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71600B -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71600B
CN103971600B CN201310448452.1A CN201310448452A CN103971600B CN 103971600 B CN103971600 B CN 103971600B CN 201310448452 A CN201310448452 A CN 201310448452A CN 103971600 B CN103971600 B CN 103971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ewing area
area
display
edge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84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1600A (zh
Inventor
吴逸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71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1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1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1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拼接式显示器及背光模组。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显示元件及图像补偿元件,该显示元件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该主显示区及该边缘显示区均包括多个像素,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该背光模组用于向该显示元件提供光线,其中,入射至该主显示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该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拼接式显示器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其中,大屏幕的视觉效果为业界追求的主流,而如何使有限尺寸的显示屏幕呈现比其本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成为业界努力研究的课题之一。另,针对上述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的设计也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视觉效果较好的显示装置实为必要。
提供一种视觉效果较好的拼接式显示器亦为必要。
提供一种可提高显示装置的视觉效果的背光模组亦为必要。
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组、显示元件及图像补偿元件,该显示元件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该主显示区及该边缘显示区均包括多个像素,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该背光模组用于向该显示元件提供光线,其中,入射至该主显示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
一种拼接式显示器,其包括多个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显示元件及图像补偿元件,该显示元件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该主显示区及该边缘显示区均包括多个像素,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该背光模组用于向该显示元件提供光线,其中,入射至该主显示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
一种拼接式显示器,其包括背光模组、图像补偿元件及多个拼接在一起的显示元件,每一显示元件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该背光模组用于向该显示元件提供光线,其中,入射至该主显示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
一种背光模组,用于提供面光源给显示元件,该背光模组包括主发光区及设置于该主发光区一侧的边缘发光区,该主发光区发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该边缘发光区发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可以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从而该边缘显示区可以呈现比其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另外,该背光模组中,由于入射至主显示区的第一光线或者说主发光区发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光线或者说该边缘发光区发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可使输出至显示装置邻近该边缘显示区的光线增强,改善因显示元件的边缘显示区设置了图像补偿元件导致的辉度降低以及画面亮度不均等问题的产生,有效提高边缘显示区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图。
图3是图2沿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图5沿线VI-VI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导光纤维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另一导光纤维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图12所示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拼接式显示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6所示拼接式显示器沿线IV-IV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7所示拼接式显示器中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24是图19所示拼接式显示器中背光模组的变更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拼接式显示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拼接式显示器中背光模组的平面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七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8是图27所示的背光模组的背面示意图。
图29是图27所示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0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八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的背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 10、20、30、40、45、49、50、90、95
显示元件 11、31、51、451、491、91、91’
显示面板 610
显示单元 61、71、81
显示区 611
图像补偿元件 12、22、32、42、52、452、492
主显示区 110、210、310、510、611a、711a、811a、910、910’
边缘显示区 112、212、312、505、506、507、508、509、611b、905、906、907、908、909、912、912’
非显示区 114、214、612、712
像素 116、216、516、516a~516f、916
补偿部 120、220、520、521
透射部 122
支撑部 222
入光面 2200、5200、622a
出光面 2202、5202、622b
倾斜侧面 2204
导光通道 224、524、525
导光纤维 226、226a、226b
背光模组 33、620、720、93、98
导光板 330、622
光源 332、621、721
增光元件 334
拼接式显示器 44、48、60
