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7890A - 一种三通管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通管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7890A
CN103967890A CN201410143149.5A CN201410143149A CN103967890A CN 103967890 A CN103967890 A CN 103967890A CN 201410143149 A CN201410143149 A CN 201410143149A CN 103967890 A CN103967890 A CN 103967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tube
jut
way pipe
arm
pip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31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7890B (zh
Inventor
敖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Nanyan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431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78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7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7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7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78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本体:由主管(1)和连接在主管(1)侧面的两个支管(2)构成,连接杆组件:由分别连接主管(1)和两个支管(2)的连接管(5、3)构成,所述两个支管(2)的侧壁上设有沿支管(2)出口方向延伸的开口直槽(22),设有开口直槽(22)的支管(2)部分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突起部(21);连接所述两个支管(2)的连接管(3)的靠出口端外侧壁上设有与突起部(21)匹配的至少一圈环槽(31),且环槽(31)的圈数不少于突起部(21)的组数;位于所述开口直槽(22)的两侧分别设置横向延伸的凸台(23、24),所述凸台(23、24)之间通过锁紧装置(4)锁紧所述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三通管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接头元件,具体来说,是一种应用于蚊帐支架上的三通管组件。
背景技术
三通本体是一种用于三条相同或不同的管路汇集处的连接部件,不但可以改变流体方向,也可以用于连接不同方向的连接管。
现有的蚊帐支架主要通过若干个三通本体连接竖直连接管和水平连接管构成,连接方式常采用套接或直接螺纹连接的结构。采用套接会出现安装太紧或太松的情况,安装太紧容易损坏连接管,太松连接管又容易脱落;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需要考虑到水平连接管两端正反丝的情况,因此在旋转连接管时,两边最好能够同时拧紧,但是由于水平连接管较长,通过旋转来安装或拆卸都不是很方便。
申请日为2012年9月11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 202867449(公开日为2013年4月10日)提供了“一种新型三通”,该三通在三个内筒的侧壁上开槽,槽上设置螺丝孔,通过螺丝配合螺丝孔来固定连接管与内筒的连接。这种三通的固定仅仅是紧压连接管和内筒,当螺丝出现一点松动紧压效果就会减小,降低了连接管和内筒的固定效果。
可见仅仅通过紧压来固定两端其连接效果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可以考虑把多种固定方式配合起来以提高三通的稳固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卸麻烦、连接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拆卸方便、牢固耐用且锁紧程度可控制的三通管组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所述三通本体包括主管和连接在主管侧面的两个支管,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主管和两个支管的连接管,所述两个支管的侧壁上设有沿支管出口方向延伸的开口直槽,设有开口直槽的支管部分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突起部;连接所述两个支管的连接管的靠出口端外侧壁上设有与突起部匹配的至少一圈环槽,且环槽的圈数不少于突起部的组数;位于所述开口直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横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之间通过锁紧装置锁紧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配合使用的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由于在支管侧壁上设置开口直槽,当连接管插入支管时,支管出口前端能够向外撑开使得连接管进入支管内,直至支管内侧壁上的突起部卡入连接管上的环槽,然后支管出口端再向内收紧,并通过锁紧装置卡紧位于开口直槽两侧的凸台,从而固定住支管和连接管;拆卸时,需要取下锁紧装置,然后直接向外拉动连接管,拉连接管的时候,支管出口前端向外撑开使得卡接在环槽里的突起部脱离环槽,从而直接取出连接管。
