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1183B -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1183B
CN103961183B CN201410098168.0A CN201410098168A CN103961183B CN 103961183 B CN103961183 B CN 103961183B CN 201410098168 A CN201410098168 A CN 201410098168A CN 103961183 B CN103961183 B CN 103961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sheet
resin
tooth
bonde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9816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1183A (zh
Inventor
罗云
王敏
楼北雁
张静
霍静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09816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61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61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1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11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治疗食物嵌塞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以及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包括把持柄和粘结片,粘结片包括片状主体和由片状主体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的可折断的凸起;凸起的远离片状主体的端部与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方法包括将光固化树脂堆塑成型以形成片状部和由片状部周缘向外延伸出的凸出部,将凸出部与把持柄的一端对接;对堆塑成型后的光固化树脂进行光固化,直至对接在一起的凸出部与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其中,片状部形成片状主体,凸出部形成凸起。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可以充填过大的牙间隙,尤其适用于治疗牙体组织完整、无异常解剖结构、的垂直型食物嵌塞。

Description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食物嵌塞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以及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物嵌塞是临床的常见病症,这一概念最早由国外学者Hirshfeld于1930年提出,即在咀嚼过程中,食物在咬合力或颊舌肌肉作用下进入到牙间隙。通俗来讲,患者进食时牙齿之间的缝隙嵌入食物,引起疼痛不适、口臭、龋坏、牙龈炎及牙周炎等问题,影响进食,极大程度上困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食物嵌塞是多病因的复杂病症,鼻、舌或(牙合)的问题均可导致食物嵌塞,但多个报道均指出,牙间隙大小与食物嵌塞存在直接、肯定的联系,牙间隙大于0.1mm时将会产生食物嵌塞。可以看出,对于食物嵌塞病例,如何处理其异常牙间隙将是困扰牙科医师的重要问题。
临床医师探究了多种食物嵌塞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一、调(牙合)术
一般认为,调(牙合)术是解决各类食物嵌塞的基础治疗。即分析患者上下牙弓的异常咬合力,检查咬合创伤,调磨牙尖、三角嵴、中央沟等解剖结构,使重新获得平衡协调的咬合,减少异常解剖结构或牙齿排列对嵌塞牙齿造成的异常受力情况。但调(牙合)术主要适用于充填式牙尖、牙齿异常形态或轻度错(牙合)等局限型食物嵌塞的病例,其适用范围及治疗效果有一定局限性;另一方面,(牙合)学是一门复杂系统的学科,要求对肌肉、牙齿、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其复杂运动有扎实全面的知识,多数基层医生并不能熟练掌握此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调(牙合)术的推广。
具体地,调(牙合)术是咬合区的选择性调磨,是一种直接、恒久、不可逆性使(牙合)发生改变的方法,可以消除不正常(牙合)力带来的损伤。当口颌系统中牙周、肌肉、关节任何一种组织出现损伤时,检查出的早接触或(牙合)干扰属于调改范围。预防性调(牙合)是不主张的。
调(牙合)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种:功能法(在确定正中(牙合)早接触点及下颌侧方运动(牙合)干扰后,对早接触点及干扰点相应的牙尖斜面或窝沟进行调磨)、边沿位法(又名下颌被动运动法。调改后退边缘位RCP至正中位ICP时的单侧后牙接触点,使双侧都发生接触)、肌检测法(用肌监测仪求得肌正中,检查其早接触。但此法应用尚存争议)。
调(牙合)的内容除调改正中(牙合)高点、非正中(牙合)干扰点外,还包括开沟、修圆、磨尖等
调(牙合)术对牙体组织磨除较小,是口颌系统疾病保守的治疗方法,并被认为是各型食物嵌塞的基础治疗。但近代口腔临床诊疗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限制了调((牙合))术在治疗食物嵌塞中的推广应用:
(1)检查手段局限性
口颌系统是一个精细复杂的系统,口腔可感知0.1mm的咬合面变化。但现有检查手段限制了精细调(牙合)的开展。传统调(牙合)术检查手段主要包括咬合纸、玻璃纸、蜡片、牙线等。此法可检查出明显的干扰点、早接触点、锐利牙尖或边缘嵴等异常,但某些无异常形态的牙体所致食物嵌塞病例中,并不能检查到咬合系统的明显问题。
八十年代初光(牙合)法的问世为咬合检查提供了可供肉眼观察且可记录的咬合分析技术,但在临床应用该项技术时,光(牙合)记录法还存在费时、精确度差、效率低等问题。1998年徐军等报道了光(牙合)仪指导调(牙合)的研究,但光(牙合)仪只能估算牙齿近远中面受力比值大小,也不能指导精细调(牙合)。
(2)治疗效果局限性
目前对于调(牙合)术治疗食物嵌塞长期疗效的文献报道十分有限,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调(牙合)术调磨位点不易精确,调磨量不易量化,加上稳定的咬合是关节、肌肉等调节适应的结果,每次微量调磨均会对口颌系统肌肉关节等组织产生影响而引起相应变化。其疗效不确切,部分病例治疗后复发。
(3)疗程长,复诊次数多
