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7486A -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7486A
CN103977486A CN201410143699.7A CN201410143699A CN103977486A CN 103977486 A CN103977486 A CN 103977486A CN 201410143699 A CN201410143699 A CN 201410143699A CN 103977486 A CN103977486 A CN 103977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torage tank
staving
blood return
return preven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36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春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ta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ta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ta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ta Medical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436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748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3656 priority patent/WO201515435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7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74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过滤器包括桶体,还包括设于桶体内部且存储用于防回血的残留药液的储水槽以及用于常规输液的输液通道;所述储水槽具有结构一或结构二;结构一:储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每个通孔均具有限流通道,以使得残留药液以进行防回血的速度通过限流通道滴下;结构二:储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卡接有限流管,限流管具有中空的限流通道,以使得残留药液以进行防回血的速度通过限流通道滴下。本发明能够保证医用输液器在将要完成输液时储水槽中的药液有足够的时间通过限流通道缓慢滴下来克服血液扩散的静脉压,进而保证在输液时有充分的时间防止回血。

Description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输液器的药液过滤器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过滤器,这种是直向过滤器,上接管垂直于过滤器上盖,下接管垂直于过滤器下盖,一般放在输液器的静脉针的前方,只能过滤15微米以上的微粒,过滤膜为圆形,直径一般都比较小,一般不大于12.5mm;另一种为精密过滤器,能过滤5微米以上的微粒,一般要求过滤面积足够大,一般大于350mm2,因为面积过大,为了便于生产,所以精密过滤器不宜为直向过滤器,因此都用横向盘式结构,即上接管和下接管都与过滤器的上下盖平行。
现有的大部分输液器在输液时药液将要流完时,输液器内的药液会一直流下去,直至人体的静脉压与输液器中药物的重力平衡时药液才停止流动。此时,由于液体的扩散作用,人体里的血液会回流到输液器的导管中,这种现象不但引起病人的惊恐和护士花很多时间重新排气等,而且会很快形成血栓,甚至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的专利产品都有自动止液输液器,原理是在墨菲氏管底部或者是在墨菲氏管的下方安装一个装置,当药液流完后,出水面自动封闭,或者将鲁尔接头做成一个单向阀,液体可以正常流出,当液体停止时,静脉针内的液体不反流,此类专利产品误认为已经能够防回血了。但是在《南方护理杂志1995年第二卷第一期》的《输液时调节器的位置与回血的研究》一文中已经阐述过,当出水面自动封闭后,背面的液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即类似于文章中调节器关死状态),由于人体静脉压的作用及液体具有相互扩散的作用,导致血液会倒流回输液器中,所以无法达到防回血的效果,而且这样会更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更容易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设置一个引流条将少量的残留液通过虹吸引流的方法引入头皮针的前端达到防回血的效果,但是引流条制作工艺比较难以成型,制造成本相对比较贵,难以形成规模,因此这种产品也难以成为真正实用的产品。
为了当输液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防止回血,必须要保证在输液器内保持药液有充足的时间缓慢流动来克服使得人体血液扩散的静脉压。而为了延长防回血的时间,可以通过降低药液的流速和增大过滤器中药液的存储量这两方面来实现。而现有技术中有通过设置一储水槽来使得在输液即将完成时有足够的残留的药液用于防回血,为了让所述储水槽内的药液能够缓慢又通畅的滴下,通常想到的方式都是直接在储水槽底部直接钻孔,孔的直径控制在不大于0.5mm。但是由于储水槽及整个输液器一般都为医用塑料所制,塑料在注塑的时候会热胀冷缩,因而难以将开孔大小精确地控制在0.5mm以内,同时模具也难以生产;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塑料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在输液过程中,在温度和弹性形变的影响下,储水槽底部的开孔很容易堵塞或者扩大,因而无法精确控制储水槽内残留药液的流出速度。
而在专利文件CN202892521U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空心金属针管来控制药液的滴速,但是在生产的时候需要人工留意针管插入的长度使针管侧壁的孔略高于储水槽的孔,因此精度要求非常高,制造困难,不利于实际生产应用。另外,在专利申请文件CN103272313A中,公开了一种医用输液器上的过滤器,其中采用控流塞与储水槽中的通孔进行紧密配合,利用控流塞与储水槽之间形成的缝隙来使得残留药液滴下,以防止回血,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缝隙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而且一旦控流塞固定,缝隙大小也就固定,很难再对控流塞进行更换并对缝隙大小进行再次调整,这也为过滤器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输液器并不能实现防回血的功能,导致容易造成医疗事故以及能够进行防回血的输液器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制造困难,导致不利于实际生产应用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包括一桶体,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桶体内部且存储用于防回血的残留药液的储水槽以及一用于常规输液且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输液通道;其特点在于,所述储水槽具有结构一或结构二;
