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5545A - 可携式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5545A
CN104035545A CN201310067321.9A CN201310067321A CN104035545A CN 104035545 A CN104035545 A CN 104035545A CN 201310067321 A CN201310067321 A CN 201310067321A CN 104035545 A CN104035545 A CN 104035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touch area
touched
scheduled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73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卓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林卓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卓毅 filed Critical 林卓毅
Priority to CN2013100673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5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5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5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携式通信装置。可携式通信装置包含第一外壳具有第一输入装置,以及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接合。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所定义的空间用来置放处理单元。第二外壳包含第二输入装置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第二输入装置定义有至少一触控区域。当触控区域被接触时一感测信号用来指出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会被传送至处理单元,而处理单元依据感测信号所代表的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来控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的预定操作。

Description

可携式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可携式通信装置,特别是一种在第一输入装置外另外安装第二输入装置,且借着判断第二输入装置所产生的感测信号来进行预定操作的可携式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多利用面对使用者的触控面板或是位在可携式通信装置壳体侧边的按钮/按键进行操作(譬如说开机还有调整音量大小等),却没有有效利用可携式通信装置的另一侧(也就是通常设置影像撷取装置的那一侧)的表面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携式通信装置。可携式通信装置包含第一外壳具有第一输入装置,以及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接合。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所定义的空间系用来置放处理单元。第二外壳包含第二输入装置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第二输入装置定义有至少一触控区域。当触控区域被接触时一感测信号用来指出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会被传送至处理单元,而处理单元系依据感测信号所代表的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来控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的预定操作。
本发明另外公开了操作上述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方法包含接收来自于第二输入装置的感测信号、判断感测信号所对应的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以及依据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控制可携式通信装置进行预定操作。
以上的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可携式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2A,说明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2B,说明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可携式通信装置的简单电路方块图。
图4,是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300 可携式通信装置
102 第一壳体
104、204、206、304 第二壳体
106、318 第一输入装置
208、306 第二输入装置
209、256、258、262、264、266 触控区域
302 本体
308 第一通信接口
312 第二通信接口
314 处理单元
316 储存单元
400 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方法
402 接收来自第二输入装置的感测信号
404 判断接收的感测信号对应的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
406 使可携式通信装置依据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进行预定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阅图1,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可携式通信装置100的示意图。可携式通信装置100可以是一手机(mobile phone)、一平板电脑(tabletcomputer)或是电子阅读器(electronic reader)。
可携式通信装置100可由第一壳体102以及第二壳体104组合而成,且第一壳体102以及第二壳体接合后所定义出来的内部空间用来置放让可携式通信装置100得以顺利运作的电路元件(未显示)。可携式通信装置100另外包含一第一输入装置106设置在第一壳体102之上(或是与第一壳体整合在一起)。此第一输入装置106除了用来接收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100的输入外,同样具备有作为显示萤幕的功能。
