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50325A -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50325A
CN104050325A CN201410283012.XA CN201410283012A CN104050325A CN 104050325 A CN104050325 A CN 104050325A CN 201410283012 A CN201410283012 A CN 201410283012A CN 104050325 A CN104050325 A CN 104050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ata
parameter data
pulse extraction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30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50325B (zh
Inventor
陈延鑫
何辉
唐洪彬
李斌
于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to CN2014102830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50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50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0325A/zh
Priority to US14/746,911 priority patent/US2016001932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50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50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1Computer implemented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1Computer implemented control
    • G21D3/005Thermo-hydraulic simul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单元、数据检验单元、计算单元、计算结果检验单元和出错数据管理单元;所述数据输入单元与所述数据检验单元连接,所述数据检验单元与所述计算单元连接,所述计算单元与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所述出错数据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检验单元和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够可计算并实时显示工艺运行过程中相应组分的浓度变化,并可对工艺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工况报错,系统运行结束后,结果自行存储到存储单元内,便于用户分析和处理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背景技术
核燃料后处理工业是一项涉及强放射性、强腐蚀性的化工过程,其工业过程的特殊性要求使用的设备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脉冲萃取柱具有的占地面积小、处理能力大,尤其是柱内无运动部件,容易处理产生的界面污物,以及具有良好的临界尺寸等因素,成为了核燃料后处理工厂中普遍使用的萃取设备。脉冲萃取柱是一种有能量输入的柱式萃取设备,通过输入能量可以使柱内流体作快速往复脉动,既可以粉碎液滴,增加分散相存留分数,从而大大地增加两相接触面积,又可以提高相界面的湍动,促进传质过程。脉冲萃取柱从结构上来说可分为脉冲填料柱、脉冲筛板柱以及环形板萃取柱等。其中,脉冲填料柱由于柱体内采用各种不同的填料,在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界面污物的积累,从而导致流体流动性能不佳,产品损失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不被核燃料后处理工业所采用。环形板筛板萃取柱其实是普通脉冲筛板柱的变体,它将筛板串中的中心轴直径加大,使筛板成环形,从而具有更加良好的临界体积,有利于处理高浓度的放射性溶液。对于核燃料后处理工业来说,脉冲萃取柱实际指的就是脉冲筛板萃取柱,是目前国内外核燃料后处理工业中主要采用的设备。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以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计算并实时显示工艺运行过程中相应组分的浓度变化,并可对工艺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工况报错,运行结束后结果自行保存,便于用户分析和处理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单元、数据检验单元、计算单元、计算结果检验单元和出错数据管理单元;所述数据输入单元与所述数据检验单元连接,所述数据检验单元与所述计算单元连接,所述计算单元与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所述出错数据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检验单元和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设计参数数据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所述数据检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检验,若检验出错误信息后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流体组分的传质系数、流体组分在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的浓度分布,以及在脉冲萃取柱水相和有机相的出口浓度;
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用于对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和流体组分的传质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若检验出错误信息后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出错数据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数据检验单元和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的错误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和/或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修正;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以及存储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设计参数数据,以及输入的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优选的,所述数据输入单元包括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所述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设计参数数据,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优选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包括脉冲萃取柱设计参数数据、脉冲萃取柱操作条件参数数据和体系物性参数数据,脉冲萃取柱设计参数数据包括萃取段高、萃取段直径、筛板板间距、筛板孔径和自由截面积;脉冲萃取柱操作条件参数数据包括脉冲频率、脉冲振幅、流比、水相流量、有几相流量和操作温度;体系物性参数数据包括传质溶质数、水相密度、有机相密度;
优选的,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包括水相HNO3输入浓度、有机相HNO3输入浓度、水相铀输入浓度、有机相铀输入浓度脉冲萃取柱筛板段差分数目、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剖面浓度监控点的高度值。
优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和传质系数计算单元,所述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所述传质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脉冲萃取柱内组分的传质系数;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流体组分在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的浓度分布,以及在脉冲萃取柱水相和有机相的出口浓度。
优选的,所述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包括分散相液滴直径、分散相存留分数、连续相轴向扩散系数、强制下沉液滴微观速度、自由下沉液滴微观速度。
优选的,所述数据检验单元包括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计算结果检验单元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
