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4277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4277A
CN103974277A CN201310036417.9A CN201310036417A CN103974277A CN 103974277 A CN103974277 A CN 103974277A CN 201310036417 A CN201310036417 A CN 201310036417A CN 103974277 A CN103974277 A CN 103974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ampl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sample survey
surv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64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4277B (zh
Inventor
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03641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7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0912 priority patent/WO20141176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974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4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4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D2D通信方式中,由于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的业务数据不经过网络侧,使得网络侧无法对终端的通信过程进行合法监听,从而无法满足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需求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网络侧向UE发送指示命令,该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以及接收该UE上报的抽样数据,以实现对该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网络侧对UE的D2D通信过程进行合法监听,满足了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User Equipment,UE)与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都是由网络侧进行转发和控制的。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为例,两个终端之间需要传输的数据的流经路径参见图1所示,源终端(UE1)向目标终端(UE2)发送的数据依次经由源基站(eNB1)、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DN GW)及目标基站(eNB2),传递到目标终端(UE2)。出于对网络通信的安全考虑,网络侧设备一般会集成合法监听功能模块,以实现对终端间的数据通信的监听。
目前,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通信方式,参见图2所示,该方式下,终端与终端之间允许进行直接通信,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业务数据不经过网络侧,终端仅与网络侧保持信令连接,其中,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链路可以是在网络控制或者辅助下建立起来的。由于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的业务数据不经过网络侧,使得网络侧无法对终端的通信过程进行合法监听,从而无法满足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需求。
综上所述,在D2D通信方式中,由于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的业务数据不经过网络侧,使得网络侧无法对终端的通信过程进行合法监听,从而无法满足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D2D通信方式中,由于终端与终端之间通信的业务数据不经过网络侧,使得网络侧无法对终端的通信过程进行合法监听,从而无法满足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设备到设备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UE上报的抽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所述UE根据所述指示命令,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设备到设备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监听模块,用于接收所述UE上报的抽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命令,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网络侧设备,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命令;以及接收所述UE上报的抽样数据;
UE,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命令;以及根据所述指示命令,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设备到设备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本发明实施网络侧向UE发送指示命令,以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以及接收该UE上报的抽样数据,以实现对该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满足了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终端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D2D通信方式中终端与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UE周期性进行抽样处理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UE按照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的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3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4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5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向UE发送指示命令,以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以及接收该UE上报的抽样数据,以实现对该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在引入D2D通信方式后,网络侧无法终端的通信过程进行合法监听的问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网络侧,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网络侧向UE发送指示命令,该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其中,UE的D2D数据包括该UE作为发送端进行发送的D2D数据以及该UE作为接收端接收到的其他UE发送的D2D数据;
步骤32、网络侧接收该UE上报的抽样数据,以实现对该UE传输的D2D数据的监听。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指示命令中携带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和/或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指示命令携带用于指示UE进行抽样处理的第一指示信息(即该指示命令中不携带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任一配置信息);和/或
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上报抽样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即该指示命令中不携带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任一配置信息)。
进一步,若在步骤31之后,网络侧更新了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和/或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至少一项配置信息,该方法还包括:
网络侧通过配置更新命令将更新后的配置信息发送给UE,该配置更新命令用于指示UE根据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根上报抽样数据。
进一步,对于该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两种指示方式:
方式1、若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增量配置标识,则:网络侧通过该配置更新命令指示UE根据当前使用的配置信息的内容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举例说明,假设配置更新命令中包含数据抽样的条件,且携带增量配置标识,则该UE在接收到该配置更新命令后,使用该配置更新命令中包含的数据抽样的条件的内容、当前使用的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的内容以及当前使用的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以及使用当前使用的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的内容及当前使用的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方式2、若配置更新命令中未携带增量配置标识,则:网络侧通过该配置更新命令指示UE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举例说明,假设配置更新命令中包含数据抽样的条件,且携带增量配置标识,则该UE在接收到该配置更新命令后,使用该配置更新命令中包含的数据抽样的条件的内容、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的内容以及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以及使用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的内容及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以及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可由网络侧与UE事先约定,也可以由网络侧确定后网络侧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UE,还可以由协议规定;
其中,指示命令或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的同一配置信息的内容,与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和/或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抽样的条件包括方式A1及方式A2两种方式,具体的:
方式A1、指示UE按照设定的抽样周期进行抽样处理;
优选的,该数据抽样的条件中包含有设定的抽样周期、在每个抽样周期内进行抽样处理的时间长度以及在每个抽样周期内进行抽样处理的开始时刻,其中,抽样处理的时间长度不大于抽样周期;或者