方向 X、Y
第一侧 501
第二侧 502
第三侧 503
第四侧 504
透镜 613
平面透射部 613a
汇聚部 613b
第一增光元件 623、723
扩散片 722
第一棱镜微结构 A
第二棱镜微结构 B
第一V型凹槽 C
第二V型凹槽 D
第一光线 E1
第二光线 E2
直条区域 826
转角区域 825
主发光区 301、901
边缘发光区 302、902
第一区域 934、984
第二区域 936、986
网点 938、98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发明显示装置10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2沿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元件11及图像补偿元件12。该显示元件11包括主显示区110、位于主显示区110外侧的边缘显示区112及位于该边缘显示区外侧的非显示区114。其中,该非显示区114可以为该显示装置10的不显示图像的边框区域。可以理解,该显示元件11可以为显示面板或者是显示面板与框架等(如前框)组装在一起的显示面板模块。
该图像补偿元件12设置于该显示元件11的上方,如该显示元件11的显示表面的一侧,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112的补偿部120及与该补偿部连接的透射部122。该补偿部120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具体地,该补偿部120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112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非显示区114,该补偿部120的外表面可以为弧形,形成凸透镜。本实施方式中,从平面上看,该补偿部120覆盖该边缘显示区112且突出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如该补偿部120完全覆盖该边缘显示区112及该非显示区114。该透射部122设置于该主显示区110上方,其入光面与出光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
请一并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显示装置10的显示元件1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主显示区110及该边缘显示区112均包括多个像素116。该主显示区110的多个像素116的大小及之间的间距基本一致,且该主显示区110(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116的密度小于该边缘显示区112(在单位面积内)的像素116的密度。具体地,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可以基本等于或者大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而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面积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面积,如: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或者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的宽。本实施方式中,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长和宽分别小于该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的长和宽。其中,该像素116的长定义为该像素116沿垂直于方向X的Y方向的长度,该像素116的宽定义为该像素116沿该方向X的宽度。具体地,该显示元件11可以是显示面板,如液晶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等。
进一步地,任意一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密度可以沿远离主显示区110的方向增大,如,图4中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密度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X增大,图4中上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密度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Y增大,而图4中左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分布与图4中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分布呈轴对称;图4中下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分布与图4中上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分布呈轴对称。具体地,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可以基本一致或者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具体地,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之间的间距可以基本一致或者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逐渐减小,但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多个像素116的长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减小,或者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多个像素116的宽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减小。本实施方式中,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多个像素116的长和宽均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如图4中右侧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长和宽均沿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方向X逐渐减小。
具体地,该显示装置10工作时,从该主显示区110射出的光线经由该透射部122后光线基本不变,而从自该边缘显示区112射出的光线经由该补偿部120后改变路径并汇聚,使得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被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即该非显示区114)。同时,该补偿部120还将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放大,进而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经该补偿部120放大后可以呈现与主显示区110的像素116基本相同的大小。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密度较大从而占据的尺寸较小,但经由该图像补偿元件12的补偿部120补偿后,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显示的图像可以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110的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外侧,从而该边缘显示区112可以呈现比其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显示装置10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