结构一:所述储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每个通孔均具有一限流通道,以使得所述残留药液以进行防回血的速度通过所述限流通道滴下;
结构二:所述储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在每个所述通孔内均卡接有一紧密配合的限流管,所述限流管具有一中空的限流通道,以使得所述残留药液以进行防回血的速度通过所述限流通道滴下。
为了使得过滤器在输液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防止回血,必须要保证在输液器内保持药液有充足的时间缓慢流动来克服使得人体血液扩散的静脉压。而为了延长防回血的时间,可以通过降低药液的流速和增大过滤器储水槽中药液的存储量这两方面来实现。而设置所述储水槽是为了在输液即将完成时有足够的残留的药液用于防回血,为了让所述储水槽内的药液能够缓慢又通畅的滴下,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储水槽中设置通孔,并设置通孔的直径大小,进而在通孔中设置限流通道,或者在通孔中设置紧密配合的限流管,并且限流管中设置有限流通道,通过限流通道来使得储水槽中的残留药液缓慢滴下,以实现防回血的功能。
在正常输液时,药液会首先填满所述储水槽,然后沿着储水槽溢出,而溢出的药液就会首先通过所述输液通道进行常规输液,所述储水槽中存储的残留药液则会在常规输液完成后自动止液时开始缓慢滴下以进行持续输液。
本发明中所述储水槽内的残留药液通过利用与所述限流通道产生的表面张力沿着所述限流通道缓慢滴下,并且残留药液滴下的速度能够使得所述过滤器内的液压克服人体血液扩散的静脉压,从而就使得所述过滤器达到防回血的功能,并且有效地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
同时,本发明不再使用空心针管,取而代之的是直接调整所述通孔的直径大小以形成所述限流通道,或者设置与所述通孔紧密配合的限流管中限流通道的直径大小,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就不再需要很高的精度,使得本发明的过滤器生产制造简单,适于实际应用。并且,本发明通过限流通道来控制药液的流速,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控制的精度也更高,使得对防回血时间的控制也更加精确。
较佳地,所述储水槽悬空固定于所述桶体的上半部分。例如采用CN202892521U中所述,在通体内壁设有肋条,储水槽悬空设于肋条间。
较佳地,所述输液通道为一呈管状的输液管,所述储水槽为所述桶体内高度低于所述输液管的高度的部分。在正常输液时,所述过滤器中的药液会首先通过所述输液管进行常规输液,当所述过滤器的桶体中的药液的高度低于所述输液管的高度时,药液就无法再通过所述输液管进行输液,而所述桶体内高度低于所述输液管的高度的部分也就成为所述储水槽,以存储残留药液。
较佳地,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范围为0.1-1mm。
较佳地,所述至少一个通孔设置于所述储水槽的底部,从而保证所述储水槽内的残留药液能够缓慢流完。
较佳地,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覆盖所述限流通道的至少一层渗透性过滤膜。
通过所述至少一层渗透性过滤膜覆盖住所述限流通道,就使得药液在滴下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所述至少一层渗透性过滤膜,进一步延缓了所述药液滴下的时间,进而也就进一步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
而通过对所述至少一层渗透性过滤膜的面积大小及渗透性过滤膜的厚度的调节就可以具体地控制所述储水槽中的药液流下来的速度,达到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时间的效果。
这样,利用本发明的过滤器就能够保证所述医用输液器内保持药液有足够的时间缓慢流动来克服人体血液扩散的静脉压,进而保证了医用输液器在输液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防止回血。
较佳地,所述渗透性过滤膜为内径大于或等于1mm的环形的亲水性纤维膜,和/或,每平方米的所述渗透性过滤膜的重量大于或等于50g。所述环形的亲水性纤维膜为医学上通用的渗透性亲水过滤膜,其具体种类型号在此就不再赘述。当然,所述渗透性过滤膜也可以为尼龙膜或聚醚砜膜等渗透性强的过滤膜。
较佳地,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与所述桶体紧密配合的一上盖及一底座,在所述上盖上设有一进水管且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出水管,在所述输液通道的出液面处还贴设有一张用于自动止液的止液型亲水性过滤膜,在所述输液通道及所述出水管中还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防止气泡通过的槽口。
较佳地,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贴设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的阻水疏水过滤膜。
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过滤器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顺利排出而不影响正常输液。而为了使得药液在充满过滤器时,药液不能从所述排气口中流出,而且在药液充满过滤器的过程中,保持过滤器与外界空气通畅以使得过滤器内的气压与大气压一致,保证药液稳定的滴速,必须使用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紧贴在所述上盖的下端面上,并密封覆盖住所述排气口。
较佳地,在所述桶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桶体的内壁贴设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的阻水疏水过滤膜。
由于墨菲氏管要求其中的液面不得超过墨菲氏管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桶体上开设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并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这样,当所述过滤器内的药液没有到达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的高度时,其中的空气会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排出,药液会首先充满过滤器直至达到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的高度。而当药液完全湿润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之后,由于所述桶体内壁贴设的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导致空气无法再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排出。此时,由于药液自身的重力作用,就使得药液滴下。
