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49484A -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49484A
CN104049484A CN201310084927.3A CN201310084927A CN104049484A CN 104049484 A CN104049484 A CN 104049484A CN 201310084927 A CN201310084927 A CN 201310084927A CN 104049484 A CN104049484 A CN 104049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element
revolving force
conducting
conductive
phot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849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49484B (zh
Inventor
杨妙玲
曹建新
李永红
戴曙春
吴连俊
梁祺杰
刘金莲
华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849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49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4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49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49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其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感光元件一端的感光元件轮毂,以及设置在感光元件轮毂上的旋转力接收头;旋转力接收头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旋转力驱动头啮合接收用于驱动感光元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并可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还包括导电元件,导电元件与旋转力接收头都设置于感光元件的同一端;导电元件,一端用于与所述感光元件接触,另一端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进行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将所述感光元件导电接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在感光元件两端分别设置导电装置和驱动装置,大大节省了空间,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子成像装置例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印刷机等设备的内部,可拆卸地安装有处理盒。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电子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成像装置内部的处理盒10包括:处理盒壳体101以及用于承载图像载体的感光元件102,还包括设置在感光元件102一端的感光元件轮毂103,所述感光元件轮毂103上设置有旋转力接收头106,该旋转力接收头106是万向节结构,具有轴线L2,可相对于感光元件102的轴线L1发生倾斜。该旋转力接收头106可与电子成像装置上设置的旋转力驱动头啮合并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感光元件102。所述感光元件102的另一端设置有将感光元件102接地的导电钢轴104以及导电钢片105,所述导电钢片105与感光元件102的内壁接触,并与导电钢轴104接触;相应的,在电子成像装置的侧壁91上设置导电元件92,在将处理盒10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中之后,导电钢片105通过导电钢轴104与导电元件92电连接,再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的电路导通从而实现电子成像装置工作时将感光元件102接地的目的。
上述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要使得处理盒同时实现驱动感光元件旋转以及将感光元件导电接地,需要将导电部分以及驱动动力传动部分分开设置,分别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内部的两侧,结构较复杂,整体布置不紧凑,电子成像装置需要在两侧为所述的导电部分以及驱动动力传动部分留有足够的空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以简化设备结构,降低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
设置在感光元件一端的感光元件轮毂,以及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轮毂上的旋转力接收头;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旋转力驱动头啮合接收用于驱动所述感光元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并可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
所述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还包括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与旋转力接收头都设置于感光元件的同一端;
所述导电元件,一端用于与所述感光元件接触,另一端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进行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将所述感光元件导电接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感光元件、以及本发明所述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力驱动头,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包括:旋转力驱动头包括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处理盒电连接,另一端连接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导电接地元件。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成像装置,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的旋转力驱动头;所述旋转力驱动头与所述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的旋转力接收头啮合传递旋转驱动力。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应用于处理盒向电子成像装置安装时,所述处理盒是本发明所述的处理盒,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是本发明所述的电子成像装置;包括:
向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输入检测信号,通过所述检测信号检测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感光元件导电电路是否导通;所述感光元件导电电路中包括:所述处理盒中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的导电元件、旋转力驱动头中的导电部件、以及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导电接地元件;
若所述感光元件导电电路导通,则确定所述处理盒安装到位。
