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93226B -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93226B
CN103993226B CN201410197147.4A CN201410197147A CN103993226B CN 103993226 B CN103993226 B CN 103993226B CN 201410197147 A CN201410197147 A CN 201410197147A CN 103993226 B CN103993226 B CN 103993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cold
steel sheet
roll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71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93226A (zh
Inventor
王敏莉
郑之旺
梁英
张功庭
寸海红
张�林
余灿生
付佑春
于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gang Group 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971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932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93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3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93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932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heet Ste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板坯依次经过热轧、卷取、冷轧、退火、光整和拉矫,其中,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1-0.006重量%,Si:0.1-0.5重量%,Mn:0.8-1.4重量%,P:0.07-0.15重量%,S:≤0.015重量%,Ti:0.01-0.05重量%,Nb:0.02-0.07重量%,B:0.001-0.002重量%,Al:0.01-0.08重量%,Fe:97.73-99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还公开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冷轧钢板。所得钢板的ReL为280-350MPa,Rm≥440MPa,A80≥36%,r90≥1.7,n90≥0.18,具有优良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汽车用板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市场深拉延的成形要求,特超深冲冷轧钢板的需求显得愈加迫切。
目前,作为制备特超深冲冷轧钢板的方法,CN101514392A公开了一种深冲与超深冲钢板的连续退火工艺。该工艺包括:钢板在退火前经过清洗,进入连续退火炉,速度150~350m/min,采用氮氢混合气体喷出钢板表面,对钢板进行保护、防止氧化,同时使钢板温度加热至120~180℃;再次对钢板加热,使其温度达到750~780℃,并保温40~70s;然后对钢板进行冷却至400~460℃,并保温60~300s进行过时效处理,随后冷却至常温。由于采用过时效退火工艺,使钢中的碳化物得到充分析出,保证了家电钢板和汽车板冲压性能和超深冲性能。但是,该工艺的并未良好地控制强化工艺,不能得到强度高和成形性能兼具的冷轧钢板,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冷轧钢板制备方法难以获得强度和成形性能兼具的冷轧钢板且成本较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获得强度较高和成形性能较好且成本较低的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冷轧钢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板坯依次经过热轧、卷取、冷轧、退火、光整和拉矫,其中,
在热轧之后且在卷取之前,将热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冷却至卷取的温度,所述冷却的冷却速率为10-30℃/s;
所述卷取的温度为650-729℃;
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60-69%;
所述退火的方式为连续退火,在所述退火的过程中,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依次经过加热段、均热段、一次冷却段、过时效段和二次冷却段,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在所述加热段、所述均热段、所述一次冷却段、所述过时效段和所述二次冷却段内的终点温度分别为740-790℃、810-860℃、220-300℃、250-320℃、100℃以下,停留时间分别为20-80s、20-50s、240-480s、50-100s、100-200s;
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1-0.006重量%,Si:0.1-0.5重量%,Mn:0.8-1.4重量%,P:0.07-0.15重量%,S:≤0.015重量%,Ti:0.01-0.05重量%,Nb:0.02-0.07重量%,B:0.001-0.002重量%,Al:0.01-0.08重量%,Fe:97.73-99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备的冷轧钢板。
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冷轧钢板,其成品力学性能达到屈服强度ReL为280-350MPa,抗拉强度Rm≥440MPa,断后伸长率A80≥36%,塑性应变比r90≥1.7,加工硬化指数n90≥0.18,具有优良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4是本发明对比例1制备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5是本发明对比例2制备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6是本发明对比例3制备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图7是本发明对比例4制备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板坯依次经过热轧、卷取、冷轧、退火、光整和拉矫,其中,在热轧之后且在卷取之前,将热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冷却至卷取的温度,所述冷却的冷却速率为10-30℃/s;所述卷取的温度为650-729℃;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