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5612A -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5612A
CN104035612A CN201410083499.7A CN201410083499A CN104035612A CN 104035612 A CN104035612 A CN 104035612A CN 201410083499 A CN201410083499 A CN 201410083499A CN 104035612 A CN104035612 A CN 104035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cloth line
wiring portion
electrode
wir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34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鹤烈
金烔燮
金慜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3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该布线设备包括:透明窗口部;至少一个透明基板,设置在透明窗口部下方以包括多个电极;至少一个布线部分,包括多个布线轨迹,多个布线轨迹形成为呈网格图案以与电极电连接并且改变它们之间的空间。

Description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触摸屏面板。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其中,用于布线间距的一部分是可变的。
背景技术
通常,术语便携式通信装置是指在被用户携带的同时能够与相对装置执行无线通信的装置。便携式通信装置通常包括显示器、天线装置、输入/输出装置以及数据传送/接收装置。
随着最近多媒体和显示技术的进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显示器的分辨率得以提高。基于这些改进,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借助于诸如手指或手写笔的输入装置以接触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显示器的方式来输入数据的触摸屏面板(TSP)。
触摸屏面板可以粗略地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电阻式基于因由输入装置施加的压力而导致的玻璃层与电极之间的短路来检测位置。电容式通过在手指接触面板时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的变化来检测位置。
最近已经流行起来的有代表性的电容式触摸屏面板有互电容式触摸屏面板和自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登记号为20-235,537的韩国实用新型(于2012年4月12日公布)公开了一种涉及这样的触摸屏面板的结构。
图1示出了根据相关领域的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的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相关领域的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的操作状态。
参照图1和图2,互电容式触摸屏面板1包括由玻璃和塑料材料制成的透明窗口部2、在透明窗口部2下方的具有感测电极3a的第一透明基板3、包括驱动电极4a并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3下方的第二透明基板4以及绝缘层5,绝缘层5设置在透明窗口部2和第一透明基板3之间以及第一透明基板3和第二透明基板4之间,以防止驱动电极4a和感测电极3a彼此接触。这里,第一透明基板3和第二透明基板4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层。
图3示出了根据相关领域的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的布线结构。
参照图3,电容式触摸屏面板可以包括各个电极和布线部分。由于布线部分占据的面积大,因此每个电极的驱动精确度降低。
更具体地讲,如图3中所示,如果电极的薄膜电阻(sheet resistance)为200Ω/Sq,线宽度为0.05mm,电极之间的垂直空间为5mm,那么最短的电极S0的线电阻为5×100/0.05=10kΩ,最长的电极S5的线电阻是30×100/0.05=60kΩ,使得两个电极之间的线电阻差为50kΩ。
这样,由于布线部分之间的线电阻差,使得产品的性能劣化。
此外,如在图3中,比较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的布线部分6a和14a的长度,最短的电极S0的长度是最长的电极S5的长度的1/6,使得如果布线部分6a和14a的线宽度彼此相同,则最短的电极S0的电阻也是最长的电极S5的电阻的1/6,从而增大了驱动电极4a和12a与感测电极3a和12b之间的电阻差,因此进一步使产品的性能劣化。
此外,如图3中所示,触摸屏面板1和10的布线部分6a和14a被构造成呈直线。即,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的布线部分形成为,使得最短的直线布线部分与最长的直线布线部分之间的线空间大。因此,用户很容易看到并区分电极和直线布线部分。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对设备存在以下要求,即,在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的布线部分的空间是可变的并且被减小,以减小电极之间的电阻差,并且防止通过肉眼注意到电极的布线部分。
上述信息仅作为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信息而提供。关于以上内容是否可以应用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并未给出确定结果且未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于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其中,至少一个布线部分被构造为呈网格图案以与电极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改变布线部分之间的空间,使得电极之间的电阻差减小并且电极的精确度得到提高,因此进一步加强产品的诸如识别区域和识别速度的触摸性能。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其中,至少一个布线部分被构造为呈网格图案以与电极电连接,并且被构造为改变布线部分之间的空间,从而防止布线部分被看到,以解决产品的可见性问题,因此改善产品的利用。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器的布线设备。所述布线设备包括:窗口部;至少一个基板,设置在窗口部下方以包括多个电极;至少一个布线部分,包括多种布线轨迹,多个布线轨迹形成为与电极电连接并且改变它们之间的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所述布线设备包括:透明窗口部;至少一个透明基板,设置在透明窗口部下方以包括多个电极;至少一个布线部分,包括多个布线轨迹,多个布线轨迹形成为呈网格图案以与电极电连接并改变它们之间的空间。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突出的特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清楚,其中,下面的详细描述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相关领域的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的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相关领域的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的操作状态;
图3示出了根据相关领域的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的布线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被分解和设置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以Z字形图案设置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形成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中的插入凹槽的放大图;以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的放大图。