该数据抽样的条件中包含有设定的抽样周期、在每个抽样周期内进行抽样处理的开始时刻以及结束时刻。
方式A2、指示UE按照设定的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
进一步,该抽样条件消息中包含数据包间隔的数量、在每个数据包间隔内进行抽样处理的数据包个数以及进行抽样处理的起始数据包的序号;其中,进行抽样处理的数据包个数不大于数据包间隔的数量;或者
该抽样条件消息中包含数据包间隔的数量、在每个数据包间隔内进行抽样处理的起始数据包的序号及终止数据包的序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包括方式B1~方式B3三种方式,具体的:
方式B1、指示UE以承载类型为抽样粒度,对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其中,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该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以使UE能够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
其中,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可以指示UE对一种D2D数据承载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也可以指示UE对多种D2D数据承载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D2D数据承载是指D2D通信中用于传输D2D数据的承载,不同类型的D2D数据承载可以传输不同的业务信息;该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可以沿用现有的承载标识,也可以由系统为其分配专用的承载标识,从而使其能够和传统的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时使用的承载进行区分。
方式B2、指示UE以业务类型为抽样粒度,对至少一种业务类型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其中,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该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s,QoS)参数,以使UE能够根据该QoS参数(如QoS等级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确定相应的业务类型;
其中,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可以指示UE对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也可以指示UE对多种业务类型对应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类型可以从应用层角度或传输层角度进行划分,其中,从应用层角度进行划分的业务类型包括:语音、数据流、社交信息、广播信息、公共安全信息、社会服务信息等;从传输层角度划分,例如,可以按照业务数据传输可靠性QoS进行划分,而QCI本身就是一种对QoS类型进行区分的标识,因此,可将QCI作为业务类型的标识信息;当然,业务类型的划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方式B3、指示UE以自身建立的D2D通信链路为抽样粒度,对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其中,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该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该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以使UE能够确定相应的D2D通信链路;
其中,该UE同时可以与多个除自身之外的其他UE建立D2D通信链路,以实现与多个UE之间的D2D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具体包括方式C1~方式C3三种方式,具体的:
方式C1、指示UE对自身发送方向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即指示该UE对自身作为D2D通信中的发送方发送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方式C2、指示UE对自身接收方向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即指示该UE对自身作为D2D通信中的接收方接收到的来自对端的UE发送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方式C3、指示UE对双方向(即发送方向及接收方向)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包括方式D1及方式D2两种方式,具体的:
方式D1、指示UE将在设定的上报周期内确定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方式D2、指示UE在每次抽样处理得到的抽样数据的数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得到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其中,N为正整数;
其中,该门限值可以是以比特为单位的数值,也可以是以字节数为单位的数值;该门限值为经验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包括方式E1~方式E3三种方式,具体的:
方式E1、指示该UE以承载类型为上报粒度,将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其中,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该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
方式E2、指示该UE以业务类型为上报粒度,将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其中,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该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
方式E3、指示该UE以自身建立的D2D通信链路为上报粒度,将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其中,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该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该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需要停止对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时,网络侧向该UE发送去激活命令,以指示该UE停止对自身的D2D数据(包括待发送的D2D数据及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
优选的,网络侧通过无线控制信令向UE发送指示命令、配置更新命令及去激活命令。
优选的,该无线控制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信令。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针对UE侧,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指示命令,该指示命令的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其中,该UE的D2D数据包括该UE作为发送端进行发送的D2D数据以及该UE作为接收端接收到的其他UE发送的D2D数据;
步骤42、UE根据该指示命令,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进一步,若步骤41中接收到的指示命令中携带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步骤42中,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对于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配置信息,UE根据指示命令中携带的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以及对于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配置信息,UE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举例说明,若指示命令中携带有数据抽样的条件,则UE在接收到该指示命令后,根据指示命令中携带的数据抽样的条件的内容、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预设的内容以及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预设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
若步骤41中接收到的指示命令中携带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步骤42中,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具体包括:
对于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配置信息,UE根据指示命令中携带的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以及对于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配置信息,UE根据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举例说明,若指示命令中携带有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则UE在接收到该指示命令后,根据指示命令中携带的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的内容、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其中,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的描述参见网络侧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若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进行抽样处理的第一指示信息;步骤42中,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UE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若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上报抽样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步骤42中,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具体包括:
UE根据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下面针对不同信息项,详细描述步骤42中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的过程。
一、数据抽样的条件;
1、若数据抽样的条件为方式A1,则:UE按照设定的抽样周期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下面以该数据抽样的条件中包含抽样周期、在每个抽样周期内进行抽样处理的时间长度以及在每个抽样周期内进行抽样处理的开始时刻为例,对UE进行抽样处理的过程进行说明:
该UE在接收到指示命令后,相应的配置信息即生效,该UE立刻开启抽样周期定时器,并在该抽样周期内从方式A1中包含的开始时刻起,对任何可能的D2D通信数据进行连续抽样处理,直到抽样处理的时间达到方式A1中包含的时间长度后,停止对D2D数据的抽样处理,并在下一个抽样周期重复上述过程。参见图5所示,其中,T0为抽样周期定时器的开启时刻,T为抽样周期(例如,T为100ms),T1为抽样处理的开始时刻,UE在T1时刻开始进行抽样处理,在抽样时间达到设定的时间长度(例如40ms)后,停止抽样处理,并在下个抽样周期内重复上述过程;