本发明提供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将旋转力接收头和导电元件都设置在感光元件轮毂上,使得只在感光元件的感光元件轮毂这一端就能够既与旋转力驱动头啮合接收旋转驱动力又能够将感光元件导电接地,从而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在感光元件两端分别设置导电装置和驱动装置,大大节省了空间,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电子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区域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处理盒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处理盒装配完成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第一导电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d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摆动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装配完成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元件与旋转力接收头之间尺寸关系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9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0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在感光元件的一端设置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该感光元件驱动组件既能够接收旋转力驱动头传递的旋转驱动力,又能够同时实现感光元件的导电接地。该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感光元件一端的感光元件轮毂、以及旋转力接收头;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旋转力驱动头啮合接收用于驱动所述感光元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并可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还包括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与旋转力接收头都设置于感光元件的同一端并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轮毂上。例如,所述导电元件的一端用于与感光元件接触,另一端用于与旋转力驱动头进行电连接以通过电子成像装置将感光元件导电接地。
其中,在上述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导电元件和旋转力接收头之间的结构设置关系可以有多种;比如,导电元件和旋转力接收头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部件,或者,旋转力接收头本身就可以作为导电元件的一部分。而导电元件自身也可以有多种结构方式,例如,导电元件可以包括分别用于与感光元件和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或者,该导电元件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元件。在下面的各个实施例中,将列举本发明实施例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多种可选的结构形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中并不局限于以下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构的调整和变动。
首先,将描述导电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结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用于与所述感光元件接触;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用于与所述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发生倾斜。其中,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既可以弹性连接,也可以刚性连接,只要能够保证该感光元件驱动组件既能实现感光元件的导电接地也不妨碍旋转驱动力的传递即可。例如,当两者是弹性连接时,可以是第一导电元件是弹性部件,第二导电元件是刚性部件;或者,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均是弹性部件;或者,第一导电元件是刚性部件,第二导电元件是弹性部件。并且,所述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的结构也有多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相接触,将其两者相接触的端部称为接触端部,本实施例以该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接触端部之间弹性接触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至少其中一方的接触端部具有弹性。例如,第一导电元件是弹性部件,第二导电元件是刚性部件。具体的,该第一导电元件可以包括:导电底盘和弹性导电元件;导电底盘用于与感光元件的内壁接触,弹性导电元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导电底盘上,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元件接触。本实施例的弹性导电元件包括:固定在导电底盘上的支撑部、以及连接支撑部且与第二导电元件接触的导电弹片构成。
具体的,参见图2至图7,描述了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2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区域放大图;如图2所示,102为设置在处理盒中的感光元件,103为设置在感光元件102轴向的一端上的感光元件轮毂,所述感光元件轮毂103的外圆周上设置有斜齿。106为旋转力接收头,用于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旋转力驱动头啮合传递动力,旋转力接收头106设置在感光元件轮毂103上。
所述感光元件轮毂103中还设置有第一导电元件105A,包括导电底盘Z1和连接导电底盘的支撑部Z2。第一导电元件105A上设置有与感光元件102的内壁接触的第一导电接触部105A1(该第一导电接触部105A1即是图2中的导电底盘Z1与感光元件内壁接触的部位)。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105A可以是导电钢片。
本实施例的导电元件还包括第二导电元件106A,所述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沿回转轴线方向上开设有通孔1064A,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06A被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旋转力接收头106相对固定设置(例如可以将通孔1064A设置的直径较小,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配合较紧),随所述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摆动而相对于感光元件的轴线L1发生倾斜。例如,该第二导电元件106A是导电钢轴;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06A具有两个导电接触端部,分别为106A1和106A2。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05A上还设置有第二导电接触部105A2,该第二导电接触部105A2即是呈倒钩状的导电弹片,用于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接触导电。
图4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处理盒装配过程示意图,图4所示为处理盒在安装的过程中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第一位置的状态,图中所示的93为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内部的旋转力驱动头,该旋转力驱动头93在其回转轴线方向上无位移,该旋转力驱动头93具有旋转力传递端部931,旋转力传递端部931上还设置了一对力传递突起9311,用以与旋转力接收头106啮合传递动力。
本实施例中,在旋转力驱动头93上设置了能与电子成像装置中的电路连接并能将感光元件102导电接地的第三导电元件93A。第三导电元件93A为一贯穿于所述旋转力驱动头93并沿回转轴线方向设置的导电钢轴,其一端用于与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106上的第二导电元件106A接触导电,另一端用于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内的导电元件95接触导电。第二导电元件106A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106内,其导电接触端部106A2用于与第三导电元件接触导电。为保证导电接触良好,本实施例中将第三导电元件93A可活动地设置在旋转力驱动头93上。所述导电钢轴93A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凸台93A1,在导电钢轴靠近电子成像装置侧壁96的一端上轴向设置有压缩弹簧94;所述压缩弹簧94一端抵接于凸台端面,另一端抵接于侧壁96的侧面。在压缩弹簧94、凸台93A1以及电子成像装置侧壁96的作用下,使得第三导电元件93A在外力作用下可在旋转力驱动头93的回转轴线方向上有一定的伸缩。
在安装处理盒的过程中,要实现旋转力接收头106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旋转力驱动头93啮合传递动力,则旋转力接收头106需要预先处于第一位置,即旋转力接收头106相对于感光元件102的回转轴线L2向靠近旋转力驱动头93的一侧发生倾斜时的位置。图4中所示箭头方向为处理盒安装的方向。
