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5069A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5069A
CN103945069A CN201410188785.XA CN201410188785A CN103945069A CN 103945069 A CN103945069 A CN 103945069A CN 201410188785 A CN201410188785 A CN 201410188785A CN 103945069 A CN103945069 A CN 103945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bnormality
monitoring
terminal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87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剑桥
孙雨傲
吴玉昊
吴修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887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50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5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5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触发所述急救任务的执行。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急救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状态监测模块,计算模块和急救模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急救系统,所述急救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处于异常状态,则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出异常状态信号;,第二终端响应于从第一终端接收的异常状态信息,触发所述急救任务。本发明可以判断移动终端的状态,并根据移动终端所处的异常状态自行触发急救任务,能够尽快使移动终端的携带者脱离危险或得到救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手中的移动终端越来越多,如:手机,电子手表,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传呼机,MP3,MP4,收音机,对讲机,微型笔记本电脑。其中手机最为普遍,手机的普及率近100%。而且近年来,手机等电子产品是人们外出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
平时,老人小孩由于其生理原因,各方面能力较弱,当碰到紧急情况时需要紧急救援,以使他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脱离危险,得到及时的救助。而往往在紧急的时候,老人和小孩不能自主地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可能会导致危险性增加,例如:老人因疾病昏倒得不到及时救助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另外,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对人民群众实施犯罪,如:绑架,拐卖等。其中,在绑架时,被绑架者所处的条件和环境不允许被绑架者掏出手机等通讯设备呼救,由于手脚被绑,无法动弹,造成即使有通讯设备的情况下也无法自我急救,因此,急需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自行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及相关的设备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以及一种带有急救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以及一种急救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触发所述急救任务的执行。
所述急救任务为移动终端的执行任务,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危险或异常状态信号给所有能够解除该危险或异常状态信号的人或物,或者是传递危险或异常状态信号给能够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提供救助或帮助,使其脱离危险或异常状态的人或物。
其中,所述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包括: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状态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受力状态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强度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物体的距离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速度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方向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参数。
进一步,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包括: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落状态;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降状态;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
最佳的,同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状态参数,用于提高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异常状态的准确率。
其次,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的步骤后,还包括:进入延迟期;继续响应于监测到的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异常状态,若移动终端在延迟期处于解除异常状态,不触发所述急救任务。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的步骤后,还包括:进入延迟期;继续响应于监测到的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异常状态,若移动终端在延迟期处于异常状态,触发所述急救任务。
其中,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包括:
传感器监测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未达到异常状态的阀值,不触发所述急救任务的执行;传感器监测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达到异常状态的阀值,触发所述急救任务的执行。