其中,该抽样周期定时器可以由网络侧配置,也可以由UE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该抽样周期定时器是否开启与当前是否有D2D数据传输无关,该UE在接收到该指示命令后立即开启该抽样周期定时器。
2、若数据抽样的条件为方式A2,则:UE按照设定的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
下面以该数据抽样的条件中包含数据包间隔的数量、在每个数据包间隔内进行抽样处理的数据包个数以及进行抽样处理的起始数据包的序号为例对UE进行抽样处理的过程进行说明:
该UE在接收到指示命令后,相应的配置信息即生效,该UE立刻开启抽样数据包计数器(在UE进行D2D数据传输过程中,UE每发送或者接收到一个数据包,该抽样数据包计数器加1),并在方式A2中包含的数据包抽样间隔内,按照设定的起始数据包序号对D2D数据进行连续抽样处理,直到达到设定的数据包个数后,停止对D2D数据的抽样处理,并在下一个数据包抽样间隔内重复上述过程。参见图6所示,其中,N1为开始进行抽样处理的起始数据包序号(例如第5个数据包),该UE开启抽样数据包计数器后,在发送或接收到第5个数据包时,开始进行抽样处理,在达到设定的抽样处理数据包个数(例如10个数据包)后,停止对D2D数据的抽样处理,直至该数据包抽样间隔(例如100个数据包)结束,并在下一个数据包抽样间隔内(第101~200个数据包内)重复上述过程。
二、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1、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为方式B1,则: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对该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具体的,假设当前已满足数据抽样的条件,该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确定出相应的D2D数据承载(即目标承载),并对每个目标承载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2、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为方式B2,则: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QoS参数,对相应业务类型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具体的,假设当前已满足数据抽样的条件,该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QoS参数(如QCI),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即目标QoS类型),并对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3、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为方式B3,则: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对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具体的,假设当前已满足数据抽样的条件,该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D2D通信链路,或者根据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D2D通信链路,并对确定出的所有D2D通信链路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三、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
1、若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为方式C1,则:该UE对自身发送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2、若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为方式C2,则:该UE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3、若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为方式C3,则:该UE对自身发送及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优选的,为防止不同方向上的抽样数据发生混淆,UE在对发送及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时,对不同方向(接收方向或发送方向)的抽样数据进行标识,或将不同方向的抽样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寄存器中。
进一步,步骤42中,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UE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直接从D2D数据接收或发送队列中提取出来作为抽样数据,并保存该抽样数据;
该方式下,由于UE直接从D2D数据接收或发送队列中提取出抽样数据,优选的,网络侧在接收到该UE上报的抽样数据后,将该抽样数据转发给与该UE建立D2D通信链路的对端UE。
方式二、UE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进行拷贝处理,并将得到的拷贝数据作为抽样数据,并保存该抽样数据;
该方式下,由于UE将拷贝处理得到的数据作为抽样数据并保存,因此,在该D2D数据发送队列中仍保存有该抽样数据。
下面针对不同信息项,详细描述步骤42中UE上报抽样数据的处理过程。
四、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
1、若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为方式D1,则:该UE将在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具体的,该UE开启上报周期定时器,并开始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在该上报周期定时器超时时,将在该上报周期内确定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重新开启该上报周期定时器;并在下一个上报周期内重复上述过程;
其中,该上报周期定时器可以由网络侧配置,也可以由UE配置;
2、若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为方式D2,则:该UE在每次抽样处理得到的抽样数据的数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得到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其中,N为正整数;
具体的,该UE开启上报计数器,并开始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每得到一个抽样数据,计数器的值加1,在该计数器的值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本次确定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并将计数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数;在该计数器的值再一次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本次确定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重复上述过程;
其中,该门限值可以是以比特为单位的数值,也可以是以字节数为单位的数值;该门限值为经验值,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五、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1、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为方式E1,则:该UE根据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D2D数据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具体的,该UE根据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确定出相应的D2D数据承载(即目标承载),并将在每个目标承载上确定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2、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为方式E2,该UE根据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将相应业务类型对应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具体的,该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QoS参数(如QCI),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即目标QoS类型),并将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3、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为方式E3,则:该UE根据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具体的,该UE根据该抽样数据的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D2D通信链路,或者根据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D2D通信链路,并对确定出的所有D2D通信链路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进一步,步骤42中,在UE进行抽样处理之后,且在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之前,还包括:
UE对得到的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具体包括:
若以承载类型为上报粒度,则:该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该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
若以业务类型为上报粒度,则:该UE将得到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该抽样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的标识信息,例如QCI;
若以D2D通信链路为上报粒度,则:该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该抽样数据对应的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步骤42中,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包括:
UE恢复与网络侧的信令连接;
UE通过控制面承载或用户面承载,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优选的,UE可以通过现有控制面承载或现有用户面承载,将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也可以通过与网络侧新建立的用于传输抽样数据的无线专用承载,将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其中,现有控制面承载是指在蜂窝网络通信中,UE间通过网络侧转发数据的应用场景下,UE与网络侧之间建立的控制面承载;现有用户面承载是指在蜂窝网络通信中,UE间通过网络侧转发数据的应用场景下,UE与网络侧之间建立的用户面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UE与网络侧之间恢复控制面信令连接,并建立控制面承载或用户面承载的方法,可参见3GPP TS36.300和3GPP TS23.401。
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
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配置更新命令,并根据该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的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优选的,该配置更新命令通过是否携带增量配置标识,以指示该UE是否使用增量配置方式,具体的:
若该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增量配置标识,步骤42进一步包括:
对于该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UE根据当前使用的配置信息的内容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若配置更新命令中未携带增量配置标识,步骤42进一步包括::
对于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UE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根据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进一步,该方法还包括:
UE在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停止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
优选的,UE在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释放与抽样处理及上报处理的相关资源;
具体的,该UE释放与抽样处理及上报处理的相关的定时器及计数器,如抽样周期定时器,上报周期定时器,抽样数据包计数器等;该UE删除所有当前保存抽烟数据的寄存器中的数据并释放相应的寄存器资源。
进一步,UE在释放完与抽样处理及上报处理的相关资源后,通知网络侧自身已完成本次去激活过程。
进一步,UE通过无线控制信令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指示命令、配置更新命令以及去激活命令。
优选的,该无线控制信令为RRC信令或MAC信令。
下面结合以下几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中网络侧(以基站为例)与用户设备UE之间的交互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D2D通信数据抽样与上报的初始配置与激活过程,参见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基站发送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命令给UE1;
本步骤中的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命令与上述指示命令的作用相同;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该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命令中携带至少一项与D2D通信数据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和/或至少一项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具体的,与D2D通信数据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配置信息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该配置命令中不携带任何与D2D通信数据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和/或不携带任何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
优选的,若该配置命令中没有携带任何与D2D通信数据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则该配置命令中携带专用信元1,用以指示UE开启D2D通信数据抽样功能;
优选的,若该配置命令中没有携带任何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则该配置命令中携带专用信元2,用以指示UE开启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功能。
步骤72、UE1保存从基站获得的D2D数据抽样配置命令,并根据该配置命令中包含的配置信息,激活相应的功能(包括D2D通信数据抽样功能及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功能);
进一步,对于配置命令中未携带的配置信息,则该UE采用自身保存的该配置信息的默认配置激活相应的功能;
若配置命令中没有携带任何与D2D通信数据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则该UE根据配置命令中是否携带专用信元1,判断是否需要开启D2D通信数据抽样功能;具体的:若该配置命令中携带专用信元1,则该UE开启D2D通信数据抽样功能;若该配置命令中没有携带专用信元1,则该UE不开启D2D通信数据抽样功能;
若配置命令中没有携带任何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则该UE根据配置命令中是否携带专用信元2,判断是否需要开启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功能;具体的:若该配置命令中携带专用信元2,则该UE开启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功能;若该配置命令中没有携带专用信元2,则该UE不开启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功能。
步骤73、UE1在激活D2D数据抽样配置功能后,向基站发送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完成消息;
相应的,该基站在接收该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完成消息后,确认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信息已经生效。
步骤74、UE1开始与UE2通过D2D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
步骤75、UE1根据本地当前保存的配置信息(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对与UE2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进一步,该UE1可以同时与多个对端UE进行D2D数据通信。
步骤76、UE1根据本地当前保存的配置信息,判断收集到的抽样数据是否达到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
若是,则执行步骤77;
若否,则执行步骤75;
步骤77、UE等待与网络侧恢复信令连接;
步骤78、在信令连接恢复后,UE通过控制面承载或用户面承载,将抽样数据封装并上报给基站;
进一步,若当前配置信息指示UE并行对多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多种业务类型或多条D2D通信链路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则:该UE在对抽样数据封装的包中应当携带该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业务类型的标识信息或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
若当前配置信息指示UE同时对D2D通信接收方向和D2D通信发送方向同时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则:该UE在对抽样数据封装的包中应当携带用于指示该抽样数据对应的D2D通信方向的指示信息。
实施例2、基站控制UE对D2D通信数据进行抽样处理的过程,参见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1、UE从基站获得与D2D通信数据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通过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命令或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获取);
其中,与D2D通信数据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
1)数据抽样的条件,通过该数据抽样的条件基站可以控制UE进行周期性抽样处理或按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
2)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通过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基站可以控制UE对D2D通信数据进行抽样处理的粒度,包括以承载为粒度进行抽样,以业务类型为粒度进行抽样,或者以一条D2D通信链路为粒度进行抽样;
当然,基站可以控制UE同时以多种粒度进行抽样。
3)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通过该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基站可以控制UE对自身作为D2D通信的发送方发送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对自身UE作为D2D通信的接收方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同时对两个方向(接收方向及发送方向)的D2D通信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步骤82、UE保存从基站获得的与D2D通信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或自身保存的的默认配置激活D2D通信数据抽样功能,具体如下:
1)如果与D2D通信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中包含“数据抽样的条件”,则UE启用“数据抽样的条件”中指示的方式对自身的D2D通信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如果不包含“数据抽样的条件”,则UE按照自身保存的该数据抽样的条件的默认配置对自身的D2D通信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其中,该数据抽样的条件的默认配置可以是按照周期性抽样或者按照数据包间隔抽样(无论默认配置是按照周期性抽样或者是按照数据包间隔抽样,UE中还应保存此默认配置对应的默认参数,从而保证该方法的可实现性)。
2)如果与D2D通信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中包含“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则UE启用“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指示的D2D通信数据抽样的粒度进行抽样;如果不包含“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则UE按照自身保存的该抽样数据的粒度进行抽样的默认配置进行抽样处理,其可以是以承载为粒度进行抽样,以业务类型为粒度进行抽样,或者以一条D2D通信链路为粒度进行抽样(UE还应保存默认配置对应的默认参数,从而保证该方法的可实现性)。
3)如果与D2D通信抽样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中包含“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则UE启用“UE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指示的D2D通信数据方向进行抽样。如果不包含“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则UE按照自身保存的该通信数据的方向信息的默认配置进行抽样处理,其可以是D2D通信接收方向,D2D通信发送方向,或者D2D通信双方向。
步骤83、根据步骤82中确定的配置信息的对应信息项,激活相应的功能,并在D2D通信过程中判断是否满足数据抽样的条件,并在满足该数据抽样的条件后,对D2D通信数据进行抽样;
其中,UE对于D2D通信数据进行数据抽样过程中又可包括下述两种方法:
1)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直接从D2D数据发送或接收队列中提取出来,并标识为抽样数据进行保存;
2)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的拷贝从D2D数据发送或接收队列中提取出来并将其标识为抽样数据进行保存,同时保持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本身仍在D2D数据发送或接收队列中。
