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0189A -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0189A
CN104020189A CN201410220781.5A CN201410220781A CN104020189A CN 104020189 A CN104020189 A CN 104020189A CN 201410220781 A CN201410220781 A CN 201410220781A CN 104020189 A CN104020189 A CN 104020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heater
pressure
poor
unit
form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07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文菊
王兴国
杨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Adjustment Test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4102207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201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020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0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步骤一:数据采集;步骤二:数据计算;步骤三:检测与显示;本计算方法考虑全面,计算出的加热器端差数据可以结合机组实时运行状态给出修正预警,使得复杂的机组运行系统能有一个合理准确的纠正提示,进而提高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大,以及对雾霾天气治理的力度的加强,提高电厂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经济性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电厂机组运行中,回热系统加热器的运行性能直接影响机组的经济性能,加热器端差是加热器的主要运行指标,因此也是电厂监视的重要参数;现在的参数测定人工采集计算得到,以至于参数汇总到机组管理决策层就失去了它的时效性,不能及时利用,如果数据直接传达到操控室,操作人员就能根据其相关数据进行最终决策,及时掌握加热器运行性能,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进行实时监测的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
采集加热器进汽压力Pe、加热器的水侧出口温度tcs、加热器疏水温度tss、加热器的水侧进口温度tjs、当地大气压力Pamh 、加热器进汽压力测点传压管中取压口与压力变送器之间水柱的压力值PH2O
步骤二:数据计算
a.电厂压力变送器为表压变送器,测量压力值为表压,先转换为绝对压力,加热器进汽绝对压力Pabs使用公式(1)进行计算:
Pabs=Pe+Pamh+PH2O              公式(1)
在公式(1):
Pabs——加热器进汽绝对压力,单位是MPa
Pe——加热器进汽表压,单位是MPa
Pamh——当地大气压力,单位是MPa
PH2O——测压传压管中取压口与测压变送器之间水柱高相当的压力值,单位是MPa;
b.利用公式(2)计算加热器进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公式(2)是国际水和水蒸汽性质协会(IAPWS)在1997年推出的公式,简称为“IAPWS-IF97公式”,经过计算得出加热器进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tbh;
C. 利用公式(3)计算加热器上端差Δt:
Δt=tbh-tcs            公式(3)
在公式3:
Δt——加热器上端差,单位是℃
tbh——加热器进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单位是℃
tcs——加热器的水侧出口温度,单位是℃
d. 利用公式(4)计算加热器下端差Δtxd
Δtxd=tss-tjs            公式(4)
在公式(4):
Δtxd—— 加热器下端差,单位是℃
tss——加热器疏水温度,单位是℃
tjs——加热器的水侧进口温度,单位是℃
步骤三:检测与显示
对步骤二中得到的加热器上端差Δt和加热器下端差Δtxd进行判断:
a)加热器上端差Δt判断:
Δt>Δtsj系统报警;
Δt≤Δtsj无操作;
其中:
Δtsj是加热器上端差设计值;
b)加热器下端差Δtxd判断:
Δtxd>Δtxd-sj系统报警;
Δtxd≤Δtxd-sj无操作;
其中:
Δtxd-sj是加热器下端差设计值;
c)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加热器上端差Δt和加热器下端差Δtxd显示在相应加热器运行监视画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计算方法考虑全面,计算出的加热器端差数据结合机组实时运行状态给出修正预警,使得复杂的机组运行系统能有一个合理准确的纠正提示,进而提高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但不得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凡通过基本相同的方案达到相同效果的类似实施方式,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一:
某电厂330MW采暖抽汽直接空冷CZK330-16.7/0.45/537/537型亚临界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该机组回热系统的有八级不调整抽汽和一级采暖抽汽,八级不调整抽汽分别供给三台高压加热器、除氧器、四台低压加热器。由于高压加热器的端差对电厂的经济性能影响较大,本实例只列举了高压加热器的数据。
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来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实时数据状况: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数据采集
采集加热器进汽压力Pe
加热器的水侧出口温度tcs
加热器疏水温度tss
加热器的水侧进口温度(tjs)、
当地大气压力Pamh 、
加热器进汽压力测点传压管中取压口与压力变送器之间水柱的压力值PH2O。;
表1:采集数据汇总表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1高压加热器 #2高压加热器 #3高压加热器
当地大气压 Pamh MPa 0.0989 0.0989 0.0989
加热器进汽压力测点传压管中水柱高的压力 PH2O MPa -0.039 -0.038 -0.041
加热器进汽压力(表压) Pe MPa 5.700 3.642 1.941