并且,由于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使得本发明的过滤器的液面不会超过所述桶体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进而使得本发明的过滤器能够直接作为墨菲氏管使用。
较佳地,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一从所述上盖插入所述桶体内部的空心导管,所述空心导管的底部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空心导管的内部设有一阻水疏水过滤膜。
利用所述空心导管同样能够使得本发明的过滤器的液面不会超过所述桶体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进而同样使得本发明的过滤器能够直接作为墨菲氏管使用。其具体实现原理与上述的至少一个排气孔开设在所述桶体上相近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较佳地,所述桶体采用软性材料制成。
这样,软性材料可以使得所述桶体可形变,例如采用现有墨菲氏管材料的PVC(聚氯乙烯)等医学领域上常用的软质材料制造所述桶体,就可以手动将所述桶体设置为任意形状,从而就能够在液体进入所述桶体时将桶体中的空气排出,也可以将桶体中的药液的液面高度维持在不会超过所述桶体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从而使得所述桶体同样能够作为墨菲氏管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输液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上述的过滤器。
所述医用输液器具体包括通过输液软管依次进行连接的瓶塞穿刺器、墨菲氏管、流速调节器以及静脉针,所述医用输液器还包括上述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输液软管设置于所述瓶塞穿刺器与所述静脉针之间。且在所述医用输液器整体的垂直高度高于在输液时人体的任意位置的静脉压的垂直高度位置时,使得所述医用过滤器具有防回血的功能。
同时,本发明的过滤器基本适用于所有的常规的医用输液管路,只要其与本发明的过滤器进行简单的相互组装连接,就能够使得输液管路在正常输液的同时还具有防回血的功能,且防回血时间可控。
较佳地,在所述过滤器上盖的进水管处还连接有一精密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药液中直径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颗粒。
通过所述精密过滤装置的过滤作用,就能够阻止医用输液器的药液中直径比较大(具体为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颗粒进入所述过滤器,从而避免了由于该些颗粒而导致所述过滤器中所述限流通道的堵塞,保障了残留药液的顺利滴下,进而很好地保障了所述过滤器的防回血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医用输液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上述的过滤器作为墨菲氏管。
所述医用输液器具体包括通过输液软管依次进行连接的瓶塞穿刺器、上述的过滤器作为墨菲氏管、流速调节器以及静脉针。
较佳地,在所述过滤器上盖的进水管处还连接有一精密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药液中直径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颗粒。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过滤器能够保证医用输液器在将要完成输液时储水槽中的药液有足够的时间通过限流通道缓慢滴下来克服人体血液扩散的静脉压,进而保证了医用输液器在输液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防止回血,并且能够通过过滤膜进一步延缓了所述药液滴下的时间,进而也进一步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并且实现了防回血时间可控的功能。并且,本发明的过滤器通过调整通孔的直径大小以形成限流通道,或通过设置与通孔紧密配合的限流管中限流通道的直径大小来实现防回血的功能,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其工艺更加简单,成本更低,精确性要求更低。同时,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一种医用输液器或者能够当作墨菲氏管使用。并且,本发明组装简单,结构紧凑合理,外型美观,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本发明的过滤器能够适用于任何一种医用输液器中或者当作墨菲氏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中储水槽与限流管组合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中储水槽与限流管组合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第一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第二爆炸图。
图8为图7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中储水槽与限流管组合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第一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的第二爆炸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医用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医用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医用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包括一桶体1以及分别与所述桶体1紧密配合的上盖2和底座3。所述上盖2和底座3上分别插设有进水管21和出水管31,在所述底座3与所述桶体1之间密封固定有一个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止液型亲水性过滤膜4。
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一储水槽5以及一输液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储水槽5固设于所述桶体1内部,能够存储用于防回血的残留药液,而所述输液通道则能够用于常规输液,其中,所述止液型亲水性过滤膜4贴设于所述输液通道的出液面处,从而使得所述输液通道在其中的液压小于一数值时自动停止输液。所述储水槽5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51,每个所述通孔51内均卡接有一紧密配合的限流管6,其中紧密配合是指所述通孔51与所述限流管6之间没有任何缝隙,二者无缝连接,所述限流管6具有一中空的限流通道61,进而所述残留药液就以进行防回血的速度通过所述限流通道61滴下。