实施例3、基站控制UE对D2D通信抽样数据进行上报的过程,参见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1、UE从基站获得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包括通过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命令或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获取);
其中,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配置信息包括:
1)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其包括以承载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或以业务类型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例如根据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QCI参数判断业务类型),或以一条D2D通信链路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
2)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其包括周期触发上报方式,例如设置周期定时器,待定时器超时后,认为达到抽样数据上报条件;或者设置抽样数据量门限值,当收集到的抽样数据的数量超过门限值时,认为达到上报条件;
步骤92、UE保存从基站获得的与D2D通信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并根据上述信息和/或自身保存的默认配置,激活D2D通信数据抽样数据上报功能,具体如下:
1)如果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中包含“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则UE启用“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指示的UE上报抽样数据方式;如果不包含“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则UE启用自身保存的该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的默认配置上报抽样数据,该默认配置可以是以承载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或以业务类型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例如根据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QCI参数判断业务类型),或者以一条D2D通信链路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
2)如果与D2D通信抽样数据上报方式相关的配置信息包含“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则UE启用“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指示的UE上报抽样数据判断是否达到上报条件;如果不包含“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则UE启用自身保存的“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的默认配置上报抽样数据,该默认配置可以是周期性方式触发上报也可以是抽样数据量门限方式触发上报。
步骤93、UE判断得到的抽样数据是否满足上报条件,如果满足上报条件,通过确定的上报方式将抽样数据封装成对应的格式发送给基站;具体如下:
若步骤92中确定以周期方式触发抽样数据上报,则在配置信息生效后,UE立刻开启上报周期定时器,当上报周期定时器超时后,触发抽样数据的上报过程,并将上报周期定时器清零,在下一个上报周期重复上述过程;
若步骤92确定以抽样数据量门限方式触发抽样数据上报,则在配置信息生效后,UE立刻开启抽样数据计数器,当抽样数据达到门限值后,将触发抽样数据的上报过程,同时对抽样数据计数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数过程;
如果步骤92中确定以承载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则UE在对抽样上报数据进行封包时,在包头中携带该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
如果步骤92确定以业务类型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则UE在对抽样上报数据进行封包时,在包头中携带业务类型的标识信息(例如QCI);
如果步骤92确定以D2D通信链路为粒度进行抽样数据上报,则UE在对抽样上报数据进行封包时,在包头中携带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
实施例4、配置信息的更新过程,参见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站发送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给UE,以通知UE对已经激活的与D2D通信数据抽样相关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本步骤中的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与上述配置更新命令的功能相同;
其中,该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下列一项或多项信息:
1)数据抽样的条件;
2)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3)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
4)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5)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
优选的,该D2D通信抽样配置更新命令中还需要通过是否携带“增量配置标识”,以指示UE是否使用增量配置方式。
步骤102、UE收到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后,根据其携带的信息项,对已经激活的功能进行配置更新;
优选的,对于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信息项对应的已激活功能,若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中包含“增量配置标识”,则上述已激活功能保持原有配置;若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命令中不包含“增量配置标识”,则UE将使用自身保存的默认配置对上述已激活功能的当前配置进行更新。
步骤103、UE在完成D2D通信数据抽样配置更新后,向基站发送D2D通信抽样配置更新完成消息,以通知基站更新后的配置信息已生效。
实施例5、D2D通信数据抽样与上报功能去激活过程,参见图1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基站发送D2D通信数据抽样去激活命令给UE,以通知UE去激活所有与D2D通信数据抽样相关的且已激活的功能;
本步骤中的D2D通信数据抽样去激活命令与上述去激活命令的功能相同。
步骤112、UE收到D2D通信数据抽样去激活命令后,去激活所有与D2D通信数据抽样相关的功能,并释放相应的定时器及计数器,删除所有当前保存抽样数据的寄存器中的数据及释放相应的寄存器资源;
步骤113、UE向基站发送D2D通信数据抽样去激活完成消息,以通知基站自身已去激活所有与D2D通信数据抽样相关的功能。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3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图3所示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121,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命令,该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设备到设备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监听模块122,用于接收UE上报的抽样数据,以实现对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指示命令中携带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项信息,和/或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进行抽样处理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
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上报抽样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
进一步,发送模块121还用于:若自身更新了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和/或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通过配置更新命令将更新后的配置信息发送给UE,该配置更新命令用于指示UE根据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信息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进一步,监听模块122还用于:在确定需要停止对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时,向UE发送去激活命令,该去激活命令用于指示UE停止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由于该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4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图4所示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131,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指示命令,该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132,用于根据该指示命令,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若指示命令中携带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对于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根据指示命令中携带的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对于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若指示命令中携带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信息项,根据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以及对于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若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进行抽样处理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D2D通信过程中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若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上报抽样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按照设定的抽样周期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按照设定的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根据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承载的标识信息,对该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根据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并对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根据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对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对自身发送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对自身发送及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直接从自身的D2D数据接收或发送队列中提取出来作为抽样数据;或者
