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0322A -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0322A
CN104010322A CN201310061081.1A CN201310061081A CN104010322A CN 104010322 A CN104010322 A CN 104010322A CN 201310061081 A CN201310061081 A CN 201310061081A CN 104010322 A CN104010322 A CN 104010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ference signal
adjacent base
subscriber equipmen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10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0322B (zh
Inventor
尚春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10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010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01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0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0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测量参考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与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到达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网络设备根据其配置计算出参考基站与相邻基站对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的第一时间差,网络设备再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每个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并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

Description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时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就是一种采用TDD模式作为双工技术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标准体系。
TDD模式的特点是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使用同一频段,但在不同的时隙收发信号,因此,对同步要求高,否则会导致各种类型的同频、邻频干扰,其中,由于基站所发送的信号较大,因此,基站间的干扰通常比较严重。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专用扫频仪器到怀疑被干扰的区域进行指定频带信号扫描,或者采用专门设计的软件进行频谱分析,或者采用上述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而获得怀疑被干扰的区域的频谱曲线信息,从中识别出基站间的干扰。现有技术的上述基站间干扰检测方法通常需要专业的工程师来完成,成本高、效率低,定位不精确。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一种成本高、效率低,定位精确的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定位不精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参考基站以及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
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各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
将所述参考基站和所述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用户设备,并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参考基站的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未超过预设门限值,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超过预设门限值,则形成干扰;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与所述参考基站之间的距离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超过预设门限,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形成干扰。
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之后还包括步骤:在确认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时,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的干扰水平。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调整其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或者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以使其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到达用户设备;并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调整其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包括:
配置其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包括:
调整用户设备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N为1或2。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配置的参考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将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在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在第二方面,还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分别测量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再次得到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将再次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装置,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参考基站以及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
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各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配置单元所配置的所述参考基站和所述参考基站的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参考基站的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在第三方面,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各个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具体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未超过预设门限值,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超过预设门限值,则形成干扰: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与所述参考基站之间的距离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超过预设门限,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形成干扰。
在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评价单元:用于在确认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时,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的干扰水平。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评价单元用于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具体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述评价单元用于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以及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或者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以使其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到达用户设备;并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具体包括:
所述评价单元配置其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包括:
所述评价单元调整用户设备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参考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在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在第四方面,还提供了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量单元,用于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分别测量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再次得到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再次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者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检测装置,以及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测量参考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与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到达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网络设备根据其配置计算出参考基站与相邻基站对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的第一时间差,网络设备再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每个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并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显示第一时间差RSTD’与第二时间差RSTD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中网络设备与用户设备间交互示意图;
图5是与图1对应的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6是与图3对应的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8是与图5对应的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9是与图6对应的本发明的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以TD-LTE系统为背景,提供了一种借助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检测参考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与多个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到达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RSTD,并通过网络设备根据其配置计算出参考基站与相邻基站对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的第一时间差RSTD’,然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差RSTD’、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每个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同频干扰,并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同频干扰水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描述了UE检测干扰的流程,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10,网络设备配置参考基站以及所述参考基站的多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核心网中的设备,所述核心网为TD-LTE系统中与UE进行数据交互的网络,具有配置参考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相邻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以及配置参考基站或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例如区号),向UE发送信号等功能。参考基站、相邻基站属于TD-LTE系统的接入网中的网元,参考基站是为UE服务的基站,二者始终同步,相邻基站是与参考基站位置相邻的基站。参考信号可以理解为TD-LTE系统中所定义的定位参考信号,或者理解为仅作为检测同频干扰的专用信号,该信号可以是包含固定特征数据的信号,能够在指定时刻通过基站发送,此信号特征全网一致,以方便用户终端检测。
