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8297B -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8297B
CN103948297B CN201310624658.5A CN201310624658A CN103948297B CN 103948297 B CN103948297 B CN 103948297B CN 201310624658 A CN201310624658 A CN 201310624658A CN 103948297 B CN103948297 B CN 103948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oop
temperature
manua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46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8297A (zh
Inventor
郭晓勤
郭卫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Yuanhua Town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郭卫康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卫康 filed Critical 郭卫康
Priority to CN2013106246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8297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81007427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248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8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8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8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82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它是利用太阳能/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供热水/采暖的灶/厨具,旨在提供利用太阳能或低谷电能加热高热液流,利用高热液流的热能同时能做多样饭菜,又能消毒餐具,还能方便地提供烧开/热水、采暖的成套灶、厨具。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利用太阳能聚光器将光能或低谷电能转变为高温热能,加热高热液流至一定高温进行高效保温、储存,再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缓释高热液流,完成炊事、供开/热水、采暖。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特别适合太阳能/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供热水/采暖时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涉及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和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专用的厨具。本发明的“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是分案发明,母案发明是“太阳能/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的厨具及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074278.8。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利用太阳能聚光器将光能转变为高温热能或将低谷电能转变为高温热能,加热高热液流至一定高温进行高效保温、储存,再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缓释高热液流,可对多个炊具的食材同时进行炒、炸、爆、熘、煎、炝、蒸、煮、焖、炖、煨、煲、烧、烤类多种烹调方式的熟制,还能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利用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还能方便地烧热水、采暖的成套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太阳能灶和太阳能热水器都存在使用功能过于单一的不足:大量使用的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只能烧热水,花上几千元却不能做饭;而太阳能灶也仅能单一的做饭或炒菜,不能同时做多样饭菜,更不能方便地大量地烧热水。
另外,在电力运行中,在电网负担较大的时段里,叫做电网负荷“高峰”时段;在电网负担较小的时段里,叫做电网负荷“低谷”时段。有许多电网,在负荷“高峰”时段常常出现较严重的缺电,电网就出现超荷运行状态。电网如较长时间超荷运行,就容易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可是一到晚上,随着用户用电量的锐减而电网进入“低谷”运行时段。这时,电业人员既难以把自己网内大量多余的电能调度出去,又无法把电能暂时储存起来,只得白白浪费掉了。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已出台鼓励政策,大力推广“削峰填谷”的节电措施,就是要求大家千方百计地把上述“低谷”时段多余的电能充分利用起来。有的地区已实行分时段计量用户用电量的办法,对“低谷”时段用电实行电价优惠政策,仅收一半电价,甚至低于一半。
电能虽不能储存,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进行高效保温后却可以储存。本发明利用一种电能加热储热箱,将“低谷”时段的电能转化为热能,高效保温后在“高峰”时段使之有序释放,用于家庭炊事和取暖,既能有效地缓解电网“高峰”时段的缺电压力,又能充分利用电网“低谷”时段多余的电能,也是进一步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这不仅是企业或家庭有所得益的问题,更是配合国家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目前,市场上既没有一种能同时做多样饭菜,又能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又能方便地大量地烧热水和采暖的整套太阳能厨具;更没有一种能将低谷电能转变为高温热能,再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缓释高温热能,既能同时做多样饭菜,又能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又能方便地大量地烧热水,利用暖气片采暖的整套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和一种利用太阳能聚光器将光能通过传热工质转变为高温热能,或将低谷电能通过传热工质转变为高温热能,加热高热液流至一定高温在电能加热储热箱内进行保温、储存,再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缓释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高热液流,利用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炉或高热液流多用煲,对2到3个炊具的食材同时进行炒、煮、焖、炖、煨、煲、烧、烤烹调方式的熟制,还利用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还利用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方便地烧热水,还利用暖气片采暖的厨具。
本发明的厨具,主要包括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炉、高热液流多用煲、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电能加热储热箱等,为了能方便地烧热水,利用暖气片采暖,还须用到我们此前已发明的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专利技术。
现对本发明的整套厨具及技术方案分述如下。
一种高热液流炒锅灶,包括由灶体、灶面板、锅底形夹层凹面、高热液流管、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按钮、开关调节阀、环形液流管、液流孔、保温层。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灶面板的中央,有一焊接严密的锅底形夹层凹面,在锅底形夹层凹面的底层凹面的中央,焊接有高热液流管,在锅底形夹层凹面的上端的外缘,严密焊接有一环形液流管,在环形液流管与锅底形夹层凹面的连接处,开有若干个液流孔,在环形液流管的外一侧,严密焊接有高热液流管,高热液流管上连接有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手动/自动耐热阀门通过按钮或开关调节阀实现自动/手动控制,在灶体、灶面板、锅底形夹层凹面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耐高温的保温层。
