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40126B -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40126B
CN103940126B CN201410147144.XA CN201410147144A CN103940126B CN 103940126 B CN103940126 B CN 103940126B CN 201410147144 A CN201410147144 A CN 201410147144A CN 103940126 B CN103940126 B CN 103940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uper
modified surface
inner sleeve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471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40126A (zh
Inventor
华蒙
张良
范利武
俞自涛
胡亚才
樊建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4101471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40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40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0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40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401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它包括入口法兰、套管式连接管、蒸汽出口管、改性表面内套管、单口集热管,单口集热管包括封头、波纹管、吸热管、真空玻璃管、真空抽气口、支撑构件、选择性吸光涂层、第一超亲水涂层,改性表面内套管包括导热管、超疏水涂层、第二超亲水涂层。本发明通过吸热管内表面的超亲水涂层和改性表面内套管超疏水涂层提高管内出口蒸汽干度,通过改性表面内套管第二超亲水涂层强化管内后端的沸腾换热系数提升集热管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已成为当前太阳能高效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作为当前技术最成熟、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我国目前也在逐步开展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示范项目建设。目前槽式太阳能系统采用的集热管主要为直通式集热管,其优点在于通过串联连接可获得高温蒸汽,但也存在两端温差过大,金属管应力过高,金属与玻璃管之间焊接工艺受限等问题。中国专利 ZL 200820168123.6 提出了一种同轴套管式U型集热管,提供了一种成品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便于大面积推广的中高温集热管。但该集热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蒸汽出口温度偏低、集热管对流散热损失过大等问题。中国专利ZL20110318417.9为了克服上述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通过在套管内管入口处安装热阻内嵌管,减少出口蒸汽和入口冷凝水之间的对流换热,从而改善传热,保证和提高了出口蒸汽的品质。但其缺点在于使得集热管结构更加复杂,系统可靠性降低。因此,该种类型集热管在改善性能等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另一方面,通过微-纳表面改性技术强化传热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已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一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已经证明表面改性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强化传热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表面浸润性对气泡动力学过程及传热的影响被逐渐重视。通常认为,亲水表面可以改善壁面液体传输特性更有利于提高临界热流密度,而根据异相成核理论疏水表面可以有效降低气泡成核所需能量势垒从而使沸腾提前。大量的实验也已经证实,通过改变表面的微-纳结构,带来表面形貌及化学性质的改变来引起表面浸润性的变化是可行的。目前,对微-纳改性表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研究范围,而将这种新兴技术付诸于工业应用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槽式太阳能集热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包括入口法兰、套管式连接管、蒸汽出口管、改性表面内套管、单口集热管;单口集热管包括封头、波纹管、吸热管、真空玻璃管、真空抽气口、支撑构件、选择性吸光涂层、第一超亲水涂层;改性表面内套管包括导热管、超疏水涂层、第二超亲水涂层;集热管入口法兰与改性表面内套管焊接连接;改性表面内套管经套管式连接管与单口集热管同轴布置;套管式连接管上端开口与蒸汽出口管焊接连接;套管式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改性表面内套管的入口和单口集热管开口端焊接连接;吸热管与真空玻璃管开口端通过波纹管和封头封接;吸热管与真空玻璃管闭口端之间设有支撑构件;真空玻璃管上设有真空抽气口;吸热管外表面涂有选择性吸光涂层,内表面涂有第一超亲水涂层;导热管内表面沿轴向依次涂有超疏水涂层和第二超亲水涂层。