请参阅图2A与图2B,图2A与图2B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壳体204以及206的示意图。本发明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在第二壳体204上定义有一空间以用来设置第二输入装置208。此第二输入装置208包含有如同图1的第一输入装置106的单一触控区域用来接收触控输入(touch inputs)。位于第二壳体206上的第二输入装置由多个触控区域256-266定义而成,且这些触控区域256-266分别用来接收触控输入。第二输入装置208可以是一电容式触控板,且第二输入装置208具有单一触控区域209。
当第二壳体204以及206的触控区域被接触时,会产生对应的感测信号。此对应产生的感测信号会传送到可携式通信装置位于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204/206所定义的空间内之一电路元件(未显示)。此电路元件通常是一处理单元。而处理单元会处理所接收到的感测信号来决定是否进行对应的预定操作。
上述感测信号可能是因为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被接触而产生,而预定的操作可以根据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被接触的数目以及被接触的面积来决定。举例来说,触控区域256以及258被接触而产生对应的感测信号跟触控区域262、264以及266被接触而产生的感测信号不同,而不同触控信号的产生将决定所要进行的预定操作为何以及是否要预定操作将被进行。换句话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触控区域256以及258被接触时,可携式通信装置可被解锁(unlocked),而触控区域262、264以及266被接触则可让唤醒可携式通信装置。当触控区域256以及262被接触时,可携式通信装置的音量大小可以被调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能依据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被接触的面积大小,使得可携式通信装置决定是否进行预定操作。举例来说,当大于一半的触控区域209被接触时可携式通信装置会被解锁,而当小于一半的触控区域209被接触时可携式通信装置将不会进行解锁的动作。上述的处理单元可能去累加被接触的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的面积,以决定是否进行预定操作。
除此之外,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被接触的数目同样可用来当作是否进行预定操作的参考。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能由处理单元依据触控区域256-266被接触的顺序(sequence)来决定预定操作是否被进行。举例来说,在触控区域256-266经由一个预定顺序分别被接触时(触控区域256先被接触,然后触控区域258被接触,而触控区域262以及264紧接着被接触),可携式通信装置将可被解锁。而触控区域264较其他触控区域262、258以及256先被接触时,且触控区域256会最后被接触的触控区域,处理单元可唤醒可携式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能依据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被接触的时间长短而有不同的感测信号的产生来决定预定操作的进行。此预定区域209以及256-266被接触的时间长短可能包含单一触控区域(譬如说触控区域209)或是多个触控区域(譬如说触控区域256-264)被接触的时间长短,乃至于多个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间被接触的时间间隔。
请参阅图3,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可携式通信装置300的简单电路方块图。可携式通信装置300包含本体302与第二壳体304。第二壳体304包含第二输入装置306以及第一通信接口308,其中第二输入装置306通过第一通信接口308与本体302电连接。
本体302包含第二通信接口312跟第一通信接口308电连接、处理单元314、储存单元316以及第一输入装置318。处理单元314分别与储存单元316、第二通信接口312以及第一输入装置318电连接,以控制可携式通信装置300的操作。上述的操作包含前面提到的根据所接收的感测信号进行的预定操作。
第一输入装置318除了可接收使用者输入而让处理单元314在接收到此使用者输入后得控制可携式通信装置300的操作外,同样可以做为显示装置使用。第二输入装置306则是定义有如同图2A与图2B的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以在被触控后输出对应的感测信号。而感测信号通过第一通信接口308还有第二通信接口312传送到处理单元314。处理单元314则依据所接收到的感测信号判断触控区域209以及256-266被接触的状态(包括被接触的面积大小、是否被接触、被接触的顺序、被接触的时间长短乃至于各个触控区域间被接触的时间间隔),使得可携式通信装置300进行对应的预定操作。
请合并参阅图3与图4,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400流程图。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400包含由处理单元314接收来自第二输入装置(如第二输入装置306)产生的感测信号(步骤402)。在步骤404中,处理单元314会判断接收到的感测信号所对应的第二输入装置306的触控区域的一被接触状态。被接触的状态至少包括触控区域被接触的面积大小、触控区域是否被接触、触控区域被接触的顺序以及触控区域被接触的时间长短。被接触状态的判断可能包含上述例子其中之一或是多个例子的组合。
步骤406则是在完成判断第二输入装置306的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后由处理单元控制可携式通信装置进行预定操作。举例来说,当触控区域被接触的面积大于一第一预定值、触控区域被接触的数目大于一第二预定值、触控区域以一预定顺序被接触、触控区域被接触的时间大于一预定时间、以及各个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时间间隔是否等于一预定要求的其中之一或是其组合被满足的情况下,可携式通信装置会进行预定操作。
本发明系通过第二输入装置的设置,使得此第二输入装置所包含的触控区域可同样被用来被接触(或是所谓接收输入信号)。触控区域被接触时会有对应的感测信号产生,此产生的感测信号代表触控区域的被接触状态。而此接触状态是否满足预设的条件(举例来说,触控区域被接触的顺序是否等于预定顺序)将提供另外一种让可携式通信装置进行预定操作的方式,无须为了进行上述的预定操作特别去使用第一输入装置或是可携式通信装置壳体上(侧边)的按钮/按键。

Claims (17)

