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33411A -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33411A
CN104033411A CN201410259456.XA CN201410259456A CN104033411A CN 104033411 A CN104033411 A CN 104033411A CN 201410259456 A CN201410259456 A CN 201410259456A CN 104033411 A CN104033411 A CN 104033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ircuit
resistance
optocoupler
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594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33411B (zh
Inventor
莫三福
李云
欧阳家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nji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anj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anj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anj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594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33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33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3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33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33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的风扇连接于风扇连接端子上,包括温度采样电路,用于检测产品的工作温度;与风扇连接端子的电源端连接的风扇工作电路,用于控制风扇工作;与风扇连接端子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的光耦放大电路,用于将风扇连接端子的风扇速度信号端检测的方波信号放大;与温度采样电路、风扇工作电路和光耦放大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温度采样电路所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的工作,还用于根据光耦放大电路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本发明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温度来准确的控制风扇,另一方面确保了风扇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中小功率的光伏逆变器,基本上都要求IP65防水等级,使光伏逆变器在工作时的环境温度到45℃,甚至达到60℃,由于光伏逆变器的密闭和高温的条件下工作,散热性能就极大的影响着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较多的方案中,在兼顾减小产品体积又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都选用了风扇散热的形式;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装置和方法来控制当温度达到一定情况下使风扇散热,这样对于风扇的准确控制和保护风扇的稳定工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准确控制和保护风扇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所述风扇连接于风扇连接端子上,包括:
温度采样电路,用于检测产品的工作温度;
与风扇连接端子的电源端连接的风扇工作电路,用于控制风扇工作;
与风扇连接端子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的光耦放大电路,用于将风扇连接端子的风扇速度信号端检测的方波信号放大;
以及,与温度采样电路、风扇工作电路和光耦放大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温度采样电路所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的工作,还用于根据光耦放大电路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与所述风扇工作电路和连接的风扇电源电路,连接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与控制芯片之间的跟随电路,以及连接于光耦放大电路与控制芯片之间的电平转换电路。
优选地,所述温度采样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端子P1并联的电阻R285和电容C220,所述电阻R285的一端通过一电阻R257与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220的一端与跟随电路连接,所述电阻R285的另一端和电容C220的另一端均接地。
优选地,所述风扇工作电路包括光耦OP1、三极管Q38、MOS管Q39、三极管Q40、电阻R265、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74、电阻R275、电阻R286、电阻R287、电阻R288、电阻R289、电阻R290、电容C230、电容C231、电容C232及二极管D86;
其中,光耦OP1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265与控制芯片连接,其输入端阴极接地,其输出端集电极与风扇电源电路连接,其输出端发射极通过电阻R267与三极管Q3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8的集电极与风扇电源电路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274与三极管Q40的集电极、MOS管Q39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0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286与MOS管Q39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39的漏极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阻R268连接于光耦OP1的输入端阳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C230和电阻R275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38的基极与地之间,所述电阻R287和电容C231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40的集电极与地之间,所述电阻R288与电容C232