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27500A -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27500A
CN103927500A CN201410156063.6A CN201410156063A CN103927500A CN 103927500 A CN103927500 A CN 103927500A CN 201410156063 A CN201410156063 A CN 201410156063A CN 103927500 A CN103927500 A CN 103927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rvice end
personal objects
module
pers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560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川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1560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2750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927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275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私有物品服务端和至少一个私有物品终端,服务端由物品所有人随身携带,服务端包括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和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终端与私有物品进行物理连接,终端上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每一个终端从属于唯一的一个服务端,服务端向从属于自己的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私有物品的安全性,减少遗失或被盗的几率,同时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电子类设备中的个人隐私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防止物品遗失或被盗的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外出时,经常携带多种私人物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物品容易遗失和被盗,如何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是业内人员广泛在思考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技术提供自动检测私人物品距离其所有人的距离,并且当距离超过预定范围时提供提示信息,也没有技术提供私人物品距离其所有人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时,物品本身发生状态改变的内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私有物品的安全性,减少遗失或被盗的几率,同时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电子类设备中的个人隐私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监控系统,包括私有物品服务端和至少一个私有物品终端,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由物品所有人随身携带,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包括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和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私有物品终端与私有物品进行物理连接,所述私有物品终端上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每一个私有物品终端从属于唯一的一个私有物品服务端,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向从属于自己的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物品监控系统能够提高个人私有物品的安全性,减少遗失或被盗的几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还包括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信息提示模块、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和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相连;所述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接收所述所有人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传输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控制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向私有物品终端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并判断所述私有物品终端的状态,通过显示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进行信息提示。
本发明私有物品服务端能够显示私有物品的状态,并且私有物品服务端通过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进行身份确认,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电子类设备中的个人隐私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外部偏置电阻接口通过第一电阻接地,RF信号负极输入端口与第四电容第一端相连,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一电感L1,RF信号正极输入端口与第七电容第一端相连,第七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感的第一端,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八电容,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感的第二端相接并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天线之间连接第三电感,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六电容。实现了私有物品的监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私有物品服务端,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S2,初始化私有物品终端,所述私有物品终端与私有物品物理连接;
S3,建立服务端与终端的从属关系,使每一个私有物品终端从属于唯一的一个私有物品服务端;
S4,利用私有物品服务端监控私有物品终端,私有物品服务端以一定的频率向从属于自己的私有物品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的物品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能够提高个人私有物品的安全性,减少遗失或被盗的几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建立服务端与终端的从属关系的方法为:
服务端拥有人使用自己的指纹获得操作权限,降低服务端的无线发射功率,缩小其发射有效范围;将连接了终端的私有物品移入此范围,服务端检测到终端设备,服务端向终端发出添加新私人物品的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判断本终端是否已有所属的服务端,如已有所属服务端,则判断此服务端是否与发送指令的服务端为同一个服务端,如果是,则接收指令,如果不是,则拒绝被添加,当添加新私人物品指令成功执行后,则成功建立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从属关系。通过建立服务端与终端的从属关系,实现私有物品的准确监控。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降低服务端的无线发射功率,将其有效范围降低到50cm以内。从而准确建立服务端与终端的从属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中,终端记录服务端每次请求的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请求信息的,终端即认为与服务端是去联系,将为与终端连接的私人物品发出所属人离开的指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服务端无线收发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私有物品服务端的初始化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建立服务端与终端从属关系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中的私有物监控方法及系统,是基于超低功耗蓝牙(ULP)技术及人体唯一生理特征采集技术,建立人与其所属的私有物品之间唯一关联关系的方法。超低功耗蓝牙技术确保电子设备间长期、稳定的通信,人体唯一生理特征采集技术确保私有物品与其所属人之间的唯一关系,在本发明中,此技术采用指纹识别方式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监控系统,其包括私有物品服务端和至少一个私有物品终端,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由物品所有人随身携带,具体可以携带于手腕上或者以其他方式随身携带。私有物品服务端包括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和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
