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76788A -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 Google Patents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76788A
CN104076788A CN201410302726.0A CN201410302726A CN104076788A CN 104076788 A CN104076788 A CN 104076788A CN 201410302726 A CN201410302726 A CN 201410302726A CN 104076788 A CN104076788 A CN 104076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way
mode
heat transfer
terminal
transfer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027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76788B (zh
Inventor
徐恪
瞿贻
陈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3027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767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76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788A/zh
Priority to US14/586,336 priority patent/US2015038141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76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76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06Configuration setting for initial configuration or provisioning, e.g. plug-and-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1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an adaptation, e.g. in response to network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别配置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将配置信息写入网关中;网关接收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并根据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该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并配置每个终端的控制模式,以根据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实现对接入设备的自动控制,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使用简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智能继电器利用无线方式连接到互联网,则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控制智能继电器,以控制连接智能继电器的电气设备,实现控制电气设备工作。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控制方法必须要有用户的参与,一旦离开了用户的参与,智能继电器和普通继电器并无区别,无法实现对接入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另外,随着家用电器的不断普及,一个家庭内与智能继电器连接的电气设备会越来越多,因此依靠用户实现对每一个继电器的控制,不但操作繁琐、使用不便,而且如果离开用户,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无法工作,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随着硬件芯片、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传感器正朝着小型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并且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以PM2.5、温度、湿度传感器为代表的传感器设备开始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另外,智能继电器以其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引起极大地关注。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便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网关、与所述网关相连的多个传感器、多个继电器和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终端,所述多个终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继电器与所述网关相连;分别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将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网关中,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运行参数和与所述运行参数相关的工作模式;所述网关接收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与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所述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并配置每个终端的控制模式,且写入配置信息,以根据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实现对接入设备的自动控制,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使用简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移动终端发生改变时,则重新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匹配不成功时,发送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和对应的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至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则自动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包括:多个继电器和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终端;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传感信息;网关,所述网关分别与所述多个传感器、多个继电器相连,并通过对应的继电器与所述多个终端相连,用于分别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写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运行参数和与所述运行参数相关的工作模式,并接收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以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与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所述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通过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并配置每个终端的控制模式,且写入配置信息,以根据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实现对接入设备的自动控制,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使用简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移动终端发生改变时,则重新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匹配不成功时,所述网关还用于发送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和对应的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至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所述网关还用于自动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的结构拓扑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智能继电器接入设备进行信息配置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智能继电器接入设备自动控制的流程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首先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参照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网关、与网关相连的多个传感器、多个继电器和与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终端,多个终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继电器与网关相连。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关具备多种通信接口,可以连接到互联网,或者直接连接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或者通过互联网连接移动终端。另外,网关还可以收集传感器的传感信息和控制继电器。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继电器优选为智能继电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继电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网关。参照图2所示,智能继电器i用pi,(i∈1...P)表示,其中P表示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可以称为自动控制网络中的智能继电器个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网关,并告知网关自己的位置信息。参照图2所示,第i种传感器中的第j个用ni,j,(i∈1...M,j∈1...N)表示,其中M表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种类数,N表示每种传感器的数量。
S102,分别配置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将配置信息写入网关中,其中,配置信息包括运行参数和与运行参数相关的工作模式。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指接入的电气设备,例如,电气设备接入智能继电器获得电源,网关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对智能继电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连接到该智能继电器的电气设备的控制。进一步地,用户负责依次对每个智能继电器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模式配置即分别配置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存储在网关上即将配置信息写入网关中,配置信息是完成设备自动控制的依据。
详细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继电器pi的接入设备表示为di,用户根据di的特点设定接入设备工作过程中需要关心的环境参数Ei,Ei是一个集合,其元素是某种特定的环境参数,其元素个数可以表示为|Ei|。其中,负责监控环境参数ek(ek∈Ei)的是第k种传感器,用户根据接入设备di所处的位置选择附近的某个第k种传感器负责监控设备运行。另外,对于Ei的每一个元素ek(ek∈Ei),可以对应到智能继电器的第k种操作operationk,也可以不对应到任何操作,即null。进一步地,用户设定接入设备的L种控制模式,每种控制模式对应着设备的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其中第j种控制模式可以表示为modej,j={1,2...L},modej是一个取值范围的集合,每个元素对应着集合Ei中一个元素的取值范围,举例而言, mode j = { [ e 1 j , low , e 1 j , high ] , [ e 2 j , low , e 2 j , high ] . . . , [ e k j , low , e k j , high ] , . . . [ e | E i | j , low , e | E i | j , high ] } , 其中,表示元素ek(ek∈Ei)的取值范围,即 e k j , low ≤ e k ≤ e k j , high .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移动终端发生改变时,则重新配置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换言之,对于每一个智能继电器及其接入的电气设备,都要进行控制模式配置,每当电气设备与其接入的智能继电器配对关系发生变化时,都要重新进行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配置。
S103,网关接收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并根据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关收集传感器信息,收集到的所有传感器信息可以表示为矩阵SM,N S M , N = s 1,1 . . . s 1,2 . . . s i , j . . . s M , 1 . . . s M , N , 其中,si,j是从传感器ni,j收集到的传感信息。举例而言,对于设备di,首先根据上述配置的传感器信息从矩阵SM,N中选取相应传感器的传感信息,得到设备di的环境参数集合其中e′k是从矩阵SM,N中得到,例如Ei的某一元素ea对应着传感器na,b,则集合E′i中的元素e′a=Sa,b。在得到E′i后,其次依次匹配设备di的每一种控制模式,如果对于任意k(1≤k≤|Ei|)满足则当前环境参数与模式modej匹配成功,网关将设备di设定在modej的工作状态下,即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不需要用户的参与,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匹配不成功时,发送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和对应的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至移动终端,并根据移动终端的反馈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换言之,如果当前环境参数不能与任何一种模式匹配成功,那么,首先将当前设备运行信息和环境参数发送到用户手机,接收到用户反馈后按照用户要求调整设备工作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更具体地描述。参照图3所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开始。