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40的基极与地之间,所述电阻R289和电阻R290相互并联后连接于MOS管Q39的源极与地之间,所述二极管D86的阳极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一端还与光耦OP1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耦放大电路包括光耦OP2、上拉电阻R291、上拉电阻R292和电阻R293,所述光耦OP2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293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其输入端阴极接地,其输出端发射极接地,其输出端集电极与电平转换电路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291与电阻R293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292与光耦OP2输出端集电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跟随电路包括电阻R163、电容C133、跟随器U17B、二极管D27和二极管D28,所述跟随器U17B的输入端正极通过电阻R163与温度采样电路连接,其输入端负极与其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电容C133的一端与跟随器U17B的输入端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7的阴极与+3V电源连接,其阳极与二极管D28的阴极、跟随器U17B的输出端连接,且二极管D28的阳极接地。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的报警电路,当控制芯片根据光耦放大电路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不在设定范围内时,该控制芯片输出一报警信号至报警电路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温度采样电路实时检测产品的工作温度,并将温度转换成电压信号输送至控制芯片的I/O口;
S2、当控制芯片检测到电压信号低于设定的电压信号时,该控制芯片控制风扇工作电路工作,以带动光伏逆变器风扇工作实现散热;
S3、在风扇工作时,光耦放大电路将风扇连接端子J上的风扇速度信号端的风扇速度信号进行放大,并输送至控制芯片的I/O口;
S4、控制芯片根据光耦放大电路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当该频率不在设定范围内时,控制芯片输出一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组成的光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及设于逆变器本体内的风扇,所述风扇连接于一风扇连接端子上,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样电路,用于检测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温度;与风扇连接端子的电源端连接的风扇工作电路,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风扇工作;与风扇连接端子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的光耦放大电路,用于将风扇连接端子的风扇速度信号端检测的方波信号放大;以及与温度采样电路、风扇工作电路和光耦放大电路连接的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温度采样电路所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的工作,还用于根据光耦放大电路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温度采集电路实时的采集温度值,控制芯片根据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的工作,且在风扇工作时,控制芯片根据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进行报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温度来准确的控制风扇,另一方面确保了风扇的正常工作,使应用该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具有体积小和工作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温度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风扇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中4a为风扇两个时的其中一个光耦放大电路的电路图,4b为另一个光耦放大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跟随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控制芯片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控制芯片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电源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风扇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中电平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11是本发明所述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所述风扇连接于风扇连接端子J上,包括:温度采样电路1,用于检测产品的工作温度;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电源端连接的风扇工作电路5,用于控制风扇工作;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的光耦放大电路7,用于将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检测的方波信号放大;以及与温度采样电路1、风扇工作电路5和光耦放大电路7连接的控制芯片4,用于根据温度采样电路1所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的工作,还用于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
