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3290B -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290B
CN104023290B CN201410275190.8A CN201410275190A CN104023290B CN 104023290 B CN104023290 B CN 104023290B CN 201410275190 A CN201410275190 A CN 201410275190A CN 104023290 B CN104023290 B CN 104023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
shell fragment
pipes
fixed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51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290A (zh
Inventor
陆传龙
王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751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3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包括:弹片和弹片接触板,所述弹片固定在所述MIC管上;所述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弹片接触板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盘和弹片分别电连接在MIC电路中;当所述MIC管绕所述凸柱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焊盘和弹片接触,使得MIC电路连通,也就是MIC处于开启状态。MIC管在使用时本来就需要具有旋转动作,因此通过设置随MIC管旋转的弹片以及固定的焊盘,通过MIC管的旋转控制MIC的开关;这样在耳麦上节省了MIC Mute按键,便于耳麦的外观以及结构设计,增强了耳麦外观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耳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具有该旋转开关装置的耳麦。
背景技术
耳麦是耳机和麦克风的整合体,耳麦的整体形状设置为一弧形,使得使用者佩戴后更加舒服。耳麦包括耳机主体、设置在耳机主体两侧的耳机、以及使用时可旋转至使用者面前便于讲话的MIC管,MIC管的一端为麦克风,麦克风由Microphone翻译而来,其缩写为MIC;耳机主体包括腔体,腔体内具有凸柱, MIC管的另一端旋转套在凸柱上。当使用者头戴耳麦需要讲话时,向前转动MIC管使麦克风对应于嘴部位置,并开启麦克风的开关,即可讲话;当不需要讲话时,关闭麦克风的开关,并向后转动MIC管使MIC管处于与耳机主体方向一致的位置。
目前,耳麦上MIC的开启和关闭,大多都是通过MIC Mute按键来控制,这样在耳麦产品的外观上要具有一个按键,因而影响外观也对结构设计有一定的限制;同时设置有MICMute按键也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通过MIC管旋转控制MIC的开关,节省了MIC Mute按键,增强了耳麦的外观美观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所述耳麦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具有凸柱,所述MIC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MIC管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凸柱上,并绕所述凸柱旋转;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包括:弹片和弹片接触板,所述弹片固定在所述MIC管上;所述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弹片接触板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盘和弹片分别电连接在MIC电路中;当所述MIC管绕所述凸柱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所述弹片与焊盘接触,使得MIC电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具有旋转腔,所述MIC管的安装孔一端绕凸柱在所述旋转腔内转动,所述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旋转腔内。
为了使得MIC管旋转到一定角度范围内时,旋转开关装置都是连通的,所述焊盘是以凸柱为圆心的弧形带。
进一步的,所述MIC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指示灯,当所述MIC电路连通后,所述指示灯亮。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固定在弹片固定板上,所述弹片固定板固定在MIC管上。
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所述MIC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弹片固定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开设有容纳所述弹片的通孔,所述弹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弹片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弹片的下端位于所述MIC管的下表面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弹片固定板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入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弹片接触板的第二凹槽,所述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MIC管绕所述凸柱旋转的角度为0°~105°,当所述MIC管旋转到61°~105°时,所述弹片与焊盘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包括两个弹片,所述接触板上设置有两个焊盘。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具有固定部、弯曲部、弹性部、触接部、以及保护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弯曲形成弯曲部,所述弹性部与固定部平行,所述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弯曲部,另一端连接U形的触接部,所述保护部与固定部两侧连接,以保护触接部;所述保护部具有预压杆,所述弹性部和触接部的连接处压在所述预压杆上。