所述的改性表面内套管中的超疏水涂层区域长度为总长的1/3,改性表面内套管中的第二超亲水涂层区域的长度为总长的2/3。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的集热方法是:冷凝水经入口法兰流入改性表面内套管经加热产生蒸汽从单口集热管反向流入套管式连接管经蒸汽出口管流出;吸热管经选择性吸光涂层吸收透过真空玻璃管的的太阳光加热;吸热管通过内表面的第一超亲水涂层加热提高管内蒸汽干度;改性表面内套管通过单口集热管内的蒸汽进行加热;改性表面内套管通过超疏水涂层弱化管内前端沸腾换热系数提高热阻来提升出口蒸汽的干度;改性表面内套管通过第二超亲水涂层强化管内后端的沸腾换热系数提升集热管换热效率。
本发明通过吸热管内表面的超亲水涂层和改性表面内套管超疏水涂层提高管内出口蒸汽干度,通过改性表面内套管超亲水涂层二强化管内后端的沸腾换热系数提升集热管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的单口集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的单口集热管的A-A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改性表面内套管内表面超疏水表面与超亲水表面具体布置图。
图中:入口法兰1、套管式连接管2、蒸汽出口管3、改性表面内套管4、单口集热管5、封头6、波纹管7、吸热管8、真空玻璃管9、真空抽气口10、支撑构件11、选择性吸光涂层12、第一超亲水涂层13、导热管14、超疏水涂层15、第二超亲水涂层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a、2-b、 3所示,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包括入口法兰1、套管式连接管2、蒸汽出口管3、改性表面内套管4、单口集热管5;单口集热管5包括封头6、波纹管7、吸热管8、真空玻璃管9、真空抽气口10、支撑构件11、选择性吸光涂层12、第一超亲水涂层13;改性表面内套管4包括导热管14、超疏水涂层15、第二超亲水涂层16;集热管入口法兰1与改性表面内套管4焊接连接;改性表面内套管4经套管式连接管2与单口集热管5同轴布置;套管式连接管2上端开口与蒸汽出口管3焊接连接;套管式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改性表面内套管4的入口和单口集热管5开口端焊接连接;吸热管8与真空玻璃管9开口端通过波纹管7和封头6封接;吸热管8与真空玻璃管9闭口端之间设有支撑构件11;真空玻璃管9上设有真空抽气口10;吸热管8外表面涂有选择性吸光涂层12,内表面涂有第一超亲水涂层13;导热管14内表面沿轴向依次涂有超疏水涂层15和第二超亲水涂层16。
所述的改性表面内套管4中的超疏水涂层15区域长度为总长的1/3,改性表面内套管4中的第二超亲水涂层区域的长度为总长的2/3。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的集热方法是:冷凝水经入口法兰1流入改性表面内套管4经加热产生蒸汽从单口集热管5反向流入套管式连接管2经蒸汽出口管3流出;吸热管8经选择性吸光涂层12吸收透过真空玻璃管9的的太阳光加热;吸热管8通过内表面的第一超亲水涂层13加热提高管内蒸汽干度;改性表面内套管4通过单口集热管5内的蒸汽进行加热;改性表面内套管4通过超疏水涂层15弱化管内前端沸腾换热系数提高热阻来提升出口蒸汽的干度;改性表面内套管4通过第二超亲水涂层16强化管内后端的沸腾换热系数提升集热管换热效率。
基于改性表面的套管式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内部传热与流动过程如下:太阳光经聚光后透过真空玻璃管,经吸热管外表面的选择性吸光涂层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同时加热吸热管和改性表面内套管中的冷凝水。通过微-纳表面改性技术可以得到超疏水涂层以及超亲水涂层,并分别将这些修饰涂层布置于吸热管和改性表面内套管的内表面。冷凝水经集热管入口法兰流入单口集热管,分别经过导热管内表面超疏水涂层和第一超亲水涂层,继而流入吸热管,经过超亲水涂层,最后得到蒸汽从蒸汽出口管流出。
本发明将新兴的表面微-纳改性技术引入太阳能集热装置中,通过修饰吸热管内表面,改变其浸润性,是将科学研究前沿技术引入工业实际应用的有益尝试。本发明提出的新型集热管结构以及集热方法,相比现有技术具有较大优势。

Claims (3)

1.一种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法兰(1)、套管式连接管(2)、蒸汽出口管(3)、改性表面内套管(4)、单口集热管(5);单口集热管(5)包括封头(6)、波纹管(7)、吸热管(8)、真空玻璃管(9)、真空抽气口(10)、支撑构件(11)、选择性吸光涂层(12)、第一超亲水涂层(13);改性表面内套管(4)包括导热管(14)、超疏水涂层(15)、第二超亲水涂层(16);集热管入口法兰(1)与改性表面内套管(4)焊接连接;改性表面内套管(4)经套管式连接管(2)与单口集热管(5)同轴布置;套管式连接管(2)上端开口与蒸汽出口管(3)焊接连接;套管式连接管(2)的两端分别与改性表面内套管(4)的入口和单口集热管(5)开口端焊接连接;吸热管(8)与真空玻璃管(9)开口端通过波纹管(7)和封头(6)封接;吸热管(8)与真空玻璃管(9)闭口端之间设有支撑构件(11);真空玻璃管(9)上设有真空抽气口(10);吸热管(8)外表面涂有选择性吸光涂层(12),内表面涂有第一超亲水涂层(13);导热管(14)内表面沿轴向依次涂有超疏水涂层(15)和第二超亲水涂层(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表面内套管(4)中的超疏水涂层(15)区域长度为总长的1/3,改性表面内套管(4)中的第二超亲水涂层(16)区域的长度为总长的2/3。
3.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的集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凝水经入口法兰(1)流入改性表面内套管(4)经加热产生蒸汽从单口集热管(5)反向流入套管式连接管(2)经蒸汽出口管(3)流出;吸热管(8)经选择性吸光涂层(12)吸收透过真空玻璃管(9)的太阳光加热;吸热管(8)通过内表面的第一超亲水涂层(13)加热提高管内蒸汽干度;改性表面内套管(4)通过单口集热管(5)内的蒸汽进行加热;改性表面内套管(4)通过超疏水涂层(15)弱化管内前端沸腾换热系数提高热阻来提升出口蒸汽的干度;改性表面内套管(4)通过第二超亲水涂层(16)强化管内后端的沸腾换热系数提升集热管换热效率。