本实施例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的原理在于:通过温度采样电路1检测产品工作温度的最高点,并输送至控制芯片4(即DSP芯片)进行处理,当采样到该点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芯片4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工作,进而使风扇正常工作,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温度和条件来调整风扇转速的快慢,以延长风扇的寿命和减少电源的损耗;而在风扇工作的时候,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会产生风扇速度的信号,该信号通过光耦放大电路7放大后送回至控制芯片4处理(即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以实现实时监控风扇工作状态的目的,在风扇信号检测有异常时,可以报警提示是否有需要更换,而在温度采样电路1采样到的温度过高时,控制芯片4控制产品降载或使产品停止工作,直至风扇维护好,这样就确保了产品工作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温度采样电路1包括温度传感器(图未示,该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设有连接端子P1,另一端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需要温度检测的部位),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端子P1并联的电阻R285和电容C220,电阻R285的一端通过一电阻R257与电源转换电路2连接,电容C220的一端与跟随电路3连接,电阻R285的另一端和电容C220的另一端均接地。其中,温度传感器(图未示)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对于温度,电阻的阻值按一定曲线变化,这就相当于在电阻R258上并的是可变电阻(即温度传感器),+5V_T通过电阻R257分压,在不同温度下得到不同的Inverter_T信号,再通过模数转换送入控制芯片4(DSP芯片)的I/O口,控制芯片4内的软件就可以输出当前测试点的实际温度,该实际温度值可作为控制机器工作状态的判定依据。
参阅图3所示,所述的风扇工作电路包括光耦OP1、三极管Q38、MOS管Q39、三极管Q40、电阻R265、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74、电阻R275、电阻R286、电阻R287、电阻R288、电阻R289、电阻R290、电容C230、电容C231、电容C232及二极管D86;其中,光耦OP1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265与控制芯片4连接,其输入端阴极接地,其输出端集电极与风扇电源电路6连接,其输出端发射极通过电阻267与三极管Q3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8的集电极与风扇电源电路6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电阻274与三极管Q40的集电极、MOS管Q39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0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286与MOS管Q39的源极连接,MOS管Q39的漏极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三端连接;电阻268连接于光耦OP1的输入端阳极和负极之间,电容C230和电阻R275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38的基极与地之间,电阻287和电容C231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40的集电极与地之间,电阻288与电容C232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40的基极与地之间,电阻289和电阻290相互并联后连接于MOS管Q39的源极与地之间,二极管D86的阳极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三端连接,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一端还与光耦OP1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
控制芯片4给出来的控制风扇工作信号FAN_DUTY到光耦OP1的时已经是+5V的高电平信号,或者是+5V幅值的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电阻R265和电阻R268主要用于保证光耦OP1的初级工作在正确的状态,不会因为过流等原因而损坏光耦,由于V_FAN是+12V电压,当FAN_DUTY是高电平信号时,光耦OP1导通,次级导通,+12V电压通过电阻R265,电阻R275分压,三极管Q38的基极得到足够的偏置电压,使三极管Q38导通;三极管Q38的E极(发射极)电压有+12V,通过电阻R274和电阻R287分压得到可使MOS管Q39的G极(栅极)开通的足够电压,使MOS管Q39开通,同时电阻R274可起到限流的作用而不会损坏MOS管Q39和三极管Q40;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风扇连接端子,即风扇连接端子J1和风扇连接端子J2,其中J1的1脚接风扇电源正极,2脚接风扇工作信号检测脚,3脚接风扇电源负极。当MOS管Q39导通后,风扇工作电路5构成回路,风扇开始工作。
本实施例对于风扇的保护使用了硬件过流保护的方式,由于在风扇工作电路5中的负边串入了电阻R289和电阻R290,电阻R289和电阻R290会产生一个电压差,这样当风扇短路或者超过工作电流时,电压会大于一个设定值,三极管Q40导通,MOS管Q39的G极被拉到地,MOS管Q39关断,风扇工作电路5断开,风扇停止工作,有效的保护了风扇。具体的,电阻R289和电阻R290的阻值根据风扇最大工作电流等来计算,在风扇工作时,电流乘上该阻值可得到一定电压,当电压超过某个电压值的时,三极管Q40导通,MOS管Q39的G极被拉到参考地SGND,G极(栅极)电压为零,MOS管Q39关断,风扇工作电路5的回路断开,确保风扇不会因为过流而损坏,减少了损失。
作为优选,风扇连接端子J的数量(风扇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选用1个,2个或多个,且由于多个风扇在风扇工作电路5上是并联连接的,当其中的一个风扇损坏时也不会影响到其他风扇的正常工作。
参阅图4所示,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两个风扇连接端子,即风扇连接端子J1和风扇连接端子J2,这样每个风扇连接端子均连接有一个光耦放大电路7;其中,第一个光耦放大电路7包括光耦OP2、上拉电阻R291、上拉电阻R292和电阻R293,光耦OP2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293与风扇连接端子J1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其输入端阴极接地,其输出端发射极接地,其输出端集电极与电平转换电路8连接,上拉电阻R291与电阻R293连接,上拉电阻R292与光耦OP2输出端集电极连接。
由于风扇连接端子J1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输出的转速(SPEED0)信号是一个比较弱得风扇转速的方波信号,其需要通过上拉电阻R291来确保该信号在能够高低电平时使光耦OP2正确的开通或关断,电阻R293起到了限流保护光耦OP2的作用,方波信号是一个幅值比较低的弱信号,通过光耦OP2之后的FAN_SPEED0则是一个幅值为+5V,频率跟风扇工作信号完全一样的方波信号,将该信号送回控制芯片4的I/O口以检测风扇是否正常的工作;其中,图4b中的第二个光耦放大电路与第一个光耦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跟随电路3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而设计,跟随电路3包括电阻R163、电容C133、跟随器U17B、二极管D27和二极管D28,跟随器U17B的输入端正极通过电阻R163与温度采样电路1连接,其输入端负极与其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控制芯片4连接,电容C133的一端与跟随器U17B的输入端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7的阴极与+3V电源连接,其阳极与二极管D28的阴极、跟随器U17B的输出端连接,且二极管D28的阳极接地。该跟随器U17B的7脚信号(输出端信号)与输入端正极输入的信号Inverter_T是完全一样的,只是通过该跟随电路3增加了输入阻抗,更好的保护控制芯片4。
