226处相互结合,以形成要传输至基站211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路由(步骤S3610)。
MME224通过卸载GW226将“路径切换请求应答”发送至基站211(步骤S3611)。卸载GW226截获“路径切换请求应答”,并且切换与卸载GW226的oGW中UE标识符相对应的承载表1730的“上行链路线路分配信息”。
移动终端261的上行链路数据被从基站211发送至卸载GW226,并且在卸载GW226处被分流为通过S-GW222的路由的上行链路数据以及通过卸载网络251的路由的上行链路数据(步骤S3612)。
将描述在移交源和移交目的地卸载GW228和226中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和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状态转换的示例。
图37A和图37B是第一移交会话之前的状态的示例的图。在图37A和图37B中所描绘的示例中,对于卸载GW228(源oGW)和226(目标oGW)两者假定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和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路由条件表示第一路由。
在图37A和图37B中所描绘的状态中,当基站214开始与移动终端261的移动相关联的、图35A和图35B中所描绘的基于S1的移交过程时,基站214将“移交要求”(参见例如图21)发送至MME225。卸载GW228截获从基站214发送至MME225的“移交要求”,并且执行图26中所描绘的过程。
图38A和图38B是第一移交会话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的图。通过执行图26中所描绘的过程,如图38A和图38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8将卸载GW226(oGW#2)注册到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在其中设置最终移交时间,并且发送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800(参见例如图18)。
当卸载GW228从卸载GW226接收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时,卸载GW228执行图31中所描绘的过程。从而,如图38A和图38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8基于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卸载GW226相对应的记录中的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来设置路由条件和路由条件改变时间。
参照图37和图38已经描述了基站214启动图35A和图35B中所描绘的基于S1的移交过程的情况。然而,基站214启动图36A和图36B中所描绘的基于X2的移交过程的情况与上面的情况相同。
在图37A和图37B中所描绘的状态下,当基站214开始与移动终端261的移动相关联的基于X2的移交过程时,基站214将X2AP的“移交请求”(参见例如图24)发送至基站211。卸载GW228截获从基站214发送至基站211的X2AP的“移交请求”,并且执行图27A和图27B中所描绘的过程。
通过执行图27A和图27B中所描绘的过程,如图38A和图38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8将卸载GW226(oGW#2)注册到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在其中设置最终移交时间,以及发送路由状态通知接收参与分组1800(参见例如图18)。
当卸载GW228从卸载GW226接收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时,卸载GW228执行图31中所描绘的过程。从而,如图38A和图38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8基于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将路由条件和路由条件改变时间设置在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卸载GW226相对应的记录中。
图39A和图39B是由于移交目的地卸载GW处的第一路由的流量引起的路由切换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移交目的地卸载GW226周期性地执行图30中所描绘的过程,并且将第一路由的流量使用率与路由切换阈值(参见例如图14)进行相互比较。
当第一路由的流量使用率超过路由切换阈值时,如图39A和39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6将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和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路由条件设置成第二路由,并且根据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产生和发送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参见例如图20)。
当卸载GW228从卸载GW226接收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时,卸载GW228执行图31和图32中所描绘的过程,从而如图39A和图39B所描绘的,将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重写。当路由条件是第二路由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记录的数量超过路由切换阈值(参见例如图12)时,如图39A和图39B所描绘的,卸载GW228将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通信路由条件切换成第二路由。
图40A和图40B是由于移交目的地卸载GW处的第一路由的流量引起的路由切换返回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的图。移交目的地卸载GW226周期性地执行图30中所描绘的过程,并且将第一路由的流量使用率与切换返回阈值(参见例如图14)进行相互比较。
当第一路由的流量使用率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时,如图40A和图40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6将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和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路由条件设置成第一路由,并且根据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产生和发送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参见例如图20)。
当卸载GW228从卸载GW226接收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时,卸载GW228执行图31和图32中所描绘的过程,从而如图40A和图40B中所描绘的,将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重写。
图41A和图41B是由于外围设备处的第一路由的流量引起的路由切换返回之后的状态的示例的图。在图40A和图40B中所描绘的状态下,在卸载GW228(例如卸载GW227)附近的卸载GW500周期性地执行图30中所描绘的过程,并且将第一路由的流量使用率与切换返回阈值(参见例如图14)进行相互比较。
当第一理由的流量使用度低于切换返回阈值时,附近的卸载GW500根据分配点流量路由条件数据610产生和发送路由状态通知分组2000(参见例如图20)。
当卸载GW228从附近的卸载GW500接收路由条件状态通知分组2000时,卸载GW228执行图31和图32中所描绘的过程,从而如图41A和图41B中所描绘的,将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重写。当路由条件是第二路由的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的记录的数量低于切换返回阈值(参见例如图12)时,如图41A和41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8将通信路由条件数据608的通信路由条件切换成第一路由。
图42A和图42B是从最终移交时间起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状态的示例的图。在图41A和41B中所描绘的状态下,卸载GW228周期性地执行图33中所描绘的过程,并且确定从卸载GW226的最终移交时间起过去的时间段超过外围设备流量路由状态通知释放阈值1300(参见例如图13)。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2A和图42B中所描绘的,卸载GW228从外围设备路由条件数据609中删除卸载GW226的记录,并且产生和发送路由状态通知接收释放分组1900(参见例如图19)。
如所描述的,根据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和通信系统,可以抑制移交目的地处的任何拥塞。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实现了可以抑制移交目的地处的拥塞的效果。