由于口颌系统的精细复杂,调磨只能分次少量进行,需多次复诊重新检查并指导下一步治疗。有文献报道调(牙合)术病程可达2年甚至20年以上。临床上绝大部分患者不能接受。
(4)医生自身原因
(牙合)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扎实的解剖生理及物理学基础,部分基层医生并不能掌握此治疗方法。另外,调(牙合)术疗程长,检查复杂,复诊次数多,加上其疗效的不确切性,在医患关系日趋敏感的近几年,更多医生不会选择调(牙合)术。
二、树脂充填及嵌体修复
树脂充填及嵌体修复主要适用于邻(牙合)面有龋坏或缺损的病例,在成型片及楔子的协助下,口腔医师可通过树脂充填的方法重新恢复食物嵌塞牙位的正常触点形态及接触关系,解决食物嵌塞问题;嵌体修复也可通过精细的取模及制作达到此效果。然而对于健康牙齿,此法需磨除牙体组织,显然是不符合修复学原则的。临床食物嵌塞病例多数并无邻(牙合)面缺损,虽然有效,树脂充填或嵌体修复的适应症仍有一定局限性,对大多数食物嵌塞病例并不适用。至于部分树脂充填病例中出现的不适当的悬突,更是绝对不可取的,邻面悬突长期存在会对局部牙周组织造成刺激,引起龈谷牙槽骨萎缩,容易形成食物残渣堆积区,影响牙周清洁;悬突还扩大菌斑的附着面,加重局部炎症。
具体地,树脂充填是内科治疗中一种常见的修复牙体组织缺损的治疗手段。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无论嵌体还是充填体,都只能在牙体有缺损,但尚有足够健康牙体组织余留时应用。一般来说,能用充填法修复的牙体缺损都是嵌体的适应证。树脂充填及嵌体预备的操作步骤如下:去尽腐质(因龋坏缺损的牙齿,要将感染坏死的牙齿组织去除彻底。如为其他原因造成的牙体缺损,则不需要此步)、预备具有固位形和抗力形的洞型(随着材料学的不断发展,现代树脂充填并不过分要求预备固位形及抗力形,在嵌体预备中对此要求较严格)、II类窝洞的嵌体洞型预备(包括(牙合)面及邻面箱型洞,此步应沿徇传统牙体预备的要求——底平、壁直、点线角清晰)。在嵌体修复的牙体预备时,还应注意严格要求任一壁上都不能有倒凹,否则嵌体将无法就位。为抵抗邻方脱位的力量,可在(牙合)面预备鸠尾固位形,或采用钉洞等辅助固位形。对于金属嵌体,要求有洞缘斜面来增强密合性。以上步骤完成后,树脂充填在口内完成,嵌体制作有牙科技工在口外完成。
在成型片及楔子的辅助下,树脂充填可恢复正确的邻接关系,而嵌体制作在口外模型上完成,更有利于恢复正确的邻接关系和轴面突度,且除组织面外均可高度抛光,不易附着菌斑,容易清洁。
但是,树脂充填具有如下缺陷:
(1)适应症的局限性
树脂充填及嵌体易恢复牙齿邻接关系,解决食物嵌塞,但其适应症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在治疗食物嵌塞中的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修复学》及SHILLINGBURG等主编<FUNDAMENTALS OF FIXED PROSTHODONTICS>中,均提出嵌体适应症为:有牙体缺损,同时有足够健康牙体组织提供足够固位及抗力。嵌体修复可良好地解决邻面或邻(牙合)面缺损导致的食物嵌塞问题,但其需要磨除牙体组织,对于无明显缺损的牙齿,显然此修复方法是有悖于修复学原则的,目前国内外未曾提出嵌体修复用于完好牙齿的食物嵌塞治疗。
(2)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II类窝洞的树脂充填对临床操作要求较高,部分病例要求将成型片放至龈下,临床文献报道有些树脂充填病例并未恢复正确的邻接关系,由于牙间隙的改变,反而会加重食物嵌塞。
(3)有些牙科医生简单粗暴地将树脂填入过大的牙间隙,妄图通过填塞牙间隙的方法解决食物嵌塞。此法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食物嵌塞的症状,甚至在短期内使患者满意治疗效果,但这种治疗手段显然是不可取的。未经固化的树脂其充填位置不受控制,会在邻间隙产生形状不规则的悬突,对牙龈乳头产生刺激,导致牙龈炎或牙周炎。此种治疗方法的长期临床随访必定会发现牙周丧失。
三、其他方法
全冠或联冠修复需磨损更多牙体组织,现在国内临床病患中偶可见联冠修复用于治疗食物嵌塞的病例,但显然此种做法也是有悖于修复学原则的,并不提倡。
对于食物嵌塞伴有牙列缺损的活动修复患者,可设计联合(牙合)支托或防嵌器来解决食物嵌塞问题。对于水平型或混合型食物嵌塞,牙龈退缩明显者,义龈及防嵌器也可解决食物嵌塞问题。
第三磨牙(即智齿、尽头牙)引起的食物嵌塞多数可通过拔除第三磨牙解决,但拔牙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第三磨牙,对于其他牙齿一般并不会考虑患牙拔除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存在多种解决方案,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治疗食物嵌塞。仍有一大部分食物嵌塞病例不能通过以上方法解决。例如,临床上尚有一大批食物嵌塞患者,其嵌塞牙位牙体组织完整,无明显异常解剖结构,调(牙合)术应用受限,国内外目前尚无治疗措施可确切改善其症状。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食物嵌塞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以及制作该食嵌片的方法,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可以充填过大的牙间隙,尤其适用于治疗牙体组织完整、无异常解剖结构、牙间隙较大的垂直型食物嵌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食物嵌塞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包括把持柄;以及粘结片,粘结片包括片状主体和由片状主体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的可折断的凸起;其中,凸起的远离片状主体的端部与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把持柄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杆,包括可扭转的活动部、由可扭转的活动部相互呈角度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其中,通过可扭转的活动部,第二杆件相对第一杆件沿任意方向扭转任意角度。
根据本发明,粘结片由光固化树脂经堆塑、光固化形成。
根据本发明,粘结片的厚度为0.5mm、0.55mm、0.60mm、0.65mm、0.70mm、0.75mm、0.80mm、1.00mm、1.20mm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本发明,粘结片的片状主体为直径为2mm或3mm的圆形片。