所述解除异常状态包括上升状态、手持或手握状态,所述异常状态包括异常下降、异常下落或受异常压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急救功能的设备,包括:
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处理状态监测模块的信息,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
急救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急救任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急救系统,所述急救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若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异常状态,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出异常状态信号;所述第二终端,具有接收第一终端的异常状态信号,并向第一终端指令,远程控制第一终端的功能,第二终端响应于从第一终端接收的异常状态信息,触发所述急救任务。
有益效果:
其一: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和一种带有急救功能的设备。 当使用者因为外界或自身原因昏倒,摔倒等,或者由于不能自主控制移动终端从身体上掉落,或者倒下后身体压在移动终端上。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会自行监测移动终端的状态,并根据移动终端的状态判断移动终端使用者的状态,若监测到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处于异常状态时,会自动触发移动终端的急救任务。所述急救任务为移动终端的执行任务,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危险或异常状态信号给所有能够解除该危险或异常信号的人或物,或者是传递危险或异常状态信号给能够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提供救助或帮助,使其脱离危险或异常状态的人或物。即通过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可以使移动终端的使用者解除危险或异常状态或脱离危险或异常,或者得到救助或帮助,使移动终端能够人性化的为人类造福或服务。
当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人遇到突发紧急事件,随身携带了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或者携带了具有本发明方法的设备,使用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将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抛下或给予本发明的移动终端适合的压力,例如:身体坐或躺在移动终端上,移动终端即可触发急救任务,所述急救任务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执行,如:通知家人、急救中心、报警平台、路人,这样使用者能够尽快脱离危险状态。
其二: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状态参数判断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异常状态判断是否触发急救任务可以大大提高触发急救任务的准确率,比如:人体经常会下蹲,而下蹲往往是匀速进行的,这时,如果监测到的移动终端下降速度的波动范围在阀值区间内,或监测到下降的加速度值不属于异常状态阀值时,则认为移动终端的携带者正在下蹲或坐电梯或下楼。不触发急救任务,排除错误判断的干扰因素。
经过发明人调查,正常使用移动终端,使用者一般非常小心,很少意外掉落或坠落,即使偶尔坠落也会在短时间内捡起,非人为意外等原因也不会用身体躺或坐在移动终端上,更不会大力按压移动终端。发明人根据该调查,将移动终端监测物理状态参数后,对物理状态参数的阀值进行了限定,当检测到移动终端意外坠落或有短时间的按压后,在延时期内捡起移动终端或身体离开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就会自动取消急救任务,以增加触发急救任务的准确率,即在移动终端的使用者需要时启动急救任务。
调查显示,众多老人的都是由于意外事件后救助不及时而离世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给老人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若使用者携带了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其突然意外跌倒或摔倒,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监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跌倒状态或使用者的相应非正常动作后,即可立马启动急救任务,如通知家人或周围的路人,当确认急救任务正确后还可以自动启动定位系统,拨打120等报警电话,可以帮助使用者通知救助中心,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跌倒后,老人的身体一般是压在移动终端上,这样会对上述口袋中的移动终端形成一个力,根据受力的方向和大小,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异常受力状态,若符合异常受力的阀值的条件,则启动急救任务,让使用者能够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救助。
同时,本发明可选有延时期,当监测到移动终端达到异常状态的阀值后进入延时期,若监测到向上的运动状态,即说明使用者被人扶起或自己爬起,身上的移动终端就向上运动,移动终端不会触发急救任务,以免造成家人和路人不必要的担心和恐慌。同理,当移动终端处于手握、手持的状态,说明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处于正常使用移动终端状态,不需要自动触发急救任务。
难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绑架勒索事件偶尔会发生,当使用者使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时,仅需长时间按压移动终端或将移动终端扔到角落,移动终端根据物理状态的阀值判断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处于异常状态,则触发适用于绑架勒索的急救任务,如通知家人,自动定位,报警等,警方可以根据移动终端提供的信号,快速定位使用者,快速解救使用者,惩治犯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详细的解释和完整的描述。
图1:本发明第一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流程图;
图2:本发明第二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流程图;
图3:本发明第三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流程图;
图4: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的横向截面结构简图;
图5:本发明另一种移动终端的横向截面结构简图;