另外,该补偿部120可以将该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所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非显示区114,进而在该显示装置10前方观测时可以基本看不到该非显示区114,从而在视觉上可以达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5及图6,图5是本发明显示装置20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图,图6是图5沿VI-VI线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主要在于:图像补偿元件22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图像补偿元件12的结构不同。该图像补偿元件22包括补偿部220及连接该补偿部220的支撑部222。该补偿部220对应边缘显示区212,且在平面上看,该补偿部220突出于该边缘显示区212且投影至非显示区214。该支撑部222则设置于该非显示区214上方并连接该补偿部220。
该补偿部220包括多个导光通道224,该导光通道224用于对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多个像素216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并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212外侧,该多个导光通道224对图像的放大程度沿远离该主显示区210的方向X增大。
具体地,该补偿部220包括入光面2200与出光面2202。该入光面2200对应该边缘显示区212,该出光面2202在该入光面2200所在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2200的面积,该导光通道224从该入光面2200朝该出光面2202延伸,且截面面积逐渐变大。从平面上看,该导光通道224自该边缘显示区212向远离该主显示区210的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外侧延伸。具体地,该补偿部220的截面可以为钝角三角形,其还包括与该支撑部222连接的倾斜侧面2204,该出光面2202的一端连接该入光面2200,另一端连接该倾斜侧面2204,该倾斜侧面2204与该入光面2200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施方式中,该导光通道224包括多个导光纤维226,请参阅图7,图7是一种实施例的导光纤维226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每一导光纤维226在该出光面2202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导光纤维226在该入光面2200的投影面积,且该多个导光通道224的导光纤维226在该出光面2202的投影面积与在该入光面2200的投影面积之间的比例沿远离该主显示区210的方向逐渐增大,每一导光纤维226a的截面面积沿从入光面2200到该出光面2202的方向逐渐增大(即每个导光纤维226a的直径沿从入光面2200到该出光面2202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多个像素216经对应的导光通道224放大后可以呈现基本相同大小的像素,并且,优选地,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多个像素216经对应的导光通道224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210的像素216的大小相同。可以理解,该导光纤维226a主要通过该出光面2202的倾斜程度以及导光纤维226a的直径放大共同来达到所需要的放大程度。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图8是另一种实施例的导光纤维226b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每个导光纤维226b从该入光面2200朝该出光面2202延伸,但每一导光纤维226b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即每个导光纤维226b的直径保持不变,上下一致),该导光纤维226b主要通过该出光面2202的倾斜程度来达到所需要的放大程度。可以理解,该导光通道224也可以由若干个光纤、导光薄板、石英光纤、玻璃光纤等其它导光材料阵列排布而成。
该第二实施方式中,该具有导光通道224的补偿部220同样可以将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像素216所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212的外侧(如非显示区214),从而该边缘显示区212可以呈现比其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显示装置20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而且,在该显示装置20前方观测时可以基本看不到该非显示区214,进而该显示装置20在视觉上可以达到无边框的显示效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式的图像补偿元件12由于出光较为杂乱与发散,导致显示装置10对应该图像补偿元件12的区域的图像的清晰度较差,而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具有导光通道224的图像补偿元件22中,由于每个导光通道224的导光路径相互独立,因此自该图像补偿元件22射出的光线不会特别杂乱与发散,进而,该显示装置20对应图像补偿元件22的图像的清晰度较好,可以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5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元件51与图4所示的显示元件11的主要区别在于:该显示元件51的边缘显示区505至508的像素516的长和宽的变化与图4所示的显示元件11的边缘显示区112的像素116的长和宽的变化有所不同。具体地,主显示区510定义有第一侧501、与该第一侧501相邻的第二侧502、与该第一侧501相对的第三侧503、及与该第二侧502相对的第四侧504。可以理解,其中,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类似,该像素516的长定义为该像素516沿垂直于方向X的Y方向的长度,该像素516的宽定义为该像素516沿该方向X的宽度。
定义位于该主显示区510第一侧501的边缘显示区为第一边缘显示区505,该第一边缘显示区505的像素516的长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相等,该第一边缘显示区505的像素5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且该第一边缘显示区505的像素516的宽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减小。进一步地,该第一边缘显示区505包括与该主显示区510相邻的一个像素516a(即最邻近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优选地,该像素516a的宽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a的宽为W1,定义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为W2,W1=W2-1/3W2=2/3W2。另外,该第一边缘显示区505还包括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像素516b与516c(或者说位于同一行且相邻的两个像素516b与516c),其中,该像素516b相较于像素516c离该主显示区510更近,优选地,该像素516c的宽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b的宽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c的宽为W3,定义像素516b的宽为W4,W3=W4-1/3W4=2/3W4。
定义位于该主显示区510第二侧502的边缘显示区为第二边缘显示区506,该第二边缘显示区506的像素516的宽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相等,该第二边缘显示区506的像素5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且该第二边缘显示区506的像素516的长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减小。进一步地,该第二边缘显示区506也包括与该主显示区510相邻的一个像素516a(即最邻近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优选地,该像素516a的长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a的长为L1,定义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为L2,L1=L2-1/3L2=2/3L2。另外,该第二边缘显示区506也包括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像素516b与516c(或者说位于同一列且相邻的两个像素516b与516c),其中,该像素516b相较于像素516c离该主显示区510更近,优选地,该像素516c的长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b的长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c的长为L3,定义像素516b的长为L4,L3=L4-1/3L4=2/3L4。
