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0605B -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0605B
CN104050605B CN201410274175.1A CN201410274175A CN104050605B CN 104050605 B CN104050605 B CN 104050605B CN 201410274175 A CN201410274175 A CN 201410274175A CN 104050605 B CN104050605 B CN 104050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le
matched
characteristic vector
matching
referen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41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0605A (zh
Inventor
谢国财
胡亚平
陈炯聪
余南华
黄曙
周华锋
赵旋宇
陈皓
刘振国
邓应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741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06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0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0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0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0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使不同命名和标识的电力设备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辨识,实现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参数信息的融合与共享。

Description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由于调度和管理的需要,调度中心不同专业各自建立了若干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例如,自动化专业所使用的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系统、运行方式专业所使用的BPA(Bonneville Power Administration: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系统以及继电保护专业所使用的保护整定系统。
由于这些电力生产业务系统类别繁杂且由不同的生产厂家制造,而这些电力生产业务系统均按照彼此制定的私有规则对电力设备进行命名和标识,从而造成不同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对电力设备的命名和标识极为混乱,导致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以及同级不同专业之间的电力设备难以互相辨识,不便于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参数信息的融合与共享。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不同电力生产业务间难以互相辨识电力设备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使得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以及同级不同专业之间的电力设备能够容易互相辨识。
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
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匹配系统,包括:
知识库模块,用于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判断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本发明通过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然后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并根据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之后再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具有等价关系,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通过建立匹配知识库,使得电力设备的匹配可以通过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和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进行判断对比,特征向量包括了一个电力设备必要的特征属性,使得在电力设备匹配的过程中能够对特征属性作对比从而使不同命名和标识的电力设备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辨识,实现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参数信息的融合与共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包括步骤:
S101: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以及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
首先搜集大量的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可以从不同专业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搜集,也可以从一种专业的不同级别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搜集。一般地,在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名称包括设备对象、厂站名称、设备编号以及设备类型等。由于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对电力设备的名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通过对名称样本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归纳,建立匹配知识库。
所述匹配知识库指的是完成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电力设备的匹配所需知识的总称,其中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所述设备对象指的是电力设备类别,例如,交流线路、主变绕组以及发电机等。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是指特征向量的数学表达形式,所述特征向量指由若干标识某类设备对象的特征属性所构成的向量,所以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为特征属性的类别。
S102: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一般地,电力设备的匹配会涉及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的匹配和同级不同专业电力设备的匹配。对于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的匹配,以上级电力生产业务系统所存储的电力设备名称作为基准设备名称,对于同级不同专业电力设备的匹配,以自动化专业的EMS系统中所存储的设备名称作为基准设备名称。
在确定了基准设备名称后,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然后从基准设备名称中获取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例如,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为主变绕组,则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主变绕组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S103: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从特征向量表达式中参数能够清晰得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所包括的特征属性,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以及从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一般地,基准设备的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均包括了核心词汇、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由于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不能标识电力设备的关键信息属于冗余信息故剔除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而核心词汇能够标识电力设备故将其保留。将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去除后,剩下部分则为核心词汇。例如,某条交流线路的名称为“功果桥水电厂”,“大理A”,“功果桥大理Ⅰ回”;由于“水电厂”属于公用词汇,而“A”则属于特殊词汇,所以将“水电厂”和“A”去除,“功果桥”和“大理”则为核心词汇。最后将核心词汇按照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形式,生成特征向量。
S104: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之后,根据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的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