本发明的过滤器设置了所述储水槽5,储水槽5在所述过滤器进行输液时能够存储足够的残留药液,这样在所述过滤器即将完成输液后自动止液时就能够利用所述储水槽5中存储的残留药液来防止回血。而为了让所述储水槽5内部的药液能够缓慢并且通畅的滴下,在本发明中,在所述储水槽5上开设所述至少一个通孔51,并且每个所述通孔51均与一限流管6相互卡接并紧密配合,这样,利用所述限流管6中的限流通道61就能使得残留药液缓慢滴下。
为了使得过滤器在输液时能够有充分的时间防止回血,必须要保证在输液器内保持药液有充足的时间缓慢流动来克服使得人体血液扩散的静脉压。而为了延长防回血的时间,可以通过降低药液的流速和增大过滤器中药液的存储量这两方面来实现。而设置所述储水槽5是为了在输液即将完成后自动止液时有足够的残留的药液用于防回血,为了让所述储水槽5内的药液能够缓慢又通畅的滴下,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储水槽5中设置通孔51以及与通孔51相互卡接并紧密配合的限流管6来实现。
所述限流管6使得药液能够沿着其中的限流通道61缓慢滴下,并且残留药液滴下的速度能够使得所述过滤器内的液压能够克服人体血液扩散的静脉压,从而就使得所述过滤器达到防回血的功能,并且有效地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槽5悬空固定于所述桶体的上半部分,所述输液通道为一输液管,所述储水槽5为所述桶体内高度低于所述输液管的高度的部分。在正常输液时,所述过滤器中的药液会首先通过所述输液管进行常规输液,当所述过滤器的桶体中的药液的高度低于所述输液管的高度时,药液就无法再通过所述输液管进行输液,而所述桶体内高度低于所述输液管的高度的部分也就成为所述储水槽5,以存储残留药液。
优选地,所述限流通道61的最大间距小于或等于1mm,更优选地,最大间距的范围为0.1-0.5mm。
通过将所述限流通道61的最大间距的范围设置为0.1-0.5mm,保证了所述残留药液沿着所述限流通道61缓慢滴下。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防回血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通孔51设置于所述储水槽5的底部,从而保证所述储水槽5中存储的药液能够完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通孔51流出,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防回血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上盖2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口22,同时在所述上盖2的下端面贴设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22的阻水疏水过滤膜23。
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过滤器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22顺利排出而不影响正常输液。通过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23密封覆盖住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22,就能够保证在药液充满所述过滤器时,药液不会从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22流出,而且在药液充满所述过滤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所述过滤器与外界空气通畅时使得所述过滤器内的气压与大气压一致,进而保证了药液的稳定的滴速。
优选地,在所述输液通道及所述出水管31中还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槽口,其中所述输液通道中设置的槽口能够防止药液中的气泡通过,而所述出水管31中的槽口不仅能够防止药液中的气泡通过,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药液全部流完。
本发明的过滤器的具体工作原理是:在药液通过所述过滤器的上盖2的进水管21进入所述桶体1后,由于进入的药液将所述止液过滤膜4浸湿后,所述桶体1内的空气在药液的流动挤压的作用下,会通过所述上盖2上的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23及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22向外排出。当药液覆盖住整片阻水疏水过滤膜23后,由于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23的阻水作用,药液就无法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22排出。此时,药液就会突破所述止液过滤膜4,通过所述底座3的出水管31流出所述过滤器,流至所述医用输液器的静脉针后即可正常输液。
而当所述桶体1内的储水槽5之外的所有药液通过所述输液通道流完后,所述止液过滤膜4下方的液体自动止液时,所述储水槽内的残留药液会通过所述限流管6中的限流通道61缓慢滴下,最后,残留药液再通过所述止液过滤膜4就使得整个的输液过程继续进行,从而维持了一个缓慢的输液状态以克服人体静脉压,有效地起到了防回血的作用。同时,通过设置所述限流通道61的最大间距,就能够控制所述储水槽5内的药液滴下来的速度,达到了可以延长防回血的时间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桶体1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1,所述排气孔11与所述上盖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1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的任意值,所述桶体1的内壁贴设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的阻水疏水过滤膜1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桶体1上没有设有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22,也没有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23。
