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3238A - 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3238A
CN104053238A CN201410093289.6A CN201410093289A CN104053238A CN 104053238 A CN104053238 A CN 104053238A CN 201410093289 A CN201410093289 A CN 201410093289A CN 104053238 A CN104053238 A CN 104053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symbol
channel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32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3238B (zh
Inventor
辛原在
易卜拉辛·伊萨
方力行
A·萨尔曼·艾维斯提姆
卢元钟
林钟扶
张景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rnel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rnel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400083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40112391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rnel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53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3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3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92Adapting at the relay station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for supporting cooperative relaying, i.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data via direct - and relay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提供一种在中继节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同时从多个源节点接收符号,调整信道系数;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符号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符号发送处理期间同时地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Description

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13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第61/778,718号美国临时申请、在2013年6月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3-0063917号韩国专利申请以及在2014年1月2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4-000831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这些申请的完整公开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公开于此。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中继节点和节点对。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是通常能够互联且互操作以形成完整整体的各个通信网络、传输系统、中继站、支流站(tributary station)和数据终端设备(DTE)的集合。然而,仅1%的现存移动装置或单机电子装置经由网络彼此连接。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通过装置集成的联合的趋势,智能电话、传感器装置和其他通信装置形成大的网络。此外,通信终端的大量用户使用通过使用在装置之间的无线连接来进行内容共享、同步、输出和打游戏的各种应用。为了响应增加的连接的需求,除了蜂窝通信之外,无线接入技术可支持使用现存架构的装置至装置(D2D)通信。
早期阶段的D2D通信基于单跳传输技术,但是正向多跳发展。此外,在一个包括单个源节点和单个目的节点的通信方案中,现存的中继技术通常采用多个中继节点以获得分级增益或复用增益。然而,期望多个节点对将经常在所谓的多路单播多跳网络中同时地发送信号。因此,存在控制多个节点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干扰的需要。
发明内容
提供发明内容来以简化的形式介绍概念的选择,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对这些概念进行进一步描述。此发明内容不意于标识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并且不意图被用作对确定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的帮助。
根据示出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在中继节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同时从多个源节点接收符号;调整信道系数;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符号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符号发送处理期间同时地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符号发送处理的数量可等于或大于同时接收的符号的数量。
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基于信道系数使用放大转发(AF)方案、量化转发(QF)方案和计算转发(CF)方案之一。
符号发送处理可对应于时隙。
符号发送处理可对应于频带。
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通过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从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去除干扰信道;使用去除了干扰信道的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去除干扰信道的步骤可包括:从多个源节点中的一个源节点接收该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将多个中继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中的一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该目的节点;从所述该目的节点接收多个中继节点与该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并去除干扰信道。
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使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矩阵、多个中继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矩阵以及信道系数来产生端到端信道矩阵;使用端到端信道矩阵来将符号从多个源节点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
响应于提供两个源节点和两个目的节点,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第二符号发送处理和第三发送处理期间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去除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来中继符号;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来中继符号;在第三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使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在第三符号发送处理中,接收符号的步骤可包括: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符号,该符号与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的符号相同;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符号,该符号与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的符号相同。
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第二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将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一目的节点;从第一目的节点接收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去除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
