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7434B -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7434B
CN103997434B CN201410216315.XA CN201410216315A CN103997434B CN 103997434 B CN103997434 B CN 103997434B CN 201410216315 A CN201410216315 A CN 201410216315A CN 103997434 B CN103997434 B CN 1039974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tate
threshold value
indicating bit
uni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63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7434A (zh
Inventor
邓稀佳
吴宗武
宋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163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7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34A/zh
Priority to US14/614,243 priority patent/US20150341248A1/en
Priority to EP15154872.4A priority patent/EP294782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7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74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52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adapting media to network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6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explicit feedback to the source, e.g. choke packets
    • H04L47/263Rate modification at the source after receiving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04L43/0835One way 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58One way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04L43/106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using tim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packets, e.g. by adding timesta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其中,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可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测算用于表征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若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报文,上述实时传输协议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发送端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网络可用带宽即网络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传输的最大比特数。其中,当单位时间内需传输的数据量超过网络可用带宽时,会引入丢包和时延等问题。在对丢包和时延敏感的应用场景中(如语音/视频通话等),发送端需对网络可用带宽进行估计以保证发送数据占用的带宽低于网络可用带宽。
在网络电话(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等应用中,由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通常使用用户数据报协议作为底层传输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作为一种相对较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可能引入丢包、延迟、乱序等问题。发送速率是发送端可调节的1个重要参数,其中,若发送端的发送速率超过了网络可用带宽,将可能引入延迟、丢包等情况,在VOIP等应用中,延迟和丢包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而发送速率小于网络可用带宽则带宽利用率不足,难以让用户获得最好体验。因此准确估计网络可用带宽有利于提高带宽利用率,同时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提高用户体验。
在现有技术当中,接收端通常在测算出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之后,向发送端发送携带有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报文,而发送端则可据此来估计网络可用带宽。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发现,发送端基于来自接收端的RTCP报文所携带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进行网络可用带宽估计,所估计出的网络可用带宽与当前实际的网络可用带宽经常有一定出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带宽利用率,同时可能增加延迟和卡顿现象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以期提高发送端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可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具体为: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所述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不是同一个,所述N为正整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测算单元,用于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具体为: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所述测算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测算单元具体用于,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不是同一个,所述N为正整数。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当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报文头域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的RTP报文,而RTP报文通常具有比RTCP报文更好的实时性和发送灵活性,因此,这样有利于第一通信设备更加及时的向第二通信设备反馈第一通信设备估计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或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发送速率调整指示,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通信设备对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单边延迟的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TP报文头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TP报文头域中的扩展字段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通信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以期提高发送端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通信设备测算用于表征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报文,所述实时传输协议(RTP,Real time TransportProtocol)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可包括如下内容:
101、第一通信设备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可通过多种策略来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第一通信设备可基于第一通信设备对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例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等)的接收情况,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具体举例,第一通信设备可基于第一通信设备是否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的接收时间,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102、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举例来说,上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或其他字段)中可携带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1个。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建立起了RTP会话之后,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可能在持续的交互RTP报文,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一通信设备可在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因此,步骤102而不必理解为只有当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时,第一通信设备才在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RTP报文,因为第一通信设备和第二通信设备之间可能在RTP会话过程中一直在交互RTP报文,第一通信设备主要是通过某些RTP报文来向第二通信设备传递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测算出的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1个。s
举例来说,若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设定条件,则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可指示第二通信设备降低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RTP报文的发送速率。