一种高热液流炒锅灶,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锅底形夹层上层凹面的上部,设置有一口活动炒锅,当活动炒锅置于锅底形夹层上层凹面之上时,二者之交接面严密无间隙,活动炒锅和锅底形夹层上层凹面应采用热传导性能好的金属板材制做;在锅底形夹层上层凹面的上部边缘,连接有一圈突出于灶面板的防溢锅圈,在活动炒锅的上口边缘还设置有一圈向外翻卷的滴水锅沿,在炒锅之上还设置有内保温锅盖、外保温锅盖。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炉,它由炉体、炉门、内胆、炉腔、空腔、高热液流管、蒸汽通道、保温层构成。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高热液流多用炉可以是单层炉腔,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多层炉腔组合而成,内胆与炉体内壁牢固焊接,使其内与炉门形成液密良好的洁净的炉腔,其外与炉体的内壁形成液密良好的空腔,高热液流管各有一端与空腔牢固焊接,蒸汽通道之一端贯穿于内胆,另一端开口于炉体的外部,交接处均牢固焊接,炉体和炉门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
高热液流多用炉,它还可以在炉门上设置有观察窗,还可以在炉腔内设置有底盘或烧烤架,以适应煮、焖、炖、煨、煲、烧、烤类烹饪作业,底盘与内胆之间牢固焊接,底盘与内胆之焊接体再与炉体内壁牢固焊接,在所述的底盘上方,设置有与底盘曲面相吻合的锅具,在锅具上方有锅盖,在锅具的边缘设置有耐热手柄,还包括在底盘或内胆的外缘设置有吸热翅片。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包括煲体、煲盖、夹层内胆、高热液流管、环形液流管、液流孔、锅具、吸热翅片、保温层;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夹层内胆用金属板材焊接而成,夹层内胆分两种:在夹层内胆的外侧和底部设置有吸热翅片或不设置吸热翅片,在夹层内胆的上端,焊接有一环形液流管,在环形液流管与夹层内胆的连接处,开有若干个液流孔,在环形液流管的外一侧,焊接有高热液流管,夹层内胆的下部也焊接有一根高热液流管直通夹层内胆的空腔,在夹层内胆的内侧设置有锅具,在煲体、煲盖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包括煲体、煲盖、盘管内胆、高热液流管、锅具、保温层,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高热液流多用煲包含高热液流饭煲或高热液流汤煲,盘管内胆用金属管盘绕而成,盘管两端的管口自盘管内胆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引出,盘管内胆的内侧设置有锅具,锅具上口配置有煲盖,在煲体、煲盖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
一种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它由柜体、柜门、内胆、空腔、消毒间、搁架、高热液流管、蒸汽通道、保温层构成。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内胆与柜体内壁牢固焊接,使其内与柜门形成液密良好的洁净的消毒间,其外与柜体的内壁形成液密良好的空腔,高热液流管各有一端与空腔牢固焊接,蒸汽通道之一端贯穿于内胆,另一端开口于柜体的外部,交接处均牢固焊接,柜体和柜门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
一种电能加热储热箱,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它由箱体、箱盖、释压管、内胆、高热液流管、耐高温保温层、聚氨酯保温层、电加热装置构成。内胆由金属板材焊接而成,抗热渗漏,内胆牢固焊接有高热液流管,在箱盖上焊接有释压管,靠内胆一侧填充有耐高温保温层,靠箱体一侧填充有聚氨酯保温层,在箱底紧靠内胆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是指电热板或为电热管。
A、为克服现有技术全玻璃真空管热水器只能烧热水却不能做饭,太阳能灶一次仅能做一样饭或菜,不能同时做多样饭菜,更不能方便地大量地烧热水的不足,本发明利用太阳能聚光器将光能通过传热工质转变为高温热能,加热高热液流至一定高温在电能加热储热箱内进行保温、储存,再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缓释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高热液流,利用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炉或高热液流多用煲,对2到3个炊具的食材同时进行炒、煮、焖、炖、煨、煲、烧、烤烹调方式的熟制,还利用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还利用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方便地烧热水,还利用暖气片采暖。
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包括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太阳能接收器、电能加热储热箱、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炉或高热液流多用煲、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暖气片、保温水箱、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水泵、手动/自动水阀、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自动控制装置。在晴天,调整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对准太阳,利用下述回路及回路控制方法,即实现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
(1)、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上的太阳能接收器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与电能加热储热箱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1)回路。
(2)、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高热液流炒锅灶与高热液流多用炉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2)回路。
(3)、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3)回路。
(4)、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4)回路。
(5)、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手动/自动水阀与保温水箱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5)回路。
(6)、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水泵、手动/自动水阀与暖气片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6)回路。
(7)、当进行炊事作业时,即开启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当炊事作业完成时,即关闭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手动或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3)回路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设置为20~30分钟;第(5)回路中保温水箱内的水温控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定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保温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A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水温上升并与保温水箱内的水形成环流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不断上升,当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在受控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
