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2874B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2874B
CN104022874B CN201310066173.9A CN201310066173A CN104022874B CN 104022874 B CN104022874 B CN 104022874B CN 201310066173 A CN201310066173 A CN 201310066173A CN 104022874 B CN104022874 B CN 1040228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access
judged result
mome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61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2874A (zh
Inventor
郑林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61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2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2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2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2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2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能够通过身份验证无线连接到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刻,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当连接请求中未包含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连接请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第一标识信息及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第一电子设备时,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的应用日益增多,无线客户端要保存许多需要访问的无线网络的身份信息,为了防止有效身份信息丢失,用户选择把这些身份信息通过网络存储进行保存,这样即使忘记了密码等信息只要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连接网络就可以重新获取身份信息。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目前的无线网络当用户忘记用于登录无线网络的身份信息时,必须要通过其他方式访问到这个身份信息所对应的网络中才能重新获得身份信息,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经常发生用户丢失或忘记身份信息的同时也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访问网络,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当用户丢失或忘记身份信息且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访问网络时,不能获得身份信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用户丢失或忘记身份信息且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访问网络时,不能获得身份信息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一无线网络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并验证通过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当所述连接请求中未包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具体为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中是否存在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如果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则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中是否包含利用所述用户的用户合法身份信息进行访问的访问记录,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连接时间为预设时长的无线连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通过一无线网络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并验证通过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连接请求中未包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可选的,第一标识信息具体为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中是否存在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如果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则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中是否包含利用所述用户的用户合法身份信息进行访问的访问记录,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30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连接时间为预设时长的无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当网络中服务器接收到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连接请求但这个连接请求不能通过网络服务器的身份验证时,就根据这个连接请求判断这个用户终端在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这个网络,如果合法访问过,网络服务器就建立与这个用户终端一段预设时长的网络连接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用户丢失或忘记身份信息且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访问网络时,不能获得身份信息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之前合法访问过一个网络的用户终端在未能通过身份验证时能够建立与这个网络一段时长的连接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先根据连接请求中的标识信息来判断第一时刻来访问的用户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来访问过网络,再判断来访问的用户是否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是合法访问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能够准确的确定来访问的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为未能通过身份验证的合法用户开放有效的临时访问时间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使用户不通过身份验证也可以临时访问加密的无线服务器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采用将临时访问的时长限定为预设时长,实现了在保证合法用户能访问网络的同时也加强了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用户丢失或忘记身份信息且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访问网络时,不能获得身份信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一无线网络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并验证通过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当所述连接请求中未包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当网络中服务器接收到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连接请求但这个连接请求不能通过网络服务器的身份验证时,就根据这个连接请求判断这个用户终端在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这个网络,如果合法访问过,网络服务器就建立与这个用户终端一段预设时长的网络连接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用户丢失或忘记身份信息且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访问网络时,不能获得身份信息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之前合法访问过一个网络的用户终端在未能通过身份验证时能够建立与这个网络一段时长的连接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主要的应用情况是无线客户端在向网络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的情况,在网络与无线客户端之间有无线AP,这里的无线AP也可以理解为无线路由器,无线客户端的访问网络的方式是通过在无线AP中进行身份信息验证(路由器通过设置连接密码来允许无线客户端访问网络),当通过验证后,就可以与网络建立连接,无线客户端也可以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保存在网络中。