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第一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将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目的节点;从第二目的节点接收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
响应于提供三个源节点和三个目的节点,可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和第二符号发送处理期间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中继符号的步骤可包括: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以及第一源节点与第三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来中继符号;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使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接收符号的步骤可包括: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中的每个接收符号;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二源节点和第三源节点中的每个接收符号。
根据示出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对于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同时从多个源节点接收符号;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的信号发送给多个目的节点;从发送的信号提取符号。
根据另一示出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在中继节点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
可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符号发送处理期间同时地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根据另一示出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对于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的信号发送给多个目的节点;从发送的信号提取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
根据示出的示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干扰的设备,包括:中继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符号,调整信道系数,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符号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其中,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符号发送处理期间,中继节点同时接收和中继符号。
根据另一示出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设备,包括: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对于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符号,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的信号发送给多个目的节点,并且从发送的信号提取符号。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清楚的。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以下描述,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跳网络和交错拓扑(alternating topology)的示例的示图。
图2A至图2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包括两个节点对的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包括三个节点对的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多跳网络中使用信号的分类的干扰控制方案的示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多跳网络中在中继节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多跳网络中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贯穿附图和详细描述,除非有相反描述或提供,否则将理解相同的附图标号是指相同元件、特征和结构。附图可不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示出和方便,可放大附图中的元件的相对大小、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详细描述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广泛理解。然而,这里描述的系统、设备和/或方法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形式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清楚的。另外,为了增加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这里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被实施,并且不被解释为限于这里描述的示例。然而,已经提供这里描述的示例,从而此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将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传达本公开的全部范围。
多跳网络和交替拓扑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多跳网络和交错拓扑(alternating topology)的示例。
参照图1,多跳网络110是包括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的两跳网络。例如,多跳网络110包括K个源节点、K个中继节点和K个目的节点。在多跳网络110中,源节点通过中继节点将信号发送给目的节点。在多跳网络110中,蜂窝系统的用户可通过中继将数据发送给基站。然而,当信号同时由不同的节点对发送时,信号、符号或流在多跳处理期间可能会彼此干扰,这可引起流间干扰。根据实施例,基于中继节点与节点对之间的合作来控制多跳网络110中的干扰。
例如,在多跳网络110中,S1和S2表示源节点,u和v表示中继节点,d1和d2表示目的节点。在源节点S1意在将符号发送给目的节点d1的示例中,源节点S1和目的节点d1彼此配对。每个源节点Si包括与每个源节点Si配对的每个目的节点的消息或符号Wi。此外,H1表示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矩阵,并且由来表示。H2表示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矩阵,并且由来表示。在示例中,信道增益可以是实数值,并且可从连续分布中得出。在一个示例中,在节点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通信期间定义信道矩阵,并且信道矩阵可发送给所有节点。
信号。
[等式1]
[等式2]
在等式1和等式2中,分别表示中继节点r中的独立同分布(i.i.d.)噪声以及目的节点di中的i.i.d噪声,并且遵从的分布。此外,独立于消息{W1,W2}。被表示为定义随机列矢量并且当时,被定义为
在多跳网络110中的干扰控制方案的示例中,中继节点和节点对基于相互协作来控制多跳网络110中的干扰。在多跳网络110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去除干扰信道,并且产生交错拓扑,例如图1中示出的拓扑120至150。在一个示例中,交错拓扑是指由于基于时间或频率的干扰信道的连通性的改变引起的来自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原始网络的、重复或交替地依次发生的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网络。
节点对使用交错拓扑来发送和接收至少一个符号。例如,当K个节点对同时发送N个符号时,K个源节点通过M个符号发送处理来将N个符号发送给中继节点。在此示例中,M可以等于或大于N。此外,针对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可不同地调整中继节点的信道系数,因此,针对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由K个目的节点从源节点(这些源节点没有与所述K个目的节点配对)接收的干扰信号的强度可能会改变。
干扰信号的强度的改变指示:针对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干扰信道可能会改变。例如,在拓扑120中,存在从源节点S1到目的节点d2的干扰信道和从源节点S2到目的节点d1的干扰信道两者。在拓扑130中,存在从源节点S2到目的节点d1的干扰信道,而不存在从源节点S1到目的节点d2的干扰信道。在拓扑140中,存在从源节点S1到目的节点d2的干扰信道,而不存在从源节点S2到目的节点d1的干扰信道。在拓扑150中,既不存在从源节点S1到目的节点d1和d2中的任何一个的干扰信道,也不存在从源节点S2到目的节点d1和d2中的任何一个的干扰信道。针对M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目的节点d1和d2可使用从干扰信道接收的信号基于交错拓扑来对N个符号进行解码。