图6:一种压力信息感应显示屏幕的横向截面结构图; 
图7:一种力传感器布局示意图。
实施例1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电子手表,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传呼机,MP3,MP4,收音机,对讲机,微型笔记本电脑等。
步骤101,传感器监测物理状态参数。
所述传感器安装在移动终端内的传感器,具体包括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GPS、速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状态参数;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受力状态参数;光线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强度参数;距离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物体的距离参数;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速度参数;GPS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陀螺仪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方向参数;计时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参数。
可以采用一种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的多种物理状态参数,获取移动终端的多种物理状态信息,通过多种物理状态参数可增加异常状态判断的正确率。
步骤102,根据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异常下落或异常下降状态。
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接收到步骤101中获取的传感器信号后,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值,若物理状态参数值达到异常下落或异常下降状态的阀值,执行步骤103,若物理参数值未达到异常下落或异常下降状态的阀值,返回步骤101,继续通过传感器获取信号。其中,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异常下落或异常下降状态的阀值为大于0的数值。
举例说明异常下落或异常下降状态的阀值:
例1:单独使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落状态时,通常重力加速度为9.8 m/s2,但由于空气阻力和其他影响因素,异常下落时,加速度大小围绕9.8 m/s2有浮动区间。设背离地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若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落状态, x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值在7m/s2到11m/s2之间,因此,用加速度表示异常下落状态的阀值区间为7m/s2到11m/s2之间,方向是向地方向。
例2:发明人发现,通常情况下,移动终端意外掉落的距离在0.5m-2m之间,持续时间在0.2-1.2s,时间参数和加速度状态参数相结合可以表示移动终端处于意外掉落引起的异常下落状态,当加速度状态参数满足例1的异常下落状态阀值区间,并且要满足该加速度的持续时间为0.2-1.2s,才表示移动终端处于意外掉落的异常下落状态,这样增加意外掉落的异常下落状态监测的正确率,减少错误判断。
例3: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结合,判定手机的运动方向后,再对其加速度进行监测,其他同例1,若加速度达到异常下落状态阀值,则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落状态,这个通过方向和加速度结合可以减少使用者由于正常运动造成的错误判断。
例4:据发明人研究发现,携带了移动终端的人在摔倒或倒下时,移动终端会随人体一同下降。人体在正常摔倒时,加速度通常在0.3m/s2~3m/s2之间,持续时间在0.5s以上,上口袋或下口袋或手臂总位移一般在0.5m~1.4m之间,所以,通过加速度状态参数和时间参数的配合,设背离地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负方向的加速度的阀值为0.3m/s2~3m/s2,,且该加速度持续0.5s以上,则认为移动终端随人体处于摔倒或倒下状态,若判断出使用移动终端的人处于摔倒或倒下状态,即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降状态,触发急救任务。
例5:乘坐交通工具,如电梯、飞机等,会有下降运动,但加速度的波动比较小,速度变化比较均衡,例4的情况下,若结合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当加速度的变化符合线性变化时,则认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在乘坐交通工具,触发急救任务时排除该情况;且人体意外摔倒的下降速度小于2m/s,若监测到移动终端的下降速度大于2m/s,则认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不是由于意外摔倒或倒下造成的异常下降状态。采用这两个物理状态参数可以排除因交通工具等人为下降造成的错误判断,可以做到更准确的判断异常下降状态,准确地触发急救任务。
步骤103,若移动终端处于下异常落或异常下降状态,触发执行急救任务。
所述急救任务为移动终端的执行任务,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危险或异常下降或异常下落状态信号给所有能够解除该危险或异常下降或异常下落状态信号的人或物,或者是传递危险或异常下降或异常下落状态信号给能够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提供救助或帮助,使其脱离危险或异常下降或异常下落状态的人或物。
如果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落或异常下降状态,移动终端触发执行急救任务,根据不同的移动终端用途,急救任务的执行也有多种方式。所述急救任务可以包括:拨打电话给指定的号码,发送信息,传送地理位置到指定设备,发送互联网信息,拨打网络电话,发出求救声音等。
 
实施例2
参见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二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电子手表,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传呼机,MP3,MP4,收音机,对讲机,微型笔记本电脑等。
步骤201,传感器监测物理状态参数。
所述传感器安装在移动终端内的传感器,具体包括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GPS等,用于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其中,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状态参数;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受力状态参数;光线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强度参数;距离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物体的距离参数;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速度参数;GPS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陀螺仪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方向参数;计时器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参数。