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进行拷贝处理,并将得到的拷贝数据作为抽样数据。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将在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或者
在每次抽样处理得到的抽样数据的数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得到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其中,N为正整数。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根据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或者
根据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并将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或者
根据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还用于:
若以承载类型为上报粒度,将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
若以业务类型为上报粒度,将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抽样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若以D2D通信链路为上报粒度,将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抽样数据对应的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第一处理模块131还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配置更新命令,并根据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的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进一步,第二处理模块132具体用于:
若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增量配置标识,对于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根据当前使用的配置信息的内容对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若配置更新命令中未携带增量配置标识,对于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根据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根据第二配置信息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其中,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进一步,第一处理模块131还用于:在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停止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
进一步,第一处理模块131还用于:在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释放与抽样处理及上报处理的相关资源;以及通知网络侧自身已完成本次去激活过程。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参见图14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
网络侧设备141,用于向UE发送指示命令;以及接收UE上报的抽样数据,以实现对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
UE142,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141发送的指示命令;以及根据该指示命令,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网络侧设备141;
其中,该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网络侧向UE发送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的指示命令;以及接收该UE上报的抽样数据,以实现对该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满足了现有蜂窝网络通信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安全需求。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3)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侧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设备到设备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所述网络侧接收所述UE上报的抽样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和/或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命令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进行抽样处理的第一指示信息;和/或
所述指示命令携带用于指示所述UE上报抽样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更新了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和/或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通过配置更新命令将更新后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所述配置更新命令用于指示所述UE根据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信息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增量配置标识,所述网络侧通过配置更新命令将更新后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包括:
对于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所述网络侧通过所述配置更新命令指示所述UE根据当前使用的配置信息的内容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若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未携带所述增量配置标识,所述网络侧通过配置更新命令将更新后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包括:
对于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所述网络侧通过所述配置更新命令指示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抽样的条件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UE按照设定的抽样周期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指示所述UE按照设定的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
7.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UE以承载类型为抽样粒度,对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其中,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或者
指示所述UE以业务类型为抽样粒度,对至少一种业务类型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其中,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或者
指示所述UE以自身建立的D2D通信链路为抽样粒度,对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其中,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所述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
8.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UE对自身发送方向和/或接收方向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9.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UE将在设定的上报周期内确定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或者
指示所述UE在每次抽样处理得到的抽样数据的数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得到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其中,N为正整数。
10.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具体包括:
指示所述UE以承载类型为上报粒度,将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其中,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或者
指示所述UE以业务类型为上报粒度,将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其中,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或者
指示所述UE以自身建立的D2D通信链路为上报粒度,将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其中,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所述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需要停止对所述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时,所述网络侧向所述UE发送去激活命令,所述去激活命令用于指示所述UE停止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UE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所述UE根据所述指示命令,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的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配置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所述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信息项,所述UE根据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以及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进行抽样处理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UE根据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所述D2D通信过程中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上报抽样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具体包括:
所述UE根据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接收所述网络侧发送的配置更新命令,并根据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的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增量配置标识,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所述UE根据当前使用的配置信息的内容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若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未携带所述增量配置标识,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所述UE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UE按照设定的抽样周期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所述UE按照设定的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
18.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UE根据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对该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
所述UE根据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并对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
所述UE根据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对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UE对自身发送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
所述UE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
所述UE对自身发送及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20.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具体包括:
所述UE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直接从D2D数据接收或发送队列中提取出来作为抽样数据;或者
所述UE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进行拷贝处理,并将得到的拷贝数据作为抽样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具体包括:
所述UE将在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或者
所述UE在每次抽样处理得到的抽样数据的数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得到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其中,N为正整数。
22.如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具体包括:
所述UE根据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所述UE根据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并将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所述UE根据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在进行抽样处理之后,且在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之前,还包括:
若以承载类型为上报粒度,所述UE将所述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所述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
若以业务类型为上报粒度,所述UE将所述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所述抽样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若以D2D通信链路为上报粒度,所述UE将所述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所述抽样数据对应的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
2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停止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UE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释放与抽样处理及上报处理的相关资源;
所述UE通知所述网络侧自身已完成本次去激活过程。
26.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设备到设备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监听模块,用于接收所述UE上报的抽样数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自身更新了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和/或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通过配置更新命令将更新后的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UE,所述配置更新命令用于指示所述UE根据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信息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听模块还用于:
在确定需要停止对所述UE的D2D通信过程的监听时,向所述UE发送去激活命令,所述去激活命令用于指示所述UE停止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
2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指示命令,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命令,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项配置信息,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的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信息项,根据该配置信息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以及对于所述指示命令中未携带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进行抽样处理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与抽样处理相关的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对所述D2D通信过程中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若所述指示命令中携带用于指示UE上报抽样数据的第二指示信息,根据与上报处理相关的第二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侧发送的配置更新命令,并根据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的更新后的配置信息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携带增量配置标识,对于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根据当前使用的配置信息的内容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和/或上报抽样数据;
若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未携带所述增量配置标识,对于所述配置更新命令中没有携带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进行抽样处理和/或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中相应的配置信息预设的内容上报抽样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集合包括数据抽样的条件、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以及抽样数据的方向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集合包括上报抽样数据的条件及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
34.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设定的抽样周期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按照设定的数据包间隔进行抽样处理。
35.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类型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对该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根据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并对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根据所述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对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传输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36.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自身发送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对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或者
对自身发送及接收到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
37.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直接从D2D数据接收或发送队列中提取出来作为抽样数据;或者
将满足抽样处理的D2D数据进行拷贝处理,并将得到的拷贝数据作为抽样数据。
38.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在设定的上报周期内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或者
在每次抽样处理得到的抽样数据的数目达到设定的门限值N时,将得到的N个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其中,N为正整数。
39.如权利要求29~3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承载类型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种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服务质量QoS参数,确定出相应的QoS类型,并将所有配置为QoS类型的D2D数据承载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或者
