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5290A -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5290A
CN103945290A CN201410171712.XA CN201410171712A CN103945290A CN 103945290 A CN103945290 A CN 103945290A CN 201410171712 A CN201410171712 A CN 201410171712A CN 103945290 A CN103945290 A CN 103945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 speaker
iron piece
sound
retaining wall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717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5290B (zh
Inventor
廖柏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717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5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5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5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5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52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包含:上壳体;下壳体,具有容置开口,且该下壳体与该上壳体连接形成容置空间;扬声器本体,设置于该容置开口内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上铁件与该上壳体、该下壳体以及该扬声器本体配合以隔离该第一音响空间与该第二音响空间;上铁件,设置于该上壳体与该扬声器本体之间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以隔离该第一音响空间与该第二音响空间;以及下铁件,设置于该扬声器本体的下方且与该下壳体连接。本发明的扬声器利用上铁件、下铁件与上壳体、下壳体及扬声器本体的配合,实现了扬声器的密封,以及厚度的降低,解决了习知扬声器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体积轻薄的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机的扬声器模组如图1A至1B所示,图1A及图1B为习知正出音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扬声器10包含上壳体11、下壳体12以及扬声器本体13,扬声器本体13置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结合形成的容置空间中,且位于扬声器本体13上方的上壳体11上设置有出音口19,壳体11与下壳体12经超音波熔接后,可完全气密。通常习知扬声器与外部电路板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连接方式如图1A所示,扬声器本体13通过连接垫14连接外部电路板15的连接器16,从而实现与外部电路板15的电性连接;另一种连接方式如图1B所示,扬声器本体13的连接垫14与金属线17焊接,金属线17的另一头直接与外部电路板(未示出)做连接,下壳体12对应金属线17设置穿出孔18,再使用点胶的方式密封穿出孔18,达成扬声器10的完全气密。习知扬声器虽然具有良好气密性且声学品质好控制的优点,但其需要较大的空间,较高的厚度堆叠累积,如图1A所示的扬声器10,其厚度D1为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密封后的高度、连接器16的高度以及电路板15的高度之和,通常D1至少为5毫米,而如图1B所示的扬声器10,其厚度D2为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密封后的高度与金属线17的高度之和,通常D2至少为5.1毫米,上述厚度D1与D2已不能满足现有电子产品轻薄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于手机外观需求的不断提升,习知的手机背后出音孔的外观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美感的需求。于是发展出了侧出音扬声器,如图1C所示,图1C为习知侧出音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侧出音扬声器20与上述正出音扬声器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侧出音扬声器20的出音口29设置于扬声器本体23的侧方向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扬声器厚度较大及侧出音扬声器受模具限制等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扬声器,包含:上壳体;下壳体,具有容置开口,且该下壳体与该上壳体连接形成容置空间;扬声器本体,设置于该容置开口内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上铁件与该上壳体、该下壳体以及该扬声器本体配合以区隔该第一音响空间与该第二音响空间;上铁件,设置于该上壳体与该扬声器本体之间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以隔离该第一音响空间与该第二音响空间;以及下铁件,设置于该扬声器本体的下方且与该下壳体连接。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铁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且该第一端远离该第二音响空间,该第二端邻近该第二音响空间;该上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内部延伸至该第二端形成第一上挡墙。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下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内部延伸形成下挡墙,该下挡墙抵接该上铁件且邻近该扬声器本体设置。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壳体及/或该下壳体对应该第一音响空间形成第一下挡墙,该第一下挡墙抵接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或者该第一下档墙抵接该上铁件,并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位于该扬声器本体上方的该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音口,该扬声器沿第二出音方向朝该第二出音口出音。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至该下铁件形成第二上挡墙,且该第二上挡墙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下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二下挡墙,且该第二下挡墙抵接至该上壳体,且该第二下挡墙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该上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三上挡墙,且该第三上挡墙抵接至该上铁件;该下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三下挡墙,且该第三下挡墙抵接至该上铁件;该第三上挡墙及该第三下挡墙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作为进一步可选的技术方案,位于该扬声器本体上方的该上铁件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供该扬声器出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如上所述任意一种扬声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扬声器利用上铁件、下铁件与上壳体、下壳体及扬声器本体的配合,实现了扬声器的密封,以及厚度的降低,解决了习知扬声器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B为习知正出音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习知侧出音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出音扬声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侧出音扬声器组装后沿A-A’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出音扬声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正出音扬声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正出音扬声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扬声器通常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收音机等电子装置,但不限于此。