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8374A -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8374A
CN104038374A CN201410257539.5A CN201410257539A CN104038374A CN 104038374 A CN104038374 A CN 104038374A CN 201410257539 A CN201410257539 A CN 201410257539A CN 104038374 A CN104038374 A CN 104038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message
router
prefix
mod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75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8374B (zh
Inventor
吴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75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83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8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83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83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路由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避免路由器被非法的RR报文修改本路由器上的接口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路由器重编号功能是指:网管通过一台路由器修改组网中各路由器的接口信息。如图1所示,为路由器重编号的组网示意图,接口P3、接口P4和接口P5上配置路由器重编号功能。接口配置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表示:路由器在接口收到RR(Router Renumbering,路由器重编号)报文时,需要利用该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修改本路由器上的相应接口的接口信息;接口未配置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表示:路由器在接口收到RR报文时,直接丢弃该RR报文,且路由器通过其它接口收到RR报文时,也不能对未配置路由器重编号功能的接口的接口信息进行修改。因此,组网中的每台路由器均需要配置路由器重编号功能,才能实现网管通过一台路由器修改组网中各路由器的接口信息。
基于此,路由器2在通过接口P3收到来自路由器1的RR报文后,可以利用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修改接口P3的接口信息。路由器3在通过接口P4收到来自路由器1的RR报文后,可以利用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修改接口P4和接口P5的接口信息;路由器3在通过接口P5收到来自交换机的RR报文后,可以利用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修改接口P4和接口P5的接口信息。
路由器1、路由器2和路由器3组成一个运营商网络,用户终端和交换机组成一个用户网络,由于网管是通过一台路由器修改运营商网络中各路由器的接口信息,因此,路由器上的对内接口(即路由器上与运营商网络内设备相连的接口,如接口P3和接口P4)能够收到合法的RR报文,而路由器上的对外接口(即路由器上与运营商网络外设备相连的接口,如接口P5)不能够收到合法的RR报文。
基于此,由于路由器3的接口P5是对外接口,在正常状态下是不可能接收到RR报文的,所以路由器3通过接口P5收到的RR报文是非法的RR报文。进一步的,由于接口P5配置了路由器重编号功能,因此路由器3会利用该非法的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修改接口P4和接口P5的接口信息。显然,现有的接口信息修改方法,会导致路由器利用非法的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修改本路由器上的接口信息,从而导致网络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路由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路由器重编号RR报文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匹配前缀,所述接口修改信息包括使用前缀,所述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或接口地址;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
所述路由器将接口前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或者,所述路由器将接口地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地址;或者,所述路由器将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均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
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路由器重编号RR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RR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所述路由器以组播方式转发所述RR报文。
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路由器向网管发送告警报文,所述告警报文中携带了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收到RR报文的信息,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告警报文确定所述路由器所属网络的安全状态。
所述告警报文具体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告警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路由器,所述路由器具体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路由器重编号RR报文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丢弃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匹配前缀,所述接口修改信息包括使用前缀,所述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或接口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接口前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或者,将接口地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地址;或者,将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均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
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之后,如果所述RR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以组播方式转发所述RR报文。
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之后,向网管发送告警报文,所述告警报文中携带了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收到RR报文的信息,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告警报文确定所述路由器所属网络的安全状态。
所述告警报文具体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告警报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为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为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路由器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修改相应接口的接口信息,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直接丢弃该RR报文,不仅能够实现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还可以避免路由器被非法的RR报文修改本路由器上的接口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路由器重编号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以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路由器1、路由器2和路由器3组成一个运营商网络,而用户终端和交换机组成一个用户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型接口是指:由于网管是通过一台路由器修改运营商网络中各路由器的接口信息,因此,第一类型接口包括路由器上的对内接口,即路由器上与运营商网络内设备相连的接口,如路由器2上的接口P3、路由器3上的接口P4。第二类型接口是指:由于网管是通过一台路由器修改运营商网络中各路由器的接口信息,因此,第二类型接口包括路由器上的对外接口,即路由器上与运营商网络外设备相连的接口,如路由器3上的接口P5。通常情况下,路由器在第一类型接口收到的RR报文是合法的RR报文,路由器在第二类型接口收到的RR报文是非法的RR报文。