在整个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表示同样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参照附图进行的下面的描述以有助于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晰和简明起见,可以省略对已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含义,但是,仅仅被发明人使用以能够清晰且一致地理解本公开。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应该是,提供下面对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出的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本公开的目的,本公开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将理解的是,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形式还包括复数形式。因此,例如,提及“组件表面”包括提及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参照图4,布线设备100可以包括透明窗口部(未示出)、具有多个电极的至少一个透明基板110以及至少一个布线部分120。透明窗口部(未示出)被构造成在其下设置下面所描述的透明基板110。透明窗口部和透明基板110可以由塑料、玻璃和膜中的一种制成。透明窗口部和透明基板110也可以由除了塑料、玻璃或膜以外的材料形成。透明基板110可以包括具有驱动电极111a的第一透明基板111和具有感测电极112a的第二透明基板112,并且设置在透明窗口部(未示出)下方。布线部分120被构造为呈金属网格图案以与驱动电极111a和感测电极112a电连接,并被构造成改变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例如,布线部分120可以包括多个布线轨迹,其中,多个布线轨迹被构造为改变它们之间的空间并且与驱动电极111a或感测电极112a电连接。被构造为呈网格图案的布线部分120设置在第一透明基板111和第二透明基板112上。在实施例中,布线部分120可以由氧化铟锡(ITO)形成。
布线部分120被构造为呈金属网格图案以改变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从而当与已存在电极的电阻相比时降低了各个电极的电阻,使得驱动电极111a和感测电极112a的触摸性能得以改善,并且被构造为呈网格图案的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减小,以防止布线部分120被看到,因此解决了产品的可见性问题。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的放大图。
参照图5,布线部分120可以被构造为呈菱形形状图案。然而,布线部分120可以被构造为呈除了菱形形状以外的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形状、三角形形状等)的图案。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被分解和设置的放大图。
参照图6,布线部分120也可以形成为呈具有彼此分隔开的边缘的菱形形状。即,布线部分120未彼此接触而是彼此分离,以形成具有彼此分隔开的边缘的菱形形状。
布线部分120的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相接的部分可以呈直线或曲线。
布线部分120彼此相接的部分可以根据角度或方向而改变,使得布线部分120彼此分离。
因此,布线部分120改变它们的宽度,使得宽度不同。也就是说,布线部分120具有沿着朝向布线部分120的中心的方向增大并且沿着远离布线部分120的中心的方向减小的宽度。
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可以形成为变窄或加宽并且重复。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以Z字形图案设置的放大图。
参照图7,布线部分120可以形成为呈Z字形图案以彼此交错,使得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形成得窄。
图8是示出形成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中的插入凹槽的放大图。
参照图8,插入凹槽130可以形成在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相接的部分中,菱形形状的边缘可以插入到插入凹槽130中以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线部分120的放大图。
参照图9,布线部分121形成为呈葫芦形形状图案。
将更详细地描述制造触摸屏面板的工艺。
图4示出了在第一透明基板111和第二透明基板112上的根据本公开的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100。
即,如图4中所示,透明基板110包括具有驱动电极111a的第一透明基板111和具有感测电极112a的第二透明基板112,驱动电极111a和感测电极112a被图案化为呈金属网格图案。
再次参照图3,假设相关领域的触摸屏面板的驱动电极(图3中的4a和12a)和感测电极(图3中的3a和12b)的薄膜电阻为200Ω/Sq,电极之间的线空间为0.05mm,那么最短的电极(图3中的S0)的线电阻为5×100/0.05=10kΩ,最长的电极(图3中的S5)的线电阻是30×100/0.05=60kΩ,从而两个电极之间的线电阻差为50kΩ。因此,产品的性能因布线部分6和14之间的线电阻差而劣化。
另一方面,为了克服前述缺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线部分120形成为呈菱形形状图案并且呈网格图案,其中,所述图案通过连接菱形形状的边缘形成。如果在此状态下测量布线部分120的线电阻,则布线部分120的最短的电极S0的线电阻为0.36kΩ,布线部分120的最长的电极S5的线电阻为2.16kΩ,如图4中所示,从而两个电极之间的线电阻差为1.8kΩ。
如上所述,相关领域的布线部分6和布线部分14之间的线电阻差为50kΩ,根据本公开的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线电阻差为1.8kΩ,因此使电阻差显著地降低。
因此,具有小电阻差的形成为呈网格图案的布线部分120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改变并变窄,从而增加了驱动电极111a和感测电极112a的数量并且被用于具有大电极111a和112a的大面积显示单元(未示出)。
另外,如图3中所示,包括驱动电极4a和12a以及感测电极3a和12b的布线部分6和14形成为呈直线,从而当用户触摸相关领域的触摸屏面板1和10的窗口部时,很容易地注意到电极和直线的布线部分6和14。
因此,本公开需要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以解决可见性问题,从而使布线部分120形成为呈网格图案并且也呈菱形形状图案。
即,为了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需要防止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相接。因此,如图6中所示,布线部分120形成为使得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分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宽,因此会被看到一些。
因此,如图7中所示,为了解决上述缺点,布线部分120形成为呈彼此交错的Z字形图案。即,布线部分120插入其菱形形状之间,并且设置为呈Z字形图案,从而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
如图8中所示,为了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在布线部分120的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相接的部分中形成插入凹槽130,并且布线部分120的菱形形状的边缘插入到插入凹槽130中,从而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