加热器疏水温度 tss 257.05 219.41 192.64
加热器水测出口温度 tcs 273.40 246.13 212.72
加热器水测进口温度 tjs 246.13 212.72 186.20
步骤二:数据计算
a.电厂压力变送器为表压变送器,测量压力值为表压,先转换为绝对压力,加热器进汽绝对压力使用公式(1)进行计算:
Pabs=Pe+Pamh+PH2O              公式(1)
在公式(1):
Pabs——加热器进汽绝对压力,单位是MPa
Pe——加热器进汽表压,单位是MPa
Pamh——当地大气压力,单位是MPa
PH2O——测压传压管中取压口与测压变送器之间水柱高相当的压力值,单位是MPa;
b.利用公式(2)计算加热器进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公式(2)是国际水和水蒸汽性质协会(IAPWS)在1997年推出的公式,简称为“IAPWS-IF97公式”,经过计算得出加热器进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tbh;
C. 利用公式(3)计算加热器上端差Δt:
Δt=tbh-tcs            公式(3)
在公式(3)中:
Δt——加热器上端差,单位是℃
tbh——加热器进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单位是℃
tcs——加热器的水侧出口温度,单位是℃
d. 利用公式(4)计算加热器下端差Δtxd
Δtxd=tss-tjs            公式(4)
在公式(4)中:
Δtxd—— 加热器下端差,单位是℃
tss——加热器疏水温度,单位是℃
tjs——加热器的水侧进口温度,单位是℃
表2:数据计算汇总表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1高压加热器 #2高压加热器 #3高压加热器
加热器进汽压力(绝对压力压) Pabs MPa 5.760 3.703 1.999
加热器饱和温度 tbh 272.90 245.80 212.35
加热器上(给水)端差(实际值) Δt -0.5 -0.33 -0.37
加热器下(疏水)端差(实际值) Δtxd 10.92 6.69 6.44
步骤三:检测与显示
对步骤二中得到的加热器上端差Δt和加热器下端差Δtxd进行判断:
a)加热器上端差Δt判断:
Δt>Δtsj系统报警;
Δt≤Δtsj无操作;
其中:
Δtsj是加热器上端差设计值;
b)加热器下端差Δtxd判断:
Δtxd>Δtxd-sj系统报警;
Δtxd≤Δtxd-sj无操作;
其中:
Δtxd-sj是加热器下端差设计值;
表3:加热器上端差Δt和加热器下端差Δtxd设计值对比表
项目名称 符号 单位 #1高压加热器 #2高压加热器 #3高压加热器
加热器上(给水)端差(实际值) Δt -0.5 -0.33 -0.37
加热器上(给水)端差(设计值) Δtsj -1.7 0 0
加热器下(疏水)端差(实际值) Δtxd 10.92 6.69 6.44
加热器下(疏水)端差(设计值) Δtxd-sj 5.6 5.6 5.6
c)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加热器上端差Δt和加热器下端差Δtxd显示在相应加热器运行监视画面。
数据直接得到并给出修正提示,实时信息及时呈现在操控监视界面,给操控人员及时准确的机组信息反馈,准确的参数信息直接参与到机组运行决策中,可以及时修正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异常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电厂汽轮机组更加健康高效运行,最终使发电机组效率进一步稳定在最佳状态。

Claims (1)

1.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
采集加热器进汽压力Pe、加热器的水侧出口温度tcs、加热器疏水温度tss、加热器的水侧进口温度tjs、当地大气压力Pamh 、加热器进汽压力测点传压管中取压口与压力变送器之间水柱的压力值PH2O
步骤二:数据计算
a.电厂压力变送器为表压变送器,测量压力值为表压,先转换为绝对压力,加热器进汽绝对压力Pabs使用公式(1)进行计算:
Pabs=Pe+Pamh+PH2O              公式(1)
在公式(1):
Pabs——加热器进汽绝对压力,单位是MPa
Pe——加热器进汽表压,单位是MPa
Pamh——当地大气压力,单位是MPa
PH2O——测压传压管中取压口与测压变送器之间水柱高相当的压力值,单位是MPa;
b.利用公式(2)计算加热器进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公式(2)是国际水和水蒸汽性质协会(IAPWS)在1997年推出的公式,简称为“IAPWS-IF97公式”,经过计算得出加热器进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tbh;
C. 利用公式(3)计算加热器上端差Δt:
Δt=tbh-tcs            公式(3)
在公式(3):
Δt——加热器上端差,单位是℃
tbh——加热器进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单位是℃
tcs——加热器的水侧出口温度,单位是℃
d. 利用公式(4)计算加热器下端差Δtxd
Δtxd=tss-tjs            公式(4)
在公式(4):
Δtxd—— 加热器下端差,单位是℃
tss——加热器疏水温度,单位是℃
tjs——加热器的水侧进口温度,单位是℃
步骤三:检测与显示
对步骤二中得到的加热器上端差Δt和加热器下端差Δtxd进行判断:
a)加热器上端差Δt判断:
Δt>Δtsj系统报警;
Δt≤Δtsj无操作;
其中:
Δtsj是加热器上端差设计值;
b)加热器下端差Δtxd判断:
Δtxd>Δtxd-sj系统报警;
Δtxd≤Δtxd-sj无操作;
其中:
Δtxd-sj是加热器下端差设计值;
c)将步骤二中得到的加热器上端差Δt和加热器下端差Δtxd显示在相应加热器运行监视画面。
CN201410220781.5A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Pending CN1040201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0781.5A CN104020189A (zh)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20781.5A CN104020189A (zh)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0189A true CN104020189A (zh) 2014-09-03

Family

