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08381B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008381B CN104008381B CN201410266827.7A CN201410266827A CN104008381B CN 104008381 B CN104008381 B CN 104008381B CN 201410266827 A CN201410266827 A CN 201410266827A CN 104008381 B CN104008381 B CN 1040083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gerprint
- identified
- stored
- result
- thresho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当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时,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进而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到的待识别指纹为两个,且相应地,预先设置的识别规则为多个,相较于单个待识别指纹对应的单一识别规则而言,可实现对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不同方式的比对,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并且,利用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时,可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人体指纹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刑侦、交通、社保、金融等领域。具体的,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单一识别规则对某一应用场景中的用户指纹数据进行识别,从而得到识别结果。
然而,上述身份识别方式,只能应用于单一识别场景中,通用性较低,可应用的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身份识别方式通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
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两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进行比对,以查找每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各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其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为与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阈值的预存指纹;
若查找到时,判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中是否存在属于同一用户的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若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若不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若未查找到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在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中,确定进行比对的第一待识别指纹及第二待识别指纹;
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若是,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若否,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三阈值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的第一预存指纹;
在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存指纹属于同一用户的第二预存指纹;
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所述第二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
上述方法,优选地,所述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包括: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成功时,返回所述相匹配的预存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失败时,返回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目标规则确定单元,用于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待识别指纹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比对结果获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
识别信息返回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上述装置,优选地,所述比对结果获得单元包括:
目标指纹查找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两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进行比对,以查找每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各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其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为与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阈值的预存指纹;若查找到时,触发目标指纹对应子单元;若未查找到时,触发失败结果获得子单元;
目标指纹对应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中是否存在属于同一用户的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若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若不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失败结果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上述装置,优选地,所述比对结果获得单元包括:
比对次序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在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中,确定进行比对的第一待识别指纹及第二待识别指纹;
第一结果获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第二结果获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若是,触发比对成功获得子单元;否则,触发比对失败获得子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比对成功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比对失败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第三结果获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三阈值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上述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果获得子单元包括:
第一指纹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的第一预存指纹;
第二指纹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存指纹属于同一用户的第二预存指纹;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所述第二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
上述装置,优选地,所述识别信息返回单元包括:
成功结果返回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成功时,返回所述相匹配的预存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
失败结果返回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结果为失败时,返回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身份识别方法中,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当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时,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进而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到的待识别指纹为两个,且相应地,预先设置的识别规则为多个,相较于单个待识别指纹对应的单一识别规则而言,可实现对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不同方式的比对,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及应用范围,并且,利用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时,可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身份识别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具体包括:
步骤101: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身份识别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可配置有多个识别规则,识别规则表明如何对接收到的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服务器配置有多个识别规则,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选择不同的识别规则,以不同的方式对接收到的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
步骤102: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其中,所述服务器与指纹采集终端相连,指纹采集终端可采集用户的两个指纹,并将所述两个指纹作为待识别指纹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当然,所述指纹采集终端可以控制采集的两个指纹的类型,例如采集食指与中指,又如采集拇指与食指。
步骤103: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