根据本发明,把持柄的材料为塑料,粘结片的材料为树脂。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作上述任一项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包括如下依次步骤:步骤1、将光固化树脂堆塑成型以形成片状部和由片状部周缘向外延伸出的凸出部,将凸出部与把持柄的一端对接;步骤2、对堆塑成型后的光固化树脂进行光固化,直至对接在一起的凸出部与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其中,片状部光固化形成片状主体,凸出部光固化形成凸起。。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2中:光固化持续进行20s。
根据本发明,在步骤1中:将把持柄打磨并酸蚀后与凸出部对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适用于牙体组织完整、无异常解剖结构、牙间隙较大(例如牙间隙为0.5mm以上)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应用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可以改善调(牙合)术操作复杂疗效不确定等特点,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中的粘结片在食物嵌塞处可利用粘接方法就位粘接,操作简便,利于各阶层口腔医师掌握;且椅旁操作时间短,对于医生患者都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此外,粘结片通过凸起与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连接,并在凸起处可折断。由此,在应用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时,可方便地将粘结片与把持柄分离,从而对操作进行了简化。
2.把持柄被构造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杆,并且具有可扭转的活动部以及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之间呈角度连接,由此,在使用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时,可根据需要扭转活动部以改变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相对位置,从而方便操作者操作。
3.本发明的制作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步骤简单省时,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食物嵌塞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把持柄1和粘结片2,其中,粘结片2包括片状主体3和由片状主体3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的可折断的凸起4。凸起4的远离片状主体的端部与把持柄1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其中,凸起4与把持柄1连接的端部,为其由片状主体延伸出的自由端。具体而言,凸起4仅是由片状主体3的周缘的一段弧面突出并向外延伸,即凸起4相对于片状主体3和把持柄1缩进,由此,当粘结片2的片状主体粘接于牙齿上时,可通过作用于把持柄1上的力将凸起4折断,从而将把持柄1分离。
可理解,通过把持柄1将粘结片2放置于左右相邻的两颗牙齿之间的间隙中以防止食物进入该间隙形成食物嵌塞。由此使得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适用于牙体组织完整、无异常解剖结构、牙间隙较大(例如牙间隙为0.5mm以上)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应用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可以改善调(牙合)术操作复杂疗效不确定等特点,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中的粘结片在食物嵌塞处可利用粘接方法就位粘接,操作简便,利于各阶层口腔医师掌握;且椅旁操作时间短,对于医生患者都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而粘结片通过其上的凸起与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连接,并在凸起处可折断。由此,在应用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时,可方便地将粘结片与把持柄分离,从而对操作进行了简化。
此外,粘结片2的材料为树脂,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粘结片2的材料为光固化树脂,粘结片2由光固化树脂经堆塑、光固化形成。由此,片状主体3和凸起4一体成型以构成粘结片2(即粘结片2为一体件)。当然,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任何一种可放置于牙齿间隙中并固定于其中的、且可经过光固化与把持柄1连接在一起的材料均可。
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把持柄1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杆。具体地把持柄1包括可扭转的活动部7、第一杆件5和第二杆件6。其中,第一杆件5和第二杆件6由活动部7相互呈角度地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可扭转的活动部7,第二杆件6可相对于第一杆件5沿任意方向扭转任意角度。换言之,活动部7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杆件5和第二杆件6,由于活动部7是可扭转的,所以第二杆件6可相对第一杆件5扭转,并且可向任意方向扭转任意的角度。优选地,把持柄1的材料为塑料。由此,在使用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时,可根据需要扭转活动部以改变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的相对位置,从而方便操作者操作。当然,不局限于此,凡是可以实现使得把持柄1的第一杆件5和第二杆件6之间相对扭转的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地,粘结片2的厚度为0.5mm、0.55mm、0.60mm、0.65mm、0.70mm、0.75mm、0.80mm、1.00mm、1.20mm中的任意一个。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将粘结片2的厚度设置为其它值,只要可以将粘结片2粘结在需要治疗的牙齿间隙中,并且能够牢靠的固定,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地,粘结片2的片状主体3为圆形片,并且其直径为2mm或3mm。优选地,可对粘结片2的周缘进行磨光处理,使得其周缘表面光滑,不易附着菌斑,可避免菌斑堆积对龈乳头形成刺激,也可避免牙龈炎症及附着丧失的发生。可理解,粘结片的片状主体并非限制于严格意义上的圆形片,即由于使用堆塑、光固化、磨削等处理,片状主体的周缘外轮廓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圆形,上述直径可理解为片状主体的最大直径。另外,粘结片的形状和其片状主体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描述,只要适于将其放置和固定在牙齿间隙中即可。
