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3341A -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341A
CN104023341A CN201410211692.4A CN201410211692A CN104023341A CN 104023341 A CN104023341 A CN 104023341A CN 201410211692 A CN201410211692 A CN 201410211692A CN 104023341 A CN104023341 A CN 104023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me
frequency band
idle
radio subscriber
management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16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341B (zh
Inventor
唐飞龙
房新宇
唐灿
王玉凤
过敏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2116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3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等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和空闲频带进行初始化;步骤二:频带空闲时间、无线电用户占用频带时间的相关参数进行获取;步骤三:对整个频带管理系统的预期收益进行确定;步骤四: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做出一系列的初始策略集;步骤五,验证此策略集是否满足纳什均衡,若不满足,则对策略集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满足纳什均衡的条件为止,进而输出收敛的最佳策略集。本发明尽可能少的降低认知无线电用户的频谱切换次数,从而保证了次级用户的QoS,同时也降低了对授权用户的干扰。

Description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的领域中,由于空闲频谱资源有限,认知无线电用户之间需要竞争使用空闲资源。不同认知无线电用户的优先级,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要求等级不同,因此要求认知无线电系统在保证优先级高的认知无线电用户优先得到服务的同时,也要保证频谱资源不会被某些认知无线电用户独占,即认知系统需要公平而有效地管理空闲频谱资源,一定程度地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容量,提高QoS等级等。
认知无线电用户由于受到授权用户工作状况的干扰,可用频谱的数量和位置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对于这些“不确定”的频谱资源进行优化分配存在很大程度的动态性。在认知无线电系统频谱分配的领域中,始终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认知无线电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2)认知无线电用户之间的干扰;(3)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效益和用户间的公平性。针对问题(1),可以采用择机式的频谱共享方式,通过提高认知无线电用户对授权用户信号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来减少对授权用户的干扰,如采用合作频谱检测方法。针对问题(2),可以借鉴传统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小干扰,如多址技术。Simon Haykin教授指出把频谱分配和功率控制相结合,可在减少认知无线电用户之间的干扰的同时优化系统总体效益。针对问题(3),Peng等人对开放式频谱共享模型中频谱分配的效益和公平性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然而,频谱切换是在频谱分配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呈现的又一难题。频谱切换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当某一空闲频段被授权用户重新使用时,工作于该频段的认知无线电用户必须跳转到其他频段;二是当用户QoS需求发生变化,而当前正在使用的频段无法满足用户的QoS需求时,必须跳转到其他合适的频段。频谱移动性管理主要包括频谱切换以及切换过程中的链路维持,即如何保持切换过程中用户的服务不被中断。
频谱切换主要包含三个过程:频谱切换初始化,频谱切换决策和频谱切换执行。频谱切换初始化即初步搜索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频谱切换决策即对可用频谱资源进行估计,选择当前情况下最优的频谱资源,最后通过频谱切换执行过程进行切换操作。快速频谱选择算法和快速频谱切换算法基本可以将频谱切换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虽然关于频谱移动性管理的技术很多,但是它们大部分都只能保证当下的最优切换,无法保证切换后的频谱利用率以及无线电用户的连续性占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尽可能少的降低认知无线电用户的频谱切换次数,从而保证了次级用户的QoS,同时也降低了对授权用户的干扰。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明确博弈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步骤二:明确博弈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步骤三:建立博弈模型;步骤四:纳什均衡分析。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步骤十一,明确空闲频带为博弈的领导者;步骤十二,明确等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为博弈的追随者;步骤十三,明确授权用户为博弈的相关者。