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3298B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298B
CN104023298B CN201310066283.5A CN201310066283A CN104023298B CN 104023298 B CN104023298 B CN 104023298B CN 201310066283 A CN201310066283 A CN 201310066283A CN 104023298 B CN104023298 B CN 1040232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arameter
vibra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au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62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298A (zh
Inventor
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628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32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32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2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2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2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音频转换单元,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转换单元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的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音箱指将音频信号变换为声音的一种设备。传统音箱就是指音箱主机箱体或低音炮箱体内自带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由音箱本身回放出声音。
随着音箱技术的革新,一种新形式的音箱——共振音箱进入人们的生活。所谓的共振音箱,是让音频经过转换后以机械振动介质面(木质桌面、玻璃等),使介质整个物体产生共振,从而使物体播放出悠扬的乐曲。共振音响没有喇叭,打破传统普通音响音效的局限性,因为普通音箱的传声是经过喇叭水平震荡空气传递达到音效效果的,且有一定的局限指向性;而共振音响可以以360°周率传播。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仅仅通过将音频信号转换成震动信号,震动信号在传递到介质时,使介质产生共振信号的方式将音频信号转化成声音,共振音箱不能获得该介质产生的共振信号,所以,存在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不能根据反馈的共振信号调整共振音箱的震动信号的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为独立的电子设备,只能基于一个共振音箱将与该共振音箱连接的播放器的音频信号转换成震动信号,而多个共振音箱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存在基于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只有一个音源的技术问题,例如,现有技术中不能一个共振音箱播放左声道,另一个共振音箱同步的播放右声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不能根据反馈的共振信号调整共振音箱的震动信号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音频转换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转换单元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的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为第一震动频率参数,在所述第一物体的共振频率范围内,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优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从而在所述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所述第二物体与所述第一物体为相同或不同的物体。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或内置一震动传感器时,所述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具体为:
基于所述震动传感器从所述第一物体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时,所述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
分析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以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中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优选地,所述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具体为: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和/或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频率参数。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响度条件;和/或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频率条件。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不同的第二响度震动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和/或
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音频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震动信号;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如果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为第一震动频率参数,在所述第一物体的共振频率范围内,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从而在所述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
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所述第二物体与所述第一物体为相同或不同的物体。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或内置一震动传感器时,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震动传感器从所述第一物体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时,所述获得单元,具体包括:
采集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
获得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以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中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优选地,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和/或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频率参数。
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响度条件;和/或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频率条件。
优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不同的第二响度震动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和/或
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不能根据反馈的共振信号调整共振音箱的震动信号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能根据获得共振发声信号的反馈来将电子设备的第一震动信号调整到第二震动信号,以使第一物体能根据调整后的第二震动信号产生更优的共振发声信号,从而提供给用户更优的声效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第一物体能基于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同时,将与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以使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只有一个音源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多个电子设备同步输出同一音频文件的不同音频信号流的技术效果,因此能提供给用户立体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步骤S201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不能根据反馈的共振信号调整共振音箱的震动信号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能根据获得共振发声信号的反馈来将电子设备的第一震动信号调整到第二震动信号,以使第一物体能根据调整后的第二震动信号产生更优的共振发声信号,从而提供给用户更优的声效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不能根据共振发声信号的反馈调节震动信号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转换单元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的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然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因为第一物体产生的共振发声信号是第一电子设备的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一物体时产生的,所以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判断反馈的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时,就会将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震动信号调整到第二震动信号,从而是第一物体能产生更优的共振发声信号。