另外,本发明的制作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如下依次步骤。
执行步骤1:将光固化树脂堆塑成型,以形成片状部和由片状部周缘向外延伸出的凸出部,即凸出部是由片状部的周缘径向并远离片状部延伸出的,由此凸出形成有远离片状部的自由端,并具有端面。此外,对把持柄1进行打磨和酸蚀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把持柄1的一端与凸出部对接。具体地,将处理后的把持柄1的一端的端面与凸出部的上述端面直接接触,或者将处理后的把持柄1插入到凸出部的端部中使得凸出部的一部分包裹把持柄1的一端,由此实现把持柄1与凸出部的对接,即上述“对接”包括把持柄1的端面与凸出部的端面的直接接触,也包括把持柄1插入到凸出部中的插接。
执行步骤2:对堆塑成型后的光固化树脂进行光固化,直至步骤1中已经对接在一起的凸出部与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其中,片状部光固化形成片状主体,凸出部光固化形成凸起。在本实施例中,光固化持续进行20s。具体地,对于步骤1中已经堆塑成型并与把持柄1的一端对接的光固化树脂进行光固化20s。堆塑成型后的片状部经过光固化后形成片状主体3,堆塑成型后的凸出部经过光固化后形成凸起4,凸出部和把持柄的一端对接后经过光固化后实现凸起和把持柄一端的光固化连接。
可理解,在应用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过程中,通过在把持柄1上施加力,凸起4折断,该折断位置对于每个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可能会有不同。在应用中,对把持柄施加力时,应力集中的位置位于凸起4内部,使得凸起4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断裂分离,即为凸起4折断。
综上,本发明的制作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步骤简单省时,便于操作。
另外,如下简述使用本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治疗食物嵌塞的过程。
第一步,病史采集。对于以“食物嵌塞”就诊的患者,应详细问诊其食物嵌塞发生的频率、嵌塞部位、嵌塞食物的性质等信息。
第二步,制定治疗计划。结合患者主诉及临床检查准确确定嵌塞牙位,分析病因,用塞尺对左右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间隙大小进行准确测量,判断可否使用上述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进行治疗。
第三步,使用上述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进行治疗,具体如下。
1、根据牙齿间隙大小选择具有相应厚度的粘结片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其中,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0.50且小于0.55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0.50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0.55且小于0.60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0.55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0.60且小于0.65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0.60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0.65且小于0.70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0.65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0.70且小于0.75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0.70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0.75且小于0.80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0.75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0.80且小于1.00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0.80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1.00且小于1.20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1.00mm;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或等于1.20且小于1.40mm时,确定粘结片的厚度为1.20mm;而当牙齿间隙大小大于1.40mm时,一般不会产生食物嵌塞,可不处理。可理解,粘结片是放置并固定在牙齿之间的间隙中,以防止食物进入间隙中并存留于间隙中。出于此目的,牙齿间隙为预设置粘结片的位置处的两个牙齿之间的距离,由此,可避免粘结片的厚度过薄或过后而无法放置或固定于牙齿的间隙中,进而避免无法实现上述目的。
2、在牙齿间隙中塞入楔子,对触点位置隔湿、酸蚀、吹干;
3、将粘结片上下两个表面涂布树脂粘接剂,嵌入牙齿间隙中,其中可理解,粘结片较楔子远离牙龈,换言之,上步中将楔子塞到牙齿间隙中靠近牙龈的位置;
4、初步光固化,优选地,光固化5s;
5、取出楔子,继续光固化15s;
6、将把持件相对于粘结片折断;
7、对折断后形成的断面进行修整、抛光。
可理解,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活动部可扭转,可根据实际操作的情况,在任何时候将第二杆件相对于第一杆件扭转,以方便医生在上述使用过程中的操作。