为保证第一导电元件105A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导电接触良好的同时,又不妨碍旋转力接收头106的自由摆动,本实施例对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做了以下结构设计:第二导电元件106A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106上,并可随着旋转力接收头摆动而相对于轴线L1发生倾斜。为保证良好接触,将第一导电元件105A的第二导电接触部105A2设置为上述的倒钩状的导电弹片,其在受压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回弹的力度,因而可使得第二导电接触部105A2始终紧贴着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端部;再者,为了不妨碍旋转力接收头的自由摆动,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的导电接触部分105A2与106A1的端部均为圆弧过度(可参见图3),即与第一导电元件接触的底面呈弧面。例如,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导电接触端部106A1的端面为球面,该球面的可设置成与旋转力接收头的球体外表面平齐(即外径相同),也可设置为所述球面的外凸球面有部分超出所述球体1061的外表面。
图5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处理盒装配完成状态示意图,图5示出了当处理盒安装到位之后,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实现啮合,即处于旋转力接收头的回转轴线与感光元件102的回转轴线同轴的第二位置。此时,第一导电元件105A的第一导电接触部105A1与感光元件102的内壁接触,第二导电接触部105A2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端部106A1弹性接触,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另一端部与设置在旋转力驱动头93上的第三导电元件93A的端部接触,并且第三导电元件93A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之间亦为弹性接触,最后通过第三导电元件93A的另一端部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内的导电元件95接触,同时导电元件95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连接,当电子成像装置启动之后,电路接通便实现将感光元件导电接地的目的,同时通过旋转力驱动头93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感光元件102。
由本实施例可以看到,第二导电元件可相对于第一导电元件发生倾斜,并且,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接触端部均具有接触面,接触面之间可相对滑动。比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电接触部105A2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接触的接触面之间就可以相对滑动;且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接触面就可以是圆弧面。在后续的其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也满足上述的条件,即两者的接触面之间可相对滑动;具体实施中,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面可以设计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例如是球面,以利于两者的滑动。这种结构的设计有利于保证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的可靠接触,在导电传输时,能够保证两者之间可靠的电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支撑部所支撑的导电弹片与实施例一不同;实施例一中的导电弹片是倒钩状,而本实施例中的导电弹片的数量为多个,该多个导电弹片向与第二导电元件接触的方向翘起聚拢成塔状,使得所述导电弹片的表面呈倾斜面。
具体的,参见图6和图7,图6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第一导电元件的结构示意图。105C是第一导电元件,并且其所指示的部位是第一导电元件的导电底盘,其上设置有与感光元件102内壁接触的第一导电接触部105C1、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接触的第二导电接触部105C2、以及安装孔105C3(该安装孔用于与感光元件轮毂配合,将第一导电元件固定)。
其中,第二导电接触部105C2上设置有多个可在受压后产生一定弹性的弹片105Ch,该105Ch包括105Ch1至105Ch4,所述弹片(105Ch1至105Ch4)翘起向中间聚拢形成塔状,表面为倾斜面。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端部106A1为球面,而弹片(105Ch1至105Ch4)与其接触的表面为倾斜面,因而在保证弹片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紧密接触的同时,又不妨碍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摆动。
实施例三
在前两个实施例中,弹性导电元件都是以支撑部连接导电弹片的形式,比如,倒钩状的导电弹片或者翘起聚拢成塔状的导电弹片;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电元件不再是弹片的形式,而是以该弹性导电弹片为弹簧为例。
图8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导电元件仍以导电钢轴为例,仅对第一导电元件进行了不同的结构设计,但是仍然以保证良好导电接触的同时不妨碍旋转力接收头的自由摆动为目的。105B为设置感光元件轮毂103上的第一导电元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05B包括与感光元件内壁接触的导电底盘105B1以及弹性导电元件105B2。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底盘105B1可以为钢片,所述弹性导电元件105B2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地设置在导电底盘105B1上,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导电接触端部106A1接触。
其中,所述弹簧(即弹性导电元件105B2)的中直径为d1,所述第二导电元件106A的导电接触端部106A1的宽度为d2,该d1<d2,用于保证第一导电元件105B与第二导电元件106A之间的良好接触。为进一步保证弹簧与导电接触端部106A1的接触良好,弹簧始终对导电接触端部106A1的球面具有一定的回弹力,所述回弹力控制在足够小的范围内不至于影响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摆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元件仍然是弹性部件,其具体结构可以是实施例一或二或三中所述的任一种第一导电元件。本实施例仍以聚拢成塔状的导电弹片为例,且对第二导电元件进行了变更,第二导电元件仍是刚性部件,但是不再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电钢轴,而是将旋转力接收头本身由导电材料制成,使得该旋转力接收头也成为导电元件。
具体的,图9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本实施例中,旋转力接收头106和旋转力驱动头93均为导电材料制成,以旋转力接收头106本体作为第二导电元件,以旋转力驱动头93本体作为第三导电元件,而第一导电元件仍以塔状的导电弹片为例(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是上面提到过的倒钩状弹片、或者弹簧等)。图9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处理盒的安装方向,此时旋转力接收头106已发生倾斜并处于预啮合位置。
图10所示为将处理盒安装到位之后,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旋转力接收端部1062与旋转力驱动头93的旋转力传递端部931实现了啮合。旋转力传递端部931上设置有一对力传递突起9311,同时旋转力接收端部1062上设置有与力传递突起9311啮合传递动力的卡爪10621。本实施例中正是利用了力传递突起9311与卡爪10621啮合传动时啮合面相互接触来实现接触导电。
实施例五