本文中所提供的所有示例和条件性语言意在下述教导性的目的: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以及由发明人贡献的促进现有技术的概念,而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于这样具体叙述的示例和条件,并且说明书中的这样的示例的组织与示出本发明的优势和劣势也无关。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作出各种改变、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第一路由选择设备,所述第一路由选择设备被包括在多个路由选择设备中,所述第一路由选择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设备当前所中继的通信的移交获取被包括在所述多个路由选择设备中的第二路由选择设备的中继路由的选择状态,所述多个路由选择设备每个从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选择移动终端与通信目的地之间的中继路由,并且当所述第一路由的流量变成至少预定量时,所述获取单元为针对之后发出的通信请求而建立的通信选择所述第二路由;以及
选择单元,即使当所述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所述预定量时,所述选择单元根据所获取的选择状态为当前中继的通信选择所述第二路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选择设备,其中,所述获取单元接收所述选择状态,所述选择状态由所述第二路由选择设备多播分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选择设备,其中,当所述第二路由选择设备选择所述第二路由时,所述选择单元为当前中继的通信选择所述第二路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由选择设备,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多个路由选择设备当中的要移交的路由选择设备的选择状态,以及
所述选择单元根据要移交的并且已经选择所述第二路由的路由选择设备的计数来选择所述第二路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选择设备,其中,当已经选择所述第二路由的路由选择设备的计数超过预定数量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二路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由选择设备,其中,当已经选择所述第二路由的路由选择设备的计数小于预定数量并且所述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所述预定量时,所述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一路由。
7.一种第一路由选择设备的路由选择方法,所述第一路由选择设备被包括在多个路由选择设备中,所述多个路由选择设备每个从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选择移动终端与通信目的地之间的中继路由,并且当所述第一路由的流量变成至少预定量时,所述第一路由选择设备为针对之后发出的通信请求而建立的通信选择所述第二路由,所述路由选择方法包括:
为所述第一路由选择设备当前所中继的通信的移交获取被包括在所述多个路由选择设备中的第二路由选择设备的中继路由的选择状态;以及
即使当所述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所述预定量时,根据所获取的选择状态为当前中继的通信选择所述第二路由。
8.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多个路由选择设备,每个路由选择设备从第一路由和第二路由中选择移动终端与通信目的地之间的中继路由,并且当所述第一路由的流量变成至少预定量时,所述路由选择设备为针对之后发出的通信请求而建立的通信选择所述第二路由,其中,
所述路由选择设备中的每个路由选择设备被配置成:
为所述路由选择设备当前所中继的通信的移交获取被包括在所述路由选择设备中的另一路由选择设备的中继路由的选择状态;以及
即使当所述第一路由的流量小于所述预定量时,根据所获取的选择状态为当前中继的通信选择所述第二路由。
CN201410069058.1A 2013-03-29 2014-02-27 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80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5147A JP6052026B2 (ja) 2013-03-29 2013-03-29 経路選択装置、経路選択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075147 2013-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80141A true CN104080141A (zh) 2014-10-01
CN104080141B CN104080141B (zh) 2018-07-17

Family

ID=51601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905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80141B (zh) 2013-03-29 2014-02-27 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93779A1 (zh)
JP (1) JP6052026B2 (zh)
CN (1) CN1040801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1611A (zh) * 2015-04-28 2016-12-14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基于用户装备吞吐量实现分布式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3733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45398B1 (en) * 2012-05-02 2020-01-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374310B2 (en) * 2013-10-08 2016-06-2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nter data center out-bound traffic management
JP6681892B2 (ja) * 2015-07-07 2020-04-1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Sip制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3420756B1 (en) * 2016-02-25 2020-08-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roaming to a visi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a wireless terminal belonging to a home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6879129B2 (ja) * 2017-08-31 2021-06-0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および中継プログラム
EP3709714B1 (en) * 2017-11-13 2022-05-0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iggering network switching,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10652139B1 (en) * 2019-01-10 2020-05-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US10966121B1 (en) * 2020-07-01 2021-03-3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wireless relay node equipment in a fifth generatio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517A (zh) * 2009-08-21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CN102763456A (zh) * 2010-02-05 2012-10-31 Nec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络中路由业务的方法和网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9861B2 (en) * 2009-08-31 2012-05-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emtocell originating domain selection