考虑上述支管与连接管的连接方式并不稳固,因此通过设置锁紧装置来锁紧支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其具体结构包括弹性卡扣和锁紧手柄,所述弹性卡扣由两平行的C型搭扣以及连接两C型搭扣首尾的卡合部和卡合转轴构成,所述锁紧手柄底部通过横向的固定转轴铰接在其中一个凸台上,所述卡合转轴铰接在锁紧手柄上,且该卡合转轴平行于固定转轴,卡合部为活动状态,所述弹性卡扣在自然状态下时,卡合部能够将另一凸台扣住。使用时,旋转弹性卡扣将卡合部箍在另一凸台上,然后反向转动锁紧手柄,这时候卡合转轴与卡合部的距离要大于自然状态下(即未转动锁紧手柄之前)卡合转轴与卡合部的距离,这样C型搭扣产生形变扣紧开口直槽两侧的凸台。
进一步限定三通本体,任意一组突起部可以是若干个径向突起的凸点,并且存在垂直于支管轴向的平面经过这若干个凸点,同时至少有两个凸点才能保证支管与连接管之间的牢固性;或者任意一组突起部为若干段突起的肋条,通过该肋条卡入环槽也能够使支管与连接管卡接。
进一步限定三通本体和与其配合卡合的连接杆组件,所述支管上突起部的组数与连接管环槽的圈数最好相同。当突起部的组数和环槽的圈数不同时(不同时,突起部的组数只能小于环槽圈数,不然会出现支管和连接管不能卡接的情况),支管与连接管之间会有多个卡接位置,因此限定突起部的组数与环槽的圈数相同可以保证卡接时不存在多余的未卡接环槽,从而减少组件制造成本。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管外侧壁上设有对应的两个固定外孔,该两个固定孔位于任意一个支管的轴线方向上;与主管配合连接的连接管侧壁上同时也设有径向贯穿的两个固定内孔,两个固定内孔可以有多组,方便调节主管在连接杆上的位置。当连接主管的连接管贯穿主管时,为了固定主管和连接管的位置,可以先调整对准固定外孔和固定内孔,然后通过插销穿过主管上的固定外孔和连接管上的固定内孔进行固定。
进一步限定,所述两个支管均垂直于主管,最好是两个支管轴线还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对于蚊帐支架来说,通过三通管组件安装的若干个水平杆能够处于水平面,保证整个蚊帐支架的稳定性。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安装拆卸方便。安装时,先将连接管插入支管至卡合位置,再旋转弹性卡扣将卡合部箍在另一凸台上,然后反向转动锁紧手柄锁紧支管与连接管连接处,防止连接管脱离;拆卸时,沿卡合部方向旋转并拨开锁紧手柄,取下固定在另一凸台上的卡合部,然后向外拉动连接管,直至其脱离卡合位置。
2、蚊帐支架稳固。由于支管和连接管的连接处外设了锁紧装置,降低了连接处断裂的可能性,同时支管均垂直于主管且轴线处于同一平面,这使得安装的蚊帐支架结构对称牢固,各个安装点受力均匀,确保支架上安装的蚊帐结构更为协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通管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主管下端导通;
图2为其中一支管与连接管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锁紧装置),其中支管具有一个开口直槽,连接管具有两圈环槽,突起部为凸点;
图3-a、3-b为支管与连接管卡合过程示意图(未安装锁紧装置),其中图3-a为卡合前的剖面图,图3-b为卡合后的剖面图;
图4为图2的A-A向剖面图,其中剖面线沿支管内侧壁的凸点方向;
图5为其中一支管与连接管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锁紧装置),其中支管具有一个开口直槽,连接管具有三圈环槽,突起部为肋条;
图6-a、6-b为图5中B-B向剖面图,包括两种肋条的不同实施例,其中剖面线沿支管内侧壁的肋条方向;
图7-a、7-b为突起部组数小于环槽个数时支管与连接管之间的两种不同卡合结构图;
图8为三通管组件的俯视图(未包含连接杆组件);
图9为三通管组件的正视图(未包括连接杆组件);
图10为三通管组件的左视图(未包含连接杆组件);
图11为图8的C-C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三通管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主管上下导通;
图13为图12所示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其中剖视面穿过固定外孔和固定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本体、与三通本体配合连接的连接杆组件以及用于锁紧锁紧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的锁紧装置4。
所述三通本体包括主管1和垂直连接在主管1侧面的两个支管2,其中主管1连接竖直方向的连接管5,两个支管2处于同一水平面,分别连接水平方向的连接管3,所述两个支管2与连接管3的连接处设置锁紧装置4,由于该三通管组件仅起连接作用,并不分流,因此两个支管2可以不连通主管1内部。