所述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进行检验,验证该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是否符合脉冲萃取柱的结构标准,以及是否在水力学运行可操作区,若否,则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用于对所述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和传质系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在正常数据范围内,若否,则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是否有误,若有,则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以及存储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设计参数数据,以及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帮助单元用于指导用户进行合理的输入设计参数数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够引导用户设计选用参数并及时地将设计结果及出错信息反馈给用户以便作为修改参数和下一步设计的依据。在顺次完成脉冲萃取柱的结构设计、水力学计算、工艺参数输入后,该系统可计算并实时显示工艺运行过程中相应组分的浓度变化,并可对工艺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工况报错,系统运行结束后,结果自行存储到存储单元内,便于用户分析和处理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采用本发明可使后处理工业中的脉冲萃取柱设计人员从繁琐的查阅图表、迭代计算中解放出来,同时,该系统也可使后处理厂运行操作人员能够减少大量的放射性实验操作,保证后处理厂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单元、数据检验单元、计算单元、计算结果检验单元、出错数据管理单元和存储单元。数据输入单元与数据检验单元连接,数据检验单元与计算单元连接,计算单元与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出错数据管理单元分别与数据检验单元和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存储单元与数据输入单元和计算单元连接。
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设计参数数据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数据检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检验,若检验出错误信息后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流体组分的传质系数、流体组分在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的浓度分布,以及在脉冲萃取柱水相和有机相的出口浓度;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用于对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和流体组分的传质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若检验出错误信息后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出错数据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数据检验单元和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的错误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和/或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修正;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以及存储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设计参数数据,以及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另外该系统还包括帮助单元用于指导用户进行合理的输入设计参数数据。
其中,数据输入单元包括: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1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6;数据检验单元包括: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2、计算结果检验单元5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7;计算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8,第一计算单元包括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3和传质系数计算单元4。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1与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2连接,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2与第一计算单元连接,第一计算单元与计算结果检验单元5连接,计算结果检验单元5与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6连接,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6与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7连接,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7与第二计算单元连接,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分别与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2、计算结果检验单元5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7连接,存储单元10分别与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1、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6和第二计算单元8连接。
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1用于输入设计参数数据,设计参数数据包括:脉冲萃取柱设计参数数据、脉冲萃取柱操作条件参数数据和体系物性参数数据,脉冲萃取柱设计参数数据包括萃取段高、萃取段直径、筛板板间距、筛板孔径和自由截面积;脉冲萃取柱操作条件参数数据包括脉冲频率、脉冲振幅、流比、水相流量、有几相流量和操作温度;体系物性参数数据包括传质溶质数、水相密度、有机相密度。
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2用于对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进行检验,验证该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是否符合脉冲萃取柱的结构标准,以及是否在水力学运行可操作区,若否,则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3用于计算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条件下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包括分散相液滴直径、分散相存留分数、连续相轴向扩散系数、强制下沉液滴微观速度、自由下沉液滴微观速度。传质系数计算单元4用于计算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条件下脉冲萃取柱内组分的传质系数,本实施例中的流体组分为硝酸和铀。计算结果检验单元5用于对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3的计算结果和传质系数计算单元4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在正常数据范围内,若否,则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6用于输入工艺运行参数数据,工艺运行参数数据包括水相HNO3输入浓度、有机相HNO3输入浓度、水相铀输入浓度、有机相铀输入浓度脉冲萃取柱筛板段差分数目、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剖面浓度监控点的高度值。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7用于对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是否有误,若有,则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发送错误提示信息。第二计算单元8用于计算流体组分在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的浓度分布,以及在脉冲萃取柱水相和有机相的出口浓度。