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上述RTP报文之后,可基于该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的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执行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和/或发送速率的调整等操作。例如,当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估计出网络可用带宽小于或接近发送速率,则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指示第二通信设备降低发送速率,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当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报文头域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的RTP报文,而RTP报文通常具有比RTCP报文更好的实时性和发送灵活性,因此,这样有利于第一通信设备更加及时的向第二通信设备反馈第一通信设备估计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或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发送速率调整指示,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通信设备(其中,若第二通信设备会向第一通信设备发送数据,则第二通信设备可看成是第一通信设备的发送端)估计第二通信设备和第一通信设备之间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常规技术中使用RTCP报告反馈丢包率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而使用RTCP报告反馈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的场景中,由于受到传输带宽限制,RTCP报告反馈间隔通常较长,当在接收端感知到网络发送变化时,往往需要等到下一个反馈周期才能发送反馈消息,反馈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不及时。而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RTP扩展头反馈传输状态表征参数,需要反馈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以随同数据一同发送,基本可随时反馈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等,进而有利于使发送端能够更快的收集带宽探测需要参数,有利于加快带宽探测速度。
其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以是各种能够表征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各种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举例来说,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以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对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接收速率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所述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具体可以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例如当第二通信设备与第一通信设备之间通过RTP协议传输数据时,可通过RTP协议字段中的标记(marker)位标注重要包,在如VOIP等应用中,第二通信设备可以将视频或者音频一帧的最后发送的一包标记为重要包。在RTP数据流接收端(如第一通信设备),则可以计算标记有marker的相邻RTP报文的重要包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小于第四阈值(例如15~25毫秒),则可认为当前的发送速率已非常的接近网络可用带宽,需要通知发送端(第二通信设备)修改发送速率以留下一定余量。
测试和实践发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通常具有对延迟的变化反应及时的特点,因此使用单边延迟有利于更好的表征发送端(第二通信设备)到接收端(第一通信设备)的网络延迟状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所述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为不同RTP报文,所述N为正整数。例如N可等于1、2、3、4、5、8、10、20或其他特定的值。
测试和实践发现,单边延迟通常具有对延迟的变化反应及时的特点,并且单边延迟表示的是单向时延,可以区分是上行还是下行链路引入延迟,因此使用单边延迟有利于更好的表征发送端(第二通信设备)到接收端(第一通信设备)的网络延迟状况。
进一步的,基于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上述计算单边延迟的方式,有利于较为准确的计算出第二通信设备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进而有利于为后续处理奠定良好的数据基础。
其中,第一通信设备可通过多种方式来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举例来说,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如果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并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如果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并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
例如图1-b所示,假设在T0到T1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小于第七阈值,第一通信设备可将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不符合预设条件。在T1到T2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大于第七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由于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不符合预设条件。在T2到T3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小于第七阈值,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不符合预设条件。在T3到T4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大于第七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由于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不符合预设条件。在T4到T5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大于第三阈值,第一通信设备将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在T5到T6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大于第七阈值且小于第三阈值,由于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因此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在T6到T7时刻第一通信设备测算出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小于第七阈值,第一通信设备将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第一通信设备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不符合预设条件。以此类推。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
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五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或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所述第七阈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第三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八阈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并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其中,若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并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者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者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
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并且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阈值,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八阈值,并且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又举例来说,第一通信设备确定出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以及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以及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且所述丢包率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五阈值,且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且所述环路延迟小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六阈值,并且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并且所述单边延迟小于第三阈值且大于第七阈值,并且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且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者等于第四阈值,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丢包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若所述丢包率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且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