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3091A -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3091A
CN104023091A CN201310063115.0A CN201310063115A CN104023091A CN 104023091 A CN104023091 A CN 104023091A CN 201310063115 A CN201310063115 A CN 201310063115A CN 104023091 A CN104023091 A CN 104023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message
link
response message
objec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31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3091B (zh
Inventor
陈蜀华
张凯
吴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Huawei Device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31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309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2192 priority patent/WO2014131334A1/zh
Priority to EP14756544.4A priority patent/EP2854356B1/en
Publication of CN104023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091A/zh
Priority to US14/586,734 priority patent/US1005088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3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3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96Translation of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other than IP, e.g. translation from MAC to MAC addr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相关的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多链路融合,且可以提高报文的传输效率,以及节省网络地址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种接入技术并存的现实局面,例如: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接入技术、光纤接入(Fiber-To-The-X,FTTX)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接入技术和E1接入技术等等,且很多网络设备可以同时具备两种以上的接入技术。
目前业界主要通过在用户侧的接入设备和网络侧的服务器之间建立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隧道,以实现多链路融合,即利用网络设备同时具备的多种接入技术实现报文的跨网转发和汇聚。
但上述技术在实现过程报文直接在上述VPN隧道中传输,增加了报文封装层次和报文长度,所以导致上述技术方案中报文的传输效率低,且VPN方案还需要额外的网络地址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能够实现多链路融合,且可以提高报文的传输效率,以及节省网络地址资源。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目标报文之后,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分析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所得到的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响应报文之后,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为所述第一设备分析得到的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建立单元、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到第二目标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第二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接收单元、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建立单元、接收单元、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所得到的报文;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结合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为所述第一设备分析得到的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网络地址转换,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减少了目标报文封装层次,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101、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102、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103、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第二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目标报文时就可以对该报文进行NAT,将转换后的报文发送到上述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但第一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第二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第一设备为服务器,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e Encapsulation,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201、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可选的,上述跨越可以是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承载在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上,且该透明传输通道的源点的报文可以通过该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任一链路传输至该透明传输通道的终点。
202、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上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用户侧设备(例如:家庭终端、移动终端)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或者网关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下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互联网设备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第一设备为汇聚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NAT可以是把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203、第一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例如:Bonding Channel Policy),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204、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该选择的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205、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可以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可以是,将第四目标报文解封装得到上述第二目标报文,并将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可以是,将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分别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公网IP地址信息和公网端口信息。
下面以DSL链路和LTE链路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包含但不限于DSL链路和LTE链路。在步骤203中执行上述链路绑定策略,例如,选择出DSL链路为目标链路,步骤204就将第二目标报文进行封装,该封装的一部分可以是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DSL接口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四目标报文,步骤205就通过DSL链路将第四目标报文发送至第二设备。
可选的,第一目标报文、第二目标报文、第三目标报文和第四目标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可以通过如下表示所示:
表1:
源地址 源端口 目的地址 目的端口
第一目标报文 IP1 1022 IPE 8088
第二目标报文 IPA/B 2345 IPE 8088
第四目标报文(DSL) IPA 2345 IPE 8088
第四目标报文(LTE) IPB 2345 IPE 8088
第三目标报文 IPD01 4344 IPE 8088
表1可以清楚描述上述几个报文中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之间的关系。
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NAT分别可以如下述表2和表3所示,当然这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例子。
表2:
表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03中的执行链路绑定策略的步骤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分析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步骤205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
可选的,上述带宽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报文传输的速率、报文传输的时延、报文传输的抖动、缓冲区队列长度。
可选的,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可以是,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可以是同该链路的带宽参数成正比,即带宽参数越优(例如:报文传输的速率越快、报文传输的时延越小、报文传输的抖动越小、缓冲区队列长度越短),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就越快和报文长度越长。步骤205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设备分析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可以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网络链路的带宽参数,其中,所述第三设备为第二网络的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第一网络的设备。
第二设备分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网络链路的带宽参数;
可选的,该实施方式,可以实现由多个设备共同分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的带宽参数。可选的,上述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上述第一设备为DSL网关,第三设备为LTE手机,即上述第一网络为DSL网络,上述第二网络为LTE网络,这样第一设备就可以将报文分开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发送至第二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具有封装层次少,实现标准,且都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传输速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301、第一设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302、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303、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透明传输通道可以参考上面实施例描述的透明传输通道。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但第一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第二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第一设备为服务器,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是,将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将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401、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402、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所得到的报文;