假设在执行本步骤之前,UE已经通过接入网中的某个基站接入了核心网,能够与核心网进行通信。而且,通过人工或机器分析出,UE收到信号不正常,说明参考基站受到信号干扰,因此,需要对参考基站的多个相邻基站进行检测,检测出是哪个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形成了干扰。
步骤120,所述网络设备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各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RSTD’;
所述第一时间差RSTD’为网络设备根据自身的配置所计算出的一个时间值,是UE预期参考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与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到达自身的时间差值。
步骤130,所述网络设备将所配置的参考基站和所述相邻基站对同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UE,并指示所述UE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所述UE的第二时间差RSTD;
所述第二时间差RSTD是UE实际检测到的参考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与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到达自身的时间差值,如果实际值RSTD与预期值RSTD’相同,则说明相邻基站与参考基站严格同步,前者不会对后者形成干扰,否则说明相邻基站与参考基站不同步,前者可能会对后者形成干扰,因此能够根据实际值与预期值之差判断是否形成干扰及干扰水平。RSTD与RSTD’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图中,相邻基站的参考信号在第88号子帧中进行发送,参考基站的参考信号在第8号子帧中进行发送,假设相邻基站与参考基站之间不同步,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与参考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UE的时刻有偏差,即,RSTD与RSTD’不相等。
步骤140,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UE接收所述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步骤150,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差RSTD’、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本步骤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差RSTD’、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参考基站的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到达是指被UE成功解调)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RSTD’和第二时间差RSTD之间的差值C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未超过预设门限值,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超过预设门限值,则形成干扰;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的相邻基站,根据其与所述参考基站之间的距离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超过预设门限,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形成干扰(前提是信号能够顺序传输过来)。本步骤中,在判断相邻基站的参考信号未到达UE的时候,需要计算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的相邻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间的距离是因为,如果相邻基站与参考基站相离太远,则无线参考信号无法到达,所以UE检测不到,也不会对参考基站形成干扰。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并且用户终端此相邻基站信号能够说明是由于相邻基站与参考基站不同步才造成UE检测不到相邻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由于UE与参考基站是严格同步的,所以不会有UE收不到参考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推测是此相邻基站对参考信号造成的干扰。
其中,在网络设备确认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时,再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的干扰水平。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则判断干扰水平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为主动滑窗式搜寻方法,即网络设备主动调整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的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而不改变UE检测参考信号的时刻),以使得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到达UE;并根据相邻基站对应的第一时间差RSTD’和第二时间差RSTD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所述调整其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包括:
网络设备配置其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判断干扰水平的第二种方式为被动滑窗式搜寻方法,即网络设备指示UE改变测量时刻(而不改变相邻基站对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调整所述UE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即对此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实际解调时刻(此处的相邻基站是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的相邻基站)),以使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到达UE;并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RSTD’和第二时间差RSTD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所述调整UE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包括:
调整UE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UE、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检测效率,子帧数N设为1或2。
本实施例中,根据TD-LTE系统的运营经验,以如下标准判断是否形成干扰,及判断干扰水平:
RSTD与RSTD’之间的差值Δ<60us,则判断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没有形成同频干扰,或者认为所形成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60us<Δ<100us,则判断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已经形成了同频干扰,并判断干扰水平为轻度同频干扰;
100us<Δ<700us,则判断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已经形成了同频干扰,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显著干扰;
700us<Δ,则判断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已经形成了同频干扰,并判断干扰水平为严重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实践中可能出现参考基站或者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用户设备,但用户设备由于故障等原因无法接收该参考信号的情况,而本实施例中按照理想情况假定参考基站或者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即可接收该参考信号,若用户设备未接收该参考信号,即说明参考基站或者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实际未到达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用户设备测量参考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与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到达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RSTD,并通过网络设备根据其配置计算出参考基站与相邻基站对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的第一时间差RSTD’,然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差RSTD’、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每个相邻基站对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并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由于检测方法中不需要采用专用扫频仪器到怀疑被干扰的区域进行指定频带信号扫描采集大量频谱数据,或者通过基站设备采集频谱数据并采用专门设计的软件进行频谱分析,因此成本低、效率高,而且,本发明能够根据网络设备对相邻基站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的调整量,或者网络设备对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调整量,判断偏移方向,并根据第一时间差RSTD’和所述第二时间差RSTD的差值判断偏移量,因此定位精确。
参见图3,为本发明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从UE的角度描述了UE检测干扰的流程,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10,UE接收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参考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步骤320,UE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UE的第二时间差RSTD;
步骤330,UE将所述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在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RSTD’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RSTD’、所述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UE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分别测量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再次得到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UE的第二时间差RSTD;
UE将再次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UE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为了更加清楚地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检测方法进行描述,下面参考图4,以TD-LTE系统为背景介绍网络设备与UE交互实施例,所述干扰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410,UE入网,与参考基站B进行数据交互时,发现受到干扰,参考基站B的相邻基站B1、B2被认为是疑似对参考基站B进行施扰的基站;
步骤420,网络设备配置参考基站B、相邻基站B1、B2对参考信号的下发时刻,即,参考基站在第8号子帧发送参考信号,相邻基站B1在第88号子帧发送参考信号,相邻基站B2在第66号子帧发送参考信号;
步骤430,网络设备分别计算参考基站B对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相邻基站B1、B2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RSTD1’、RSTD2’;
步骤440,网络设备将参考基站B、B1、B2对参考信号的下发时刻连同相邻基站B1所在小区的标识Q1以及B2所在小区的标识Q2发送给UE;
步骤450,网络设备指示UE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在第8号子帧的时刻接收参考基站B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第88号子帧接收B1发送的参考信号,在第66号子帧接收B2发送的参考信号;
步骤460,UE根据指示进行信号检测;