存储单元10用于存储第二计算单元8的计算结果,以及存储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设计参数数据,以及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2、计算结果检验单元5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7发送的错误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修正。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图。用户根据自己的选择或者根据帮助单元的指导,向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1输入设计参数数据,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2开始对该输入的参数数据进行验证,验证该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是否满足要求,即是否符合脉冲萃取柱的结构标准,以及是否在水力学运行可操作区,若不符合,则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发送错误提示信息,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接收到该错误提示信息后提示用户对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进行修正,若符合,则第一计算单元中的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3计算出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传质系数计算单元4计算出脉冲萃取柱内组分的传质系数。然后,计算结果检验单元5对第一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即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和脉冲萃取柱内组分的传质系数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在正常数据范围内,若否,则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发送错误提示信息,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接收到该错误提示信息后提示用户对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进行再次修正,若是,则向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6输入工艺运行参数数据,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7对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是否有误,若有,则向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发送错误提示信息,出错信息管理单元9接收到该错误提示信息后提示用户对输入的运行参数数据进行修正,若没有错误,则第二计算单元8计算出流体组分在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的浓度分布,以及在脉冲萃取柱水相和有机相的出口浓度。最后,存储单元10将第二计算单元8计算出的结果存储起来,另外,存储单元10还将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设计参数数据,以及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也存储起来,以便用户分析和处理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够引导用户设计选用参数并及时地将设计结果及出错信息反馈给用户以便作为修改参数和下一步设计的依据。在顺次完成脉冲萃取柱的结构设计、水力学计算、工艺参数输入后,该系统可计算并实时显示工艺运行过程中相应组分的浓度变化,并可对工艺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工况报错,系统运行结束后,结果自行存储到存储单元内,便于用户分析和处理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采用本发明可使后处理工业中的脉冲萃取柱设计人员从繁琐的查阅图表、迭代计算中解放出来,同时,该系统也可使后处理厂运行操作人员能够减少大量的放射性实验操作,保证后处理厂运行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数据输入单元、数据检验单元、计算单元、计算结果检验单元和出错数据管理单元;所述数据输入单元与所述数据检验单元连接,所述数据检验单元与所述计算单元连接,所述计算单元与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所述出错数据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检验单元和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连接; 
所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设计参数数据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所述数据检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检验,若检验出错误信息后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流体组分的传质系数、流体组分在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的浓度分布,以及在脉冲萃取柱水相和有机相的出口浓度; 
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用于对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和流体组分的传质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若检验出错误信息后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出错数据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数据检验单元和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的错误提示信息,来提示用户对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和/或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修正;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以及存储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设计参数数据,以及输入的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输入单元包括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所述设计参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设计参数数据,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参数数据包括脉冲萃取柱设计参数数据、脉冲萃取柱操作条件参数数据和体系物性参数数据,脉冲萃取柱设计参数数据包括萃取段高、萃取段直径、筛板板间距、筛板孔径和自由截面积;脉冲萃取柱操作条件参数数据包括脉冲频率、脉冲振幅、流比、水相流量、有几相流量和操作温度;体系物性参数数据包括传质溶质数、水相密度、有机相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包括水相HNO3输入浓度、有机相HNO3输入浓度、水相铀输入浓度、有机相铀输入浓度脉冲萃取柱筛板段差分数目、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剖面浓度监控点的高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包括第一计算单元和第二计算单元,所述第一计算单元包括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和传质系数计算单元,所述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脉冲萃取柱内的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所述传质系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脉冲萃取柱内组分的传质系数;所述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流体组分在脉冲萃取柱萃取段轴向的浓度分布,以及在脉冲萃取柱水相和有机相的出口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水力学运行参数包括分散相液滴直径、分散相存留分数、连续相轴向扩散系数、强制下沉液滴微观速度、自由下沉液滴微观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检验单元包括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计算结果检验单元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 
所述设计参数数据检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所述设计参数数据进行检验,验证该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是否符合脉冲萃取柱的结构标准,以及是否在水力学运行可操作区,若否,则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计算结果检验单元用于对所述水力学运行参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和传质系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在正常数据范围内,若否,则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所述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检验单元用于对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进行检验,检验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是否有误,若有,则向所述出错信息管理单元发送错误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任意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计算单元的计算结果,以及存储输入的设计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设计参数数据,以及输入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或者经过修正的工艺运行参数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帮助单元用于指导用户进行合理的输入设计参数数据。 