请结合参看图2及图3,图2为本发明的扬声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侧出音扬声器组装后沿A-A’方向的结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扬声器100包含上壳体101,下壳体102,扬声器本体103,上铁件104以及下铁件105。通常,上壳体101及下壳体102皆为塑料材质,因此,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之间可以以超音波熔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起来,并形成容置空间S,如图3所示。下壳体102还具有容置开口1022,扬声器本体103设置于容置开口1022内并位于容置空间S中,并且容置空间S还具有第一音响空间S1及第二音响空间S2,其中,第一音响空间S1包含扬声器本体103上方及右侧的空间,如图3所示。扬声器本体103用以区隔第一音响空间S1与第二音响空间S2。上铁件104设置于上壳体101与扬声器本体103之间且位于容置空间S中,且上铁件104与上壳体101、下壳体102以及扬声器本体103配合以隔离第一音响空间S1与第二音响空间S2。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为使扬声器的出音效果更好,可于扬声器本体103上方的上铁件104上设置有开口1042。下铁件105设置于扬声器本体103的下方且与下壳体102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上铁件10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041及第二端1043,且第一端1041远离第二音响空间S2,第二端1043邻近第二音响空间S2,上壳体101向容置空间S内部延伸至上铁件104的第二端1043,形成第一上挡墙1012,如图3所示,如此,上壳体101、下壳体102、第一上挡墙1012、扬声器本体103、上铁件104以及下铁件105共同形成了密闭的第二音响空间S2,从而能够保证第二音响空间S2的音响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下壳体102向容置空间S内部延伸形成第一下挡墙1022,第一下挡墙1022抵接上铁件104的第一端1041;或者第一下档墙1022抵接上铁件104,并邻近上铁件104的第一端1041设置,如图3所示,上壳体101、下壳体102、第一上挡墙1012、第一下挡墙1022、上铁件104及下铁件105将第一音响空间S1与第二音响空间S2完全隔离,使得第一音响空间S1与第二音响空间S2皆能够得到较佳的音响效果。
本实施例的扬声器100为侧出音扬声器,上壳体101及/或下壳体102对应第一音响空间S1形成第一出音口W1,扬声器100沿第一出音方向(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朝第一出音口W1出音。如图2所示实施例,第一出音口W1由上壳体101上设置缺口形成,而于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口W1亦可以设置于下壳体102上,或者同时设置于上壳体101及下壳体102上,但不以此为限,只要能满足侧出音的需求即可。
此外,上述实施例的侧出音扬声器还包含电路板106,扬声器本体103的金属引脚1032穿过下铁件105上的通孔(未绘示)与电路板106电性连接。具体地,金属引脚1032可以为金属弹片,其在于电路板106结合后受到挤压,从而可以不增加扬声器100的厚度。可见扬声器100的整体厚度D等于上壳体101与下壳体102密封后的高度及电路板106的厚度之和,一方面以下铁件105部分取代下壳体102,充分利用了下壳体102的厚度且保证了扬声器100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减少了连接器或金属线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扬声器100的厚度,因此扬声器100的整体厚度D相较习知扬声器的厚度得以降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的正出音扬声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该实施例的扬声器200具有如上所述实施例的扬声器100类似的结构,区别仅在于出音方式不同。请参看图4,扬声器200同样包含上壳体201,下壳体202,扬声器本体203,上铁件204以及下铁件205。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连接形成容置空间,下壳体202具有容置开口2022,扬声器本体203设置于容置开口2022内并位于容置空间中,扬声器本体203用以区隔第一音响空间S1’及第二音响空间S2’,其中第一音响空间S1’包含扬声器本体203上方及右侧的空间,如图4所示。上铁件204设置于上壳体201与扬声器本体203之间,并且位于扬声器本体203上方的上壳体201上设置有第二出音口W2,扬声器200沿第二出音方向(图中虚线箭头所示)朝第二出音口W2出音。下铁件205设置于扬声器本体203的下方且与下壳体202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上壳体201向容置空间内部延伸至上铁件204的第二端2043,形成第一上挡墙2012,并且上壳体201向容置空间延伸至上铁件204的第一端2041形成第三上挡墙2014,且第三上挡墙2014邻近上铁件204的第一端2041设置。如此,可将第一音响空间S1’限缩至仅包含扬声器本体203上方的空间,从而提高了扬声器200的音响效果。下壳体202向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三下挡墙2024,且第三下挡墙2024抵接至上铁件204,且邻近上铁件204的第一端2041设置。亦即第三上挡墙2014抵接上铁件204且第三下挡墙2024亦抵接上铁件204,如此,第一音响空间S1’由上壳体201、第一上挡墙2012、第三上挡墙2014、上铁件204形成了密闭的空间,同时第二音响空间S2’由上壳体201、第一上挡墙2012、扬声器本体203、下壳体202及下铁件205形成密闭的空间,从而保证了第一音响空间S1’与第二音响空间S2’的密封性,进而保证了扬声器200的音响效果。于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第一音响空间S1’的密闭性,优选地,上铁件204的第一端2041可以伸入到第一音响空间S1’内部,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三上挡墙2014及第三下挡墙2024亦可以分别抵接至上铁件204的第一端2041。
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的正出音扬声器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扬声器200的上壳体201向容置空间延伸至下铁件205形成第二上挡墙2014’,且第二上挡墙2014’邻近上铁件204的第一端2041设置,如此仅由上壳体201、第一上挡墙2012、第二上挡墙2014’及上铁件204形成密闭的第一音响空间S1’;亦或者,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的正出音扬声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扬声器200的下壳体202向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二下挡墙2024’,且第二下挡墙2024’抵接至上壳体201,邻近上铁件204的第一端2041设置,如此可仅由上壳体201、第一上挡墙2012、上铁件204及第二下挡墙2024’形成密闭的第一音响空间S1’。
上述实施例中,扬声器200还包含电路板206,扬声器本体203的金属引脚2032穿过下铁件205与电路板206电性连接。扬声器200的整体厚度D’等于上壳体201与下壳体202密封后的高度及电路板206的厚度之和,减少了连接器或金属线的使用,因此扬声器200的整体厚度D’相较习知扬声器的厚度得以降低。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扬声器利用上铁件、下铁件与上壳体、下壳体及扬声器本体的配合,实现了扬声器的密封,以及厚度的降低,解决了习知扬声器厚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扬声器包含:
上壳体;
下壳体,具有容置开口,且该下壳体与该上壳体连接形成容置空间;
扬声器本体,设置于该容置开口内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容置空间还具有第一音响空间以及第二音响空间,该扬声器本体用以区隔该第一音响空间与该第二音响空间;
上铁件,设置于该上壳体与该扬声器本体之间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且该上铁件与该上壳体、该下壳体以及该扬声器本体配合以隔离该第一音响空间与该第二音响空间;以及