(8)、当需要采暖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需要调节的室内温度的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B检测到室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和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高温热水与暖气片内的水形成循环,使暖气片升温并促使室温上升,当室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使暖气片停止升温,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室温的自动调节。
(9)、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中任一回路的温度需要继续调升时,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两回路的温度均超过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则停止升温,当需要进行炊事作业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第(4)回路自动避让,暂时关闭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0)、当第(2)、(3)、(4)回路中任一回路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热泵处于开启状态,当第(2)、(3)、(4)回路中所有回路均处于完成任务状态——也称待机状态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耐热泵和第(2)、(3)、(4)回路中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1)、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是指微电脑智能控制装置或为可编程序控制装置或为继电器控制装置。
(12)、所有连接管道经检漏合格后均进行高效保温处理:内层敷设耐高温保温层,外层填注聚氨酯保温层。
(13)、本方法传热工质采用棉籽油或改性导热油或硝酸盐导热,分别采用油-岩石储热系统或硝酸盐储热系统。
B、在电网运行的“低谷”时段,电业人员既难以把电网内大量多余的电能调度出去,又无法把电能储存起来,只得白白浪费掉了,电能虽不能储存,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之后却可以保温、储存,本发明利用一种电能加热储热箱,将“低谷”时段的电能通过传热工质转化为高温热能,加热高热液流至一定高温在电能加热储热箱内进行保温、储存,再根据需要在“高峰”时段缓释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高热液流,利用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炉或高热液流多用煲,对2到3个炊具的食材同时进行炒、煮、焖、炖、煨、煲、烧、烤烹调方式的熟制,还利用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还利用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方便地烧热水,还利用暖气片采暖,既有效地缓解了电网“高峰”时段的缺电压力,又能充分利用电网“低谷”时段多余的电能,变“废”为宝,还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包括电能加热储热箱、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炉或高热液流多用煲、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暖气片、保温水箱、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水泵、手动/自动水阀、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自动控制装置,在阴雨天,在电网“低谷”时段启动电能加热储热箱的电加热装置,利用下述回路及回路控制方法,实现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
(1)、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在电网“低谷”时段自动开启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加热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传热工质,在电网非“低谷”时段自动关闭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电加热装置;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传热工质加热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温度传感器C检测到传热工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电加热装置通电加热,当传热工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电加热装置断电停止加热,使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传热工质在受控高温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以备在需要时有足够的热能可用。
(2)、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高热液流炒锅灶与高热液流多用炉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2)回路。
(3)、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3)回路。
(4)、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4)回路。
(5)、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手动/自动水阀与保温水箱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5)回路。
(6)、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水泵、手动/自动水阀与暖气片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6)回路。
(7)、当进行炊事作业时,即开启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当炊事作业完成时,即关闭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3)回路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设置为20~30分钟;第(5)回路中保温水箱内的水温控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定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保温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A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水温上升并与保温水箱内的水形成环流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不断上升,当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在受控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
(8)、当需要采暖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需要调节的室内温度的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B检测到室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和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高温热水与暖气片内的水形成循环,使暖气片升温并促使室温上升,当室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使暖气片停止升温,即可实现室温的自动调节。