60-69%;所述退火的方式为连续退火,在所述退火的过程中,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依次经过加热段、均热段、一次冷却段、过时效段和二次冷却段,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在所述加热段、所述均热段、所述一次冷却段、所述过时效段和所述二次冷却段内的终点温度分别为740-790℃、810-860℃、220-300℃、250-320℃、100℃以下,停留时间分别为20-80s、20-50s、240-480s、50-100s、100-200s;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1-0.006重量%,Si:0.1-0.5重量%,Mn:0.8-1.4重量%,P:0.07-0.15重量%,S:≤0.015重量%,Ti:0.01-0.05重量%,Nb:0.02-0.07重量%,B:0.001-0.002重量%,Al:0.01-0.08重量%,Fe:97.73-99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
在本发明中,尽管当板坯的组成在上述范围内时就可以获得较好强度和较优良的成形性能的冷轧钢板,但是为了获得增强所获得的冷轧钢板的性能,优选情况下,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2-0.005重量%,Si:0.1-0.45重量%,Mn:0.8-1.25重量%,P:0.07-0.14重量%,S:0.007-0.01重量%,Ti:0.015-0.05重量%,Nb:0.03-0.06重量%,B:0.001-0.0017重量%,Al:0.02-0.06重量%,Fe:97.93-98.96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更优选地,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2-0.005重量%,Si:0.13-0.41重量%,Mn:0.88-1.25重量%,P:0.079-0.13重量%,S:0.007-0.01重量%,Ti:0.017-0.04重量%,Nb:0.031-0.052重量%,B:0.001-0.0017重量%,Al:0.023-0.056重量%,Fe:98-98.83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所述板坯的组成成分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在经过本发明的热轧、卷取、冷轧、退火、光整和拉矫工艺后,制得强度更高和成形性能更好的冷轧钢板。
在本发明中,考虑钢质纯净度和产品的综合性能,所述板坯中的碳含量需要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如果碳(C)含量超过0.006重量%,则钢板的塑性降低,成形性能恶化;再者,硅(Si)的含量需要控制在比较低的范围;锰(Mn)可以增加所述板坯的强度,并且可以与硫(S)结合成MnS,同时防止因FeS所造成的热裂纹,但是Mn含量过高,会影响钢的焊接性能,因此,需要将Mn的含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此外,磷(P)作为强化元素,需要添加至上述范围内。考虑到炼钢工序的经济性和钙处理的效果,将S控制在≤0.015重量%的范围下。铝(Al)主要是作为脱氧元素添加的,要实现完全脱氧,其含量要求在0.01重量%以上,但过高的铝将影响钢的焊接性能以及镀层附着力并且不经济,因此,Al含量选择为0.01-0.08重量%为宜。铌(Nb)主要固定间隙C原子,钛(Ti)主要是固定间隙N原子,使间隙原子得以清除,得到纯净的铁素体基体。微量硼(B)的添加将有助于细化晶粒。
所述板坯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公知的连铸坯的方法进行制备,例如可以通过高炉炼铁、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钢包内脱氧、合金化炉后精炼、LF电加热、RH真空处理以及板坯连铸后获得所述连铸坯。其具体制备的条件为本领域所公知。
根据本发明,所述热轧包括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的开扎温度可以为1100-1180℃,优选为1120-1170℃;所述粗轧的终轧温度可以为1030-1090℃,优选为1040-1085℃,更优选为1054-1078℃。此外,所述粗轧后的中间板坯的厚度可以为31-38mm,优选为32-37mm。
此外,所述精轧的开扎温度可以为950-1000℃,优选为955-990℃,更优选为965-980℃;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可以为850-899℃,优选为860-895℃;所述精轧后的中间板坯的厚度可以为2.8-4.5mm,优选为3-4mm。为了达到热轧的粗轧所需要的开扎温度,可以在粗轧前先将连铸坯在加热机中进行加热,加热至连铸坯进行粗轧时所需的开扎温度。所述热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的厚度为这里的所述精轧后的中间板坯的厚度,而所述热轧后即是指精轧完成后。
根据本发明,在热轧后采用较慢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优选情况下,所述冷却的冷却速率为14-20℃/s。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冷却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进行。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卷取的温度为685-710℃。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60-67%。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在所述加热段、所述均热段、所述一次冷却段、所述过时效段和所述二次冷却段内的终点温度分别为760-780℃、815-850℃、240-270℃、260-300℃、80-96℃,停留时间分别为30-60s、30-40s、300-360s、60-80s、120-180s。更优选地,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在所述加热段、所述均热段、所述一次冷却段、所述过时效段和所述二次冷却段内的终点温度分别为766-780℃、815-850℃、243-269℃、262-292℃、80-96℃,停留时间分别为36-58s、32-37s、339-358s、61-67s、159-167s。
在此,所述加热段的终点温度是指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经过所述加热段进入所述均热段时的温度;所述均热段的终点温度是指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经过所述均热段进入所述一次冷却段时的温度;所述一次冷却段的终点温度是指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经过所述一次冷却段进入所述过时效段时的温度;所述过时效段的终点温度是指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经过所述过时效段进入所述二次冷却段时的温度;所述二次冷却段的终点温度是指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经过二次冷却段进入下一步处理时的温度。