可以采用一种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也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的多种物理状态参数,获取移动终端的多种物理状态信息,通过多种物理状态参数可增加异常状态判断的正确率。
步骤202,根据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异常受力状态。
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接收到步骤201中获取的传感器信号后,对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值,若物理状态参数值达到异常受力阀值,执行步骤203,若物理参数值未达到异常受力阀值,返回步骤201,继续通过传感器获取信号。所述异常受力阀值为大于0的数值,根据移动终端的不同用途限定不同的阀值。
例6:申请人研究发现,使用力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外部受压时,在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下,移动终端的受力值通常大于5N,且持续受力的时间超过0.5s,因此,相应的受力状态参数阀值为大于5N,时间参数阀值大于0.5s,若达到此条件,判定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则执行步骤203。
本例触发急救任务的阀值适用于老年使用者,更容易的触发急救任务。改变受力大小阀值即可改变触发急救任务的难易程度,上述异常受力阀值可以在1N~50N之间,时间阀值在0.5s~20s之间,最佳力阀值为5N,最佳时间阀值为1s。根据不同的急救功能确定不同的触发阀值。
例7:综合使用多种传感器监测,当距离感应器监测到前方近距离有物体,即移动终端在包里或口袋中,同时满足受力的阀值为8N,持续受力时间阀值为1.5秒,达到此阀值执行步骤103。这种触发急救任务的阀值适用于儿童,儿童平时比较顽皮,会不时的对移动终端用力按压,易造成异常受力状态的错误判断,这种阀值下,只有移动终端在口袋中才可启动急救,更适用于绑架解救,遭遇绑架拐卖危险时,只需转身,使身体压在装手机的口袋上即可启动急救任务,不需要把手机拿出,以免造成人身和移动终端的危险。该阀值的时间还可以经一步缩短到1s。同时,结合光线传感器,当周围无光线时,需要急救的可能性更大,降低触发急救任务的阀值,使其更容易触发急救任务;采用GPS定位,若移动终端不再安全区域内,则降低触发急救任务的阀值,反之提高触发急救任务的阀值,增加异常受力状态判断的准确性。
步骤203,若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触发执行急救任务。
所述急救任务为移动终端的执行任务,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危险或异常受力状态信号给所有能够解除该危险或异常受力信号的人或物,或者是传递危险或异常受力状态信号给能够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提供救助或帮助,使其脱离危险或异常受力状态的人或物。
如果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移动终端触发执行急救任务,根据不同的移动终端用途,急救任务的执行也有多种方式。所述急救任务可以包括:拨打电话给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信息,传送地理位置到指定设备,发送互联网信息,拨打网络电话,发出求救声音等。
 
实施例3
参见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三种触发急救任务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具体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电子手表,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传呼机,MP3,MP4,收音机,对讲机,微型笔记本电脑等。
步骤301,传感器监测物理状态参数。
具体同实施例1的步骤101
步骤302,根据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所述异常状态包括异常下落或异常下降状态,异常受力状态。
具体同实施例1的步骤102或实施例2的步骤202
步骤303,若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进入延迟期,若不处于异常状态,返回步骤301。
其中,延迟期为任意时间,最佳范围为1s-20s。
步骤304,在延迟期,若移动终端处于解除异常状态,具体为移动终端的物理参数达到解除异常状态阀值,返回步骤301,否则执行步骤305。
所述解除异常状态阀值为任意数值,所述解除异常状态为表示异常状态已经解除,在正常使用移动终端的状态,包括:上升状态、手握状态、手持状态等。通过物理状态参数表示移动终端处于上升状态、手握状态或手持状态。
步骤305,触发执行急救任务。
所述急救任务为移动终端的执行任务,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危险或异常信号给所有能够解除该危险或异常信号的人或物,或者是传递危险或异常信号给能够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提供救助或帮助,使其脱离危险的人和物。
所述急救任务包括:拨打电话给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信息,传送地理位置到指定设备,发送互联网信息,拨打网络电话,发出求救声音等。
执行急救任务的同时,移动终端可以将自身调整到特定状态。特定状态包括,开放远程控制,自动扬声器,自动调整音量,播放录音,自动拨打、接听电话等。
例8:单独使用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落状态时,通常重力加速度为9.8 m/s2,但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和其他影响因素,加速度大小会有波动。设背离地面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到x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值在7m/s2到11m/s2之间,则进入延迟期,延迟期为0.1-15s,最佳延迟期为5s。在延迟期,若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到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值,即传感器监测到的物理参数表明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上升状态,一种解除异常状态,则返回步骤301,传感器继续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若传感器在延迟期未监测到x轴正方向的加速度值,执行步骤305。