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元件都是刚性部件,例如导电钢轴或者旋转力接收头本身;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电元件是上述弹性部件的基础上,对第二导电元件进行了变更,第二导电元件可以是弹性部件。例如,可以在旋转力接收头中设置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通孔中设置卡槽;第二导电元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且该第二导电元件例如是导电钢片,该导电钢片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的第一导电弹片、用于与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弹片,以及与所述卡槽配合将导电钢片固定在通孔中的卡块。
具体的,图11至图13具体描述了本实施例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图11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元件105C仍然以塔状导电弹片为例,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106内的第二导电元件则采用如图11所示106B的结构方式。
图11中所示的第二导电元件106B由导电钢片制成,其上设置有第一导电接触部106B1(即第一导电弹片),第二导电接触部106B2(即第二导电弹片),以及卡块106B3。所述旋转力接收头106在其轴向方向上设置有通孔1064B,并在通孔的端口上设置有卡槽1064B1。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106B1设置成弯钩状,底部可以为圆弧过度,用以与第一导电元件的导电接触部105Ch接触导电;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106B2也设置成弹片的形式,在受压之后具有一定的回弹力,用以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内的旋转力驱动头93上的导电元件接触;所述卡块106B3与旋转力接收头106上的卡槽1064B1紧配合,可使得第二导电元件106B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通孔1064B中。
图12a至图12d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摆动状态示意图,用以说明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感光元件的轴线发生偏摆或者同轴时,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接触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2a和图12b所示,旋转力接收头106相对于感光元件102的轴线L2发生倾斜,由于第二导电元件106B与旋转力接收头106相对固定,因而第二导电元件106B也随之相对于感光元件102的轴线L2发生倾斜。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105C上的导电接触部105Ch为弹片,多个弹片围成塔状,背面为倾斜面,在受压后具有一定的回弹力,同时第二导电元件106B上的第一导电接触部106B1为弯钩状,底部为圆弧过渡;当第二导电元件发生摆动时,第一导电接触部106B1的底部圆弧面与弹片的背面(倾斜面)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同时弹片具有弹性,如此,便不影响第二导电元件106B随着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所发生的摆动,进而不影响处理盒的安装。
图12c为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感光元件102同轴时,第二导电元件106B第一导电元件105C接触,弹片105Ch受压后发生一定程度的压缩,以保证导电元件之间的良好接触。由于旋转力接收头106为万向节结构,其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L2的倾斜方向具有任意性,所以第二导电元件106B会随之发生任意方向的倾斜。如图12d所示,为另一种倾斜方向的示意图,在旋转力接收头摆动的过程中,第二导电元件106B的第一导电接触部106B1的圆弧面底部与弹片105Ch的倾斜棱边接触并发生相对滑动,仍然不会阻碍旋转力驱动头106和第二导电元件106B的自由摆动。
图13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装配完成示意图,示出了采用本实施例结构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处理盒在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中后,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啮合的状态示意图。第一导电元件105C与感光元件102接触并与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106中的第二导电元件106B的一端接触,同时第二导电元件106B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旋转力驱动头93中的第三导电元件93A的一端接触,而第三导电元件93A的另一端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侧壁上的导电元件95接触。此时,启动电子成像装置,电路接通,实现将感光元件导电接地,同时通过旋转力驱动头93将旋转动力传递给感光元件102。当从电子成像装置拆卸处理盒时,第二导电元件106B随着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摆动而发生倾斜,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脱离啮合,第二导电元件106B也随之与第三导电元件93A脱离接触,而第二导电元件106B上的第二导电接触部106B2在回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将第二导电元件变更为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弹性部件;例如,旋转力接收头中设置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该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可以包括:用于与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接触部、用于与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接触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和第二导电接触部的弹性连接件。
具体的,图14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旋转力接收头轴向方向上设置有通孔1064C,第二导电元件106C经装配后整体设置于通孔1064C中。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导电元件105C仍然以塔状导电弹片为例,该105C用于与感光元件102接触,而第二导电元件106C则采用了不同的结构方式。如图14所示,第二导电元件106C包括一对导电接触部分106C1以及弹性连接件106C2,其中的用于与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的导电接触部分106C1可以称为第一导电接触部,用于与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的导电接触部分106C1可以称为第二导电接触部。
以第二导电接触部为例,导电接触部分106C1具有主轴体106C11(可以称为第二主轴体),以及超过半球的球体106C12(可以称为第二接触球体),所述用于与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的球体106C12连接在主轴体106C11的一端上;所述主轴体106C11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凸台106C13(可以称为第二凸台)。同理,作为第一导电接触部的导电接触部分106C1也包括:第一主轴体,所述第一主轴体的一端沿径向方向设置第一凸台,另一端设置用于与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的第一接触球体(图中不再标示出)。所述弹性件连接件106C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和第二导电接触部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导电接触部分的凸台端面上。
图15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元件与旋转力接收头之间尺寸关系示意图,如图15所示,通孔1064C沿着旋转力接收头106的轴向方向设置,其中部为长孔,两端开口较窄,两端部设置成中空球体,即通孔两端的内表面是球面,所述中空球体直径为d3,通孔1064C的两端宽度(即通孔两端开口的直径)为n,两端中空球体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1。第二导电元件106C为将导电接触部分106C1与弹性连接件106C2完整装配好之后,弹性元件处于自然伸长的状态,此时,两端球体106C12的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2,球体106C12的直径为d4。那么,本实施例中,具有以下关系:d3>d4,l2>l1,n<d4(即第一接触球体和所述第二接触球体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通孔两端开口的直径)。在安装时,需要将第二导电元件106C整体装配好之后用工具压入通孔1064C中。从上述关系以及图5可以看到,通孔两端开口的直径较所述通孔的其余部位直径小,通孔两端的内表面是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两端开口的直径。