正常牙列触点位置一般在牙齿邻面颊1/3与(牙合)1/3,粘结片一般按此位置安放,在倾斜、扭转牙的病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粘结片位置。为保证其位置稳定,光固化之后再将把持柄相对于粘结片折断,最后将断面修整,抛光,并确认龈方没有悬突。
本发明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可用于针对较大间隙(0.5mm以上)垂直型食物嵌塞病例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可称为“食物嵌塞粘结片粘接法”。当该粘结片的材料为树脂时,也可称为“食物嵌塞树脂粘结片粘接法”。此治疗方法疗程较短,复诊次数少;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口内健康牙体及牙周组织,患者接受度高。使用树脂做成的粘结片成品,操作方便,节省椅旁时间。
在应用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时应注意其非适应证;1、水平型食物嵌塞;2、第三磨牙导致的食物嵌塞;3、嵌塞牙齿有邻面龋损,破坏触点或边缘嵴;4、对颌有显著充填式牙尖、楔形边缘嵴等异常解剖结构;5、嵌塞处邻间隙<0.5mm;6、嵌塞牙位牙周病,松动I度以上。除以上几种情况外的邻间隙异常的垂直型食物嵌塞均为此法的适应证。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有条件进行牙合力分析的医师,我们仍建议优先进行调牙合处理,调牙合不适用或调牙合无效的病例则可选择食物嵌塞粘结片粘接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治疗食物嵌塞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持柄(1);以及
粘结片(2),所述粘结片(2)包括片状主体(3)和由所述片状主体(3)的周缘向外延伸形成的可折断的凸起(4);
其中,所述凸起(4)的远离片状主体的端部与所述把持柄(1)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柄(1)为一体成型的弯折杆,包括可扭转的活动部(7)、由所述可扭转的活动部(7)相互呈角度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杆件(5)和第二杆件(6);
其中,通过所述可扭转的活动部(7),所述第二杆件(6)相对所述第一杆件(5)沿任意方向扭转任意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片(2)由光固化树脂经堆塑、光固化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片(2)的厚度为0.5mm、0.55mm、0.60mm、0.65mm、0.70mm、0.75mm、0.80mm、1.00mm、1.20mm中的任意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片(2)的所述片状主体(3)为直径为2mm或3mm的圆形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柄(1)的材料为塑料,所述粘结片(2)的材料为树脂。
7.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依次步骤:
步骤1、将光固化树脂堆塑成型以形成片状部和由片状部周缘向外延伸出的凸出部,将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把持柄的一端对接;
步骤2、对所述堆塑成型后的光固化树脂进行光固化,直至对接在一起的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把持柄的一端光固化在一起;其中,所述片状部光固化形成所述片状主体,所述凸出部光固化形成所述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光固化持续进行20s。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把持柄打磨并酸蚀后与所述凸出部对接。
CN201410098168.0A 2014-03-17 2014-03-17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1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168.0A CN103961183B (zh) 2014-03-17 2014-03-17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98168.0A CN103961183B (zh) 2014-03-17 2014-03-17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183A CN103961183A (zh) 2014-08-06
CN103961183B true CN103961183B (zh) 2017-01-25

Family

ID=51231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9816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61183B (zh) 2014-03-17 2014-03-17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61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7607B (zh) * 2016-03-07 2023-12-26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颊面粘接可调式阻萌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8079A (zh) * 1999-04-29 2002-07-10 耐克斯研究开发公司 牙齿邻接面涂敷器
CN2655832Y (zh) * 2003-08-27 2004-11-17 丁星和 牙缝清洁片
CN1615803A (zh) * 2004-11-27 2005-05-18 钟祖光 清除饭后牙齿间食物纤维残渣的组件工具
EP1707229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Matsumoto Dental University Liquid injection needle for jetting a liquid in a predetermined angle rang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201279192Y (zh) * 2008-09-27 2009-07-29 戴苏荣 牙清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8079A (zh) * 1999-04-29 2002-07-10 耐克斯研究开发公司 牙齿邻接面涂敷器