例9:监测加速度的方法与例8相同,当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到x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值在7m/s2到11m/s2之间,则进入延迟期,延迟期为0.1-15s,最佳延迟期为2s。在延迟期,若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手握状态或手持状态,一种解除异常状态,则返回步骤301,否则执行步骤305。 
实施例4
步骤311,传感器监测物理状态参数。
具体同实施例1的步骤101
步骤312,根据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具体同实施例1的步骤102或实施例2的步骤202
步骤313,若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进入延迟期,若不处于异常状态,返回步骤311。
延迟期为任意时间,最佳范围为1s-20s。
步骤314,在延迟期,若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具体为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达到异常状态的阀值,执行步骤315。其中,在延迟期,所述的异常状态可以是通过相同的物理状态表示的与步骤313中所述的异常状态相同的状态,或者是通过不同的物理状态表示的与步骤313中所述的异常状态相同的状态,或者是完全不同的异常状态。
在延迟期,可以连续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异常状态,也可以间断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异常状态。
延迟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步骤315,触发执行急救任务。
所述急救任务为移动终端的执行任务,具体为通过移动终端传递危险或异常信号给所有能够解除该危险或异常信号的人或物,或者是传递危险或异常信号给能够为移动终端的使用者提供救助或帮助,使其脱离危险的人和物。
所述急救任务可以包括:拨打电话给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信息,传送地理位置到指定设备,发送互联网信息,拨打网络电话,发出求救声音等。
执行急救任务的同时,移动终端可以将自身调整到特定状态。特定状态包括,开放远程控制,自动扬声器,自动调整音量,播放录音,自动拨打、接听电话等。
例10:监测加速度的方法与例8相同,当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到x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值在7m/s2到11m/s2之间,则进入延迟期,延迟期为0.1-15s,最佳延迟期为2s。在延迟期,若力传感器在延迟期监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受压力的值大于5N,且持续0.5s,认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则执行步骤406;若力传感器监测到的受力大小不在异常受力阀值内,则返回步骤401,传感器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例11:监测加速度的方法与例8相同,当加速度传感器监测到x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值在7m/s2到11m/s2之间,则进入延迟期,延迟期为0.1-15s,最佳延迟期为8s。在延迟期,开启其他传感器,如GPS,光线传感器,方向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若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在限定的安全范围外,所述移动终端的光线强度,运动方向和运动范围等物理状态参数值在阀值内,则执行步骤306。
 
实施例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电源模块,急救模块,通讯模块,计算模块和状态监测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状态监测装置供电。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移动终端表面,可以安装在屏幕及屏幕四周,并与移动终端的电源模块和信号端口连接,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信息;
所述传感器也可以安装在移动终端的内部,也可以安装在移动终端外壳的缝隙中,与前后外壳或左右壳相连,并与移动终端电源和信号端口电连接,用于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感器安装在一个移动终端中,并与移动终端的电源和信号端口连接,实时获取移动终端的各种状态信息,如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重力信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下降状态信息,通过力传感器获取受力信息,通过光线传感器获取光线强度信息,通过GPS获取位置信息,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移动终端前方是否有遮挡等信息。
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发送和接收急救模块的急救指令。
所述急救模块用于执行急救任务。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急救模块连接,所述急救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急救模块包括处理模块,急救模块通过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和发生信号,例如:通讯信号等。
急救模块还可以包括信息获取模块,信息获取模块包括GPS传感器等。急救模块还可以包括扬声器,用于向周边人求助。
所述通讯模块可以集成在急救模块中,也可以作为单独的一个实体与急救模块相连接,并与处理模块共用移动终端的电源模块。
所述急救模块用于接受和处理手机状态的实时信息,达到异常状态阀值后输出急救命令。
所述急救模块根据不同的用户启动不同的工作模式。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具体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移动终端状态,例如: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等。
所述状态监测装置监测到移动终端处于下降或异常受力状态时,将信号传递到急救模块,并依据信号启动急救模块,传递出危险信息,启动急救任务。
 
实施例6
具体的,提供一种智能掉落自动拨号求助手机,包括:
下降状态监测模块,该模块中含有一个IIC接口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通过IIC接口与微处理器相连;
急救模块,包括MTK6252基带芯片、扬声器,GPS。
处理模块,包括MTK6252芯片。
其中,所述下降状态监测模块、急救通讯模块与处理模块电连接,且与电源模块相连,为其供电。
所述的基带芯片MT6598是一高度集成的GSM/GPRS手机芯片,内部集成了RFRF、模拟基带、数字基带和电源管理单元。其中,该芯片基于32位的ARM7EJ-STM核的RISC处理器,工作频率为104MHz。内部集成了32Mbit的PSRAM。