其中,所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多个指纹,所述多个指纹分为两类,如食指与中指。当然,每两个不同类型的指纹均具有对应关系,即对应属于同一用户。可选的,属于同一用户的两个指纹具有相同的标识,例如,用户A的食指与中指均标识为001。
比对结果表明的是,服务器预存的多个指纹中,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指纹。需要说明的是,当进行比对的待识别指纹为一个时,则表明存在与该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指纹;当进行比对的待识别指纹为两个时,则表明存在分别与两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指纹。
步骤104: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其中,返回身份识别信息可以是识别成功的提示信息,或者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可选地,进一步地,当所述身份识别信息为识别成功的提示信息时,还可以包括与所述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如用户姓名、性别。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待识别指纹个数为两个,因此,相较于单个待识别指纹而言,可预先设置多个识别规则,以实现对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不同方式的比对。不同识别规则与不同应用场景对应,因此,本申请可应用到不同场景中,通用性较高。
进一步地,当预存指纹的数量非常大时,利用单个待识别指纹在预存指纹中进行身份识别,可能造成识别误差,准确性较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依据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身份识别,较大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准确度。
可选的,上述方法实施例一中,服务器预先存储多个指纹的方式可以是,指纹采集终端将采集的两个指纹发送至服务器,该服务器将接收到的两个指纹作为同一用户的两个指纹进行存储。当然,所述指纹采集终端可以控制采集指纹的类型,例如采集食指与中指,又如采集拇指与食指。
当应用场景为对身份识别结果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景时,可应用图2所示的身份识别方法对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01: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其中,当应用到上述应用场景中时,确定的目标识别规则为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识别规则。
步骤202: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步骤203: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两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进行比对,以查找每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各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其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为与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阈值的预存指纹,若查找到时,执行步骤204,若未查找到时,执行步骤205。
其中,服务器存储多个指纹的方式可以是,将不同类型的指纹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指纹库中。如食指指纹库中存储的是多个用户的食指,中指指纹库中存储的是所述多个用户的中指。相应地,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待识别指纹具有类型标识,以实现每个待识别指纹对应相应地指纹库。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指纹库中,查找待识别指纹各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具体地,将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指纹进行比对,获得相似度,判断所述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将指纹库中的所述指纹确定为该待识别指纹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将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所有指纹均执行上述比对过程。其中,所述第一阈值为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查找到,指的是查找到了两个待识别指纹各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所述未查找到,包含两个情况,一是未查找到全部两个待识别指纹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另一是未查找到两个待识别指纹中任意一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
步骤204:若查找到时,判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中是否存在属于同一用户的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若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若不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其中,基于预存指纹数量大等原因,每个待识别指纹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可能存在不止一个,且各自的目标预存指纹可能不属于同一用户,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查找到的目标预存指纹进行判断,以确定所述目标预存指纹是否属于同一用户,若是,则认为比对成功,否则,比对失败。
步骤205:若未查找到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步骤206: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身份识别方法将两个待识别指纹与指纹库中的指纹进行比对,以查找两个待识别指纹各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当查找到时,进一步判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是否属于同一用户,相较于利用单一指纹进行身份识别而言,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性,可应用于对识别结果要求非常严格的场景中,如罪犯识别,银行交易等。
当应用场景中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时,可以应用图3所示的识别方法依次对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301: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其中,当应用到上述应用场景中时,确定的目标识别规则为与所述应用场景对应的识别规则。
步骤302: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步骤303: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在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中,确定进行比对的第一待识别指纹及第二待识别指纹。
其中,本实施例中是依次对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因此,需要确定进行比对的第一待识别指纹及第二待识别指纹。例如,当两个待识别指纹为食指与中指时,第一待识别指纹为食指,第二待识别指纹为中指。首先,对第一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依据第一待识别指纹的比对结果,决定是否对第二待识别指纹的比对。
具体地,判断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的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二阈值,若是,获得比对成功结果,否则,进一步判断该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二阈值,若达到第二阈值时,判断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三阈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阈值大于第三阈值。上述判断过程可对应下述步骤304至步骤306中的三种不同情况。
步骤304: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步骤305: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若是,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若否,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其中,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的方式,可以是将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全部预存指纹一一进行比对,以获得与所述各个预存指纹分别对应的相似度,并进一步判断各个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当然,优选地,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在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的第一预存指纹;在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存指纹属于同一用户的第二预存指纹;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所述第二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
例如,第一待识别指纹为食指,第二待识别指纹为中指,在食指对应的食指指纹库中,与食指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的预存食指指纹的标识为001,进而,在中指对应的中指指纹库中,确定与食指指纹001属于同一用户的中指指纹为中指指纹001,并判断待识别的中指指纹与该中指指纹001的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优选方式可避免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其对应指纹库中的全部指纹进行比对,身份识别速度较快,身份识别效率较高。