如果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等价,则说明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指的是同一电力设备,此时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本发明通过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然后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并根据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之后再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最后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具有等价关系,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通过建立匹配知识库,使得电力设备的匹配可以通过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和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进行判断对比,特征向量包括了一个电力设备必要的特征属性,使得在电力设备匹配的过程中能够对特征属性作对比从而使不同命名和标识的电力设备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辨识,实现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参数信息的融合与共享。
在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二中,上述步骤S10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并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
可从不同专业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由于各级调度中心主要涉及自动化、运行方式及继电保护等专业,所以可从自动化所使用的EMS系统、运行方式所使用的BPA系统以及继电保护所使用的保护整定系统中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例如,分别从EMS系统、BPA系统以及保护整定系统中获取交流线路、主变绕组以及发电机的名称样本。
在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之后,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一般地,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包括了核心词汇、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由于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不能标识电力设备的关键信息属于冗余信息故剔除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而核心词汇能够标识电力设备故将其保留。
例如,从EMS系统获取的某条交流线路的名称为“功果桥水电厂”,“大理A”,“功果桥大理Ⅰ回”;由于“水电厂”属于公用词汇,而“A”则属于特殊词汇,“功果桥大理Ⅰ回”中其编号为“Ⅰ”,所以该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为“功果桥”,“大理”,“Ⅰ”。
而从BPA系统该交流线路的名称为“GGQ50”,“DL50”,“1”;“GGQ50”,“DL50”中包含的“50”为特殊意义的数字字符串,去掉特殊字符串后保留“GGQ”和“DL”;所以该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为:“GGQ”,“DL”,“1”。
S202:根据所述设备对象对所述特征属性进行分类,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并建立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对应的匹配规则。
由于设备对象的不同,其特征属性也会不同,所以需要依据设备对象对特征属性进行分类,以便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例如,“功果桥”,“大理”,“Ⅰ”以及“GGQ”,“DL”,“1”均表示某一交流线路,所以上述特征属性均分类在交流线路中,以便总结得出交流线路所包含特征属性的类别,便于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
通过对分类后特征属性的分析,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例如,“功果桥”,“大理”,“GGQ”,“DL”均表示厂站名称,而“Ⅰ”,“1”表示设备编号,所以对于交流线路其特征向量的表达式为{厂站名称,设备编号}的向量,对于主变绕组以及发电机等其他电力设备,其特征属性基本上也是表示厂站名称和设备编号,所以优选地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至少包括厂站名称及设备编号。在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匹配时,由于上下两级的厂站名称表现形式相同,例如在EMS系统中厂站名称通过汉字表示,BPA系统中厂站名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形式表示,所以在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匹配时可直接将厂站名称进行对比,也可将厂站名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后再对所述拼音字母字符串进行对比。
另外,在同级不同专业电力设备匹配时,由于在BPA系统中通常是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表示厂站名称,而EMS系统中厂站名称通过汉字表示,所以特征向量中的厂站名称优选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在厂站名称对比前,需要将厂站名称全部转化为拼音字母字符串,由于在BPA系统中通常是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表示厂站名称,所以特征向量中的厂站名称优选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能够减少厂站名称匹配时转换的次数,而且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也使得在匹配时对比厂站名称的过程更容易通过程序实现。
对于主变绕组等特殊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还可进一步包括设备类型,使得对主变绕组等特殊的电力设备进行匹配时能够加快匹配速度和提高匹配的准确度。
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之后,不同设备对象分别建立对应的匹配规则。由于优选地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至少包括厂站名称及设备编号,所以匹配规则至少包括:
1、对比厂站名称是否具有等价关系;
2、对比编号是否具有等价关系。
对于主变绕组等特殊的电力设备,其匹配规则还可包括比较主变绕组所述的变压器类型是否相同。
由于电力设备繁多,而且不同专业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均按照彼此制定的私有规则对电力设备进行命名和标识,本实施例通过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并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然后根据所述设备对象对所述特征属性进行分类,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并建立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对应的匹配规则。生成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建立匹配规则后使得在对电力设备进行匹配时,能够清楚地知道针对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需要提取哪些特征属性以及在获得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后所用的匹配规则,加快匹配速度。
在另一实施例,实施例三中,在步骤S104之后,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S301:若否,则减少所述匹配规则的数量,根据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重新判断并输出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等价关系以及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并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如果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不等价,则减少匹配规则的数量,即只用部分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重新判断,判断完成后,输出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等价关系以及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