(9)、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中任一回路的温度需要继续调升时,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两回路的温度均超过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则停止升温,当需要进行炊事作业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第(4)回路自动避让,暂时关闭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0)、当第(2)、(3)、(4)回路中任一回路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热泵处于开启状态,当第(2)、(3)、(4)回路中所有回路均处于完成任务状态——也称待机状态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耐热泵和第(2)、(3)、(4)回路中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1)、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是指微电脑智能控制装置或为可编程序控制装置或为继电器控制装置。
(12)、所有连接管道经检漏合格后均进行高效保温处理:内层敷设耐高温保温层,外层填注聚氨酯保温层。
(13)、本方法传热工质采用棉籽油或改性导热油或硝酸盐导热,分别采用油-岩石储热系统或硝酸盐储热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及其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和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的厨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无污染物排放,在家庭生活中拓宽太阳能的使用领域,有利于全球的节能减排。
2、开发“低谷”时段的电能用于家庭炊事、烧热水和取暖,既能为电网调峰,又能减少浪费,节约宝贵的能源资源。
3、不论是利用太阳能还是开发利用“低谷”时段的电能,都能为老百姓大幅度节约日常生活开支。
4、整套高热液流厨具,既能炊事,又能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供热水、采暖,一物多用,可解决目前太阳能灶和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功能过于单一的不足;可节省老百姓的置物开支。
5、整套高热液流厨具的研发,使同时做多样饭菜、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供热水、采暖成为可能,与现有太阳能灶相比,可节省50%的炊事时间,方便了百姓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高热液流炒锅灶主剖视图。
图2高热液流炒锅灶侧剖视图。
图3高热液流炒锅灶俯视图。
图4高热液流多用炉正立面图。
图5高热液流多用炉正剖视图。
图6高热液流多用炉A——A剖视图。
图7高热液流多用炉底盘、吸热翅片仰视图。
图8高热液流多用煲(夹层内胆有吸热翅片型)侧剖视图。
图9高热液流多用煲(夹层内胆无吸热翅片型)侧剖视图。
图10高热液流多用煲(盘管内胆型)侧剖视图。
图11高热液流消毒柜正剖视图。
图12高热液流消毒柜B——B剖视图。
图13电能加热储热箱正剖视图。
图14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的厨具示意图。
图15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的厨具示意图。
图16太阳能/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的厨具示意图。
图中:1.灶体,2.灶面板,3.锅底形夹层凹面,4.高热液流管,5.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按钮,7.开关调节阀,8.环形液流管,9.液流孔,10.保温层,11.防溢锅圈,12.活动炒锅,13.滴水锅沿,14.内保温锅盖,15.外保温锅盖,16.炉体,17.炉门,18.内胆,19.炉腔,20.空腔,21.蒸汽通道,22.观察窗,23.底盘,24.烧烤架,25.炉体内壁,26.锅具,27.锅盖,28.耐热手柄,29.吸热翅片,30.煲体,31.煲盖,32.夹层内胆,33.锅具,34.盘管内胆,35.锅具,36.柜体,37.柜门,38.空腔,39.消毒间,40.搁架,41.箱体,42.箱盖,43.释压管,44.内胆,45.耐高温保温层,46.聚氨酯保温层,47.电加热装置,48.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49.太阳能接收器,50.温度传感器A,51.温度传感器B,52.温度传感器C,53.自动控制装置,54.耐热泵,55.水泵,56.暖气片回路手动/自动水阀,57.电能加热储热箱,58.电能加热储热箱,59.暖气片,60.保温水箱,61.保温水箱回路手动/自动水阀,62.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第(3)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高热液流炒锅灶,它主要由灶体1,灶面板2,锅底形夹层凹面3,高热液流管4,手动/自动耐热阀门5,按钮6,开关调节阀7,环形液流管8,液流孔9,保温层10等组成。在灶面板2的中央,有一焊接严密的锅底形夹层凹面3,在锅底形夹层凹面3的底层凹面的中央,焊接有高热液流管4,在锅底形夹层凹面3的上端的外缘,严密焊接有一环形液流管8,在环形液流管8与锅底形夹层凹面3的连接处,开有若干个液流孔9,在环形液流管8的外一侧,严密焊接有高热液流管4,高热液流管4上连接有手动/自动耐热阀门5,手动/自动耐热阀门5通过按钮6或开关调节阀7控制,在灶体1,灶面板2,锅底形夹层凹面3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耐高温的保温层10。
本实施例的高热液流炒锅灶,还在锅底形夹层上层凹面3的上部边缘,连接有一圈突出于灶面板的防溢锅圈11,在锅底形夹层上层凹面3的上部,设置了一口活动炒锅12,当活动炒锅12置于锅底形夹层上层凹面3之上时,二者之交接面严密无间隙;在活动炒锅12的上口边缘还设置有一圈向外翻卷的滴水锅沿13,在炒锅之上还设置有内保温锅盖14、外保温锅盖15。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炉,它由炉体16,炉门17,内胆18,炉腔19,空腔20,高热液流管4,蒸汽通道21,保温层10构成,本实施例的高热液流多用炉由两个炉腔组合而成,内胆18与炉体内壁25牢固焊接,使其内与炉门17形成液密良好的洁净的炉腔19,其外与炉体内壁25形成液密良好的空腔20,高热液流管4各有一端与空腔20牢固焊接,蒸汽通道21之一端贯穿于内胆18,另一端开口于炉体16的外部,交接处均牢固焊接,炉体16和炉门17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10。
本实施例的高热液流多用炉,还在炉门17上设置了观察窗22,在炉腔19内设置了底盘23和烧烤架24,底盘23与内胆18之间牢固焊接,底盘23与内胆18之焊接体再与炉体内壁25牢固焊接,在所述的底盘23的上方,设置了与底盘曲面相吻合的锅具26,在锅具26上方有锅盖27,在锅具26的边缘设置有耐热手柄28,在底盘23或内胆18的外缘设置了吸热翅片29。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它由煲体30,煲盖31,夹层内胆32,高热液流管4,环形液流管8,液流孔9,锅具33、35,吸热翅片29,保温层10构成,夹层内胆32用金属板材冲压成型后再牢固焊接而成,夹层内胆32分两种:在夹层内胆32的外侧和底部设置有吸热翅片型和未设置吸热翅片型,见图8和图9,在夹层内胆32的上端,严密焊接有一环形液流管8,在环形液流管8与夹层内胆23的连接处,开有若干个液流孔9,在环形液流管8的外一侧,严密焊接有高热液流管4,夹层内胆32的下部也严密焊接有一根高热液流管4,夹层内胆32的内侧设置有锅具33、35,在煲体30,煲盖31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10。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它由煲体30,煲盖31,盘管内胆34,高热液流管4,锅具33,保温层10构成,盘管内胆34由延展性好的金属管盘绕而成,盘管两端的管口自盘管内胆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引出,盘管内胆34的内侧设置有锅具33,锅具33上口配置有煲盖31,在煲体30,煲盖31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10。
一种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它由柜体36,柜门37,内胆18,空腔38,消毒间39,搁架40,高热液流管4,蒸汽通道21,保温层10构成,内胆18与柜体内壁25牢固焊接,使其内与柜门37形成液密良好的洁净的消毒间39,其外与柜体内壁25形成液密良好的空腔38,高热液流管4各有一端与空腔38牢固焊接,蒸汽通道21之一端贯穿于内胆18,另一端开口于柜体36的外部,交接处均牢固焊接,柜体36和柜门37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10。
一种电能加热储热箱,它由箱体41,箱盖42,释压管43,内胆44,高热液流管4,耐高温保温层45,聚氨酯保温层46,电加热装置47构成,内胆44由碳素钢板材焊接而成,抗热渗漏,内胆44牢固焊接有高热液流管4,在箱盖42上焊接有释压管43,靠内胆44一侧填充有耐高温保温层45,靠箱体一侧填充有聚氨酯保温层46,在箱底紧靠内胆装置有电加热装置47,所述的电加热装置47是采用电热板。