包括两个节点对的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
图2A至图2C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包括两个节点对的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的示例。尽管干扰控制方案示出两个节点对,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额外的节点对也可被实现。
参照图2A,多跳网络210包括两个源节点S1和S2、两个目的节点d1和d2以及两个中继节点R1和R2。在多跳网络210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中继节点R1和R2以及节点对S1、S2、d1和d2可使用线性时变放大转发(AF)方案。此外,在一个示例中,中继节点R1和R2以及节点对S1、S2、d1和d2可使用线性时变量化转发(QF)方案或者线性时变计算转发(CF)方案。在另一示例中,中继节点R1和R2以及节点对S1、S2、d1和d2可基于至少一个频带而不是至少一个时隙来控制多跳网络210中的干扰。例如,在多跳网络210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中继节点R1和R2以及节点对S1、S2、d1和d2可使用线性频率选择AF方案、线性频率选择QF方案或者线性频率选择CF方案。基于线性时变AF方案来提供以下描述。
在提供两个节点对S1、S2、d1和d2的示例中,当在中继节点R1和R2以及节点对S1、S2、d1和d2中使用线性时变AF方案时,可在多跳网络210的干扰控制方案中假设条件(c-1)、(c-2)和(c-3)。在此示例中,条件(c-1)可指示所有信道增益为非零。如等式3所示表示条件(c-2)和(c-3)。
[等式3]
可如等式4所示表示在时隙k由目的节点接收的信号。
[等式4]
在等式4中,μk和λk表示在时隙k的信道系数或AF系数,表示在目的节点中的有效噪声并且由来表示。此外,表示等效端对端信道矩阵,并且由来表示。也可如等式5所示表示
[等式5]
也可由来表示可由没有波浪线符号~的来表示因此,中继节点R1和R2可使用端到端信道矩阵来将至少一个符号从源节点S1和S2中继给目的节点d1和d2。可如等式6所示来表示在时隙k在目的节点d1和d2接收的信号。
[等式6]
在等式6中,取决于信道系数和AF因素。因此,的大小(scale)不会因功率约束P而改变。
在多跳网络210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中继节点R1和R2以及节点对S1、S2、d1和d2可使用线性时变AF方案。当将从节点对发送两个符号时,中继节点R1和R2以及节点对S1、S2、d1和d2可通过三个符号发送处理来控制干扰。
在线性时变AF方案中,每个子集u和v对应于实数的集合的定子集(definite subset)。在一个示例中,子集u包括第一中继节点的信道系数并且子集v包括第二中继节点的信道系数子集u被设置为子集v被设置为常数c被包括在实数的集合中,并且在中继节点中被选择以满足功率约束P。由来表示常数c,其中,l指示基于条件(c-1),分母可以是非零。
图2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多跳网络210中的符号发送处理220、230和240。
参照图2B,在符号发送处理220中,中继节点R1和R2分别从源节点S1和S2接收符号a1和b1可以小于或等于功率约束P,即此外,中继节点R1和R2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去除源节点S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干扰信道。相应地,中继节点R1的信道系数μ1可被设置为μ1=c,中继节点R2的信道系数λ1可被设置为中继节点R1和R2使用源节点S1和S2与目的节点d1和d2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a1和b1,其中,已经从所述信道中去除了源节点S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干扰信道。当μ1=c和被代入等式6,可如等式7所示来表示在符号发送处理220中目的节点d1和d2接收的信号。
[等式7]
在等式7中,表示符号发送处理220中目的节点d1接收的信号,表示信号发送处理220中目的节点d2接收的信号。基于上述条件(c-1)至(c-3),α1,1和β2,1可以是非零。此外,由表示{α2,1a12,1b1是符号a1和b1被线性组合的线性等式。
在符号发送处理230中,中继节点R1和R2分别从源节点S1和S2接收符号a2和b2可小于或等于功率约束P,即此外,中继节点R1和R2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去除源节点S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干扰信道。相应地,中继节点R1的信道系数μ2被设置为μ2=c,中继节点R2的信道系数λ2被设置为中继节点R1和R2使用源节点S1和S2与目的节点d1和d2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a2和b2,其中,已经从所述信道去除了源节点S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干扰信道。当μ2=c和被代入等式6时,可如等式8所示表示在符号发送处理230中在目的节点d1和d2接收的信号。
[等式8]
在等式8中,表示在符号发送处理230中在目的节点d1接收的信号,表示在符号发送处理230中在目的节点d2接收的信号。基于上述条件(c-1)至(c-3),α1,2和β2,1可以是非零。此外,可由来表示是符号a2和b2被线性组合的线性方程。
在符号发送处理240中,中继节点R1和R2从源节点S1接收与在符号发送处理220中从源节点S1接收的符号相同的符号a1。此外,中继节点R1和R2从源节点S2接收与在符号发送处理230中从源节点S2接收的符号相同的符号b2。相应地,在符号发送处理240中,目的节点d1接收其中,符号a1和b2被线性组合,并且符号a1从等式7和等式8提取。目的节点d2接收,并且符号b2使用等式7和等式8提取。中继节点R1和R2可使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a1和b2。因此,在符号发送处理240中,当源节点S1和S2分别发送符号a1和b2时,当中继节点R1的信道系数μ3被设置为c,并且当中继节点R2的信道系数λ3被设置为零时,可如等式9所示来表示由目的节点d1和d2接收的信号。
[等式9]
在等式9中,表示在符号发送处理240中由目的节点d1接收的信号,表示在符号发送处理240中由目的节点d2接收的信号。基于上述条件(c-1)至(c-3),β1,3和α2,3可以是非零。
因此,当执行符号发送处理220至240时,目的节点d1可从接收到的信号接收如等式10所示表示的信号。
[等式10]
在等式10中,表示与从源节点S1发送的符号a1关联的信号,表示与从源节点S1发送的符号a2关联的信号。例如,当对应于信号中的噪声方差时,取决于信道系数和AF因素。因此,功率约束P可不改变中的每个的大小,并且可使用预设外码(outercode)来提取如等式11所定义的比率(rate)。
[等式11]
基于等式11,目的节点d1可实现2/3的自由度(DoF)。目的节点d2也可实现2/3的DoF。因此,多跳网络210的总和DoF可以是4/3,这与时分复用(TDM)相比可引起33%的增加。
在不脱离所描述的配置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中继节点R1和R2、源节点S1和S2以及目的节点d1和d2执行的符号发送处理220至240的顺序可被改变。在示例中,以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序,符号发送处理220至240可被执行,例如,符号发送处理240、230和220可被顺序且连续执行。在另一示例中,当首先执行符号发送处理230时,符号发送处理240和220可被顺序且连续执行。
另外,可使用正交维数(例如,正交时分复用或正交频分多址)来执行符号发送处理220至240。例如,可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中的多个子载波和多个子带来执行符号发送处理220至240。
在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中继节点可基于一部分信道信息来去除源节点S1和S2与目的节点d1和d2之间的干扰信道,将参照图2C对此进行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2C,符号发送处理250表示图2B的符号发送处理220中的信道信息的反馈。如图2B所述,在符号发送处理220中,中继节点R1和R2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去除源节点S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干扰信道。中继节点R1和R2基于源节点S2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中继节点R1和R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信道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