目前,智能手机基本都支持AP功能(即是智能手机可以当作无线路由器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当从一个无线客户端在通过一个无线AP合法访问网络的前提下,下一次再访问,但这个无线客户端的有效身份丢失时,可以允许这个无线客户端临时访问加密的无线服务器,下面以智能手机作为路由媒介的功能来作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理解为是具有AP功能的电子设备,比如路由器,或智能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指的是能够无线访问网络的客户端,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S1: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具体为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无线客户端要访问网络时,就向无线AP发送连接请求,这里的连接请求也可以理解为是无线客户端向无线AP请求身份验证,只有当无线客户端通过有效身份验证后,才能建立与网络服务器的连接,访问网络,在无线客户端发出的连接请求中有用于能唯一标识这个无线客户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比如客户端的MAC位址或者客户端电子设备的CPU,当无线客户端访问网络时,无线AP会记录下这个无线客户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S2:当所述连接请求中未包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主要是指无线客户端在访问一个无线AP时的验证密码,由于连接请求是无线客户端向无线AP发送的用于请求身份验证的请求,所以在连接请求中应包括有客户端要访问的无线AP的名字以及验证密码,当连接请求中没有验证密码或者验证密码不正确时,根据现有的访问方法,这个无线客户端就不能通过这个无线AP来访问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就提供了一种允许之前访问过一个无线AP的客户端能够临时再访问这个AP一段时间的访问方法,当由步骤S1的实施例可知,一个无线AP会记录下来访问的无线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在第一时刻,当无线AP接收到一个客户端的新的连接请求,并且这个连接请求又没有通过身份验证时,无线AP就会根据连接请求中用于唯一标识客户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以及在第一时刻之前的访问记录,判断这个客户端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中是否存在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如果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则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下面进一步阐述无线AP获得第一判断结果的过程,首先,无线AP会判断在第一时刻之前的访问记录中是否存在有第一标识信息,如果有,则说明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无线客户端之前来访问过,第一判断结果可以得出当前来访问的这个无线客户端有可能是合法用户;如果没有,则说明在第一时刻之前,这个无线客户端没有来访问过,所以第一判断结果可以得出当前访问的无线客户端不是合法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中是否包含利用所述用户的用户合法身份信息进行访问的访问记录,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线AP进一步确定第一判断结果的过程具体为:在确定了这个无线客户端之前来访问过后,无线AP要判断在访问记录中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有这个客户端通过身份验证来访问的记录,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如果有,则第二判断结果可以表明这个无线客户端在第一时刻之前曾合法访问过,基于这个肯定的第二判断结果可以得出第一判断结果是第一时刻来访问的无线客户端虽然未能通过身份验证,但是在第一时刻之前来合法访问过,可以判断得出是合法用户;如果没有,则第二判断结果表明这个无线客户端在第一时刻之前对这个无线AP的访问是非法的,基于这个否定的第二判断结果可以得出第判断一结果是在第一时刻虽然这个无线客户端来访问过,但都是非法的,判断出这是非法用户。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先根据连接请求中的标识信息来判断第一时刻来访问的用户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来访问过网络,再判断来访问的用户是否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是合法访问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能够准确的确定来访问的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的技术效果。
S3: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连接时间为预设时长的无线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步骤S1与S2,无线AP可以通过判断结果可以知道在第一时刻来访问的客户端是否是合法用户,如果是合法用户,则允许这个客户端在不通过有效身份验证的情况下临时建立网络连接,为了网络访问的安全性,可以设定这个客户端临时访问网络的时长,比如5分钟,10分钟。在临时访问网络的时间中,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自己的有效身份信息,这样的话在超过临时访问时长后可以通过身份验证方式来继续访问这个无线AP。比如,无线用户A经常通过有效身份验证来访问第一无线AP,在第一时刻又来访问时,用户A忘记了第一无线AP的验证密码或者第一无线AP的验证密码修改了,用户A不知道,用户A就不能通过身份验证来访问第一无线AP,但是在第一无线AP的访问记录中,有用户A的合法访问记录,则第一无线AP依然可以判定用户A是合法用户,第一无线AP就可以允许用户A不通过身份验证获得临时访问网络的权利。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为未能通过身份验证的合法用户开放有效的临时访问时间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使用户不通过身份验证也可以临时访问加密的无线服务器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采用将临时访问的时长限定为预设时长,实现了在保证合法用户能访问网络的同时也加强了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通过一无线网络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并验证通过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获得单元10,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第一标识信息具体为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判断单元20,用于当所述连接请求中未包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20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中是否存在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如果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则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中是否包含利用所述用户的用户合法身份信息进行访问的访问记录,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处理单元30,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30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连接时间为预设时长的无线连接。
为了更清楚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结合一个具体应用场景来介绍:
假设用户A有一部智能手机,一部平板电脑,用户A通过对手机进行设置,智能手机可以当成无线路由器使用,将手机当作接入网络的无线AP,并为这个手机无线AP设置有访问密码,用户A的平板电脑可以通过密码验证来访问手机无线AP以建立无线网络连接。
平时用户A就可以通过用平板电脑无线接入手机来无线上网,当用户A在某一次用平板电脑访问网络时,向手机无线AP发送了连接请求,但是用户A忘记了验证密码,就不能通过有效身份验证,又由于之前用户A的平板电脑一直可以通过身份验证合法访问网络,所以在手机无线AP的访问记录中有平板电脑的合法访问记录,手机无线AP可以判断在之前的访问记录中有平板电脑的标识信息,所以手机无线AP可以对平板电脑开放临时的有效访问,使平板电脑可以不通过身份验证而直接访问无线服务器,平板电脑可以通过临时访问网络的机会来重新获得访问的身份信息(访问密码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当网络中服务器接收到一个用户终端的网络连接请求但这个连接请求不能通过网络服务器的身份验证时,就根据这个连接请求判断这个用户终端在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这个网络,如果合法访问过,网络服务器就建立与这个用户终端一段预设时长的网络连接的技术手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用户丢失或忘记身份信息且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访问网络时,不能获得身份信息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使之前合法访问过一个网络的用户终端在未能通过身份验证时能够建立与这个网络一段时长的连接的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先根据连接请求中的标识信息来判断第一时刻来访问的用户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来访问过网络,再判断来访问的用户是否在第一时刻之前是否是合法访问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能够准确的确定来访问的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为未能通过身份验证的合法用户开放有效的临时访问时间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使用户不通过身份验证也可以临时访问加密的无线服务器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采用将临时访问的时长限定为预设时长,实现了在保证合法用户能访问网络的同时也加强了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在通过一无线网络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并验证通过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当所述连接请求中未包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具体为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中是否存在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如果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则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中是否包含利用所述用户的用户合法身份信息进行访问的访问记录,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连接时间为预设时长的无线连接。