定义位于该主显示区510第三侧503的边缘显示区为第三边缘显示区507,该第三边缘显示区507的像素516的长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相等,该第三边缘显示区507的像素5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该第三边缘显示区507的像素516的宽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减小。进一步地,该第三边缘显示区507也包括与该主显示区510相邻的一个像素516a(即最邻近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优选地,该像素516a的宽度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a的宽为W1,定义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为W2,W1=W2-1/3W2=2/3W2。另外,该第三边缘显示区507也包括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像素516b与516c(或者说位于同一行且相邻的两个像素516b与516c),其中,该像素516b相较于像素516c离该主显示区510更近,优选地,该像素516c的宽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b的宽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c的宽为W3,定义像素516b的宽为W4,W3=W4-1/3W4=2/3W4。
定义位于该主显示区510第四侧504的边缘显示区为第四边缘显示区508,该第四边缘显示区508的像素516的宽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相等,该第四边缘显示区508的像素5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且该第四边缘显示区508的像素516的长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减小。进一步地,该第四边缘显示区508也包括与该主显示区510相邻的一个像素516a(即最邻近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优选地,该像素516a的长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a的长为L1,定义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为L2,L1=L2-1/3L2=2/3L2。另外,该第四边缘显示区508也包括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排列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像素516b与516c(或者说位于同一列且相邻的两个像素516b与516c),其中,该像素516b相较于像素516c离该主显示区510更近,优选地,该像素516c的长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b的长小三分之一,如定义该像素516c的长为L3,定义像素516b的长为L4,L3=L4-1/3L4=2/3L4。
定义位于该主显示区510任意相邻两侧的角落处的显示区为第五边缘显示区509,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的像素5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的像素5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且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的像素516的长和宽均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减小。进一步地,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5也包括与该主显示区510相邻的一个像素516d(即最邻近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该像素516d的宽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小三分之一,且该像素516d的长也比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长小三分之一。举例来说,定义该像素516a的宽为W1,长为L1,定义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的宽为W2,长为L2,其中,W1=W2-1/3W2=2/3W2,且L1=L2-1/3L2=2/3L2。另外,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包括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同行且相邻(或者同列且相邻)的任意两个像素516e与516f,其中,该像素516e相较于像素516f离该主显示区510更近,该像素516f的宽比该像素516e的宽小三分之一,且该像素516f的长也比该像素516f的长小三分之一。举例来说,定义该像素516f的宽为W3,长为L3,定义该像素516e的宽为W4,长为L4,其中,W3=W4-1/3W4=2/3W4,且L3=L4-1/3L4=2/3L4。
另外,上述任意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像素516之间的间距小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之间的间距。并且,优选地,该任意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像素516之间的间距沿远离该主显示区510的方向减小。其中,任意边缘显示区505至509中,任意一像素间距可以相较于相邻的前一个离该主显示区510较近的像素间距小三分之一。举例来说,定义两个相邻的像素间距D1及D2,其中D2较D1更邻近该主显示区510,D1=D2-1/3D2=2/3D2。
具体地,为使该五个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像素5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如12或22)放大后的显示面积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显示的图像的显示面积基本相同,针对该第一及第三边缘显示区505及507来说,对应该第一及第三边缘显示区505及507的补偿部(如120或220)基本上只需要对该第一及第三边缘显示区505及507显示的图像在其像素516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放大,而在该第一及第三边缘显示区505及507的像素516的长度方向上无需放大;针对该第二及第四边缘显示区506及508来说,对应该第二及第四边缘显示区506及508的补偿部(如120或220)基本上只需要对该第二及第四边缘显示区506及508显示的图像在其像素516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放大,而在该第二及第四边缘显示区506及508的像素516的宽度方向上无需放大。针对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来说,对应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的补偿部(如120或220)需要既需要对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显示的图像在其像素516的长度方向上进行放大,又需要对该第五边缘显示区509的显示图像其像素516的宽度方向上进行放大。
由此,当放置于该显示元件51上方的图像补偿元件为图1-3所示的透镜式图像补偿元件12时,需要调整该透镜式图像补偿元件12的透镜对应不同边缘显示区505至509具有不同弧度的出光面,以达到最终所有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像素5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12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显示的图像效果基本相同的目的。