1.一种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外壳具有一第一输入装置;以及
一第二外壳,与该第一外壳接合,其中该第二外壳与该第一外壳所定义的空间用来置放一处理单元;
其中,该第二外壳包含一第二输入装置与该处理单元电连接,该第二输入装置定义有至少一触控区域,当该触控区域被接触时一感测信号用来指出该触控区域的一被接触状态会被传送至该处理单元,而该处理单元依据该感测信号所代表的该触控区域的该被接触状态,来控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的一预定操作。
2.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外壳为该可携式通信装置的一背盖。
3.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操作包含唤醒该可携式通信装置以及解锁该可携式通信装置。
4.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当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面积大小大于一第一预设值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可进行对应的该预定操作。
5.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输入装置为一电容式触控板。
6.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被接触的该触控区域的一数目大于一第二预设值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可进行对应的该预定操作。
7.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被接触的该触控区域的一顺序为一预定顺序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可进行对应的该预定操作。
8.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时间长度为一预定时间长度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可进行对应的该预定操作。
9.如权利要求1的可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时间间隔符合一预定要求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可进行对应的该预定操作。
10.一种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通信装置包含一第一外壳具有一第一输入装置以及一第二外壳与该第一外壳接合且包含一第二输入装置,其中该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所定义的空间用来置放一控制电路与该第二输入装置电连接,该第二输入装置定义有至少一触控区域,该操作该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包含:
接收来自于该第二输入装置的一感测信号;
判断该感测信号所对应的该触控区域的一被接触状态;以及
依据该触控区域的该被接触状态控制该可携式通信装置进行一预定操作。
11.如权利要求10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根据所接收的该感测信号判断该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面积大小是否大于一第一预设值来决定是否进行该预定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0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操作包含唤醒该可携式通信装置以及解锁该可携式通信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0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接收该第一输入装置的一输入。
14.如权利要求10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根据所接收的该感测信号判断该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数目是否大于一第二预设值来决定是否进行该预定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0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根据所接收的该感测信号判断该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顺序是否为一预定顺序来决定是否进行该预定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0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根据所接收的该感测信号判断该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时间长度为一预定时间长度来决定是否进行该预定操作。
17.如权利要求10的操作可携式通信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外包含根据所接收的该感测信号判断该触控区域被接触的一时间间隔是否符合一预定要求来决定是否进行该预定操作。
CN201310067321.9A 2013-03-04 2013-03-04 可携式通信装置 Pending CN104035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7321.9A CN104035545A (zh) 2013-03-04 2013-03-04 可携式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7321.9A CN104035545A (zh) 2013-03-04 2013-03-04 可携式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5545A true CN104035545A (zh) 2014-09-10

Family

ID=51466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7321.9A Pending CN104035545A (zh) 2013-03-04 2013-03-04 可携式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55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5422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解锁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5422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解锁方法及终端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7228576B2 (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utomatic access mode control
EP2854071B1 (en)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unlocking a terminal
CN102508591B (zh) 对意外的设备激活的预防
CN106293308B (zh)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681635B (zh) 一种分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93471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EP2804126A1 (en) Detection of loss and automatically locking of a mobile device
CN101192260B (zh) 电子装置及该电子装置的开启方法
CN105677223B (zh) 一种按压触控方法和装置
CN107835286B (zh) 一种防止误解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389863A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246449A (zh) 移动终端的屏幕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262911B2 (en) Integrated home key and virtual key area for a smart terminal
CN108595044B (zh) 一种触摸屏的控制方法及终端
EP4084335A1 (en) Touch key,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681553A (zh) 手持终端及其防止误操作的方法
CN108762606B (zh) 一种屏幕解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078108A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10067552B2 (en) Touch controller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waking up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182161A (zh) 一种开启屏幕功能区域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84009B (zh) 数字解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1309390A (zh) 一种获取配置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344586B (zh) 解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KR20150019805A (ko) 입력 상태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106354B1 (ko) 전자장치에서 터치 입력을 이용한 동작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13

Address after: 518132 9-2, Guangming Road, Guangming New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Huax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Itabashi Zhuang Jing Lu China Taiwan New Taipei City No. 46 10 floor

Applicant before: Lin Zhuoyi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