S302,将电气设备接入到智能继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首先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
S303,设定电气设备关心的环境参数。
S304,关联监控相应环境参数的传感器。
S305,配置设备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分别配置多个终端即设备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将配置信息写入网关。
S306,判断是否完成所有设备控制信息配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7;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302.
S307,网关收集传感器信息。
S308,匹配设备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关接收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并根据多个传感器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
S309,判断匹配是否成功。如果匹配成功,则执行步骤S10;如果未成功,则执行步骤S311。
S310,设备在相应工作模式下运行。
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S311,通知用户接收反馈。
S312,按照反馈调整设备工作状态。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移动终端的反馈,则自动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换言之,如果没有接收到用户反馈,则根据环境参数自动调整工作状态,例如,当前设备工作在modea,此时则相应的对设备di进行operationb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图4为对智能继电器接入设备进行信息配置的流程图。具体地,首先用户需要根据每个接入设备的特点决定设备需要关注的环境参数,例如图中的设备di是一台空调设备,它需要关注的环境参数是温度eg和湿度eh,于是用户设定设备di与温度传感器ng,1和湿度传感器nh,1相关联。两种环境参数对应于两种操作,即调整温度、调整湿度。其次用户将设备di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关闭mode1={[19℃,24℃],[40%,60%]}、制冷mode2={[24℃,+∞],[]}、制热mode3={[0℃,19℃],[]}、除湿mode4={[],[6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完成接入设备信息配置后,网关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控制所依据的信息是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例如当温度传感器ng,1将当前时刻的温度eg=20.5℃,湿度传感器nh,1将当前时刻的湿度eh=40.7%传送给网关,网关用当前温度去匹配用户设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当前时刻的环境参数与用户设定的关闭模式mode1匹配成功,即20℃≤eg≤40℃且40%≤eh≤60%,网关于是自动切断智能继电器pi的电源,将设备置于关闭状态,从而实现对设备di的自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并配置每个终端的控制模式,且写入配置信息,以根据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实现对接入设备的自动控制,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使用简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参照图6所示,该网络包括:多个继电器100、多个终端200、多个传感器300和网关400。
其中,多个继电器100与多个终端200一一对应。多个传感器300用于检测传感信息。网关400分别与多个传感器300、多个继电器100相连,并通过对应的继电器与多个终端200相连,网关400用于分别配置多个终端200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写入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运行参数和与运行参数相关的工作模式,并接收多个传感器300检测的传感信息,以根据多个传感器300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图中有5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分别是负责互联互通和行使自动控制功能的网关400、移动终端500、多个传感器300、多个继电器100和继电器接入设备即多个终端200。用户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直接连入网关400,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网关400通信。终端可以是任何需要电源接入的电气设备,例如普通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空调等。终端通过电源线与智能继电器连接从而获取电源,智能继电器则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到网关400。图2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每种类型都包含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它们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直接连入网关。
具体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关400具备多种通信接口,可以连接到互联网,或者直接连接移动终端500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或者通过互联网连接移动终端500。另外,网关400还可以收集传感器的传感信息和控制继电器。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继电器优选为智能继电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继电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网关400。参照图2所示,智能继电器i用pi,(i∈1...P)表示,其中P表示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可以称为自动控制网络中的智能继电器个数。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可以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网关400,并告知网关400自己的位置信息。参照图2所示,第i种传感器中的第j个用ni,j,(i∈1...M,j∈1...N)表示,其中M表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器种类数,N表示每种传感器的数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指接入的电气设备,例如,电气设备接入智能继电器获得电源,网关400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对智能继电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连接到该智能继电器的电气设备的控制。进一步地,用户负责依次对每个智能继电器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模式配置即分别配置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设备控制模式信息存储在网关400上即将配置信息写入网关400中,配置信息是完成设备自动控制的依据。
详细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继电器pi的接入设备表示为di,用户根据di的特点设定接入设备工作过程中需要关心的环境参数Ei,Ei是一个集合,其元素是某种特定的环境参数,其元素个数可以表示为|Ei|。其中,负责监控环境参数ek(ek∈Ei)的是第k种传感器,用户根据接入设备di所处的位置选择附近的某个第k种传感器负责监控设备运行。另外,对于Ei的每一个元素ek(ek∈Ei),可以对应到智能继电器的第k种操作operationk,也可以不对应到任何操作,即null。进一步地,用户设定接入设备的L种控制模式,每种控制模式对应着设备的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其中第j种控制模式可以表示为modej,j={1,2...L},modej是一个取值范围的集合,每个元素对应着集合Ei中一个元素的取值范围,举例而言, mode j = { [ e 1 j , low , e 1 j , high ] , [ e 2 j , low , e 2 j , high ] . . . , [ e k j , low , e k j , high ] , . . . [ e | E i | j , low , e | E i | j , high ] } , 其中,表示元素ek(ek∈Ei)的取值范围,即 e k j , low ≤ e k ≤ e k j , high .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与多个继电器100一一对应的多个移动终端500发生改变时,则重新配置多个终端200的运行控制模式。换言之,对于每一个智能继电器及其接入的电气设备,都要进行控制模式配置,每当电气设备与其接入的智能继电器配对关系发生变化时,都要重新进行设备控制模式信息配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关400收集传感器信息,收集到的所有传感器信息可以表示为矩阵SM,N S M , N = s 1,1 . . . s 1,2 . . . s i , j . . . s M , 1 . . . s M , N , 其中,si,j是从传感器ni,j收集到的传感信息。举例而言,对于设备di,首先根据上述配置的传感器信息从矩阵SM,N中选取相应传感器的传感信息,得到设备di的环境参数集合其中e′k是从矩阵SM,N中得到,例如Ei的某一元素ea对应着传感器na,b,则集合E′i中的元素e′a=sa,b。在得到E′i后,其次依次匹配设备di的每一种控制模式,如果对于任意k(1≤k≤|Ei|)满足则当前环境参数与模式modej匹配成功,网关400将设备di设定在modej的工作状态下,即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不需要用户的参与,自动化程度高,使用简便。
另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匹配不成功时,网关400还用于发送多个传感器300检测的传感信息和对应的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至移动终端500,并根据移动终端500的反馈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换言之,如果当前环境参数不能与任何一种模式匹配成功,那么,首先将当前设备运行信息和环境参数发送到用户手机,接收到用户反馈后按照用户要求调整设备工作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对上述控制网络进行更具体地描述。参照图3所示,控制网络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开始。
S302,将电气设备接入到智能继电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首先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
S303,设定电气设备关心的环境参数。
S304,关联监控相应环境参数的传感器。
S305,配置设备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分别配置多个终端200即设备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将配置信息写入网关400。
S306,判断是否完成所有设备控制信息配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7;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302。
S307,网关400收集传感器信息。
S308,匹配设备工作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网关400接收多个传感器300检测的传感信息,并根据多个传感器300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
S309,判断匹配是否成功。如果匹配成功,则执行步骤S10;如果未成功,则执行步骤S311。
S310,设备在相应工作模式下运行。
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S311,通知用户接收反馈。
S312,按照反馈调整设备工作状态。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移动终端500的反馈,网关400还用于自动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换言之,如果没有接收到用户反馈,则根据环境参数自动调整工作状态,例如,当前设备工作在modea,此时则相应的对设备di进行operationb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图4为对智能继电器接入设备进行信息配置的流程图。具体地,首先用户需要根据每个接入设备的特点决定设备需要关注的环境参数,例如图中的设备di是一台空调设备,它需要关注的环境参数是温度eg和湿度eh,于是用户设定设备di与温度传感器ng,1和湿度传感器nh,1相关联。两种环境参数对应于两种操作,即调整温度、调整湿度。其次用户将设备di的工作模式设置为:关闭mode1={[19℃,24℃],[40%,60%]}、制冷mode2={[24℃,+∞],[]}、制热mode3={[0℃,19℃],[]}、除湿mode4={[],[6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完成接入设备信息配置后,网关400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控制所依据的信息是传感器感知的环境信息。例如当温度传感器ng,1将当前时刻的温度eg=20.55℃湿度传感器nh,1将当前时刻的湿度eh=40.7%传送给网关400,网关400用当前温度去匹配用户设定的设备配置信息。当前时刻的环境参数与用户设定的关闭模式mode1匹配成功,即20℃≤eg≤40且40%≤e≤60%,网关400于是自动切断智能继电器pi的电源,将设备置于关闭状态,从而实现对设备di的自动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通过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并配置每个终端的控制模式,且写入配置信息,以根据检测的传感信息与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实现对接入设备的自动控制,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使用简便,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8)