CN102244908B (zh) * 2010-05-10 2015-10-2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终端移动性的切换方法
GB201010821D0 (en) * 2010-06-28 2011-03-30 Nokia Oyj Meht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via a gateway
WO2012038911A1 (en) * 2010-09-24 2012-03-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offloading
WO2012061967A1 (en) * 2010-11-08 2012-05-18 Motorola Mobilit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of rou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ing ove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n established data connection to a local network
CN108601014A (zh) * 2011-07-01 2018-09-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中使用的方法和wtru
JP5887761B2 (ja) * 2011-08-26 2016-03-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中継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10484903B2 (en) * 2011-10-21 2019-11-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Bearer service in communications
JP2013093781A (ja) * 2011-10-27 2013-05-16 Fujitsu Ltd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ノード装置、及び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経路選択方法
EP2810483A1 (en) * 2012-01-30 2014-12-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emporarily serving a user equipment by a second cell
US20140045486A1 (en) * 2012-08-07 2014-0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mobility management in a mobile data network with data breakout at the edge
EP2941919B1 (en) * 2013-01-07 2019-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n-access stratum signaling
US9544808B2 (en) * 2013-01-08 2017-01-10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us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7517A (zh) * 2009-08-21 2012-07-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路由控制的网络元件、集成电路和方法
CN102763456A (zh) * 2010-02-05 2012-10-31 Nec欧洲有限公司 用于在网络中路由业务的方法和网络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1611A (zh) * 2015-04-28 2016-12-14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基于用户装备吞吐量实现分布式互通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3733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37331B (zh) * 2015-12-31 2019-1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带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52026B2 (ja) 2016-12-27
US20140293779A1 (en) 2014-10-02
CN104080141B (zh) 2018-07-17
JP2014200036A (ja)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0141B (zh) 路由选择设备、路由选择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JP3712996B2 (ja) 通信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US8073446B2 (en)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264996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with unlicensed-radio access networks
US8275376B2 (en) Handover between a cellular network and an unlicensed-radio access network using a single identifier for all the access points
KR101205432B1 (ko) 코어 네트워크 기능성들의 분산화
CN103228061B (zh) 网络系统、卸载装置以及卸载业务控制方法
US8995335B2 (en) Scalable deployment of network nodes
US20160112863A1 (en) Mobile station, posi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1042615B1 (ko) 통신장치 및 통신방법
US20120106454A1 (en)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using a distributed mobile architecture
RU2008117105A (ru) Средства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улучшения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хэндовера интегрированных сетей радиодоступа
EP2737754A1 (en) Network sel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2428405A1 (en) Ad hoc peer-to-peer mobile radio access system interfaced to the pstn and cellular networks
WO2012120515A2 (en) An ip bas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advanced tunnels and encapsulation method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WO2004028181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and radio system
WO2009024508A1 (en) Packet forwarding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874136A (zh) 网络系统、卸载设备以及用于网络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
WO200606167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handover of mobile stations out of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networks
CN101658053B (zh) 通信网络中的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
CN103581763B (zh) 组播业务的卸载装置、网络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10446274B (zh)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69042A (zh) 无线数据流的传输方法与系统
KR102165237B1 (ko)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서비스 기반의 트래픽 라우팅 방법 및 장치
JP427664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