在具体应用中,路由器上可以只存在第一类型接口,或只存在第二类型接口,或同时存在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如图1所示,路由器2上只存在第一类型接口,路由器3上同时存在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且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进一步的,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表示:路由器在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能够利用该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修改本路由器上的第一类型接口和/或第二类型接口的接口信息。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表示:路由器在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直接丢弃该RR报文;路由器在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配置有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的第二类型接口的接口信息能够被路由器利用该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进行修改。
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下,路由器2为本路由器2上的第一类型接口(即接口P3)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进一步的,路由器3为本路由器3上的第一类型接口(即接口P4)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并为本路由器3上的第二类型接口(即接口P5)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如图2所示,该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路由器接收RR报文。如果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则执行步骤202;如果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则执行步骤203。
例如,路由器2在通过接口P3收到来自路由器1的RR报文后,确认路由器2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执行步骤202。路由器3在通过接口P4收到来自路由器1的RR报文后,确认路由器3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执行步骤202。路由器3在通过接口P5收到来自交换机的RR报文后,确认路由器3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执行步骤203。
步骤202,路由器根据RR报文(步骤201中收到的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其中,该待修改接口可以是第一类型接口和/或第二类型接口。
在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下,路由器2在通过接口P3收到来自路由器1的RR报文之后,如果路由器2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为接口P3,则路由器2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接口P3的接口信息。路由器3在通过接口P4收到来自路由器1的RR报文之后,如果路由器3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为接口P4和/或接口P5,则路由器3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接口P4和/或接口P5的接口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匹配信息具体包括匹配前缀,接口修改信息具体包括使用前缀,接口信息具体包括接口前缀和/或接口地址。其中,该接口前缀具体可以是RA(Router Advertisement,路由通告)前缀。
在上述过程中,路由器根据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况:
情况一、路由器将接口前缀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该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例如,接口P4的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接口P5的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时,则:如果接口P4的接口前缀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则路由器3确定接口P4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接口P4的接口前缀;如果接口P5的接口前缀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则路由器3确定接口P5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接口P5的接口前缀。
情况二、路由器将接口地址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该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地址。例如,接口P4的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地址,接口P5的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时,则:如果接口P4的接口地址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则路由器3确定接口P4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接口P4的接口地址;如果接口P5的接口地址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则路由器3确定接口P5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接口P5的接口地址。
情况三、路由器将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均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该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该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例如,接口P5的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时,则:如果接口P5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均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路由器3确定接口P5为待修改接口,根据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接口P5的接口前缀及接口地址。
以下结合路由器3通过接口P4收到RR报文对上述匹配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假设接口P4上有3组接口信息,分别为接口前缀1和接口地址1,接口前缀2和接口地址2,接口前缀3和接口地址3;接口P5上有2组接口信息,分别为接口前缀4和接口地址4,接口前缀5和接口地址5。RR报文中会携带如下字段:匹配前缀(MatchPrefix)、匹配长度(MatchLen)、使用前缀(UsePrefix)、使用前缀长度(OpLength)、操作类型(OpCode)、T标志位、A标志位。
路由器3在通过接口P4收到RR报文之后,解析该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字段和匹配长度字段,以得到匹配前缀和匹配长度,并将匹配前缀的前N位(N为匹配长度的数值)与各接口前缀(即接口前缀1、接口前缀2、接口前缀3、接口前缀4和接口前缀5)的前N位进行比较,并将匹配前缀的前N位与各接口地址(即接口地址1、接口地址2、接口地址3、接口地址4和接口地址5)的前N位进行比较。假设匹配前缀的前N位与接口前缀1的前N位相同,且匹配前缀的前N位与接口地址1的前N位相同,则说明接口前缀1和接口地址1能够匹配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由于接口P4的接口前缀1和接口地址1均与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满足情况三),因此将接口P4确定为待修改接口。
之后,路由器3解析该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字段和使用前缀长度字段,以得到使用前缀和使用前缀长度,并解析该RR报文中携带的操作类型,以得到操作类型的取值;其中,操作类型的取值具体可以为1,2,3;当操作类型为1时,表示为接口添加一个接口前缀和/或一个接口地址;当操作类型为2时,表示只对匹配上的接口前缀和/或接口地址进行修改;当操作类型为3时,表示需要对一个接口对应的所有接口前缀和/或所有接口地址均进行修改。