根据本发明,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经过所述一次冷却段通过所述过时效段时,在过时效段会进行升温,在温度达到设定的最高温度后(升温时间通常为2-5s),会进进行降温(通过鼓风机进行),经过降温后再进入所述二次冷却段。所述设定的最高温度例如可以为300-340℃。
根据本发明,所述加热段的加热方式可以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加热方法,针对本发明,优选采用火焰燃烧(无氧加热)的加热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均热段的加热方式可以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加热方法,例如可以采用用电加热辐射管的加热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次冷却段的冷却方式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冷却方法,例如可以用流动的冷却气体,如用风机喷气冷却。所用冷却气体可以为本领域常用于喷气冷却的气体,例如,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其中氢气的体积百分比为2-8%。
根据本发明,所述二次冷却段的冷却方式可以为本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冷却方法,例如上述喷气冷却。
根据本发明,所述控制过时效段的温度的方法可以为常规的控温方法,只要所述过时效段使得板坯的温度为250-340℃的范围内即可。例如所述控制过时效段的温度的方法为用电加热辐射管对过时效段进行加热;需要进行降温时,可以通过鼓风机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光整的延伸率为0.2-0.7%,更优选为0.29-0.6%。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拉矫的延伸率为0.2-0.7%,更优选为0.32-0.58%。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所述光整的延伸率和所述拉矫的延伸率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具有保证钢板表面质量和板形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冷轧钢板。
本发明提供的冷轧钢板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所述冷轧钢板的ReL为280-350MPa,优选为300-330MPa;抗拉强度Rm≥440MPa,优选为443-460MPa;断后伸长率A80≥36%,优选为37-45%;塑性应变比r90≥1.7,优选为1.8-2.2;加工硬化指数n90≥0.18,优选为0.18-0.24。
本发明提供的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为100%的铁素体组织,铁素体晶粒度为10级以上,优选为10-11级,铁素体晶粒尺寸为9-13μm。
本发明提供的冷轧钢板由于强度高且成形性能优良,因此,在制作成为指定强度的钢带时,本发明中的冷轧钢板可以具有更薄的厚度,从而减少了对钢材消耗,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优良的市场前景。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冷轧钢板的力学性能的测定方法为: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80的测试方法按照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进行;塑性应变比r90的测试方法按照GBT5027-2007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方法进行;加工硬化指数n90的测试方法按照GBT5028-2008金属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试验方法进行。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使用的连续退火机组依次包括加热段、均热段、一次冷却段、过时效段和二次冷却段。所述加热段为无氧化炉(NOF)通过煤气直火进行加热,所述均热段通过电加热辐射管进行加热;所述一次冷却段通过喷气进行冷却;所述过时效段通过用电加热辐射管进行控温;所述二次冷却段通过喷气进行冷却。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在转炉冶炼、经LF炉Ca处理、RH脱碳和连铸获得本发明的连铸坯,其组成成分见表1。将该连铸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至粗轧的开扎温度并进入可逆粗轧机组,经过粗轧后的中间坯进入热卷箱,使带钢头、尾调换,然后进行精轧,精轧后并按照指定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至卷取温度,以送入卷取机进行卷取(热轧工艺和冷却工艺按照表2中的条件进行)。再按照表3所示的冷轧和连续退火工艺对板坯进行冷轧和退火处理,即将卷取后的板坯在冷轧机上以指定的冷轧压下率扎成指定厚度的冷轧板,然后再控制连续退火机的机组速度对该冷轧钢板进行退火,所述连续退火依次经过加热段(NOF)、均热段(RTH)、一次冷却段(GJS)、过时效段段(OAS)以及二次冷却段(FCS),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再按照表3中的工艺进行光整和拉矫。最终得到的冷轧钢板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数据见表4,其显微组织的照片分别见图1-3。
对比例1
根据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所述不同的是,在转炉冶炼、经LF炉Ca处理、RH脱碳和连铸获得的连铸坯的组成成分不同,见表1所示,得到钢板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所示,其显微组织的照片分别见图4。
对比例2
根据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所不同的是,热轧工艺中所采取的冷却速度为50℃/s,得到钢板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所示,其显微组织的照片分别见图5。
对比例3
根据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所不同的是,冷轧工艺中所采取的冷轧压下率为50%,得到钢板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所示,其显微组织的照片分别见图6。
对比例4
根据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法,所不同的是,连续退火工艺的温度控制为:NOF为700℃,RTH为780℃,GJS为310℃,LTH为320℃,OAS为330℃,FCS为120℃,得到钢板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所示,其显微组织的照片分别见图7。