指示丢包率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丢包率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丢包率状态正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环路延迟小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并且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环路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环路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环路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若所述单边延迟小于或者等于第七阈值,并且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指示单边延迟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单边延迟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单边延迟状态正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若所述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八阈值,并且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异常,则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将所述包间间隔状态指示位设置为指示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状态正常;其中,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八阈值;所述第三阈值大于所述第七阈值;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六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五阈值。
其中,对于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第四阈值、第五阈值、第六阈值、第七阈值和第八阈值,可以根据应用的环境或者场景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值。
举例来说,第一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5%~10%,第一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5%、6%、7%、8%、9%或10%等。
举例来说,第五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1%~3%,第五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1%、2%、2.5%或3%等。
举例来说,第二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800毫秒~1500毫秒,第二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800毫秒、900毫秒、1000毫秒、1200毫秒或1400毫秒等。
举例来说,第六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200毫秒~500毫秒,第六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200毫秒、250毫秒、300毫秒、400毫秒或500毫秒等。
举例来说,第三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400毫秒~800毫秒,第三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400毫秒、500毫秒、600毫秒、700毫秒或800毫秒等。
举例来说,第七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100毫秒~250毫秒,第七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100毫秒、150毫秒、200毫秒或250毫秒等。
举例来说,第八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20毫秒~25毫秒,第八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20毫秒、21毫秒、22毫秒、23毫秒、24毫秒或25毫秒等。
举例来说,第四阈值的取值范围可为10毫秒~15毫秒,第四阈值具体例如可以设置为10毫秒、11毫秒、12毫秒、13毫秒、14毫秒或15毫秒等。
可以理解的是,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的上述机制仅为举例,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灵活选择和调整,而确定其他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的机制亦可以此类推。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TP报文的头域的结构。
版本号(V):2比特,用来标志使用的RTP版本,图3中举例为版本2。
填充位(P):1比特,例如若该填充位置1,则该RTP包的尾部就包含附加的填充字节。
扩展位(X):1比特,如果该扩展位置1的话,RTP固定头部后面就跟有一个扩展字段。
CSRC计数器(CC):4比特,指示固定头部后跟的贡献源标识符(CSRC)的数目,贡献源标识符最多为15个。
标记位(Marker):1比特,该位的解释由配置文档(Profile)来承担,通常用于表征重要包。
载荷类型(PT):7比特,标识了RTP载荷的类型,如编码类型等。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16比特,发送方在每发送完一个RTP包后就将该域的值增加1,接收方可以由该域检测包的丢失及恢复包序列,序列号的初始值是随机的。
时间戳(timestamp):32比特,可记录了该包中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采样时刻。
同步源标识符(SSRC):32比特,用于识别RTP报文发送者。
贡献源标识符(CSRC):0~15项,每项32比特,当多余15个时,只识别15个。其中,CSRC用来标志对一个RTP混合器产生的新包有贡献的所有RTP包的源,RTP混合器可将这些有贡献的SSRC标识符插入RTP头域。
扩展字段:可以用于携带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图3举例示出了扩展字段的具体结构,其中,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可携带在扩展字段的header extension字段。
下面还举例介绍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丢包率和环路延迟等确定发送速率的一种公式:
其中,上述公式中的X表示发送速率(字节/秒),P表示丢包率(P的取值范围为0到1.0)、S表示包大小(字节)、R表示环路延迟(秒)、t_RTO表示传输控制协议重传超时值(秒)、b表示通过单个传输控制协议响应确认的包数目。
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选择了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来表征传输状态,这些参数对带宽受限引起的延迟更敏感,可以加快网络可用带宽的探测速度。当网络带宽受限时,往往先表现为RTP包传输延时的增加,由于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根据RTP报文流实时计算,这样有利于在网络拥塞的初期感知网络传输状况,将传输状况反馈到发送端,以便于发送端在收到反馈后进行网络可带宽估计,调整发送速率等操,进而有利于防止网络传输出现更大拥塞或丢包,这样也有利于使得发送速率趋向于实际网络可用带宽。
进一步的,若使用双阈值机制来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等)是否符合预设条件,有利于防止因网络带宽的微小波动而反馈异常,从而引起发送端频繁调整发送码率,有利于极大提高带宽探测机制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400,可包括:测算单元410和发送单元420。
其中,测算单元410,用于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发送单元420,用于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其中,测算单元410可通过多种策略来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4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测算单元410可基于通信设备400对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例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等)的接收情况,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4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具体举例,测算单元410可基于通信设备400是否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的接收时间,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4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相应的,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上述RTP报文之后,可基于该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的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执行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和/或发送速率的调整等操作。例如,当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估计出网络可用带宽小于或接近发送速率,则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指示第二通信设备降低发送速率,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具体为: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或其它字段)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以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所述测算单元410可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测算单元410可具体用于,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不是同一个RTP报文,所述N为正整数。例如N可等于1、2、3、4、5或8、10、20或其他特定的值。