私有物品终端与私有物品进行物理连接,对于非电子类设备的连接,如钥匙、钱包等,可以从制作工艺上进行捆绑,夹带终端设备的方式进行关联;对于电子类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可将终端设备作为集成电路芯片植入设备。
私有物品终端上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每一个私有物品终端从属于唯一的一个私有物品服务端,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向从属于自己的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还包括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信息提示模块、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和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相连;
所述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接收所述所有人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传输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控制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向私有物品终端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并判断所述私有物品终端的状态,通过显示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进行信息提示,具体可以进行信息显示和声音提示。
在本发明更加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述,在私有物品服务端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入端RESET_N与信息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GPIOC_8相连,外部偏置电阻接口R_BIAS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RF信号负极输入端口RF_N与第四电容C4第一端相连,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C5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一电感L1,RF信号正极输入端口RF_P与第七电容C7第一端相连,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八电容C8,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感L4的第二端相接并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天线之间连接第三电感L3,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六电容C6。
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一晶振连接端口XOSC_Q1,第二晶振连接端口XOSC_Q2分别连接晶振Y1的两端,晶振Y1的一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另一端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
无线收发模块的第三晶振连接端口P2_4/XOSC32K_Q1,第四晶振连接端口P2_3/XOSC32K_Q2分别连接晶振Y2的两端,晶振Y2的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
无线收发模块的DCOUPL端口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物品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私有物品服务端,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初始化过程为,如图2所示,建立个人私有服务端,以下简称“服务端”,在随身服务端设备初始化时,要求录入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所有人身份信息为指纹信息,保存指纹信息并为其赋予权限,初始化完成后,服务端只为此指纹信息提供操作权限。
“服务端”是基于指纹识别技术与低功耗蓝牙技术制作的电子设备,为其它私有物品上的设备提供无线基站的功能,同时通过指纹识别技术确定其唯一所有人,即使遗失或被盗,对其他人也没有任何作用。
S2,初始化私有物品终端,所述私有物品终端与私有物品物理连接。将终端设备与私有物品进行物理连接,如捆绑,嵌入,或以大规模集成电路方式植入;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物理连接:非电子类设备的连接,如钥匙、钱包等,可以从制作工艺上进行捆绑,夹带终端设备的方式进行关联;电子类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可将终端设备作为集成电路芯片植入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电子设备,例如采用德州仪器的CC2540低功耗蓝牙芯片,配合纽扣电池作为电源的供电系统,配合本发明中写在CC2540中的控制方法,即可低成本的实现一颗终端的全部功能。
S3,建立服务端与终端的从属关系,使每一个私有物品终端从属于唯一的一个私有物品服务端。具体地,如图3所示,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建立从属关系:服务端拥有人使用自己的指纹获得操作权限,降低服务端的无线发射功率,将其有效范围降低到50cm或更小的范围以内,再将连接了终端的私有物品移入此范围,服务端即可检测到终端设备,服务端向终端发出添加新私人物品的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判断本终端是否已有所属的服务端,如已有所属服务端,则判断此服务端是否与发送指令的服务端为同一个服务端,如果是,则接收指令,如果不是,则拒绝被添加。当添加新私人物品指令成功执行后,则成功建立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从属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端”是一个可穿戴的软硬件结合的电子设备,在这个设备上集成了ULB模块,用于和终端进行通讯。
S4,利用私有物品服务端监控私有物品终端,私有物品服务端以一定的频率向从属于自己的私有物品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端以1Hz的频率向从属于自己的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在电子类终端设备中,同时终端记录服务端每次请求的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请求信息的,终端即认为与服务端是去联系,将为与终端连接的私人物品发出所属人离开的指令。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中,终端记录服务端每次请求的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请求信息的,终端即认为与服务端失去联系,将为与终端连接的私人物品发出所属人离开的指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物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私有物品服务端和至少一个私有物品终端,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由物品所有人随身携带,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包括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和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私有物品终端与私有物品进行物理连接,所述私有物品终端上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每一个私有物品终端从属于唯一的一个私有物品服务端,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向从属于自己的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还包括信息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信息提示模块、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和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相连;