此时,由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判断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最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如果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不等价,有可能是在对特征属性比较时出现问题,通过减少匹配规则的数量,减小匹配的要求,能够减少匹配过程的误判,然后由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判断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最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使得在减小匹配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匹配的准确度,减小错误匹配的发生。
请参阅图2,其是本发明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一种电力设备匹配系统,包括:
知识库模块201,用于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
首先通过知识库模块201搜集大量的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可以从不同专业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搜集,也可以从一种专业的不同级别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搜集。一般地,在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名称包括设备对象、厂站名称、设备编号以及设备类型等。由于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对电力设备的名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知识库模块201通过对名称样本特征属性的提取和归纳,建立匹配知识库。
所述匹配知识库指的是完成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电力设备的匹配所需知识的总称,其中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所述设备对象指的是电力设备类别,例如,交流线路、主变绕组以及发电机等。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是指特征向量的数学表达形式,所述特征向量指由若干标识某类设备对象的特征属性所构成的向量,所以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为特征属性的类别。
第一获取模块202,用于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一般地,电力设备的匹配会涉及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的匹配和同级不同专业电力设备的匹配。对于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的匹配,以上级电力生产业务系统所存储的电力设备名称作为基准设备名称,对于同级不同专业电力设备的匹配,以自动化专业的EMS系统中所存储的设备名称作为基准设备名称。
在确定了基准设备名称后,通过第一获取模块202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然后通过第一获取模块202从基准设备名称中获取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例如,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为主变绕组,则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主变绕组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提取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从特征向量表达式中参数能够清晰得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所包括的特征属性,通过提取模块203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以及从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一般地,基准设备的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均包括了核心词汇、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由于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不能标识电力设备的关键信息属于冗余信息故通过提取模块203剔除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而核心词汇能够标识电力设备故通过提取模块203将其保留。通过提取模块203将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去除后,剩下部分则为核心词汇。例如,某条交流线路的名称为“功果桥水电厂”,“大理A”,“功果桥大理Ⅰ回”;由于“水电厂”属于公用词汇,而“A”则属于特殊词汇,所以将“水电厂”和“A”去除,“功果桥”和“大理”则为核心词汇。最后通过提取模块203将核心词汇按照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形式,生成特征向量。
判断模块204,用于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通过提取模块203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之后,通过判断模块204根据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的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进行比较,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
如果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等价,则说明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指的是同一电力设备,此时通过判断模块204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本发明通过知识库模块201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然后通过第一获取模块202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并根据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之后通过提取模块203再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最后判断模块204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具有等价关系,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通过知识库模块201建立匹配知识库,使得电力设备的匹配可以通过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和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进行判断对比,特征向量包括了一个电力设备必要的特征属性,使得在电力设备匹配的过程中能够对特征属性作对比从而使不同命名和标识的电力设备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辨识,实现不同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之间参数信息的融合与共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知识库模块201具体包括如下子模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并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
第二获取模块可从不同专业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中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由于各级调度中心主要涉及自动化、运行方式及继电保护等专业,所以可从自动化所使用的EMS系统、运行方式所使用的BPA系统以及继电保护所使用的保护整定系统中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例如,分别从EMS系统、BPA系统以及保护整定系统中获取交流线路、主变绕组以及发电机的名称样本。
在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之后,第二获取模块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一般地,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包括了核心词汇、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由于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不能标识电力设备的关键信息属于冗余信息故第二获取模块剔除公用词汇和特殊字符,而核心词汇能够标识电力设备故第二获取模块将其保留。
例如,从EMS系统获取的某条交流线路的名称为“功果桥水电厂”,“大理A”,“功果桥大理Ⅰ回”;由于“水电厂”属于公用词汇,而“A”则属于特殊词汇,“功果桥大理Ⅰ回”中其编号为“Ⅰ”,所以该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为“功果桥”,“大理”,“Ⅰ”。
而从BPA系统该交流线路的名称为“GGQ50”,“DL50”,“1”;“GGQ50”,“DL50”中包含的“50”为特殊意义的数字字符串,去掉特殊字符串后保留“GGQ”和“DL”;所以该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为:“GGQ”,“DL”,“1”。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对象对所述特征属性进行分类,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并建立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对应的匹配规则。