参阅图6所示,其为控制芯片4的电路图,该控制芯片4需要将风扇速度,风扇工作,温度等信号送到对应的I/O口后由控制芯片4内置的软件来读取和处理。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芯片4是型号为TMS320F28335PGFA的DSP芯片。
参阅图7所示,其为控制芯片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其主要是将输入控制芯片4的各种信号转换成DSP芯片的I/O口可接受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控制芯片4连接的报警电路9,当控制芯片4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不在设定范围内时,该控制芯片4输出一报警信号至报警电路9内。
本实施例还包括与的温度采样电路1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2,与的风扇工作电路5和连接的风扇电源电路6,连接于温度采样电路1与控制芯片4之间的跟随电路3,以及连接于光耦放大电路7与控制芯片4之间的电平转换电路8。
参阅图8所示,其为电源转换电路2的电路图,其中U22是电源转换芯片,把+12V电源转换成稳定的+5V电源,作为温度采样电路1的电压参考;电容C219、电容C216、电容C217、电容C218四个电容是输入输出的滤波电容,可以滤除直流电源中的高频干扰,提高电压的稳定,使温度采样电路1采样到的实际温度误差范围更小。
参阅图9所示,其为风扇电源电路6的电路图,该电路是根据使用风扇数量需要的功率来做的风扇电源电路,本实施例中风扇需要+12V电压工作,由于只有+15V,需要一个芯片U23来把+15V转成+12V,如果实际应用中有+12V电源,也可以直接把+12V接到V_FAN即可。
参阅图10所示,其为电平转换电路8的电路图,主要是通过电平转换芯片U34将光耦放大电路7的信号转换成控制芯片4(DSP芯片)容易接受的信号,以更好的隔离DSP,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结合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采用温度采样电路1实时检测产品的工作温度,并将温度转换成电压信号输送至控制芯片4的I/O口;
第二步、当控制芯片4检测到电压信号低于设定的电压信号时,该控制芯片4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工作,以带动光伏逆变器风扇工作实现散热;
第三步、在风扇工作时,光耦放大电路7将风扇连接端子J上的风扇速度信号端的风扇速度信号进行放大,并输送至控制芯片4的I/O口;
第四步、控制芯片4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即根据方波信号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的数量来进行计算),当该频率不在设定范围内时,控制芯片4输出一报警信号(通过报警电路9)进行报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主要是提供一种根据实施例一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组成的光伏逆变器,包括逆变器本体(未示出)及设于逆变器本体内的风扇(未示出),风扇连接于一风扇连接端子J上,而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样电路1,用于检测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温度;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电源端连接的风扇工作电路5,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风扇工作;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的光耦放大电路7,用于将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检测的方波信号放大;以及与温度采样电路1、风扇工作电路5和光耦放大电路7连接的控制芯片4,用于根据温度采样电路1所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的工作,还用于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
本实施例的光伏逆变器在工作时,通过温度采集电路1实时的采集光伏逆变器的温度值,控制芯片4根据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的工作,且在风扇工作时,控制芯片4根据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设定范围内进行报警,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温度来准确的控制风扇,另一方面确保了风扇的正常工作,使应用该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具有体积小和工作稳定的优点。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所述风扇连接于风扇连接端子(J)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温度采样电路(1),用于检测产品的工作温度;
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电源端连接的风扇工作电路(5),用于控制风扇工作;
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的光耦放大电路(7),用于将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检测的方波信号放大;
以及,与温度采样电路(1)、风扇工作电路(5)和光耦放大电路(7)连接的控制芯片(4),用于根据温度采样电路(1)所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的工作,还用于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1)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2),与所述风扇工作电路(5)和连接的风扇电源电路(6),连接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1)与控制芯片(4)之间的跟随电路(3),以及连接于光耦放大电路(7)与控制芯片(4)之间的电平转换电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电路1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端子P1并联的电阻R285和电容C220,所述电阻R285的一端通过一电阻R257与电源转换电路(2)连接,所述电容C220的一端与跟随电路(3)连接,所述电阻R285的另一端和电容C220的另一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工作电路(5)包括光耦OP1、三极管Q38、MOS管Q39、三极管Q40、电阻R265、电阻R267、电阻R268、电阻R274、电阻R275、电阻R286、电阻R287、电阻R288、电阻R289、电阻R290、电容C230、电容C231、电容C232及二极管D86;