如图2C所示,在符号发送处理250中,根据实施例,中继节点R1从源节点S2接收信道信息。所述信道信息包括关于源节点S2与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的信息。中继节点R2从源节点S2接收信道信息。所述信道信息包括关于从源节点S2到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的信息。源节点S2与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源节点S2与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信息可以是例如接收端信道状态信息(CSIR)。中继节点R1估计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信道信息,并将估计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目的节点d1。相应地,中继节点R2估计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信道信息,并将估计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目的节点d1。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信道信息可以是例如发送端信道状态信息(CSIT)。中继节点R1从目的节点d1接收关于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并且中继节点R2从中继节点d2接收关于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信道信息的信息。中继节点R1和R2可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并且去除源节点S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干扰信道。因此,在符号发送处理250中,中继节点R1和R2基于目的节点d1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部分信道信息(而不是基于源节点S2、中继节点R1和R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所有的信道信息)来去除源节点S2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干扰信道。例如,源节点S2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目的节点d1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信道信息可被使用。
在图2B的符号发送处理230中,中继节点R1和R2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去除源节点S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干扰信道。为了调整信道系数,中继节点R1和R2使用源节点S1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目的节点d2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信道信息。
在符号发送处理260中,根据实施例,中继节点R1从源节点S1接收源节点S1与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信息。中继节点R2从源节点S1接收源节点S1与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信息。源节点S1与中继节点R1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源节点S1与中继节点R2之间的信道信息是例如CSIR。中继节点R1估计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信道信息,并将估计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目的节点d2。中继节点R2估计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信道信息,并将估计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目的节点d2。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信道信息是例如CSIT。
中继节点R1从目的节点d2接收中继节点R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中继节点R2从目的节点d2接收中继节点R2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中继节点R1和R2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并去除源节点S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干扰信道。因此,在符号发送处理260中,中继节点R1和R2基于目的节点d2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部分信道信息(而不是基于包括例如源节点S1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信道信息的所有的信道信息)来去除源节点S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干扰信道,并且目的节点d2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信道信息可被使用。
在图2B的符号发送处理240中,中继节点使用源节点S1和S2与目的节点d1和d2之间的信道来中继至少一个符号。在符号发送处理240中,中继节点R1和R2不去除源节点S1和S2与目的节点d1和d2之间的干扰信道。相应地,在图2C的第三符号发送处理270中,不需要源节点S1和S2与中继节点R1和R2之间的信道信息以及中继节点R1和R2与目的节点d1和d2之间的信道信息。
在提供了两个节点对和两个中继节点的示例中,信道信息的反馈可被周期性地(例如,对应于符号发送处理250至270的每三个时隙)执行。此外,对于符号发送处理250至270中的每个,中继节点可接收一部分的信道信息作为反馈,并且作为结果,上行链路吞吐量被增强。
参照图2A至图2C,在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中继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处理器或控制器来去除源节点S1和S2与目的节点d1和d2之间的干扰。中继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将包括发送器、处理器和接收器来执行干扰控制方案。
在包括三个节点对的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
图3A和图3B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包括三个节点对的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的示例。
参照图3A,多跳网络310包括三个源节点、三个目的节点和三个中继节点。在干扰控制方案中,可基于节点对的数量和中继节点的数量的增加来控制大量的用户干扰。其结果是,干扰控制方案的拓扑可被更多样地改变。与图2A至2C的干扰控制方案类似地,线性时变AF方案、线性时变QF方案、线性时变CF方案、线性频率选择AF方案、线性频率选择QF方案和线性频率选择CF方案之一可用于图3A和3B的干扰控制方案。基于线性时变AF方案来提供以下描述。
在时隙k,目的节点通过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矩阵、中继节点的信道系数以及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矩阵(可由如以下等式12所给出的来表示)来接收信号。
[等式12]
在等式12中,μ1是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的中继节点R1的信道系数,λ1是中继节点R2的信道系数,κ1是中继节点R3的信道系数。在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使用第一信道矩阵、第二信道矩阵和信道系数来产生端到端信道矩阵G,并且由 α 1,1 β 1,1 γ 1,1 α 2,1 β 2,1 γ 2,1 α 3,1 β 3,1 γ 3,1 来表示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的端到端信道矩阵。因此,中继节点可使用端到端信道矩阵来将至少一个符号从源节点中继给目的节点。
参照图3B,在符号发送处理320中,源节点S1和S2分别发送符号a和b,而源节点S3不发送符号。此外,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去除源节点S1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干扰信道以及源节点S1与目的节点d3之间的干扰信道。由于源节点S3没有发送符号,因此在端到端信道矩阵 α 1,1 β 1,1 γ 1,1 α 2,1 β 2,1 γ 2,1 α 3,1 β 3,1 γ 3,1 中α2,1和α3,1是零。因此,符号发送处理230中的信道系数是符号ο表示对应元素相乘符(element-wise multiplier)。因此,在目的节点d1接收的信号是L1(a,b),在L1(a,b)中,符号a和b被线性组合,在目的节点d2接收的信号是符号b,在目的节点d3接收的信号也是符号b。
在符号发送处理330中,源节点S2和S3分别发送符号b和c,而源节点S1不发送符号。此外,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去除源节点S3与目的节点d1之间的干扰信道以及源节点S3与目的节点d2之间的干扰信道。例如,符号发送处理330中的信道系数被调整为因此,在目的节点d1接收的信号是符号b,在目的节点d2接收的信号是L2(b,c),在L2(b,c)中,符号b和c被线性组合,在目的节点d3接收的信号是L3(b,c),在L3(b,c)中,符号b和c被线性组合。由于目的节点d1在符号发送处理320中接收L1(a,b)并在符号发送处理330中接收符号b,因此目的节点d1从L1(a,b)提取符号。类似地,由于目的节点d3在符号发送处理320中接收符号b并且在符号发送处理330中接收L3(b,c),因此目的节点d3从L3(b,c)提取符号c。此外,目的节点d1、d2和d3基于从中继节点接收的信号来提取由源节点S1、S2和S3发送的符号。目的节点d2在符号发送处理320中接收符号b。
通过符号发送处理320和330,目的节点d1、d2和d3中的每个实现1/2的DoF。因此,多跳网络310的总和DoF是3/2,与TDM相比可引起50%增加,并且等于干扰对齐(IA)方案的DoF。
与两个节点对的示例类似,在不脱离所描述的配置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符号发送处理320和330的顺序可被改变。
参照图3A至3B,在多跳网络中的干扰控制方案中,中继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处理器或控制器来去除源节点S1、S2和S3与目的节点d1、d2和d3之间的干扰。中继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将包括发送器、处理器和接收器来执行干扰控制方案。