当放置于该显示元件51上方的图像补偿元件为与图5-6所示的光通道式图像补偿元件22类似的图像补偿元件时,为使该五个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像素5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22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510的像素516显示的图像效果基本相同,该图像补偿元件22在对应不同显示区的不同位置上的光通道的结构会最好有所不同,从而为该显示元件51的五个边缘显示区505至509提供各自需要的放大程度。
请参阅图10,图10是该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的部份分解示意图,其中放置于该显示元件51上方的图像补偿元件为光通道式图像补偿元件52。具体地,对于第一至第四边缘显示区505至508的补偿部521,其导光通道525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的导光纤维226b,即该导光通道525从该入光面5200朝该出光面5202延伸,且但截面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该导光纤维527主要通过该出光面5202的倾斜程度来达到所需要的放大程度;而对于第五边缘显示区509的补偿部520,其导光通道524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导光纤维226a,即该导光通道524从该入光面2200朝该出光面2202延伸,且截面面积逐渐变大,该导光纤维226a主要通过该出光面2202的倾斜程度以及导光纤维226a的直径放大共同来达到所需要的放大程度。
另,如图10所示,对应该第一至第五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多个补偿部520或521可以通过胶体或其它固定装置拼接固定在一起,也可以各自通过胶体或其它固定装置固定在对应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上方。
该第三实施方式中,该显示元件51的像素516在该第一及第三边缘显示区505及507上仅宽度相对主显示区变小,而在该第二及第四边缘显示区506及508上仅长度相对主显示区变小,且在第五边缘显示区509上长度和宽度均相对主显示区变小,使得在该显示元件51的制造工程中,只需要界定像素516的横向及纵向驱动线(如液晶显示面板的扫描线及数据线)之间的间距在该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相对该主显示区510变小,从而可使该显示元件51的制程较为简单。
当然,在显示装置50的一种变更实施例中,对于图9所示的显示元件51,其上同样可以放置图5及图8所示的图像补偿元件,即第五边缘显示区509无需设置放大程度不同于第一至第四边缘显示区505至508的导光通道与导光纤维,其可以采用与第一至第四边缘显示区505至508的导光通道与导光纤维。由于显示元件51的(放大前及放大后)像素516的尺寸都很小,即便五个边缘显示区505至509采用相同放大程度的导光通道与导光纤维,人眼实际上也难于分辨出差别,该变更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依然较好。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9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显示元件91与图9所示的显示元件51的主要区别在于:显示元件91的边缘显示区905至909的像素916的长和宽的变化与图9所示的显示元件51的边缘显示区505至509的像素516的长和宽的变化有所不同。具体地,该显示元件91的左右侧的边缘显示区905及907像素的长均与该主显示区的像素916的长相同,该边缘显示区905及907的所有像素916的宽相等,并且该边缘显示区905及907的像素916的宽小于该主显示区910的像素916的宽。该显示元件91的上下侧的边缘显示区906及908像素的宽均与该主显示区的像素916的宽相同,该边缘显示区906及908的所有像素916的长相等,并且该边缘显示区906及908的像素916的长小于该主显示区910的像素916的长。该显示元件91的四个角落的边缘显示区909的所有像素916的长与该边缘显示区906及908的像素916的长相等,且该边缘显示区909的所有像素916的宽与该边缘显示区905及907的像素916的宽相等。可以理解,该显示元件91的边缘显示区906及908可以设置上述各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并且优选地,其可以设置图10所示的图像补偿元件52,使得该显示元件91的边缘显示区905至909的像素9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52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910的像素916显示的图像大小一致。具体地,由于该补偿部521的多个导光通道525的横截面面积保持不变,且多个导光通道525在出光面5202上的投影面积也是一致的,因此该补偿部521对每个边缘显示区905至908的所有像素916的放大扩展程度相同,刚好配合每个边缘显示区905至908的大小均相等的像素916,可以使得每个边缘显示区905至908的像素916显示的图像经由图像补偿元件52放大后与该主显示区910的像素916显示的图像大小一致。另外,对于边缘显示区909的像素916显示的图像,该补偿部520在其像素916长和宽均进行扩展放大,也使得边缘显示区909的像素916显示的图像与该主显示区910的像素916显示的图像大小一致。
请参阅图12及图13,图1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30第五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图12所示显示装置30的剖面示意图。该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相较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区别主要在于:该显示装置30进一步包括背光模组33,该背光模组33设置于该显示元件31的远离该图像补偿元件32的一侧。
该背光模组33用于向该显示元件31提供光线,其中,入射至主显示区310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3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具体地,该背光模组33提供面光源给显示元件31,其可以定义主发光区301及设置于该主发光区301一侧的边缘发光区302,该主发光区301发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该边缘发光区302发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背光模组33包括光源332与导光板330,并且在对应该显示元件31的边缘显示区312的位置设置增光元件334。其中,该增光元件334为设置于该导光板330对应边缘显示区312的多个微结构。优选地,该增光元件334为多个V型凹槽或者棱镜微结构或者柱状微结构。
该显示装置30中,由于入射至主显示区310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3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从而使得输出至显示装置30邻近该边缘显示区312的光线增强,达到在视觉上有效减小非显示区宽度,提高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40第六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40相较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的区别主要在于:图像补偿元件42采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补偿元件22。
图15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44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44包括多个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45,其中,该显示装置45可以采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元件451及图像补偿元件452。