1.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网关、与所述网关相连的多个传感器、多个继电器和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终端,所述多个终端分别通过对应的继电器与所述网关相连;
分别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将配置信息写入所述网关中,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运行参数和与所述运行参数相关的工作模式;
所述网关接收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与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所述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移动终端发生改变时,则重新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匹配不成功时,发送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和对应的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至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则自动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5.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继电器和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终端;
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传感信息;
网关,所述网关分别与所述多个传感器、多个继电器相连,并通过对应的继电器与所述多个终端相连,用于分别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并写入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运行参数和与所述运行参数相关的工作模式,并接收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以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与所述配置信息中的运行参数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后,控制相应的继电器闭合以使匹配成功的终端根据所述传感信息在对应的工作模式下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如果与所述多个继电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移动终端发生改变时,则重新配置所述多个终端的运行控制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当匹配不成功时,所述网关还用于发送所述多个传感器检测的传感信息和对应的终端的当前工作模式至移动终端,并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其特征在于,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反馈,所述网关还用于自动调整所述对应的终端的工作模式。
CN201410302726.0A 2014-06-27 2014-06-27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Active CN1040767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726.0A CN104076788B (zh) 2014-06-27 2014-06-27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US14/586,336 US20150381414A1 (en) 2014-06-27 2014-12-30 Method and gateway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relays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02726.0A CN104076788B (zh) 2014-06-27 2014-06-27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76788A true CN104076788A (zh) 2014-10-01
CN104076788B CN104076788B (zh) 2017-01-04