下铁件,设置于该扬声器本体的下方且与该下壳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上铁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且该第一端远离该第二音响空间,该第二端邻近该第二音响空间;该上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内部延伸至该第二端形成第一上挡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下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内部延伸形成第一下挡墙,该第一下挡墙抵接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或者该第一下档墙抵接该上铁件,并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及/或该下壳体对应该第一音响空间形成第一出音口,该扬声器沿第一出音方向朝该第一出音口出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该扬声器本体上方的该上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出音口,该扬声器沿第二出音方向朝该第二出音口出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至该下铁件形成第二上挡墙,且该第二上挡墙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下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二下挡墙,且该第二下挡墙抵接至该上壳体,且该第二下挡墙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三上挡墙,且该第三上挡墙抵接至该上铁件;该下壳体向该容置空间延伸形成第三下挡墙,且该第三下挡墙抵接至该上铁件;该第三上挡墙及该第三下挡墙邻近该上铁件的该第一端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上铁件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供该扬声器出音。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
CN201410171712.XA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5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1712.XA CN103945290B (zh)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71712.XA CN103945290B (zh)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5290A true CN103945290A (zh) 2014-07-23
CN103945290B CN103945290B (zh) 2017-09-26

Family

ID=5119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7171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5290B (zh) 2014-04-25 2014-04-25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52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7748A (zh) * 2018-12-18 2019-02-1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喇叭
CN113316040A (zh) * 2020-02-26 2021-08-2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具有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3620A (en) * 1993-12-20 1996-02-20 Pulfrey; Robert E. High fidelity sound reproducing system
CN101346013A (zh) * 2008-08-22 2009-01-14 宁波东威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2385248U (zh) * 2011-12-28 2012-08-15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扬声器模组
CN103139683A (zh) * 2013-01-23 2013-06-05 福兴达科技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侧出声的音腔结构
CN203225864U (zh) * 2013-02-07 2013-10-0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其应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3620A (en) * 1993-12-20 1996-02-20 Pulfrey; Robert E. High fidelity sound reproducing system
CN101346013A (zh) * 2008-08-22 2009-01-14 宁波东威电子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2385248U (zh) * 2011-12-28 2012-08-15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扬声器模组
CN103139683A (zh) * 2013-01-23 2013-06-05 福兴达科技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侧出声的音腔结构
CN203225864U (zh) * 2013-02-07 2013-10-02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其应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7748A (zh) * 2018-12-18 2019-02-12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喇叭
CN113316040A (zh) * 2020-02-26 2021-08-27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扬声器模组及具有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5290B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8881B2 (en) Speaker
US10003870B2 (en) Loudspeaker module emitting sound at lateral side
US7558396B2 (en) Microphone module at corner or edge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3108268B (zh) 扬声器模组及其使用该扬声器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03269462B (zh) 扬声器模组
CN106303863B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喇叭出音口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3581809B (zh) 一种终端及其受话器
CN104168528A (zh) 扬声器模组
CN107925808A (zh) 声音输出和拾取装置
KR20160131125A (ko) 스피커 모듈
CN203181149U (zh) 增大喇叭音腔体积的移动终端
CN104113811A (zh) 具有立体基板的微机电麦克风封装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101783981A (zh) 一种音箱和电视机
CN205017383U (zh) 听筒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3945290A (zh) 扬声器及电子装置
CN106231014A (zh) 扬声器模组及具有该扬声器模组的移动终端
CN203661138U (zh) 一种壳体组件、手机和移动终端
CN103888866A (zh) 应用扬声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9017232U (zh)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5792828U (zh) 一种侧出音的防水手机终端
CN201966990U (zh) 扬声器的封装结构
CN104754080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3851286U (zh) 扬声器
CN20733995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11004365A (ja) バウンダリーマイクロホ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