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当多个空闲频带面对多个需要触发的无线电用户时,空闲频带作为博弈的领导者要主动进行博弈,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无线电用户的不同属性,做出相对合适的策略;无线电用户向空闲频带呈现出自己的所有属性值,以便于空闲频带能够做出一系列的策略集,并择优选择;授权用户会在某一时间返回自己的授权频带,从而中断无线电用户的占用行为。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三十一,假定有n个空闲频带和m个需切换的无线电用户,即n个空闲频带对m个等待触发的次级用户进行策略博弈,从而选出最优的策略集合,n和m都属于大于零的自然数;步骤三十二,假定每个空闲频带i均可预测与其绑定的授权用户返回之前,频带空闲的时间长度为T预i,其预测的准确度为Pi;步三十三,假定每个无线电用户j完成当前任务需要占用频带的时间T占j,告知所有的空闲频带。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包括以下步骤:步骤四十一,选出博弈者集合N;步骤四十二,根据现有的任务要求与资源限制,选出策略集Sn;步骤四十三,确定收益函数Un,为整个的博弈过程设置一个收益。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十一博弈者集合N就是所有的空闲频带。
优选地,所述收益函数Un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s为策略组合矩阵,T真i为频带i实际空闲的时间长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五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五十一,给出博弈过程的纳什均衡的定义;步骤五十二,根据定义,推导纳什均衡的具体形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尽可能少的降低认知无线电用户的频谱切换次数,从而保证了次级用户的QoS,同时也降低了对授权用户的干扰。本发明主要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移动性管理,当用户需求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原先使用的频段变得不可用时,就需要重新选择一个可用的频段,通过频谱空洞之间的相互博弈,从而每个频谱空洞抓取一组最合适的认知无线电用户,从而减少了频谱切换的次数,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授权用户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等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和空闲频带进行初始化;步骤二:频带空闲时间、无线电用户占用频带时间的相关参数进行获取;步骤三:对整个频带管理系统的预期收益进行确定;步骤四: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做出一系列的初始策略集;步骤五,验证此策略集是否满足纳什均衡,若不满足,则对策略集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满足纳什均衡的条件为止,进而输出收敛的最佳策略集。
其中,所述步骤一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十一,明确空闲频带为博弈的领导者;步骤十二,明确等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为博弈的追随者;步骤十三,明确授权用户为博弈的相关者。
所述步骤三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三十一,假定有n个空闲频带和m个需切换的无线电用户(n,m都属于大于零的自然数),即n个空闲频带对m个等待触发的次级用户进行策略博弈,从而选出最优的策略集合;步骤三十二,假定每个空闲频带i均可预测与其绑定的授权用户返回之前,频带空闲的时间长度为T预i,其预测的准确度为Pi;在频带初始化的过程中,每个频带都会绑定一个授权用户,通过对授权用户属性消息的获知,来粗略的得出授权用户的离开时间,即此段频谱空闲的时间。其中加入对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使博弈者通过博弈过程来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步骤三十三,假定每个无线电用户j完成当前任务需要占用频带的时间T占j,可通过某种方式告知所有的空闲频带。每个空闲频带可以获得每个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在完成自身任务的情况下,占用频谱的最短时间开销。将此信息与频带的空闲时间相结合,便可作为下一阶段频带为用户分配子信道的依据。所述步骤四包括如下步骤:步骤四十一,选出博弈者集合N,即确定在初始化后所有的空闲频带,博弈者集合N就是所有的空闲频带;步骤四十二,根据现有的任务要求与资源限制,做出一系列合理的分配策略,并将所有的策略合并成策略集Sn=(kn,1,kn,2……kn,M)T;步骤四十三,确定收益函数Un,为整个的博弈过程设置一个收益,每一阶段的博弈结果都要尽量将此收益最大化。所述步骤五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五十一,给出上述博弈过程的纳什均衡的定义;步骤五十二,根据定义,推导纳什均衡的具体形式,即证明纳什均衡的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从而得出可以使收益最大化的策略。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信息描述,整个发明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对等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和空闲频带进行初始化,即明确博弈过程中的不同角色
当多个空闲频带面对多个需要触发的无线电用户时,空闲频带作为博弈的领导者要主动进行博弈,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无线电用户的不同属性,做出相对合适的策略,即选择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无线电用户,使其占用自己所属的空闲频带;闲置的认知无线电用户是此次博弈过程中的追随者,它向空闲频带呈现出自己的所有属性值,以便于空闲频带能够做出一系列的策略集,并择优选择;授权用户作为博弈过程的相关者,授权用户会在某一时间返回自己的授权频带,从而中断无线电用户的占用行为。因此授权用户的自身属性也会对博弈模型中的策略集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把它定义为博弈过程的相关者。