表1
表2
表3
注:OAS最高温度表示冷轧钢板在OAS段的最高温度,加热至最高温度的时间为3s。
表4
通过表1-4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获得ReL为280-350MPa,抗拉强度Rm≥440MPa,断后伸长率A80≥36%,塑性应变比r90≥1.7,加工硬化指数n90≥0.18,且显微组织为100%的铁素体组织,铁素体晶粒度为10级以上,铁素体晶粒尺寸为9-13μm的,强度高且成形性能优良的、低成本的冷轧钢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冷轧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板坯依次经过热轧、卷取、冷轧、退火、光整和拉矫,其特征在于,
在热轧之后且在卷取之前,将热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冷却至卷取的温度,所述冷却的冷却速率为10-30℃/s;
所述卷取的温度为685-710℃;
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60-69%;
所述退火的方式为连续退火,在所述退火的过程中,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依次经过加热段、均热段、一次冷却段、过时效段和二次冷却段,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在所述加热段、所述均热段、所述一次冷却段、所述过时效段和所述二次冷却段内的终点温度分别为740-790℃、810-860℃、220-300℃、250-320℃、100℃以下,停留时间分别为20-80s、20-50s、240-480s、50-100s、100-200s;
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2-0.005重量%,Si:0.1-0.45重量%,Mn:0.8-1.25重量%,P:0.07-0.14重量%,S:0.007-0.01重量%,Ti:0.015-0.05重量%,Nb:0.03-0.06重量%,B:0.001-0.0017重量%,Al:0.02-0.06重量%,Fe:97.93-98.83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轧包括粗轧和精轧;所述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100-1180℃,所述粗轧的终轧温度为1030-1090℃;所述精轧的开轧温度为950-1000℃,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50-8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冷却的冷却速率为14-2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冷轧的压下率为60-6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冷轧后得到的中间板坯在所述加热段、所述均热段、所述一次冷却段、所述过时效段和所述二次冷却段内的终点温度分别为760-780℃、815-850℃、240-270℃、260-300℃、80-96℃,停留时间分别为30-60s、30-40s、300-360s、60-80s、120-180s。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光整的延伸率为0.2-0.7%;所述拉矫的延伸率为0.2-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板坯的组成为:C:0.002-0.005重量%,Si:0.13-0.41重量%,Mn:0.88-1.25重量%,P:0.079-0.13重量%,S:0.007-0.01重量%,Ti:0.017-0.04重量%,Nb:0.031-0.052重量%,B:0.001-0.0017重量%,Al:0.023-0.056重量%,Fe:98-98.83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杂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冷轧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轧钢板,其中,所述冷轧钢板的屈服强度ReL为280-350MPa,抗拉强度Rm≥440MPa,断后伸长率A80≥36%,塑性应变比r90≥1.7,加工硬化指数n90≥0.18。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冷轧钢板,其中,所述冷轧钢板的显微组织为100%的铁素体组织,铁素体晶粒度为10级以上,铁素体晶粒尺寸为9-13μm。
CN201410197147.4A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3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7147.4A CN103993226B (zh)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7147.4A CN103993226B (zh)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3226A CN103993226A (zh) 2014-08-20
CN103993226B true CN103993226B (zh) 2016-01-13

Family

ID=51307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714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93226B (zh) 2014-05-12 2014-05-12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93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1535A (zh) * 2015-02-06 2015-05-13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61929B (zh) * 2016-04-15 2017-11-21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440MPa级冷轧高强IF钢及其生产方法
WO2018115933A1 (en) 2016-12-21 2018-06-28 Arcelormittal High-strength cold rolled steel sheet having high formability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6834939A (zh) * 2017-01-18 2017-06-13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440MPa级冲压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11705263B (zh) * 2020-06-22 2022-01-04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在低温二次加工性能优良的抗拉强度为440MPa级带钢及生产方法