下降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手机是否处于下降状态,一旦监测到手机处于下降状态,且下降的时间大于0.5s,则处理模块的MTK6252芯片发出信号给急救通讯模块,启动GPS,并呼叫指定电话,也可以启动扬声器,播放录音,即触发急救任务。
 
实施例7
结合图4-7,示出了一种智能受压自动拨号求助移动终端,包括:
异常受力状态监测模块:该模块中含有一个IIC接口的力传感器,力传感器通过IIC口与微处理器相连,力传感器安装位置如图4~图7所示。
图4为该移动终端的横向截面结构简图,其中,401和403为移动终端的结构中的骨架,401为上盖骨架,403为下盖骨架,402为上下骨架的空隙,用于安装CPU、主板、各模块和传感器等电子元件,图中省略了电子原件部分,为空隙。404为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大小自定义,图中仅是示意大小。上下骨架通过螺丝或胶固定,并将移动终端的电子元件固定在402的空隙中。
其中,A,B,C,D四处为力传感器安装的4种情况。
首先,A,C为边缘骨架相连处,芯片状力传感器固定在上下骨架的相接处,并与电源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相连;
其次,B为中间的骨架相连处,芯片状力传感器固定在上下骨架的接缝处,并与电源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相连;
固定后,位于A,B,C三个位置的力传感器可以获取上下骨架的压力信息,并将信息输出到处理器芯片,判断移动终端上下的受力情况。
同理,上下后盖的任意接缝处都可以作为安装该力传感器的位置,均可以达到同样的移动终端上下压力信息监测效果。
图4中,404为移动终端的屏幕,该屏幕包括显示屏和触摸屏,该力传感器为纸片状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用胶或螺丝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的下方,只要轻轻按压移动终端的屏幕,传感器均可感应到力信息,并传送到微处理器。
图5为一种移动终端的横向截面结构简图,其中,501和503为移动终端的结构中的骨架,501为上盖骨架,503为下盖骨架,502为上下骨架的空隙,用于安装CPU、主板、各模块和传感器等电子元件,图中省略了电子原件部分,为空隙。
F为一种纸片状压力传感器,位于下骨架的下方,用胶固定在下骨架上,当移动终端安装外壳后,该纸片状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骨架与移动终端外壳之间的受力信息,并通过与之相连的IIC接口传送到处理模块和急救模块。
图6为一种压力信息感应显示屏幕的横向截面结构图,如图所述,该屏幕的横截面共有3层,从上到下依次分别是触摸屏层601,片状压力传感器层G和液晶屏层602。
其中,所述片状压力传感器可以为多个BF350-3AA型康铜金属箔电阻应变片组成,分别安装在不同部位,安装位置如图7所示。
图7为由9个BF350-3AA型康铜金属箔电阻应变片H和板701组成的力传感器,9个BF350-3AA型康铜金属箔电阻应变片均匀分布在板701上,感应不同位置的压力大小。
当然,图7只是给出了一种布置方案,应变片的数量可以为任意大于1的整数,安装位置任意,也可以在液晶屏层602的下方,同时,还可以采用任意片状力信息传感装置,目的用于感应加载在屏幕上的力信息。
压力传感器还可以以贴片的方式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外表面。
急救模块,为MTK6252基带芯片,还可以包括扬声器,GPS。
通讯模块:集成在MTK6252基带芯片中。
所述压力状态监测模块、急救模块和通讯模块与一块电池相连,为模块供电。
其中,所述的基带芯片MT6598是一高度集成的GSM/GPRS手机芯片,内部集成了RFRF、模拟基带、数字基带和电源管理单元。其中,该芯片基于32位的ARM7EJ-STM核的RISC处理器,工作频率为104MHz。内部集成了32Mbit的PSRAM。
 
实施例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急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包括处理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分别用于处理传感器信号和发射接受无线信号,同时还包括传感器模块,第一移动终端通过传感器模块获取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实时状态,若监测第一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触发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二终端发出急救信号。所述异常状态包括下降状态或异常受力状态。
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通讯模块和处理模块,可以接收第一移动终端的急救信号,发送信号给第一移动终端,向第一终端指令,并可以远程控制第一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传感器监测到第一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或下降状态,即第一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异常状态信息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根据接收的异常状态信息作出响应,通知第二终端的所有者,远程控制第一移动终端或与第一移动终端实时通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触发执行急救任务的方法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触发所述急救任务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包括: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加速度状态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受力状态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的光线强度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周围物体的距离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速度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置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方向参数;
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时间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包括: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落状态;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下降状态;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受力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状态参数,用于提高监测所述移动终端异常状态的准确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的步骤后,还包括:进入延迟期;继续响应于监测到的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异常状态,若移动终端在延迟期处于解除异常状态,不触发所述急救任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的步骤后,还包括:进入延迟期;继续响应于监测到的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的异常状态,若移动终端在延迟期处于异常状态,触发所述急救任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包括:
传感器监测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未达到异常状态的阀值,不触发所述急救任务的执行;传感器监测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达到异常状态的阀值,触发所述急救任务的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除异常状态包括上升状态、手持或手握状态,所述异常状态包括异常下降、异常下落或异常受压状态。
9. 一种具有急救功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状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物理状态参数;
计算模块,用于处理状态监测模块的信息,监测到的所述物理状态参数表示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异常状态;
急救模块,用于执行所述急救任务。
10.一种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系统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
若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处于异常状态,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出异常状态信号;
所述第二终端,具有接收第一终端的异常状态信号,并向第一终端指令,远程控制第一终端的功能,第二终端响应于从第一终端接收的异常状态信息,触发所述急救任务。
CN201410188785.XA 2014-05-06 2014-05-06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39450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8785.XA CN103945069A (zh) 2014-05-06 2014-05-06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8785.XA CN103945069A (zh) 2014-05-06 2014-05-06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5069A true CN103945069A (zh) 2014-07-23

Family

ID=51192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8785.XA Pending CN103945069A (zh) 2014-05-06 2014-05-06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5069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9776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报警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4735240A (zh) * 2015-01-30 2015-06-2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4980581A (zh) * 2015-06-18 2015-10-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自动求助的方法及系统
CN106293458A (zh) * 2016-07-28 2017-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屏的报警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6713604A (zh) * 2015-11-17 2017-05-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的提示方法及系统
WO2017096827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人体跌倒事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968669A (zh) * 2016-10-19 2018-04-2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求救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08009572A (zh) * 2017-11-22 2018-05-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移动设备坠落检测方法及其模型形成方法与移动设备
CN108289149A (zh) * 2018-01-19 2018-07-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跌落意识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3834A (zh) * 2018-08-03 2018-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环及运动状态的判定方法
CN113380001A (zh) * 2021-05-07 2021-09-10 西安吉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文具盒的危险监测方法及文具盒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209A (zh) * 2010-11-03 2012-05-23 沃凯尔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个人紧急响应系统
CN102622861A (zh) * 2012-03-26 2012-08-01 陈寒冰 基于地理位置的安保监控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WO2013057243A2 (de) * 2011-10-19 2013-04-25 Gigaset Communications Gmbh Zentraleinheit zur überwachung wenigstens eines sensors
CN103475777A (zh) * 2013-08-20 2013-12-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隐蔽求救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隐蔽求救方法