图2示出了未安装锁紧护套时其中一支管2与连接管3卡合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管2的侧壁上设有沿支管2出口方向延伸的开口直槽22,连接管3靠连接端外侧壁上设有两圈环槽31,为卡合支管2和连接管3,在设有开口直槽的支管2部分的内侧壁上需要设置与所述环槽31匹配卡合的一组或多组突起部21,如图3所示。
图3-a、图3-b示出了支管2与连接管3卡合的过程,当连接管3插入支管2时,支管2出口前端被连接管3向外撑开变形,连接管3进入支管2内,直至支管2内侧壁上的突起部21卡入连接管3上的环槽31,最后支管2出口端再向内收紧。
下面给出多种突起部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能够实现支管2与连接管3的卡合。如图2、图4所示,支管2设置开口直槽22,与支管2连接的连接管3上设置两圈环槽31,支管2内侧壁上设有两组突起部21,每组突起部21为四个均匀分布且共圆的凸点,这样四个凸点能同时卡入环槽31。
如图5、图6所示,支管2只设置一个开口直槽22,与其连接的连接管3上设有三圈环槽31,支管2内侧壁上也设两组突起部21,每组突起部为突起的肋条。
图6-a所示的肋条(一组突起部21)布满支管2内侧壁一圈(除开口直槽22断开部分),即只有一段肋条,当开口直槽个22数改变时,肋条段数应该等于支管2上的开口直槽22个数;图6-b所示的肋条有四段,离散分布在支管2内侧壁上,当肋条长度缩小时,肋条就退化成图4中所述的凸点结构。
当环槽31圈数大于等于突起部21组数时,支管2和连接管3之间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卡接位置。
如图7所示,具有三圈环槽31的连接管3和具有两组突起部21的支管2之间有两种卡接方式,其中图7-a和7-b均为有效卡接,卡接效果相同,只是连接管3卡入深度不同;而如图3-b所示,具有两圈环槽31的连接管3和具有两组突起部21的支管2之间只有一种卡接位置。
可见,当环槽31圈数等于突起部21组数时,只有一种卡接位置;当环槽31圈数大于突起部21组数时,至少有两种卡接位置,使用者根据需要卡接的深度可以选择不同卡接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突起部21组数不能大于环槽31圈数,这是因为每组突起部21都必须有效卡入环槽31,如果存在多余的突起部21就会没有对应的环槽31卡入,此时没有环槽31卡接的突起部21会被连接管3向外挤压撑开,导致其它已经卡入环槽31的突起部21卡接效果降低。
突起部21的组数最好与环槽31的圈数相同,这样限定可避免卡接时存在多于的环槽31,导致制造成本浪费。
如图8~11所示,位于所述开口直槽22的两侧分别设置横向延伸的凸台23、24,所述凸台23、24之间通过锁紧装置4锁紧所述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的连接处。
锁紧装置4可以采用外设的护套固紧,也可以采用类似抱箍的C型装置,通过抱箍两端扣紧两凸台23、24,比如采用如图9~11所示的锁紧装置4,其包括所述锁紧装置4包括弹簧钢丝制造的弹性卡扣和锁紧手柄41,其中弹性卡扣包括两平行的C型搭扣42以及连接两C型搭扣42首尾的卡合部43和卡合转轴44,所述锁紧手柄41底部通过横向的固定转轴45铰接在其中一个凸台23上,所述卡合转轴44铰接在锁紧手柄41上,且该卡合转轴44平行于固定转轴45,卡合部43为活动状态,因此卡合转轴44能够相对于固定转轴45转动,所述弹性卡扣在自然状态下时,卡合部43能够将另一凸台24扣住。锁紧装置4的设置不仅保证了连接管3不易脱离支管2,还保证了支管2与连接管3的连接处强度。
采用如上锁紧装置4的三通管组件的安装方法如下:先将连接管3插入支管2至卡合位置,再旋转弹性卡扣将卡合部43箍在另一凸台24上,然后反向转动锁紧手柄41,这时候卡合转轴44与卡合部43的距离要大于自然状态下(即未转动锁紧手柄41之前)卡合转轴44与卡合部43的距离,这样C型搭扣42产生形变扣紧开口直槽22两侧的凸台23、24,从而锁紧支管2与连接管3连接处,防止连接管3脱离。
拆卸方法如下:首先沿卡合部43方向拨开锁紧手柄41,取下固定在另一凸台24上的卡合部43,然后向外拉动连接管3,拉连接管3的时候,支管2出口前端向外撑开使得卡接在环槽31里的突起部21脱离环槽31,从而取出连接管3,锁紧装置4也可以直接从取出的连接管3上取下。
主管1与其连接的竖直连接管5之间有不同的固定方式,一种是如图1所示,主管1上端密封,连接管5直接与主管1套接,这时候连接管5与主管1之间也可以采用前述支管2与连接管3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另外一种如图11、图12所示,这时候主管1上端未密封,主管1外套在连接管5上能够上下移动,为了固定主管1与相应连接管5的位置,需要采用固定手段,比如,通过插销来穿过主管1和连接管5来锁住两者,这时候主管1侧壁上需要设置两个供插销穿过的固定外孔11,与此同时,与主管1配合的连接管5侧壁上也应设置两个供插销穿过的固定内孔51。为了方便主管1固定在竖直连接管5上不同的位置,该连接管5侧壁上可以设置多组固定内孔51,这样方便水平连接管3的高度调节。
对于开口直槽22来说,不宜设置太多,以1~3为佳,太多的开口直槽22在长期的撑开作用下,容易降低支管2自身收紧的性能,考虑到此,突起部21的也以1~3组为佳,因为连接管3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每卡合或分离一组突起部21,支管2前端就会向外撑开一次,突起部21设置的越多,一次完全卡合或分离就会造成越多的支管形变动作。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通管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所述三通本体包括主管(1)和连接在主管(1)侧面的两个支管(2),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主管(1)和两个支管(2)的连接管(5、3),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支管(2)的侧壁上设有沿支管(2)出口方向延伸的开口直槽(22),设有开口直槽(22)的支管(2)部分的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突起部(21);