403、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404、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但第一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第二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第一设备为服务器,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对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可以是,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第二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可以,将第二响应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所得到的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501、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502、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可选的,上述透明传输通道可以参考上面实施例描述的透明传输通道。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但第一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第二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第一设备为服务器,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601、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602、第二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603、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604、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是,将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将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
作为一种的实施方式,步骤602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为所述第一设备分析得到的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步骤604可以包括:
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可选的,第一响应报文、第二响应报文、第三响应报文和响应目标报文中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可以通过如下表示所示:
表4:
源地址 源端口 目的地址 目的端口
第一响应报文 IPE 8088 IPD01 4344
第二响应报文 IPE 8088 IPA/B 2345
第四响应报文(DSL) IPE 8088 IPA 2345
第四响应报文(LTE) IPE 8088 IPB 2345
第三响应报文 IPE 8088 IP1 1022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标准的NAT转化并进行封装,且都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处理转发速率。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
701、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702、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703、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704、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705、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包括:
801、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802、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上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用户侧设备(例如:家庭终端、移动终端)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或者网关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下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互联网设备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第一设备为汇聚服务器。
803、第一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例如:Bonding Channel Policy),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804、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该选择的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805、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806、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807、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可以是,将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分别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公网IP地址信息和公网端口信息。
下面以DSL链路和LTE链路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包含但不限于DSL链路和LTE链路。在步骤803中执行上述链路绑定策略,例如,选择出DSL链路为目标链路,步骤805就将第二目标报文进行封装,该封装的一部分可以是添加所述第一设备的DSL接口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四目标报文,步骤804就通过DSL链路将第四目标报文发送至第二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具有封装层次少,实现标准,且都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传输速率。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包括:
901、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902、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
903、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904、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905、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906、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包括:
1001、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1002、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上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用户侧设备(例如:家庭终端、移动终端)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或者网关设备,第二设备为汇聚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下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互联网设备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第一设备为汇聚服务器,第二设备为接入设备或者网关设备。
1003、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1004、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1005、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1006、第二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1007、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1008、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标准的NAT转化并进行封装,且都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处理转发速率。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包括:
1101、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1102、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1103、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
1104、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1105、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1106、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1107、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
1108、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
1109、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1110、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源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第一设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源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下面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本发明装置实施例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至十一实现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十一。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包括:建立单元11、转换单元12和发送单元13,其中:
建立单元11,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转换单元12,用于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到第二目标报文;
发送单元13,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第二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目标报文时就可以对该报文进行NAT,将转换后的报文发送到上述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但网络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第二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网络设备为服务器,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网络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e Encapsulation,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网络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网络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包括:建立单元21、转换单元22、选择单元23、封装单元24和发送单元24,其中:
建立单元21,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转换单元22,用于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到第二目标报文;
选择单元23,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封装单元24,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发送单元25,用于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转换单元22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可以是,网络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可以是,将第四目标报文解封装得到上述第二目标报文,并将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可以是,将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分别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公网IP地址信息和公网端口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选择单元23可以包括:
第一分析单元(附图中未画出),用于分析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第二分析单元(附图中未画出),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发送单元25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
可选的,上述带宽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报文传输的速率、报文传输的时延、报文传输的抖动、缓冲区队列长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分析单元(附图中未画出)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二网络链路的带宽参数,其中,所述第三设备为第二网络的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的设备,以及分析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第一网络链路的带宽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具有封装层次少,实现标准,且都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传输速率。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包括:接收单元31、转换单元32和发送单元33,其中:
接收单元31,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网络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转换单元32,用于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发送单元33,用于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透明传输通道可以参考上面实施例描述的透明传输通道。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但网络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第二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网络设备为服务器,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网络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是,将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将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网络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网络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包括:建立单元41、接收单元42、转换单元43和发送单元44,其中:
建立单元41,用于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接收单元42,用于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所得到的报文;
转换单元43,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发送单元44,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对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可以是,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可以,将第二响应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网络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所得到的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网络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包括:转换单元51和发送单元52,其中:
转换单元51,用于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发送单元52,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可选的,上述透明传输通道可以参考上面实施例描述的透明传输通道。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例如:DSL网关)、服务器、用户设备(例如:手机)。
但第一设备与上述网络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网络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第一设备为服务器,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网络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包括:转换单元61、选择单元62、封装单元63和发送单元63,其中:
转换单元61,用于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选择单元62,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封装单元63,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发送单元64,用于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转换单元61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是,将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
可选的,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可以,将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
作为一种的实施方式,选择单元62可以包括:
接收子单元(附图中未画出),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为所述第一设备分析得到的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分析单元(附图中未画出),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发送单元64还可以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网络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标准的NAT转化并进行封装,且都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处理转发速率。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包括:建立单元71、第一转换单元72、第一发送单元73、接收单元74和第二发送单元75,其中:
建立单元71,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第一转换单元72,用于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73,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接收单元74,用于通过所述透明通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75,用于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侧设备。
但网络设备与上述第二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网络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第二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网络设备为服务器,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网络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第二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网络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网络设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网络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包括:建立单元81、第一转换单元82、选择单元83、第二转换单元84、第一发送单元85、接收单元86和第二发送单元87,其中:
建立单元81,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第一转换单元82,用于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上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用户侧设备(例如:家庭终端、移动终端)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网络设备为接入设备或者网关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下行报文。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互联网设备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报文,上述网络设备为汇聚服务器。
选择单元83,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第二转换单元84,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该选择的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85,用于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接收单元86,用于通过所述目标链路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87,用于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封装层次少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传输速率。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包括:建立单元91、第一接收单元92、第一转换单元93、第一发送单元94、第二接收单元95和第二发送单元96,其中:
建立单元91,用于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第一接收单元92,用于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
第一转换单元93,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94,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第二接收单元95,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96,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转换可以是通过NAT进行转换的。
可选的,网络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目标报文时就可以对该报文进行NAT,将转换后的报文发送到上述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设备。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侧设备。
但第一设备与上述网络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网络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第一设备为服务器,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网络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网络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包括:建立单元101、第一接收单元102、第一转换单元103、第一发送单元104、第二接收单元105、选择单元106、第二转换单元107和第二发送单元108,其中:
建立单元101,用于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第一接收单元102,用于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
第一转换单元103,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第一发送单元104,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第二接收单元105,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选择单元106,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第二转换单元107,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透明传输通道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第二发送单元108,用于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封装层次少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传输速率。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包括:第一设备111和第二设备112,其中:
第一设备111可以是图12、图13、图14、图18和图19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方式的网络设备;
第二设备112可以是图15、图16、图17、图20和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方式的网络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包括:存储器121、发射器122,以及连接存储器121、发射器122的处理器123,存储器12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23用于调用存储器121存储的程序执行如下操作:
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控制发射器122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处理器123还可以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例如:Bonding Channel Policy),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该选择的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控制发射器122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23执行的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例如:Bonding Channel Policy),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的操作可以包括:
分析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可选的,上述带宽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报文传输的速率、报文传输的时延、报文传输的抖动、缓冲区队列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网络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网络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包括:存储器131、发射器132和接收器133,以及连接存储器131、发射器132和接收器133的处理器134,存储器13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34用于调用存储器131存储的程序执行如下操作:
控制接收器133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网络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控制发射器132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网络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网络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包括:存储器141、发射器142和接收器143,以及连接存储器141、发射器142和接收器143的处理器144,存储器14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44用于调用存储器141存储的程序执行如下操作:
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控制接收器143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所得到的报文;
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控制发射器142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NAT所得到的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包括:存储器151、发射器152,以及连接存储器151、发射器152的处理器153,存储器15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53用于调用存储器151存储的程序执行如下操作:
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控制发射器152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53还可以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控制发射器152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53执行的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的操作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为所述第一设备分析得到的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面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描述了多种传输报文的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标准的NAT转化并进行封装,且都可以实现提高报文的处理转发速率。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包括:存储器161、发射器162和接收器163,以及连接存储器161、发射器162和接收器163的处理器164,存储器16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64用于调用存储器121存储的程序执行如下操作:
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控制发射器162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控制接收器163通过所述透明通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控制发射器162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转换可以是通过NAT(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NAT)进行转换的。
可选的,第二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目标报文时就可以对该报文进行NAT,将转换后的报文发送到上述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侧设备。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e Encapsulation,GRE)隧道以及点到点传输通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84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例如:Bonding Channel Policy),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该选择的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控制发射器162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控制接收器163通过所述目标链路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控制发射器162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网络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网络设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网络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8所示,包括:存储器171、发射器172和接收器173,以及连接存储器171、发射器172和接收器173的处理器174,存储器171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174用于调用存储器171存储的程序执行如下操作:
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控制接收器173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
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控制发射器172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控制接收器173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控制发射器172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可选的,上述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转换可以是通过NAT进行转换的。
可选的,网络设备接收到上述第二目标报文时就可以对该报文进行NAT,将转换后的报文发送到上述目标设备。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设备。
可选的,上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设备:
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服务器、用户侧设备。
但第一设备与上述网络设备两个不同的设备,例如,第一设备为接入设备时,那么网络设备就可以为服务器,当第一设备为服务器,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用户设备、当第一设备为用户侧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设备、网关设备或服务器。
可选的,上述第一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链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链路:
DSL链路、LTE链路、FTTX链路、E1链路、GSM链路、电缆链路和光纤链路等。
可选的,上述透明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列出的任意通道:
VPN隧道、GRE隧道等。
可选的,上述第一目标报文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报文。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94还可以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控制接收器173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
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控制发射器172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控制接收器173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目标链路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控制发射器172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进行解封装,还原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网络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网络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后所得到的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网络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目标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第一响应报文,并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设备的地址信息和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网络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和目的端口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和源端口信息,以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网络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9所示,包括:第一设备181和第二设备182,其中:
第一设备181可以是图23、图24和图27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方式的网络设备;
第二设备182可以是图25、图26和图28所示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方式的网络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NAT得到第二目标报文;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NAT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这样报文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传输时,进行了NAT,进行了NAT,节省了网络地址资源,且可利用传输路径上路由器的快速转发能力,从而可以提高报文传输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的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目标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目标报文之后,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分析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
4.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
5.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所得到的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6.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响应报文之后,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透明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为所述第一设备分析得到的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单元、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到第二目标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并由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目标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传输至所述第二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分析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第二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目标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响应报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是所述第二设备将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的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标识的设备。