其中,测算单元410可通过多种方式来确定出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例如,测算单元410可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举例的方式来确定出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具体方式可参考上述描述,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4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通信设备4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当通信设备400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通信设备400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报文头域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的RTP报文,而RTP报文通常具有比RTCP报文更好的实时性和发送灵活性,因此,这样有利于通信设备400更加及时的向第二通信设备反馈通信设备400估计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或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发送速率调整指示,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通信设备(其中,若第二通信设备会向通信设备400发送数据,则第二通信设备可看成是通信设备400的发送端)估计第二通信设备和通信设备400之间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选择了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来表征传输状态,这些参数对带宽受限引起的延迟更敏感,可以加快网络可用带宽的探测速度。当网络带宽受限时,往往先表现为RTP包传输延时的增加,由于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根据RTP报文流实时计算,这样有利于在网络拥塞的初期感知网络传输状况,将传输状况反馈到发送端,以便于发送端在收到反馈后进行网络可带宽估计,调整发送速率等操,进而有利于防止网络传输出现更大拥塞或丢包,这样也有利于使得发送速率趋向于实际网络可用带宽。
进一步的,若使用双阈值机制来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等)是否符合预设条件,有利于防止因网络带宽的微小波动而反馈异常,从而引起发送端频繁调整发送码率,有利于极大提高带宽探测机制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500的示意图,通信设备500可包括至少一个总线501、与总线501相连的至少一个处理器502以及与总线501相连的至少一个存储器503。
其中,处理器502通过总线501调用存储器503中存储的代码,以用于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其中,处理器502可通过多种策略来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5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处理器502可基于通信设备500对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例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等)的接收情况,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5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具体举例,处理器502可基于通信设备500是否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的接收时间,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5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上述RTP报文之后,可基于该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的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执行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和/或发送速率的调整等操作。例如,当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估计出网络可用带宽小于或接近发送速率,则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指示第二通信设备降低发送速率,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具体为: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或其它字段)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以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所述通信设备500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500的单边延迟、所述通信设备500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500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在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的方面,所述处理器502可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在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的方面,所述处理器502可具体用于,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不是同一个RTP报文,所述N为正整数。例如N可等于1、2、3、4、5、8、10、20或其他特定的值。
其中,处理器502可通过多种方式来确定出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举例来说,处理器502可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举例的方式来确定出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具体方式可参考上述描述,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5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通信设备5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当通信设备500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通信设备500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报文头域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的RTP报文,而RTP报文通常具有比RTCP报文更好的实时性和发送灵活性,因此,这样有利于通信设备500更加及时的向第二通信设备反馈通信设备500估计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或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发送速率调整指示,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通信设备(其中,若第二通信设备会向通信设备500发送数据,则第二通信设备可看成是通信设备500的发送端)估计第二通信设备和通信设备500之间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选择了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来表征传输状态,这些参数对带宽受限引起的延迟更敏感,可以加快网络可用带宽的探测速度。当网络带宽受限时,往往先表现为RTP包传输延时的增加,由于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根据RTP报文流实时计算,这样有利于在网络拥塞的初期感知网络传输状况,将传输状况反馈到发送端,以便于发送端在收到反馈后进行网络可带宽估计,调整发送速率等操,进而有利于防止网络传输出现更大拥塞或丢包,这样也有利于使得发送速率趋向于实际网络可用带宽。
进一步的,若使用双阈值机制来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等)是否符合预设条件,有利于防止因网络带宽的微小波动而反馈异常,从而引起发送端频繁调整发送码率,有利于极大提高带宽探测机制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600的结构框图。
其中,通信设备6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604或者其他用户接口603,存储器6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2。通信总线6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该通信设备600可选的包含用户接口603,包括:显示器(例如,触摸屏、LCD、CRT、全息成像(Holographic)或者投影(Projector)等)、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触摸屏等)、摄像头和/或拾音装置等。
其中,存储器602例如可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01提供指令和数据。
存储器602中的一部分还包括非易失性内存(NVRAM)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605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605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模块605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6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601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其中,处理器601可通过多种策略来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6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处理器601可基于通信设备600对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例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等)的接收情况,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6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具体举例,处理器601可基于通信设备600是否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设备的报文(如RTP报文和/或RTCP报文)的接收时间,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600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