基于上述的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麦,具有上述的旋转开关装置,通过MIC管旋转控制MIC的开关,节省了MIC Mute按键,增强了耳麦的外观美观性。
一种耳麦,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上的MIC管,所述腔体内具有凸柱,所述MIC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MIC管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凸柱上,并绕所述凸柱旋转;所述耳麦还具有上述的旋转开关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与凸柱之间设置有阻尼圈,所述阻尼圈套装在所述凸柱上。
本发明提供的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通过设置弹片和弹片接触板,将弹片固定在所述MIC管上,将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弹片接触板上设置有焊盘;这样MIC管绕凸柱旋转时,带动弹片也绕凸柱旋转,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腔体上,因而弹片接触板固定不动,在所述弹片接触板上设置有焊盘;并且将焊盘和弹片都电连接在MIC电路中,从而当所述MIC管绕所述凸柱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所述弹片与焊盘接触,此时MIC电路连通,也就是MIC处于开启状态;由于MIC管在使用时本来就需要具有旋转动作,因此通过设置随MIC管旋转的弹片以及固定的焊盘,通过MIC管的旋转控制MIC的开关;这样在耳麦上节省了MIC Mute按键,便于耳麦的外观以及结构设计,增强了耳麦外观的美观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腔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弹片接触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MIC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弹片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弹片的另一个角度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弹片固定板5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MIC管旋转60°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 中E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B-B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MIC管旋转105°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A-A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图14,是本发明所提出的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图9、图11、图12中,为了表示出焊盘41与弹片3的位置关系,将从上面不能看到的焊盘41用虚线画出,弹片3用实线画出。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耳麦包括腔体1,腔体1内具有凸柱11,在MIC管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21,其中MIC管2通过安装孔21套设在凸柱11上,并且MIC管2可绕凸柱11旋转;旋转开关装置包括:弹片3和弹片接触板4,将弹片3固定在MIC管2上;将弹片接触板4固定在腔体1上,将弹片接触板4上设置有焊盘41;将焊盘41和弹片3电连接在MIC电路中;当MIC管2绕凸柱11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弹片3与焊盘41接触,使得MIC电路连通。
本实施例中,MIC管旋转开关装置通过设置弹片3和弹片接触板4,将弹片3固定在MIC管2上,将弹片接触板4固定在腔体1上;这样MIC管2绕凸柱11旋转时,带动弹片3也绕凸柱11旋转,弹片接触板4固定在腔体1上,因而弹片接触板4固定不动,在弹片接触板4上设置有焊盘41;并且将焊盘41和弹片3都电连接在MIC电路中,也就是将焊盘41的一端以及弹片3的一端连接在MIC电路中,从而当MIC管2绕凸柱11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弹片3与焊盘41接触,此时MIC电路连通,也就是MIC处于开启状态;由于MIC管在使用时本来就需要具有旋转动作,所以并没有增加使用者的动作;因此通过设置随MIC管2旋转的弹片3以及固定的焊盘41,通过MIC管2的旋转控制MIC的开关,这样在耳麦上节省了MIC Mute按键,便于耳麦的外观以及结构设计,将旋转开关装置设置在内部,增强了外观的美观性。
参见图2所示,腔体1具有旋转腔,来容纳MIC管2绕凸柱11旋转的一端,也就是MIC管2的安装孔21一端绕凸柱11在旋转腔内转动,将弹片接触板4固定在旋转腔内;这样将弹片3也对应设置在安装孔21的周围,设置弹片3距离凸柱11的距离与焊盘41距离凸柱11的距离相等;这样充分利用了旋转腔内的空间,使得结构紧凑。
参见图8、图9、图11和图12所示,为了使得MIC管2旋转到一定角度范围内时,旋转开关装置都是连通的,也就是MIC处于开启状态,将焊盘41设置成以凸柱11为圆心的弧形带;这样通过将焊盘41设置成以凸柱11为圆心的弧形带,当MIC管2绕凸柱11旋转时,只要弹片3与焊盘41接触,MIC电路就是连通的,也就是MIC处于开启的状态,所以在MIC管2旋转过程中,从弹片3开始接触焊盘41到弹片3脱离焊盘41的角度范围内,MIC都处于开通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设置MIC管2绕凸柱11旋转的角度为0°~105°,其中以MIC管2不使用时的状态为0°,设置当MIC管旋转到0°~60°时,弹片3与焊盘41不接触,此时MIC处于关闭的状态;设置当MIC管旋转到61°~105°时,弹片3与焊盘41接触,此时MIC处于开通的状态;其中图8为MIC管旋转60°时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9和10所示,此时弹片3已旋转到弹片接触板4的位置,但还没有与焊盘41接触, MIC处于关闭的状态;图11为MIC管旋转105°时的结构示意图,详见图12-图14所示,此时弹片3与焊盘41接触,MIC处于开通的状态。
为了使得用户得知MIC处于开通或者关闭状态,在MIC管的另一端,也就是与安装孔2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指示灯23,当弹片3与焊盘41接触,使得MIC电路连通时,MIC都处于开通的状态,指示灯23亮,也就是处于发光状态;当弹片3与焊盘41断开时,MIC都处于关闭的状态,指示灯23灭;这样通过设置有指示灯23用户可以方便的得知MIC的状态。可以将指示灯23连接在MIC电路中,这样MIC电路连通时,指示灯23通电处于发亮状态;MIC电路断开时,指示灯23也断电处于灭的状态。指示灯23设置在MIC管的侧面。
