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8321A - 一种场发射光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场发射光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8321A
CN104078321A CN201310106701.9A CN201310106701A CN104078321A CN 104078321 A CN104078321 A CN 104078321A CN 201310106701 A CN201310106701 A CN 201310106701A CN 104078321 A CN104078321 A CN 104078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late
conductive layer
field emission
light source
emission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67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杰
梁艳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67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83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8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8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场发射光源,包括相互堆叠设置且外接交流电的第一、第二极板,还包括隔离体架和气体电子源,第一极板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和第一荧光层,第一导电层覆盖在第一基板靠近第二极板的盘面,第一荧光层覆盖在第一导电层的表面;第二极板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导电层和第二荧光层,第二导电层覆盖在第二基板靠近第一极板的盘面,且第二导电层的反射率大于第一导电层,第二荧光层覆盖于第二导电层的表面,且第二荧光层的激发光波长小于第一荧光层;隔离体架与第一、第二极板构成封闭内腔;气体电子源分布于第一、第二极板之间的封闭内腔中。该场发射光源有效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备成本,且光色可变、色温可调。

Description

一种场发射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场发射光源。
背景技术
场发射光源能实现均匀的、薄型的、面光源式的发光,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设备和微波元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场发射光源采用的电子源是冷阴极,对阴极所用的电子发射体的要求较高。所采用的场发射材料要求有极好的电子发射能力,同时要有较低的开启电压,可传输极大的电流密度,并且电流稳定。但是以目前的制备技术来说,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还具有微尖破坏、电流变动、性能劣化、冷阴极作为发射极的均匀性差、生产效率低、设备投资高等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场发射光源,可降低工艺难度和制备成本,且光色可变、色温可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堆叠设置且外接交流电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还包括隔离体架和气体电子源,
所述第一极板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和第一荧光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盘面,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极板的盘面,所述第一荧光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
所述第二极板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导电层和第二荧光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盘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极板的盘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反射率,所述第二荧光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荧光层的激发光波长小于所述第一荧光层的激发光波长;
所述隔离体架与所述第一、第二极板构成封闭内腔;
所述气体电子源分布于所述第一、第二极板之间的所述封闭内腔中。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氧化物透明导电膜。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氧化铟锡膜、铝掺杂氧化锌膜或氟掺杂二氧化锡膜。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为浅色金属导电膜。
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铝膜、银膜或钛膜。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层由激发光为黄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所述第二荧光层由激发光为蓝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荧光层由激发光为黄色的荧光粉和红色的荧光粉层混合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荧光层由激发光蓝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
其中,所述隔离体架呈中空圆柱体状或中空长方体状,且设于所述第一、第二极板之间,所述隔离体架的第一端胶接所述第一极板,所述隔离体架的第二端胶接所述第二极板。
其中,所述气体电子源为第一电离能小的气体。
其中,所述气体电子源为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人眼对图像的视觉停留时间为0.05~0.1s的原理,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小于10Hz时,人眼将获得具有两个不同光色交替的光源。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大于10Hz时,人眼将不能分辨两种光色,而是基于视觉暂留效应获得两种光色的混合颜色。如若交流电方波的频率大于10Hz,且经人为通过调节该方波的占空比,以调节两种光色的混合比例,达到调节所述场发射光源的色温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场发射光源,采用所述气体电子源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发射体,有效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备成本,且光色可变、色温可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场发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参见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场发射光源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场发射光源100包括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隔离体架30和气体电子源40。
所述第一极板10与所述第二极板20相互堆叠设置,且均外接交流电。所述第一极板10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11、第一导电层12和第一荧光层13。所述第一基板1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盘面,所述第一导电层12覆盖在所述第一基板11靠近所述第二极板20的盘面,所述第一荧光层13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的表面。
所述第二极板20包括第二基板21、第二导电层22和第二荧光层23。所述第二基板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盘面,所述第二导电层22覆盖在所述第二基板21靠近所述第一极板10的盘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22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2的反射率。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层12为氧化物透明导电膜。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层12为氧化铟锡膜、铝掺杂氧化锌膜或氟掺杂二氧化锡膜。所述第二导电层22为浅色金属导电膜。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电层22为铝膜、银膜或钛膜。
所述第二荧光层23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层22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荧光层23的激发光波长小于所述第一荧光层13的激发光波长。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荧光层13由激发光为黄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的表面,所述第二荧光层23由激发光为蓝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22的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荧光层13由激发光为黄色的荧光粉和红色的荧光粉层混合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2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荧光层23由激发光蓝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22的表面。
所述隔离体架30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构成封闭内腔。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体架30呈中空圆柱体状或中空长方体状,且设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之间。所述隔离体架30的第一端31胶接所述第一极板10,所述隔离体架30的第二端胶接所述第二极板2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体架30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采用圆形球体或其他特殊的形状。由于所述隔离体架30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构成封闭内腔,且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封闭内腔的气压小于标准气压,故无需采用胶水粘接所述隔离体架30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所述隔离体架30固定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之间。所述隔离体架30还可设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的外周,以使得所述隔离体架30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构成封闭空腔。
所述气体电子源40分布于所述第一极板10、第二极板20之间的所述封闭内腔中。具体的,所述气体电子源40为第一电离能小的气体。优选的,所述气体电子源40为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场发射光源100的原理为:当所述交流电导通时,所述第一极板10和第二极20板产生一强电场,所述气体电子源40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获得足够能量,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电离为自由电子,所述自由电子在所述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轰击处于高电势处的所述第一荧光层13或第二荧光层23而发光。
所述交流电为正弦波或方波,则所述第一极板10和所述第二极板20上的电压正负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当第一极板10上为正电压时,所述气体电子源40电离后轰击所述第一荧光层13发光,发出光线经透明的所述第一基板11出射。当所述第二极板20为正电压时,所述气体电子源40电离后轰击所述第二荧光层13发光,发出的光线被具有高反射率的所述第二极板20反射后,经所述第一基板11方向出射。由于所述第二荧光层23的激发光波长小于所述第一荧光层13,所述第二荧光层23的激发光进而激发所述第一荧光层13,因而,经所述第一基板11出射的光线为所述第一荧光层13和所述第二荧光层23混合的激发光。具体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荧光层13和所述第二荧光层23,经激发后,经所述第一基板11出射的光线为白光。
另外,由于人眼对图像的视觉停留时间为0.05~0.1s,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小于10Hz时,人眼将获得具有两个不同光色交替的光源。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大于10Hz时,人眼将不能分辨两种光色,而是基于视觉暂留效应获得两种光色的混合颜色。如若交流电方波的频率大于10Hz,且经人为通过调节该方波的占空比,以调节两种光色的混合比例,达到调节所述场发射光源的色温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场发射光源100,采用气体电子源40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发射体,有效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备成本,且光色可变、色温可调。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堆叠设置且外接交流电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还包括隔离体架和气体电子源,
所述第一极板包括透明的第一基板、第一导电层和第一荧光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盘面,所述第一导电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极板的盘面,所述第一荧光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
所述第二极板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导电层和第二荧光层,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盘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极板的盘面,且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反射率,所述第二荧光层覆盖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且所述第二荧光层的激发光波长小于所述第一荧光层的激发光波长;
所述隔离体架与所述第一、第二极板构成封闭内腔;
所述气体电子源分布于所述第一、第二极板之间的所述封闭内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氧化物透明导电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为氧化铟锡膜、铝掺杂氧化锌膜或氟掺杂二氧化锡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为浅色金属导电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为铝膜、银膜或钛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层由激发光为黄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所述第二荧光层由激发光为蓝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层由激发光为黄色的荧光粉和红色的荧光粉层混合覆盖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荧光层由激发光蓝色的荧光粉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体架呈中空圆柱体状或中空长方体状,且设于所述第一、第二极板之间,所述隔离体架的第一端胶接所述第一极板,所述隔离体架的第二端胶接所述第二极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电子源为第一电离能小的气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场发射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电子源为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310106701.9A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场发射光源 Pending CN1040783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6701.9A CN104078321A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场发射光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6701.9A CN104078321A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场发射光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8321A true CN104078321A (zh) 2014-10-01