步骤306: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三阈值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4至步骤306并非顺序执行,而是依据第一待识别指纹的识别结果分别执行不同的步骤。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身份识别方法可应用到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并不十分严格的应用场景中,首先比对第一待识别指纹,当该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时,直接获得识别成功的结果,无需比对第二待识别指纹,提高识别效率。但是,当第一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达不到所述第二阈值时,需要对第二待识别指纹进行比对,以获得身份识别结果。
可选的,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一的步骤104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成功时,返回所述相匹配的预存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
其中,所述相匹配的预存指纹,指的是与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达到预设阈值的预存指纹。另外,所述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失败时,返回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参见图4,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具体包括:
目标规则确定单元401,用于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待识别指纹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比对结果获得单元403,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
识别信息返回单元404,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关于本装置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图5,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二,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具体包括:
目标规则确定单元501,用于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待识别指纹接收单元502,用于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目标指纹查找子单元5031,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两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进行比对,以查找每个所述待识别指纹各自对应的目标预存指纹;其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为与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一阈值的预存指纹;若查找到时,触发目标指纹对应子单元5032;若未查找到时,触发失败结果获得子单元5033;
目标指纹对应子单元5032,用于判断所述目标预存指纹中是否存在属于同一用户的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若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若不存在所述两个目标预存指纹,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失败结果获得子单元5033,用于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识别信息返回单元504,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关于本装置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二,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图6,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三,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具体包括:
目标规则确定单元601,用于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
待识别指纹接收单元602,用于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比对次序确定子单元603,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在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中,确定进行比对的第一待识别指纹及第二待识别指纹;
第一结果获得子单元604,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第二结果获得子单元605,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若是,触发比对成功获得子单元6051;否则,触发比对失败获得子单元6052;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比对成功获得子单元6051,用于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比对失败获得子单元6052,用于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第三结果获得子单元606,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三阈值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识别信息返回单元607,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关于本装置的说明,请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三,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果获得子单元60331可以具体包括:
第一指纹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的第一预存指纹;
第二指纹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存指纹属于同一用户的第二预存指纹;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所述第二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
可选地,上述装置实施例一中识别信息返回单元404具体包括:
成功结果返回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成功时,返回所述相匹配的预存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
失败结果返回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结果为失败时,返回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其中不同的识别规则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
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在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中,确定进行比对的第一待识别指纹及第二待识别指纹;
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若是,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若否,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三阈值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包括:
在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的第一预存指纹;
在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存指纹属于同一用户的第二预存指纹;
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所述第二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包括: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成功时,返回所述相匹配的预存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失败时,返回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4.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规则确定单元,用于在预先配置的多个识别规则中,确定目标识别规则;其中不同的识别规则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待识别指纹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指纹采集终端发送的两个待识别指纹;
比对结果获得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将至少一个所述待识别指纹与多个预存指纹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表明是否存在与所述至少一个待识别指纹相匹配的预存指纹;
识别信息返回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返回身份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比对结果获得单元包括:
比对次序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识别规则,在所述两个待识别指纹中,确定进行比对的第一待识别指纹及第二待识别指纹;
第一结果获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达到第二阈值时,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第二结果获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的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若是,触发比对成功获得子单元;否则,触发比对失败获得子单元;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
比对成功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比对成功的结果;
比对失败获得子单元,用于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第三结果获得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与对应指纹库中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三阈值时,获得比对失败的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果获得子单元包括:
第一指纹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待识别指纹的相似度未达到所述第二阈值但达到第三阈值的第一预存指纹;