图16是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48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拼接式显示器48包括多个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49,其中,该显示装置49可以采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20,包括显示元件491及图像补偿元件492。
当然,可以理解,在图15及图16所示拼接式显示器的一种变更实施方式中,多个显示装置45或49的显示元件451或491可以拼接在一起,该多个显示装置45或49对应的多个图像补偿元件452或492可以连接于一体形成一整个图像补偿元件。
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44及48中,由于具有该显示装置45及49具有图像补偿元件452及492,不仅使得整个显示装置45及49可以呈现比自身尺寸大的视觉效果,而且由于每个显示装置45及49可以达到无边框的视觉效果,相邻显示装置45及49之间的拼接缝隙几乎不可见,有效的提高了拼接式显示器44及48的显示质量。
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其为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60第三实施方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与沿着线IV-IV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拼接式显示器60包括多个设置于同一平面上的显示单元61,其中图17中仅以其中一个显示单元61沿线IV-IV的剖面图为例进行说明。每个显示单元61均包括显示面板610、背光模组620以及透镜613,该背光模组620位于显示面板610的入光侧,该透镜613位于该显示面板610的出光侧。显示面板610用于显示图像,背光模组620用于为显示面板610提供显示图像所需的光线。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显示单元61均是一个可以独立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或显示面板。
该显示单元61在显示面上定义显示区611及非显示区612,其中,该显示区611由该显示面板610的像素单元形成,该非显示区612位于该显示区611的周围。该显示区611包括主显示区611a与边缘显示区611b,该边缘显示区611b邻近非显示区612设置。
该透镜613至少覆盖该边缘显示区611b及部分非显示区612,用于扩大边缘显示区611b显示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透镜613覆盖该显示单元61的整个显示面及非显示区612,包括平面透射部613a与汇聚部613b。平面透射部613a对应于主显示区611a设置,汇聚部613b对应于边缘显示区611b及非显示区612设置。从主显示区611a射出的光线进入平面透射部613a后传输方向基本不变。从边缘显示区611b射出的光线进入汇聚部613b后改变路径并汇聚,使得自透镜613的平面透射部613a与汇聚部613b出射的光线基本相互平行。本实施方式中,汇聚部613b的表面为弧形,呈一凸透镜。
背光模组620包括光源621与导光板622。导光板622包括入光面622a和与该出光面622b相邻设置的出光面622b。出光面622b与显示面板610的显示面积匹配且正对设置。光源621邻近入光面622a设置。自光源621射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622,经导光板导光后射向该显示面板610,以使该显示面板610能够正常显示图像。可以理解,该背光模组620可以为侧光式背光源也可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本实施例以侧入式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
该背光模组620的出射光线包括入射至该主显示区611a的第一光线E1及入射至边缘显示区611b的第二光线E2,其中该第二光线E2的光线强度高于第一光线E1的光线强度。
请一并参阅图19,其展示了上述背光模组620实现第二光线强度高于第一光线强度的具体方案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在此实施方式中,在导光板622的出光面622b对应边缘显示区611b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增光元件623。该第一增光元件623用于提高输出至边缘显示区611b的光线强度,且使得输入至边缘显示区611b的光线强度大于输出至主显示区611a的光线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增光元件623为一额外的增光膜。该增光膜可由透明性较佳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且表明具有由丙烯酸树脂经精密成型图面的光学薄膜。
可变更地,如图20所示,第一增光元件623还可以为多个棱镜微结构,该棱镜微结构可以为自边缘显示区611b对应的出光面622b朝显示面板610的方向延伸而成。
可变更地,如图21所示,作为第一增光元件623的棱镜微结构还可以是柱形微结构,如圆柱、三棱柱、四棱柱结构等,并不以此为限。
优选地,如图22所示,当导光板622在出光面622b对应主显示区611a设置有多个第一棱镜微结构A,出光面622b对应边缘显示区611b设置有多个第二棱镜微结构B,则该多个第二棱镜微结构B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该多个第一棱镜微结构A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即是该多个第二棱镜微结构B的平均密度大于该多个第一棱镜微结构A的平均密度。
可变更地,如图23所示,第一增光元件623可以为在导光板622出光面622b对应的边缘显示区611b的V形凹槽。
优选地,请参阅图24,当导光板622在出光面622b对应主显示区611a设置有多个第一V型凹槽C,出光面622b对应边缘显示区611b设置有多个第二V型凹槽D,且该多个第二V型凹槽D之间的平均距离小于该多个第一V型凹槽C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即是该多个第二V型凹槽D的平均密度大于该多个第一V型凹槽C的平均密度。
可变更地,作为第一增光元件623的V型凹槽还可以是梯形凹槽结构。
可以理解,背光模组620还可以包括扩散片、反射片等其它光学膜片,该第一增光元件623也可以设置于对应边缘显示区611b处位于该背光模组620最邻近该显示面板610的光学膜片上,如上扩散片上。
请参阅图25,其为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四实施方式一显示单元71的剖面图,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8示所示的拼接式显示器60的显示单元61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背光模组720为直下式背光源,其省略了导光板结构,而是将对应的第一增光元件723设置于扩散片722上,或者直接在扩散片322的出光面上形成。
当然,为提高背光模组720对应边缘显示区711b出射光线的强度,可对应边缘显示区711b增加光源721的数量或者光源出射光线的强度,使得进入边缘显示区711b的光线强度大于进入主显示区711a的光线强度。替代实施方式中,该光源出射光线的强度足够时,第一增光元件723可以省略。
请参阅图26,其为本发明拼接式显示器第五实施方式一显示单元81显示装置2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方式中图19所示的拼接式显示器60的显示单元61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应边缘显示区域811b包括四直条区域826与连接相邻直条区域826的转角区域825,定义背光模组入射至该边缘显示区域的光线为第二光线,该第二光线包括入射至直条区域的第一部分及入射至转角区域825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强度高于第一部分的光线强度,第一部分的强度高于第一光线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在该背光模组820的导光板822在对应转角区域825的位置还进一步设置有第二增光元件,从而增强入射至转角区域825的光线强度。
可变更地,边缘显示区811b也可以仅设置于主显示区811a的相对两侧。