连接所述两个支管(2)的连接管(3)的靠出口端外侧壁上设有与突起部(21)匹配的至少一圈环槽(31),且环槽(31)的圈数不少于突起部(21)的组数;
位于所述开口直槽(22)的两侧分别设置横向延伸的凸台(23、24),所述凸台(23、24)之间通过锁紧装置(4)锁紧三通本体和连接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4)包括弹性卡扣和锁紧手柄(41),所述弹性卡扣由两平行的C型搭扣(42)以及连接两C型搭扣(42)首尾的卡合部(43)和卡合转轴(44)构成,所述锁紧手柄(41)底部通过横向的固定转轴(45)铰接在其中一个凸台(23)上,所述卡合转轴(44)铰接在锁紧手柄(41)上,且该卡合转轴(44)平行于固定转轴(45),卡合部(43)为活动状态,所述弹性卡扣在自然状态下时,卡合部(43)能够将另一凸台(24)扣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21)任意一组为至少两个凸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21)任意一组为若干段肋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31)的圈数与突起部(21)的组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1)侧壁上设有径向贯穿的两个固定外孔(11),该两个固定外孔(11)位于两个支管(2)中任意一个的轴线方向上,与主管(1)连接的连接管(5)上设有与两个固定外孔(11)匹配的两个固定内孔(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管(2)均垂直于主管(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通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管(2)轴线位于同一平面。
CN201410143149.5A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三通管组件 Active CN1039678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3149.5A CN103967890B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三通管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3149.5A CN103967890B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三通管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7890A true CN103967890A (zh) 2014-08-06
CN103967890B CN103967890B (zh) 2018-10-12

Family

ID=51237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3149.5A Active CN103967890B (zh) 2014-04-11 2014-04-11 一种三通管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78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832A (zh) * 2021-11-25 2022-03-2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4999Y (zh) * 2002-11-25 2003-11-05 孙仁中 一种承插式管接头
CN202531570U (zh) * 2012-05-14 2012-11-14 李存奎 一种管连接件
US20140037457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Dynaplas Ltd. Adjustable paddle
CN103673733A (zh) * 2013-12-27 2014-03-26 无锡佳龙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设备用的三通接头
CN203506159U (zh) * 2013-10-16 2014-04-02 王诗冲 插接式蚊帐支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84999Y (zh) * 2002-11-25 2003-11-05 孙仁中 一种承插式管接头
CN202531570U (zh) * 2012-05-14 2012-11-14 李存奎 一种管连接件
US20140037457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Dynaplas Ltd. Adjustable paddle
CN203506159U (zh) * 2013-10-16 2014-04-02 王诗冲 插接式蚊帐支架