CN201410147144.XA 2014-04-14 2014-04-14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0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7144.XA CN103940126B (zh) 2014-04-14 2014-04-14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47144.XA CN103940126B (zh) 2014-04-14 2014-04-14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0126A CN103940126A (zh) 2014-07-23
CN103940126B true CN103940126B (zh) 2015-09-16

Family

ID=5118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4714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940126B (zh) 2014-04-14 2014-04-14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401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9585B (zh) * 2015-03-23 2016-08-17 浙江大学 一种内插丝网流型改善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方法
CN106839465B (zh) * 2017-01-23 2019-03-19 东南大学 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及方法
CN114315166A (zh) * 2021-12-17 2022-04-12 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集热管玻璃套管涂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60808A1 (en) * 2000-08-09 2004-04-01 Laviolette Paul Alex Advective solar collector for use in multi-effect fluid distillation and power co-generation
CN1664469A (zh) * 2005-03-17 2005-09-07 黄永年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CN2874398Y (zh) * 2005-05-10 2007-02-28 苏子欣 一体化热导管散热结构
JP2007016689A (ja) * 2005-07-07 2007-01-25 Energy Support Corp ポン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熱交換器
CN1900621A (zh) * 2005-07-20 2007-01-24 徐宝安 一种多功能热虹吸对流双循环太阳热水器
CN101270923A (zh) * 2008-03-11 2008-09-24 东南大学 真空集热管
CN101957152A (zh) * 2010-10-15 2011-01-26 浙江大学 用于无倾角启动运行的新型脉动热管
CN102374670B (zh) * 2011-10-19 2012-11-14 浙江大学 传热改善型u型太阳能集热管
CN202452868U (zh) * 2011-12-26 2012-09-26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热管
CN102620587B (zh) * 2012-04-27 2013-12-11 东南大学 一种管壳式脉动热管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40126A (zh)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9770B (zh) 太阳能中高温环路热管蒸汽发生器
CN103256724B (zh) 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3940126B (zh) 基于传热改性表面的自然循环太阳能回路型集热管及方法
CN204345947U (zh) 整体板式微流结构强化换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102374670B (zh) 传热改善型u型太阳能集热管
CN201093777Y (zh) 双层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CN103940110B (zh) 沸腾传热改善型直通式自然循环太阳能集热管及方法
CN201514055U (zh) 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05561305U (zh) 一种多级加热太阳能热水器
CN208108517U (zh) 一种太阳能环保热水系统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CN1616901A (zh) 一种太阳能多用热水器
CN102367995A (zh) 一种热管真空管集热器
CN2655120Y (zh) 一种太阳能多用热水器
CN206927651U (zh) 一种气液双循环聚光热咸淡水分离器
CN202008247U (zh) 凹凸镜式太阳能真空管
CN110173904A (zh) 热管式气化器
CN203890084U (zh) 太阳能蒸馏水器
CN101118095B (zh) 双层玻璃真空金属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CN205351835U (zh) 一种大直径真空集热管
CN203893140U (zh) 超导太阳能蒸汽发生器
CN204648180U (zh) 一种纳米沸腾太阳能多功能杯
CN206191946U (zh) 基于熔盐传热蓄热的太阳能梯级加热高温集热系统
CN220852642U (zh) 一种真空集热装置
CN202267235U (zh) 一种传热改善型u型太阳能集热管
CN212006283U (zh)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芯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