进而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不能根据反馈的共振信号调整共振音箱的震动信号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能根据获得共振发声信号的反馈来将电子设备的第一震动信号调整到第二震动信号,以使第一物体能根据调整后的第二震动信号产生更优的共振发声信号,从而提供给用户更优的声效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音频转换单元,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电子设备为何种电子设备,本申请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转换单元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的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
S102: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S103: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执行步骤S101之前,第一电子设备已经处于工作状态:将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通过第一音频转换单元转换成第一震动信号,具体的,转换原理是:第一音频转换单元中的声驱动在电磁场中做伸缩运动以改变形状,产生机械振动形成第一震动信号。然后,在第一电子设备靠近或接触第一物体时,将第一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一物体,第一物体在第一震动信号的激励下,产生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以发出声音,第一物体为木板,玻璃等等可以放置第一电子设备的物体。
然后,在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震动信号过程中,执行步骤S101,即: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得第一信号参数可以为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也可以为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还可以为同时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和第一震动频率参数,具体采用何种实施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得第一信号参数的装置可以为内置或连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的用于获得第一信号参数的特定震动传感器,也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的其他声音采集装置,比如,第一电子设备为手机,则可以通过手机的麦克风采集第一信号参数。
下面举例说明基于不同装置获得第一信号参数的多种实施方式,但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第一实施例中,获得第一信号参数的装置为内置或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震动传感器时,以获得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为例:在第一电子设备接触到第一物体时,震动传感器可以通过接触第一物体直接检测到第一物体的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然后,第一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震动幅度确定出第一震动响度参数。
在第二实施例中,获得第一信号参数的装置为第一电子设备的麦克风,以获得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为例:首先,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声音信号,以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然后,分析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以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中获得为第一震动频率参数的第一信号参数。
在执行完步骤S101之后,基于步骤S101中获得的第一共振发声信号,执行步骤S102,即: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判断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响度条件;和/或判断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频率条件。
具体的,当在步骤S101中获得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时,在步骤S102中执行判断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响度条件的步骤。具体的,该预设响度条件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的一个预设响度范围,于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判断步骤S101中获得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在预设响度范围内。当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不再预设响度范围内时,执行S103。
当在步骤S101中获得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时,在步骤S102中执行判断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频率条件。当在步骤S101中获得的第一震动频率参数及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时,在步骤S102中判断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预设频率条件,同时判断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响度条件。
在执行步骤S102之后,当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103,即: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不同的第二响度震动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和/或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具体的,当在步骤S102中判断出第一震动响度参数大于预设响度条件时,表明第一共振发声信号对应的声音音量过大,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减小第一震动信号的震动幅度生成第二震动信号。相反的,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增大第一震动信号的震动幅度生成第二震动信号。当在步骤S102中判断出第一震动频率参数大于预设频率条件时,表明第一共振发声信号对应的声音音调过高,由于第一物体在一段频率范围内都会发生共振,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物体的共振频率范围内减小第一震动信号的震动频率,以降低音调。相反的,假如在步骤S102中判断出第一震动频率参数小于预设频率条件时,表明第一共振发声信号对应的声音音调过低,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一物体的共振频率范围内增大第一震动信号的震动频率,以提高音调。通过上述调整第一信号参数的实施方式,不用通过用户去从音频信号的输出端调整音频信号的音量以及音调,第一电子设备就可以根据反馈自动调整第一电子设备自身的震动信号的信号参数来提供给用户更优的声效,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201,即: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从而在所述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所述第二物体与所述第一物体为相同或不同的物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BT,wifi等方式连接,以使第一电子设备能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同时使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处于同步状态,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同时执行将对应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对应的震动信号。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存在一音频文件需要播放,而该音频文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信号以及第二音频信号时,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音频转换单元将该音频文件的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二震动信号,同时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使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音频信号后,将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