A、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包括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48,太阳能接收器49,电能加热储热箱57,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煲,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暖气片59,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水泵55,暖气片回路手动/自动水阀56,温度传感器A50,温度传感器B51,自动控制装置53,保温水箱60,保温水箱回路手动/自动水阀61,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第(3)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在晴天,调整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对准太阳,利用下述回路及回路控制方法,即实现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
(1)、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48上的太阳能接收器49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4与电能加热储热箱57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1)回路。
(2)、电能加热储热箱57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高热液流炒锅灶与高热液流多用炉的高热液流管4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2)回路。
(3)、电能加热储热箱57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与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的高热液流管4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3)回路。
(4)、电能加热储热箱57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与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的高热液流管4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4)回路。
(5)、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手动/自动水阀61与保温水箱60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5)回路。
(6)、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水泵55、手动/自动水阀56与暖气片59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6)回路。
(7)、当进行炊事作业时,即开启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64;当炊事作业完成时,即关闭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64,第(3)回路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设置为20~30分钟;第(5)回路中保温水箱60内的水温控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53设定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保温水箱60内的温度传感器A50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61,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水温上升并与保温水箱60内的水形成环流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不断上升,当保温水箱60内的水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61,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在受控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
(8)、当需要采暖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53设置需要调节的室内温度的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B51检测到室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和第(6)回路的水泵55和手动/自动水阀56,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高温热水与暖气片59内的水形成循环,使暖气片升温并促使室温上升,当室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6)回路的水泵55和手动/自动水阀56,使暖气片59停止升温,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室温的自动调节。
(9)、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中任一回路的温度需要继续调升时,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则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两回路的温度均超过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53则指令关闭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则停止升温,当需要进行炊事作业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第(4)回路自动避让,暂时关闭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
(10)、当第(2)、(3)、(4)回路中任一回路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热泵54则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第(2)、(3)、(4)回路中所有回路均处于完成任务状态——也称待机状态时,自动控制装置53则指令关闭耐热泵54和第(2)、(3)、(4)回路中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63,64。
(11)、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装置,是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仪。
(12)、所有连接管道经检漏合格后均进行高效保温处理:内层敷设耐高温保温层,外层填注聚氨酯保温层。
(13)、本方法传热工质采用棉籽油导热,采用油-岩石储热系统。
B、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包括电能加热储热箱58,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煲,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暖气片59,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水泵55,暖气片回路手动/自动水阀56,温度传感器A50,温度传感器B51,温度传感器C52,自动控制装置53,保温水箱60,保温水箱回路手动/自动水阀61,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第(3)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在阴雨天,在电网“低谷”时段启动电能加热储热箱的电加热装置47,利用下述回路及回路控制方法,实现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
(1)、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在“低谷”时段自动开启电能加热储热箱58内电加热装置47,利用“低谷”时段的电能加热一种电能加热储热箱58内的传热工质,在非“低谷”时段即自动关闭电能加热储热箱58内电加热装置47,停止加热;通过自动控制装置53设置电能加热储热箱58内的传热工质加热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电能加热储热箱58内的温度传感器C52检测到传热工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53则指令电加热装置47通电加热,当传热工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53则指令电加热装置47断电停止加热,使电能加热储热箱58内的传热工质在受控高温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以备在需要时有足够的热能可用。