上述的结构设置,第二导电元件106C设置于旋转力接收头106中时,两端的球体在受到挤压之后都能产生回弹力。即将处理盒安装到位之后,第二导电元件106C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元件105C以及设置在旋转力驱动头93上的第三导电元件接触时,都能保证接触良好。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可导电,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是金属弹簧,也可以是含有导电材料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件,比如是可导电弹性橡胶轴。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元件仍然是弹性部件,仍以实施例六的第二导电元件为例;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元件是刚性部件,这样仍然能够保证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的弹性连接。例如,第一导电元件包括:用于与感光元件的内壁接触的导电底盘,还包括导电钢轴,该导电钢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导电底盘上,另一端与第二导电元件接触。
具体的,图16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导电元件106C具有弹性伸缩,因而与其接触导电的第一导电元件和三导电元件可以不具有弹性仍然可以保证良好接触。其中,旋转力驱动头93本体为导电材料制成,即将旋转力驱动头93的本体作为第三导电元件,其在回转轴向方向上没有弹性伸缩。第二导电元件105D包括与感光元件102接触导电的导电底盘105D1、以及与第二导电元件106C的球体端部接触导电的导电钢轴105D2;所述导电钢轴105D2在感光元件的轴线方向上没有弹性伸缩,这种方式仍能保证导电接触良好。
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导电元件106C的导电接触端部为球面,可与平面或圆弧面或倾斜面接触,都不妨碍第二导电元件106C与旋转力接收头106的自由摆动。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导电元件还可以是在旋转力驱动头93上设置可轴向伸缩的导电钢轴等方式。
实施例八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可以是弹性部件,例如导电弹片或者弹簧;还可以是刚性部件,例如导电钢轴;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还可以是柔性导电元件,例如,所述柔性导电元件可以是如下任意一种:金属丝、硅胶条、橡胶条。这种柔性导电元件仍然能够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实现弹性连接,即不会妨碍旋转力接收头进行摆动的连接。
图17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案中,第二导电元件以刚性部件为例,并且假设第二导电元件是采用导电材料制作的旋转力接收头本体。如图17所示,直接将柔性导电元件106D,一端固定在旋转力接收头106的球体1061的端部上,另一端固定在感光元件102的内壁上,同时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均以其本体为导电元件。该方式同样可以达到在传递旋转力的同时将感光元件102导电接地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图17示出的是柔性导电元件与旋转力接收头本体组合的结构,具体实施中并不局限此,例如,当第一导电元件是柔性导电元件时,第二导电元件还可以是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的通孔中的导电钢轴;或者,第二导电元件还可以是弹性部件,比如图11或者图14中所示的第二导电元件的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将不再示出;要利用这些实施例时,柔性导电元件的一端需要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感光元件固定连接,以保证良好的导电接触,并且柔性导电元件需要有足够的长度不妨碍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感光元件回转轴线的摆动。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二导电元件是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旋转力接收头本身,第一导电元件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轮毂内圆周方向的多个受力部的间隙之间,并且,第一导电元件包括:用于与感光元件接触的第三导电接触部、与旋转力接收头的力传递部接触的第四导电接触部,该第四导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受力部的间隙,且靠向受力部的侧面设置。
具体的,图18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9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8所示的105E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导电元件,第一导电元件105E包括与感光元件接触导电的第三导电接触部105E1,与第二导电元件接触导电的第四导电接触部105E2。感光元件轮毂103的内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受力部1031,受力部之间有间隙,第一导电元件105E设置于所述间隙之间,同时第四导电接触部105E2靠向受力部1031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均为导电材料制成,即以旋转力接收头106作为第二导电元件,以旋转力驱动头93作为第三导电元件。当处理盒安装到位之后,旋转力驱动头93与旋转力接收头106啮合,启动电子成像装置,旋转力驱动头93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并驱动旋转力接收头106旋转。同时,旋转力接收头的力传递部1063与第四导电接触部105E2接触,并通过受力部1031驱动感光元件轮毂103带动感光元件102旋转。
第一导电元件105E设置在受力部1031之间,不妨碍旋转力接收头106的自由摆动,并且在动力传递的过程中能保证导电接触良好。
实施例十
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导电元件都是包括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两个部分,其中的第二导电元件可以是旋转力接收头本身或者是其他元件等;而本实施例中,导电元件是一个元件,不再是包括两部分。例如,该导电元件是柔性导电元件,所述柔性导电元件穿设于旋转力接收头的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中,其一端固定连接感光元件,另一端用于固定在旋转力接收头的与旋转力驱动头接触的端部。
具体的,图20为本发明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旋转力接收头106中间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通孔1064D。图示106D为穿过所述通孔1064D设置于旋转力接收头106上的并具有一定的柔性的导电元件。所述具有柔性的导电元件,可以是具有较小直径的金属丝,可以是可导电的硅胶条,还可以是可导电的橡胶条。
该柔性导电元件106D的一端与感光元件102固定连接,导电接触点为106D1,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106的旋转力接收端部1062中,导电接触点为106D2,并在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啮合后,该接触点106D2与设置在旋转力驱动头93上的导电元件93A的端部导电接触;本实施例中的导电元件93A可以是在旋转力驱动头中的通孔中设置可伸缩导电钢轴的结构。当旋转力接收头106发生摆动时,柔性导电元件106D随之摆动,如图虚线所示,同时导电元件106D具有柔性,不妨碍旋转力接收头的摆动。