假设UE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B1发送的参考信号,即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仅有B2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UE,则UE测量到B、B2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的时间T、T2,并得到第二时间差RSTD2=|T-T2|,并将RSTD2以及标识Q2发送给网络设备;
步骤470,网络设备判断是否有干扰,及干扰水平;
一方面,网络设备直接计算|RSTD2-RSTD2’|=50us,并根据|RSTD2-RSTD2’|判断偏移量为50us的时间差,可以认为B1对B没有形成同频干扰,或者可以理解为所形成的干扰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方面,网络设备根据标识Q2判断出UE测量的参考信号中未包含B1发送的参考信号,因此,进一步判断B1与B之间的距离是否超出预设距离(例如直线距离1公里),假设确认未超出预设距离,则判断出B1对B形成了干扰,然而因为B1与B严重失步,所以造成UE未测量到B1发送的参考信号;
网络设备通过配置调整B1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假设将B1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调整为第87号子帧发送,UE就能够测量到B1发送的参考信号;此时可以判断B1相对于B向前偏移,即B1相对于B提前发送了信号。本实施例中,可以先调整为提前一个子帧发送,若UE还不能测量到B1发送的参考信号,则改为提前两个子帧发送,还不测量到的话,调整为延迟一个子帧发送,还不行的话,调整为延迟两个子帧发送,由于已经排除了距离太远而没有造成干扰的情况,因此通常在这几种情况之中,UE一定能够测量到B1发送的参考信号。
网络设备指示UE在第87号子帧测量B1发送的参考信号,得到B1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的时间T1,从而得到RSTD1=|T-T1|,并将RSTD1以及标识Q1发送给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计算|RSTD1-RSTD1’|=120us,并根据|RSTD1-RSTD1’|判断偏移量为120us的时间差,可以认为B1对B产生了显著同频干扰。
与本发明检测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装置、通信系统的实施例。
参见图5,为本发明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配置单元510,用于配置参考基站以及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
计算单元520,用于根据配置单元510的配置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各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
发送单元530,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配置单元510所配置的所述参考基站和所述参考基站的所述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各个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接收单元540,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判断单元550,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参考基站的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其中,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各个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具体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未超过预设门限值,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超过预设门限值,则形成干扰: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与所述参考基站之间的距离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超过预设门限,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形成干扰。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评价单元:用于在确认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时,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的干扰水平。
其中,所述评价单元用于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具体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述评价单元用于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以及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被用户设备成功解调、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或者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以使其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到达用户设备;并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与调整量判断干扰水平。
其中,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具体包括:
所述评价单元配置其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其中,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包括:
所述评价单元调整用户设备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6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参考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第一测量单元620,用于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第一发送单元630,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在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之后,根据所述时间差RSTD’、所述时间差RSTD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量单元640,用于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分别测量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再次得到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第二发送单元650,用于将再次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框图,包括:图5所示的检测装置710,以及图6所示的检测装置720,还可以包含其它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数据转发设备以及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硬件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适配器810,用于配置参考基站以及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
处理器820,用于根据适配器810的配置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各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
发送器830,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适配器810所配置的所述参考基站和所述参考基站的所述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各个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接收器840,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控制器850,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参考基站的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并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
适配器、处理器、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控制器的具体功能细节请参考上述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描述的检测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硬件检测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框图: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接收器9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参考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处理器920,用于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发送器930,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在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RSTD’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接收器、处理器、发送器的具体功能细节请参考上述从UE的角度描述的检测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被具体实施为系统、方法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等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在这里都统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D-ROM)。
计算机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在流程图中每个步骤、或各步骤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生成实施在框图的每一块、或各块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单独的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上执行。也应该注意,在某些替代实施方案中,在流程图中各步骤、或框图中各块所注明的功能可能不按图中注明的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接连示出的两个步骤、或两个块实际上可能被大致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候可能被以相反顺序执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参考基站以及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
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各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
将所述参考基站和所述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用户设备,并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参考基站的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未超过预设门限值,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超过预设门限值,则形成干扰;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与所述参考基站之间的距离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超过预设门限,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形成干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之后还包括步骤:在确认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时,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的干扰水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调整其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或者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以使其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到达用户设备;并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其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包括:
配置其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包括:
调整用户设备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或2。