如图9中所示,根据另一实施例,为了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布线部分121形成为呈葫芦形形状图案。即,在呈葫芦形形状图案的布线部分121中,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相接的部分形成为直线,使得布线部分121的整体形状为葫芦形形状。这样,呈葫芦形形状图案的布线部分121可以使布线部分121之间的空间变窄。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布线部分120形成为具有各种布线结构,从而解决了布线部分120的可见性问题并使布线部分120之间的空间变窄。
即,本公开以通过重复预定形状而形成的网格图案形成布线部分120,从而实现比已存在电极的电阻小的电阻,因此进一步改善了产品的诸如识别区域、识别速度等的触摸性能。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布线设备(图4中的100)可应用于由各种材料(例如,玻璃、丙烯酸树脂和膜等)形成的透明基板、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窗口部或集成有触摸屏面板的显示器(未示出)以及柔性显示器(未示出)。
即,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布线设备(图4中的100)可应用于作为代表性应用示例的便携式通信设备的触摸屏面板。然而,应用不限于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也可以应用到具有显示器的任何电子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例不仅可以包括根据与各种通信系统相对应的通信协议来运行的移动通信终端,而且还可以包括任何信息通信设备和多媒体设备(例如,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MP3播放器、导航系统、游戏控制器、膝上型电脑、广告牌、电视(TV)、数字广播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智能电话等)以及它们的应用设备。
可以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得到或预期的其他效果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被明确地或隐含地公开。即,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已经公开了从本公开的实施例预期到的效果。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显示器的布线设备(100),所述布线设备包括:
窗口部;
至少一个基板(110),设置在窗口部下方以包括多个电极;以及
至少一个布线部分(120),包括多个布线轨迹,所述多个布线轨迹形成为与电极电连接并且改变它们之间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部分(120)形成为呈金属网格图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显示器包括触摸屏面板或液晶显示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窗口部和基板中的每个由塑料、玻璃、丙烯酸树脂和膜中的一种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部分包括氧化铟锡。
6.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100),所述布线设备包括:
透明窗口部;
至少一个透明基板(110),设置在透明窗口部下方以包括多个电极;以及
至少一个布线部分(120),包括多个布线轨迹,所述多个布线轨迹形成为呈网格图案以与电极电连接并且改变它们之间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透明基板包括:
第一透明基板(111),包括驱动电极(111a);以及
第二透明基板(112),包括感测电极(112a)。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形成为呈菱形形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形成为使得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分隔开。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形成为使得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相接的部分形成为直线或曲线。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通过以预定角度或方向改变布线部分彼此相接的部分使布线轨迹彼此分隔开。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改变其宽度,使得布线轨迹的宽度不同。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之间的空间重复地变宽和变窄。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形成为呈Z字形图案以彼此交错。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在菱形形状的边缘彼此相接的部分中具有插入凹槽。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形成为构造葫芦形形状图案。
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透明窗口部和透明基板(110)由塑料、玻璃、丙烯酸树脂和膜中的一种形成。
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布线轨迹由金属材料形成。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线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布线部分(120)包括氧化铟锡。
CN201410083499.7A 2013-03-08 2014-03-07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Pending CN1040356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3-0025137 2013-03-08
KR1020130025137A KR20140110561A (ko) 2013-03-08 2013-03-08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배선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612A true CN104035612A (zh) 2014-09-10

Family

ID=5027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3499.7A Pending CN104035612A (zh) 2013-03-08 2014-03-07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53829A1 (zh)
EP (1) EP2775381A3 (zh)
KR (1) KR20140110561A (zh)
CN (1) CN1040356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3208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85516A (zh) * 2016-04-05 2018-11-23 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以及利用该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27463B2 (en) * 2014-11-28 2017-04-18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ith space reducing wire configuration