第二指纹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对应的指纹库中,确定与所述第一预存指纹属于同一用户的第二预存指纹;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待识别指纹与所述第二预存指纹的相似度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阈值或所述第三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信息返回单元包括:
成功结果返回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成功时,返回所述相匹配的预存指纹对应的用户信息;
失败结果返回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比对结果为失败时,返回识别失败的提示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6827.7A CN104008381B (zh) | 2014-06-16 | 2014-06-16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66827.7A CN104008381B (zh) | 2014-06-16 | 2014-06-16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08381A CN104008381A (zh) | 2014-08-27 |
CN104008381B true CN104008381B (zh) | 2019-02-12 |
Family
ID=51369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66827.7A Active CN104008381B (zh) | 2014-06-16 | 2014-06-16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0083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74390B (zh) * | 2015-06-30 | 2018-04-1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操作方法及终端 |
CN105095790A (zh) * | 2015-07-28 | 2015-11-2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隐藏对象的查看方法和装置 |
CN106470232B (zh) * | 2015-08-20 | 2019-09-0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方法和设备 |
CN106487862A (zh) * | 2015-09-01 | 2017-03-08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指纹识别信息的转移交互系统及方法 |
CN105224850A (zh) * | 2015-10-24 | 2016-01-06 | 北京进化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组合鉴权方法及智能交互系统 |
WO2017173640A1 (zh) * | 2016-04-08 | 2017-10-12 | 厦门中控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模式生物识别信息的个人识别方法和装置 |
CN106204050A (zh) * | 2016-07-25 | 2016-12-07 | 四川易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支付方法 |
CN106817677A (zh) * | 2017-01-19 | 2017-06-09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室内目标信息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304289B (zh) * | 2018-02-07 | 2020-09-01 |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终端指纹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8769410B (zh) * | 2018-05-29 | 2021-12-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9255221A (zh) * | 2018-08-01 | 2019-01-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解锁控制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113011233A (zh) * | 2019-12-20 | 2021-06-22 |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确认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1723A (zh) * | 2008-02-27 | 2009-09-02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虹膜识别开机控制的方法及电视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52697C (zh) * | 2006-09-18 | 2009-10-21 | 陈亘朝 | 双窗口指纹识别技术 |
US8098906B2 (en) * | 2006-10-10 | 2012-01-17 |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Research Corp., Wvu Offic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 Wvu Business Incubator | Regional fingerprint liveness de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CN101957913B (zh) * | 2010-10-19 | 2012-12-05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2799866B (zh) * | 2012-07-06 | 2017-08-0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基于细节点偶然匹配概率模型的指纹比对方法 |
-
2014
- 2014-06-16 CN CN201410266827.7A patent/CN1040083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21723A (zh) * | 2008-02-27 | 2009-09-02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虹膜识别开机控制的方法及电视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基于多手指指纹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研究;李宁;《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115(第1期);第42-5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008381A (zh) | 2014-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008381B (zh)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N110099059B (zh) | 一种域名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160239520A1 (en) | Biometric matching engine | |
WO2018149292A1 (zh) | 一种对象聚类方法和装置 | |
ES2732824T3 (es) | Sistemas y procedimientos para la detección de spam utilizando histogramas de caracteres | |
CN108092963B (zh) | 网页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454037B (zh) | 网络攻击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 |
US20200012784A1 (en) | Profile generation device, attack detection device, profile generation method, and profile generation computer program | |
US20140115704A1 (en) | Homoglyph monitoring | |
WO201311206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pam detection using frequency spectra of character strings | |
CN107888606B (zh) | 一种域名信誉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 |
CN108650260A (zh) | 一种恶意网站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
CN111835781B (zh) | 一种基于失陷主机发现同源攻击的主机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536749B (zh) | 基于碰撞检测法构建人员轨迹视图的方法 | |
CN107612911B (zh) | 基于dns流量检测受感染主机和c&c服务器的方法 | |
CN108154031B (zh) | 伪装应用程序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
CN105159475B (zh) | 一种字符输入方法及装置 | |
CN109344611A (zh) | 应用的访问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 |
CN107247902A (zh) | 恶意软件分类系统及方法 | |
CN116366338B (zh) | 一种风险网站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460386A (zh) | 基于多维度模糊哈希匹配的恶意文件同源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3209177A (zh) | 网络钓鱼攻击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09189972A (zh) | 一种目标行踪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5337739A (zh) | 安全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 |
CN112751804B (zh) | 一种仿冒域名的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310053 8 / F and 12 / F, building 5, No. 669, BINKA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WELLCO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No. 4, Liuhe Road, 368 Binjiang District Road,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WELLCOM TECHNOLOGY Co.,Ltd.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