其中,光耦OP1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265与控制芯片(4)连接,其输入端阴极接地,其输出端集电极与风扇电源电路(6)连接,其输出端发射极通过电阻R267与三极管Q38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8的集电极与风扇电源电路(6)连接,其发射极通过电阻R274与三极管Q40的集电极、MOS管Q39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0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通过电阻R286与MOS管Q39的源极连接,所述MOS管Q39的漏极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电阻R268连接于光耦OP1的输入端阳极和负极之间,所述电容C230和电阻R275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38的基极与地之间,所述电阻R287和电容C231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40的集电极与地之间,所述电阻R288与电容C232相互并联后连接于三极管Q40的基极与地之间,所述电阻R289和电阻R290相互并联后连接于MOS管Q39的源极与地之间,所述二极管D86的阳极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三端连接,所述风扇连接端子(J)的第一端还与光耦OP1的输出端集电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耦放大电路(7)包括光耦OP2、上拉电阻R291、上拉电阻R292和电阻R293,所述光耦OP2的输入端阳极通过电阻R293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其输入端阴极接地,其输出端发射极接地,其输出端集电极与电平转换电路(8)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291与电阻R293连接,所述上拉电阻R292与光耦OP2输出端集电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电路(3)包括电阻R163、电容C133、跟随器U17B、二极管D27和二极管D28,所述跟随器U17B的输入端正极通过电阻R163与温度采样电路(1)连接,其输入端负极与其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控制芯片(4)连接,所述电容C133的一端与跟随器U17B的输入端正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27的阴极与+3V电源连接,其阳极与二极管D28的阴极、跟随器U17B的输出端连接,且二极管D28的阳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芯片(4)连接的报警电路(9),当控制芯片(4)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不在设定范围内时,该控制芯片(4)输出一报警信号至报警电路(9)内。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温度采样电路(1)实时检测产品的工作温度,并将温度转换成电压信号输送至控制芯片(4)的I/O口;
S2、当控制芯片(4)检测到电压信号低于设定的电压信号时,该控制芯片(4)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工作,以带动光伏逆变器风扇工作实现散热;
S3、在风扇工作时,光耦放大电路(7)将风扇连接端子J上的风扇速度信号端的风扇速度信号进行放大,并输送至控制芯片(4)的I/O口;
S4、控制芯片(4)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当该频率不在设定范围内时,控制芯片(4)输出一报警信号进行报警。
9.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工作控制装置组成的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本体及设于逆变器本体内的风扇,所述风扇连接于一风扇连接端子J上,所述风扇工作控制装置包括温度采样电路(1),用于检测光伏逆变器的工作温度;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电源端连接的风扇工作电路(5),用于控制光伏逆变器风扇工作;与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连接的光耦放大电路(7),用于将风扇连接端子(J)的风扇速度信号端检测的方波信号放大;以及与温度采样电路(1)、风扇工作电路(5)和光耦放大电路(7)连接的控制芯片(4),用于根据温度采样电路(1)所采集的温度值控制风扇工作电路(5)的工作,还用于根据光耦放大电路(7)所输出的方波信号计算出风扇工作时风扇速度信号的频率。
CN201410259456.XA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Active CN104033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9456.XA CN104033411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59456.XA CN104033411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3411A true CN104033411A (zh) 2014-09-10
CN104033411B CN104033411B (zh) 2016-01-13

Family

ID=51464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59456.XA Active CN104033411B (zh) 2014-06-11 2014-06-11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3341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0335A (zh) * 2017-06-14 2017-12-01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调速功能和转速监测的风扇控制电路
CN109426317A (zh) * 2017-08-22 2019-03-05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服务器风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687946A (zh) * 2019-11-15 2020-01-14 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727744A (zh) * 2019-10-29 2021-04-30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电器、变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4165Y (zh) * 2003-08-12 2005-01-26 翔耀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计算机风扇转速控制和温度感应装置