由于设备对象的不同,其特征属性也会不同,所以分类模块需要依据设备对象对特征属性进行分类,以便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例如,“功果桥”,“大理”,“Ⅰ”以及“GGQ”,“DL”,“1”均表示某一交流线路,所以上述特征属性均分类在交流线路中,以便分类模块总结得出交流线路所包含特征属性的类别,便于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
通过对分类后特征属性的分析,分类模块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例如,“功果桥”,“大理”,“GGQ”,“DL”均表示厂站名称,而“Ⅰ”,“1”表示设备编号,所以对于交流线路其特征向量的表达式为{厂站名称,设备编号}的向量,对于主变绕组以及发电机等其他电力设备,其特征属性基本上也是表示厂站名称和设备编号,所以优选地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至少包括厂站名称及设备编号。在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匹配时,由于上下两级的厂站名称表现形式相同,例如在EMS系统中厂站名称通过汉字表示,BPA系统中厂站名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形式表示,所以在同专业上下两级电力设备匹配时可直接将厂站名称进行对比,也可将厂站名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后再对所述拼音字母字符串进行对比。
另外,在同级不同专业电力设备匹配时,由于在BPA系统中通常是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表示厂站名称,而EMS系统中厂站名称通过汉字表示,所以特征向量中的厂站名称优选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在厂站名称对比前,需要将厂站名称全部转化为拼音字母字符串,由于在BPA系统中通常是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表示厂站名称,所以特征向量中的厂站名称优选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能够减少厂站名称匹配时转换的次数,而且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也使得在匹配时对比厂站名称的过程更容易通过程序实现。
对于主变绕组等特殊的电力设备其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还可进一步包括设备类型,使得对主变绕组等特殊的电力设备进行匹配时能够加快匹配速度和提高匹配的准确度。
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之后,分类模块对不同设备对象分别建立对应的匹配规则。由于优选地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至少包括厂站名称及设备编号,所以匹配规则至少包括:
1、对比厂站名称是否具有等价关系;
2、对比编号是否具有等价关系。
对于主变绕组等特殊的电力设备,其匹配规则还可包括比较主变绕组所述的变压器类型是否相同。
由于电力设备繁多,而且不同专业的电力生产业务系统均按照彼此制定的私有规则对电力设备进行命名和标识,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获取模块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并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然后通过分类模块根据所述设备对象对所述特征属性进行分类,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并建立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对应的匹配规则。分类模块生成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建立匹配规则后使得在对电力设备进行匹配时,能够清楚地知道针对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需要提取哪些特征属性以及在获得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后所用的匹配规则,加快匹配速度。
在另一实施例,实施例三中,在步骤S104之后,进一步地还包括:
重判模块,用于若否,则减少所述匹配规则的数量,根据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重新判断并输出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等价关系以及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并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如果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不等价,则重判模块减少匹配规则的数量,即只用部分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重新判断,判断完成后,重判模块输出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等价关系以及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
此时,由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判断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最后重判模块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如果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不等价,有可能是在对特征属性比较时出现问题,通过重判模块减少匹配规则的数量,减小匹配的要求,能够减少匹配过程的误判,然后由用户根据匹配结果判断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最后重判模块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使得在减小匹配要求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匹配的准确度,减小错误匹配的发生。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进行提取和归纳,建立匹配知识库,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
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所述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步骤之后,进一步还包括步骤:
若否,则减少所述匹配规则的数量,根据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重新判断并输出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等价关系以及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并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所述基准设备名称为上级电力生产业务系统所存储的电力设备名称或为自动化专业的能量管理系统中所存储的设备名称;
将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的核心词汇按照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生成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建立匹配知识库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并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
根据所述设备对象对所述特征属性进行分类,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并建立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对应的匹配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至少包括厂站名称及设备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厂站名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
5.一种电力设备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知识库模块,用于根据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进行提取和归纳,建立匹配知识库,所述匹配知识库包括设备对象、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其中,每个设备对象对应一个特征向量表达式和一组匹配规则;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以及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并根据基准设备名称的设备对象从匹配知识库中获取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和匹配规则;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分别从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提取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判断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匹配规则判断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是否等价,若是,则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进一步地还包括:
重判模块,用于若否,则减少所述匹配规则的数量,根据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对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重新判断并输出匹配结果,其中所述匹配结果包括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等价关系以及减少数量后的匹配规则,并根据用户的选择建立基准设备名称和待匹配设备名称的匹配关系;
所述基准设备名称为上级电力生产业务系统所存储的电力设备名称或为自动化专业的能量管理系统中所存储的设备名称;
将所述基准设备名称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中的核心词汇按照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生成所述基准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和所述待匹配设备名称的特征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设备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知识库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名称样本,并提取所述名称样本的特征属性和设备对象;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对象对所述特征属性进行分类,生成与设备对象对应的特征向量表达式,并建立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对应的匹配规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设备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向量表达式的参数至少包括厂站名称及设备编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设备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厂站名称通过拼音字母字符串的形式表示。
CN201410274175.1A 2014-06-18 2014-06-18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40506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4175.1A CN104050605B (zh) 2014-06-18 2014-06-18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4175.1A CN104050605B (zh) 2014-06-18 2014-06-18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0605A CN104050605A (zh) 2014-09-17
CN104050605B true CN104050605B (zh) 2017-10-27

Family

ID=5150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4175.1A Active CN104050605B (zh) 2014-06-18 2014-06-18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506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0890B (zh) * 2015-04-29 2017-12-22 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电力调度设备模型与电网生产设备信息融合方法
CN105335899A (zh) * 2015-11-11 2016-02-1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线路智能命名系统
CN105824992B (zh) * 2016-03-10 2019-01-29 东南大学 一种继电保护设备数据模型的智能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07633083A (zh) * 2017-09-26 2018-01-26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设备cim模型与生产一体化系统的模型匹配方法
CN109582790A (zh) * 2018-11-13 2019-04-05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名称高效核对不同系统中的电力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5374A (zh) * 2018-12-27 2019-05-28 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低压配电网台区名称相似性匹配方法及匹配系统
CN112559897B (zh) * 2021-02-23 2021-05-18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匹配关系的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470A (zh) * 2011-10-14 2012-02-22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信息匹配方法及其系统
CN103837770A (zh) * 2014-02-26 2014-06-04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设备缺陷检测维护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95813A1 (en) * 2008-07-22 2012-04-19 Eliot Maxwell Case Local power generation business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0470A (zh) * 2011-10-14 2012-02-22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信息匹配方法及其系统
CN103837770A (zh) * 2014-02-26 2014-06-04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设备缺陷检测维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0605A (zh) 201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0605B (zh) 电力设备匹配方法和系统
CN111985653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电网故障知识推荐与知识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291783A (zh) 一种语义匹配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4486075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icd模型文件数字签名的验证方法
CN109710647B (zh) 一种基于关键字搜索的电网台账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CN103488952B (zh) 文件完整性验证方法及文件处理器
CN108073722B (zh) 一种新建变电站主子站图形和模型的自动校验装置及方法
CN104331837B (zh)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最优切机控制策略搜索的简化方法
CN106250934B (zh) 一种缺陷数据的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9344258A (zh) 一种智能化自适应敏感数据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5976302A (zh) 一种可配置的数据比对方法及系统
CN107153946A (zh) 智能站二次安措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7729939A (zh) 一种面向新增电网资源的cim模型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7665467A (zh) 一种基于gis供电路径分析电网网架的方法
CN114462983A (zh) 适用于配网工程的审计数据处理方法
CN106301976A (zh) 一种变电站智能化调度信息自动化测试方法
CN110555138A (zh) 一种云计算架构下的混合云存储方法
CN110162769A (zh) 文本主题输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8121796A (zh) 基于可信度的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628043A (zh) 基于数据分类的投诉有效性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830954A (zh) 适用于电网可视化仿真模型自动生成的拓扑分层识别方法
CN110378585A (zh) 电网故障处置计算任务编排调用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952165A (zh) 一种全网定值快速核查方法及系统
CN107403386A (zh) 基于银行网点的投保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263120A (zh) 语料标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80 water Donggang 8,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atentee after: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80 water Donggang 8, Dongfeng Ea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atentee before: Electrical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