由于墨菲氏管要求其中的液面不得超过墨菲氏管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桶体1上开设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并且所述排气孔11与所述上盖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1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之间的任意值。这样,当药液滴入所述过滤器内时,并且在所述过滤器内的药液没有到达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的高度时,由于所述止液过滤膜4的作用,药液会首先对过滤器内的空气形成挤压而且使得药液不会沿着所述出水管31流出。而空气会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排出,药液会首先充满过滤器直至达到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的高度。而当药液完全湿润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以及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12之后,由于所述桶体1内壁贴设的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12,导致空气无法再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排出。而药液会继续滴入所述过滤器内,直到所述过滤器内的气压加上药液自身的重力使得药液克服所述止液过滤膜4的阻力后,就使得药液滴下,并且能够保持液面在所述桶体1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位置处,符合墨菲氏管的标准,进而使得本发明的过滤器能够直接作为墨菲氏管使用。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一从所述上盖插入所述桶体1内部的空心导管9,所述空心导管9的底部与所述上盖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1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空心导管9的内部设有一阻水疏水过滤膜91。
当有药液滴入所述过滤器内时,并且在所述过滤器内的药液没有到达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11的高度时,由于所述止液过滤膜4的作用,药液会首先对过滤器内的空气形成挤压而且使得药液不会沿着所述出水管31流出。而空气会通过所述空心导管9排出,而当药液到达所述空心导管9的底部之后,会沿着所述空心导管9继续上升至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91,若所述阻水疏水过滤膜91设置于所述空心导管9的底部,则在所述药液湿润所述空心导管9底部的阻水疏水过滤膜91之后,空气就无法再通过所述空心导管9导出。而药液会继续滴入所述过滤器内,直到所述过滤器内的气压加上药液自身的重力使得药液克服所述止液过滤膜4的阻力后,就使得药液滴下,并且能够保持液面在所述桶体1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位置处,符合墨菲氏管的标准,同样使得本发明的过滤器能够直接作为墨菲氏管使用。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使用PVC等软质材料制造所述桶体,从而就可以手动将所述桶体1设置为任意形状,从而就能够在液体进入所述桶体1时将桶体1中的空气排出,也可以将桶体中的药液的液面高度维持在不会超过所述桶体1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从而使得所述桶体同样能够作为墨菲氏管使用。
实施例4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至少一个进水通道及至少一个排气通道,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过滤器包括一进水通道15以及一排气通道16。其中,在药液进入所述过滤器的同时,就能够通过所述排气通道16将过滤器内止液过滤膜4与储水槽5之间的空气排出,而过滤器中的药液也会首先从所述进水通道15流下。当然,所述进水通道及所述排气通道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功能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桶体1同时也会作为所述储水槽5使用,所述桶体1内高度低于所述进水管15的高度的部分可以作为所述储水槽5使用。
优选地,在所述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31中还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槽口,其中所述输液通道中设置的槽口能够防止药液中的气泡通过,而所述出水管31中的槽口不仅能够防止药液中的气泡通过,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药液全部流完。其中图8为图7中的所述出水管31的沿A-A线的剖视图,而所述出水管31中设置的槽口可以由图8示出。
实施例5
如图9及10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流管6上还套设有至少一层过滤膜8,从而就使得药液在滴下的时候经过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进一步延缓了所述药液滴下的时间,进而也就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
而通过对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的面积大小及过滤膜8的厚度的调节就可以具体地控制所述储水槽5中的残留药液流下来的速度,达到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时间的效果。
其中,所述过滤膜8可以采用亲水性过滤膜(即渗透性过滤膜),具体可以采用内直径大于或等于1mm的环形纤维膜。当然,所述过滤膜8也可以为尼龙膜或聚醚砜膜。而优选地,每平方米的所述环形纤维膜的重量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50g,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90g。所述过滤膜8具体可以采用医学领域通用的纤维膜,其具体种类型号在此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6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流管6上还套设有至少一层过滤膜8,所述过滤膜8与限流管6紧密配合。通过在所述限流管6上套设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并且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限流管6紧密配合,就使得残留药液在滴下的时候经过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进一步延缓了所述药液滴下的时间,进而也就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
而通过对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的面积大小及过滤膜8的厚度的调节就可以具体地控制所述储水槽5中的残留药液流下来的速度,达到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时间的效果。