根据所述上报抽样数据的粒度信息中包含的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或至少一条D2D通信链路对应的通信双方的UE的标识信息,将相应的D2D通信链路上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以承载类型为上报粒度,将所述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所述抽样数据对应的D2D数据承载的标识信息;
若以业务类型为上报粒度,将所述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所述抽样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若以D2D通信链路为上报粒度,将所述抽样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在封装得到的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用于标识所述抽样数据对应的D2D通信链路的标识信息。
4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停止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及上报抽样数据。
4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网络侧发送的去激活命令后,释放与抽样处理及上报处理的相关资源;以及通知所述网络侧自身已完成本次去激活过程。
43.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网络侧设备,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命令;以及接收所述UE上报的抽样数据;
UE,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指示命令;以及根据所述指示命令,对所述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将得到的抽样数据上报给所述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指示命令用于指示该UE对自身的D2D数据进行抽样处理并上报抽样数据。
CN201310036417.9A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3974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6417.9A CN103974277B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PCT/CN2014/070912 WO2014117658A1 (zh) 2013-01-30 2014-01-2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6417.9A CN103974277B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4277A true CN103974277A (zh) 2014-08-06
CN103974277B CN103974277B (zh) 2018-03-23

Family

ID=5124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6417.9A Active CN103974277B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4277B (zh)
WO (1) WO201411765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790A (zh) * 2015-06-04 2018-01-19 黑莓有限公司 在离网环境中从移动设备捕获数据
CN107615788A (zh) * 2015-06-04 2018-01-19 黑莓有限公司 通过组通信从移动设备捕获数据
CN108989383A (zh) * 2018-05-31 2018-1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客户端
CN109600431A (zh) * 2018-11-29 2019-04-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移动通信网路的内容增量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系统
WO2019191879A1 (zh) * 2018-04-02 2019-10-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14490A (zh) * 2019-01-17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788A (zh) * 2004-07-07 2006-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软交换监听的呼叫控制及业务监听方法
CN102752131A (zh) * 2012-06-04 2012-10-2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力通信网数据采集方法
CN103152748A (zh) * 2011-12-07 2013-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监听方法、基站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023A (zh) * 2005-06-08 2005-11-30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公用移动数据通信网的无线透明d2d系统传输方法
CN102883438B (zh) * 2012-09-27 2014-12-10 北京交通大学 蜂窝与端到端混合网络的干扰协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9788A (zh) * 2004-07-07 2006-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软交换监听的呼叫控制及业务监听方法
CN103152748A (zh) * 2011-12-07 2013-06-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监听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2752131A (zh) * 2012-06-04 2012-10-24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力通信网数据采集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790A (zh) * 2015-06-04 2018-01-19 黑莓有限公司 在离网环境中从移动设备捕获数据
CN107615788A (zh) * 2015-06-04 2018-01-19 黑莓有限公司 通过组通信从移动设备捕获数据
CN107615788B (zh) * 2015-06-04 2021-10-22 黑莓有限公司 通过组通信从移动设备捕获数据
CN107615790B (zh) * 2015-06-04 2021-12-28 黑莓有限公司 在离网环境中从移动设备捕获数据
WO2019191879A1 (zh) * 2018-04-02 2019-10-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767988A4 (en) * 2018-04-02 2021-03-2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REPORTING PROCEDURE,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8989383A (zh) * 2018-05-31 2018-12-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客户端
CN108989383B (zh) * 2018-05-31 2021-08-27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和客户端
CN109600431A (zh) * 2018-11-29 2019-04-0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移动通信网路的内容增量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系统
CN109600431B (zh) * 2018-11-29 2021-1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移动通信网路的内容增量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系统
CN112514490A (zh) * 2019-01-17 2021-03-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17658A1 (zh) 2014-08-07
CN103974277B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790B (zh) 对服务质量流描述的增强处理
CN110622538B (zh)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CN107113907B (zh) 用于双连接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427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9429257B (zh) 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CN102340754B (zh) 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设备
US2018033251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259362B (zh) 流控方法、装置、cu及du
CN10992389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反映型服务质量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530706B (zh) 一种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13108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related to dual connectivity
CN110213799A (zh) 一种下行小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701427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N106489280A (zh) 用户装置以及重复分组处理方法
JP2018523339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ran)コンテキスト情報を扱うための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CN109348543A (zh)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用户设备及方法
CN104219717B (zh)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切换的系统
US20110044241A1 (e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CN103974238A (zh) 一种在异构网络中实现安全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05516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10876283A (zh) 增强型5G QoS操作处理
CN107046734B (zh) Nas承载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018842A (zh) 分体式RAN架构中的QoE测量报告传送
CN110024427A (zh) 更新安全密钥
CN109314889A (zh) 一种建立用户面承载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