步骤2:频带空闲时间、无线电用户占用频带时间的相关参数进行获取,即明确博弈过程中的相关参数
假设每个空闲频带都是自私的,各空闲频带独立地选择一个无线电用户,将自己所属频谱空洞的利用率最大化。在本次发明中,我们将此过程建模为静态的非合作博弈,记作下面给出该博弈论的详细参数描述:假定此次博弈过程中有n个空闲频带,m个需要处理的无线电用户。由于每一个空闲频带的绑定授权用户会在某一时刻返回占用频带,因此空闲频带i会对其授权用户返回信道之前,频带空闲的时间长度作出预测,即数值T预i,由于此数值只是存在于假定的前提下,为了更进一步接近实际状况,我们还定义了预估值的准确度Pi。除此之外,我们还定义了第二个假设,每个无线电用户j完成当前任务所需要的频带占用时间T占j,会通过某种方式告知所有参与博弈的空闲频带,以便它们做出合理的选择。
步骤3:对整个频带管理系统的预期收益进行确定;
步骤4: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做出一系列的初始策略集,建立博弈模型
(1)选出博弈者集合N
根据之前所述,决策的主体是链路中的空闲频带,博弈者集合N就是所有的空闲频带。
(2)选出策略集Sn
每个博弈者的策略是选择一组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为了叙述简便,引入变量kn,c表示博弈者n是否选择信道c,即kn,c=1表示博弈者n选择无线电用户c,kn,c=0则表示不选。因此,博弈者n的策略集sn可以表示为式(1.1):
sn=(kn,1kn,2……kn,M)T               (1.1)
其中,kn,c∈{0,1},任取c∈C。其中T表示矩阵的转置。
由于每个空闲频谱只有一段可用资源,且每段可用资源选择的无线电用户不能超过其总数,因此每位博弈者n的策略如下约束:相应的,每个博弈者n的策略集Sn可以表示为Sn={(x1,……,xM)|Σixi≤m xi∈{0,1}任取i}。xi=0表示不选空闲信道i,xi=1表示选中空闲信道i。
所有的博弈者选择的策略一起构成一个策略组合,记为s,即式(1.2):
                                                (1.2)
其中,kn,c∈{0,1},任取n∈N,c∈C,且即策略组合矩阵中每个元素只能取0或1,且每一列之和不能超过选择的无线电用户数。
(3)确定收益函数Un
首先算出频带i实际空闲的时间长度T真i,初始表达式为式(1.3):
根据式(1.3)推导出
另外得到收益函数Un满足以下式(1.4):
其中,s为策略组合矩阵。
给定式(1.2)所示的策略组合矩阵s,则空闲频带n在链路上获得的频带使用率可表示为式(1.5):
                                                   (1.5)
其中,表示空闲频带n选择的无线电用户需要占用频带的总的时间长度。由于每个空闲频带都是尽力而为型的,即每个空闲频带都渴望获得最大的频带占用率,因此可将博弈者n的收益函数定义为其获得的总的频带占用率,即Un(s)=Rn(s),任取n∈N。
每个博弈者的目标是选择一个最优的策略使自身收益函数最大化,给定其他博弈者的策略组合s-n*=argmaxRn(sn,s-n),sn∈Sn,其中,s-n=(s1,……,sn-1,sn+1,……,sN)。
步骤5:进行均衡性分析,验证此策略集是否满足纳什均衡
首先,给出本发明中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定义P。对于非合作博弈 策略组合s*n=(s*1,……s*n-1,s*n+1,……,s*N)是一个纳什均衡,当且仅当对于每个博弈者n来说,下式(1.6)成立:
R n ( s n * , s - n * ) ≥ R n ( s n , s - n * ) , 任取sn∈Sn                (1.6)
其中,s* -n=(s* 1,……s* n-1,s* n+1,……,s* N)。
然后,我们对纳什均衡成立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根据上述定义,纳什均衡策略组合由所有博弈者的最优策略组成,也就是说当给定其他博弈者策略时,不会有任何一个博弈者可以增加自身的收益,从而不会有任何一方会尝试去打破这种平衡。我们不难看出,倘若策略集s=(s1,……,sN)是一个纳什均衡,则对于任意的无线电用户e和f,有下面的条件成立:空闲频带选择的无线电用户i的T占i呈现单调减趋势,其中T占i为无线电用户i完成剩余任务而需占用的频带时间。
接下来对此成立条件进行简单证明。使用反证法,假设T占i呈现单调增趋势,且策略组合s下空闲频带获得的总占用率为Rn 0,则当n将其位于无线电用户e上的频带切换到无线电用户f时,其策略变为kn,e=0,kn,f=1,对于任意的kn,i不改变;其获得的频带总利用率为由于T占e<T占f,因此Rn’>Rn 0。也就是说,博弈者n可以增加其频带的利用率。由此证明,对于任意一个策略组合,若其为纳什均衡,则策略选择的无线电用户T占i必呈现单调减趋势。
最后,我们对纳什均衡成立的充分条件分析。如果策略集s=(s1,……,sN)满足下面两个条件,则它是一个纳什均衡:(1)对于任意博弈者n∈N,其获得的频带资源与可占用时间均能完成当前任务需求。(2)策略选择的无线电用户T占i呈现单调减趋势。
使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假设策略集合s不是纳什均衡,则至少有一个博弈者可以通过改变其策略来提升整体的频带利用率。根据条件(1)知博弈者n在当前的资源限制下可以完成任务,因此有两种方法改变其策略:一是放弃占用的频带资源;二是将当前的频带切换到其他的空闲可用频带。很显然,第一种会降低频带的利用率,接下来证明第二种方法也无法提高频带的利用率。
令策略组合s下空闲频带获得的总占用率为Rn 0,则当博弈者n将其位于无线电用户e上的频带切换到无线电用户f时,其策略变为kn,e=0,kn,f=1,对于任意的kn,i不改变;其获得的频带总利用率为由于T占e<T占f,因此Rn’>Rn 0。也就是说,博弈者n可以增加其频带的利用率。因此当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策略集组合是纳什均衡。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8)