相应的,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上述RTP报文之后,可基于该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的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执行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和/或发送速率的调整等操作。例如,当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基于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估计出网络可用带宽小于或接近发送速率,则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又例如,当上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指示第二通信设备降低发送速率,第二通信设备可降低发送速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具体为: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或其它字段)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以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所述通信设备600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600的单边延迟、所述通信设备600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600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其中,在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的方面,所述处理器601可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在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的方面,所述处理器601可具体用于,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不是同一个RTP报文,所述N为正整数。例如N可等于1、2、3、4、6、8、10、20或其他特定的值。
其中,处理器601可通过多种方式来确定出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例如,处理器601可基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举例的方式来确定出上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具体方式可参考上述描述,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通信设备6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通信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通信设备6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由于当通信设备600测算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通信设备600向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报文头域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或发送速率调整指示的RTP报文,而RTP报文通常具有比RTCP报文更好的实时性和发送灵活性,因此,这样有利于通信设备600更加及时的向第二通信设备反馈通信设备600估计出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或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发送速率调整指示,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二通信设备(其中,若第二通信设备会向通信设备600发送数据,则第二通信设备可看成是通信设备600的发送端)估计第二通信设备和通信设备600之间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精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带宽利用率,减少延迟和卡顿现象以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选择了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来表征传输状态,这些参数对带宽受限引起的延迟更敏感,可以加快网络可用带宽的探测速度。当网络带宽受限时,往往先表现为RTP包传输延时的增加,由于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可根据RTP报文流实时计算,这样有利于在网络拥塞的初期感知网络传输状况,将传输状况反馈到发送端,以便于发送端在收到反馈后进行网络可带宽估计,调整发送速率等操,进而有利于防止网络传输出现更大拥塞或丢包,这样也有利于使得发送速率趋向于实际网络可用带宽。
进一步的,若使用双阈值机制来确定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例如单边时延和重要包的包间间隔等等)是否符合预设条件,有利于防止因网络带宽的微小波动而反馈异常,从而引起发送端频繁调整发送码率,有利于极大提高带宽探测机制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其中,本发明各实施例提及的通信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电脑等通信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服务器等通信设备。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模块架构示意图,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例如可由图7所示架构中的网络传输状况探测模块来具体实施。当然,通信设备并不限于图7举例所示的架构,还可进行适应性形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上述程序执行时包括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通信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用以估计网络可用带宽;
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具体为: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所述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测算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不是同一个,所述N为正整数。
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算单元,用于测算用于表征所述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网络传输状态的传输状态表征参数,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用以估计网络可用带宽;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符合预设条件,向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实时传输协议RTP报文,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基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中携带发送速率调整指示和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具体为:所述RTP报文的报文头域的扩展字段中携带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和所述发送速率调整指示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如下参数的至少一种: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环路延迟、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所述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RTP报文的丢包率、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所述测算单元具体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第二通信设备的RTP报文的相邻重要包的接收时间,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RTP报文的重要包的包间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状态表征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测算单元具体用于,基于如下公式测算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Cs=(Ts–T1s)–(Tr–T1r);
其中,所述C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到所述通信设备的单边延迟;
其中,所述T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所述T1s为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基准RTP报文的报文头域所携带的发送时间戳所表示的发送时间;所述T1r为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所述基准RTP报文时的接收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RTP报文为所述第一RTP报文所对应的RTP会话中的第N个RTP报文,其中,所述基准RTP报文和所述第一RTP报文不是同一个,所述N为正整数。
CN201410216315.XA 2014-05-21 2014-05-21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Active CN1039974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6315.XA CN103997434B (zh) 2014-05-21 2014-05-21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4/614,243 US20150341248A1 (en) 2014-05-21 2015-02-04 Method for detecting network transmission status and related device
EP15154872.4A EP2947821A1 (en) 2014-05-21 2015-02-12 Method for detecting network transmission status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6315.XA CN103997434B (zh) 2014-05-21 2014-05-21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7434A CN103997434A (zh) 2014-08-20
CN103997434B true CN103997434B (zh) 2017-12-05

Family

ID=5131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6315.XA Active CN103997434B (zh) 2014-05-21 2014-05-21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41248A1 (zh)
EP (1) EP2947821A1 (zh)