CN103673733A (zh) * 2013-12-27 2014-03-26 无锡佳龙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设备用的三通接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5832A (zh) * 2021-11-25 2022-03-22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装置
CN114215832B (zh) * 2021-11-25 2024-01-2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磁性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7890B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91834A1 (en) Umbrella quick frame assembly systems and methods
BR112012003872B1 (pt) conector vertical para uso no fundo do mar
CN207033926U (zh) 一种接线盒及固定装置
CN103967890A (zh) 一种三通管组件
CN103984070A (zh) 线材固定装置
CN104832510B (zh) 一种管连接装置
CN101769512A (zh) 一种防爆灯固定装置
KR100890825B1 (ko) 관 일체형 조립식 콘크리트 맨홀블럭의 성형몰드 및 이를이용한 맨홀블럭 제조방법
CN107366785A (zh) 一种管道接头
CN205745794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管道固定抱箍
CN103334454B (zh) 自锁式哈呋多用途检查井
CN207179114U (zh) 一种防转结构、管架结构及拍摄支架
CN206786199U (zh) 外环式连接结构及管道系统
CN214673158U (zh) 一种防水快插接头总成
CN103967892A (zh) 一种应用于蚊帐支架上的三通组件
CN207961840U (zh) 管道接头
CN211736364U (zh) 可拆卸式预留洞套管
CN107476500A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连接件
CN203383233U (zh) 自锁式哈呋多用途检查井
KR200414288Y1 (ko) 유체이송관 분기용 내측와셔
CN205369909U (zh) 圆柱模板固定件
CN109930896A (zh) 一种电力杆塔的连接法兰及其连接方法
KR101331816B1 (ko) 주름관의 연결구 체결구조
CN209654818U (zh) 复合管铜件快速连接件
JP3201430U (ja) 水管の取り付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30

Address after: 400050 3-1-2 35, Yang Du Village, Yangjiaping,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Kai Ruo new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276 Chongqing Bishan County Qinggang Xinqiao 1 Street 5 unit 3-1

Applicant before: Ao Y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1

Address after: No.99 Taizhou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Donggu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00050 3-1-2 35, Yang Du Village, Yangjiaping,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Kai Ruo new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5

Address after: C108-5, Block C, No. 43 Taizhou Road, Dongguan Street,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Dub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9 Taizhou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4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Donggu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3

Address after: Room 106, Block D, No. 43 Taizhou Road,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Nanyan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C108-5, Block C, No. 43 Taizhou Road, Dongguan Street,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Duba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