1.一种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等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和空闲频带进行初始化;步骤二:频带空闲时间、无线电用户占用频带时间的相关参数进行获取;步骤三:对整个频带管理系统的预期收益进行确定;步骤四: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做出一系列的初始策略集;步骤五,验证此策略集是否满足纳什均衡,若不满足,则对策略集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满足纳什均衡的条件为止,进而输出收敛的最佳策略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步骤十一,明确空闲频带为博弈的领导者;步骤十二,明确等待触发的无线电用户为博弈的追随者;步骤十三,明确授权用户为博弈的相关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当多个空闲频带面对多个需要触发的无线电用户时,空闲频带作为博弈的领导者要主动进行博弈,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无线电用户的不同属性,做出相对合适的策略;无线电用户向空闲频带呈现出自己的所有属性值,以便于空闲频带能够做出一系列的策略集,并择优选择;授权用户会在某一时间返回自己的授权频带,从而中断无线电用户的占用行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三十一,假定有n个空闲频带和m个需切换的无线电用户,即n个空闲频带对m个等待触发的次级用户进行策略博弈,从而选出最优的策略集合,n和m都属于大于零的自然数;步骤三十二,假定每个空闲频带i均可预测与其绑定的授权用户返回之前,频带空闲的时间长度为T预i,其预测的准确度为Pi;步三十三,假定每个无线电用户j完成当前任务需要占用频带的时间T占j,告知所有的空闲频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包括以下步骤:步骤四十一,选出博弈者集合N;步骤四十二,根据现有的任务要求与资源限制,选出策略集Sn;步骤四十三,确定收益函数Un,为整个的博弈过程设置一个收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十一的博弈者集合N就是所有的空闲频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益函数Un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s为策略组合矩阵,T真i为频带i实际空闲的时间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五十一,给出博弈过程的纳什均衡的定义;步骤五十二,根据定义,推导纳什均衡的具体形式。
CN201410211692.4A 2014-05-19 2014-05-19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Active CN104023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1692.4A CN104023341B (zh) 2014-05-19 2014-05-19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1692.4A CN104023341B (zh) 2014-05-19 2014-05-19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341A true CN104023341A (zh) 2014-09-03
CN104023341B CN104023341B (zh) 2018-05-04

Family

ID=51439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1692.4A Active CN104023341B (zh) 2014-05-19 2014-05-19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33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784A (zh) * 2015-04-21 2016-11-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共享情形下的频谱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8156624A (zh) * 2018-02-08 2018-06-12 南京邮电大学 超密集组网中基于博弈论的干扰动态性优化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3353A1 (en) * 2007-03-08 2008-11-27 Mody Apurva N Cognitive radio methodology, physical layer policies and machine learning
CN101321388A (zh) * 2008-07-04 2008-12-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网络fdm信道选择方法
CN10271111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上海交通大学 认知无线网络中机会频谱资源的多用户分布式接入方法
CN102869017A (zh) * 2012-09-20 2013-01-09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动态频谱分配方法
CN103442368A (zh) * 2013-09-09 2013-12-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认知无线系统中基于潜在博弈的频谱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3353A1 (en) * 2007-03-08 2008-11-27 Mody Apurva N Cognitive radio methodology, physical layer policies and machine learning
CN101321388A (zh) * 2008-07-04 2008-12-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网络fdm信道选择方法
CN102711115A (zh) * 2012-05-24 2012-10-03 上海交通大学 认知无线网络中机会频谱资源的多用户分布式接入方法
CN102869017A (zh) * 2012-09-20 2013-01-09 上海师范大学 一种动态频谱分配方法