在具体实现时,使用前缀长度的取值为3+4x。如果x为0,则使用前缀长度的取值为3,此时表示没有使用前缀,路由器3需要删除接口P4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在此情况下,当操作类型为2时,路由器3删除接口前缀1和接口地址1;当操作类型为3时,路由器3删除接口前缀1和接口地址1、接口前缀2和接口地址2、接口前缀3和接口地址3。如果x为1,则使用前缀长度的取值为7,此时表示使用前缀的长度为4位,路由器3需要利用使用前缀同时修改接口P4的接口前缀的前4位以及接口地址的前4位;在此情况下,当操作类型为1时,路由器3利用使用前缀为接口P4添加一个接口前缀和一个接口地址;当操作类型为2时,路由器3利用使用前缀修改接口前缀1的前4位以及接口地址1的前4位;当操作类型为3时,路由器3利用使用前缀修改接口前缀1的前4位以及接口地址1的前4位、接口前缀2的前4位以及接口地址2的前4位、接口前缀3的前4位以及接口地址3的前4位。如果x为2,则使用前缀长度的取值为11,此时表示使用前缀的长度为8位,路由器3需要利用使用前缀同时修改接口P4的接口前缀的前8位以及接口地址的前8位;在此情况下,当操作类型为1时,路由器3利用使用前缀为接口P4添加一个接口前缀和一个接口地址;当操作类型为2时,路由器3利用使用前缀修改接口前缀1的前8位以及接口地址1的前8位;当操作类型为3时,路由器3利用使用前缀修改接口前缀1的前8位以及接口地址1的前8位、接口前缀2的前8位以及接口地址2的前8位、接口前缀3的前8位以及接口地址3的前8位。以此类推,不同x的取值对应不同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T标志位的取值可以为0或者1,如果T标志位的取值为0,则表示收到RR报文的路由器需要回应响应报文,该情况一般在测试场景中使用;如果T标志位的取值为1,则表示收到RR报文的路由器不需要回应响应报文,只需要利用该RR报文中携带的信息进行相关处理即可。此外,A标志位的取值可以为0或者1,如果A标志位的取值为0,则表示路由器只需要对处于打开状态的接口进行处理,即上述匹配过程是路由器针对处于打开状态的接口来说的;如果A标志位的取值为1,则表示路由器需要对处于打开状态的接口和处于关闭状态的接口(即shutdown的接口)均进行处理,即上述匹配过程是路由器针对处于打开状态的接口和处于关闭状态的接口来说的。
步骤203,路由器丢弃RR报文(即步骤201中收到的RR报文)。
其中,由于第二类型接口包括路由器上的对外接口,即路由器上与运营商网络外设备相连的接口,因此第二类型接口收到的RR报文是非法的RR报文。进一步的,由于第二类型接口配置了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因此,路由器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该RR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路由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路由器还需要解析RR报文的目的地址,如果该RR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路由器以组播方式转发该RR报文。如图1所示,路由器1需要解析RR报文的目的地址,如果发现该RR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路由器1以组播方式转发该RR报文,即路由器1通过接口P1将该RR报文发送给路由器2,且路由器1通过接口P2将该RR报文发送给路由器3。
本发明实施例中,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并丢弃该RR报文之后,该路由器还可以向网管发送告警报文,且该告警报文中携带了本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收到RR报文的信息。网管在收到该告警报文之后,基于该告警报文中携带的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收到RR报文的信息,网管可以根据告警报文确定路由器所属网络的安全状态。如果路由器所属网络的安全状态为不安全,则由网管通知管理员对路由器所属网络进行维护和控制,以保证路由器所属网络处于安全状态,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该告警报文包括但不限于: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告警报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为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为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路由器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修改相应接口的接口信息,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直接丢弃该RR报文,不仅能够实现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还可以避免路由器被非法的RR报文修改本路由器上的接口信息。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路由器,如图3所示,所述路由器具体包括:
处理模块11,用于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路由器重编号RR报文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丢弃模块12,用于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匹配前缀,所述接口修改信息包括使用前缀,所述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或接口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11,具体用于将接口前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或者,将接口地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地址;或者,将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均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路由器还包括:
发送模块13,用于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之后,如果所述RR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以组播方式转发所述RR报文。
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之后,向网管发送告警报文,所述告警报文中携带了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收到RR报文的信息,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告警报文确定所述路由器所属网络的安全状态。其中,所述告警报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告警报文。
其中,本发明装置的各个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上述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为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为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路由器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修改相应接口的接口信息,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直接丢弃该RR报文,不仅能够实现路由器重编号功能,还可以避免路由器被非法的RR报文修改本路由器上的接口信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路由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路由器重编号RR报文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匹配前缀,所述接口修改信息包括使用前缀,所述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或接口地址;
所述路由器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的过程,包括:
所述路由器将接口前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
或者,所述路由器将接口地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地址;
或者,所述路由器将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均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路由器重编号RR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RR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所述路由器以组播方式转发所述RR报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路由器向网管发送告警报文,所述告警报文中携带了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收到RR报文的信息,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告警报文确定所述路由器所属网络的安全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报文具体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告警报文。