ID=51437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0781.5A Pending CN104020189A (zh) 2014-05-23 2014-05-23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018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3105A (zh) * 2016-05-10 2016-10-2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回热加热器能效监测与诊断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57067A (zh) * 2018-07-25 2018-11-06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加热器性能指标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4495A (en) * 1992-12-29 1994-04-19 Abbott Laboratories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lush interference in measurement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with indwelling probe
CN101672203A (zh) * 2009-10-15 2010-03-17 华北电力大学 热电联产系统供热蒸汽的调节方法
CN101825502A (zh) * 2010-04-16 2010-09-08 东南大学 汽机带疏水冷却器的加热器出水及疏水温度测算方法
CN102817653A (zh) * 2012-09-13 2012-12-12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加热器空气排放自动控制系统
CN103267539A (zh) * 2013-04-23 2013-08-28 东南大学 一种卧式三段式给水加热器上端差及下端差的测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4495A (en) * 1992-12-29 1994-04-19 Abbott Laboratories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lush interference in measurement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arameters with indwelling probe
CN101672203A (zh) * 2009-10-15 2010-03-17 华北电力大学 热电联产系统供热蒸汽的调节方法
CN101825502A (zh) * 2010-04-16 2010-09-08 东南大学 汽机带疏水冷却器的加热器出水及疏水温度测算方法
CN102817653A (zh) * 2012-09-13 2012-12-12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加热器空气排放自动控制系统
CN103267539A (zh) * 2013-04-23 2013-08-28 东南大学 一种卧式三段式给水加热器上端差及下端差的测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晖等: "新的水饱和压力与饱和温度计算方法", 《压缩机技术》 *
曾衍锋等: "《汽轮机运行技术问答》", 31 March 2013,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3105A (zh) * 2016-05-10 2016-10-26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回热加热器能效监测与诊断的方法和系统
CN106053105B (zh) * 2016-05-10 2019-09-27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回热加热器能效监测与诊断的方法和系统
CN108757067A (zh) * 2018-07-25 2018-11-06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加热器性能指标监测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8842B (zh) 一种基于软测量技术的汽轮机热耗率在线监测方法
CN101825502B (zh) 汽机带疏水冷却器的加热器出水及疏水温度测算方法
CN105046064A (zh) 一种供热期热电联产机组电负荷可调范围的计算方法
CN107201921B (zh) 一种汽轮机热耗率在线监测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3196673B (zh)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排汽压力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现场测算方法
CN102506408B (zh) 电站锅炉炉外四大管道安全风险在线监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3267684B (zh) 一种电站锅炉承压元件寿命损耗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5225008A (zh) 一种预测汽轮机热力系统内部运行参数的方法
CN104166794B (zh) 一种核电站冷凝器特性试验采集分析系统
CN103901068B (zh) 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值的在线监测方法
CN104020189A (zh) 一种确定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加热器端差的监测方法
CN103674189B (zh) 一种汽轮机系统流量计故障监测方法
CN103063436A (zh) 汽轮机热耗率指标计算结果判断方法
CN106761967B (zh) 机侧蒸汽参数测量偏差对机组耗煤成本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4515566A (zh) 汽包液位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240778A (zh) 核电站用冷凝器特性试验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3984845B (zh) 一种输气管道完整性评价周期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4636593B (zh) 再热机组有加热器散热损失时回热作功比与回热增益率测定方法
CN103093032A (zh) 一种火电机组可用性的设计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7350295B (zh) 一种轧钢系统生产能效评估方法
CN106894853A (zh) 凝汽式汽轮机冷端节能诊断方法
CN105804819A (zh) 一种提高烧结余热回收量及发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的调控方法
CN205455991U (zh) 滚筒薄板式烘丝机再生蒸汽循环利用系统
CN204214287U (zh) 一种焦炉烟道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114577U (zh) 一种电厂给水泵再循环管路泄漏的实时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