CN103442368A (zh) * 2013-09-09 2013-12-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认知无线系统中基于潜在博弈的频谱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IBEI WANG等: "Game theory for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An overview", 《COMPUTER NETWORKS》 *
谭学治等: "基于博弈理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784A (zh) * 2015-04-21 2016-11-2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共享情形下的频谱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6162784B (zh) * 2015-04-21 2019-07-1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频谱共享情形下的频谱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8156624A (zh) * 2018-02-08 2018-06-12 南京邮电大学 超密集组网中基于博弈论的干扰动态性优化方法
CN108156624B (zh) * 2018-02-08 2020-12-15 南京邮电大学 超密集组网中基于博弈论的干扰动态性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341B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9475B (zh) 考虑到用户设备(ue)移动性的用于准入控制和资源可用性预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8495341B (zh) 一种基于流向预测的资源预留方法及系统、移动通信系统
CN108235390A (zh) 一种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垂直切换方法
CN106507370B (zh) 主动式频谱感知切换的方法
CN104427625A (zh)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Sadreddini et al. Dynamic resource sharing in 5G with LSA: Criteria‐based management framework
Kaur et al. A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gree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eterogeneous services in cooperative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04023341A (zh) 基于博弈论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方法
CN108882377A (zh) 基于认知的lte-r中资源分配方法
Bian et al. Ecology-inspired coexistence of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CN110224861A (zh) 基于学习的自适应动态异构网络选择策略的实现方法
Giral-Ramírez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collaborative proposal of multiple acces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JP202201890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最適化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Wang et al. A uniform framework for network selection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Sumith et al. Enhanced model for spectrum handoff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KR102203405B1 (ko) 이웃 셀에 의한 간섭을 저감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그것의 간섭 저감 방법
CN108337634B (zh) Haps呼叫接入控制方法、装置、高空平台设备和存储介质
El-Bardan et al. Matching theory for cognitive spectrum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Qin et al. A novel approach for spectrum mobility games with priority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N105959961A (zh) 一种基于用户速率需求的认知femtocell网络频谱分配方法
Adiwal et al. Rat selection for a low battery mobile device for future 5g networks
Zhao et al. QoE driv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assive IoT: A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
Hooli et a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spectrum sharing in B3G systems
Pei et al. Dynamic spectrum assignment for white space devices with dynamic and heterogeneous bandwidth requirements
Jee et al. Analysis of non completion probability for cognitive radio ad hoc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