8.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所配置的参考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将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在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分别测量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再次得到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将再次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10.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单元,用于配置参考基站以及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
计算单元,用于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各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配置单元所配置的所述参考基站和所述参考基站的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参考基站的每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各个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具体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未超过预设门限值,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差值C超过预设门限值,则形成干扰: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根据其与所述参考基站之间的距离判断其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超过预设门限,则未形成干扰,若所述距离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形成干扰。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评价单元:用于在确认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时,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的干扰水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单元用于在确认形成干扰时判断干扰水平,具体包括: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述评价单元用于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以及
对于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或者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以使其所发送的参考信号能够到达用户设备;并根据其对应的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之间的差值C判断干扰水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具体包括:
所述评价单元配置其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发送所述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单元用于调整用户设备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参考信号的时刻,包括:
所述评价单元调整用户设备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测量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并判断干扰水平为:所述所发送参考信号未到达用户设备、并对所述参考基站形成干扰的相邻基站相对于参考基站向前或向后偏移了所述差值C的时间,N为正整数。
16.一种基站间干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参考基站与所述参考基站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同一种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以及所述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
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分别测量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在分别计算所述参考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所形成的第一时间差之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差、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判断所述相邻基站对所述参考基站是否形成干扰。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测量单元,用于提前N个子帧或延后N个子帧分别测量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参考信号,再次得到所述参考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与所述相邻基站所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到达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时间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再次得到的所述第二时间差以及所发送参考信号已到达用户设备的相邻基站所在小区的标识发送给所述网络设备。
1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检测装置。
CN201310061081.1A 2013-02-27 2013-02-27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04010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1081.1A CN104010322B (zh) 2013-02-27 2013-02-27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1081.1A CN104010322B (zh) 2013-02-27 2013-02-27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322A true CN104010322A (zh) 2014-08-27
CN104010322B CN104010322B (zh) 2018-05-04

Family

ID=51370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1081.1A Active CN104010322B (zh) 2013-02-27 2013-02-27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1032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098A (zh) * 2015-09-25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WO2020057581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ing a beacon signal
WO2020082879A1 (zh) * 2018-10-22 2020-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参考信号的测量值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341A (zh) * 2007-04-30 2010-03-10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Ofdm系统中的同步时间差测量
CN102098716A (zh) * 2009-12-10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基站失步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9341A (zh) * 2007-04-30 2010-03-10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Ofdm系统中的同步时间差测量
CN102098716A (zh) * 2009-12-10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基站失步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9098A (zh) * 2015-09-25 2018-05-1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CN108029098B (zh) * 2015-09-25 2022-07-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网络中降低干扰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WO2020057581A1 (en) * 2018-09-21 2020-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mote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ing a beacon signal
WO2020082879A1 (zh) * 2018-10-22 2020-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参考信号的测量值的方法及装置
US11838783B2 (en) 2018-10-22 2023-1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measured value of reference sig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0322B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4876B (zh) 用于识别通过大气波导传播的干扰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64272B (zh) 无线电信网络内的用户设备的位置检测
US20140056190A1 (en) Reduc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an Atmospheric Duc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47268A (zh) 用于在Wi-Fi网络中确定距离的方法和装置
RU2463741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двусторонней задержки в мобильной станции
US1139521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s based 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properties
CN106550323B (zh) 用于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CN10479621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KR20190099271A (ko) 채널 지연 결정 방법, 측위 방법, 및 관련 장치
RU2012153169A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оддержки межчастотных измерений
CN102835084A (zh) 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参考信号静音检测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11383B (zh) 计算在无线通信中的定时偏移
CN104010322A (zh) 基站间干扰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KR20110060912A (ko) 이동통신방법, 이동통신시스템 및 무선기지국
CN104602283A (zh) 一种lte系统解决异频测量时测量冲突的方法
JP2010531433A (ja) 広いスタジオ環境内のカメラの受動的位置特定情報
CN101371601B (zh) 用于确定信号参数与移动无线通信设备的设备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的方法和系统
KR101954784B1 (ko) 데이터 프레임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740306A1 (en) Schedu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2705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위치 정보 제공 방법
US20130329706A1 (en) Prevent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a first modem (e.g. dect) located in proximity to a radio modem operating in a tdm mode (e.g. gsm)
CN111464397B (zh) 一种双向距离和钟差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US20190028921A1 (en) Communication load esti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CN103686992A (zh) 一种信号到达时间测量方法及ue
KR101876251B1 (ko) 위치 측정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