在多跳网络中使用信号的分类的干扰控制方案
图4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多跳网络中使用信号的分类的干扰控制方案的示例。
参照图4,中继节点从节点对中的每个源节点接收符号,并将接收的符号中继给与源节点配对的每个目的节点。例如,源节点可将符号分类为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并可将分类的符号发送给与源节点配对的目的节点。在此示例中,中继节点可将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中继给目的节点。可如等式13所示表示由目的节点接收的信号。
[等式13]
Y R Y I = h R - h I h I h R X R X I + n R n I
在等式13中,YR表示在目的节点接收的实数分量符号,YI表示在目的节点接收的虚数分量符号,XR表示从源节点发送的实数分量符号,XI表示从源节点发送的虚数分量符号。此外, h R - h I h I h R 指示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矩阵,NR表示噪声信号的实数分量,NI表示噪声信号的虚数分量。
在提供两个节点对和两个中继节点的示例中,中继节点同时从源节点接收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将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中继给目的节点。目的节点从中继节点接收信号,并基于接收的信号来提取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在示例中,通过符号发送处理,中继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中继给节点对。例如,从第一符号发送处理到第三符号发送处理,节点对和中继节点发送信号。
在符号发送处理410中,第一源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aR1和虚数分量符号aI1发送给第一中继节点。第二源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bR1和虚数分量符号bI1发送给第二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第一中继节点将接收的实数分量符号aR1和接收的虚数分量符号aI1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此外,通过调整信道系数,第二中继节点将接收的实数分量符号bR1和接收的虚数分量符号bI1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
例如,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调整信道系数,启动所有干扰信道中的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用于实数分量符号aR1的干扰信道。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去除其他干扰信道。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aR1和bR1以及虚数分量符号aI1和bI1从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使用除了去除的干扰信道之外的信道来中继实数分量符号aR1和bR1以及虚数分量符号aI1和bI1
在符号发送处理420中,第一源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aR2和虚数分量符号aI2发送给第一中继节点。第二源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bR2和虚数分量符号bI2发送给第二中继节点。第一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将接收的实数分量符号aR2和接收的虚数分量符号aI2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第二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将接收的实数分量符号bR2和接收的虚数分量符号bI2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例如,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调整信道系数,并且启动所有干扰信道中的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用于实数分量符号bR2的干扰信道。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去除其他干扰信道。使用除了去除的干扰信道之外的信道,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aR2和bR2以及虚数分量符号aI2和bI2从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
在符号发送处理430中,第一源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aR1和虚数分量符号aI3发送给第一中继节点。第二源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bR2和虚数分量符号bI3发送给第二中继节点。第一中继节点调整信道系数,并将接收的实数分量符号aR1和接收的虚数分量符号aI3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第二中继节点调整信道系数,并将接收的实数分量符号bR2和接收的虚数分量符号aI3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例如,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调整信道系数,并启动所有干扰信道中的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用于实数分量符号aR1的干扰信道。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还启动所有干扰信道中的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用于实数分量符号bR2的干扰信道。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去除其他干扰信道。使用除了去除的干扰信道之外的信道,第一中继节点和第二中继节点将实数分量符号aR1和bR2以及虚数分量符号aI3和bI3从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中继给第一目的节点和第二目的节点。
在多跳网络中在中继节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
图5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多跳网络中在中继节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5,在操作510,该方法在中继点响应于节点对同时发送至少一个符号,从源节点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符号。节点对可被表示为K个节点对,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可被表示为N个符号。在图5的方法中,通过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从中继节点中继所述至少一个符号。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可被表示为M个符号发送处理。M指示等于或大于N的符号发送处理的数量,N指示从K个节点对发送的符号的数量。M个符号发送处理对应于M个时隙。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此外,M个符号发送处理可对应于M个频带。例如,在OFDM使用多个子载波和多个子带来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
在示例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使用中继节点和源节点之间的信道矩阵来从源节点接收至少一个符号。
在另一示例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同时从源节点接收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
在操作520,该方法在中继节点调整信道,并且将至少一个符号从源节点中继给目的节点。该方法可基于M个符号发送处理来调整信道系数。在示例中,该方法基于信道系数使用放大转发(AF)方案、量化转发(QF)方案和计算转发(CF)方案。在AF方案中,该方法使用功率缩放来放大源信号,并将放大的源信号转发到目的节点。在QF方案中,该方法量化并压缩源信号,并转发压缩的源信号。此外,在CF方案中,该方法基于源信号使用lattice编码来产生新的信号,并将该新的信号转发给目的节点。
在示例中,该方法使用节点对和中继节点之间的信号来将至少一个符号从中继节点进行中继。该方法在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从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去除至少一个干扰信道。在此示例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多个源节点之中的至少一个源节点接收中继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源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该方法还将中继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中的至少一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目的节点。此外,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所述至少一个目的节点接收中继节点与至少一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基于接收的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并去除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