CN2655832Y (zh) * 2003-08-27 2004-11-17 丁星和 牙缝清洁片
CN1615803A (zh) * 2004-11-27 2005-05-18 钟祖光 清除饭后牙齿间食物纤维残渣的组件工具
EP1707229A1 (en) * 2005-03-29 2006-10-04 Matsumoto Dental University Liquid injection needle for jetting a liquid in a predetermined angle rang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201279192Y (zh) * 2008-09-27 2009-07-29 戴苏荣 牙清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1183A (zh) 201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irsching et al. Influence of matrix systems on proximal contact tightness of 2-and 3-surface posterior composite restorations in vivo
Dablanca-Blanco et al. Management of large class II lesions in molars: how to restore and when to perform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Chuang et al.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proximal contacts in class II direct restorations with 3D image reconstruction
Edelhoff et al. Occlusal onlays as a modern treatment concept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severely worn occlusal surfaces.
Ammannato et al. Update on the ‘index technique’in worn dentition: a no-prep restorative approach with a digital workflow
Johansson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ooth wear.
Schulte et al. Longevity of ceramic inlays and onlays luted with a solely light-curing composite resin
Antonelli et al. Abfraction lesions--where do they come from?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Dorothy McComb et al. Restoration of the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ooth
RU2402994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окклюзионн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жевательной группы зубов
Khosravanifard et al. Effects of blood and saliva contamination on shear bond strength of metal orthodontic brackets and evaluating certain methods for reversing the effect of contamination
CN103961183B (zh) 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制作该成品可持树脂粘结片的方法
CN111973309B (zh) 一种调合导板制作方法
Kim et al. Evaluation of proximal contact strength by postural changes
Cigu et al. Research of biohpp system behavior in the oral cavity
RU2565999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высоты клинической коронки зуба
Zia et al. Comparison of distance between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and incisive pailla in dentate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arch forms
Kassab Estimation of different facial landmarks as a guide in intercanine distance determination (Clinical Study)
Vilain De Melo et al. Esthetic noncarious class V restorations: a case report
Özcan et al. Esthetic and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of worn teeth
Jiyao Clinical Management of Dental Caries
RU2757630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окклюзионной коррекции стабилизирующих фрезерованных шин для ноч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Nassouhy A Stress analysis study of two different designs for unilateral distal extension base partial dentures retained by extracoronal attachment. An invitro study.
KS et al. Cracked tooth syndrome (CTS)–A roller coaster ride a review
KR20130061701A (ko) 치아 발치시 cad/cam을 이용한 완전 무삭제 브리지 치아 보철물 제작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