实施例十一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感光元件、以及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该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各实施例,不再详述。该处理盒,由于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将导电元件和旋转力接收头设置在感光元件的同一侧,从而简化了处理盒的结构,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十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成像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处理盒;并且,该电子成像装置还包括:用于输出旋转驱动力的旋转力驱动头。该旋转力驱动头与所述处理盒中的旋转力接收头啮合传递旋转驱动力,并且,所述旋转力驱动头包括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另一端连接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导电接地元件。
具体的,该电子成像装置的结构可以结合参见图4、图5、图13,所述导电部件可以是导电钢轴;在旋转力驱动头中设置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用于分别与处理盒和所述导电接地元件(该导电接地元件例如是图5中的导电元件95)电连接的导电钢轴。所述导电钢轴上沿径向方向设置凸台,在所述凸台与电子成像装置的侧壁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凸台的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电子成像装置的侧壁。
或者,所述导电部件是所述旋转力驱动头本体,所述旋转力驱动头是由导电材料构成,即旋转力驱动头本体作为第三导电元件,例如图14、图16所示。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后,处理盒在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中之后,设置在感光元件一端的旋转力接收头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旋转力驱动头啮合,启动电子成像装置便可开始工作。此外,由零件制造精度,或者装配误差所致,又或者是在电子成像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影响,处理盒在感光元件的径向方向上可能产生位移而导致旋转力接收头与旋转力驱动头在啮合时处于不能同轴的状态,此时旋转力接收头稍微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倾斜,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一定弹性接触的导电元件设置结构,可以保证导电元件之间仍能保持良好接触,从而保证旋转力驱动头和接收头的正常啮合传递动力。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成像装置的上述结构,可以检测处理盒是否安装到位。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应用于处理盒向电子成像装置安装时,所述处理盒是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处理盒,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是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电子成像装置。
该方法可以包括:
向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输入检测信号,通过所述检测信号检测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感光元件导电电路是否导通;所述感光元件导电电路中包括:所述处理盒中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的导电元件、旋转力驱动头中的导电部件、以及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导电接地元件;
若所述感光元件导电电路导通,则确定所述处理盒安装到位。
具体对该方法描述如下:利用本技术方案的旋转力接收头在处理盒安装过程中会发生倾斜,以及零件制造精度,装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影响处理盒的安装,使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不能啮合传递动力;同时设置在旋转力接收头中的导电元件也随着旋转力接收头发生倾斜,影响导电元件之间的接触。
在安装过程中,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时,即处于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时的第一位置,所述设置在感光元件轮毂上的导电元件相对于所述旋转力驱动头的回转轴线倾斜,并与所述设置在旋转力驱动头上的导电部件脱离接触,因而,如果向电子成像装置中输入检测信号,该信号将不能从电子成像装置输出,即感光元件导电电路不能导通。
而只有处理盒安装到电子成像装置中,旋转力接收头106和旋转力驱动头93啮合之后,即处于旋转力接收头的回转轴线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同轴时的第二位置,所述设置在感光元件轮毂上的导电元件相对于所述旋转力驱动头的回转轴线不发生倾斜,并与所述设置在旋转力驱动头上的导电部件接触,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的导电元件、旋转力驱动头中的导电部件、以及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导电接地元件,这些导电元件之间才能全部接触,电子成像装置启动后,上述导电元件组成的感光元件导电电路才能导通。当旋转力接收头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相对于旋转力驱动头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当旋转力接收头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回转轴线与所述旋转力驱动头的回转轴线基本同轴。例如,图2、图9或图20所示,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始终保持接触,那么只需要第二导电元件与第三导电元件接触便可,即需要旋转力接收头与旋转力驱动头实现啮合的同时,第二导电元件和第三导电元件实现接触。又如图12a和图14所示,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的接触,第二导电元件与第三导电元件之间的接触,都需要旋转力接收头106和旋转力驱动头93啮合,旋转力接收头106摆正之后与感光元件102的轴线同轴或者允许有轻微倾斜的情况下,才能最终将感光元件与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的电路连接起来。而只有处理盒安装到位之后,旋转力接收头106才能与旋转力驱动头93啮合,旋转力接收头106才能摆正。
因此,只要检测到将感光元件导电接地的电路(即感光元件导电电路)是否导通便可获知处理盒是否安装到位。处理盒安装到位的定义是:处理盒安装停止之后,旋转力接收头106与旋转力驱动头93啮合,处于同轴或者二者的轴线之间有轻微夹角但仍能保证旋转动力稳定传递的状态。处理盒安装完毕之后,启动电子成像装置,输入一个检测信号到电子成像装置中,然后判断该信号能否从电子成像装置输出。一旦信号出现,操作者便可知此时感光元件导电电路导通,则表明处理盒已经安装到位。
所述检测信号包括脉冲信号检测,交流/直流等电流信号检测。本发明中,当将感光元件导电接地的电路导通,便可检测到电流信号,从而将该导通信号发送给电子成像装置,用户便可获知处理盒已经安装到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8)

1.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 
设置在感光元件一端的感光元件轮毂,以及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轮毂上的旋转力接收头;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上的旋转力驱动头啮合接收用于驱动所述感光元件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并可相对于感光元件的回转轴线发生倾斜; 
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还包括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与旋转力接收头都设置于感光元件的同一端; 