KR102372334B1 (ko) 2015-04-14 2022-03-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WO2018225633A1 (ja) * 2017-06-06 2018-12-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用部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4163A (ja) * 2005-06-10 2006-12-21 Nissha Printing Co Ltd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JP2010191504A (ja) * 2009-02-16 2010-09-02 Gunze Ltd タッチスイッチ
US20110102361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Atmel Corporation Touchscree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CN102402354A (zh) * 2010-09-10 2012-04-04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电极的电容式触摸屏
WO2012157557A1 (ja) * 2011-05-13 2012-11-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35537Y1 (ko) 2001-03-28 2001-10-10 김건주 텐트식 간이침대
US7920129B2 (en) * 2007-01-03 2011-04-05 Apple Inc. Double-sided touch-sensitive panel with shield and drive combined layer
WO2010075308A2 (en) * 2008-12-26 2010-07-01 Atmel Corporation Multiple electrode touch sensitive device
TW201104540A (en) * 2009-07-22 2011-02-01 Ritdisplay Corp Capacitive type touch sensor
KR20130027747A (ko) * 2011-09-08 2013-03-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JP5506758B2 (ja) * 2011-10-03 2014-05-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US20140041999A1 (en) * 2012-08-13 2014-02-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Touch panel
KR20140023046A (ko) * 2012-08-16 2014-02-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KR20140023045A (ko) * 2012-08-16 2014-02-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KR20140076174A (ko) * 2012-12-12 2014-06-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
KR101588924B1 (ko) * 2012-12-24 2016-01-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4163A (ja) * 2005-06-10 2006-12-21 Nissha Printing Co Ltd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JP2010191504A (ja) * 2009-02-16 2010-09-02 Gunze Ltd タッチスイッチ
US20110102361A1 (en) * 2009-10-29 2011-05-05 Atmel Corporation Touchscreen electrode configuration
CN102402354A (zh) * 2010-09-10 2012-04-04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网状电极的电容式触摸屏
WO2012157557A1 (ja) * 2011-05-13 2012-11-2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516A (zh) * 2016-04-05 2018-11-23 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以及利用该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面板
CN108885516B (zh) * 2016-04-05 2021-07-30 未来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传感器以及利用该触摸传感器的触摸屏面板
CN106293208A (zh) * 2016-07-29 2017-01-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93208B (zh) * 2016-07-29 2023-07-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75381A2 (en) 2014-09-10
KR20140110561A (ko) 2014-09-17
US20140253829A1 (en) 2014-09-11
EP2775381A3 (en)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60120A1 (en) Touch panel
CN102109940B (zh) 电容感测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容感测系统
CN103384866B (zh) 静电容量式触摸屏
US20090140987A1 (en) Duplex touch panel
CN101943965B (zh) 触摸屏及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US8119937B2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4035612A (zh) 用于触摸屏面板的布线设备
CN102236195A (zh) 具有电容式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4407758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20062506A1 (e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US20150062449A1 (en) Touch panel
TW201308178A (zh) 觸摸感測面板
US20150248186A1 (en) Touch panel
TWI630517B (zh) 觸控視窗以及包含其之觸控裝置
JP5622160B1 (ja) 面状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20150138453A1 (en) Touch panel
CN106293249A (zh)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输入系统
KR102183655B1 (ko) 표시 장치
CN204242157U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50293559A1 (en) Touch panel
US20090223723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02402355A (zh) 容性触摸屏
US9342171B2 (en) Touch panel with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s extend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but on opposite surfaces of a substrate
US20150103261A1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10254803A1 (en) Method for recognizing multi-touch of resistive touch scre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