Family

ID=51599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6701.9A Pending CN104078321A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场发射光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783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0185A (zh) * 2014-12-17 2017-09-26 光学实验室公司(瑞典) 场发射光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7619A1 (en) * 2005-09-14 2007-03-1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eld emission luminescent device
CN1953138A (zh) * 2005-10-17 2007-04-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场发射光源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71224A (zh) * 2007-12-29 2009-07-0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双面发光面光源装置
US20120248967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Yuan-Yao Li Double-sided light emitting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57619A1 (en) * 2005-09-14 2007-03-1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eld emission luminescent device
CN1953138A (zh) * 2005-10-17 2007-04-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场发射光源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71224A (zh) * 2007-12-29 2009-07-0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双面发光面光源装置
US20120248967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Yuan-Yao Li Double-sided light emitting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0185A (zh) * 2014-12-17 2017-09-26 光学实验室公司(瑞典) 场发射光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Yellow-emitting NaCaPO 4: Mn 2+ phosphor for field emission displays
Zhu et al. Luminous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WLEDs via patterned RGB phosphor arrays
CN106483708B (zh) 彩膜基板、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246804A (zh) 电子发射式发光元件及其发光方法
CN104793397A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078321A (zh) 一种场发射光源
Lu et al. CsPbBr3: Na with an adjustable bandgap, improved luminescence st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LEDs with excellent color quality and vision performance
CN107045227A (zh) 2d/3d可切换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92520A (zh) 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lcd背光平板显示器
Huang et al. A direct-view backlight with UV excited trichromatic phosphor conversion film
CA3058685C (en) Low refractive index neodymium fluoride doped polycarbonate
CN104078303B (zh) 一种场发射折叠灯
CN104078308A (zh) 一种场发射光源
CN104078316A (zh) 一种场发射光源
CN103471011A (zh)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Wang et al.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 spiral LED filament
CN104078320A (zh) 一种场发射折叠灯
CN104078315A (zh) 一种场发射折叠灯
CN104078307A (zh) 一种场发射光源
CN104008952B (zh) 一种场发射器件
CN104078323A (zh) 一种场发射折叠灯
CN103839760B (zh) 灯具
CN104078317A (zh) 一种场发射折叠灯
CN105842917A (zh) 复合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灯箱
Neyts et al. 41‐2: Invited Paper: Quantum Dots and Aligned Quantum Rods for Polarized LC Backligh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