CN112143860B (zh) * 2020-09-10 2022-06-03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250MPa级高强无间隙原子钢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4906A (ja) * 2000-02-29 2005-06-16 Jfe Steel Kk 歪時効硬化特性に優れた高張力冷延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48883A (zh) * 2008-09-11 2009-01-2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铌和钛复合添加的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912226A (zh) * 2012-10-17 2013-02-06 首钢总公司 一种抗二次加工脆性dc06汽车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CN103045833A (zh) * 2011-10-11 2013-04-17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和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3328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低碳钢板的方法和一种低碳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513C (zh) * 2000-06-20 2005-02-23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54906A (ja) * 2000-02-29 2005-06-16 Jfe Steel Kk 歪時効硬化特性に優れた高張力冷延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48883A (zh) * 2008-09-11 2009-01-2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铌和钛复合添加的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45833A (zh) * 2011-10-11 2013-04-17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板和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03328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低碳钢板的方法和一种低碳钢板
CN102912226A (zh) * 2012-10-17 2013-02-06 首钢总公司 一种抗二次加工脆性dc06汽车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红国等.退火方式对390MPa级高强IF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轧钢》.2013,第30卷(第4期),第8-1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3226A (zh) 201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3226B (zh) 一种高强度的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0448B (zh) 钢材,扁钢产品及该扁钢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03993148B (zh) 一种超低碳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93147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6467B (zh) 一种980MPa级镀锌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0357B (zh) 延伸凸缘性优良的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256918B (zh) 一种精密冲压加工的汽车飞轮用冷轧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CN107177770A (zh) 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的生产方法
CN106191390A (zh) 一种中锰trip钢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6736A (zh) 高强度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93227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7907A (zh) 抗拉强度510MPa级热轧高强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93225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6895A (zh) 无间隙原子钢冷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4372151A (zh) 具有良好表面质量和成型性能的冷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60070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4039B (zh) 一种含稀土La的TRIP钢板和制备方法
CN104060161B (zh) 一种热连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17970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3461A (zh) 汽车结构用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20231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1223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6674B (zh) 一种家电用耐时效冷轧热镀锌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60072B (zh) 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热镀锌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20343B (zh) 一种冷轧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