(2)、电能加热储热箱58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高热液流炒锅灶与高热液流多用炉的高热液流管4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2)回路。
(3)、电能加热储热箱58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与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的高热液流管4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3)回路。
(4)、电能加热储热箱58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4、耐热泵54、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与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的高热液流管4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4)回路。
(5)、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手动/自动水阀61与保温水箱60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5)回路。
(6)、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水泵55、手动/自动水阀56与暖气片59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6)回路。
(7)、当进行炊事作业时,即开启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自动控制装置53指令关闭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64;当炊事作业完成时,即关闭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3,64,第(3)回路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设置为20~30分钟;第(5)回路中保温水箱内的水温控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定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53通过设在保温水箱60内的温度传感器A50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61,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水温上升并与保温水箱60内的水形成环流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不断上升,当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61,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在受控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
(8)、当需要采暖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53设置需要调节的室内温度的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B51检测到室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和第(6)回路的水泵55和手动/自动水阀56,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高温热水与暖气片59内的水形成循环,使暖气片59升温并促使室温上升,当室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6)回路的水泵55和手动/自动水阀56,使暖气片停止升温,即可实现室温的自动调节。
(9)、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中任一回路的温度需要继续调升时,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则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两回路的温度均超过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则停止升温,当需要进行炊事作业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第(4)回路自动避让,暂时关闭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4。
(10)、当第(2)、(3)、(4)回路中任一回路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热泵54则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第(2)、(3)、(4)回路中所有回路均处于完成任务状态——也称待机状态时,自动控制装置53则指令关闭耐热泵54和第(2)、(3)、(4)回路中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62,63,64。
(10)、本实施例的自动控制装置,是采用微电脑智能控制仪。
(12)、所有连接管道经检漏合格后均进行保温处理:内层敷设耐高温保温层,外层填注聚氨酯保温层。
(13)、本方法传热工质采用硝酸盐导热,采用硝酸盐储热系统。

Claims (1)

1.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包括煲体、煲盖、夹层内胆、高热液流管、环形液流管、液流孔、锅具、吸热翅片、保温层,其特征在于,夹层内胆用金属板材焊接而成,夹层内胆分两种:在夹层内胆的外侧和底部设置有吸热翅片或不设置吸热翅片,在夹层内胆的上端,焊接有一环形液流管,在环形液流管与夹层内胆的连接处,开有若干个液流孔,在环形液流管的外一侧,焊接有高热液流管,夹层内胆的下部也焊接有一根高热液流管直通夹层内胆的空腔,在夹层内胆的内侧设置有锅具,在煲体、煲盖的夹层内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高热液流多用煲是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和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专用的厨具;
A、利用太阳能聚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包括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太阳能接收器、电能加热储热箱、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煲、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暖气片、保温水箱、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水泵、手动/自动水阀、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自动控制装置;在晴天,调整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对准太阳,利用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将光能通过传热工质转变为高温热能,加热高热液流至一定高温在电能加热储热箱内进行保温、储存,利用下述回路及回路控制方法,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缓释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高热液流,利用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煲,对2到3个炊具的食材同时进行炒、煮、焖、炖、煨、煲、烧、烤烹调方式的熟制,同时利用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利用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方便地烧热水,利用暖气片采暖;
(1)、太阳能抛物面聚光器上的太阳能接收器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与电能加热储热箱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1)回路;