请参阅图27,图2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90第七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该显示装置90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30类似,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背光模组的结构有所不同。具体地,请参阅图28-29,图28是图27所示的背光模组93的背面示意图,图29是图27所示显示装置90的剖面示意图。该背光模组93也包括导光板930及位于该导光板930的入光面933一侧的光源931,该导光板930还包括底面932,该底面932包括对应显示元件91’的主显示区910’(也就是对应背光模组93的主发光区901)的第一区域934及对应该边缘显示区912’(也就是对应背光模组93的边缘发光区902)的第二区域936,该底面932还设置有多个网点938。优选地,多个网点938通过印刷的方式形成于该底面932上。
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区域934的网点938的密度基本等于该第二区域936的网点938的密度,但该第一区域934的网点938的大小小于该第二区域936的网点938的大小。具体地,该第二区域936的网点938的大小(即平面面积)与该第一区域934的网点938的大小(即平面面积)的比例范围可以为1.5至4。
由于第二区域936的网点938较大,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背光模组93对应该边缘显示区912’的亮度,使得入射至该主显示区910’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912’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
请参阅图30,图30是本发明显示装置第八实施方式的背光模组98的背面示意图,该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与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90基本相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区域984的网点988与该第二区域986的网点988的大小基本相等,但该第一区域984的网点988的密度小于该第二区域986的网点988的密度。具体地,该第二区域936的网点938的密度与该第一区域934的网点938的密度(即平面面积)的比例范围可以为1.5至4。由于第二区域986的网点988密度较大,也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背光模组98的边缘发光区的亮度。
可以理解,变更实施方式中,拼接式显示器44及48同样可以采用上述图27-30所示第七及第八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Claims (15)

1.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背光模组、显示元件及图像补偿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元件包括主显示区及位于主显示区外侧的边缘显示区,该主显示区及该边缘显示区均包括多个像素,该图像补偿元件包括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补偿部,该补偿部用于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该背光模组用于向该显示元件提供光线,入射至该主显示区的第一光线的光线强度小于入射至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光线的光线强度,该补偿部包括多个导光通道,该导光通道用于对该边缘显示区的多个像素显示的图像进行放大并扩展至该边缘显示区外侧,该补偿部包括入光面、出光面,该入光面对应该边缘显示区,该出光面在该入光面所在平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入光面的面积,该导光通道从该入光面朝该出光面延伸,且从平面上看,该导光通道自该边缘显示区向远离该主显示区的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延伸,该导光通道为多个导光纤维,每一导光纤维在该出光面的投影面积大于该导光纤维在该入光面的投影面积,且该多个导光纤维在该出光面的投影面积与在该入光面的投影面积之间的比例沿远离该主显示区的方向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在对应该显示元件的边缘显示区的位置设置增光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与导光板,该增光元件为设置于该导光板对应边缘显示区的多个微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增光元件为多个V型凹槽或者棱镜微结构或者柱状微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与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底面,该底面包括对应该主显示区的第一区域及对应该边缘显示区的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设置有多个网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域也设置有多个网点,该第一区域的网点与该第二区域的网点的大小相等,该第一区域的网点的密度小于该第二区域的网点的密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域也设置有多个网点,该第一区域的网点的大小小于该第二区域的网点的大小,该第一区域的网点的密度等于该第二区域的网点的密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显示区的像素的密度小于该边缘显示区的像素的密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边缘显示区的像素的密度沿离主显示区的方向增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元件还包括位于该边缘显示区外侧的非显示区,该补偿部将该边缘显示区显示的图像扩展至该非显示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偿部的外表面为弧形而形成凸透镜,从平面上看,该补偿部覆盖该边缘显示区且突出于该边缘显示区的外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平面上看,该补偿部覆盖该边缘显示区及该非显示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导光纤维的截面面积沿从入光面到该出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导光纤维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
15.一种拼接式显示器,其包括多个拼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310448452.1A 2013-02-05 2013-09-27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Active CN103971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4488 2013-02-05
TW102104492 2013-02-05
TW102104492 2013-02-05
TW102104488 2013-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1600A CN103971600A (zh) 2014-08-06
CN103971600B true CN103971600B (zh) 2017-02-15

Family

ID=5124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8452.1A Active CN103971600B (zh) 2013-02-05 2013-09-27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1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212A (zh) * 2014-08-11 2014-12-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4503115B (zh) 2015-01-14 2017-12-0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324866B1 (ko) * 2015-05-26 2021-11-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과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05403950B (zh) 2016-01-05 2019-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864723A (zh) * 2016-03-31 2016-08-17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膜、包含其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设备