CN10358141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语音急救通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593944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天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意外监测及报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209A (zh) * 2010-11-03 2012-05-23 沃凯尔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个人紧急响应系统
WO2013057243A2 (de) * 2011-10-19 2013-04-25 Gigaset Communications Gmbh Zentraleinheit zur überwachung wenigstens eines sensors
CN102622861A (zh) * 2012-03-26 2012-08-01 陈寒冰 基于地理位置的安保监控报警系统及其方法
CN103581416A (zh) * 2012-08-02 2014-02-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语音急救通知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593944A (zh) * 2012-08-16 2014-02-19 天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意外监测及报警系统
CN103475777A (zh) * 2013-08-20 2013-12-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隐蔽求救功能的移动终端及其隐蔽求救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9776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报警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4735240A (zh) * 2015-01-30 2015-06-2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4980581A (zh) * 2015-06-18 2015-10-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实现自动求助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13604B (zh) * 2015-11-17 2020-09-2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的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06713604A (zh) * 2015-11-17 2017-05-2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安全的提示方法及系统
WO2017096827A1 (zh) * 2015-12-08 2017-06-1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人体跌倒事件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293458A (zh) * 2016-07-28 2017-01-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触摸屏的报警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7968669A (zh) * 2016-10-19 2018-04-27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求救方法、系统及电子装置
CN108009572A (zh) * 2017-11-22 2018-05-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移动设备坠落检测方法及其模型形成方法与移动设备
CN108289149A (zh) * 2018-01-19 2018-07-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跌落意识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289149B (zh) * 2018-01-19 2020-05-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跌落意识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13834A (zh) * 2018-08-03 2018-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环及运动状态的判定方法
CN113380001A (zh) * 2021-05-07 2021-09-10 西安吉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文具盒的危险监测方法及文具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5069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触发急救任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629412B (zh) 基于综合安全指数的便携式户外老人看护仪
CN205041401U (zh) 设备佩戴检测装置及具有佩戴检测功能的监护装置
CN103405001B (zh) 一种蓝牙跌倒报警鞋垫
WO2016095871A4 (zh) 一种穿戴式设备及其方法
CN203677399U (zh) 多功能护理智能轮椅
CN203552412U (zh) 一种便携式癫痫发作检测报警装置
CN105342623A (zh) 智能跌倒监护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2982654B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化老人看护仪
CN104113618A (zh) 一种基于柔性屏幕的穿戴式监护设备
CN106066622B (zh) 一种智能监控设备及相应的系统
CN104473624A (zh) 一种基于心率和活动监测的老人看护腕表系统
CN103065435B (zh)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跌倒检测和报警装置及方法
CN205656739U (zh) 一种人体跌倒检测系统
CN105243788A (zh) 一种智能拐杖跌落报警系统及其手机app客户端设计方法
CN201977772U (zh) 安全监护仪
CN207148551U (zh) 一种智能运动手表
JP6621201B2 (ja) デジタルサイネージシステム
CN105395180A (zh) 一种多功能监护追踪仪
CN103646503A (zh) 一种看护系统
CN106933303A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表带状态警示方法及智能手表
CN205486660U (zh) 用于独居老人的保护装置
CN205163050U (zh) 一种智能养老监护系统
CN104814741A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传输的智能姿态监测设备
CN205459932U (zh) 服药提醒贴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