实施例7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流管6上还套设有至少一层过滤膜8,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限流管6紧密配合。通过在所述限流管6上套设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并且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限流管6紧密配合,就使得药液在滴下的时候经过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进一步延缓了所述药液滴下的时间,进而也就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
而通过对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的面积大小及过滤膜8的厚度的调节就可以具体地控制所述储水槽5中的药液流下来的速度,达到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时间的效果。
实施例8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流管6上还套设有至少一层过滤膜8,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限流管6紧密配合。通过在所述限流管6上套设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并且所述过滤膜8与所述限流管6紧密配合,就使得药液在滴下的时候经过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进一步延缓了所述药液滴下的时间,进而也就延长了防回血的时间。
而通过对所述至少一层过滤膜8的面积大小及过滤膜8的厚度的调节就可以具体地控制所述储水槽5中的药液流下来的速度,达到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时间的效果。
实施例9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输液器包括通过输液软管61依次进行连接的瓶塞穿刺器62、墨菲氏管63、流速调节器64以及静脉针65,还包括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输液软管61串接在所述墨菲氏管63与所述流速调节器64之间,且在所述医用输液器整体的垂直高度高于在输液时人体的任意位置的静脉压的垂直高度位置时,使得本实施例的医用输液器具有防回血功能,并且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滤器上盖的进水管处还连接有一精密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药液中直径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颗粒。
通过所述精密过滤装置的过滤作用,就能够阻止医用输液器的药液中直径比较大(具体为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颗粒进入所述过滤器,从而避免了由于该些颗粒而导致所述过滤器中所述限流通道的堵塞,保障了残留药液的顺利滴下,进而很好地保障了所述过滤器的防回血功能。
实施例10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通过输液软管61串接在所述瓶塞穿刺器62与所述墨菲氏管63之间,且所述医用输液器整体的垂直高度高于在输液时人体的任意位置的静脉压的垂直高度,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医用输液器具有防回血功能,并且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的时间。
实施例1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医用输液器包括通过输液软管61依次进行连接的瓶塞穿刺器62、如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述的过滤器作为墨菲氏管使用、流速调节器64以及静脉针65,且所述医用输液器整体的垂直高度高于在输液时人体的任意位置的静脉压的垂直高度。其中,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6或实施例7中的过滤器能够作为墨菲氏管使用,并且能够使得本实施例的医用输液器具有防回血功能,并且可以调节控制防回血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滤器上盖的进水管处还连接有一精密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药液中直径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颗粒。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包括一桶体,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一设于所述桶体内部且存储用于防回血的残留药液的储水槽以及一用于常规输液且具有自动止液功能的输液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具有结构一或结构二;
结构一:所述储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每个通孔均具有一限流通道,以使得所述残留药液以进行防回血的速度通过所述限流通道滴下;
结构二:所述储水槽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在每个所述通孔内均卡接有一紧密配合的限流管,所述限流管具有一中空的限流通道,以使得所述残留药液以进行防回血的速度通过所述限流通道滴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悬空固定于所述桶体的上半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通道为一呈管状的输液管,所述储水槽为所述桶体内高度低于所述输液管的高度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范围为0.1-1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设置于所述储水槽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覆盖所述限流通道的至少一层渗透性过滤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性过滤膜为内径大于或等于1mm的环形的亲水性纤维膜,和/或,每平方米的所述渗透性过滤膜的重量大于或等于50g。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与所述桶体紧密配合的一上盖及一底座,在所述上盖上设有一进水管且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出水管,在所述输液通道的出液面处还贴设有一张用于自动止液的止液型亲水性过滤膜,在所述输液通道及所述出水管中还分别设有至少一个防止气泡通过的槽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贴设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口的阻水疏水过滤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桶体的内壁贴设有覆盖所述至少一个排气孔的阻水疏水过滤膜。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还包括一从所述上盖插入所述桶体内部的空心导管,所述空心导管的底部与所述上盖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桶体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所述空心导管的内部设有一阻水疏水过滤膜。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采用软性材料制成。