Family

ID=51598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02726.0A Active CN104076788B (zh) 2014-06-27 2014-06-27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81414A1 (zh)
CN (1) CN1040767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5067A1 (en) 2013-10-01 2015-04-02 Cerner Innovation, Inc. Providing cross venue antiobiograms, comprehensive medication advisors, and medication stewardship claims
WO2019124275A1 (ja) * 2017-12-21 2019-06-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中継装置
CN109195159B (zh) * 2018-08-23 2021-1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传感器网关的寻址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11663A (zh) * 2020-11-14 2021-02-02 登封启明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挂面包装机械用工业网关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8376A (zh) * 2011-01-28 2011-08-17 田进 一种无线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07222A (zh) * 2011-05-07 2012-01-04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示范测控系统
CN102621956A (zh) * 2012-03-28 2012-08-01 中山市澳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3076783A (zh) * 2012-12-30 2013-05-01 同济大学 一种温室群控系统
US20130298652A1 (en) * 2012-05-08 2013-11-14 Logimesh IP,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t monito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4366B2 (en) * 2014-05-06 2017-03-14 Rachi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improved sprinkler control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8376A (zh) * 2011-01-28 2011-08-17 田进 一种无线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07222A (zh) * 2011-05-07 2012-01-04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温室示范测控系统
CN102621956A (zh) * 2012-03-28 2012-08-01 中山市澳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US20130298652A1 (en) * 2012-05-08 2013-11-14 Logimesh IP,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sset monitoring
CN103076783A (zh) * 2012-12-30 2013-05-01 同济大学 一种温室群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81414A1 (en) 2015-12-31
CN104076788B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4833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91402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终端
CN104076788A (zh)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继电器的控制方法及网络
CN103994539A (zh) 一种自动切换工作模式的暖通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WO2012099115A1 (ja) 空気調和機
EP2479504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2511129A (zh) 近场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06496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2885271U (zh) 电热水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04009898A (zh) 家用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697594A (zh) 电热水器及其控制系统与控制方法
CN105785955A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设备及智能终端
KR20180072468A (ko) 빅데이터기반 사용자의 지능형 냉방 및 난방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4866418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3198572A (zh) 区域内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404378A (zh) 一种智能手环及智能手环的节电方法
CN10474831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567107A (zh) 区域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系统
CN109343359A (zh) 智能开关、智能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3744384A (zh) 一种智能家居实现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Uzair et al. A low-cost IoT based buildings management system (BMS) using arduino mega 2560 and raspberry pi 4 for smart monitoring and automation
CN203949385U (zh) 热水器系统和热水器、穿戴式智能设备、移动终端
CN105812030A (zh) 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传感器通用接口
CN105020849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885272U (zh) 电热水器及其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Ke

Inventor after: Li Ziwei

Inventor after: Ji Yi

Inventor after: Chen Wenlong

Inventor before: Xu Ke

Inventor before: Ji Yi

Inventor before: Chen Wenl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