(2)、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高热液流炒锅灶与高热液流多用煲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2)回路;
(3)、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3)回路;
(4)、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4)回路;
(5)、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手动/自动水阀与保温水箱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5)回路;
(6)、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水泵、手动/自动水阀与暖气片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6)回路;
(7)、当进行炊事作业时,即开启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当炊事作业完成时,即关闭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手动或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3)回路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设置为20~30分钟;第(5)回路中保温水箱内的水温控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定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保温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A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水温上升并与保温水箱内的水形成环流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不断上升,当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在受控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
(8)、当需要采暖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需要调节的室内温度的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B检测到室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和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高温热水与暖气片内的水形成循环,使暖气片升温并促使室温上升,当室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使暖气片停止升温,如此循环即可实现室温的自动调节;
(9)、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中任一回路的温度需要继续调升时,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两回路的温度均超过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则停止升温,当需要进行炊事作业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第(4)回路自动避让,暂时关闭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0)、当第(2)、(3)、(4)回路中任一回路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热泵则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第(2)、(3)、(4)回路中所有回路均处于完成任务状态——也称待机状态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耐热泵和第(2)、(3)、(4)回路中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1)、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是指微电脑智能控制装置或为可编程序控制装置或为继电器控制装置;
(12)、所有连接管道经检漏合格后均进行高效保温处理:内层敷设耐高温保温层,外层填注聚氨酯保温层;
B、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用于炊事/餐具消毒/供热水/采暖,包括电能加热储热箱、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煲、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暖气片、保温水箱、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水泵、手动/自动水阀、温度传感器A、温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C、自动控制装置;在电网运行的“低谷”时段,电业人员既难以把电网内大量多余的电能调度出去,又无法把电能储存起来,只得白白浪费掉了,电能虽不能储存,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之后却可以保温、储存;在阴雨天,在电网“低谷”时段启动电能加热储热箱的电加热装置,将“低谷”时段的电能通过传热工质转化为热能,加热高热液流至一定高温在电能加热储热箱内进行保温、储存,利用下述回路及回路控制方法,根据需要在“高峰”时段缓释高热液流,利用高热液流炒锅灶、高热液流多用煲,对2到3个炊具的食材同时进行炒、煮、焖、炖、煨、煲、烧、烤烹调方式的熟制,同时利用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利用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方便地烧热水,利用暖气片采暖;
(1)、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在电网“低谷”时段自动开启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加热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传热工质,在电网非”低谷”时段自动关闭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电加热装置;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传热工质加热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温度传感器C检测到传热工质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电加热装置通电加热,当传热工质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电加热装置断电停止加热,使电能加热储热箱内的传热工质在受控高温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以备在需要时有足够的热能可用;
(2)、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高热液流炒锅灶与高热液流多用煲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2)回路;
(3)、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高热液流餐具消毒柜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3)回路;
(4)、电能加热储热箱的传热工质通过高热液流管、耐热泵、手动/自动耐热阀门与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的高热液流管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4)回路;
(5)、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手动/自动水阀与保温水箱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5)回路;
(6)、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上的进、出水管通过输水管、水泵、手动/自动水阀与暖气片连通并形成封闭的循环回路,简称第(6)回路;