13.一种医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上盖的进水管处还连接有一精密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药液中直径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颗粒。
15.一种医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器作为墨菲氏管。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医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滤器上盖的进水管处还连接有一精密过滤装置,用于过滤药液中直径大于所述限流通道的最大间距的颗粒。
CN201410143699.7A 2014-04-11 2014-04-11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Pending CN1039774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3699.7A CN103977486A (zh) 2014-04-11 2014-04-11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PCT/CN2014/083656 WO2015154351A1 (zh) 2014-04-11 2014-08-05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3699.7A CN103977486A (zh) 2014-04-11 2014-04-11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7486A true CN103977486A (zh) 2014-08-13

Family

ID=5126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3699.7A Pending CN103977486A (zh) 2014-04-11 2014-04-11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74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3185A (zh) * 2016-07-08 2017-04-19 蔡根顺 一种自动引流蓄液的精密型智能滴斗及蓄液浮体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7636U (zh) * 2012-03-16 2013-01-02 魏安 防回血药液过滤器及安装有该过滤器的自动排气输液装置
CN202699734U (zh) * 2012-07-07 2013-01-30 祁健 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
CN103272313A (zh) * 2013-05-28 2013-09-04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N203829429U (zh) * 2014-04-11 2014-09-17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7636U (zh) * 2012-03-16 2013-01-02 魏安 防回血药液过滤器及安装有该过滤器的自动排气输液装置
CN202699734U (zh) * 2012-07-07 2013-01-30 祁健 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
CN103272313A (zh) * 2013-05-28 2013-09-04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N203829429U (zh) * 2014-04-11 2014-09-17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3185A (zh) * 2016-07-08 2017-04-19 蔡根顺 一种自动引流蓄液的精密型智能滴斗及蓄液浮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6557B2 (en) Anti-run dry membrane
CN208591398U (zh) 一种产房用防回血的安全输液管
CN103120811B (zh) 防回血输液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
CN114247006B (zh) 一种自动止液及防回血的输液器
CN103272313B (zh)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N202822354U (zh) 一次性使用全自动排气输液器
CN203829429U (zh)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N203075349U (zh) 医用输液器上能自动排气的防回血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N202892521U (zh) 一种医用输液器上能够自动排气的防回血过滤器
CN103977486A (zh)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KR20200001669U (ko) 에어 차단기능을 갖는 드립챔버
CN203469124U (zh) 具有止液和过滤功能的滴斗及输液器
CN203389171U (zh) 医用输液器上的防回血时间可控的过滤器及医用输液器
CN202223636U (zh)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
CN202314652U (zh)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医用输液器
CN102698345B (zh)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装置及其医用输液器
CN104888298A (zh) 防回血装置及医用输液器
CN202191531U (zh)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医用输液器
CN211512904U (zh) 一种具有消气泡功能的输液器
CN202277566U (zh) 一种能够实现多次自动排气的防回血医用输液器
CN202666115U (zh) 一种自动排气和防回血输液器
CN202620386U (zh) 一种自动排气的防回血医用输液器
CN205127024U (zh) 带有自动止液、自动排气的过滤滴斗
CN206081208U (zh) 一种浮球式输液器
CN106902423A (zh) 一种自动排气止液精密过滤一次性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