旋转开关装置为两极开关,包括两个弹片3,在弹片接触板4上对应设置有两个焊盘41;这样MIC电路断开时,电源的正负极同时断开,增加了安全性,参见图1所示。从图14中也可以看出,弹片接触板4上具有两个焊盘41,并且焊盘41的表面高于弹片接触板4的表面,这样使得弹片3工作时与焊盘41的接触良好,连接更加可靠。
为了弹片3与MIC管2的固定方便以及弹片3连接在MIC电路中方便、快捷,将弹片3固定在弹片固定板5上,弹片固定板5固定在MIC管上。这样将弹片3与弹片固定板5固定后,并将弹片3连接在MIC电路中,之后在将弹片固定板5固定在MIC管2上即可。
参见图2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在MIC管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容纳弹片固定板5的第一凹槽22,第一凹槽22内开设有容纳弹片3的通孔221,弹片固定板5固定在第一凹槽22内,弹片3贯穿通孔221,并且弹片3的下端位于MIC管的下表面的外侧。这样将弹片固定板5和弹片3几乎都设置在MIC管2的厚度内,也就是固定弹片固定板5和弹片3后,MIC管2的厚度没有增加,进而进一步合理利用了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凹槽22,使得弹片固定板5安装固定到MIC管2时,不需要定位、测量安装位置,直接将弹片固定板5固定在第一凹槽22内即可,使得安装效率提高;设置弹片3的下端位于MIC管的下表面的外侧,是为了弹片3与焊盘41的接触。
为了进一步提高弹片固定板5固定到MIC管2上的安装效率、提高安装精度,在第一凹槽22内设置有定位柱222,在弹片固定板5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51,当弹片固定板5安装固定到MIC管2上时,将定位柱222穿入定位孔51内。同时将两个弹片3穿入两个对应的通孔221内,使得弹片固定板5安装固定到MIC管2上的安装效率和进安装精度一步提高。
在腔体1上设置有容纳弹片接触板4的第二凹槽12,将弹片接触板4固定在第二凹槽12内;这样通过设置第二凹槽12,更进一步合理利用了空间,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使得弹片接触板4固定到腔体1时,不需要定位、测量安装位置,直接将弹片接触板4固定在第二凹槽12内即可,使得安装效率进一步提高。
由于每次使用MIC都需要旋转MIC管2,都具有弹片3的弹性变形,为了增加弹片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耳麦使用过程中,旋转开关装置的可靠性;将弹片3设置为如图所示的结构,弹片3具有固定部31、弯曲部32、弹性部33、触接部34、以及保护部35,将固定部31的一端延伸弯曲形成弯曲部32,弹性部33与固定部31平行,弹性部33的一端连接弯曲部32,另一端连接U形的触接部34;通过固定部31将弹片固定在弹片固定板5,U形的触接部34的下端与焊盘41接触,弹片3以弯曲部32为支点产生弹性变形。保护部35设置在固定部31两侧连接,用来保护触接部34;避免触接部34制造、运输等过程中被外力破坏;这样通过设置固定部31、弯曲部32、弹性部33、触接部34、以及保护部35等结构,保证了弹片3的使用寿命。在保护部35设置有预压杆351,其中弹性部33和触接部34的连接处压在预压杆351上;这样通过设置预压杆351,并且弹性部33和触接部34的连接处压在预压杆351上,使得弹片3在不工作状态下,弹性部33和触接部34的连接处就具有一定的向下的压力,也就是触接部34就具有一定的正压力,保证了触接部34工作时可靠性,参见图5和图6所示。
参见图1所示,为了MIC管2在绕凸柱11旋转时,可以停留在任何角度,在安装孔21与凸柱11之间设置有阻尼圈6,将阻尼圈6套装在凸柱11上。在MIC管2的下表面安装孔21处,将安装孔21拓宽用于容纳阻尼圈6,阻尼圈6的厚度小于安装孔21的厚度,所述安装孔21的上端还是直接套装凸柱11上,这样增加了安装孔21与阻尼圈6的接触面积,增加阻尼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所述耳麦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具有凸柱,所述MIC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MIC管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凸柱上,并绕所述凸柱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关装置包括:弹片和弹片接触板,所述弹片固定在所述MIC管上;所述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腔体上,所述弹片接触板上设置有焊盘;所述焊盘和弹片分别电连接在MIC电路中;当所述MIC管绕所述凸柱旋转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焊盘和弹片接触,使得MIC电路连通;所述弹片固定在弹片固定板上,所述弹片固定板固定在MIC管上;所述MIC管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弹片固定板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开设有容纳所述弹片的通孔,所述弹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弹片贯穿所述通孔,所述弹片的下端位于所述MIC管的下表面的外侧;所述弹片具有固定部、弯曲部、弹性部、触接部、以及保护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延伸弯曲形成弯曲部,所述弹性部与固定部平行,所述弹性部的一端连接弯曲部,另一端连接U形的触接部,所述保护部与固定部两侧连接、并围绕在所述接触部的外侧周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部具有预压杆,所述弹性部和触接部的连接处压在所述预压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IC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指示灯,当所述MIC电路连通后,所述指示灯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具有旋转腔,所述MIC管的安装孔一端绕凸柱在所述旋转腔内转动,所述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旋转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是以凸柱为圆心的弧形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IC管绕所述凸柱旋转的角度为0°~105°,当所述MIC管旋转到61°~105°时,所述弹片与焊盘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弹片固定板上设置有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入所述定位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弹片接触板的第二凹槽,所述弹片接触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9.一种耳麦,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上的MIC管,所述腔体内具有凸柱,所述MIC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MIC管通过安装孔套设在所述凸柱上,并绕所述凸柱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麦还具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开关装置。