(7)、当进行炊事作业时,即开启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当炊事作业完成时,即关闭第(2)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3)、(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3)回路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设置为20~30分钟;第(5)回路中保温水箱内的水温控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定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保温水箱内的温度传感器A检测到水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水温上升并与保温水箱内的水形成环流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不断上升,当保温水箱内的水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5)回路的手动/自动水阀,使保温水箱内的水温在受控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储存;
(8)、当需要采暖时,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设置需要调节的室内温度的上、下限温度控制范围,当自动控制装置通过设在室内的温度传感器B检测到室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开启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和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内的高温热水与暖气片内的水形成循环,使暖气片升温并促使室温上升,当室温上升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6)回路的水泵和手动/自动水阀,使暖气片停止升温,即可实现室温的自动调节;
(9)、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中任一回路的温度需要继续调升时,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当第(5)回路或第(6)回路两回路的温度均超过设定温度上限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第(4)回路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此时管式流体换热热水器则停止升温,当需要进行炊事作业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第(4)回路自动避让,暂时关闭第(4)回路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0)、当第(2)、(3)、(4)回路中任一回路处于工作状态时,耐热泵则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当第(2)、(3)、(4)回路中所有回路均处于完成任务状态——也称待机状态时,自动控制装置指令关闭耐热泵和第(2)、(3)、(4)回路中的手动/自动耐热阀门;
(11)、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是指微电脑智能控制装置或为可编程序控制装置或为继电器控制装置;
(12)、所有连接管道经检漏合格后均进行高效保温处理:内层敷设耐高温保温层,外层填注聚氨酯保温层。
CN201310624658.5A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8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4658.5A CN103948297B (zh)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742788A CN101248960B (zh) 2008-02-04 2008-02-04 太阳能/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供热水/采暖的方法
CN201310624658.5A CN103948297B (zh)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742788A Division CN101248960B (zh) 2008-02-04 2008-02-04 太阳能/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供热水/采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8297A CN103948297A (zh) 2014-07-30
CN103948297B true CN103948297B (zh) 2017-05-24

Family

ID=5132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465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8297B (zh) 2008-02-04 2008-02-04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82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3128B (zh) * 2016-04-25 2019-04-26 云南科威液态金属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可均匀加热的电饭煲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347U (zh) * 1989-04-26 1990-04-04 廖仲威 多功能节能炊具
CN2095609U (zh) * 1991-02-25 1992-02-12 孔繁成 以高温导热油为载体的夹层锅
CN2358791Y (zh) * 1998-12-19 2000-01-19 黄宪南 多用节能快速煮粥锅
US6698337B1 (en) * 2002-09-09 2004-03-02 Jong Peter Park Air core cookware
CN200943875Y (zh) * 2006-02-28 2007-09-05 郭卫康 高效聚能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8297A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8960B (zh) 太阳能/低谷电能储热用于炊事/供热水/采暖的方法
CN103948298B (zh) 一种电能加热储热箱
CN103932574B (zh)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炉
CN206453671U (zh) 一种防漏水的电加热双开门蒸饭柜
CN103948297B (zh) 一种高热液流多用煲
CN200943875Y (zh) 高效聚能灶
CN2274741Y (zh) 室内多功能太阳灶
CN103750731B (zh) 一种高热液流炒锅灶
CN101433429A (zh) 节能多功能整体厨具
CN203116098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环保灶
CN103948949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聚热和利用低谷电能加热、储热进行餐具消毒的方法
EP3865042B1 (en) Heat recovery oven with dishwasher
CN101233995A (zh) 高热流体多用煲及其灶厨具组合
CN202125968U (zh) 高效环保多用节能炉
CN215909458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利用装置
CN217610499U (zh) 便携式炒菜蒸饭器
CN103948300B (zh) 一种炒锅灶高热流体多用煲流体换热热水器灶厨具组合
CN213983672U (zh) 集热式节能减排炉灶
CN103948299B (zh) 一种炒锅灶高热流体多用煲厨具组合
CN210241673U (zh) 一种余热利用节能炉灶
CN103948302B (zh) 一种炒锅灶高热流体多用煲余热消毒柜热水器组合
CN214746466U (zh) 燃气余热利用热水器
CN201126201Y (zh) 一种炉灶余热利用器
CN2564903Y (zh) 环保型多功能炉灶
CN103948301B (zh) 一种炒锅灶高热流体多用煲余热消毒柜灶厨具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3

Address after: 314416 No.318, Nanjie Road, Yuanhua Town,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ing Yuanhua Town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5100 Hubei city of Daye Province Dongfeng Road Park Villa Building three unit B 602

Patentee before: Guo Weika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