CN201410283012.XA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Active CN104050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3012.XA CN104050325B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US14/746,911 US20160019322A1 (en) 2014-06-23 2015-06-23 Computer aided design system for pulsed extraction column operation proces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83012.XA CN104050325B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0325A true CN104050325A (zh) 2014-09-17
CN104050325B CN104050325B (zh) 2017-07-14

Family

ID=51503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3012.XA Active CN104050325B (zh) 2014-06-23 2014-06-23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19322A1 (zh)
CN (1) CN10405032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1153A (zh) * 2016-06-02 2016-08-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光纤四探针的脉冲筛板萃取柱水力学性能测量方法
CN107290990A (zh) * 2017-05-03 2017-10-2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化工用脉冲萃取柱的测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1600A (zh) * 2012-08-24 2012-12-26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事故安全分析的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1600A (zh) * 2012-08-24 2012-12-26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厂事故安全分析的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LL OUSMANE 等: "Study of mass transfer and determination of drop size distribution in a pulsed extraction column",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
何辉 等: "Purex流程共去污工艺计算机稳态模拟", 《原子能科学技术》 *
陈延鑫 等: "后处理工艺Purex流程计算机模拟研究现状及展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1153A (zh) * 2016-06-02 2016-08-2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光纤四探针的脉冲筛板萃取柱水力学性能测量方法
CN105891153B (zh) * 2016-06-02 2018-08-3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光纤四探针的脉冲筛板萃取柱水力学性能测量方法
CN107290990A (zh) * 2017-05-03 2017-10-24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化工用脉冲萃取柱的测控方法
CN107290990B (zh) * 2017-05-03 2021-03-19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化工用脉冲萃取柱的测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50325B (zh) 2017-07-14
US20160019322A1 (en)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mith et al. Challe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fidelity LWR core neutronics tools
Bieder et al. Qualification of the CFD code Trio_U for full scale reactor applications
Ahn et al. FONESYS: The FOrum & NEtwork of SYStem thermal-hydraulic codes in nuclear reactor thermal-hydraulics
CN104050325A (zh) 一种脉冲萃取柱运行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Mandelli et al. A flooding induced station blackout analysis for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using the RISMC toolkit
Xu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Nodalization of Nuclear System Thermal-Hydraulic Code Applied on Primary Loop Benchmark
Ozdemir et al. Multi-dimensional boron transport modeling in subchannel approach: Part I. Model selection, implement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COBRA-TF boron tracking model
Dzodzo et al. Application of fractional scaling analysis for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integral effects test facility
Novo et al. Valid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EBR-II and assessment of RELAP5-3D based on SHRT-17 test
Mandelli et al. Overview of new tools to perform safety analysis: BWR station black out test case
CN109545408A (zh)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核电站反应堆燃料元件包壳破损的判定及预测方法
Mérigoux Multiphase Eulerian-Eulerian CFD supporting the nuclear safety demonstration
Bang et al. Estimation of temperature-induced reactor coolant system and steam generator tube creep rupture probability under high-pressure severe accident conditions
Spencer et al. Coupling of neutron transport and probabilistic fracture mechanics codes for analysis of embrittled reactor pressure vessels
Perin et al. Comparative thermohydraulic analyses of VVER 1000 active core for two different construction types of assemblies
Flores et al. Assessment of damage domains of the high-temperature engineering test reactor (HTTR)
Szabó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elescope sipping of a leaking VVER fuel assembly
Qian et al. Deterministic and probabilistic pts study for a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considering plume cooling effects
D'auria et al. Scaling analysis in BEPU licensing of LWR
Lee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box LOCA consequence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KO HCCR TBM in ITER
Glyva et al. Analysis of the IR-8 reactor’s IRT-3M FA hydraulic tests results using the ATHLET code
Choi et al. RELAP-7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Plan: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Matrix (RTM) Part 1–Physics and numerical methods
Nelson First Trials with EMPHASIS
Yamano et al. Activities of the GIF Safety and Operation project of sodium-cooled fast reactor systems
Brillant et al. Wire mesh sensor measurements of a co-current two-phase flow in a spent fuel pool-like r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