6.一种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器具体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路由器重编号RR报文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信息确定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接口修改信息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配置主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丢弃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其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配置被动路由器重编号功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信息包括匹配前缀,所述接口修改信息包括使用前缀,所述接口信息包括接口前缀和/或接口地址;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接口前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或者,将接口地址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地址;或者,将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均与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匹配前缀匹配的接口确定为待修改接口,并根据所述RR报文中携带的使用前缀修改所述待修改接口的接口前缀和接口地址。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之后,如果所述RR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则以组播方式转发所述RR报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接收到RR报文时,丢弃所述RR报文之后,向网管发送告警报文,所述告警报文中携带了所述路由器通过第二类型接口收到RR报文的信息,以使所述网管根据所述告警报文确定所述路由器所属网络的安全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报文具体包括: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告警报文。
CN201410257539.5A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0383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7539.5A CN104038374B (zh)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7539.5A CN104038374B (zh)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374A true CN104038374A (zh) 2014-09-10
CN104038374B CN104038374B (zh) 2017-12-29

Family

ID=5146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7539.5A Active CN104038374B (zh) 2014-06-10 2014-06-10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83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305A (zh) * 2015-06-25 2015-10-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重编号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2517A (zh) * 2002-08-01 2005-10-12 6Wind公司 使用因特网协议自动对网络编号的方法
US7711852B1 (en) * 2003-11-04 2010-05-04 Cisco Technology, Inc. Arrangement in a router for inserting address prefixes based on command line address identifiers
CN103249026A (zh) * 2013-05-23 2013-08-14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PMIPv6中支持HNP重编号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2517A (zh) * 2002-08-01 2005-10-12 6Wind公司 使用因特网协议自动对网络编号的方法
US7711852B1 (en) * 2003-11-04 2010-05-04 Cisco Technology, Inc. Arrangement in a router for inserting address prefixes based on command line address identifiers
CN103249026A (zh) * 2013-05-23 2013-08-14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PMIPv6中支持HNP重编号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BAKER等: "《RFC 4192》", 30 September 2005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0305A (zh) * 2015-06-25 2015-10-14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重编号方法及装置
CN104980305B (zh) * 2015-06-25 2018-07-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重编号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8374B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7970B2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342952B (zh) 业务链路选择控制方法以及设备
CN106878194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US8850065B2 (en) Diameter route learning
US201401898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network information with subscriber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US93386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rrelating security events with subscriber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6921578B (zh)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0048952B (zh) 一种流表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353022A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99803A (zh) 一种流量识别方法、应用服务器及网元设备
US20170222953A1 (en) User packet forwa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cessing node
CN104994022A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和业务板
JP6169662B2 (ja) Api変換アダプタ、api変換システム、及びapi変換プログラム
EP307517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pplication instances within a machine-to-machine network domain
US9913010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640557A (zh) 网关以及云网络系统
KR101284584B1 (ko) 시그널링 트래픽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5099802A (zh) 一种流量识别方法、终端及网元设备
CN103944832A (zh) 一种pmtu值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4038374A (zh) 一种接口信息修改方法和设备
CN108574637B (zh) 一种地址自学习的方法、装置及交换机
CN103944823A (zh)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和设备
CN104639439A (zh) 一种业务报文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1306774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270310A (zh) 一种基于rip的报文处理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