CN (1) CN1039974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2663A (zh) * 2015-08-11 2017-02-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rtp协议的网络通话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US9913283B1 (en) * 2015-08-28 2018-03-06 Sprint Spectrum L.P. Assigning a frame configuration in a relay enabl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15386B2 (en) 2015-09-16 2020-07-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ulating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CN105634865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获得带宽的方法及系统
CN109891784A (zh) * 2016-10-31 2019-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7135163A (zh) * 2017-04-12 2017-09-05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无人机宽带数据链下行链路的传输控制方法
CN107222309B (zh) * 2017-06-29 2019-10-08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时间式网络隐信道构建方法
KR102439792B1 (ko) * 2018-02-14 2022-09-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전력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194647B (zh) * 2018-08-30 2022-02-18 超级魔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812857B2 (en) 2018-09-28 2020-10-20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latency of a video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9495660B (zh) * 2018-11-29 2021-05-18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数据的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74538B (zh) * 2018-12-29 2021-07-3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43551B1 (en) * 2019-07-23 2022-05-24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Bandwidth estimation for video streams
CN110933513A (zh) * 2019-11-18 2020-03-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817920A (zh) * 2020-07-17 2020-10-23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存储系统优化负载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653635A (zh) * 2020-12-23 2021-04-13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58832B (zh) * 2021-03-29 2022-10-11 新华三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馈通feedthrough信号检查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92630A (zh) * 2002-09-16 2004-04-28 ƽ 测量网络运行流量经历的网络运行参数
CN1643875A (zh) * 2002-03-27 2005-07-20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数据流式传输系统和方法
US20130142243A1 (en) * 2011-06-16 2013-06-06 Yuki Minoda Transmitting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6164B2 (en) * 1999-12-14 2009-10-2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rocess of increasing source rate on acceptable side of threshold
US7225267B2 (en) * 2003-01-27 2007-05-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active bandwidth control for streaming data
JP4356742B2 (ja) * 2006-12-25 2009-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送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送信方法
US8180283B2 (en) * 2007-02-14 2012-05-15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providing feedback to a media ser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809014D0 (en) * 2008-05-17 2008-06-25 Slever Solutions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anagement of data congestion in a data network
JP5191826B2 (ja) * 2008-07-04 2013-05-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トリーム通信装置、ストリーム通信方法及びストリーム通信システム
US9197691B2 (en) * 2011-10-04 2015-11-24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tency measurement at each network element participating as an RTP relay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3780954B (zh) * 2012-10-22 2017-05-1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使用流媒体裁剪技术和显性拥塞通知技术的方法
US9191297B2 (en) * 2013-03-28 2015-11-17 Hcl Technologies Limited Providing feedback to media senders over real 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3875A (zh) * 2002-03-27 2005-07-20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数据流式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492630A (zh) * 2002-09-16 2004-04-28 ƽ 测量网络运行流量经历的网络运行参数
US20130142243A1 (en) * 2011-06-16 2013-06-06 Yuki Minoda Transmitting device, transmitting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7821A1 (en) 2015-11-25
CN103997434A (zh) 2014-08-20
US20150341248A1 (en) 2015-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7434B (zh) 网络传输状况的探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410509B (zh) 一种基于质量评价的多路径数据传输方法
CN107864084A (zh)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0446466C (zh) 用于流式数据的反应性带宽控制
CN103763073B (zh) 一种丢包重传的方法及终端
US1005714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9794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885485B2 (en) Generation of diagnostic data from interarrival times of VoIP packets
US2005024373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race route and timing information for media streams
US8737216B2 (en) Measuring network performance with reference packet probing
CN104301249B (zh) 一种sdn流表下发方法和装置
CN105765911A (zh) 一种网络丢包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836743B (zh)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60241410A1 (en) Method for subscribing to streams from multicast clients
ATE546920T1 (de) Verfahren und policy-server zum bereitstellen von dienstgüte
CN109644162A (zh) 媒体缓冲
CN105471865A (zh) 视频流动态适应网络状态的方法
CN10448624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95660B (zh) 一种音频数据的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8868003B2 (en)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05450969A (zh) 一种实时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767591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657374B (zh) 一种自适应多网络链路实时视频传输控制系统
EP2561644B1 (en) Evaluating an available path bitrate based on an acknowledgment path selection
CN103780954B (zh) 一种组合使用流媒体裁剪技术和显性拥塞通知技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8

Address after: 550025 Huawei cloud data center, jiaoxinggong Road, Qianzhong Avenue,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