所述导电元件,一端用于与所述感光元件接触,另一端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进行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电子成像装置将所述感光元件导电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的一端与所述感光元件接触,另一端通过接触端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接触端部相接触;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还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的接触端部之间是弹性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至少其中一方的接触端部具有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发生倾斜,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的接触端部均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之间可相对滑动;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端部接触面是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是弹性部件;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括: 
导电底盘,用于与所述感光元件的内壁接触; 
弹性导电元件,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电底盘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元件包括: 
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导电底盘上; 
导电弹片,连接所述支撑部,且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呈倒钩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电弹片向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接触的方向翘起聚拢成塔状,使得所述导电弹片的表面呈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元件是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是柔性导电元件; 
所述柔性导电元件包括:金属丝、硅胶条、橡胶条。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是刚性部件,包括: 
导电底盘,用于与所述感光元件的内壁接触; 
导电钢轴,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电底盘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任一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是弹性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中设置有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括: 
第一导电接触部,用于与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 
第二导电接触部,用于与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 
弹性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和第二导电接触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包括:第一主轴体,所述第一主轴体的一端沿径向方向设置第一凸台,另一端设置用于与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的第一接触球体; 
所述第二导电接触部包括:第二主轴体,所述第二主轴体的一端沿径向方向设置第二凸台,另一端设置用于与旋转力驱动头电连接的第二接触球体; 
所述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接触部和第二导电接触部之间,其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端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两端开口的直径较所述通孔的其余部位直径小,所述通孔两端的内表面是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两端开口的直径; 
所述第一接触球体和所述第二接触球体均大于半球,且所述第一接触球体和所述第二接触球体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通孔两端开口的直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是弹簧或者可导电弹性橡胶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中设置有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是导电钢片,所述导电钢片包括: 
第一导电弹片,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电连接; 
第二导电弹片,用于与电子成像装置电连接; 
卡块,与所述卡槽配合,将所述导电钢片固定在所述通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2~10任一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是刚性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中设置有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是导电钢轴; 
所述导电钢轴的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接触的接触面是圆弧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是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所述旋转力接收头。 
2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是由导电材料构成的所述旋转力接收头;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设置在所述感光元件轮毂内圆周方向的多个受力部的间隙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括: 
第三导电接触部,用于与所述感光元件接触; 
第四导电接触部,设置在所述受力部的间隙,且靠向受力部的侧面设置,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力传递部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中设 置有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 
所述导电元件整体是柔性导电元件,所述柔性导电元件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感光元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力接收头的与旋转力驱动头接触的端部; 
所述柔性导电元件包括:金属丝、硅胶条、橡胶条。 
23.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元件、以及权利要求1~22任一所述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 
24.一种旋转力驱动头,设置在电子成像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旋转力驱动头包括导电部件,所述导电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感光元件电连接,另一端连接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导电接地元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旋转力驱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是导电钢轴;所述旋转力接收头中设置有沿回转轴线方向的通孔,所述导电钢轴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所述导电钢轴上沿径向方向设置凸台,在所述凸台与电子成像装置的侧壁之间设置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凸台的端面,另一端抵接所述电子成像装置的侧壁。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旋转力驱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是所述旋转力驱动头本体,所述旋转力驱动头由导电材料。 
27.一种电子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2任一所述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还包括权利要求24~26任一所述的旋转力驱动头; 
所述旋转力驱动头与所述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的旋转力接收头啮合传递动力以驱动感光元件转动。 