该方法使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从中继节点中继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其中,从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中去除所述至少一个干扰信道。
在另一示例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使用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矩阵、中继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矩阵以及信道系数,来产生端到端信道矩阵。该方法还可使用该端到端信道矩阵来将至少一个符号从源节点中继给目的节点。
例如,当提供两个节点对时,该方法通过第一符号发送处理至第三符号发送处理来从中继节点中继至少一个符号。
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去除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并中继至少一个符号。例如,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第二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并将中继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一目的节点。此外,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一目的节点接收中继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基于接收的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并去除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
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接收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并可中继至少一个符号。例如,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第一源节点与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并将中继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目的节点。此外,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二目的节点接收中继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基于接收的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并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
在第三符号发送处理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使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至少一个符号。例如,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一源节点接收与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的符号相同的符号。此外,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二源节点接收与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的符号相同的符号。
例如,当提供三个节点对时,该方法在中继节点通过第一符号发送处理和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继至少一个符号。
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以及第一源节点与第三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并中继至少一个符号。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中的每个接收至少一个符号。
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使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至少一个符号。例如,该方法在中继节点从第二源节点和第三源节点中的每个接收至少一个符号。
在另一示例中,该方法在中继节点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将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中继给目的节点。
参照图1至图4的以上描述可被同样应用于图5的方法,因此在这里省略对该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在多跳网络中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
图6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在多跳网络中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6,在操作610,对于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该方法同时将至少一个符号从源节点发送给中继节点。例如,指示符号发送处理的数量的M可等于或大于N,N指示由K个节点对发送的符号的数量。此外,M个符号发送处理可对应于M个时隙,并且还可对应于M个频带。
在示例中,对于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该方法同时将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从源节点发送给中继节点。
在操作620,对于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该方法在目的节点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从中继节点接收信号。
在操作630,该方法在目的节点基于接收的信号来提取至少一个符号。例如,对于M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该方法基于接收的信号来提取或解码由与目的节点配对的源节点发送的N个符号。
在示例中,该方法在目的节点基于接收的信号来提取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
参照图1至图4的以上描述可同样应用于图6的方法,因此在这里省略对该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可使用硬件组件来实现这里描述的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例如,硬件组件可包括处理装置、控制器、麦克风、放大器、带通滤波器、音频数字转换器和处理装置。可使用一个或更多个通用计算机或专用计算机(诸如,例如,处理器、控制器和算数逻辑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场可编程阵列、可编程逻辑单元、微型处理器或能够以定义的方式响应于并且执行指令的任何其他装置,来实现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可运行操作系统(OS)和在OS上运行的一个或更多个软件应用。处理装置还可响应于软件的执行来访问、存储、操纵、处理和创建数据。为了简化的目的,处理装置的描述用作单数形式;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处理装置可包括多个处理元件和多类型的处理元件。例如,处理装置可包括多个处理器或一个处理器和一个控制器。此外,不同的处理配置是可行的,诸如并行处理器。
将理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图5-6中的操作以如所示的顺序和方式被执行,尽管在不脱离所描述的配置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一些操作等的顺序可被改变。根据示出的示例,实现在非暂时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至少执行在图5-6中描述的方法的编码指令也可被提供。
执行在图5-6中描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或其一个或更多个操作可被记录、存储或固定在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可由计算机来执行程序指令。例如,计算机可使得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介质可单独包括程序指令、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与程序指令组合地包括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介质(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光学介质(诸如CD ROM盘和DVD);磁光介质(诸如光盘);专门配置用于存储和执行程序指令的硬件装置(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以及包含可由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高级代码的文件。程序指令(也就是,软件)可分布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以便以分布式方式来存储和执行软件。例如,可由一个或更多个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来存储软件和数据。另外,可由实施例所述领域的编程人员基于和使用附图的流程图和框图以及在这里提供的它们的相应描述来解释用于实现在这里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