6.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通过一无线网络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并验证通过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够连接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中包括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连接请求中未包含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或所述连接请求中的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未能通过验证时,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时,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无线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标识信息具体为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访问记录中是否存在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如果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则基于包含有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的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子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一条第一访问记录中是否包含利用所述用户的用户合法身份信息进行访问的访问记录,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是否合法访问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建立连接时间为预设时长的无线连接。
CN201310066173.9A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022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6173.9A CN104022874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6173.9A CN104022874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2874A CN104022874A (zh) 2014-09-03
CN104022874B true CN104022874B (zh) 2017-07-25

Family

ID=51439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6173.9A Active CN104022874B (zh) 2013-03-01 2013-03-01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28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2318B (zh) * 2015-01-08 2018-04-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770172B (zh) * 2017-10-18 2020-07-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账号信息的找回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40050B (zh) * 2018-07-25 2021-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交互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402480A (zh) * 2020-02-29 2020-07-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访客信息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66A (zh) * 2006-06-07 2008-01-02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传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20296A (zh) * 2007-10-24 2009-04-29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内容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8382B2 (en) * 2010-12-16 2015-0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cure protocol for peer-to-peer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166A (zh) * 2006-06-07 2008-01-02 美国博通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传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1420296A (zh) * 2007-10-24 2009-04-29 日立环球储存科技荷兰有限公司 内容数据管理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2874A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6073B (zh) 无线网络的接入认证方法及服务器
CN103916244B (zh) 验证方法及装置
US1175039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based multi-factor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between mobile terminal and IoT device
CN106302308B (zh) 一种信任登录方法和装置
CN104767713B (zh) 账号绑定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188055A (zh)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无线接入点以及服务器
US1177846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communications
CN105591744A (zh) 一种网络实名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4022874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986598B (zh) 认证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WO2017076216A1 (zh) 服务器、移动终端、网络实名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3905514B (zh) 服务器、终端设备以及网络数据存取权限管理方法
WO2018205148A1 (zh) 一种数据包校验方法及设备
US20160197921A1 (en) Secur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JP2014523223A (ja) 取外し可能モジュールをアクセス端末に結び付け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7508822A (zh) 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754571A (zh) 用于多媒体数据传输的用户认证实现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3973543B (zh) 即时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011873A (zh) 一种基于集合覆盖的非法连接判断方法
CN106559785A (zh) 认证方法、设备和系统以及接入设备和终端
EP3709598B1 (en) Anti'sim swapping fraud
US8219812B2 (en) Methods and a device for associating a first device with a second device
CN104618346A (zh) 一种基于路由校验的wifi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05099686B (zh) 数据同步的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9660535A (zh) Linux系统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