WO2009111255A1 (en) * 2008-02-29 2009-09-11 Cardiomem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ntenna box amplifier
CN101994718A (zh) * 2009-08-11 201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电路
CN102032206A (zh) * 2009-09-25 2011-04-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延时控制系统
CN103455061A (zh) * 2013-09-04 2013-12-18 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干式变压器用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20140097781A1 (en) * 2012-10-10 2014-04-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trol circuit for fa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4165Y (zh) * 2003-08-12 2005-01-26 翔耀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计算机风扇转速控制和温度感应装置
WO2009111255A1 (en) * 2008-02-29 2009-09-11 Cardiomem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ntenna box amplifier
CN101994718A (zh) * 2009-08-11 2011-03-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控制电路
CN102032206A (zh) * 2009-09-25 2011-04-2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风扇延时控制系统
US20140097781A1 (en) * 2012-10-10 2014-04-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trol circuit for fan
CN103455061A (zh) * 2013-09-04 2013-12-18 顺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干式变压器用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0335A (zh) * 2017-06-14 2017-12-01 广州三晶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调速功能和转速监测的风扇控制电路
CN109426317A (zh) * 2017-08-22 2019-03-05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服务器风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727744A (zh) * 2019-10-29 2021-04-30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变频电器、变频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87946A (zh) * 2019-11-15 2020-01-14 上海电气富士电机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33411B (zh)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26904U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具有该过流保护电路的pfc控制电路
CN104033411B (zh) 一种风扇工作控制装置、方法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光伏逆变器
CN204287446U (zh)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
CN203516159U (zh) 散热风扇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4391679U (zh) 一种漏电检测保护电路
CN103671182A (zh) 风扇转速控制装置
CN205160467U (zh) 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监测装置的环境参数采集盒
CN205193136U (zh) 一种逆变电路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和电力变换设备
CN104635053A (zh) 一种蓄电池内阻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4374227U (zh) 用于电机转速测试的信号采集电路
CN103872890A (zh) 一种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02798016U (zh) 一种并网电流直流分量控制系统
CN202059186U (zh) 一种用于并网发电系统的信号调理电路
CN202649290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过流值检测模块
CN102508094B (zh) 避雷器漏电流传感器
CN201732110U (zh) 一种万用表
CN210893246U (zh) 一种多路模拟量实时检测装置
CN203365525U (zh) 一种电网电压检测装置
CN210839525U (zh) 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隔离脉冲输出电路
CN203872041U (zh) 一种控制风扇工作的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光伏逆变器
CN202886443U (zh) 一种电压采样电路
CN203504786U (zh) 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及电压力锅
CN207795623U (zh) 一种电风扇故障报警器
CN209117756U (zh) 风扇监控仪
CN203690913U (zh) 一种带短路保护的防反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No. 17 Xiangshan Road, Science Town,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ANJING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No. 17 Xiangshan Road, Science Town,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anjing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