CN201410275190.8A 2014-06-19 2014-06-19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Active CN104023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5190.8A CN104023290B (zh) 2014-06-19 2014-06-19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75190.8A CN104023290B (zh) 2014-06-19 2014-06-19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290A CN104023290A (zh) 2014-09-03
CN104023290B true CN104023290B (zh) 2017-08-25

Family

ID=5143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5190.8A Active CN104023290B (zh) 2014-06-19 2014-06-19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32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202A (zh) * 2018-06-13 2018-09-07 东莞市天翼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咪杆控制静音功能的耳机
US11343366B2 (en) 2018-09-27 2022-05-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icrophone contro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37C (zh) * 1998-03-04 2004-05-19 哈罗迪雷克特公司 用于头戴送受话器的光开关
CN102544790A (zh) * 2012-01-17 2012-07-04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弹片
CN202523871U (zh) * 2011-03-15 2012-11-07 深圳市电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弹片
CN203933911U (zh) * 2014-06-19 2014-11-0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0435A1 (en) * 2004-12-28 2006-06-29 Rosemary Sheehy Headset including boom-actuated microphone switch
US8406418B2 (en) * 2008-10-17 2013-03-26 Gn Netcom A/S Headset with a 360 degrees rotatable microphone boom and function selector
US20120020491A1 (en) * 2010-07-20 2012-01-26 Dory Jon R Headse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37C (zh) * 1998-03-04 2004-05-19 哈罗迪雷克特公司 用于头戴送受话器的光开关
CN202523871U (zh) * 2011-03-15 2012-11-07 深圳市电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弹片
CN102544790A (zh) * 2012-01-17 2012-07-04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弹片
CN203933911U (zh) * 2014-06-19 2014-11-05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290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94166A1 (en) Telephone glove
US20100197227A1 (en) Headset assembly for bluetooth utilities
CN104023290B (zh)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TWI263436B (en) Mobile phone with virtual keyboard
JP5932280B2 (ja) フォルダ型携帯端末のスナップヒンジ装置
KR20040071817A (ko) 3축 회전 헤드셋
TW201636822A (zh) 保護套及應用該保護套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組件
CN204718695U (zh) 往复旋转式传感器以及具备它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3933911U (zh) 一种耳麦的mic管旋转开关装置以及耳麦
CN107948795A (zh) 一种佩戴舒适型蓝牙耳机
CN108066982B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12785773U (zh) 一种金属外壳天线的蓝牙耳机
CN206031595U (zh) 一种摩托车音响喇叭
CN204132684U (zh) 一种手持电子产品配件
CN109511033A (zh) 一种蓝牙耳机按键
CN209732774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02931412U (zh) 铰链装置及具备该铰链装置的便携式终端
CN103634433A (zh) 一种可支撑的手机壳
CN208707716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装置
CN217764972U (zh) 激光水平仪
CN220401934U (zh) 挂耳耳机
CN210398828U (zh) 一种用于牙科灯的转向弯头
TW200736517A (en) Portable device with rotatable cover
CN212086184U (zh) 一种现代物流用便携式对讲机
CN207399459U (zh) 耳机转轴限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