所述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接收所述所有人的身份信息并将所述身份信息传输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控制可调发射功率的无线收发模块向私有物品终端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并判断所述私有物品终端的状态,通过显示模块和信息提示模块进行信息提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私有物品服务端中,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信息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相连,外部偏置电阻接口通过第一电阻接地,RF信号负极输入端口与第四电容第一端相连,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第一端,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一电感L1,RF信号正极输入端口与第七电容第一端相连,第七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感的第一端,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八电容,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四电感的第二端相接并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天线之间连接第三电感,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地之间连接第六电容。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物品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私有物品服务端,物品所有人身份信息确认模块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S2,初始化私有物品终端,所述私有物品终端与私有物品物理连接;
S3,建立服务端与终端的从属关系,使每一个私有物品终端从属于唯一的一个私有物品服务端;
S4,利用私有物品服务端监控私有物品终端,私有物品服务端以一定的频率向从属于自己的私有物品终端发出连接请求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即发出应答,服务端保存终端应答时间,服务端判断上次应答到现在的时间差,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应答的,服务端即认为与终端失去联系,将为所属人发出找不到终端的提示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服务端与终端的从属关系的方法为:
服务端拥有人使用自己的指纹获得操作权限,降低服务端的无线发射功率,缩小其发射有效范围;将连接了终端的私有物品移入此范围,服务端检测到终端设备,服务端向终端发出添加新私人物品的指令,终端接收到指令,判断本终端是否已有所属的服务端,如已有所属服务端,则判断此服务端是否与发送指令的服务端为同一个服务端,如果是,则接收指令,如果不是,则拒绝被添加,当添加新私人物品指令成功执行后,则成功建立服务端与终端之间的从属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降低服务端的无线发射功率时,将其有效范围降低到50cm以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终端设备中,终端记录服务端每次请求的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没有得到请求信息的,终端即认为与服务端是去联系,将为与终端连接的私人物品发出所属人离开的指令。
CN201410156063.6A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39275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6063.6A CN103927500A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56063.6A CN103927500A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27500A true CN103927500A (zh) 2014-07-16

Family

ID=51145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56063.6A Pending CN103927500A (zh) 2014-04-17 2014-04-17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275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5153A (zh) * 2018-08-30 2019-02-12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储物信息管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1084A (zh) * 2005-07-19 2006-03-01 廖用铁 随身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2081826A (zh) * 2009-09-25 2011-06-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隐形的笔记本电脑智能防盗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2722930A (zh) * 2012-07-02 2012-10-10 佛山市卡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无钥匙进入系统及汽车
CN203338539U (zh) * 2013-07-02 2013-12-1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距离识别的报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1084A (zh) * 2005-07-19 2006-03-01 廖用铁 随身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2081826A (zh) * 2009-09-25 2011-06-0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隐形的笔记本电脑智能防盗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02722930A (zh) * 2012-07-02 2012-10-10 佛山市卡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无钥匙进入系统及汽车
CN203338539U (zh) * 2013-07-02 2013-12-11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距离识别的报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5153A (zh) * 2018-08-30 2019-02-12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储物信息管理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352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periodic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10009071B2 (en)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2768781B (zh) Nfc手机电子锁控制系统和装置
US20150332527A1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CN204242371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与应用于监控系统的现场监控端
US20080188178A1 (en) Method for Ensuring a Secure Nfc Functionality of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Secure Nfc Functionality
JP5177270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5452987A (zh) 管理使用电子设备的低功率模式的近场通信
CN105993132A (zh) 低功率近场通信认证
WO2013123058A1 (en) Accessory for a mobile device
CN102832976A (zh) Nfc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13165447A (ja) 送信装置、電子機器、受信装置及び認証システム
CN107194453A (zh) Rfid电子标签
CN112085872A (zh) 基于nfc的解锁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3927500A (zh) 一种物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487739A (zh) 一种无线传输电磁式触控装置
CN105448057A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与应用于监控系统的现场监控端
KR101390704B1 (ko)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유에스비 메모리 안전관리 시스템
CN202406118U (zh) 智能密码钥匙及电子交易系统
TWI768538B (zh) 遊戲控制器
CN103832511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防盗器
CN115293307A (zh) 基于电子标签技术的人员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7654155U (zh) 掌静脉佩戴设备及掌静脉识别系统
KR102545375B1 (ko) 액세서리를 이용하여 인증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CN203466832U (zh) 一种基于nfc的动态令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