仅作为非详尽的示出,在这里描述的终端或装置可指移动装置(诸如,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便携式游戏平台和MP3播放器)、便携式/个人多媒体播放器(PMP)、手持电子书、便携式膝上型PC、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平板、传感器和装置(诸如,台式PC、高清晰电视(HDTV)、光盘播放器、机顶盒、家用电器、以及与这里公开的装置一致的能够无线通信或网络通信的装置等)。
以上已经描述了多个示例。然而,应该理解,可做出各种修改。例如,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来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以不同的方式被组合和/或由其它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来替代或补充,则可实现合适的结果。因此,其他实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在中继节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
同时从多个源节点接收符号;
调整信道系数;
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符号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
其中,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符号发送处理期间同时地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符号发送处理的数量等于或大于同时接收的符号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基于信道系数使用放大转发AF方案、量化转发QF方案和计算转发CF方案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符号发送处理对应于时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符号发送处理对应于频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通过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
通过调整信道系数来从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去除干扰信道;
使用去除了干扰信道的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去除干扰信道的步骤包括:
从多个源节点中的一个源节点接收该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
将多个中继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中的一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该目的节点;
从所述该目的节点接收多个中继节点与所述该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并去除干扰信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
使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第一信道矩阵、多个中继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第二信道矩阵以及信道系数来产生端到端信道矩阵;
使用端到端信道矩阵来将符号从多个源节点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提供两个源节点和两个目的节点,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第二符号发送处理和第三发送处理期间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去除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来中继符号;
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来中继符号;
在第三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使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三符号发送处理中,接收符号的步骤包括:
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符号,该符号与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的符号相同;
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符号,该符号与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的符号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
从第二源节点接收第二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
将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一目的节点;
从第一目的节点接收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
去除第二源节点与第一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
从第一源节点接收第一源节点与多个中继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
将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二目的节点;
从第二目的节点接收多个中继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
基于反馈信息来调整信道系数;
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提供三个源节点和三个目的节点,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和第二符号发送处理期间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中继符号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通过去除第一源节点与第二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以及第一源节点与第三目的节点之间的干扰信道,来中继符号;
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使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信道来中继符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符号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一源节点和第二源节点中的每个接收符号;
在第二符号发送处理中,从第二源节点和第三源节点中的每个接收符号。
18.一种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
对于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同时从多个源节点接收符号;
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的信号发送给多个目的节点;
从发送的信号提取符号。
19.一种在中继节点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
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
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
其中,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符号发送处理期间同时地执行所述接收和中继步骤。
20.一种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包括:
对于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
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的信号发送给多个目的节点;
从发送的信号提取实数分量符号和虚数分量符号。
21.一种控制干扰的设备,包括:
中继节点,被配置为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符号,调整信道系数,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符号中继给多个目的节点,其中,在多个源节点与多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符号发送处理期间,中继节点同时接收和中继符号。
22.一种在节点对中控制干扰的设备,包括:
中继节点,被配置为对于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从多个源节点同时接收符号,利用调整的信道系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符号发送处理中的每个的信号发送给多个目的节点,并且从发送的信号提取符号。
CN201410093289.6A 2013-03-13 2014-03-13 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053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78718P 2013-03-13 2013-03-13
US61/778,718 2013-03-13
KR10-2013-0063917 2013-06-04
KR20130063917 2013-06-04
KR10-2014-0008318 2014-01-23
KR1020140008318A KR20140112391A (ko) 2013-03-13 2014-01-23 멀티 홉 네트워크에서의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간섭 제어 방법을 이용한 릴레이 노드 및 노드 페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3238A true CN104053238A (zh) 2014-09-17
CN104053238B CN104053238B (zh) 2019-11-01

Family

ID=50287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3289.6A Active CN104053238B (zh) 2013-03-13 2014-03-13 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779479B1 (zh)
JP (1) JP6383549B2 (zh)
CN (1) CN1040532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962A (zh) * 2015-04-15 2018-02-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多跳通信的逐阶段连续mimo解码
CN108924791A (zh) * 2018-07-13 2018-11-3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1528A1 (en) * 2008-03-14 2009-09-16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relay-based wireless network
CN102420673A (zh) * 2010-09-24 2012-04-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限制由多个目的地接收的干扰的方法
EP2161853A3 (en) * 2008-09-09 2013-06-05 NTT DoCoMo, Inc. Radio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01528A1 (en) * 2008-03-14 2009-09-16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relay-based wireless network
EP2161853A3 (en) * 2008-09-09 2013-06-05 NTT DoCoMo, Inc. Radio re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2420673A (zh) * 2010-09-24 2012-04-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限制由多个目的地接收的干扰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5962A (zh) * 2015-04-15 2018-02-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多跳通信的逐阶段连续mimo解码
CN108924791A (zh) * 2018-07-13 2018-11-3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79479A1 (en) 2014-09-17
JP6383549B2 (ja) 2018-08-29
JP2014179988A (ja) 2014-09-25
CN104053238B (zh) 2019-11-01
EP2779479B1 (en) 202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8997B (zh) 聯合功率分配、預編碼與解碼方法及其基地台
US101545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scheme
TW201042937A (en) Gain adjustment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for a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l-Halabi et al. Secret writing on dirty paper: A deterministic view
Hyadi et al. Overlay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with adaptive two-way relaying
US10070367B2 (en) Source, relay, and destination executing coop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ach thereof
CN104053238A (zh) 在多跳网络中控制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US96989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trol interference in multi-hop network and relay node and node pair using the method
Tin et al. Throughput analysis of power beacon-aided multi-hop relaying networks employing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with hardware impairments
US20140056211A1 (en) Lattice coding scheme for two-way multi-rela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hn et al. Adaptive relay selec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Jin et al. New interference alignment schemes with full and half‐duplex relays for the quasi‐static X channel
CN104218980A (zh) 控制干扰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中继节点和节点对
Di et al. Mobile Fog Computing‐Assis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wo‐Hop SWIPT OFDM Networks
CN105099536A (zh) 中继网络中的单时隙双向消息交换
Zaghdoud et al. Secrecy performance of AF relaying in cooperative NOMA over rician channel
Veljovic et al. Increasing code rate of the cooperative relaying with virtual OSTBC
Voicu et al. The use of relays in uplink MU Massive-MIMO system
Yiu et al. Decentralized distributed space-time trellis coding
Akbari et al. On feasibility conditions for linear interference alignment over cognitive interference channel: A DoF analysis with diversity tradeoff
Singh et al. Data Rate and Symbol Error Rate Analysis of Massive MIMO for 5G Applications
Choi On the degrees of freedom of interference alignment for multicell MIMO interfering broadcast channels
Lee et al. Bit error probability of decode‐and‐forward relaying with efficient partial relay selection in non‐identical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Rezaee et al. A simple DoF-achievable scheme for the Gaussian interference channel with delayed CSIT
Mahajan et al. Energy-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cell Large-Scal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ith Imperfect CS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