1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单元、接收单元、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与第一设备建立透明传输通道,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目标报文,所述第二目标报文是所述第一设备将第一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所得到的报文;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目标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三目标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目标报文的目的地址信息所述标识的目标设备。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转换单元,用于对第一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二响应报文,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且所述目标设备对所述第一设备预先发送给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报文所做出的响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设备;以使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第三响应报文;以及由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目标报文的源地址信息所示的设备;所述透明传输通道跨越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执行链路绑定策略,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封装得到第四响应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所述第一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为所述第一设备分析得到的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链路的带宽参数分析出发送给该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从所述预先建立的透明传输通道所跨越的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连接的多个链路中选择出目标链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按照发送给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的速度和报文长度发送至所述目标链路的缓冲区,并将所述缓冲区的第四响应报文通过所述目标链路发送至第二设备中建立所述目标链路的接口。
CN201310063115.0A 2013-02-28 2013-02-28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4023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3115.0A CN104023091B (zh) 2013-02-28 2013-02-28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PCT/CN2014/072192 WO2014131334A1 (zh) 2013-02-28 2014-02-18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EP14756544.4A EP2854356B1 (en) 2013-02-28 2014-02-18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link fusion
US14/586,734 US10050880B2 (en) 2013-02-28 2014-12-30 Multi-link aggreg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3115.0A CN104023091B (zh) 2013-02-28 2013-02-28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3091A true CN104023091A (zh) 2014-09-03
CN104023091B CN104023091B (zh) 2018-10-30

Family

ID=5142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3115.0A Active CN104023091B (zh) 2013-02-28 2013-02-28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50880B2 (zh)
EP (1) EP2854356B1 (zh)
CN (1) CN104023091B (zh)
WO (1) WO20141313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9337A (zh) * 2021-04-26 2021-07-27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nat服务的异构网融合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1777B2 (en) 2020-01-14 2022-08-09 Vmware, Inc. Port mapping for bonded interfaces of ECMP group
EP3991368A1 (en) * 2020-01-14 2022-05-04 VMware, Inc. Transparent demilitarized zone providing stateful service between physical and logical network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589A (zh) * 2007-04-05 2007-08-29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路由器
CN101119273A (zh) * 2007-09-10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通用路由封装隧道穿越的方法及设备
US7388829B2 (en) * 2005-03-25 2008-06-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faults associated with transport protocol connections across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CN102025594A (zh) * 2009-09-14 2011-04-2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Nat环境下的路由动态调整方法和系统
JP2012049643A (ja) * 2010-08-24 2012-03-08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コグニティブ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コグニティブ無線通信中継装置
CN102891903A (zh) * 2012-10-31 2013-01-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at转换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9503A2 (en) * 2004-02-19 2005-09-01 Internap Network Servic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d to end route control
GB0414415D0 (en) 2004-06-28 2004-07-28 Jeftel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secure telecommunications
CN100566288C (zh) * 2004-12-28 2009-12-0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在路由器或交换机上进行多出口流量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56217B (zh) * 2006-04-14 2011-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1964785A (zh) * 2010-09-19 201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Nat网络中sip终端间文件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WO2014130091A1 (en) * 2013-02-22 2014-08-28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 network selection and traffic rout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8829B2 (en) * 2005-03-25 2008-06-17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faults associated with transport protocol connections across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s
CN101026589A (zh) * 2007-04-05 2007-08-29 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选择的方法和路由器
CN101119273A (zh) * 2007-09-10 2008-02-0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通用路由封装隧道穿越的方法及设备
CN102025594A (zh) * 2009-09-14 2011-04-2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Nat环境下的路由动态调整方法和系统
JP2012049643A (ja) * 2010-08-24 2012-03-08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コグニティブ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コグニティブ無線通信中継装置
CN102891903A (zh) * 2012-10-31 2013-01-2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nat转换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RISTIAN EVENSEN等: "A Networ-Layer Proxy for Bandwidth Aggregation and Reduction of IP Packet Reordering", 《LOCAL COMPUTER NETWORKS, 2009. LCN 2009. IEEE34TH CONFERENCE ON, IEEE, PISCATAWAY, NJ, USA》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9337A (zh) * 2021-04-26 2021-07-27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nat服务的异构网融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31334A1 (zh) 2014-09-04
US10050880B2 (en) 2018-08-14
EP2854356A1 (en) 2015-04-01
CN104023091B (zh) 2018-10-30
EP2854356B1 (en) 2019-04-03
US20150110117A1 (en) 2015-04-23
EP2854356A4 (en)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8679B (zh) 一种传输承载的中继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2185782B (zh) 多链接透明传输互连网络的数据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04982013A (zh) 一种业务路由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9819574B2 (en) Concerted multi-destination forwarding in a joint TRILL fabric and VXLAN/IP fabric data center
CN103023773B (zh) 多拓扑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84397A (zh) 基于通信终端的网络选择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490957A (zh) 一种负载分担方法及装置
CN102291305B (zh) 实现6to4中继路由的方法和设备以及报文转发方法
CN109495901B (zh) 一种拓扑自适应的专网组建方法
CN101222437B (zh) 在二层交换网络中透传bpdu报文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21220A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024852A (zh) 业务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CN102932255B (zh) 隧道路径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30193A (zh) 确定隧道最大传输单元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4023091A (zh) 一种多链路融合方法及设备
CN105429901B (zh) 上行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下行数据包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638395B (zh)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05464B (zh) 一种业务流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81230A (zh) 一种业务链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2857415A (zh) 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学习控制方法、装置和路由桥
CN104717140A (zh) Trill网络中边缘路由桥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368841A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EP2858415B1 (en) Multi-link-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810256A (zh) 工业通信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328910A1 (en) Traffic Split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DEVI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0

Address after: 523808 Southern Factory Building (Phase I) Project B2 Production Plant-5, New Town Avenue, Songshan Lake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E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uilding 2, B District, Bantian HUAWEI base,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rminal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