CN105785648B (zh) * 2016-05-09 2019-0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405723B (zh) * 2016-09-12 2020-07-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窄边框显示装置
KR20180051976A (ko) * 2016-11-09 2018-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269840B (zh) * 2017-09-30 2021-08-1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WO2019062221A1 (zh) 2017-09-30 2019-04-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10725238B2 (en) * 2018-04-11 2020-07-28 Seamless Technology Inc.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at least two display devices
CN108550325B (zh) * 2018-04-19 2020-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局部透明显示屏和智能设备
CN108766977B (zh) * 2018-05-24 2021-04-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57818A (zh) * 2018-06-29 2018-12-07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器
CN113219659B (zh) * 2018-08-15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725701B (zh) * 2019-01-02 2022-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虚拟现实系统
CN110190097A (zh) * 2019-05-27 2019-08-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445789A (zh) * 2020-04-27 2020-07-2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拼接装置
US20230266617A1 (en) * 2021-06-29 2023-08-24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267251A (zh) * 2021-12-16 2022-04-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8484A (en) * 1991-12-06 1995-08-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urface lighting device and a display having such a lighting device
GB0028890D0 (en) * 2000-11-27 2001-01-10 Isis Innovation Visual display screen arrangement
KR101094772B1 (ko) * 2004-06-30 2011-12-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타일형 표시장치
DK2023187T3 (da) * 2007-08-06 2013-01-28 Barco Nv Sømskjuler til panelopdelte skærme
EP2264687A4 (en) * 2008-03-31 2011-10-19 Sharp Kk DISPLAY DEVICE
TWI413954B (zh) * 2011-01-10 2013-11-01 Hannstar Display Corp 平面顯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1600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1600B (zh)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CN103969864B (zh) 显示元件、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TWI599817B (zh) 顯示裝置、拼接式顯示器及背光模組
US9772437B2 (en) Display, display assembly, and backlight module
TWI537899B (zh) 顯示元件、顯示裝置及拼接式顯示器
US926814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CN10132645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663715B2 (en) Back light assembly and til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671554B2 (en)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image of display and display assembly
TWI603305B (zh) 顯示裝置、拼接式顯示器及顯示面板
JP4861180B2 (ja) 3d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
KR20200141459A (ko) 지향성 백라이트용 광학 도파관
CN108431670A (zh) 用于成像定向背光源的表面特征结构
CN104517535B (zh) 显示装置、拼接式显示器及显示面板
CN104516136B (zh) 显示装置、拼接式显示器及背光模组
KR20100097515A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4516137B (zh) 显示装置及拼接式显示器
CN106062620A (zh) 用于定向背光源的光输入
US20070133225A1 (en) Lighting unit,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EP1876480B1 (en) Backlight unit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483233B2 (ja) 面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93864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9870849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7007812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무안경 3d 표시장치
KR10205043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10

Address after: 51810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Longhua Town Industrial Zone tabulaeformis tenth East Ring Road No. 2 two

Applicant after: Hongfujin Precise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wan Hsinchu County Chinese jhubei City, Taiwan 1 yuan a Street No. 7 Building 1

Applicant before: YEXIN TECHNOLOGY CONSULATIO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AU OPTRONICS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