比如,第一电子设备放置在桌子上,第二电子设备放置在凳子上,第一电子设备中至少存在一音频文件A,该音频文件A包括一左声道音频信号流,以及一右声道音频信号流。具体的,在播放音频文件A前,可以通过预设将第一电子设备设为左声道,将第二电子设备设为右声道。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规则来预设。
下面以音频文件A包括一左声道音频信号流及一右声道音频信号流为例,对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1进行举例说明。
首先,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已经通过一种无线方式同步,具体采用何种无线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制,然后,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音频转换单元输入端获得左声道音频信号流,在第一音频转换单元的转换下,左声道音频信号流转换成与左声道音频信号流对应的左声道震动信号,而且,第一电子设备将右声道音频信号流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转换单元通过无线方式获得右声道音频信号流,同步的将右声道音频信号流转换成与右声道音频信号流对应的右声道震动信号。接着,左声道震动信号传递到桌子,桌子基于左声道震动信号产生左声道共振发声信号,从而桌子播放左声道声音,右声道震动信号传递到椅子,椅子基于右声道震动信号产生右声道共振发声信号,从而椅子与桌子同步的播放右声道声音。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实现立体声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与多个电子设备通过BT,wifi等无线方式同步播放一音频文件的不同音频信号流。具体的,一音频文件包括至少包括三个音频信号流。
例如,该音频文件可以为一管乐的音频文件,该音频文件至少包括萨克斯、黑管、长笛这三种乐器协同演奏,则,第一电子设备将沙克斯音频信号流转换成萨克斯震动信号,同时,第一电子设备将黑管音频信号流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将长笛音频信号流发送给第三电子设备,以使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黑管音频信号流后,同步的将黑管音频信号流转换成黑管震动信号,同时使第三电子设备接收到长笛音频信号流后,同步的将长笛音频信号流转换成长笛震动信号。第一电子设备将萨克斯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一物体使第一物体产生萨克斯共振发声信号,第二电子设备将黑管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使第二物体产生黑管共振发声信号,第三电子设备将长笛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三物体使第三物体产生长笛共振发声信号。通过这种实施方式,第一物体,第二物体及第三物体作为三种乐器发声,提供给用户现场音乐会的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假如,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分别为手机A,手机B,一用户需要使用手机A及手机B播放主音乐和主歌声为独立音频信号流的一音频文件“我和我的祖国”,下面以上述假设为例,结合图1,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用户打开手机A及手机B的wifi,当然,具体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手机A与手机B能通过wifi传输数据。假如,预设的播放方式为发送音频端的手机A为左声道,接收音频端的手机B为右声道,则当用户打开手机A中的歌曲文件“我和我的祖国”后,手机A的音频转换单元接收主音乐音频信号流,转换成第一震动信号,假设现在手机A放在书本上,第一震动信号传递到书本上时,书本产生与该主音乐音频信号流对应的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于是,手机A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频响数据(震动响度以及震动频率),接着,手机A判断获得的震动响度是否符合预设响度条件,以及判断震动频率是否符合预设频率条件。因为手机A在书本上,判断结果可能表明震动响度以及震动频率不符合预设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手机A增大第一震动信号的震动幅度。以及在书本的共振频率范围内增大第一震动信号的震动频率。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进而实现对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震动幅度和震动频率的调整而生成第二共振发声信号,从而调整了主音乐音频信号流产生的音量和音调,以更符合用户的期望音量值和音调值播放主音乐。
同时,手机A将主歌声音频信号流同步发给手机B,手机B通过wifi接收主歌声音频信号流,然后,手机B基于与上述手机A的相同或相似实施方式产生与主歌声音频信号对应的第三共振发声信号,以播放主歌声。所以,本申请实施例对手机B的实施过程不在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手机A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能实施手机B的信号处理方法。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这种手机A及手机B的实施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为独立的音响电子设备,存在的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与播放器连接才能播放音频信号的技术问题,基于手机就能实现播放器和音箱的功能,小巧,携带方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通过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音频播放的电子设备,具体该电子设备为何种电子设备,本申请不做限制。
如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下结构:
第一音频转换单元301,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震动信号;
获得单元302,用于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
判断单元303,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调整单元304,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从而在所述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所述第二物体与所述第一物体为相同或不同的物体。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或内置一震动传感器时,所述获得单元30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震动传感器从所述第一物体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时,所述获得单元302,具体包括:
采集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
获得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以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中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获得单元302,具体用于: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和/或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频率参数。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判断单元303,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响度条件;和/或判断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频率条件。
进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调整单元304,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不同的第二响度震动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和/或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为使用另一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介绍的信号处理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不能根据反馈的共振信号调整共振音箱的震动信号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能根据获得共振发声信号的反馈来将电子设备的第一震动信号调整到第二震动信号,以使第一物体能根据调整后的第二震动信号产生更优的共振发声信号,从而提供给用户更优的声效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第一电子设备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第一物体能基于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同时,将与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的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以使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的技术手段,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共振音箱只有一个音源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多个电子设备同步输出同一音频文件的不同音频信号流的技术效果,因此能提供给用户立体声的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音频转换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音频转换单元基于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的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从而在所述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所述第二物体与所述第一物体为相同或不同的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或内置一震动传感器时,所述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具体为:
基于所述震动传感器从所述第一物体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时,所述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
分析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以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中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具体为: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和/或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频率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响度条件;和/或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频率条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具体为:
将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不同的第二响度震动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和/或
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音频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一震动信号;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信号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为所述第一震动信号在传递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产生的信号;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号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条件,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信号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信号参数不同的第二信号参数以生成第二震动信号,以使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在传递到所述第一物体时,所述第一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二震动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不同的第二共振发声信号;
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第二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二音频转换单元能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转换成第三震动信号,从而在所述第三震动信号传递到第二物体时,所述第二物体能基于所述第三震动信号生成第三共振发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音频信号与所述第一音频信号为同一音频文件中的不同音频信号流,所述第二物体与所述第一物体为相同或不同的物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连接或内置一震动传感器时,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震动传感器从所述第一物体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时,所述获得单元,具体包括:
采集子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
获得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以从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中获得所述第一信号参数。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响度参数;和/或
获得所述第一共振发声信号的第一震动频率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响度条件;和/或
判断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是否满足一预设频率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响度参数不同的第二响度震动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和/或
将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调整为与所述第一震动频率参数不同的第二震动频率参数以生成所述第二震动信号。
CN201310066283.5A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0232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6283.5A CN104023298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6283.5A CN104023298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298A CN104023298A (zh) 2014-09-03
CN104023298B true CN104023298B (zh) 2017-04-19

Family

ID=51439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6283.5A Active CN104023298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32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14378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北京安博盛赢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共振音响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8148B (zh) * 2010-08-02 2016-06-08 深圳市宇恒互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利用传感器来监控及反馈音效的方法、装置及音效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298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Overholt et al. Advancements in actuated musical instruments
CN203181165U (zh) 无线麦克风、以及家庭用卡拉ok系统
CN102754148A (zh) 用于选择性的声音消除的方法,系统以及项目
US10540949B2 (en) Musical instrument capable of producing additional vibration sound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8401498A (zh) 分频模块化耳机和音频控制方法
CN103310779A (zh) 用于弦乐器的信号处理装置
US20140208925A1 (en) Pickup system for cajon percussion instruments
CN106205577A (zh) 一种具有空间音效感的可柔性配置扬声器阵列的电子乐器
CN107690108A (zh) 拾音装置及音响处理装置
CN102348148A (zh) 利用传感器来监控及反馈音效的方法、装置及音效系统
CN103237282A (zh) 无线音频处理设备、无线音频播放器及其工作方法
CA2648419A1 (en) Coefficient measurement apparatus, effect impartment apparatus, and musical sound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7306371A (zh) 拾音装置及音响处理装置
CN104023298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180277084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sical Instrument Amplifier
US5866836A (en) Low frequency sound monitoring system for musicians
JP6915913B2 (ja) 非可聴音発生装置
CN203747954U (zh) 麦克风、以及音频传输系统
CN103167161A (zh) 一种基于麦克风输入实现手机吹奏乐器的系统及方法
CN105848025A (zh) 一种无线k歌耳机
WO2003064982A1 (fr) Dispositif de separation de resonances sonores/vibratoires
CN208299970U (zh) 分频模块化耳机
WO2020217489A1 (ja) チューニング装置
CN204836530U (zh) 音响
JP2008236192A (ja) 拡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