28.一种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应用于处理盒向电子成像装置安装时,所述处理盒是权利要求23所述的处理盒,所述电子成像装置是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输入检测信号,通过所述检测信号检测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感光元件导电电路是否导通;所述感光元件导电电路中包括:所述处理盒中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的导电元件、旋转力驱动头中的导电部件、以及所述电子成像装置中的导电接地元件; 
若所述感光元件导电电路导通,则确定所述处理盒安装到位。 
CN201310084927.3A 2013-03-15 2013-03-15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Active CN104049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4927.3A CN104049484B (zh) 2013-03-15 2013-03-15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84927.3A CN104049484B (zh) 2013-03-15 2013-03-15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9484A true CN104049484A (zh) 2014-09-17
CN104049484B CN104049484B (zh) 2017-08-11

Family

ID=51502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4927.3A Active CN104049484B (zh) 2013-03-15 2013-03-15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494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33903A (zh) * 2017-01-18 2018-07-27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电子成像装置
CN108496118A (zh) * 2015-12-18 2018-09-04 静态控制元件公司 用于鼓组件的装运盖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261A (zh) * 2004-03-30 2005-10-05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696839A (zh) * 2004-05-11 2005-11-16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2073239A (zh) * 2011-01-20 2011-05-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2314118A (zh) * 2011-09-07 2012-01-1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感光鼓的驱动组件
CN102540809A (zh) * 2012-02-01 2012-07-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具有接地部件的感光鼓组件
CN102749820A (zh) * 2011-04-20 2012-10-24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元件驱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261A (zh) * 2004-03-30 2005-10-05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696839A (zh) * 2004-05-11 2005-11-16 佳能株式会社 电摄影感光鼓、处理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02073239A (zh) * 2011-01-20 2011-05-2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驱动组件、感光鼓及处理盒
CN102749820A (zh) * 2011-04-20 2012-10-24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元件驱动机构
CN102314118A (zh) * 2011-09-07 2012-01-11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感光鼓的驱动组件
CN102540809A (zh) * 2012-02-01 2012-07-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具有接地部件的感光鼓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6118A (zh) * 2015-12-18 2018-09-04 静态控制元件公司 用于鼓组件的装运盖
CN108333903A (zh) * 2017-01-18 2018-07-27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电子成像装置
CN108333903B (zh) * 2017-01-18 2022-03-18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电子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9484B (zh) 2017-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5073B (zh) 一种充电插头自动伸缩控制系统
US8870577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CN106125532B (zh) 旋转力驱动组件及处理盒
CN202474381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连接器及食品加工机、豆浆机
CN109217022B (zh) 柔性充电枪头及自动充电装置
CN104049484A (zh) 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处理盒及处理盒安装检测方法
CN105261884B (zh) 一种充电吸尘器导电部位的对接结构
CN105495882A (zh) 穿戴设备
CN107878261B (zh) 一种水平电机和电动滑轨的连接装置
CN113871784B (zh)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及电子产品
CN102637969A (zh) 一种导电装置及插座
EP3960090A1 (en) Two-probe wireless ultrasonic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of
CN102738654A (zh) 一种橡胶挠性电连接器
CN105242758A (zh) 一种连接组件、笔记本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的传输模式的切换方法
CN214542766U (zh) 连接结构、风机模块和通信基站
CN102314118B (zh) 感光鼓的驱动组件
CN110176701B (zh) 电滑环及其电刷连接环
CN113274045B (zh) 连接机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及电连接方法
CN102810780B (zh) 配线管连接装置
CN203339433U (zh) 一种控制器的输出结构
CN202888510U (zh) 一种橡胶挠性电连接器
CN114301155A (zh) 一种数据中心分布式ups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CN205194965U (zh) 一种充电吸尘器导电部位的对接结构
CN201304248Y (zh) 方便拆装开关盖的玩具四驱车
CN201204367Y (zh) 转向马达之电源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3

Address after: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75 Xiangzhou, Zhuhai, Pearl Road, North District, No. 63, No.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Seine Printing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9060, Guangdong District, Xiangzhou, Zhuhai Avenue, No. 01, building 3883, 2 floor, 7 floor, B District, 02, 03, 04, 1, 2, 3, 4, 5, 05, Zhuhai

Applicant after: Nasida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Aipei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